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曾详说五蕴:“任何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或内、或外、或粗、细、劣、胜、远、近的,集结在一起,总名为色蕴。任何受…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识,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乃至总名为识蕴。”
上面所引的文句中:「任何」是遍取无余之意,「色」是给以限止于超过色的意义。由于这三字的结合,便成色蕴的包括无余之义。
然后,开始对此色蕴,作过去等的分别──即此色,有的是过去的,有的是未来的各种差别。受蕴、想蕴等亦然。
此中:先说此色,依于世、相续、时、剎那的四种名为「过去」。「未来、现在」也是同样的。
此中:(一)先就「世」说,即于一个人的一有的结生之前为过去世;在死的以后为后世;在两者之间的为现在世。
(二)依「相续」说,由于同一时节等起的色及同一食等起的色,虽系前后持续而起,亦为现在相续;
于现在的以前所不同的时节及食等起的色,为过去相续;以后的为未来相续。
心生的色,则于同一路线,一速行、一三摩地等起的为现在相续;在此以前的为过去相续;以后的为未来相续。
业等起的色,依相续没有过去等的各别;因为那业等起的色,只是由时节、食及心等起的诸色的支持者,
应当随时节、食及心等起的色,它们过去等的分别,而知业等起的色,它的过去等的分别。
(三)依「时」说:即依于一须臾、朝、夕、昼、夜等的时间中,相续而生起的色,彼等的时为现在时,从此前面的为过去时,在此后面的为未来时。
(四)依「剎那」说:即由于生、住、灭的三剎那所摄的色,为现在;从此前面的为过去;在后面的为未来。
或以有过的因缘作用的色,为过去;已尽因的作用而未尽缘的作用的色,为现在;未曾达成因缘两种作用的为未来。
或者在,执行其自作用地能坚持等的剎那为现在;从此前面的为过去;在后面的为未来。
这里只有剎那等说,是非差别的正义;世、相续、时,则是差别的借喻。
「内、外」的差别,已如前说。这里也是以个己为内、以他人为外。「粗、细」之别,已如前说。
「劣、胜」之别,有差别借喻的及非差别正义二种。此中:比较色究竟天的色,则善见天的色为劣;而此善见天的色比较善现天则为胜。
如是乃至地狱有情的色,当知从差别而比较胜劣。其次依非差别说,那不善异熟识生起之处的色为劣,善异熟识生起之处的色为胜。
「远、近」亦如前说,这里亦当依处所比较而知远近。
「集结为一起」,即上面以过去等句各别显示的一切色,以汇集聚起来,成为称作变坏相的一种状态,总名为「色蕴」。这便是经文之义。
依于此说,即指一切的色,于变坏的特相中集聚起来为色蕴,并非于色之外另有色蕴。
受蕴等与色蕴同样,而受等亦于觉受的特相等集聚起来为受蕴等,并非于受等之外另有受蕴等。
其次于过去等的分别,这里亦依相续及剎那等而知,有受蕴的过去、未来、现在的状态。
此中:先「依相续」说,即属于一路线、一速行、一等至所摄的受蕴,以及一种境而起的为现在;在这以前的为过去,在以后的为未来。
次「依剎那等」说,即属于生、住、灭三剎那所摄的、及在前际后际的中间,而行自己的作用的受蕴为现在;在以前的为过去,在以后的为未来。
「内、外」之别,当知亦依个己等而说。「粗、细」之别,当依种类、自性、人、世间及出世间而知,即如《分别论》所说「不善受为粗,善及无记受为细」等的方法。
(一)先就「种类」说:不善受,因为是有罪行之因,是烦恼热苦的状态,是不寂静的习惯,所以比较于善受则为粗;
又因为是有造作故,是有为结果而努力故,有取得异熟故,是烦恼热苦的状态及有罪之故,比较异熟无记受则为粗;
只因为是有异熟,是烦恼热苦的状态,是障害及有罪之故,比较唯作无记受则为粗。
其次善受及无记受,恰恰与上述相反,所以比较不善受则为细。
又善与不善二种受,因为有造作,有努力,能取异熟之故,比较二种无记受又为粗。
恰恰与上述相反的二种无记受,比较彼等(善、不善受)则为细。如是先依种类而知粗细。
(二)「依自性」说:苦受,因为无乐、不静、烦扰、恐怖及为他所克胜之故,比较其他(乐、舍)二受为粗。
其他的(乐、舍)二受,因为是乐、是寂静、是胜、是适意及中庸之故,比较苦受则为细。
其次乐与苦的二受,因为不静,烦扰及明了之故,比较不苦不乐受则为粗。
那不苦、不乐受恰恰与上述相反,故比较前二者为细。如是当依自性而知粗细。
