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第二件事,应该调心。就是学习了佛法以后,使令我们心里面不再有贪瞋痴的烦恼,要有大智慧。那么这个圣道可以成就以后,就没有老病死了,有大自在的圣人的境界;但是这要调心才能办得到。但是今天的我们汉文佛教徒,恐怕也多数没有做这件事。我们心里面有的时候生了贪心,有的时候生了瞋生,常常有烦恼的时候,我们受了烦恼的伤害,我们还想要用佛法把它调一调,叫心清净,你有这个意思没有?你有这个想法吗?
但是我们学习经论,现在这一段文就是这样意思:「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怎么办法能像圣人那样子,安住在第一义谛那里,解脱老病死苦、解脱一切烦恼呢?这样子呢,就是他这个人有出离的愿,有出离生死的愿望;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成为圣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成为圣人呢?这句话是这个意思,「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是这个意思。不过这是问,下面有回答的。
第二句:「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这就是刚才说,你想要成为圣人,说我不要学习经论,我离文字相,离文字相不可以,不是我们能办得到的,我们还是要文字;刚才说的「众生意钝,玄览则难,眼从色入,假文则易」,还要这样才可以,就要学习这语言文字的佛法。但是语言文字的佛法,什么是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呢?什么是佛法呢?我们说这个佛法里面有很多的法门,很多的法门里面都有般若波罗蜜;如果这个法门里面没有般若波罗蜜,那不是佛法。所以说般若波罗蜜,是包括了一切的佛法在内了。在这里说的意思,就是我们能够学习;我们虽然是虚妄分别,一肚子贪瞋痴,但是我们也能学习这样的佛法。这样的佛法是什么情形呢?就是「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这是第三个「应行般若波罗蜜」,就是依据文字的般若波罗蜜,我们去修行去,去用功修行。怎么样修行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若学习佛法,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徒有一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呢?有可能是学习了多少佛法,学过了以后就不愿意学了,再重新学一样。我听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然后再去听其他的经,当然这样学习也不能说不对,但是也可以说是有问题。什么问题呢?这个佛法和世间法不同,是非常深奥的;你一次的学习,你不能毕业的,你不能毕业这件事。
譬如说是《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讲经的人说就这么解释,或者文句上、注疏上也是解释,「是凡因缘生法都是不真实的」,这样解释也是对的;你完全明白了吗?你能明白这个是虚妄的吗?我看未必,未必能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若用语言文字讲,也很容易就把它讲明白了,但是你真明白了吗?你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去思惟这句话的意义,你可能会深入多明白一点。你若只是文字上这样讲过去就算了,你不能明白什么是佛法的,不能明白的。
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了,也不提倡禅的这件事,就是不提倡修止观这件事。我们很多的大德多数都是,经也是讲,《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很多经也都讲;但是并不提倡修止观的事,都是提倡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好,但是结果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始终不能明白这件事的,你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的记忆力好,你肯把《金刚经》背下来;如果天天背,可能记住那句话而已,那个义你还是把握不到的。就是你不能深入地思惟,你又不能够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你本身的智慧不增长,你没办法明白这个意思的。
如果你要问:什么人可以知道一切法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如镜中像、如水中月,都是不真实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人才能达到这个程度?要圣人!所以你若没有得到圣道,你还是执着都是真实的。不要说是睁开眼睛看见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你若瞪我一眼就不得了;做梦都是真的,做个恶梦多少天都是心里不舒服,就是我们的执着心很强很强的。
