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二资粮
第一天
各位晚上我首先要来谈谈有关「止」的禅定。「止」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非常宁静和放松。一般来说,当我们修持禅定时,如果没有参考任何经典,或接受任何一位上师的指引,就不应该着手去做,因为那是很冒险的事,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观念,以及使用错了方法。而一旦禅修真的有误,要改正便很困难了,而且也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因此,在修行禅定方面,首先我们必须增长自己在佛学上的知识,特别是有关禅修方面的。然后,对所学到的知识仔细地去思惟,好好地了解之后,再着手去修持,这样才是正确修持禅定的方法。对金刚乘、大乘或一般的佛法而言,在修禅定之前,我们必须生起对轮回的出离,以及发愿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以此出离心和慈悲心去修禅定,便一定会修持得很好。
佛法上的禅定,不像其它一般的禅定,只为了健康的因素,或只想解除心理的痛苦而求得放松。这种仅求短暂利益的禅定,并不会具什么效益。在佛法上的禅定,我们所着重的是发展自心,使心安定下来,并在清静的状态之下,使自己的智慧生起。止观,最主要的是发展我们内心的智慧,直到证悟为止。所以,在修行中,禅定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有关禅定的概念后,我们就要实际去修行。佛陀对于一切禅修的教导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止」,另一是「观」。首先我们要修持的是「止」,即是将我们不安定、焦躁的心稳定下来,达到内在平静祥和的境界。「观」是在内心静虑的状态下,去观察并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明空的合一——此观察的过程就是「观」。「观」的梵文是Vipashana(毗钵舍那)。
Vipa的意思特别,Shana则是观察;两字合一,指的是特别的观察法。止的梵文是Shamatha(奢摩他),Shama的意思是平静祥和,tha则是保任、住于;两字合一,就是指住于平静之中。
所以,为了了悟自心的本质,我们必须修习止观的禅定。首先,心要静虑下来,才能在平静的状态中去了解心的本质。这就好象一盏油灯一样,没有风的阻挡就会很明亮;如果有风有干扰,就会摇晃不定。我们的心如果像这样摇晃不定,就无法看清其真实本质——明性。所以,当心变得更为平静安定时,障碍就会消除,就像一盏没有风阻碍的灯一样,可以把每件事看得很清楚。当能够观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时,便可以了解心的究竟本质了。
为了修好禅定,我们必须要具备一些有利的条件,其中第一,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没有阻碍的适当环境;没有外来的打扰、没有噪音或恶意者的骚扰……等等。再则就是要对周遭的一切生起出离心,因为具有出离心才能减少我们的贪欲。贪欲炽盛也是一种禅修的障碍,会使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难以产生平静的心,这就是我们要少欲的原因。另外,我们学习知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再下来的条件是,禅修时,我们应该有一位合适的导师,能随时指导我们,为我们解说。如果具备了以上修习条件,那么禅定一定会修得很成功。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身体上的情况,例如:坐姿。禅定有几种不同的坐姿,如:七支坐法、八支坐法……等等很多种。坐姿非常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身、心一直都相连的。根据密宗的教法,我们的身体与气脉有关。气脉一旦顺畅,心就会变得清明,不假外力,也能够很自然地稳定平静下来,这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坐姿的原因。无始劫来,我们的心识和气就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心好象一个可以看清一切的人,但无法有所行动,好似看到一粒苹果,却不能去拿一样。所以,心和气是相互依赖、相互帮忙的,当两者结合时,我们便可以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心可以离开身体再去投胎转世,心也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关于坐禅的姿势,我们先谈七支坐法。双腿的坐法可以用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依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有些人可以一点不费力的就盘起双腿,这样他们可以使用金刚跏趺坐;有些人双盘很困难、很不舒服,这时就可以采用半跏趺的坐姿来坐。第二点,谈到眼睛。打坐的时候,眼睛不要太开,但也不要全部闭起来,自自然然半开着,从鼻尖注视着前方。眼睛注视的目标并无限定,例如可以注视在一样物体上,此时眼睛注视的焦点就放在此物上。但无论如何,眼睛都尽量不要移动,因为一旦移动了,就会分心散乱。我们要照着这样的方式去做,眼睛一定要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现在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二种资粮——福德资粮与智能资粮。福德资粮的积聚,我们可以使用声闻独觉乘(小乘)的观点来解释,也可以用菩萨乘(大乘)的观点来看,或是以最善巧方便的金刚乘来说明,而层次不同的资粮积聚,则完全依个人根器的不同而定。至于智能资粮的积聚,可以使我们了悟小乘的人无我(我空)、大乘的法无我(法空)、以及金刚乘轮涅不二的教法。
如前所述,福德和智能资粮的积聚,有几个不同的层次。虽然一个人可听闻各种不同的法教,老师亦可教导解说由最低至最高的法道,但我们心里必须了解,一个修行人是不可以只选择最高的法门,而拒绝从基本的开始。这情形就像我们一出生时是婴儿,虽然许多人不喜经过婴儿阶段,而想直接长大成人,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样地,虽然大多数人也喜欢如此方便地积聚资粮,但那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从最初的基础开始修起,即使从中切入也不行。所以,对一个修行者而言,一开始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说起,再逐渐谈到较高的层次。
通常我们要开始修行前,必须先获得某个法的灌顶、口传、和法本的解说,以了解禅定和修行方法。你必须获得这些,做为积聚和前行准备的条件,也就是修行前要先具足这些条件,然后再将所得到的指导、法本等应用到实际的修持上。
一般来说,积聚资粮的好处和不积资粮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现在有许多国家和地方非常干燥,长不出任何东西,住在那儿的人也遭受严重的饥渴、瘟疫、疾病……等等。这并非由于天意的惩罚,亦非因高等的生命,如:神明、上帝……等在处罚那里的人,而纯然是由于过去世他们没有积聚资粮的结果。相对地,有些繁荣富庶、物产丰饶,人们远离饥荒,并且健康富有;同样地,这也不只是那儿的人较具智慧,而是他们积聚了许多福德资粮的缘故,才使得他们能繁荣富裕。这些不是上天所赐予的,而是福德资粮积聚的结果。