(三)「依人」说:不入定者的受,因对种种的所缘而散乱,故比较入定者的受为粗。与此相反的入定者的受则为细,如是当依人而知粗细。
(四)「依世间及出世间」说:有漏的受为世间。那有漏受,因为是起漏之因,是为瀑流所流,为轭所轭,为缚所缚,为盖所盖,而至取着及杂染之故,是凡夫所共之故,比较无漏受则为粗。
而无漏受与此相反,故比较有漏则为细。如是当依世间、出世间而知粗细。
这里以种类及自性等的分别,应该注意避免其粗细的混染。虽然与不善异熟身识相应的受,依种类说,因无记故为细,但依自性(人、世间、出世间)等说则为粗。
即如这样说:「无记受为细,苦受为粗。入定者的受为细,不入定者的受为粗。无漏受为细,有漏受为粗」。
亦如苦受所说,而乐受等依种类说虽为粗,依自性等则为细。因此依种类等没有混杂,当知诸受的粗细不混。
即所谓:无记受依种类说,则比较善与不善为细。可是,这里不应作如是自性等的分别说:
「什么是无记?它是苦受吗?乐受吗?它是入定者的受吗?是不入定者的受吗?它是有漏受吗?它是无漏受吗?」其他的一切处也是这样。
更依这样的语句:「或依彼此的受,互相比较,而知受的粗细」,甚至于不善等中,瞋俱受,因为如火烧自己的所依(心依处)一样,故比较贪俱受为粗;而贪俱受则比较为细。
于瞋俱受中,亦以决定有者为粗,不决定有者为细。于决定有者的受中,亦以劫住(生存一劫)者的受为粗,余者为细。
劫住者,是指犯了弒父、弒母、弒阿罗汉、出佛身血,及破和合僧的五逆罪者,堕无间地狱,生存一劫之人。于劫住者的受中,亦以无行的为粗,有行的为细。
其次于贪俱的受,与见相应的为粗,余者为细。于见相应的受中,亦以决定、劫住、无行的为粗,余者为细。
总之,不善的受,能产生许多异熟的为粗,产生少异熟的为细。善的受,则产生少异熟的为粗,产生许多异熟的为细。
还有:欲界的善受为粗,色界的为细;无色界的受更细;出世间的受再细。
于欲界的善受,施所成的为粗,戒所成的为细;修所成的更细。
于修所成受中,有二因的为粗,有三因的(二因的是指欲界八善心中的智不相应的四心相应的受;三因的,是智相应的四心相应的受)为细。
于三因的受中,有行的粗,无行的细。于色界善受中,初禅受粗……乃至第五禅受为细。于无色界善受中,空无边处相应受为粗……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受为细。
于出世间善受中,须陀洹道相应受为粗……乃至阿罗汉道相应受为细。同样的,关于各地的异熟,唯作的受,依苦等、不入定者等、有漏等的方法,与所说的受中一样。
依生存处所说,地狱的苦为粗,畜生界的苦为细……乃至他化自在天的苦为细。犹如苦受,而乐受亦宜就一切处类推而知。
依事物说,任何由劣的事物所起的受为粗,由胜的事物所起的受为细。
次依「劣、胜」的分别,当知那粗的受为劣,而细的受为胜。
其次关于「远、近」之句,在《分别论》曾作此等分别:「不善受与善及无记受隔远;不善受与不善受接近」等。
是故不善受,因为是不同分,不相合,不类似,故与善及无记受隔远;同样的,善及无记受与不善受隔远。
不善受,因为是同分,类似,故与不善受接近。其他一切类推可知。这是详论受蕴的过去等的分别。
(2)关于五蕴的抉择说:对于与诸受相应的想蕴、行蕴、识蕴,亦当以同样的方法而知。既然知道了这些,更应该:
为了欲于诸蕴而得种种智,一以次第,二差别,三不增减,四譬喻,五以二种的所见,六以如是见者的利益成就,智者当知此等正确的抉择。
此中:①「以次第」,有生起的次第,舍断的次第,行道的次第,地的次第,以及说法的次第等种种的次第。
此中:「最初便是羯罗蓝,羯罗蓝后是頞部昙」,此等是「生起的次第」。「以见舍断法,以修舍断法」,此等是「舍断的次第」。
「戒清净……心清净」,此等是「行道的次第」。「欲界、色界」,此等是「地的次第」。「四念处,四正勤」或「施说、戒说」,此等是「说法的次第」。
于此等之中,先说这里不合于生起的次第,因为诸蕴的生起,是不能像羯罗蓝等那样确定前后的。
舍断的次第也不合,因为善与无记,应不舍断之故。行道的次第亦不适合,因为不善,不可作为行道之故。
地的次第亦不适合,因为受等是包摄于四地之中的。只有说法的次第是适合的。
即:世尊对那些不知道分别五蕴,而生起我执的应该化导的人;为了令到他们脱离我执,于是对他们开示五蕴的区别。
世尊为了使他们获得利益,以及比较容易了解五蕴,所以最初对他们说色蕴。譬如:眼见的颜色是色蕴;
耳听的声音是色蕴;鼻嗅的气味是色蕴;舌尝的味道是色蕴;身触的地火风界是色蕴;这些境色较粗、易了解,所以世尊先说色蕴。
其次,世尊便说有觉受于好的色蕴的感受,这称为身的乐受与心的悦受;以及觉受于不好的色蕴的感受,这称为身的苦受与心的忧受;而说五蕴中的受蕴。
