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者何?」所以然的理由是什么呢?「上人应更求上法,我终不断其功德。」这个「上人」,就是高上的人。但是这里边也可以说,比阿罗汉更高尚的人;大家都是阿罗汉,但是他若是发无上菩提心,他就高过了不发无上菩提心的阿罗汉了。那么这样的人,「应更求上法」,他应该再发无上菩提心,去求得佛无上菩提的妙法,不能够停留在阿罗汉的境界,应该这样做。「我终不断其功德」,我是声闻人,但是我始终不管到什么时代、什么时间,不会障碍这个「上人更求上法」的功德的。
这若在唯识的经论上说,就这个阿罗汉里面有佛性,他有声闻的种性,他也有菩萨、佛的种性,所以他证了阿罗汉,他还能发无上菩提心的;这在唯识的经论上有这样的说法。在这个经文上,倒没有提有没有佛性这个问题;只是说他若发心,我也随喜。所以从文的表面上看,应该是和《法华经》的意思相合了。天台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的时候说,佛在其余的世界,天台智者大师说那是方便有余土;这些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实在是到方便有余土去了。在方便有余土的世界,又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他说《法华经》,他又发无上菩提心了;那么这是《法华经》上的意思。但是这件事,天台宗说方便有余土,和唯识宗没有方便有余土这样的安立,但是它说到有受用土,应该是属于受用土里边的。
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念色无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无我。
前面这一大段文是回答的缘起;因为佛的神力加持,所以须菩提尊者能为大众说般若波罗蜜。这下面第二段,就正式的回答这三个问题。
这下面回答分三大段:第一段是「答三问说般若」,前面提出三个问题,回答这三个问题,说般若法门,这是第一段。第二段「释疑说般若」,解释疑惑,又说般若法门。第三段「疑除悟解散花供养」。这一大段的文分这么三段,有这三样意思。
现在第一段「答三问说般若」,分两段:第一段是「答后二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暂时先不答,先答后面两个问题。这分三科,第一科是「答二问」,分为两段。第一段「答般若体问」,就是回答中间的这个问题。什么是般若法门?般若法门的体相是什么样子呢?回答这个问题。这分两科,第一科「明无常观」,第二科「明从无常观转入无生观」。这个答般若体相,分这么两段加以解释。
这一段是说明什么叫做般若法门;它的意趣,是令我们学习般若法门的人明白什么叫做般若法门,是这样意思。第一段「明无常观」。
「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这是把这个问再提出来。「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这一句话是有所简别的。就是如果你是菩萨的话,是「应萨婆若心」,就是与萨婆若心相应的。这个「萨婆若」是什么意思呢?在〈往生品〉,在本经〈往生〉那一品里面也有这句话。这句话,龙树菩萨的解释,它就是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萨婆若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你要发无上菩提愿。你想要修止观,你先要发愿。我为什么要学习般若法门呢?我想要成就无上菩提,先要有愿。这样子才可以名之「菩萨摩诃萨」,才称之为大菩萨。我们通常说菩萨,我们汉文佛教的习惯,说「菩萨」,就指大乘佛法里面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而这里面包含着「摩诃萨」的意思。但是在印度佛教的习惯上的用语来说,「菩萨」这个字是通于三乘圣人的;这阿罗汉也是菩萨、辟支佛也是菩萨、菩萨也是菩萨,这个都是发道心的人。但是加个「摩诃萨」呢,就是声闻菩萨、缘觉菩萨就不是了,唯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名之为「菩萨摩诃萨」,就有这样意思。
但是它里面的内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发无上菩提心。学习大乘佛法,你要先发无上菩提心。通常我们汉文佛教徒要受菩萨戒的时候才问:「你发菩提愿未?已发菩提愿」,那么才给你受菩萨戒的;其他的事情,似乎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是在这里面可说出来了,你要学习般若法门,你要发无上菩提心,有这么一个规定。那么以此为例的话,说我们学习小乘佛法,那你应该先发出离心。我为什么要学习《阿含经》、《阿含经论》?我为什么要出家呢?你要发出离心;就是我想要解脱生死苦、我想要得涅槃,你要有这样的愿,你才可以学习这个法门的。这是由「应萨婆若心」来推论,学习佛法应该先发愿,有这件事。其实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愿,你可能不很精进,一定容易懈怠,是有这个问题的。