对福德的积聚,学习佛法的人,会较一般世俗的人更深入了解。学佛者知道,在饿鬼道所受的饥渴痛苦,都是因为没有积聚福德的缘故;而阻碍了他人的积聚资粮的机缘,也会坠入饿鬼道,这可明显看出不积聚福德资粮的坏处。反过来说,一个人生在较好的环境中,繁荣、富裕、健康、丰饶等,这些都是积聚福德的特征。简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投生到人道,那儿样样都很丰足,一定是福德积聚的结果;反之,如果投生到饥荒、疾病肆虐之处,这也是缺乏福德的缘故。从一般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若有所成,大家便会认为这完全是他具备聪明才智的缘故;虽然这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以前曾积聚过福德。一个人具备聪明才智,但也要有福德,才会产生这样的动力;就如同土壤肥沃,我们若去开垦播种,便一定有所收获才对。但有一种人,不论如何努力,总是失败,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因为那个人不具聪明才智之故。当然这也可能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曾积聚福德,所以无法具备这样的聪明才智,以致无法成就;这就好比肥沃的土壤,不经开垦,仍然不会有收获一样。所以,我们此生会有种种成就、幸福和美善,其实都是由于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此生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不具福德之故。
为了了解正确的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我们首先要知道有三种积聚的对象;第一个是佛菩萨,他们是积聚福德资粮最至高无上的对象;第二个是那些曾在此生帮助过我们、善待我们的人,如:善知识、特别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们的人;第三个是贫困、需要财物或种种其它帮助的众生,他们也是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我们有时曾想,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给予帮助,如此的行为是否也能积聚福德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这位对象不真正那么需要帮助,则所积聚的功德就不像上述三个对象那么大了。
如果能供养佛菩萨,其所积聚的福德的是非常大的,他们是我们所能积聚最大福德的对象。即使我们所供的东西微不足道的,但由于对象很殊胜圆满,所以也能积聚很大的福德。举例来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次,一些孩童在玩耍——依照传统,佛陀每天要托钵出外乞食——那群孩童手中玩着一些豆子,其中有一位小孩把豆子丢到空中,说道:「我要供养佛。」这七粒豆子正好落入路过的佛陀的钵中。结果,虽然那七粒豆子并不多,而在他转世到第七世的结束前,便已经学到了足够的佛法而得成就。这就是因对象十分圆满,能使我们积聚极大福德的例子。
以上这个故事,也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已没机会再积聚如此殊胜的功德,因为佛陀已经涅槃了。但事实上,佛陀的化身虽已不再住世,但我们知道佛陀的的智能心(译注:此指法身)是无所不在、遍一切处的。福德的积聚,完全视我们的信心及发心而定,如果我们具足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我们将发心供养的对象――例如佛像等――视为真正成就证悟的佛,则这就成为至高圆满的对象。我们并不需要一位真正活生生的佛陀现前,只要我们有信心地向佛像供养灯、花……等等,则这些佛像就是如实圆满的对象。但如果有分别心,觉得此佛像样子不好看,不庄严、我不喜欢,而喜欢另一尊……等等,一旦生起这种分别心,发心就不清净了;不净的发心,就会破坏供养时所能真正带来的功德。
我们也可以应用佛法来积聚福德。但该如何做呢?佛法是教导人们证悟佛果的方便途径,我们可用任何方法来让他人获得。首先,假设有人没有佛经,我们赞助印经,使他们获得经书,这就是以法积聚资粮的方法。如果已有人赞助佛书,而没有法师说法,恰巧法师的开示也很重要时,我们就可以邀请法师前来说法,提供他一切必备的东西,如:说法的地方……等等,这也是法资粮的积聚。不论我们想做什么来使他人获得佛法,这都是积聚功德的圆满对象。同样地,这些行为也都须视我们的发心而定,因为发心清净的话,不论我们做什么,例如:印经、供养法师、使学子有老师等,也能真正积聚很大的福德资粮。
接下来,我们谈到僧伽。僧众有二种,即圣僧和凡夫僧。圣僧是指一地以上的菩萨,具有高度的证悟,但以一般的人身来示现,因此我们一般人是无法分别出圣僧或凡夫僧的。但不论是圣僧或凡夫僧,只要我们供食他们食物、住所……等等,也都可以积聚极大的福德。凡夫僧是指一般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在金刚乘中受过戒且持戒未破的僧众。
前面已经谈过,如果做供养时起了分别心,则不论我们供养时的对象为何,其所积聚的福德便很少了。所以,为了积聚福德,我们的发心要尽可能的清净,不要有任何分别心。假使在我们做供养时,觉得所供养的佛像很庄严,便会积很大的功德,这是由于我们对佛像产生欢喜心。但如果我们做供养时,觉得佛像不美,虽然佛陀不会因此感受就对我们生出好坏或喜恶的分别,但由于我们自心的不净,便无法像喜欢佛像般积聚那么大的福德了。
简而言之,如果对圆满的对象以正确的方法来积聚资粮,不以希求心、竞争心或傲慢心来行供养,便可以积聚很广大的福德。我想再阐释得更清楚一些:所谓不要有任何的希求心,是指在供养时,心中不要存有任何希求的想法;不要有傲慢心,是说供养时,不要认为自己的供养最殊胜特别,别人都比不上;不要有竞争心,是指行供养是出于已愿,不是被迫,也不是见着别人供养,自己不好意思,或基于某种竞争的心理才做。所以,一个人做供养时,不应有这三种心态,就如龙树菩萨曾说过的:供养时,态度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其所产生的福德大小。
所以,一切都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非所供养的东西产生了差别。就如同前面所举的例子,小孩子供养佛陀七粒豆子,其实豆子的价值微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傲慢、希求或竞争的心理,所以得到了非常大的功德。
曾经有个事说,过去有一位老妇人,她把狗的牙齿当成佛陀的舍利放在佛桌上供养,每天顶礼,供香、灯……等等东西,后来,犬牙竟然真的长出了舍利来!这并不表示犬牙已转变成非常珍贵的东西了,而是由于老妇全然十足的信心使然。
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是凡夫,无法分辨谁是清净或不净,谁是真的圣僧或不是,但只要对此具足信心,便都能够积聚很大的福德。
由此可见,所供养的东西是什么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心。我再讲一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在积聚功德时,发心是如何的重要。有一种小擦擦(tsa tsa)是用土做的,样子像一座小小的舍利塔。有个人看到一个「擦擦」,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让多一点人也能看到,所以就把它放在路的旁边。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擦擦」说:「这个『擦擦』非常美丽,非常好,但如果下雨被淋了,就不好了。」于是他拿了一只鞋后跟把它盖起来,以免淋到雨。通常,鞋跟是不干净的,拿它盖在「擦擦」上也是不恭敬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纯净,所以,他还是积聚了功德。第三个人走过时,看到这个「擦擦」,心想:「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东西,不应放在鞋跟下。」于是他又把鞋跟拿走了。这三个人都积聚了功德,走上菩萨道,这是由于他们所做的都具纯净发心的缘故。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此生中具有种种的美善、丰足以及幸福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这些功德的积聚,也都是立基于正确的态度而来。如果我们曾在过去供养过什么珍贵的东西,但几个月后就后悔了,觉得自己供得太多,由于这样一个反悔的心,就把我们的功德破坏了。所以我们做供养时,发心是第一重要,而非所供养的东西。
问答录
问:(本问题不清楚)
答:我不懂中文,所以无法知道要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基本上,所谓的功德是:今生你能够享受到种种的福报、美善、成功等,这都是由于功德积聚的结果。
问:供养之后后悔,便没有了功德,那么是要忏悔或继续供养?
