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禅思雨露金言白句
文/光亮
1、 与其花心思去左右他人,还不如静下心来左右自己的心念使之不要蠢蠢欲动,从而使得将来不要被动。
2、 面对回不去的人生,我们只能够做好三件事:珍惜当下,善待当下,善始当下。之前的遗憾,惭愧并忏悔。正在成为过去的当下,善待之。之后的所有,善始当下,未来自然无怨无悔。
3、 世间至真至贵的不是回顾之前,也不是展望未来,而是善待当下。
4、 五谷成熟了自然低头,智慧具足了从而谦虚。
5、 当无力改变心外诸境的时候,不如情欲皆灭改变自己的心态吧。毕竟,在排山倒海的业力面前,神马都是浮云,神马都是。
6、 许许多多的失败,皆因福业和智慧不够所致。如果方向正确,方法得当,那就继续努力吧。或许,咬咬牙,自然柳暗花明。
7、 傲慢,是愚痴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
8、 世上所有的快乐,莫过于奉献与分享。世上痛苦的缘起,莫过于无明从而贪得无厌。
9、 真正的智者,能够通过花开花落缘生缘灭生老病死和成住坏空从而觉悟到世事人生的绝对真相,从而不再心随境动。
10、 贪恋红尘之美,这是世间之中最最愚蠢的行为。
11、 逆境是福业不济,顺境乃福报使然。
12、 久旱必有甘霖,苦海未必止息。
13、 人世间,除了福慧兼修,我们还必须立足于菩提心的建立并安住。否则,再大的福业也终有耗尽之日,再高的智慧也必有迷糊之时。
14、 所有的热闹,无非都是风雨雷电,来的快,去的也快。因缘在,则成。因缘违和,则不成。孤寂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15、 世上只有三种人,一种是虽在痛苦中内心却很快乐的人,一种是看似很快乐其实很痛苦的人,还有一种就是麻木并随波逐流的人。
16、 真理需要三大步骤:认知、实践、体证。
17、 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使用的,如果是无助于幸福生活的实现,那学习又有什么价值呢?
18、 当不满于现实时,不妨扪心自问:缘起是?未来会?我当下又当如何?
19、 当我知道得越多,也就恰恰证明我无知到何种程度。
20、 许许多多失败的人,大多数都是设定的目标,前进的方向,使用的方法和坚持的不够所致。
21、 所谓的快乐,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感受而已。
22、 自心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广行十善就会圆满善利大富丰饶,多造诸恶必然苦海无边饱受熬煎。
23、 一善行,天堂始。一恶行,三涂致。
24、 世间最为珍贵的不是心外之物,而是本心的清净。
25、 外相的庄严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内心的不着红尘而清净才是真正的庄严。
26、 世人要想昂立于天地之间,缺少惭愧和忏悔这两条腿的话,就不可能得以升华。
27、 品德是唯一的美,愚痴乃万恶之源。只要解决了愚痴,其他的恶也就随如同釜底抽薪,不久之时就恢复平静了。
28、 身体的病变是因为恶业现前,而心里的病变则是愚痴所致。
29、 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在过去世的因加上现在世的缘结合的产物罢了。一旦因不再,缘已去,也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了。
30、 广学多闻的人,最终改变的是自心的走向。
31、 所谓的烦恼,无非就是欲望和现实不匹配的产物罢了。没有了欲望,烦恼也就不复存在了。就跟我们的手掌和手背如此一体两面,而已。
32、 人类的幸福和快乐是心里的知足,跟财富和权力的拥有毫无关联。
33、 与其期望世人不要在背后说长道短,还不如使自己善待当下使未来无怨无悔。
34、 世间之真理无非是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灭为乐。除此之外,皆为戏论。
35、 人类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的生死问题,在未来不再经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一终极目标面前,神马都是浮云,名闻利养,亦复如是。
36、 有的人死了,也就不再生了,安住在极乐境界之中而得大自在。有人死了,却也不得不在业力和爱欲的推动下轮回在三界六道之中,去经历无尽苦海沉沦挣扎饱受煎熬。
37、 人类最应该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死问题。否则,培植再大的福报启迪再高的智慧也无法摆脱魔界的控制而长劫处在黑暗之中。
38、 任何形式的言教,都应当本着离苦得乐而来。而要想离究竟苦得究竟乐,那就必须虔心修学佛法并信受奉行之。
39、 所谓的吃素并不能解决苦乐问题,否则,那些草食动物个个都出离三界了。只有在生发菩提之心的基础之上福慧广修才能够摆脱无聊的轮回,而不是在乎你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
40、 世人为了活着而吃喝,而圣人吃喝则是为了未来不再活着。
41、 伪君子总有一天会成为真君子,因为他知道善恶的标准。而真小人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是真小人,因为这类人以为他的所作所为理所当然。
42、 追求世间快乐的人,就像咬尾的狗,虽转了无数个圈,到头来除了无尽的烦恼之外而一无所获。
43、 不反省自己的过去不懂得惭愧并忏悔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救赎的。
44、 一个人在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如果还不能够醒悟世事人生之真相的话,那就等於白活了。
45、 如果既没有著书立说流传于世,又不曾立德影响世人,还不曾立物利益世人,那这样的活着除了消耗资源之外又有什么益处呢?又拿什么来证明你在这人世间活过一回呢?