「念色无常,念色苦」,发了菩提愿以后;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话,这只是这么一句话,但是这里面实在是包括学习了大乘佛法在内的,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的,不然你怎么会发无上菩提心呢?发了愿以后,你就应该这样用功修行。「念色无常」,这个「念色无常」应该是有奢摩他在里面的,先要修奢摩他的止,在奢摩他的止修成功了,然后就修毗钵舍那的观的意思。我们通常说四念住或四念处,这个「念」,念里面有观的意思。这个「观」和「念」,它的含意不是相同的,但是是不相离的。这个「念」是什么意思呢?是把这个法门分明的、很明了的显现在你心里面,那就是念的意思。这个「念」是记忆的意思,忆念的意思。把这个法门显现在心里面以后,然后再做毗钵舍那观,再去观察、思惟。如果这个法门没有显现在心里面,你观什么呢?你就不能观了,所以这个念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这里呢,实在就是修四念处。「念色无常」,就是先观察我们这个生命体,我们这个生命体,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我们的生命体由这五种成分组成的,就是我们要向无上菩提那里去,你要先把自己的心要清净一下。我昨天曾经说过,我们汉文佛教大家都是提倡念佛法门;只是念阿弥陀佛,叫你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国。但是若学习般若法门呢,般若法门和念佛法门有一点不同。所谓念佛法门,就念佛名号叫做念佛法门;因为我们现在的汉文佛教所流传的念佛法门就是这样子,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因为这样比较容易。但是这个般若法门呢,是比念佛名号的法门要深了一点。
这个深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学习般若法门,要把现在这个凡夫的境界,把它改造一下,目的就是这样子。我想要得无上菩提,我现在是个凡夫,怎么能得无上菩提呢?就是要把凡夫的境界改造一下就可以了,是这个意思。怎么样改造法呢?就是要修四念处。就是观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这里也包括着不净,就是修四念处,这样来改善自己内心的贪瞋痴的烦恼,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念阿弥陀佛的法门,能容许我们内心里面贪瞋痴吗?也是不同意这件事的。但是有个不得已,有一个勉强的,就是不过问这件事,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就好了;到了阿弥陀佛国的时候,你还是要修四念处的。不过,到阿弥陀佛国修四念处,可能是根性利,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根性钝。
这里说先修无常观。观无常,受想行识先不说,先说色。色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我们的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这物质组成的,所以都算是色法。观察是无常的;这个「常」,就是不变化叫做常。「无常」,就是没有不变化,就是它要变化的。但这个变化中,有很显著的变化、有不显著的变化。不明显的变化,就是剎那剎那间的无常;显著的变化,年轻人可能不明显,你若到五十岁以后,隔几年再看见,就知道这个人老了,变化就是很大。譬如说我们现在这个灯的光明,我感觉它一直地在光明,不感觉它有什么变化,实在光明里面也有变化,就是剎那生、剎那灭的。但是我们的肉眼迟钝,我们只看见它光,不感觉它有变化,但是若天眼可是不同了。我们现在肉眼看见地板就是这样子,如果你是天眼看这些东西,可就不是这样子了,就看见这个墙壁都是一个洞、一个洞的了,都是剎那剎那变异的。
当然这里也包括着老、病、死,都是无常;观察它是无常的,它是要老、要病、要死亡的。说是我现在也没有老、也没有病、也没有死,但是决定要老病死的,你今天没有老病死,过几天可能病就来了,也可能就死掉了;总而言之,这件事是不能避免的。我们若能这样观察的话,就会避免了很多的烦恼,能避免很多的烦恼的。所以是「念色无常」。