答:这就像你身上穿了干净的衣服,忽然掉入了泥泞之中,那么你到底是要赶快把身上的泥土洗干净?还是就把它这样穿著?所以我们要是犯了错,就要忏悔,这样才能够把污染洗干净。把污染清净以后,我们便要非常小心,不要掉到泥泞里去了。
问:如果以同样清净的心来帮助甲、乙两人,甲欣然接受,而乙则因为某种原因而心生嗔恨心。请问仁波切,这两种情况其功德相比如何?
答:由于我们是凡夫,没有办法去分辨所供养的对象是清净或不净,所以在做布施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发心是纯净的,不管供养的对象如何,所得的功德便是一样的。以刚才的问题来说,对甲而言,他感到非常高兴,由于你对他的帮助或布施,你会得到的功德;甲也会因为发了欢喜心及感恩心,而同样积聚了功德。乙虽然对你的帮助感到生气,但只要你自己对他并不产生恨心,也同样能够积聚功德,这是因为你发心纯净的缘故;但乙本人由于生了嗔恨心,所以没有办法积聚任何功德。
问:我们现在一般所做的供养,可以算是三轮体空吗?
答: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当然一开始并不是三轮体空的,因为供养者(你自己)是有的;所供养出来的香、花、灯财物等等,也是实际有的;而供养的对象如:佛菩萨、善知识,也是有的,所以并不能算是三轮体空。
问:如果发心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利益,这样是不是功德的积聚就不大?
答:只要我们发心是好的,一定能够积聚功德。譬如说,如果我们的家人有了麻烦,或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生病,我们去帮助他们,都绝对是能积聚功德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我们的家人朋友,我的意思是,我们刚才谈过的积聚功德的对象有三种,而最高的就是佛菩萨。我们帮助家人、亲友还是能够积聚功德的,只不过由于不是积聚功德的最高对象,也就不能积聚最大的功德。
问:如果做每件事时,心里都想着是不是有功德才去做,那么这种发心是不是错误的?
答:今天的开示,我已经非常详细的解释了什么是至高的供养对象、什么是积聚功德的正确发心、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的……这些都是要让我们的种种迷惑能够去除。所以当我们在供养诸佛时,心里就不会产生「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听闻佛法,就能够去除无明,好像灯光去除黑暗一样;所以我们在做种种供养时,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另一方面,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
第二天
现在继续说明第二个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先从朋友来谈,当我需要或无助、生病时,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样的朋友可说是非常善良仁慈的了,这是就一般世俗观点来说的好,也是非常的珍贵。另有一种朋友,他们在佛法的修行上帮助我们,鼓励我们,闭关时给予我们财物和精神上的支助……等等,这样的法友更是非常珍贵、稀有的。接下来是父母亲。虽然投生人道是因为积聚了善业,但若没有父母亲,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个肉体的人身。
因此,我们要视父母亲对我们非常的仁慈,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身体,使我们能完好地出生――特别是母亲,她非常、非常地慈悲从怀孕开始,就受尽种种困难和痛苦,给予我们慈爱、关怀、尽力把最好的给我们。以上是第二个要探讨的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
要回报父母及友人的恩惠是很重要的。回报他们的方法,是当他们在无助、生病时给予帮助;并在能力范围内,以关爱和了解,给予他们财物或物质上的帮助。我们特别要去关心、了解、赞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佛陀在许多教法中都曾提到,我们可以用祷告祈求来和别人建立起非常深的因缘,例如,回向给那些曾在此生中帮助过我们的人――帮助我们在佛道上成就者、父母和一切有情众生。我们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利益他们,一定可以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善缘。
不仅如此,以此正确的心态来回向,还可以积聚福德,带来很大的利益。虽然平常我们也做功德回向,但有时向父母、朋友发脾气、开玩笑、批评他们……等等、这样便减低了我们自己积聚资粮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对父母、朋友批评和生气的行为,都对福德资粮的积聚有很大的伤害。
第三个对象是需要帮忙的人,尤其是贫困者。如果有人饿了,可以给予食物;有人生病了,即使我们不是医生,无法诊断施药,也可以帮他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或给予财物上的帮助……等等,这些也是积聚资粮的方法。但记住,伸手施予协助时,要存著温柔、仁慈的态度,这样便可以积聚很多资粮。
简而言之,这三种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善待我们的人和无依且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对此三种对象做出良善的事情,就可积聚非常大的福德资粮;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这三种对象做出负面的行为,也会造下很大的恶业。因此,我们要了解,好与坏虽是相反矛盾的两样东西,但其形成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我们必须以身、语、意三门来积聚资粮。以身而言,例如,做礼拜、绕佛塔、佛寺、供养圣地……等等,或帮助建寺、舍利塔,给予劳力、财物上的支助,以及对父母、有恩于我们的人提供种种帮助……等等,都是以「身」来积聚资粮的方法。「语」方面的资粮积聚,是指持咒、诵经以及说美善的话语等。不管做了以上什么样的善行,其根本还系于我们的心态,也就是「意」。我们必须具备清净的心,如果自心不净,带嗔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经,虽则力量还是有的,但无法积聚资粮,因为心中充满烦恼之故。至于做礼拜、绕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净,如果心不清净,情况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菩萨说,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萨就很容易了。这句话证明了心态是积聚所有资粮的根本。
