第一百零一讲
十方虚空尽边际 有情普利修习故
文殊如何所行为 愿我行为亦如是
为了成办尽虚空界一切有情的利益,文殊菩萨是如何做利生的行为的,希望自己亦能这样效仿,去利益十方有情。
乃至虚空世界尽 及以众生界尽时
此中愿我恒安住 尽除一切众生苦
这就是发起宏愿:虚空界未尽之间,乃至众生界未尽之间,自己都能安住在轮回里,不畏惧轮回而去利益众生。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只要轮回未空、只要有有情还在轮回里,自己就愿住在轮回里利益众生。
愿诸一切众生苦 悉皆成熟报我身
愿诸一切菩萨僧 令诸众生享安乐
愿一切众生的苦,成熟在自己身上,代众生受苦,这便是自他相换的心。也希望由菩萨僧,即圣者菩萨的力量,让一切众生得到安乐。
戊三、回向二义圣教昌盛:
下面是第三点,自他二利方面,自他二利的根本就是圣教——佛教昌盛。有一个颂文。
疗有情苦唯一药 一切安乐出生处
圣教恒常住世间 为诸供养承事处
佛法乃是治疗有情苦的唯一药物,我们身体的疾病用普通的药物可以治疗,但对于内在的烦恼,只有佛法才能治愈。只有佛法才能根本对治内心的烦恼、内心的忧苦。所以它才是安乐的出生处,安乐的源泉。希望圣教能长久住在世间。
圣教恒常住世,作为众生供养承事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一个佛像、一座寺院——那只是一个外在的形象。最关键的是教证二法:教法就是对佛法闻思的修学,闻思能使佛教昌盛;证法是戒定慧的修学,通过对自身所受的戒律的护持、修定、发慧,生起教证的功德。佛教住世的内涵应该从这方面去理解。
乙三、著作究竟,显示圆满结尾,分四:丙一、念恩顶礼;丙二、解说品名;丙三、明论主之跋;丙四、明译师之跋。
今初:
以谁殊恩发善心 圣妙吉祥恭敬礼
以谁殊恩我宣扬 我亦敬礼善士师
文殊菩萨亲自在寂天菩萨面前现身,是寂天菩萨重要的一个善知识,乃是增上外缘,亲自作为善知识来摄受他。通过文殊菩萨加持,寂天菩萨才能修菩提心、修习六度等菩萨行,这一切根源就是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所以对文殊菩萨恭敬地顶礼。在文殊菩萨摄受下,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还依止了很多善知识,在修学时,通过依止这些善知识,使内心的三学功德迅速地增长。使自己内心生起广大的戒定慧三学功德的善知识们,也向他们顶礼。
寂天菩萨得到文殊菩萨的摄受,也是通过修持文殊菩萨开示的教授,如菩提心的修学的教授等,而生起各种各样的功德。并非见到文殊菩萨现身就能自然生起种种的功德。即使见到圣者的面,也需要听闻他们的教授,并通过自己好好地修行,才能生起清净的证德。不要寄希望于诸佛菩萨会给予自己功德,而不用自己修行,那是不可能的。
丙二、解说品名:
下面是出品名,《入菩萨行论》第十品回向品。第十品结束了。
丙三、明论主之跋;
先是作者的情况。大阿阇黎寂天菩萨,得到文殊菩萨的亲自摄受。他原本是一位王子,但对世间的荣华象唾液一样地舍弃了。他隐秘地进行修持,具有很高的功德,但在别人看来,只是一位三事的行者,没什么功德,实际是他隐藏着自己的功德。他有很多殊胜的功德,为佛教为众生做着很大的利益。特别是他对密宗的修持,已经达到无上瑜伽极无戏论的行持。所以是这样一位具有极大功德的大菩萨所作的《入行论》。
丙四、明译师之跋:
下面是有关翻译的后跋,有哪些大德,哪些班智达等翻译的情况。
从印度翻译到藏文的过程中,经过了四次的校订。第一次是印度的一位堪布,名叫一切智天;翻译的译师是吉祥积。这两位是通过喀什米尔的版本去翻译校订的。第二次也是印度的一位堪布,名叫法吉祥贤,和宝贤译师共同校订的。第三次是印度的一位堪布,名叫释迦慧,还是和宝贤译师共同校订的,通过中印度的一个版本。最后一次是尼泊尔的一位班智达,名叫小一切智,和名叫般若智慧的一位班智达作了校订,才最后定版。
通过以上说明,藏文从印度翻译的谨慎程度,不是一锤定音,而是一再审订、一再校对,尽力去符合原文。而且在翻译校订过程中都有两位,一位是印度的班智达大堪布之类,另一位是藏地的译师。这些译师都是显密非常通达的。这样两个两个,一次又一次地校对,所以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我们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入行论》的学习。在学习和闻思的过程中,积集了很大的福德因缘,以此福德回向佛教兴盛、众生安乐、世界祥和。象回向品里讲的多好,读起来都能让人非常欢喜。希望我们也能把我们的善根象这样一样回向一切世间一切有情。
在对一部论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障碍违缘等。我们能非常顺利地完成是非常难得的事。《入行论》里的内容很多,倒不是说颂文有很多,而是内容把佛法的精髓都涉及到了。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把它作为学习的论典,然后把它好好应用在修行上、乃至用一生去受持都是非常值得的。倘若在这方面让我们内心生起功德,是人生最有意义的。好好在这方面去修行。
