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良家之王)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心欲害佛而徘徊之事所作之谈话。闻提婆心欲害佛而左右徘徊之事,佛云:“汝等比丘!此非自今日始,前生提婆亦欲害我而徘徊,彼终不能杀我。”佛于是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受生于近村之良家,成长之后,由波罗奈近娶良家之女。此女非常美丽可爱,如同天女,又如蔓草中之,化、游戏之仙人。其名善生,行仪从顺端正,勤劳无怠,对主人翁姑,克尽家务,深受菩萨敬爱,如此二人生活一心,琴瑟相和。
某日善生女谓菩萨曰︰“我欲探望两亲。”
菩萨曰︰“甚善,我为充分准备途中粮食。”
于是料理途中实用之食物,加载车中,菩萨坐于前方,妻乘后方驾御马车而往。二人近至市郊,卸下车马,洗身进食。菩萨整顿车马,坐于前方,善生女更衣化妆,坐于后方。当马车入市内时,波罗奈王乘壮丽大象,对城市为右绕之礼,来至市内,善生女下车,随于车后步行。王见彼女,心目为其所夺。王问一大臣:“汝往调查此女有无夫婿?”
大臣前行,知其有夫,回报王曰:“大王!彼女有夫,坐前车之男,即为其夫。”而王恋慕之情不能排除,为烦恼所苦,自思:“以何方法,杀彼男人,使妇人入手?”于是王向一男子曰:“汝可接近彼男子之车,将此前发之宝石,秘密投入彼男子之车中。”王授前发宝石与男子命其前往。此男子持宝石秘密投入车中,还报王曰:“我已如王命照办。”
不久,王告左右:“我之前发宝石失窃。”臣众大为哗然。王曰:“可紧闭所有城门,遮断交通,探查盗人。”王臣均依命行事,全市顿时呈大混乱。而投石之男子率同数人,行近菩萨曰:“汝之马车停进,王之前发宝石失窃,我等须检查马车。”此男子在检查之中,将自己所秘密放置之处,取出宝石,捕捉菩萨为窃宝石之贼,痛打后,背绑其手,引至王前曰:“此为窃宝之贼。”王命斩头示众。王臣于十字街头将菩萨鞭打,由南门出市而行。善生女弃车伸张双手大声恸哭:“夫主!为我之故,累汝受苦。”善生女见菩萨仰面于车上,自思自身之德行:“有德之人反受苦恼,恶逆暴戾之人,天神不能防止。”彼女于恸哭中说第一之偈:
神不在世间,神逃外国去
实际此世间,已无守护者
荒暴恶德者,无人能遮拦
于此道德坚固之妇人恸哭之间,帝释天之座席顿感大热。帝释天自思:“谁人起念动我帝释天之位?”帝释立知其缘由:“波罗奈王暴戾至极,使道德坚固之善生女受苦,我今当往处断。”帝释由天上降下,以大威神之力,使恶王由象背滚落至刑场,仰面而卧,使菩萨起立,以美丽之王服饰身,坐于象背之上。行刑者断王之头,断头之后,始知为前王之头。帝释天现身打近菩萨,使菩萨承接王位,善生女为第一夫人。大臣、婆罗门、家主(居士)等见帝释天而欢声雷动:“今杀不义之王,我等拥戴帝释天主所授之王。”帝释天立于虚空曰:“此为帝释天授与汝等之王,今后依正义施行政治,如王为不正,则非时降雨,应降而不降,将起饥馑、疾病、刀剑之三种畏怖。”帝释天于告诫后唱第二之偈:
恶王非时雨,以时雨不降
彼由天谪贬,是故遭天谴
帝释天与训诫后,归天上而去。菩萨依正义执行政治,得生入天上界。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不正义之王是提婆,帝释天是阿那律,善生女是罗喉罗之母,由帝释天所授之王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