我昨天曾经说过,说是这个天上的人的身体,他们的生命体比我们好得多。但是欲界天还不如色界天,色界天的身体还好过欲界天,但是也都是凡夫。若是你修学圣道成功了,到了法身菩萨的境界,就是弃舍了这个臭皮囊了,得了超越三界以上的这个法性生身的时候,那就是没有老病死的,也不老、也不病、也不死,有随意的变化,不可思议的神通道力。
小乘佛教就是说观无常、观苦、观无我,就是这样子;大乘佛教现在告诉我们,也是这样修。非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他对于佛教没有信心,他看见了我们佛法有这样说法,观察世间都是无常的、都是空的,叫我们对于世间没有欢喜心了,这佛教就是消极。但是实在来说,佛教是积极的;佛教是不满意我们现在的老病死的身体,不满意这个身体,想要再创造一个没有老病死的生命,那么在经论上就是「法性生身」,也可以说就是法身了。我们为了想要成就那个生命体,就得要弃舍这个,为什么要弃舍呢?因为我们对这个身体很多的颠倒迷惑,在这个身体上生贪心、生瞋心、生愚痴心,引起各式各样的烦恼;无量劫来,受这个烦恼的欺诳、受这个烦恼的伤害,但是我们始终不觉悟。所以佛菩萨慈悲,告诉我们这个身体不是令你满意的,现在你感觉满意,它靠不住的,到时候就是老了、病了、死了,你欢喜吗?你不欢喜,也还非这样不可的。这样就是使令我们的烦恼就减少了,逐渐地减少、以至于没有这个烦恼。所以应该这样修观。「念色无常」。
「念色苦」,这个苦就是苦恼,令我们的心情有这些痛苦的感觉。实在来说,也有的时候不完全是苦;譬如说书法家欢喜写字,书画家画画,画到满意的时候,这个字写到满意的时候,心情也快乐嘛,不完全是苦。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吃饭,合口味了也欢喜一点,不合口味是不高兴。其他的事情很多,有痛苦的感觉、也有快乐的感觉、也有不苦不乐的感觉。为什么只是说苦呢?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人,谁愿意苦啊?都是不愿意苦,而愿意追求快乐嘛!但是追求快乐这件事,不是容易,你追求的时候很辛苦,就算你成功了,你要保护你所得的快乐,也不容易,也是很辛苦。若是失掉了,不得了!失掉了,有的人也可能会苦恼了几天就不苦了,但是也有人可能会自杀了。那么就是追求安乐的事情、追求快乐的事情,也令你苦,所以那个乐不真实令你满意的。但是我们人对于乐的追求,这个希望心太强了,那个苦就不计较了,就是一直地追求这个乐。这是「念色苦」。
「念色空」,这个念色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是老病死,有剎那生灭的变化,这里面没有一个不生不灭、常恒住的东西,所以叫做「空」。我们一般人没有这种思想,我们追求欲的生活的人没有思惟这件事;我们日常生活所做的这一切事,都是追求欲,色、声、香、味、触使令它好又再好、好又再好,只想这件事。但是在印度的宗教界不全是这样子,他们认为在这个生命体里面,有一个常恒住、不老病死的。或者我们说这个臭皮囊,这个皮袋是臭的,里面有个不臭的、不老病死的这个东西,有这么一个……或者是理性,或者是什么;有这种想法。我们汉文佛教徒,我们中国哲学也没有明白的说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呢,那就是有,这个就是有,在我们这个臭皮囊里有另外一个东西。现在佛告诉我们没有,这个身体里面除了臭皮囊还是臭皮囊,另外没有那么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东西的;或者就是我。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名之为我的体性的东西是没有的,所以叫做「空」。
「念色无我」,我们这个臭皮囊,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但是色受想行识本身也是不自在的、没有决定性的。这个色受想行识本身,它也没有决定性,也是常常的变化的,它要依赖种种的因缘来支持它;如果支持它的因缘有变化了,那么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也就随着变化。你七天不吃饭,看你的精神怎么样?身体也是,它本身没有独自存在的力量,不自在,所以叫做「无我」。
这位发无上菩提心,与萨婆若无上菩提的愿相应的这位菩萨,就是凡夫的菩萨;凡夫菩萨初开始的时候,你要这样学习般若法门,你要这样学习。这个学习,我刚才说过,你先要学习奢摩他,修止;或者是修一个钟头,如果你能一坐八小时,心里面能明静不动,那是更好。但是不可以只是修止,你同时要「念色无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无我」,要修这个四念处,要这样观察。这样修观的时候,就能使令你解脱爱烦恼,不爱了,对这个臭皮囊没有爱心。当然,你还是要保护它,也不能糟蹋它;也不会在这里执着这个是我,这个臭皮囊是我,也不会再有这种想法。你若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你就是圣人了,就名为圣人了。
