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本生经.无双品.不喜本生谭》
序 这个故事是佛陀在祇园精舍时,对某婆罗门小男孩所说的话。
当时舍卫城有一个婆罗门男孩,出家梵行,小小年纪就精通三部吠陀,渐渐出名。
稍大些后,这个男孩还教刹帝利、婆罗门种姓的小孩真言之学。
后来这个男孩还俗了,天天被生计所困,心里想的都是柴米油盐、男人女人,不几天心就被贪、嗔、痴所缠绕,动惮不得,连以前熟记的经文也忘得一干二净。
一天,这个男孩带着供养,到祇园精舍礼拜佛陀后坐在佛陀的旁边。佛陀对他说:“孩子啊!你以前读诵的经文,还记得吗?”
他回答说:“世尊!我以前背得很熟的那些经文,因为整天忙于生计,心思乱了,已记不得了。”
佛陀听后说:“孩子!你心烦意乱,记不得经文不是今天才有的,前生就是这样了。”佛陀在这个男孩的央求下,为他说了过去的因缘。
主分 以前梵与王统治波罗奈国时,我们的菩萨出生在一个婆罗门的大家族里。成年后,到德叉尸罗国,学习真言之学。
学成后,他的声誉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回到波罗奈城后,应国王的要求,教婆罗门、刹帝利青年们真言的学问。
当时有一个婆罗门男孩,背诵三部吠陀经典,竟然一句都不错,还曾作为菩萨的助手,教授真言。
后来这个男孩还俗了,被生计扰乱了心境,慢慢将真言搞忘了。
当时他的师傅亲自来问他说:“孩子!你还记得真言吗?”他回答说:“世俗事情太多了,那还记得。”他的师傅说:“心境乱了,真言便也没了;心境平了,真言也就有了。”
于是唱了二个偈子:
一
浊水不澄清 鱼草不得见
珠贝亦不现 心浊无功德。
二
透明澄清水 鱼群乃得见
珠贝亦出现 心清见功德。
结分 佛陀讲完这个本生故事后,接着说了四圣谛,最后说:“当时那个男孩就是你,那个老师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