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一念间,死生刹那时。许多人在暂时失败或不如意的时候,总是喜欢怨天尤人,埋怨世道不公,埋怨家庭条件不好,并因此心生嗔恨,甚至做出报复社会、危害他人的事。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样。正如一位高僧所说:“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人们之所以会因一念之差犯下种种错误,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作陋石,而忽略了自身蕴藏的无数宝藏。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田,同时也是耕夫。你若只知懒惰和抱怨,那心田自然满是荒草蛀虫;而一个充满希望、辛勤劳作的耕夫,则会让心田丰盈常青、丰收连连。要知道,一个好的念头,一次善的选择,哪怕再微小,都是在助我们逐渐远离嗔恨,远离荒芜和苦海。那我们在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值得注意的一念之间呢?
快乐与痛苦在一念之间。快乐与痛苦并不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事物,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它们的态度。常人多希望不断增加自己的物质拥有,认为物质多了自然就快乐无忧,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拥有的东西消失了,他们就会愁云惨淡,不可终日。睿智的禅师与先贤们则正好相反:东晋的道安大师希望自己拥有的东西愈少愈好;大梅法常禅师的“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株松花食有余”也不胜其乐;颜回则“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外在物质的有无决定的,它只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和态度,也就是我们的内在修养。
觉悟与迷惑在一念之间。诸佛菩萨在觉悟之中,凡愚众生都在迷界里。但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远,我们是否能悟得般若智慧,往往就在一瞬间:一念觉为悟,一念痴为迷。常人以己身为菩提树,以己心为明镜台,以为盲目的勤奋与修持即是洁身自好,就能远离世俗污垢,然而世事无常,蹉跎即白首,我们内心圆满的速度远远及不上年华朽去的速度。虽有渐悟,却总是触不到顿悟的瞬间,心中难免焦躁,愈发不得进步。
其实,常人之所以会在渐悟与顿悟间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过多地执着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每个人都有充盈完满的自性,生而相随,死而相伴。兜兜转转,不能抛却;弯腰回首,即可拾得。天生的自性与慧根相连,而后天的思维却是在嘈杂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当我们的自性受困于思维的迷宫,纠结于一时的善恶对错、浮沉荣辱时,我们也就愈发远离顿悟的瞬间了。
善良与邪恶在一念之间。“善”与“恶”是我们心头天平两端的砝码,纠缠不休,此消彼长。一念向善即可成佛,一念为恶即刻成魔。当我们手捧着鲜花送给别人时,最先闻到香味的是我们自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抓起满是泥巴的泥鳅扔向别人时,被蹭脏的首先也是我们自己。所以,何去何从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拥有一颗宽厚无私和善良淳朴的心,时时向善,念念纯正,既能化解我们心头堆积的怨恨和冤仇,还能照亮我们的生命,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
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常有人问:“天堂在哪里?地狱又在哪里?”其实,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大乘起信论》里说道:“一心开二门”,二门就是“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心是一,明白真心则了脱生死;假如不能明白自性真心,那就只有永堕轮回。因此,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心中有菩萨与众生,有道德良心,并懂得关照自心自性,那他即使没有丰盛的衣食,没有奢华的住宅,也依然有能力躲避人生的风雨,活在饱暖而和谐的境地里,这不正是我们渴求的天堂吗?反之,假如这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再也容不下慈悲和关怀,甚至容不下自心的轻盈灵动,那就是痴迷到极点了,与身处地狱无二。
人生虽有悠悠数十载,但我们能把握的却只有此时此刻与此心此念。无数个一念之间就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所以,当你像这个故事里的青年一样误以为自己时运不济、一无所有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思想和心性是不是被一时的迷雾所笼罩,被眼前的障碍所遏阻了,千万别因为一念之差就走上了堕落之道。
佛光偈语
快乐与痛苦在一念之间,
穷街陋巷也会有幸福容颜;
觉悟与迷惑在一念之间,
放下执着才不会处处迷惑;
善良与邪恶在一念之间,
送人玫瑰自己手里有余香;
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
打开心门才能容得下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