我讲到这里,心里又有妄想。我们佛教徒,我们在家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当然,我刚才说了,我们就弘扬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但是我们佛教徒与佛教徒,我们彼此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就是不容易合,不容易合的。我反对你,你也反对我,就是烦烦恼恼这个境界,就是这样子。如果你若「念色无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无我」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人就容易合。因为你这样修行的时候,能够消灭自己的我、我所的这种烦恼,消除内心的贪瞋痴的烦恼。消除了这样的烦恼,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为自己着想,也不会这样想,是为大众着想;我为你着想,不是为自己着想,那么人就容易合了。你做方丈,我支持你。如果你若修四念处,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德行的话,你提出的意见多数是合理的。因为不会为个人着想的嘛!所以提出那个意见,容易令人接受。就算是有的地方不那么合道理,但是你没有我、我所见,你不会太执着;别人若提出更好的计划,你也一定会赞成,把自己的错误的思想撤销,而不会坚持我的主意是对的,不会这样。不会这样,大家容易合。大家容易合,最低限度有两种功德,就是个人的品德提高了,而佛教的大众的事业也提高了。我认为若是能这样做,社会上非佛教徒不敢说你是迷信,也不敢说你是寄生虫,我认为会有这种效力,也不敢说。因为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大阿罗汉,谁敢说阿罗汉是寄生虫?谁敢说?我讲一个小小的故事听听。
有个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当然是乞食的,不像我们现在佛教徒自己有厨房烧饭,他不是,不做这种事。他常到那一家去乞食,那一家人不是个富贵的人家,是个贫苦的人家。这一天到那去乞食,当然也照常给他一钵饭菜吃,但是那个贫苦的人家,一个女居士,我们用现代的话就是女居士,她就哭。毕陵伽婆蹉说:「你哭什么呢?」说:「阿阇黎!」这个女居士称毕陵伽婆蹉,称为阿阇黎。说是:「今天我们这个地区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都去集会,我不能去,这心里面不欢喜,所以哭。」说:「因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我是穷人,穿的衣服很破烂,就不能去参加。若想去参加,就得穿上一个新的、最美好的、最庄严的衣服才可以去,我没有这个衣服嘛!」毕陵伽婆蹉说:「这很容易嘛!」很容易,是怎么容易呢?「好!」这一句话就出来一个好的衣服。就给她穿上衣服了,看上去就好像富贵的人似的,她就去参加去了。
参加了,这个地区的人很多人认识她嘛,说:「怎么你穿这么好的衣服?是偷来的吗?」说:「不是!不是!」就否认这件事。但是这个也说、那个也说,就把这话传到政府、传到国王那儿去了。国王也疑惑,穷人没有钱,怎么忽然间穿上这么好的衣服,怎么回事情呢?就把她叫来了;同时也把这个毕陵伽婆蹉叫来了,(我们简单的说),叫来了。那么就问:「你是穷人,怎么穿这么好的衣服呢?」说:「这是阿阇黎给我的,不是我有钱,我也不是偷来的。」说是:「你是出家人,也不做生意,都是靠别人供养的,你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衣服呢?」毕陵伽婆蹉说:「你要知道吗?」说:「是的!」他就拿这个杖向地上敲一下、向墙敲一下,都变成黄金了,说:「你要问我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这国王说:「好!好!好!阿阇黎,你是大神通,请你回去吧!」
这个阿阇黎,这些圣人有这种境界,你敢说他是寄生虫吗?你敢说他是迷信吗?我看没有人敢说这句话。你相信佛教也好、你不相信也好,你对他不敢轻视,你不敢轻视的。我们今天的……我们佛教徒,「舍本逐末」,这句话不要解释了。
所以,「念色无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无我」,是我们佛教徒,为了自己得圣道,应该这样学习;为了佛教的兴盛,也应该这样学习。说:「我不学习,我不愿意这样子,我就念阿弥陀佛」,也好,念阿弥陀佛,我也同意,也是好;到阿弥陀佛国也是可以,但是这里的佛教衰了,这里的佛教衰了!