46、 每一个人的内心本来就是一颗太阳,只因尘垢太厚而暂时失去了光芒。一旦客尘除尽,自心的光芒也就得以显现出来了。
47、 百善孝当先,万恶愚为首。
48、 对财富的渴望就等同于喂不饱的饿鬼,而知足于当下拥有的物质之人已经是在去往天堂的路上。
49、 因愚痴而贪婪,因贪婪而嗔恚,因嗔恚而伤害,因伤害而成业,因业力而辗转三大恶道之中。
50、 纵使富甲天下而没能够用在耗旧造新的正途之上,贫贱也就离他不远。
51、 正知生正见,邪知生邪见。正见则升华,邪见则祸乱。
52、 在年富力强之时尽可能多作一些善事吧,以免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时追悔莫及而堕入恶道之中。
53、 没有斗争,就不可能有升华。跟自己心中的贪欲、嗔恚、愚痴、傲慢和疑虑作坚决的斗争,而不是跟心外诸境作无谓的斗争。
54、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好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挖无可挖时,也就接近问题的真相了。
55、 问号就像一把锄头,挖直之后就成了感叹号。
56、 当身心疲惫之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这是为什么?值得吗?有意义吗?或许,你会轻松很多,很多。
57、 与其花心思去求神拜佛,还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当下最应该干些什么。
58、 父母即是现世佛,恭敬孝养莫错过。妻儿皆是诸菩萨,善待当下是功课。
59、 爱冲动的人就一定不会快乐。
60、 所有的恩爱,对世人而言都是愉快,最终都会轉化成为伤害。对于意欲超凡入圣的人而言,都无疑视之为尘埃,欲除之方能后快。
61、 所有的伤害,在世人心中都会成为挂碍。而在意欲超凡入圣者心中,都会被释怀。
62、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认清真我。
63、 愚痴之人行善徒有其表。
64、 连自己的身体都谈不上善待,哪有什么资格去奢谈孝敬父母?如果连自己的心性都没能够通达,那所谓的修行无异于水月梦花。
65、 慈悲喜舍,就是佛门的普世价值观。
66、 观察一个人应当发现他的长处以期见贤思齐,回避其短处以免重蹈覆辙。
67、 所谓的解放,指的是自己的内心不再被心外诸境所驱使奴役,从而得大自在。
68、 世人之所以徘徊,是因为被爱所牵制而辗转于六道之中。没有了爱,也就可以从三界之中扬长而去不再回头了。
69、 世人之所以烦恼不止,是因为欲爱源源不断所致。一旦现实与期望值不相匹配,烦恼也就产生了。
70、 世间之所以眼花缭乱,无非是每一位有情众生的心念不同所致。与共业相应,也就彼此共生在此了。
71、 少一点埋怨,因为那是之前的业力延续。多一点进取,为未来多种一些善种。
72、 世间最容易的发愿,而最难的却是对愿力的执着。因为错误理解随缘的真义,其结果也就只好随波逐流了。
73、 轮回的是本心,而不是肉体。本心在欲望与业力的纠缠下辗转于世间,而肉体,只不过本心的载体吧了。一旦车坏了,我们不得下车去寻找新的工具吗?
74、 人们所说的心,只不过是与外境和合而产生的意念罢了。而真实的心,则是产生意念的本体,而不是其他衍生品。
75、 如果不能够生发菩提之心,所有的福慧兼修只不过是轮回途中的资粮而已。
76、 人之所以有一双眼睛而只有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观察而少下结论。嘴唇的前面有牙齿环形固守,就是要我们谨言慎行,以免造就恶业而追悔莫及。
77、 宁愿保持沉默,也不要炫耀自己。
78、 宁愿被人嘲笑,也不要心随境动而冲动,以免将来被动。
79、 做人得有底线,做事务求圆满。待人尽量周到,以期心无遗憾。
80、 人非圣贤岂无过,一错再错受蹉跎。惭愧忏悔于佛前,早出火坑住极乐。
81、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就是智慧的缘起。
82、 不懂得身心所在就是道场的道理,求神拜佛又有什么意义呢?
83、 三界诸天所有鬼神都是在人道中福慧广修而得以成就的。只要掌握到这个真理并信受奉行,就算是成佛作祖也都不会有问题的。
84、 智慧是本有的,读再多书走再多路阅人无数也都是在启迪本有的智慧罢了。
85、 世人曰: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佛曰:不以菩提心为终极的福慧广修都是在造魔业。
86、 学问,学问,要想学好,必须问到。只要问到,必定学好。
87、 无事第一福,知足最是富。心中无挂碍,就是涅槃路。
88、 我只是知道我心中原本是啥也没有,修行的结果也是如此。
89、 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奢侈是在掩饰孤独。
90、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的是什么头?念头。不要再追随于念头,也就离彼岸不远了。
91、 我们的需求越少,也就离清净越近。当心中再无所求时,贪嗔痴三毒也就荡然无存了。
92、 禅思和入定,是唯一能够发现真我的手段。
93、 不要试图取悦他人,而应当建立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之上。一旦具足了实力,你的魅力也就得以彰显,从而使得他人会情不自禁地向你靠近。
94、 所谓的命,无非就是之前的业因体现。而所谓的运,只不过是当下所处的境缘。命运,无非就是因缘。佛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如是。
95、 心外诸境无非功用,而内心的安乐与祥和则与之无关才是真正的极乐。
96、 有愿则有修行。没有愿望,又修的是什么行?
97、 所谓的修行,指的是修正自己身口意的行为使之与愿望相应。
98、 世人的所有行为,无不是为了离苦得乐。而由于智慧被蒙蔽,那些行为却与目的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99、 世人,因为有而快乐。比如财富、地位、健康等等心外之物。圣人则以无而极乐。没有财富,也就不存在系缚。没有地位,也就谈不上失去。至于健康,圣人们追求的是心里健康而绝非身体上的健康。
100、 出来混,始终都是还的。除非,不在三界,不在轮回。否则,一旦因缘和合,就算是时隔亿亿万万大劫,都是在劫难逃,不由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