所以,当我们自己修法,或别人请我们修法时,虽然是很认真的地在做,心中却想着修法后,可以赢得许多人的赞扬和认同,或是盘算著如何藉由修法来消灭仇人……等等,只要心存其中任何一种想法,就会破坏了积聚资粮的可能。因此,在做身、语、意任何一种的修持时,都必须舍弃傲慢、嗔恨或欲消灭打倒仇敌的想法。
在许多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是,有一个既简单又具大效益的方法,那就是以真诚的心去随喜他人的善行。举例来说,有人行善时,不论他的宗教、党派如何,我们不嫉妒他,也不在意他的宗教党派等和自己的有何不同,而衷心的赞赏随喜他,觉得他做得很好,希望他能继续做下去,有继续行善的机缘。这样做,我们福德资粮就会一直增长。平常有人在修法时,我们若随喜他,极有可能我们所得的功德比他本身修法的功德还大。原因是,例如有人很认真积极地在修法,而且也修完了很多座的法,此时倘若我们随喜他的精进修持,觉得修法非常殊胜,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修持,此随喜是很真诚的,没有任何的竞争心或傲慢心,从不觉得自己的随喜心已经足够、或希求别人来赞赏我们的随喜心。在此情况下,我们随喜他人的善行是非常清净的。
相对地,有些修行人的可能会有慢心,比如:他修了很多的法,也可能有竞争的心理,因为有很多人尚未修完,自己因而感到沾沾自喜,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破坏了修行累积的功德。
随喜不仅可从佛法,也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看到朋友或任何人事业有成、家庭富裕圆满时,如果心态正确,觉得那样很好,这也是福德资粮的积聚。相反地,如果我们对一些有成就人产生了嫉妒的心理,觉得他们的成功是不实的,那样便大大地减少了我们福德资粮的积聚。
至于如何才能积聚比在修法或行善的人更多的资粮呢?应该持何种心态才对?在此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用来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很有权势和财富的国王,名为萨加,要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们三个月,提供住所及食物,请他们修法、办法会。此法会是那时最大的盛会,当时没有一个国王有如此能力供养那么多的出家人,办那么大的法会。
在三个月的法会圆满结束时,如同往常一样要做回向,国王希望能首先回向给他,因为他是这个法会最主要的功德主。而他希望第二个要回向的对象是王后,因为她是这些供养的第二大赞助人。虽然国王心中这么想,但实际回向时,佛陀首先回向的人,既不是国王,也不是王后,而是门外的一位乞妇,国王和王后则排后面。
后来,国王问佛陀,为何先回向给那位乞妇呢?佛陀回答说,在这三个月的法会里,那位乞妇每天在门外随喜赞叹国王能赞助这么大的法会,这么好的善事——她的心非常真诚、非常谦卑、无一丝嫉妒,因此她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和王后所获得的还要大。国王有傲慢,觉得只有自己这般富有,才能供养这么多的出家人,所以他做的善事带著自满。而王后心中也在想著,国王这么有权势,或许下次她也可以如此富裕有权。供养更多出家人,甚至比国王的还盛大。她心中存有互别苗头的心态,因此他们两人所积的福德还不及那乞妇。所以,佛陀便首先回向给她。
一般凡夫或刚开始修行人,即使积聚了福德,做了善事,但要使善果成熟,恐怕仍有些困难,这是由于我们才刚开始修行,不了解如何使善业结果的正确方法。
通常,如果我们受了在家戒、菩萨戒或金刚乘的戒律,便可确保善果成熟,否则,不论造了什么善业,都有可能因烦恼障而被摧毁。就如同在风中提油灯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强风吹熄,无法一直保持明亮。如果我们持守在家戒,不伤害有情众生,了悟轮回是苦且无意义,内心达到平静的境地,这样最终善业的果实便会成熟。
除了持守小乘戒与在家戒外,如果再进一步受菩萨戒,所能积聚福德的力量就更大了。因为受了菩萨戒就表示走上菩萨道。我们首先受在家戒以为基础,然后再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除了祈请佛、菩萨之外,还要邀集六道众生做为见证,发愿利益救度他们。以此愿心,不论做了善业或善行,除了回向给自己外,还要不忘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回向的功德是既深且广的。「广」指回向的对象为一切众生,所以功德永远无法被摧破;「深」则是指回向的功德,不仅祈望众生能短暂地得到解脱,且最终能证悟佛果,所以此功德是深的。在一切的修行或行善后,如果能做如此的回向,则任何恼障便都无法破坏所积聚的福德,因为功德已完全回向给了一切有情。如果没有做回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坏;但若已正确做了回向,便一点也不受影响了。这观念和以下的例子很相似:假如我们手中有一滴水,一直握著不想让它干掉是不可能的,它在任何时候、任何一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内就有可能干涸;但如果我们将此滴水放在大海中,它就永远不会干枯,一直存在那里。相同地,我们回向福德,希望能使众生解脱,如此,任何的烦恼及障碍就无法影响到它了,因为这样的福德是既深且广的。
通常,当我们谈到菩萨行时,我们可能会因无法度尽六道众生而感到气馁,但有二件事情可以鼓舞我们。第一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本具佛性,拥有佛的一切特质与潜能。但由于无明,我们不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成佛种子,执著于有「我」这个概念,非常执著自我。因为有「我」而起了分别心,把周遭的人分为我们亲近的人――例如:亲人朋友等――还有就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仇敌。因此,我们生起了贪、瞋二种烦恼,此即为我们一直在生死轮回之中的原因。
