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藏云:“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佛法三藏教,毗奈耶为首”。戒律是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生了脱生死趋向无上菩提的根本。小乘佛法讲:“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大乘佛法讲:“戒是无上菩提之本。”没有清净的戒行,是决不能获得解脱的,更谈不上证得无上菩提。学佛欲得解脱,必须要用戒来实现。佛陀的教法集中体现于戒定慧三学,真正的解脱和证得无上菩萨提虽有赖于无漏的慧学,而其前提不能不说是戒学,如不持戒,解脱道的向往便成妄想。由于戒律的约束限制,心念不能向外奔驰,而逐渐趋向安定,正知而往,从安定的心地中,引发无漏智慧,再以智慧之剑割断无始以来的无明绳索,始得无上菩提。所以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终至解脱。可见,高层的慧需要坚固的戒为基础,否则,中层的定,高层的慧都不可能建立。因此,出家欲得解脱,戒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以下试从制戒的目地、戒律的地位、戒律与道德、戒律在中土的弘扬四个方面,谈谈入学的人一点精浅认识,不妥之处,祈诸大德慈悲指示。
一、佛陀制或的目的
佛陀每次说法,皆有弟子发问,其中就有启请制戒。《四分律》卷一云:“舍利弗白佛言:‘向者我于静处坐,作是念何者等正觉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觉修梵行佛法不久住?愿为开示’佛告舍利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毗叶罗佛,此诸佛修梵行法得久住;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法不久住。’佛复告言:‘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不广为诸弟子说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不结戒,亦不说戒,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尔时彼佛及诸声闻在世,佛法广流布。若彼佛及诸声闻灭度后,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以是故疾灭,佛法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经法善摄故。譬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以无线贯穿故。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为诸弟子广说经法,从契经乃至优婆提舍经,亦结戒,亦说戒,弟子众心疲厌,时佛知彼心疲厌,作如是教是应念、是不应念,是应思惟、是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彼诸佛及声闻众生在世佛法流布,若彼诸佛及声闻众生灭度后,诸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不令佛法疾灭,何以故?以经法善摄故。’舍利弗听了过去诸佛法久、不久住的因缘,于是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唯愿大圣与诸比丘结戒说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以结戒说戒时节因缘未到,所以说:‘且止!佛自知时……若比丘得名称乃至多财业,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后世尊,当为诸比丘制戒,欲使彼断有漏法。’”由此可知,佛制戒的本意是在令正法久住。
令正法久住的动力是僧团,而僧团组成分子若不具备完整的僧格,亦不足于住持正法,只有戒律才能成就僧众健全僧格。佛成道后的最初十二年,僧团中根本没有戒律,随佛出家者皆是利根上智,往往都在佛陀三言两语的开示之下,便能证悟圣位,低则得法眼净,见道证初果,高则直证果阿罗汉,这就是所谓“初果耕地,虫离四寸”。在僧团中,多是证圣果的弟子,道共戒的道力巨大,言行举止自然合乎戒律的要求而不犯罪,故佛未制成,只为无事僧说略教诚经:“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佛成道十二年后,出家者日渐增多,根性不一,不免凡圣交掺,龙蛇混杂,于是,佛即根据弟子们所犯诸事,一一为之结戒,是即名为比丘广律。至于佛制戒的最初本意,《四分律》第一卷说有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句义,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由遵行戒法故,可以断除自己现在未来的有漏,可以依之保护有惭有愧的人,可以制罚或灭摈难调难伏的人。僧团清净健全了,自然可以令不信仰佛法者起信,已信者使其信心更加增长坚固。僧团清净,信众增多,佛陀的教法即可以周流普遍,而达至令正法久住的目地。
