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鹿)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时佛耳闻提婆欲努力害佛,佛云:“汝等比丘,提婆欲杀害我,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一羚羊,近于一湖水某丛林中营造栖家。同一湖水距离不远之树顶栖一啄木鸟,湖水之中,为龟栖处。此三者互为亲爱之友谊,共同居住。尔时有一猎鹿师,巡回森林之中,于湖水饮水处发现菩萨之足迹,彼以革纽制作一如铁锁缚足之圈套,布置而去。菩萨于夜初更为饮水而来,陷入套中,发出悲鸣。树上之啄木乌及水中之龟,闻声而至,彼等思案:“如何抢救吾友。”啄木鸟谓龟曰:“君有齿,可断其套,我可设计使彼不来,我等二人奋斗,以救吾友。”彼为说明此事唱第一之偈:
革纽为锁套,龟以齿断切。
我引彼猎夫,使勿来此处。
于是龟开始以齿啮其革纽,啄木鸟飞往猎师所住之村。猎师于夜过将明之时,持剑准备出发,鸟知其将欲出发,于正门出口处大声鸣叫,以羽搏打猎师颜面。猎师为此不吉之鸟所击打,折返家中,暂时就寝,不久又取剑准备出发,鸟判断前此由正门出口出发,此次必由里门出口出发。于是大声鸣叫飞向里门,向猎师之面扑打。猎师两度被打自谓:“此不吉之鸟,不欲使我出发。”于是回返,至太阳升起寝卧,然后再行出发。
鸟于此时,至急飞返,向菩萨告知猎师将至。此时龟已只余一革纽未断,其余均已咬开,然而龟齿破裂流血,已不堪应用。菩萨见猎师持剑,如电光之速奔来,于是挣断革纽,逃入森林之中,鸟则飞落于树顶,只有龟之力弱,当场横卧,猎师放龟入袋中,挂于残枝之上。菩萨转来,见龟已被捕,〔思:〕“友人之生命,不可不救。”但体弱力尽,出现于猎师之前;师以其力弱,执剑向菩萨追杀,菩萨既不远离,亦不接近,与猎师同入林中。菩萨韬晦足迹,由他道如疾风归来,以角挑落布袋,于地上破坏,将龟引出,啄木鸟亦由树上降下。菩萨对两者忠告:“我之生命,得君等之荫助挽救,君等已尽友者之所应为。今猎人归来,将捕捉君等,因此,啄木鸟君!汝可携带子女他往,龟先生!君应早入水中。”彼等均如菩萨之言而行。
于是佛等觉者唱第二之偈:
龟游入水中羚羊入森林
树梢啄木鸟远伴子等去
猎师归来至其住处,不见一物,手持破袋,心情持重,回归自家而去。彼三友于有生之间,相互信赖不破,各各从其业报而行。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猎师是提婆达多,啄木鸟是舍利弗,龟是目犍连,羚羊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