藉由法的功德,我们认识和了悟了佛法,以理智来断除「自」、「他」分别的执著迷惑。斩断了执著,我们才有可能更具勇气与决心,为利益众生而努力。
自、他分别的执著,光是在知性上认知还是不够的,必须以方法来对治克服,而它就是修慈悲心。简单地说,慈,就是当众生安乐时,我们祈望他们的快乐能永远持续,不会被破坏,这和爱心是非常相似的;悲,就是不论自己或众生遭受痛苦、疾病或不幸时,祈求这些不幸能完全永远地消除,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疾病和困苦。不论是慈或悲这两个愿心都是奠基在我们的诚心上面,也就是奠基在愿众生离苦得乐的心有多真诚,因此,我们必须至诚地发愿。
对于一位初修行者而言,可能不会全然了解「慈悲地对待众生」的意义。虽然我们具有对一切有情众生慈悲的种子,如同我们具备像佛陀一般能证得佛果的潜能,但这颗成佛的种子却由于「自我」与「他人」的执著分别,以及其它的烦恼等,而被障蔽住了,以致像我们这样的初修者,没有办法体会到一种对一切有情真正全然流露的慈悲心。
因此,我们要修练自己。修练自己对众生有正确的慈悲心的方法是:坐下来,试著找出自己所想要的为何?自己在此生中最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我们渴望的一定是安乐,并且远离痛苦、疾病和障碍;我们一定想要成功、快乐,不想要有任何毁坏我们生命的事情发生……等。然后,我们也会希望父母、家人们都能享有同样的境遇,不希望他们失败、生病或遭遇困难;我们希望他们也能远离种种的苦因,同时得到安乐。
接下来,我们要试著转换这种感受,因为不仅是自己和家人有这样的渴求,事实上,所有的众生也都有同样的需求——获得安乐,远离痛苦。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就是为了阻挡一切的痛苦,以及生成不幸的原因。因此,人类不分国籍,其所需要的都是一样的——远离任何痛苦,而这也是一切众生的希求。有时候,我们觉得只有人类会希望安乐,而畜牲并不,因此,认为把这种想法移换到畜生身上是不正确的。但事实上,它们和我们一样,日夜不停地忙,就是为了有食物吃、有地方住,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痛苦――一切有情众生的希求都是如此相同的。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的想法便会更扩展延伸,想到不只是我自己,其实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众生,也都同样地渴望安乐、远离痛苦。在这一刻,我们就生起了平等心,了解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想远离同一件事――苦。我们切实修行、善用佛法,由于法的善德,我们便能加深自己修行的体悟及功德,以此摧毁自私的心,了解执著於「自我」是不正确的,这便成为我们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然而,其它众生就不了解这些道理了,他们认为执著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因此一味地想办法保护自己,导致一直在生死轮回中徘徊。这是修行人与非修行人的差别所在。
我们已阐释了如何以大乘佛教的观念来积聚福德,明天我会继续讲解声闻、独觉乘的修习。现在有一些时间可以问问题。
问答录
问:有人假装残疾,以博旁人的同情与布施,譬如,目前在地下道卖香、卖口香糖的残疾人士,听说是以企业化的方式来经营。如果布施者不察,那么施者是否有功德?
答:施者所积聚的福德一点不差,因为他布施的时候完全是以慈悲的清净心去做的。但如果接受者是伪装的话,则伪装者本身便不可能积聚功德。
问:供养将心的调练具体化,也就是以供养的行为来考证自心的成就,如此的解释是否符合仁波切的开示?
答:不能说慷慨地供养布施只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心,事实上,同时也是为了考验我们布施供养的动机和目的。供养或布施后不后悔,才是考证我们心的重点所在。我不太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不过,如果我们供养或布施前不先考量自己,就冲动地去做这件事,以致后来又反悔了,这样便破坏了一切可能积聚的福德资粮了。西藏有句谚语是:「如果在猫偷走你的肉之后,才后悔没有关闭窗户,那就太迟了。」所以,千万不要那样做。
问:福德如何增长广大?
答:增长福德的主要方法是回向。当我们积聚了福德资粮后,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让他们也分享我们的功德。而且回向时,必须毫无分别心,朋友或仇敌平等的相待,也不要期望有所回报。有情众的数量如虚空般无边无际,如此我们的功德资粮也会一样地广大无边。不仅从回向的意义来看如此,就其目的而言,也是为了让数量广大和虚空般的众生能获得证悟,因此,我们的资粮会积聚的很快。福德资粮的积聚是取决于我们回向时的心态而定。
问:修金刚萨埵法时,其中有一个誓言是说:「从今以后绝不再犯错」。但由於无始劫以来的习性使然,我们不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犯错,因此,常常感觉修这个法会有罪恶感,怎么办?
答:在清净自己之罪障时,怀有罪恶感是很有建设性的事。不错,由於无始以来的习性,我们不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犯错了,但由於你有罪恶意识,因此下次再犯而与誓言相违时,做错事的感觉就不会很愉快,而是怀著歉疚与后悔的心。因此,再造的恶业就不会很强、很大。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造恶没有净化,又没有不可再犯或忏悔的心,便会乐此不疲,一犯再犯,并对自己的恶行感到自喜。如此一来,除出身、心所做的恶业外,又加上随喜,所积的恶业就会变得非常强烈了,所以罪恶感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很助益的,它不会让你随喜恶行,还会提醒你要用对治的方法来净化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次就能断除所有的恶行。
问:身为医护人员,每当面对病人的痛苦,而又不得不对其进行某些使肉体更为痛苦的医疗行为时,请问应该以何种态度或方法来帮助这样的病人?
