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婆罗门〕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法将舍利弗所作之谈话。据传,长老对猎夫、渔夫平日不守戒法者来,每于会面时则云:“汝等应受戒法。”而授彼等戒法。彼等因对长老尊敬之念,不能违背其语而受得戒法,但虽得受而不遵守,仍为自己之商估。长老呼自己之弟子云:“此人等于我之处接受戒法,但不遵守。”“尊师!彼人等不喜持戒,而师为授之,彼人等不能违背师语而受。此后师对此等诸人停止授与戒法。”长老闻之甚不喜欢。
比丘闻此传说,于法堂中开始议论:“诸位法友!长老舍利弗每逢见者,即为授戒法之事。”佛出其处问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之事。”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彼于前生,每逢见者,未曾请求,虽不愿依而授与戒法。”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于波罗奈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出生于婆罗门家,达成年后,于得叉尸罗为名闻四方师尊之长弟子。此师尊每遇渔夫等未曾请求,即云:“汝应受戒,汝应受戒。”而授与戒法。虽受戒法而无遵守者,师尊对弟子等语此事,弟子等云:“尊师!彼人等不喜而师与授戒,因而破之。因此,今后师只对请求之人授与,而对未请求人等则请勿授。”师尊于是怀后悔之念。虽然如此,每逢会面者,仍授戒法。
如是某日之事,由某村来人,招请师尊谓请读婆罗门之经文,彼呼青年伽蓝第雅云:“我不前往,汝率五百青年前往,受取读经〔谢礼〕,持来我之一份。”彼前往,于归来途中,见一洞穴自思:“我等之师,每逢会面者,未作请求而授戒法。自此以后,我将使师尊只对唯请求者始与授戒。”此青年等皆精神愉快而坐,彼则起立,取起大石投入洞穴之中,几度几度投入。青年等向彼云:“汝君何为?”彼不作何言。众人急速归还,向师禀告。师来与彼共语,唱第一之偈:
一人于林中。取石投山窟
伽蓝第雅徒。汝欲为何事?
彼闻此欲使师悟唱第二之偈:
土山与石山。绕海有大陆
欲使平如掌。投石填山窟
婆罗门闻此,唱第三之偈:
大地汝一人。不堪平如掌
伽蓝第雅!汝思埋此窟。无果离生界
青年闻此唱第四之偈:
大地唯一人。不能使平坦
婆罗门!汝亦与彼同。不得导异见
师尊闻此,知自己受挫,谓曰:“伽蓝第雅!汝言适切,自今以后,我不为此事。”
于是唱第五之偈:
伽蓝第雅!汝以简捷形。向吾说是义
大地一人力。不得使平坦
同此异见者。人亦不可导
如此,师尊向青年述说谢意,青年亦于教师后,相携而还家。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婆罗门是舍利弗,而伽蓝第雅青年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