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将根据《大念处经.入出息念部分》的教导,简要地解释其意思和次第实修的方法。在《绪论》部分,我们已经讨论了佛陀所教导的为了证悟涅而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苦圣谛需要如实证悟,意即需要遍知五取蕴。苦集圣谛需要如实证悟,意即需要如实证悟顺序缘起。苦灭圣谛需要如实证悟,意即需要如实证悟逆序缘起。导至苦灭之道圣谛需要如实证悟,意即需要修习止和观。
在《绪论》中,我们也讨论了佛陀所说的要完成这四项任务的唯一之道。他在《大念处经》中一开始即解释说:“诸比库,这是唯一之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我们也讨论过,在《增支部.伍帝亚经》中,阿难尊者把涅槃的“一道门”解释为四念处。
四念处即是四种随观:根据佛陀的教导,所有这四种随观是遍知五取蕴的唯一之道,是断除五取蕴生起之因的唯一之道,是证悟五取蕴灭尽的唯一之道,也是修习导至五取蕴灭尽的唯一之道,亦即止和观。又根据《大念处经》的义注,这四种随观又称为“前分念处之道”,即出世间八支圣道生起的前行。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修习四念处(修习止和观),即是培育八支圣道的八项要素。
在修止时,这八项要素取修止的业处为目标,例如入出息。这是世间的止。修止达到近行定或禅那之后,他可以通过该定力来修观。在修观时,八支圣道的这八项要素,取其维巴沙那业处为目标:在第一阶段,它是五取蕴以及它们的因,即色法或者名法。
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它是色法或名法的无常相、苦相或无我相。同样,这是世间的维巴沙那。如果禅修者的观智成熟,即生起出世间八支圣道(出世间止和观),并取涅槃为目标。所以说,四念处是出世间八支圣道生起的唯一之道。
下面,让我们根据义注——《清净之道》及其复注《大复注》,还有巴利三藏中的其他经典,按照先止后观的顺序,简要地讨论《大念处经.入出息念部分》的意思和次第实修的方法。
《大念处经》:“诸比库,这是唯一之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此即是四念处。哪四种呢?诸比库,在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忱,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忱,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忱,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忱,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身随观身而住呢?
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在入出息为禅修业处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轳匠或辘轳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
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D.2.374)
在经中佛陀以教导比库前往何处禅修,及如何坐下来禅修为开始:“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身随观身而住呢?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在入出息为禅修业处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D.2.374)
这是入出息念——取呼吸为所缘来禅修以证得禅那的业处。开始禅修时,你可以用舒适的姿势坐着,并尝试觉知经过鼻头一带进入和离开身体的呼吸。只需在最明显的地方觉知呼吸,无论它是擦过或碰触在嘴唇上方、人中一带,还是鼻孔周围的任何地方。
我们把这个地方叫做“触点”——可以感觉到呼吸经过鼻头进出的那一点。只应觉知在触点上的呼吸。用这种方法专注呼吸,无需想其他事情,只是呼吸!如果心习惯性地飘走,你可以通过默念来让心保持在呼吸上。觉知入出息时,可以默念“入息-出息”“入息-出息”或“入-出”“入-出”等。