答:想要去治疗或破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机。因此,在医院中,你想的是治愈一个人,以此动机,你虽使病人更痛苦,但由於你的想法是想要救他,因此存著这样的动机也就足够了,不须再考虑其他的。这情形和憎恨是相反的,如果你对仇人起了嗔心,你的动机便很可能想去破坏伤害这个人。因此,为了治疗他人的疾病,与出於嗔恨所引的伤害痛苦是不同的,这是由於发心不同的缘故。
第三天
昨天我们谈到了一般的大乘传统,以慈悲来培养菩提心以及证悟的心。但培养慈悲不应像我们昨天谈的,仅止於知性上的了解而已,还须更进一步去实际修行。要有效地训练自己培养正确真诚的慈悲心,可以应用「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在藏文中称为「东练Tong.Len」,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法门,但在开始时,各位可能会较不习惯。
修「自他交换」是:当我们呼气时,观想一切善行、成就、健康、以及此生和过去世中所积的一切福德美善之物,随著我们的呼气一一施予一切众生,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福德、健康以及所有的善法――特别是我们曾经憎恨过的仇敌。而当我们吸气时,观想吸进一切有情众生的疾病、不幸、逆缘等黑业——包括我们最恨的仇敌的,这些化为一股恶气,吸进我们心中。这是「自他交换法」的修习。当我们开始做时,也许会有点困难,深怕把自己的美善、功德等全都送给别人,而自己的功德就这样用完了。其实,这是一种我执的想法,因为有我执,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此外,当我们吸进一切众生的病灾和不幸时,也许也会害怕,恐惧自己因此而真的生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由於我执的关系。
其实,「自他交换法」的修持,目的就是要打破、去除和斩断我们的我执,有此认知,在逐渐修炼的过程中,就不会害怕去担起别人的疾病和不幸,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功德、美善等,全部施予一切众生了。这样的修行方法能够去除我们的自以为是,以及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种执著。只要我们具备了自他交换的修行基础,在做其它修行时,譬如布施,就能够完全地布施,内心充满欢喜,没有任何后悔和疑惑。这样的布施才能算是完全圆满,而所得的功德也才会超乎想像的无穷广大。反之,如果我们不具自他交换的修行基础,即使做了布施,也可能将来后悔;一旦后悔,就有可能造业。
举例来说,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菩萨,只要有人向他要求什么东西,他都会给。那时,有一位恶魔,化现为人的模样,要求舍利弗把右手给他。舍利弗答应了,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把右手砍断送给了他。然而,在那个时代,印度人习俗是:在给人东西时,一定要用右手,不可用左手。如果以左手给东西,就表示不恭敬,因此那位恶魔化人就打了舍利弗一个耳光,说道:「你怎么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我呢?这是不恭敬的!」舍利弗当时就非常沮丧,产生了后悔心。他觉得:「我实在没办法让每个众生都欢喜。」由於舍利弗生出了后悔心,所以无法由这件布施的行为来积聚功德。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心,这样的话,当我们行善时,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动摇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的积聚功德。
在上述我们解释自他交换法的修行时,便已经阐明了此法是一种修行法门。诸位心中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这法只是以心来观想施予他人美善,和承担他人痛苦,但在实际上,一点也没有真正利益到众生,这样的修行怎么能利益众生呢?甚至还有人讽刺这样的修习方法。但事实上,修习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断除我执——我执和自私很相似。
如果我们心存自私,便无法真诚的布施,也无法利益他人。因为不论我们做了什么,总想不知将有什么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这便大大地限制住了我们对一切有情众生全然圆满的布施。同样地,只要有自私的心理存在,就无法忍受任何困境,所以,当我们自己把「自他交换法」修炼好时,就可以超越任何自私的想法,如此一来,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就会变得真诚欢喜且全心全意。即使利他的事业困难漫长,且又令人疲累,也不会再让我们觉得沮丧、灰心,因为我们已修炼了自心,绝对不会轻言放弃。否则,当事情变得困难时,我们就容易放手了。
不但如此,修习「自他交换法」也可以去除我们许多的烦恼障,例如:当我们把自己的美善、福报、功德等布施一切有情时,我们希望他们安乐、成功、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上,我们却妒嫉他人的成功、快乐,所以,修习「自他交换法」可以摧毁我们的妒嫉,这是件相当重要的事。
还有,修习「自他交换法」时,我们发心承担一切众生的疾病和痛苦,这和在日常生活时,我们所作所为都在伤害别人,以换取自己的安乐舒适,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以此我们摧毁了嗔恨后,便不会再对任何众生造成痛苦和打击了。
正确地了知「自他交换法」修习须仰赖智慧,因此修习任何使人内心增长的法门,都可减轻我们的烦恼,开启智慧。换言之,烦恼的断除不是像脱掉衣服、洗去污点那般容易,须以正确的知见来修炼自心。烦恼就是不正确的见解产生的,必须以正确的观念来驯心和调伏它;这并非把烦恼脱掉或洗去,而是把错误的观念改为正确的知见。方法就是把从前只关注自己的成功与否——非常自私的动机,完全改为利他的心,想到利益他人。
利己和利他这两种观念都是一种知见,但一是只关照自己,而另一则是关注一切有情。只关心自己利益的结果,便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受苦;相反地,成就者如佛陀,知道如何断除个人的利益,帮助他人,所以他们才能觉悟。因此,为他人谋福是一件非常美善的事,也是最能积聚资粮的修习良方。
对初修行者而言,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只关心他人,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原因是我们尚未把自己修炼好,尚未熟悉和了解这些观念――虽然我们都具开悟成佛与菩萨的种子。这很像我们从未尝过辣椒、抽过烟。在第一次尝试吃辣或抽烟时,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认为不可能再继续吃或抽下去。但经过几个星期的尝试后,就会对辣椒和烟上瘾,觉得没有它就无法活下去,所以,这一切都只是训练的问题。目前,我们要变得完全利他而无一点自私,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经过修行,就会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变得有可能了。
