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读思

义释皮带束缚经(6)
时间:2011-11-19 00:00:00  来源:  作者:

接着,请看素馨的图画:据说在毗婆尸佛的时代,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裕的名门望族家庭,但是她的父亲死了。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当时的人民非常肯切地请求国王之后,才得到允许供养佛陀及十万位比丘。将军得到了在第一天,邀请佛陀与僧团到家里供养的殊荣。

素馨在外面游玩之后回到家里,发现母亲正在哭泣。她问母亲为何哭泣,母亲回答说:“如果你的父亲还在世的话,优先供养佛陀与僧团的殊荣,一定是我们的。”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素馨安慰母亲说:那荣誉还是属于她们的。于是,她用一个金色的碗,盛满美味的奶粥,再用另一个碗将它盖起来。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她将那两个碗以茉莉花团团包住,然后领着众仆人出去了。在前往将军家的路上,她被将军的部下挡住;但是她以好话劝诱他们让她通过。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当佛陀来到时,素馨说她要供养茉莉花环给佛陀,因而将那两个以茉莉花包住的金色碗,放入了佛陀的钵中。佛陀接受那个供品之后,将它交给一个在家男居士,要他带去将军家里。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那时,素馨发了如下的愿,在人界与天界的画布上,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善女人形象:一、愿我在今后的每一世里生活都无忧无虑;二、愿每个人都像喜爱茉莉花那般地喜爱我;三、愿我的名字叫作素馨。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佛陀到达将军家里之后,当他们要供养正餐前的汤给佛陀时,佛陀以手盖住钵口,说已经有人供养奶粥给他了。那时,携带素馨的金色碗的在家男居士,以碗中的奶粥供养佛陀,并且逐一地供养诸比丘。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男居士如此尽情地给予每一位尊者奶粥,结果奶粥足以供给佛陀及十万位比丘食用。这项奇迹,乃是由于素馨坚强的行善意志所造成的。佛陀与僧团用过奶粥之后,将军就供养他们丰盛美味的食物。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餐后,将军问奶粥是谁供养的。知道答案之后,将军对素馨的勇气深感佩服,就邀请她到自己家里来,后来就娶她为自己的夫人。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从那时开始,每一世她的名字,都叫作素馨。而且,在每一世她出生的时候都有茉莉花飘聚下来,堆积高达膝盖。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在最后一世,她出生为憍萨罗国王的女儿,波斯匿王子的姊妹。在她七岁的时候,佛陀第一次来到舍卫城。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在供养祇园精舍那一天,她和五百位与自己同一天出生的女伴,带着花瓶与花来供养佛陀。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她证得初果须陀洹。她是佛陀的卓越优婆夷弟子当中的一位。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有一天,她与五百位皇家少女,坐着五百辆皇家马车去拜访佛陀,请问佛陀她们布施的功效。佛陀的回答涉及业果的多样化,她问佛陀说:假设同样都有信心、戒行与智慧的卓越两位弟子,其中一位作布施,另一位则不作布施,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佛陀回答说:无论他们再投生于天界或人界,曾作布施的那个人,在寿命、容貌、安乐、荣誉与力量方面,都会超过另一个人。即使在更后来世,当他们都出家加入僧团时,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异。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此差异,一直到他们都成为阿罗汉之后才会消失,因为两个人的阿罗汉道智与阿罗汉果智,是毫无差异的。这就是佛陀对她所提出问题的回答。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根据《小部.长老尼偈》,素馨在老年时才出家为比丘尼,因为她必须照顾自己的祖母,所以延迟了出家。她的祖母过世之后,她与波斯匿王一起到祇园精舍,她带着小毯与地毯来供养僧团。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佛陀对他们开示,听闻开示后她证得阿那含果。她请求出家,并且在佛陀说完偈颂之后,证得了阿罗汉果。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听完上述这些故事之后,希望大家都了解到:由于过去世所造业的差异,所以众生有种种差异;而业的差异,根源于无明、爱、取的差异。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因此,以无明、爱、取的多样化为根源,产生了业的多样化;业的多样化,则造成了众生的多样化。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从究竟谛的角度来看,众生就是五取蕴。总共有过去、未来与现在、内与外、粗与细、劣与优、远与近的十一种五取蕴。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善巧的画者,造成美好的五取蕴;拙劣的画者,造成丑恶的五取蕴。无论美好或丑恶、低劣或高尚,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因此,佛陀在第二部《皮带束缚经》中如此开示:“诸比丘,正如一个画家或油漆匠,使用染料或金粉、靛色或草色,在已经磨光的平板、墙壁或画布上,描绘出具足所有特征的男人或女人形像。同样地,当未曾闻法的凡夫造成某物时,他只造成色、受、想、行、识蕴。”