用这种方法修行时,有些禅修者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四种:1.用眼睛观呼吸:请不要用眼睛看呼吸!假如
你这样做,眼睛会感到疲劳,同时眼睛周围,或者脸部、头部可能会变紧。所以,无论何时都只应用心来专注呼吸。
2.跟随呼吸进到鼻腔里:当定力提升时,呼吸会变细,这是自然的。那个时候,鼻腔里面的呼吸会变得比较清楚,但事实上这是风界的推动相变得明显。
假如你跟随着呼吸进到鼻腔,并长时间专注风界的推动相,那么,地界的坚硬相、水界的黏结相也会变明显。你可能变成在专注四界的推动、硬和黏结这三个特相,并取代了对呼吸的专注。此时,你已经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而是在修四界。
假如你用这种方法来修四界,你的整个脸部或整个头部慢慢地会变得愈来愈硬。到时,每当你闭上眼睛禅修时,你都会感觉很紧绷。所以,当呼吸变微细时,不能因为呼吸在鼻腔里比较清楚而跟随它进去。请在人中或上唇一带等待呼吸再次变明显。
3.过度专注皮肤:不能太专注鼻孔出口处或上唇一带的皮肤。为什么不能呢?因为过度专注在皮肤上,你将会再次专注皮肤的四界而不是呼吸。你的业处将再次偏离入出息念而变成修四界。
4.咬牙:在投入地专注呼吸时,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咬着牙,如此,你的脸部会感觉紧绷。所以请保持牙齿稍微有点分开。
如果你确定没有出现上述四种问题的任何一种,且只是平静地专注在入出息上,不放任心到处飘荡,那么你将能够培育和提升定力。这就是佛陀教导的意思:“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在入出息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用这种方法专注呼吸至少半个小时之后,则可以前进到修习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了知长息和短息。“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这里的“长息和短息”并非指尺寸的长短,而是指呼吸的长度——时间的长短——禅修者要了知它。同时,只应在触点上了知它而已。你可以自己决定多长的时间为“长”和“短”。你会发现呼吸持续的时间有时候长,有时候短。
在这个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这样觉知即可。请不要默念“入-出-长,入-出-短”,只应默念“入-出”,并且注意呼吸是长还是短。有时呼吸可能整座都很长,有时则短,但你不应该故意让它变长或变短。
为了形容比库对长息和短息的了知,佛陀用了辘轳匠的譬喻: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轳匠或辘轳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当你用这种方法了知长息和短息时,禅相可能会出现。什么是禅相呢?要了解什么是禅相,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色法和名法(物质和意识)的知识。物质是由巴利语叫做“色聚”的微小粒子构成。rupa意为色法,kalàpa 意为聚合体,意即它是由究竟色法聚合而成的微小粒子。
例如一粒八法聚,即是由八种色法构成的聚合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和食素。意识现象也是以类似的方式生起为一连串的心路,并由不同类型的心及其心所组成。
就如我们在《绪论》中已提到的,在人世间,名法的生起必须依靠色法:1)眼识的生起依靠眼依处(眼净色)和颜色。2)耳识的生起依靠耳依处(耳净色)和声音。3)鼻识的生起依靠鼻依处(鼻净色)和气味。4)舌识的生起依靠舌依处(舌净色)和味道。5)身识的生起依靠身依处(身净色)和触。
6)意识的生起,依靠心脏里面某些称为心所依处的色法和六所缘: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和法所缘。依靠心所依处生起的每一个心在生起之时,几乎都能产生无数的心生色聚。当你培育入出息念并且定力加深时,拥有定力的心能产生无数代的心生色聚并散布到全身。
由于定力的关系,这些心生色聚都是明亮和光明的,这是它们的颜色。另外,这些心生色聚中的火界也能产生无数代的时节生色聚,它们不但能散布到全身,还能扩散到体外。它们也都是明亮和光明的。
这些无数的心生色聚和无数的时节生色聚的明亮和光明,形成了智慧之光和入出息的禅相。入出息禅相是入出息禅那的目标,但它通常在证得禅那之前即出现。