因此,当我们以真挚的慈悲及利他的心来积聚福德,并使心置於三摩地(定)的状态中时,则不论行做什么善行――例如:供养、布施或修法等——便能成为积聚福德资粮最殊胜的法门了。而且这样的功德经由回向一切众生,不仅不会耗光,还会日夜不断增长;正如流动的河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动,不会在夜晚就停止。所以,以慈悲心来积聚福德,是可以使资粮不断增长的殊胜法门。
现在就来探讨智慧资粮的积聚。基本上,智慧资粮一直要到初地菩萨时,才能够真正地开始积聚。因为菩萨在登初地时才能真正证悟诸法的空性,而不只是在知性上的了解而已。在证悟诸法空性之前,也就是在登初地的菩萨前,一切所做智慧资粮的积聚,都只是一种准备的前行而已,并非真正地已在积聚智慧的资粮了。
如何才能达到证悟诸法空性的境地?我们必须在每次修完法后,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以为智慧资粮的积聚做准备。而此时,还不是真正地积聚智慧资粮,真正地积聚要等到证到初地菩萨位,也就是证得「无我」之后,通常,修行后将功德回向众生时,可按照普贤及文殊菩萨的方式来回向,以他们的知识及智慧来回向,便可积聚智慧资粮。由於我们是凡夫,不懂如何以特别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做回向。因此,在修法后的回向,就更具意义、更圆满了。
菩萨从初地到七地,只有在禅定时,才能够积聚智慧资粮;一旦在下了座的四威仪中,也就只能积聚福德资粮,而无法真正的积聚智慧资粮了。可是从八地到十地的菩萨,便不管在禅定在座上或下座之后,都能不断地积聚智慧及福德资粮。也就是说,在此三地的菩萨,在或不在禅修的定中,都是一样的。第十一地菩萨,圆满完成福德与智慧资粮的积聚,也就是佛了。
对於一位初学者而言,即使非常想积聚智慧资粮,也没有办法,就只能积聚福德资粮;但不要因此而轻视了福德资粮的积聚,因为福德资粮积聚得越多,就表示越接近真正积聚智慧资粮的境地了,所以,不要放弃积聚福德资粮。
在金刚乘中,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想要修密法而不先具备强烈的觉悟心――即慈悲菩提为基础的心。金刚乘的修行必须先由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发展做为基础的开始,这并不意味著金刚乘很吝啬,不愿把教法随便传授给人,而是如果没有圆满的慈悲和利他的心做基础,修持金刚乘就不会有很大的效益,也就不会有成就。
为何金刚乘又称为密乘?密乘并非像一般人所误解,不轻易传授给人的意思,而是指要具备相当的根器,才可以修持金刚乘的教法。如不以慈悲心菩提心做基础,即使修了密法,也不会得到利益,这就是所谓密乘的意义。因此,初修行时,一定要多多下功夫,使自己具备非常强烈稳固的慈悲心,一旦具备了强烈又稳固的慈悲心做基础后,再修持金刚乘的教法,便能获得良好的成果。一般来说,金刚乘是开悟最快的修行法门,但要有慈悲心及菩提心做基础,才能快速成就,否则金刚乘便谈不上是最快的法门了。
我们要尽力去了悟诸法的空性,精进地去学习、证悟它。我们所能感受察觉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显现,整个宇宙也就是佛净土。所以,我们的心必须时时安住於诸法的实相中,在此境界,任何造作都非真实,以此心保持在真实的法性中。如能了悟这点,即知此世界的一切现象事物(法),都由五大(即地、水、火、风、空)所组成;而已证悟诸法实相,或空性者,便能体悟到,其实五大的体性就是五方佛的眷属——五方佛母。
同样地,我们本身是由五蕴所构成了,如能证悟其体性,便能了解五蕴其实就是五方佛,因此五蕴与五大就取决於我们是否能证悟它。未证前,五蕴就是五蕴,证悟以后,五蕴即是五方佛;同样地,证悟前,五大看起来就是五大,但在证悟诸法的实相后,五大就是五方佛母。因此,为了证悟这一切,我们必须把心安住在一切内、外诸法的实相中。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了悟,是一个迷惑的心的话,则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是五毒;了悟之后,便能够证悟到五毒的体性,也就是五智。
我们在供养诸佛、菩萨的时候,如果能够证悟到诸法的体性,就能够证悟到五大、五蕴跟五毒的体性,而它们其实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以此证悟,我们所做的一切供养,就能够与三轮体空相应。也就是说,没有供养的人、没有供养的对象、也没有供养这件事情。依此,我们就能够在任何当下中有一种神圣的「圣观」。
当一个行者证悟到一切诸法的体性,也就是五大、五蕴、五毒的体性都清净时,则这位行者就可以称为是一位瑜伽士。也就是说,瑜伽士(注:「瑜伽」本意「相应」),是一位证悟并与究竟实相相应的人。瑜伽士证悟到了我们本具的佛性,而每一位众生也都具等值等量的这个佛性。一切众生佛所具有的佛性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既是这样,那么又为何众生没有办法像佛一样,能够示现预知、自在飞翔或种种神变……,知成就者所拥有的能力?这都是因为有我执的缘故。虽然「我」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但众生执著有「我」,因此有自己跟他人这种分别的心态;而由「自他」分别的执著,产生了我执与嗔心,这样的结果,便障碍蒙蔽了我们的佛性。
我们所说众生无明,并非指众生对於世间法的迷惑,而是说众生对於其本具佛性的无知。虽然「我」是不存在的,但众生执著於它,於是便将错的东西认为是对的。我执产生了种种执著、烦恼,如执著和嗔恨,而由於这些,使得众生无法经历到本具的佛性。以这一层的意思来看,我们说这是无明。
佛是已经完全证悟的众生,他完全去除了无明。藏文里面,「佛」这个字叫做「桑杰」。「桑」意指已经去除、消除。消除什么呢?就是消除无明的根源、消除自我的执著与烦恼。而「杰」的意思就是开花或开展,也就是说,已舍无明烦恼,经历到无始以来本具的佛性。佛性并非后来才慢慢长成,或向外求得的,它是本来如是具足。如果我们能够把障碍去除,便能够体验佛性,证悟到它。此时成佛了,也就是藏文里面的「桑杰」。
佛在利益众生时,是不著任何利益之相的。也就是说,他是无饰任运的。佛在修行成就的过程中,就已经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因此,成佛以后度众生时,由於此等证悟的特质,便能够任运无作,而又自然遍在的利益一切有情。举例来说:这好比是太阳一样。太阳是非常光明的,它遍照一切地方,从不分别要照这里、照那里,或不照这里,只照那里。它所照耀的地方,都能够去除黑暗,并且给予温暖。太阳它本身并不处心积虑,或有意地计划要这样或那样;佛也是这样,当他利益众生时,是任运无作而遍一切处的。之所以能够任运,是由於佛已净除任何烦恼,已完全证悟佛性的缘故。