再次,由于有情把取诸感受境的行相,世尊如是说想蕴。次说由于想蕴,而行作的行蕴。最后,世尊才说受想行蕴所依止以及为它们之主的识蕴。如是当知,先依次第而抉择。
②「以差别」,即依蕴与取蕴的差别。什么是它们的差别呢?「蕴」是普通无差别而说的;「取蕴」,因为是有漏与取着的对象,所以是差别说的。
即所谓:「诸比库!我对你们说五蕴及五取蕴,汝当谛听。什么是五蕴?那任何色,过去、未来、现在……乃至或近的,是为色蕴。那任何受……乃至那任何识……那至或近的,是为识蕴。
诸比库,什么是五取蕴?那任何色……乃至或近的,是有漏的,取着的,是为色取蕴。那任何受……乃至那任何识,或近的,有漏的,取着的,是为识取蕴。诸比库,此等名为五取蕴」。
在此经中:受蕴等是有无漏的,而色蕴是没有无漏的。然而,此色蕴由于聚的意义,是适合于蕴的意义,故说为蕴;
此色蕴由于聚义及有漏之义,则适合于取蕴,故说为取蕴。可是,受蕴、想蕴等,在蕴中可以说为有无漏的,在取蕴中说是有漏的。
在这里的取蕴,当知是「取着之境的蕴,为取蕴」的意义。然而,清净道论是把蕴、取蕴,一切总括一起,而单说为蕴的。
③「以不增减」,为什么世尊只说五蕴,而不多不少呢?(一)一切有为法,依同分而类集为五之故,(二)是我与我所执的对象的最上之故,(三)此五蕴包摄其他戒蕴等之故。
(一)于各种的有为法中,依其同分及总括为一起的方面说:即色依色的同分而集结一起为一蕴,受依受的同分而集结一起为一蕴,如是想等也一样。所以说「一切有为法依同分而类集为五之故」。
(二)于我与我所执的对象中,以此色等五种为最上,即所谓:「诸比库!于现存的色中,由于取色而住着于色,生起这样的见:『这是我的,我是此,这是我自己』;
于现存的受中……想中……行中……乃至识中,由于取识而住着于识,生起这样的见:『这是我的,我是此,这是我自己』」。所以说「是我与我所执的对象的最上之故」。
(三)关于其他所说的戒等的五法蕴,他们都包摄于这行蕴之中。所以说:「此五蕴包摄其他戒蕴等之故」。如是当知,依不增减而抉择。
④「以譬喻」,色取蕴如病院,因为它是像病人的识取蕴的基地(所依),门(根),所缘(境),有住所的意义之故。
受取蕴,因起苦痛之故如病。想取蕴,因为由于欲想等,而起与贪等相应的受,所以譬如病的等起因。
行取蕴,因为是受的病的因缘,所以譬如不适当侍病。如经中说:「受是为觉受性而行作」;即是说「因为行了不善业,积集起来,故成异熟报,生起苦俱的身识」。
识取蕴,因为不脱离于受的病,所以譬如病人。此等五蕴,又如:牢狱、惩罚、犯罪、惩罚者、服罪者;亦如食器、食物、菜、侍候者、食者。如是当知以譬喻而抉择。
⑤「以二种所见」,即以简略及详细的二种见,为这里的抉择。(一)「简略」,即如《毒蛇喻经》中所说的道理,当见举剑的敌人为五取蕴;
在《重担经》所说的,应见重担;于《说食经》中所说的,应见食者;于《阎摩迦经》中所说的,应见无常、苦、无我、有为及杀戮者为五蕴。
(二)详细,即应视色如泡沫聚,因为不能捏成之故。视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乐的缘故。
视想如阳焰,因为幻像之故。视行如芭蕉之干,因无真实心髓之故。视识如幻,因为欺诈之故。
再特别详细的说:内部的色,虽极优美,亦当视为不净。视受为苦,因为不离三苦之故。视想与行为无我,因为它们不能受制之故。视识为无常,因为是生灭之法的缘故。
⑥「以如是见者的利益成就」──如是以简略与详细二种而见者,成就利益,而知抉择。
即先以简略而见五取蕴如举剑的敌人等,则不为诸蕴所恼害。次以详细而见色等如泡沫聚等之人,则不会于不真实而见为真实。
更就五蕴特别地说(1)见内色为不净者,则善知段食,能于不净之中而舍断于净的颠倒,超越于欲流,解除欲的轭,以欲漏而成无漏,破除贪欲身系,不取于欲取。
(2)见受为苦者,则善知触食,能于苦中而舍断于乐的颠倒,超越于有流,解除有的轭,以有漏而成无漏,破除嗔恚身系,不取于戒禁取。
(3)见想、行为无我者,则善知意思食,能于无我中而舍断我的颠倒,超越于见流,解除见的轭,以见漏而成无漏,破除以此为真实住着的身系,不取于我语取。
(4)见识为无常者,则善知识食,能于无常中而舍断于常的颠倒,超越于无明流,解除无明的轭,以无明漏而成无漏,破除戒禁取的身系,不取于见取。
因见五蕴是谋杀者等,它有这样大的功德,智者呀!当见五蕴是杀戮者。
摘自《清净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