所以这里面是说,就是要修行。「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怎么样去修行呢?当然这件事,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都是属于《大般若经》里面的一部分。这一部经里面,它就是把「般若」这一部分特别地、深入地来开示我们。对于修止观这件事,对于修奢摩他这件事,它没有多说。当然说到这个百八三昧,那是很深的境界,不是我们能够用得上的。若是我们这个程度,我们若学习「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这当然是戒定慧了。你先要持戒,而还要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当然还有前方便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在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里面,或者《小止观》里面、《摩诃止观》里面都有详细说。但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得非常的圆满,最适合我们这个最愚钝的人、业障深重的人,这个愚痴的人,可以用那些方法,你就可以开始修行。
但是,《瑜伽师地论》就放在藏经楼上面去,放在藏经楼上,谁去学习呢?所以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很多的经论都是宝,但是放在藏经楼上面,不是放在你心里面。南传佛教来了,告诉怎么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哎呀!我感觉这个方法很好」;其实我们中国有更好的修禅的法门,但是我们不知道。其实在来说,我说这话,我也有过失的;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法门,那么圆满的法门,放在藏经楼上面喂虫子、给虫子咬,我们不用呢?不学习呢?就是没有人弘扬这件事。倒不是说你初开始来到佛教,不知道这件事;不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我没有弘扬这件事。我就是讲《楞严经》、讲《起信论》、讲《法华经》、讲《金刚经》,就是这么讲讲,然后就劝人念佛,对于禅的事不提。我感觉我们汉文佛教很久就这样子,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当然还是要承认这一点,也可能是佛菩萨的意思,感觉我们这些人根性钝,学习禅学不来。
但是这句话我还有一个想法,若是中国古代的禅宗这种禅,我承认有的人是学不来,是学不来的。就是今天的人,你学习佛法几十年了,你的根性很利,这个《禅师语录》你一看就懂,结果你也未必修禅;也只是给人讲一讲,写一篇论文,怎么怎么的而已,你还是未必修禅。但是我们平心而论,这些禅,他只是说到那个最精要的部分;这些大禅师的语录,就是他自己用功有心得的这一部分,也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是的,是这样。但是这个对我们初开始学禅的人,不可以这样子。一定是详详细细的,我们能做到的这一部分,初开始需要的这一部分要说。但是《禅师语录》,他不说这个;他如果说这个,就表示他程度低了。我认为古代的大德多少心情有这么一点,「我一定宣说最高的、最深的、实相无相微妙法门,这个好;我若说初开始你怎么样盘腿,你这个烦恼来了怎么调伏,那表示我的程度太低了」,我认为多少有这么一点。
但是事实上,我看呢,不应该这样态度,就应该老老实实的从开始,宣说这样的佛法,我们能办得到;当然甚深的话也可以说,也应该讲。但是初开始,我们可以用的、可以实用的这一部分,你一定要说,不然他用不来,没有办法开始修行,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我们中国佛教,宣扬净土法门好,的确是好,你说这般若法门,谁学啊?谁肯学这个呢?只有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对的,但是也应该弘扬这些法门,弘扬这个禅的法门。弘扬禅的法门,我们能做得到。就是有人念佛念得不相应,那么你可以学习禅;我说这个不是禅师语录上的袓师禅,那些禅,不是。要说低一点,浅薄一点,我们能做得到;做得到,你做的时候,这事不可思议。
我们能做得到的时候,我认为这件事,在今天的佛教还是需要的,还是有这个需要。怎么知道呢?因为南传佛教的禅师来我们这儿,一提倡四念处,他们是劝修四念处的,修数息观,我们很多人愿意学嘛!也有的人发心到南传佛教那边去学习,也是有嘛!譬如说仁波切来了,他宣说的我们也欢喜,又到印度去跟达赖喇嘛去学了,也是好的。但是我们中国汉文佛教,很多的法门都是很圆满的,但是就是没有人弘扬;没有人弘扬,大家不知道,要跑到几千里外去学习。那也是好啦!