三天来,我为大家做了一系列的开示,从一开始的凡夫如何积聚福德、福德积聚的对象、到如何让我们积聚的福德能产生更大的效果。修善行时,应要像刚才所说的三种类别,才是正确的积聚心态。如果有正确的对象和发心,福德的积聚才能变得无量无边;反之,如果持不正确的心态,便非但不能积聚福德,且可能造作恶业,而此恶业的造作是非常大的。
我也谈到,在小乘里,行者由於悟到轮回的痛苦,便希望自己能从轮回之中解脱,而证涅槃;可是在小乘以外的――大乘以上的行者,则以训练菩提心为主,训练自己能够把所拥有的一切福德善行,全部施予一切众生,并将众生的一切痛苦和不幸、疾病等,全部承担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修行,即是菩萨的修行、所以菩提心、慈悲心跟利他心的修行,便是菩萨修行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也讲到了在初地菩萨以前所做的资粮积聚,都仅是属福德资粮的积聚,一直要等到上菩萨初地以后;也就是说,是一位圣者以后,一直到菩萨七地,才能真正地积聚智慧资粮。初到七地之间,只有在禅坐时,才能够积聚智慧资粮,一旦下了座的四威仪之中,也只能积聚福德资粮了。可是七地以上的菩萨,不管是修与不修,座上或座下,都能同样地积聚智慧资粮。
最后福慧二资粮的圆满就是「佛」。在金刚乘里面,我们谈到金刚乘的修行,就是要去了悟一切诸法的空相、一切法没有自我的存在性。因此,以这样的基础,当我们行做任何事――譬如在做供养时――便能把心安住在五大、五蕴、五毒的体性,也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之中了。住於其体性中时,就是三轮体空,也就是没有供养的人、没有供养的对象也没有供养的事。
这几天之中,我已把开始修行到成佛的整个阶次,都为大家解说了。大家如果还有疑问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现在提出来。
问答录
问:请仁波切详加解释「三昧耶」。
答:其实「三昧耶戒」有很多的类别,并不是只有一种。但若是专指昨天我所回答的,与DB法王之间保持清净的三昧耶,也就是说,我从没怀疑过,或不尊敬任何一世的DB法王。
问:如何能判断一个人是否登上了菩萨地?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要问日光是不是照耀著的话,除非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才知道;如果没有眼睛的话,也是白问了。所以,如果已经证悟的话,自己便知是否已登上了菩萨地,但他人则无法知道,除非他也有同等的证悟。
问:登上了菩萨初地的人,在世间上还会造业吗?还会受果报吗?
答:登上了菩萨初地的以上的人,虽能够不再造作新业,但并非指过去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已完全净除了。所以,他还是有过去的业,要渐渐、慢慢地去净除它,新的恶业才不会再造。
问:智慧资粮是什么?
答:所谓智慧资粮的积聚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去积聚,已经没有「积聚」与「可以积聚」的分别,而超越了所谓积聚这件事情。所以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一直在讨论著积聚智慧资粮这件事情,但是一个人真正了悟,到了积聚智慧资粮这个阶段时,他本身已没有所谓积不积这件事了。
问:智慧资粮跟福德资粮有什么不同?
答:当我们在修善行、做种种正面的修行时,我们心里还有对「自我」执著的时候,这就是福德资粮的积聚。当我们修善行、做种种正面的修行时,心里已完全没有「自我」的执著时,这就是在做智慧资粮的积聚了。
问:自他交换法,除了在心念上训练改造自己外,还可以在其它方面利益众生吗?
答:自他交换的方法,首先还是要以训练自己的心为开始,将它变得更为宽广。为什么?因为在我们将来真正与他人接触,希望能利益他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同样地,在我们与他人接触,想要帮助他们的时候,别人并不一定就会对我们好也许反对我们起嗔恨心。在这个时候,我们必不能生以嗔心反击。因此,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自他交换的内心训练,当跟别人在一起,希望利益别人时,也就能更具耐心、容忍和慈悲了。
问:请问仁波切,在日常生活是如何持守三昧耶戒?
答:这个三昧耶是取决於你受的是何种三昧耶戒。由於我不知道你是受什么样的三昧耶戒,所以没有办法肯定的回答。基本上,如果你已受了,不管是声闻缘觉乘的三味耶(别解脱戒)、或是菩萨乘的三昧耶(菩萨戒)――或是金刚乘的三昧耶;不管受的是哪一种的三昧耶,你都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保持不去破戒。基本上,小乘或是声闻缘觉乘的三昧耶,都只是在一生中要持守的;但是大乘或菩萨乘,也涵括金刚乘的三昧耶,则是从现在开始,直到成佛为止,要严守的。所以我们在每天之中,要多做努力,不要把我们曾经受过的戒,或是发过的誓言破坏掉。
问:三昧耶戒守得好,果报是什么?守不好,果报是什么?
答:如果能把三昧耶戒守好,就会渐渐地往上爬,最终的结果就是证悟成佛。如果破了三昧耶,就会坠入三恶道,越坠越低,直到最后坠到地狱里去。 这个就是守与不守三昧戒的果报。
问:止观双运与智慧资粮是否有关?
答:这两者关系密切。修「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当「止」修到某个程度而有所领悟时,这个就是「观」。所以「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
「止」分为二种,一种是所谓世间的,一种是出世间的。
所谓普通或世间的「止」,就是修持专注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但是行者对这种悦乐的经验产生执著,希望能够保持在这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中时,这就是变成普通的、世间的一种「止」的修行。
另外,第二种是比较深一层「止」的修行,就是把修行之中所产生的悦乐经验以及执著去除,去超越它。当你达以这种超越时,这种体悟本身就是「观」。「观」本身就是种智慧,所以「止观」跟智慧资粮是有关系的。「观」本身就是智慧,但必须以「止」做为基础。
智慧,其实在藏文与梵文之中都有二个名词。在藏文中,一是「些勒(Sherab)」,一是「耶希(Yeshe) 」,「些勒」,中文翻为般若,梵文是(Prajna);「耶希」,中文翻成什么不清楚,梵文是「嘉那」。虽然这两个名词在很多方面类似,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问:一切的修行建立在厌离心上,如何能更深刻地体验生死与无常……?
答:如果我们能以专注的心来关视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就能更深刻地体会生死与无常。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心都是非常散乱,被外在事物带著走的,所以无法很清楚地观照这个世界的种种,以致没有办法体会生死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