当然在讲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有错误产生。遇到这种情况,希望大家依法不依人,注意听闻通过话语所表达出的清净的义理内涵。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应该以这样的观点去学习。
对《入行论》我们要好好地学习,真正的发起心愿。对《入行论》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受持,内心生起功德,然后向他人去弘扬。把《入行论》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修行依据的论典。在《入行论》上作学修闻思讲说,最低限度也有很多功德。即使学得不是很好,但《入行论》里面都是非常完美的大乘的菩萨精神。我们在这方面讲说,乃至听闻,都是非常纯善的法。比如灌顶之类,虽然灌顶大家都很喜欢,很热闹,也很短暂,几个小时就结束了,还可以向别人说我得到了某某灌顶,但灌顶完,弟子如果不好好守护金刚乘的三昧耶戒的话,自他都有过失。但对于讲《入行论》就不这样,只要去讲,这里面的法都是菩萨的精神,本身都有无边的功德。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对于其他玄妙的一些东西很喜欢,而轻视对于大乘佛法的学习,不要这样。要自己用心修行,然后向别人去弘扬。
佛法的精髓、内涵,我们通过《入行论》的学习,如果认真深入,就会发现好象学了很多很多东西一样,而且明白了很多道理,对佛法的整个精神面貌很清楚。这样,我们就能对佛法保持清醒的智信的态度,否则很多人就会处于迷信状态:佛法是怎么回事,如何去修行,都很茫然,这样是不行的。《入行论》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使我们对佛法有全面的了解。
佛法在汉地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现在希望寄托在了新一代出家人身上,我们要对佛法的内涵好好地学习。其他宗教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弘扬他们的宗教,那么清净的、能令我们生起无边欢喜的佛法,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去学修,让自己生起功德,然后再向他人去弘扬,这样对佛教的兴盛有很大的利益。《入行论》一共十品,象“智慧品”可能开始听不太懂,但其他比较简单的,如一品二品三品四品等,我们都好好地学习,让自己生起感受,也是很难得的事情。其他不懂的都可以慢慢去学习,只要发起这份心,最终会实现的。
我在《入行论》上,得到了很多善知识的讲解传承,并非随便在此讲说。现在大家得到了清净的传承,励力地去弘扬一定会有加持的力量。有了《入行论》的根本颂的传承,对其他的注释都可以参考学习和弘扬。其中“智慧品”的注释会有所差异,藏地的各宗派对其中的理解会有不同,这需要让自己的智慧慢慢开展、慢慢分析,要推导佛陀和龙树月称等诸大菩萨的究竟意趣,来进一步抉择,不能武断地说这个对、那个错。各有各的义趣和根据,需要我们进一步让自己的思路、智慧更清晰,来明白哪个更符合佛法的本意。
非常感谢大家几个月来的支持,如果大家都不来听,我也没法自言自语。大家能够坚持来学习,非常谢谢大家。就我自身来说,对其中的内容也不是很通达,也没有什么修行,但有一点,就是我的意愿是希望通过这次《入行论》的学习,能对大家真正有所利益。感谢大家的支持。
大致就是这样了,明天我们大家一起念一念《入行论》,第一品第二品,一直到最后回向品,能够有所串修。好好地发愿,愿一切持教的大德能长久住世,佛教能广大弘扬。
(最后仁波切带领大家念诵回向文礼赞文供养文等。讲授全文圆满结束,此处以《广论》发愿文而作发愿:)
于此策勤有集积 二种资粮广如空
愿成胜王而引导 痴蔽慧目诸众生
未至佛位一切生 愿为妙音哀摄受
获得圆满教次第 正行胜道令佛喜
如是所解道中要 大悲引动善方便
除遣众生冥暗意 长时住持佛教法
圣教大宝未普及 虽遍迁灭于是方
愿由大悲动我意 光显如是利乐藏
从佛菩萨微妙业 所成菩提道次第
乐解脱意与胜德 令长修持诸佛事
愿编善道除违缘 办诸顺缘人非人
一切生中不舍离 诸佛所赞真净道
若时我于最胜乘 如理勤修十法行
尔时大力恒助伴 吉祥德海遍十方
吉祥圆满!!!
《入菩萨行论》
梵语:菩提萨埵杂雅阿瓦打惹;
藏语:降曲生巴觉巴那解巴
顶礼一切诸佛菩萨,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一切应礼敬处敬礼已,如来胜子律仪趣入处,遵依经教总摄当宣说。
(依藏地传统,讲经完毕后略回开头,以作以后再学之缘起。)
后记
此次讲授为至尊阿扎仁波切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广东梅州千佛塔寺为四众弟子讲授,仁波切汉地弟子发心整理成书,祈愿一切高僧大德善知识长久住世,正法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