但是这一段文:「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这句话是深一点,就是要得圣道的意思。下面两句:「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这两句话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这个汉文佛教不兴盛,不兴盛的原因在那里?就是不能调心,也不能够深入地学习佛法,具足正知正见。就算是学习了,也不用它来调心,心里面有很多烦恼,心里不在乎。说我有病了,应该看医生,但是不要看医生,「我这个病在我的身上好」,就等于是这样意思。
我初出家的时候,很侥幸,还没落发就是到佛学院学习佛法。那时候,我听法师讲经,什么叫做正法、像法、末法?什么叫做佛法兴隆、佛法衰微?我不懂!但是现在我可以这样分别,什么叫做佛法衰微?就是佛教徒没有正知正见。就算是你有正知正见,你不肯修止观来调心,这个心里面贪瞋痴,不在乎;这就是佛法的衰相。说我要去朝山,我要到五台山去朝山,我要到普陀山去朝拜观世音菩萨,都是好,但是这件事你还不知道;你要具足正知正见来调心,这件事你还不知道。
可能这一品,我讲不完了。我再说一件事。
我们佛教徒,就是我们出家的佛教徒;我们只顾自己用功修行,我们不办社会的慈善事业,社会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我们不办安老院、也不办医院,也不办各式各样的社会的教育事业、慈善事业,我们都不做,我们就是自己在庙里面用功修学圣道,社会上的人会讥嫌我们:「你们对社会上没有贡献,你们是寄生虫」。那么我们怕人家这样说,所以我们要办医院、办安老院,办各式各样的对社会上有贡献的事情,那么社会上的人就说:「喔!佛教对社会还是有贡献的」,就不讥嫌我们了。是的!我也赞叹这件事;办社会的这些事情都好嘛!的确是,你看老人很苦啊!没人照顾,我们办个安老院照顾老人,这的确是好。一个慈悲心嘛!的确是好。
若是我们出家人只做这件事的话,我看佛法很快灭亡了。你想不想这个问题?很快就灭亡了!因为我们出家人把精神、时间放在做这些慈善的事业,是好;但是我们本身在佛法上没有成就,一天就忙这个事。你没有成就,你就停留在普通的境界上。因为你没有修禅、没有修四念处、没有修八正道的话,你心里面贪瞋痴不能调伏,那么心里还是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就是平平常常的境界。虽然社会上的人不讥嫌我们是寄生虫,但是我们这样子能住持佛教吗?我们出家人一直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不要说是得圣道,你讲经说法这件事,你都办不到。因为你不深入经藏,你讲不来的;小小的讲一点,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说我在佛学院学过十几年,但是你不常看书本,你心里就是犹豫不决、迷迷糊糊的,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你还是办不到,你讲不来的。所以这件事,我们佛教徒,如果你顾虑这件事,你还是有想要佛教永久的住持下去,你有弘扬佛法的意愿的话,你应该想一想这个问题。
头多少个月,很久了,我在香港佛教上看见一个消息。我先念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如果我有说错话,请你原谅我。看见一句什么话呢?就是上海的佛教徒来这儿来访问,那么当地的佛教徒大家开一个座谈会,其中有一位法师说:「我们佛教,不要堕落为慈善团体。」哎呀!我看这位法师真是了不起,他这样说。我们佛教是个慈善团体吗?他用「堕落」这个字。我们佛教只是做个慈善事业,这就是佛教吗?所以我想,做佛教领袖的人要想一想这件事,要想一想这件事。我再说一句话:你要收徒弟,你要为人师了,你要想一想,「这个佛教,怎么叫做佛教?」要想一想这件事。一个寺庙里面你做主人,你要想一想这件事的;「佛教不要因为我就灭亡了」,要想一想这件事的。
现在这里呢,这三个问题:中间的这个问题,就是要学习什么是佛法?要具足正知正见。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前后这两个问题,是要修行。一个解、一个行,由解而后行,不解是谈不到修行这个问题。但是这上面说的,「云何应住?」这是深一点。第三个问题:「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这是浅一点,就是我们能做得到的。但是这两个都是属于修行;得了圣道以后,也不是一下子就功德圆满。譬如说大乘佛法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还有这么多的阶级的,要长时期的用功修行的。不是说是初得圣道,一下子功德就圆满了,不是。所以这个「行」有深行、有浅行,这不同。那么中间这个「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这是解。这个解和行有连带关系,就是你修行的浅,就表示你解的也是浅。你修行的深,就表示你解也是深的。实在是说,就是修行这件事,只是内心的一个智慧。你这个智慧深,那么你的道力就是深;你的智慧浅,你的道力就是浅。但是这个智慧的深浅,由修行来决定;修行,还是由智慧来决定。它是互相辅助的,解能帮助修行,修行也能帮助智慧的。
但是在智慧这方面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是三种智慧:一个闻所成慧、一个思所成慧、一个修所成慧。就是我们要从文字上来学习,这是由闻得来的智慧,这里面也包括思惟。但是第二个智慧,这个思惟呢,就是你若是学习佛法,达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你能通达什么是佛法了,但是还要专精思惟。专精思惟,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倒是说得非常清楚,要「息诸缘务、闲居静处」;也就是智者大师那二十五方便,和《瑜伽师地论》是相合的。要专精思惟,这个时候你的智慧又进一步,进一步但还没有得定,到修所成慧就是得了定了。要修奢摩他的定,修这个止成功了,你在定里边再去专精思惟,那就是修慧了;闻、思、修三慧。这个修慧通于有漏、通于无漏,通于无漏的时候,就是得圣道了。得圣道只是初开始,还要继续修行,辗转的进步,到阿罗汉的时候,小乘佛法算是圆满;但是大乘佛法还要到第十地、到佛才是究竟圆满的。
