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帝释天)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迦玛尼他婆罗门所作之谈话。此一谈语无论现在与过去皆在第十二篇欲爱前身因缘(第四六七)中记载。
彼二位王子中,兄为波罗奈王,弟为副王。二人之中,王对物质欲、烦恼欲不知厌饱,欲望财物。时菩萨生为帝释天王,观察阎浮洲,知王以二种欲不知满足:“我将逼使此王知耻开悟。”遂化作青年婆罗门之相,出现于王之眼前。王问:“汝青年!何事而来?”“大王!我见有要塞安全,食物丰富,象、马、车、步四兵甚多,黄金璎珞之类充满之三大都市,以少数之兵即可取得,我为取得向王献上而来。”
“汝青年!何时前往?”答曰:“大王!明白。”“如此,明朝速来。”“大王!谨导王命,请急速准备兵马。”帝释语毕归还己所。
翌日王命巡回击鼓,调度四兵,呼集大臣:“昨日有一青年婆罗门申告,为取得北般阇罗,因陀罗波罗萨多,克伽伽三都市之王权,受我差遣。我思欲得三都之王权,使彼青年随行,速唤彼来。”“大王!彼住于何处?”“彼未告我所住之家。”“大王是否付与旅店之费?”“此亦未曾付与。”“如此何处与之相会?”“可至街路寻觅。”大臣一同寻觅不见:“大王!各处均不见此青年。”
王不得见青年,思:“损失如此巨大王位。”大为忧恼。心脏发烧,心血骚动,患起漏血之痢病,医生束手,无法医治。经三四日,帝释天为彼医病,前来探索,化为婆罗门之相,立于王之门前:“医者婆罗门,前来为王医病。”禀告王后,王闻之曰:“我之太医,侍医均不能医愈我病,与以宿资送还。”帝释天闻之曰:“我不需旅费,亦不索医资,我可愈王之疾,请王与我会面。”王闻之:“可唤其进来。”帝释天入内,祝王胜运,立于一方。王:“汝能愈我之疾?”帝释:“我当一试,大王!”王:“如此请医。”帝释:“谨遵御命,请王告我病况,缘何而起,依饮食、所见、所闻等等而起耶?”王:“我之疾病,由所闻而起。”帝释:“所闻为何?”王:“一青年来我所,请我取三都之王权,而我对彼之住所,旅费均未言及支付,概彼因此遣怒于我而至其他国王之处。由此巨大王位损失而忧心患此疾病。如能医愈由欲心而出之我疾病,敬请诊视。”为说明此意义,国王唱第一之偈:
三都之国我欲得,拘楼克伽般阇罗
汝婆罗门!我今欲得以上物汝婆罗门!愈我为欲所引疾。
于是帝释天向彼云:“大王!此非根药之所能医愈,必须以智慧之药医之。”帝释唱第二之偈:
医者能愈黑蚖咬,智者能愈怪鬼缚
何人能愈欲引者,超白善者何法医
如是大士示此理由,更续语云:“大王!若王得此三都主权,则行四都政治,一次着四领之衣裳,食盛四金钵之饭,卧于四卧榻上。大王!勿为欲所缚,欲爱乃不幸之本,若增长欲爱,如此使欲爱增长之入被投入八大地狱之中,十六突起地狱之中,乃是其他有种种差别地狱之中。”如是以地狱之恐怖责王,大士为之说法。王更闻其说法而离忧恼,不久即成无病之人。帝释天教王守五戒之诫,归天界而去。
王又自此以来,多行施与及其他善业,随己业生于应生之所。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引欲婆罗门,而帝释天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