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佛陀接着问说:“你们认为如何,诸比丘,色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无常的,世尊。”“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它是苦的,还是乐的呢?”“苦的,世尊。”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佛陀再问:“既然它是无常的、苦的、变化不定的,那么,如此地看待它是否适当: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当然不适当,世尊。”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受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想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行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识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由这些问答当中,我们可以了知,五取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应将它们看成是‘我的’、‘我’或‘我的自我’。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接着,佛陀教导观禅的修行方法如下:“因此,诸比丘,对于一切的色,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高尚的,远的或近的,都应当以智慧如实地如此看待它们: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对于一切的受…一切的想…一切的行…对于一切的识,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高尚的,远的或近的,都应当以智慧如实地如此看待它们: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诸比丘,具备如此的认知之后,善学的圣弟子对色厌患、对受厌患、对想、对行、对识厌患。如此厌患之后,他远离欲染。远离欲染之后,他得到解脱。得到解脱之后,生起了如此的智慧:我已经得到解脱。他了解: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十一种五取蕴就是苦谛,缘起就是集谛。苦谛法与集谛法是行法,是观禅的目标,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当禅修者观照行法的这三相,他的观智就会提升,而且渐渐能舍弃对行法的怖畏与欢喜。他对行法的态度,将变得冷淡与中立,不把它们看成是我、我的、自我。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就像一个已经与妻子离婚的男人,对妻子的态度变得冷淡一样。假使一个男人娶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妻子。他如胶似漆地深爱自己的妻子,乃至难以忍受与她片刻分离。如此,当见到自己的妻子与其它男人站在一起、或谈话或说笑时,他会感到生气、不高兴与心神不安。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可是后来,当他愈来愈发现妻子的许多缺点时,他感到愈来愈厌烦,而想要舍离妻子。最后他与妻子离婚,而不再将妻子认为是‘他的’。从那时候开始,无论他见到以前的妻子与任何人做任何行为,他都不会再感到生气、不高兴或心神不安,而只会感到冷淡与中立。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同样地,当禅修者一再地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之后,就会想要舍离一切的行法。因为,他见到行法中没有什么能被执取为我、我的或自我。他舍离对行法的怖畏与欢喜,对行法的态度变得冷淡与中立。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当他如此知见时,他的心从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三有中退缩、退撤、退却,不再向外执取三界有。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厌离,就像倾斜的莲叶上的水滴会退缩、退撤、退却,而不会向外分布。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同样地,禅修者的心从三有中退缩、退撤、退却。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厌离。如此,他生起了行舍智。如果他的观智知见涅盘为寂静,则该智慧不再注意一切行法的生起,而只会投入于涅盘。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然而,如果他的观智还未知见到涅盘,就会一再地取行法为目标,持续地观照其三相。如此不断地观照,当五根成熟时,他的观智就能投入涅盘,因为四种道智都能知见涅盘。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第一种须陀洹道智,彻底无余地灭除身见与怀疑。第二种斯陀含道智,削弱贪欲与嗔恨的力量。第三种阿那含道智,彻底无余地灭除嗔恨与欲界的贪欲。第四种阿罗汉道智,彻底灭除对色界与无色界的一切执着、昏沉与睡眠、骄慢、掉举及无明。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如果禅修者能够逐步地以四种道智知见涅盘,他必定能借着舍弃身见与我见,而脱离死亡的魔掌。因为死亡之神,无法看见如此看待世间的人,这就是彻底灭除身见与其它一切烦恼之道。  (全文完)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摘自《显正法藏》xqT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义释皮带束缚经(5)
下一篇:四种明觉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