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步了解这种业果法则的知识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佛陀是如何逐一回答须婆的十四个问题。
佛陀说:“那么,学生,谛听并密切地注意我将说的话。”婆罗门学生须婆,问答说:“是的,尊者。”
世尊如是说:“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杀害众生,性情凶暴,双手沾满血腥,从事殴打与暴力,对众生残酷。
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短命。
学生,这就是导致短命之道,即杀害众生,性情凶暴,双手沾满血腥,从事殴打与暴力,对众生残酷。”
投生为人是善业的果报,投生于四恶道,则是恶业的果报。如果杀生的业,直接决定投生的方式,它会造成投生于饿鬼、阿修罗、畜牲、地狱这四恶道之一。
但是,如果有善业成熟,导致他投生为人。那么,杀生的业会产生与造成,与投生的善业相反的作用,而为此人带来病痛或种种灾难,乃至严重时会造成他提早死亡。
再者,尽管善业造成他投生为人,但是由于杀业的缘故,那善业不能使他长寿;他还是会短命。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将谈到的不善业在人界成熟的例子:在以下每一个例子里,不善业借着引起与其本身特质相符合的灾难,而妨碍造成投生人界的善业。
先讲述目犍连尊者的故事:他在过去某一世中,曾经受到妻子的煽动,而企图杀害自己的父母亲。他的父母都双目失明,他的妻子不愿意侍候他们,因此捏造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不实故事。
由于妻子的那些诬告,使他生起想要杀害父母的念头。有一天,他带着父母坐着牛车穿过森林,要到另一个村子去。
走在森林中时,他们在某处停下来。他假装是强盗,而狠狠地殴打自己的父母,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死。
在那次事件中,他累积了多少不善业呢?许许多多的不善业。如果那时,他殴打父母五分钟的话,他就累积了数以万亿计的不善业。
他的动机是要杀害父母,那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不善思。但是,当他听到不知内情的父母满怀慈悲地呼唤他,叫他赶快自己逃命,不要管他们时,他被父母的爱深深地感动,而停止了残酷的行为。
那时,他的内心立刻充满了悔恨。在此,他在殴打父母之前,已经累积了许多不善的念头,想着如何杀害他们。
殴打过之后,每当他一想起自己忤逆的恶行时,心中就充满悔恨与难过;这些都是不善法。当这些恶业成熟时,就会产生极端严重的恶报。
在他那一世身坏命终时,第七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他投生于地狱,遭受剧烈的痛苦。第二乃至第五个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更多后来世的地狱投生。
如此,他在地狱里遭受极端痛苦的时间以数百万年计算。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也累积了成为释迦牟尼佛第二位上首弟子的善行波罗蜜。
从最上见佛的时代开始算起,他累积如此的波罗蜜长达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久,这些波罗蜜是善业。
每当一个善业造成人界的投生之后,过去世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就造成种种灾难,乃至造成他提前死亡。
基于那项想杀父母的恶业,有两百世以上,他作为人类都由于头骨被打碎而死。
乃至在他的波罗蜜成熟,而成为我们佛陀的第二位上首弟子这一世,尽管他是一位阿罗汉,他仍然因为那项恶业的缘故,头骨被打碎之后而般涅盘,那个业就是毁坏业。
当他证得阿罗汉果时,他的心因为灭除烦恼而清净。但是,他仍然免不了由于过去世恶业的果报而受苦。
因此,佛陀在《相应部》里说:“是故,诸比丘,应当经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长久以来,这个心就一直受到贪、嗔、痴所污染。’诸比丘,众生透过心的烦恼而染污;众生透过心的清净而净化。”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