培育了深厚定力并达到禅那的禅修者,其皮肤和诸根的清净光洁也是源自同样的光明。当你修习四界差别时,将能发现禅相除了只是大量的明亮和光明的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之外,别无他物。
禅相的出现方式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对入出息念业处的心想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何不同禅修者的禅相,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
有些人的禅相纯净精细如棉絮,或如拉长的棉花,如飘动的空气或气流,或闪耀如凌晨的启明星,如闪亮的宝石或珍宝,或如明珠。
对有些人来说,它像棉花树干或尖木杆,而对另一些人,它则可能像长绳或细线、花环、烟圈、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车轮、月亮或太阳。
大多数情况下,呈现为烟灰色的是“遍作相”。当它变得白如棉絮时是“取相”,这两种禅相通常都是灰暗且不透明的。不过,当定力提升时,它会变得明亮、晃耀、清澈犹如晨星,这就是“似相”。
似相,是禅那以及禅那之前的深定的所缘。但是声音并非入出息禅那的禅相,只有似相才是入出息禅那的禅相。当你在专注长短息并且定力提升时,这样的禅相可能会出现。但如果你能够平静地专注长短息大约一个小时,而入出息禅相仍然不出现,则应转换到第三个阶段:觉知呼吸的全身。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这里的“全身”不是指从头到脚的全身,而是指呼吸的整个过程。“觉知全身”意即知道入息和出息从开头、中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并且只应在鼻孔出口处或上唇一带的触点上觉知它。
呼吸,只是大量拥有九种色法的心生色聚: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和呼吸的声音。这些色聚总是像身一般生起,所以称它们为“身”。
所以,重要的是不要误解佛陀在这里的指示。即使在字面上佛陀说要觉知全身,但它的意思也是指只应在触点上觉知呼吸的整个过程。
正如《清净之道》中说:“只有把念放置在触点的地方修习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你必须把正念投入到入出息中,并只在鼻孔出口处或上唇一带的触点上觉知它,别无他法!这是你能提升定力并证得禅那的唯一方法。
如果你能平静地在触点上,觉知从头到尾的入出息大约一个小时,禅相仍然没有出现,你应该转换到修习的第四个阶段:平静呼吸身行。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这里的“身行”同样是指呼吸行,即入出息身。对于平静呼吸,你所能做的只是决意平静它,别无他法。你应决意平静呼吸,但只是持续地觉知入息和出息从开头、中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假如你使用其他的方法,定力将会受到干扰甚至退失。
当你决意平静呼吸时,将会发现呼吸变得更加平静,定力也能得到提升,禅相也可能会出现。当呼吸变得平静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麻烦。因为呼吸变得很微细,他们不能清楚地觉察到它,甚至认为呼吸已经停止了。
有七种人没有呼吸:死人、胎儿、溺水者、无知觉者、入第四禅者、入灭尽定者和梵天人。应省思你并不属于这七种人的任何一种,因此还是有呼吸的,只是由于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察到很微细的气息而已。所以,你只需在最后觉察到呼吸的地方保持觉知,并等待它的出现。
当呼吸变微细时,你不应尝试让它变得明显。这种努力只会造成躁动,并且无法培育定力。你只应按照气息原来的样子,持续地觉知它。如果它不清楚,则只需在上次觉察到它的地方单纯地等待。你将发现用这种方式投入正念和智慧时,气息就会再次出现。
请记住:为了成就入出息念,强有力的念与正知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何佛陀从来不向缺乏念与正知的人教导入出息念。当你把强有力的念与正知投入到气息中,你将能够觉察到从开头、中间到结尾的微息。只要坚持不懈,禅相终将会出现。如果它刚出现,请不要立刻把心转移到禅相,只应继续保持在气息上。
对有些禅修者,智慧之光先出现,然后才是禅相。有些禅修者的禅相则直接出现。不过,智慧之光和禅相并非同一回事,正如阳光和太阳不是同一回事。