以上可见,戒律的制定,个体方面,使比后修道,断烦恼证涅槃;整体方面,为维护僧团的纯洁和佛法的久住。
二、戒律的重要地位
佛法的兴盛,是在于佛弟子对戒律的持守。若能依戒行持,佛法必定久住世间;若有戒律的存在,即与佛住世无异。故佛在临入涅槃时对阿难说:“汝勿见我入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波罗提木叉戒及馀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地。”(《大涅槃经》卷下)由此我们可以了知戒律和佛的地位是同等的,佛灭度以后领导僧团的,不是佛的自身,而是戒律;戒律在世一日,便如佛陀在世一日。戒为佛所制,佛弟子若能持戒,就等于佛陀常住于世。若不持戒,即使佛陀在世,亦是枉然,佛法仍会遭到破坏。佛教中有戒律存在,则能令正法久住。律藏云:“毗尼外住,正法久住。”又《善见律》中佛语阿难:“我灭度后,能令佛法久住者有五胜事:一、有毗尼在世,能令佛法久住以毗尼是汝等大师故。二、有律师(知二部律之师)在世佛法得久住,以能住持法毗尼故。三、少至五人持律,能令佛法久住,以五人在世三宝不断故。四、若中国有比丘十人边地五人,能令佛法久住,以能如法授戒故。五、乃至有二十比丘佛法得久住,以能如法出犯戒罪故。”由此则知佛法的兴衰,全靠戒律的有无而定,所谓戒住即佛法住。
所以,佛涅槃之后,大迦叶语诸比丘言:“世尊舍利,非我等事,国王、长才、婆罗门、居士众,求福之人,自当供养;我等事者,宜先结集法藏,勿令佛法速灭。”根据南方史料所传,佛灭后第一次结集就是在王舍城结集所合诵的法藏,就是毗尼和昙摩,在这两种法藏当中却是先结集毗尼,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为上座,替佛统领大众主持结集事业的大迦叶,就戒律的各条目,来询问优波离。优波离对所问的,一一具答制时、制处、因缘、对机、制规、犯戒等。五百大众,合诵应答的全部,共同承认是佛所制。于是毗尼的结集便告完成,然后才以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上座,结集昙摩。由此可以知道,佛弟子在佛涅槃之后,把戒律的结集看作头等大事,所以先结集它。而且依南方史料的所传,佛涅槃后满一百年的第二次结集,就是吠舍离结集,也是为结集毗尼而举行的。总之,佛教是建立在戒律之上,戒律是佛教的基础。
佛的教法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又叫做三增上学、三无漏学。所谓戒,是戒律,防非止恶;所谓定,是禅定,静虑澄心;所谓慧,是智慧,研真断惑。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除妄惑,显发真理。此为一切佛法修行所必须依止的方法五次弟。戒学列在三学的第一位,无戒则无定慧,解脱之乐无由成就。道果辉煌,戒为阶梯,苦海茫茫,戒似船筏,欲脱恶道,唯戒是救。学佛而欲断烦恼解脱生死,非依慧学不可,而这无漏慧却又不能无因而生,修习慧学又必须有正定,定是修学观慧的方便法门。但是修定必须依止净戒,没有净戒不但不易得定,即使得定也是邪定,邪定是修道的大障碍。故欲获正定,必须严持净戒。
戒是防止身口七支陷于非法的有效妙药,戒是生定的胜因。《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又《璎珞本业经》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修学佛法须要严持净戒,就如进入社会任何团体皆须遵守其制度是一样的,而佛教的戒律,则更具有持身、处众及增进道业的作用。当知戒为一切诸善功德住处,没有戒守,三乘无漏功德固无从生起,即世间有漏善法也难以成办。《大智度论》云:“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的,若无戒欲得好果,亦复如是。”