念色如病,如败痈疮,如箭入身,痛恼衰坏,忧畏不安,以无所得故。
「念色如病,如败痈疮,如箭入身,痛恼衰坏,忧畏不安」,本来前面这四句话就够了,修这个无常、苦、空、无我就够了,下面为什么还说这句话呢?就是我们这个钝根人,这四句话还不能觉悟。你这么说,我还放不下,世界上还是很美丽的,我这不是臭皮囊啊!所以又加上一句「念色如病」,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像有病似的;我们有这个身体,会引起很多的问题,引起很多的烦恼,很多的问题。「病」这个话,当然就是地水火风它们有冲突,不平衡了,就是有病了;那么这可以看医生,有可能会就治好了。
「如败痈疮」,这个就是比病重了,就是有肿瘤了;或者就是表现在外边的,或者是在体内的,有肿瘤了。这个肿瘤,它破坏我们身体的力量非常大,不容易治得好,你就是看医生也不容易治得好,所以「如败痈疮」。这在《瑜伽师地论》上解释,表面上也是四大不调和,但事实上是有过去的业力,过去的罪业现在发作了,发作了就是会得这种病。但是这个罪业也不是说是决定不可以消除的,也可能会消除。就是我们佛教说,有定业、有不定业。你这个罪业是属于不定,由这样的罪业得到这个痈疮、这个肿瘤,也还有可能会治好;如果是定业,就困难的。但是佛教徒念观世音菩萨、念陀罗尼咒,你念《华严经》、《法华经》,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念《金刚经》,念大乘经典,这事不可思议,还是有可能会治好的。
这个定业、不定业,怎么讲呢?就是你做这件事,或者是做利益人的事情,或者做损害人的事情,你是经过计划的,周密的计划,明明白白的、欢欢喜喜的把这件事做成功了,这就是定业。你做功德也是定业、造罪也是定业,得果报的时候很难。你是过去世,你做的功德,而现在得了果报,这个定业所得的功德的果报,也是不可破坏的,土匪没有办法来抢你的,不行,不可以抢。如果造的罪业得果报的时候,你念观世音菩萨,「哎呀!观世音菩萨不灵」;其实不是不灵,就是过去的业力太厉害了,观世音菩萨很难转。我们古代的大德,说是叫做「转」,用这个转字,你向左转、向右转那个转字,是用这个字;「转业」,他没有说消业。
我们现在的佛教徒,常好说「加持」,当然这密宗常好用这个字,的确有这件事,有这个加持这件事。譬如刚才前面那一段文,须菩提尊者他为大众说般若法门,那就是有释迦牟尼佛加持的关系,的确有这件事。但是这件事,也可能有人有这种经验,就是得到了上师的加持,但是可能有一分钟,你感觉到有加持,过一分钟就没有了;你承受不了!这样的加持,可能上师是加持,观世音菩萨不加持;因为加持等于没有加持,对你没有好处。那么要怎么样情形呢?你本身一定要受持五戒、十戒、八关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持戒清净,而能够常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话,那观世音菩萨可能会加持。因为对你真实有利益、对你真实能有帮助,佛菩萨才做这件事;对你没有帮助,这件事佛菩萨不做,不做这件事的。
所以我们说是有病了,你还是可以念观世音菩萨,还是可以念大悲咒,也可以念《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还是可以念,那么怎么回事情呢?你今天也念、明天也念,你心会因此而得清净。圣人心里能离一切相,而能湛然不动,就是可以独立的可以清净,他心清净。我们不可以,我们要有依靠,我们要念阿弥陀佛名号,或是念经、念咒,我们心里面那个贪瞋痴就不动,那也就好一点,就是相似的有点清净。如果天天念、天天拜佛,逐渐地逐渐地就清净了,也能得到佛菩萨加持。如果你念经的时候,心里也不清净、念佛也不清净、念咒也不清净,这个对不起了,那就是非常遗憾了,那就很难转,这个业是很难转的,就是不能转了。所以「如败痈疮」,这在《瑜伽师地论》是这么解释;这个痈疮,就是过去有罪业,而现在有这样的苦恼,「如败痈疮」。