这样子,这里面也包括这个意思:「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这是闻所成慧;「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这包括思慧和修慧;「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这是见到诸法实相的圣人的智慧,也是修慧;这三种智慧都具足了。我们学习佛法,也应该按照这个次第,你不可以有所缺少;你有闻慧、还要有思慧、还要有修慧,这样具足了,你在佛法里面逐渐逐渐就有成就了。
这是提出三个问题。下面第二科「受请为说」。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我今当承顺佛意,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如菩萨摩诃萨所应住般若波罗蜜中。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我今当承顺佛意,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这个须菩提接受了释提桓因的请求,为他说般若波罗蜜。分两科,第一科是回答的缘起;我凭什么资格回答你这个问题呢?须菩提还有想到这里,说这个问题。这里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许说」。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我今当承顺佛意」,须菩提尊者对释提桓因说。这个「憍尸迦」,是释提桓因原来在人间的时候的名字。「我今当承顺佛意」,说我现在应当秉承佛的大智慧境界。这个意思,须菩提尊者他自己知道他是阿罗汉,不是大菩萨境界、也不是佛,我凭什么回答你的问题呢?所以他现在这地方说:我承顺佛的意思。「承佛神力」,承受佛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加持我。「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因为这个原因,我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如菩萨摩诃萨所应住般若波罗蜜中」,我回答的,就是如菩萨摩诃萨修学圣道有成就的,那样的无相法门,我这样回答你。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诸天子!今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当发心。
这上面先是「许说」。这上面是劝他发心;在正式回答之前,先劝诸天子发菩提心。「诸天子!今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当发心」,须菩提尊者先招呼诸天子,现在若没有「发」,没有建立无上菩提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心」,也就是愿望的意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的境界,无上菩提。没有建立无上菩提的愿,就是没有心想要得佛智慧呢,「应当发心」,现在应该先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要有愿。你学习佛法之前,你先要有一个愿,就是要有一个目的。
这个发菩提心,这上面说到「无上菩提心」,如果没有「无上」这个字,只是说菩提心,是通于三乘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都叫菩提心。现在这里没有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只是说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无上菩提心,刚才说过,就是愿。你先要在佛菩萨前,或者在善知识前,应该磕三个头,跪在那里:「我弟子妙境,从今天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为哀愍一切众生故,学习六波罗蜜」,应该这样发心。我们通常说「众生无边誓愿度」那四句话,也是发菩提心,先要建立这个愿。
建立这个愿与学习佛法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你有愿得无上菩提的心,你学习佛法就感觉到是必需的,必需要学习佛法。不然的话,你不能修学圣道,你不知道怎么样去度化众生的,所以需要学习佛法。若是我们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也没有发声闻、缘觉的菩提心的话,这个人算什么身份呢?这个人应该说不是佛教徒,应该这么说;他在佛法里面没有身份,他没有占有一个位置。没有身份,那个人当然他也可以学习佛法、也可以不学习;或者他学习,他并不是为得菩提而学习佛法。若是你已经发声闻菩提心、缘觉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那学习佛法是必定、是决定要学习的。因为你学习了,才能满足你的愿望嘛!就像人饿了,你给他东西吃,他感觉香啊!如果不饿,你给我东西吃,我不想吃啊!所以,这上面须菩提先劝诸天子要发无上菩提心。