人必止恶才能行善,有向善之心,才能进一步希望解脱。戒法即重在止恶,止恶虽是消极的行善,也是人生向上的起始。摩天大厦,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上才能持久,无上解脱涅槃,要在清净真实的戒行上才能确立起来。没有好的基始,绝不会有好的成就。故《遗教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华严经》亦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又云:“戒为惑病最胜药,护诸若厄如父母;痴暗灯炬生死桥,无涯业海为船筏。”所以佛在临入涅槃时再三的告诫弟子们说:“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如来之所以如是谆谆教诫弟子,受持戒法,实以净戒为解脱的正因,一切善法的根本。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的准则,了脱生死是不容易的;僧团若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唯一盘散沙,也有乌烟瘴气!因此,佛临灭之时,示意后世弟子,应当以戒为师,只有戒律的存在,佛法才能久住于世。
三、戒律与社会道德
佛教的教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戒律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法则。
佛教的戒律,是佛弟子修行的准则,也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济。“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皆离不开五戒的根本原则,一切戒法皆由五戒演化而出,都是为了保护根本戒的清净。五戒的究竟处,是了脱生死的正因,但又是做人的根本,伦理的原则,道德的规范。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戒律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是表现于动作和行持上的,则以摄心为要,制身为辅。戒律不但指在行动上不犯戒,其根本是心不犯戒。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心指挥,《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因,行是果,所以说戒律不是形式化的教条主义,而实有其强大的通融性和广泛性。法律只能在人犯法后,才能以法制载,而戒律则不同,是在未行之前先防其心。所以说佛教的戒律精神,既超越法律和道德,又能促进成法律和道德纯净化的修道规范。因之,佛教的戒律并不是以“刑罚”为目地,也不是“报仇主义”,更不是“威胁主义”,而是一种教化的方法。教化的目地,乃是以保持清净,少欲知足,断恶修善,勇猛精进,断灭烦恼,趋向解脱,证悟涅槃为目标的。
更重要的,戒律不只是消极的止恶法,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修善作用。尤其是大乘戒,以发菩提心为本,不但自利,还修善利他。如《十诵律》云:“比丘看到女人溺在河中,纵令会引起淫欲,也必须把她救上岸。设若看到有人要杀死圣得,为了不忍其有罪而堕地狱,自己发大慈悲心,愿代其堕地狱,于是把凶手杀死,这样不但不成立犯罪,反而有功德。”这些都表示着大乘戒的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戒律的作用,不只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有其积极的修善精神。因此说佛教的戒律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规范,它不仅未雨绸缪,制止犯罪的心理产生,而且还对净化人的心灵起无名警察的作用。
佛教的戒律思想若能在人间普及,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社会自然安宁,不会有凶杀,盗窃、流氓等案件发生。目前人类世界,可以说人人都是生活在恐惧之中,时时担心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报纸上天天看到人间悲剧的报道,那无非是名利财色的作崇,而有层出无穷的罪恶,那些罪恶的类别,又皆不出杀盗淫妄的范围。正因如此,我们要提倡五戒的受持,若多一人受持五戒,便为人类社会减少一分制造灾祸威胁的因素,人人受持五戒,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最重要的是佛教五戒,能产生同情心,受持五戒可给一发众生以无畏,这是其它世戒所不能及的。比如基督教的不杀,只是不杀人,而却不戒杀人类之外的动物,儒家主张推仁及物,但却不戒杀其它的生物,唯有佛教慈悲救世,视众生平等,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须知佛法如大海,不厌众流,不弃涓滴,无论什么人,只要信仰佛教,就有资格接受佛陀慈悲庇护。佛陀的教导是以持戒为最上,证得涅槃为究竟。