这话还要再提一下,不然又不明白这个意思。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像有个痈疮似的。我们不要以为我这个身体很健康,其实不是,这个身体很多的问题。就像那个驾车的人,驾这个车在公路上跑,跑得很正常,但是它已经有毛病了,如果过了几分钟,这个毛病一爆炸了就不得了。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很健康、很好,哎呀!第二天就有问题了,一样啊!所以我们若作如是观的话,还敢放逸吗?你要积极的栽培善根,不敢做恶事的。所以,「如败痈疮」。
「如箭入身」,说是这个败痈疮也可能会治好了,有神医、有妙药,一下子就把痈疮治好,也可能的。现在说「如箭入身」,人射这个箭,这个箭头射到你身体里面,这个箭头不容易出来的。那个箭入到你身体里面,「痛恼衰坏」,就是一直地令你苦痛、令你苦恼,你就是遭衰了,这身体就被破坏了。这就譬喻我们有这个身体,就是这么回事情,是特别苦恼的事情。
「忧畏不安」,有了这个身体,你心里面常有忧愁。我现在,我看别人有糖尿病,我没有;你真没有吗?也可能明天有了。所以就是心里面有恐怖,有这个事情;好像是和虎狼共住那样子,就心里不安。
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个果报,果报是由过去的业力来的。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也可能造一点好的功德业,也可能造了很多的坏业,有罪过的事情。我们现在反省我们自己,我们日常生活的时候,我们的心,清净心有多少?这个染污心有多少?我们看见别的人走运气了,我们心里怎么反应?我看见别人倒楣了,我心里面怎么反应?你若注意自己的时候,就发觉自己的染污心特别多,而这个清净心、慈悲心,不是很多。我们今生这样子,前生一样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不遇见佛法,你不修学四念处,将来还是这样子,也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身体靠不住的,「忧畏不安」。
说我今天我还能够自由的活动,你赶快藉这个机会栽培善根啊!等到你身体不对劲了,你还想要做功德?你想要念佛,念不来啊!你想拜佛,也拜不来啊!想要念大悲咒,都念不来啊!所以现在能对付得过去,赶快要栽培善根啊!你这个时候你不在佛法里面栽培,这个机会过去了,过去就没有了。所以,「忧畏不安」;就是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应该拿出来时间作如是观。要修奢摩他的止、也要修毗钵舍那的观,应该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结果,使令我们的品德提高了,就容易有功德,会减少过失。
「以无所得故」,这句话有点不同了。后面说:「是亦无所得,观色寂灭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受想行识亦如是」,就和这个意思是相同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既然有这句话,我还是讲一下,什么叫做「以无所得故」。「无所得」,就是得不到什么,没有得到什么,就是没有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
时间:2016-01-08 21:08:52 来源: 作者:
上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
下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