诸天子!若入声闻正位,是人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亦随喜。所以者何?上人应更求上法,我终不断其功德。
前面的一段,须菩提尊者他说承顺佛的神力的加持,才能为法会大众说此般若法门。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他是阿罗汉,他没有得一切种智,不是佛,他凭什么能为大众说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承佛的加持。这是一方面他自己自谦,一方面建立法会大众的信心的意思。下面一段,就是特别的关于声闻人,就是小乘佛教学者的问题。
在这里,须菩提尊者说:「诸天子!若入声闻正位」,就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佛教学者,就是发出离心的人,他感觉到生死是苦,应该解决这个老病死的问题,应该得涅槃。他有这样的愿望,修学戒定慧成功了,就「入声闻正位」。这个「正位」这句话:这个「位」,或者说是住处;你居住的地方,就可以说是「位」。「正」这个字,可以解释为善良的意思,就是一个好的住处。当然,这里面好的住处指什么说的呢?还是第一义谛。这个声闻人,他得了圣道的时候,也是证入这个真如的理性,在那里安住下来的。
在《唯识》的经论上,说声闻人观我空真如。那么在天台智者大师说,如果是听《阿含经》修学圣道,是我空真如;但是若听《般若经》,听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而得圣道,那也和菩萨一样,是观法空,我空、法空真如,就是无差别的了。那么这在天台智者大师的意思,就是有利根的声闻人、有钝根的声闻人,但是他们所证悟的圣道是无差别的。所以这里这个「正位」,就是指真如说;真如是一个大安乐处,应该在这里安居的,所以叫做「正位」。
在《瑜伽师地论》上,是我们不常听闻的一句话,什么呢?得初果的圣人也通达了一切法如幻如化,也有这个智慧。这种话在其他的地方是不多见的,但是在《成实论》上也有提到这个意思。这个声闻人是观我空真如,修无常观的四念处,但是他得证初果的时候,他知道世间上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这样说,虽然说是他没有观法空,他对于一切因缘生法,也并不像凡夫那么执着的,应该是这样说。
「若入声闻正位,是人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小乘佛教一致的这种说法;就是入了正位以后,他不能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就是发大悲心,大慈悲心,感觉到一切众生流转生死太苦了,我一定不惜生命的、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应该这样做。但是声闻人他不发这个心,他为什么不能发这个心呢?他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感觉到这个生死的境界太污秽了、太可厌恶了,他这个厌离心特别强,他不愿意在人世间、在众生的世界流转生死;这个厌离心强,所以他不能够继续在生死的世界生活,他不愿意这样子,所以就不能够发无上菩提心的大悲心,他不能做这个事。这是因为厌离心强的关系。第二个原因,我们若读《阿含经》也应该能发觉一件事,就是它和大乘经典一个很明显不同的地方: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佛是赞叹发大悲心广度众生的,但是《阿含经》看不见这件事,看不见佛鼓励这些阿罗汉发大悲心广度众生这件事,看不见,小小的也有一点。因为佛没有这样鼓励,所以阿罗汉也就没有做这件事,也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这两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它说众生,有的众生有佛性,有的众生没有佛性。就是有的众生可以发声闻的菩提心、发缘觉的菩提心,但是他内心里面没有佛性,所以不能发无上菩提心;这还有这么一件事。当然这件事是唯识的经论有这样的说法,在其他学派里面就有不同的说法了。
「何以故?与生死作障隔故」,什么原因,这个声闻人入了正位,就是得初果以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算是入正位;为什么不能发无上菩提心呢?经文上自己说出个理由:「与生死作障隔故」。就是那生死是另一个世界,他要入到涅槃的世界,和生死世界中间是有隔的,就是此路不通了。那么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解释这句话,就是声闻人他消灭了爱烦恼、消灭了见烦恼,这两种烦恼是流转生死的一个动力;现在声闻人断灭了这两种烦恼,没有这种动力了,所以不能受生死苦,不能到众生的世界来受生死苦了,所以就不能发无上菩提心,在生死的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这么讲。
「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亦随喜」,这句话是须菩提尊者又说出第二句话:说这个人假设他得了初果、得了二果、得了三果、得了四果,他忽然间,他听闻了大乘佛法的时候,他又能够建立无上菩提心,他不入无余涅槃,他继续地保留这个色受想行识,在众生的世界教化众生。若是他愿意这样子呢,「我亦随喜」,我也随顺欢喜,我也赞叹这件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
时间:2016-01-08 21:06:16 来源: 作者:
上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 1
下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天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