四、戒律在中国的弘扬
佛教自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至75)传入我国以后,一直到三国曹魏初期,僧伽没有举行过传戒仪式,只有剃除须发以别俗人而已。我国首次传戒是在魏文帝黄初三年(229)由印度来洛阳的昙摩迦罗尊者发起的,他于魏少帝嘉平二年(250)亲自译出《僧祗戒本》一卷,以作课本。敦请梵僧十位大德,立羯磨法,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创以十大僧传戒之先例,是为我国授受戒法的开始。
在嘉平年间所传的戒律,是依照昙摩所译的《僧祗戒本》,以及昙谛三藏所译的《羯磨戒本》。且这两部律法实施,也只限于洛阳一地。在姚秦弘始六年(404),鸠摩罗什法师译了《十诵律》五十八卷;后昙摩流支、卑摩罗叉继续翻译,经过三次才将一部六十一卷的《十诵律》完全译毕;弘始十二年(410),佛陀耶舍共竺佛念又将《四分律》译出,共六十卷;到了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佛陀跋陀罗共法显把《僧祗律》译出,共四十卷;宋景平元年(423),佛陀什又译出《五分律》三十卷;元魏时(538)由般若流支译出《僧祗戒本》共一卷;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由义净三藏译出《一切有部》共十八种,一百九十八卷。诸律虽然都有人弘扬,但光大盛行于后代的,却只有《四分律》而已。
《四分律》的弘扬,始于元魏孝文帝时(471至499)有一位法聪律师,本学《僧祗律》,后转而专弘《四分律》,仅仅只是口授,直到道覆律师才有疏释文,也不过只有问答,以资抉择而已。到了唐朝智首、道宜皆著有律疏律钞。尤其道宣律师对《四分律》的弘扬,达到高潮。道宣律师对于律书著述的成就,也就到了空前的阶段。一直到南宋允堪、元照律师,解南山律者,共有六十余家,著述达数千卷之多。
到了元代蒙人进入中国,中国的佛教已衰微的趋势,律宗便无人问津,到了明朝末朝,弘律的大德又相继而起,比如莲池、藕益等均有律学著述存;约与莲池大师同时的,另有古心律师,专弘戒法,于是,律宗又兴盛起来。到了清朝,律宗的门庭,除了传戒烧疤,跑拜起立等形式之外,真正弘扬戒律的人很少。晚近则有弘一、慈舟两位律师。弘一律师一生专弘南山律宗,所以他的著作也都是关于律学的。例如《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四分律含注戒本讲义》、《随机羯磨》等,实有其目的所在,维持正法,令三乘道果相续不断。
由上可知,律宗自唐代称宗以来,虽逾千载,然私扬此宗者远不如其它宗派,从佛教史上看,律宗衰落的原因,一方面为禅宗兴盛,而最大的原因是佛教史上的“四次法难”。分析“四次法难“的原因,几乎都与佛教徒行为放荡不羁,不守戒律,僧团腐败、堕落等因素有关,而以此作为导火线,激怒了统治者下诏废佛。可见僧团的不和、腐化等现象,必然会造成自我灭亡,正所谓玩火者必自梵。律宗由此一蹶不振,实感叹惜!
详察当今僧团之现状,随着世风日下,致使清净庄严的道场深受影响。使社会上一些动机不纯的人混入寺院出家,“沩作沙门,心非沙门”,不守戒律,不信因果,自由散漫,不重行持,只图个人享受,不从事佛教事业,虽身在寺院心却在外。由此佛教出现似兴衰的局面,这种局面都是因没有学戒、弘律所致。面对这种腐败现象,若不赶快想方设法对治,即刻会造成先前佛教衰微,历史的重演。既然腐败的原因是僧人自己造成的,那么收拾这些不良现象,当然也应靠僧人自己去努力。古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了脱生死而出家的佛弟子,如果我不愿做狮子身中虫,不愿“三武一宗灭佛”的悲剧重演,那么我们这一辈僧青年就应该精进修持,弘持、持戒,来挽救当今佛教现状。也只有这样,才难使僧团清净庄严,僧尼和合共住,也更能使佛法久住于世间。
结语
修学佛法的行者,欲想了脱生死,求得解脱,必须以持戒为基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慈悲救世精神,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出离三界火宅,持戒是关键。《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戒是迈向涅槃城的捷径,是断恶行善的标准,是得生人天的前提,是成就定慧的基础。历代高僧大德,诸大菩萨,乃至三世诸佛,无不以持戒为基础而得成就。作为佛弟子更加如法严持净戒,发扬古德“宁愿守戒而死,不愿破戒而生”的牺牲精神,转烦恼为菩提,转秽土为净土。如此,佛法久注,生死之解脱,即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