智慧之光的来源和禅相的来源相同,它们两者皆由专注的心产生,包括禅那以及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力,即遍作定和近行定。虽然智慧之光和禅相皆由相同的专注的心产生,但它们出现的方式却不同。
智慧之光可以出现在脸部或身体周围等远离呼吸的地方,但入出息禅相只会与呼吸一起出现在触点上。当你的定力愈来愈深时,它会变得稳固和稳定,最终呼吸和禅相融为一体。
这是沙利子尊者在其《无碍解道》中的解释,他在解释《无碍解道》的入出息念部分时说:“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不知三法者,修习无所得。”(Ps.1.159)
这里的“相”,是指鼻孔出口处或上唇一带——触点——最初的遍作相。根据《无碍解道》,此相和入息、出息是三回事,它们并非一心的所缘。
为什么呢?一个心识知道触点相,另一心识知道入息,而另一心识知道出息。所以一个心识只能知道一法:相、入息或者出息。
但随后,你需要同时了知所有三法:相、入息和出息。《无碍解道》接着说:“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
如前所述,当定力愈来愈深时,遍作相会变成取相,并最终将会变成似相,晃耀、明亮犹如晨星。似相会和呼吸一起出现在鼻孔出口处或上唇一带。
到那时,你的注意力会自动地只专注在禅相上,而不再是呼吸。《清净之道》的复注说:“在此因依止于入出息故,所出现的禅相也称为入出息。”(Vm.ò.219)
所以,当你专注气息的定力变得深且稳固时,入出息和禅相合二为一,你的心就能同时了知此三法。当你的定力进一步提升时,最终可能证得禅那。
在入出息禅那中入安止定时,每一个禅那心皆了知此三法:(1)禅那心了知入出息似相。(2)同样的禅那心也了知此时也被称为入出息似相的入息。(3)同样的禅那心也了知此时也被称为入出息似相的出息。
在入出息禅那中入安止定时,此三法是每一个禅那心的所缘,它们都已变成一个所缘:入出息似相。这就是“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的意思。接着,让我们讨论如何获得修止的成就。
如前所述,名法的生起呈现为一连串的心路,并由不同类型的心组成。它们是通过眼看来识知目标的心路,通过耳听来识知目标的心路…通过心来识知目标的心路。它们在一切时中都通过六根来识知。
但在这些心路之间,会生起无数的有分心。现在并非解释有分心的时候,不过当它生起时,它并不能识知任何现在的所缘。只有当禅修者修到缘起时,他才能明白有分心的所缘。
当禅修者在培育定力时,可能会“落入有分”。虽然专注的心并没有注意任何颜色、声音等所缘,但它也偏离了禅修的所缘,那时生起的只是有分心,并被体验为“能所双泯”,甚至可能认为这就是证悟涅。
但证悟涅槃时,并非一无所知,证悟涅槃是觉知涅槃。出现所谓“能所双泯”的情况,乃是“落入有分”。落入有分的发生,是因为禅修者对禅修业处的定力还不够深厚和稳固。
为了进一步培育定力,并避免落入有分,禅修者需要借助五根来推动心,并让它固定在似相上。五根是:(1)信根:对禅修有信心,并对入出息似相作出决定。
(2)精进根:促使其他诸根对入出息似相进行工作。(3)念根:让心安置在入出息似相上。(4)定根:专注在入出息似相上。(5)慧根:觉知入出息似相。
五根支配着心,并保持心不偏离于止观之道,不偏离于导向涅槃之道。为了修有所成,你需要保证这五根始终都保持平衡,既不太弱也不太强。
佛陀说:“诸比库,我说念适合一切。”(S.5.234) 念根总是适用的,正如盐适用于所有的菜肴,或者总理适合处理所有的国家大事。为什么呢?因为念是禅修之心的皈依处和庇护所。
说念根是皈依处,因为它能帮助心到达其从未到达和了知的殊胜与高等的境界。若没有念,心就不可能成就任何殊胜和非凡的境界。念保护心,并使心保持不会忘失禅修的所缘。
当禅修者用观智分析念心所时,会发现念(念根),总是以扮演着保护禅修所缘和禅修者之心的角色出现。念适用于一切处,是因为它能平衡其他的四根。
若没有念根,禅修者将无法策励或抑制其他的诸根。若没有念,禅修者将无法很好地觉知其禅修业处,意即他将无法记住其禅修业处,而每一座都需要重新开始。
所以说,增强念的近因,是坚固的想。若对入出息似相拥有坚固的想,念力(念根)将会变强,你就能很好地记得禅修业处,并且诸根也能保持平衡:信根和慧根平衡,定根和精进根平衡,以及定根和慧根平衡。
为了成功地培育入出息念,你需要对入出息念拥有完全的信心,需要对佛陀的教导拥有完全的信心,需要对遵循佛陀的教导则能证得禅那拥有完全的信心。
假如你怀疑:“只是专注入出息,真的能够证得禅那吗?”或“取相像白棉絮,似相透亮光明如晨星是真的吗?”如果你坚持这类想法,甚至可能怀疑这个时代已不可能证得禅那,那你对教法的信心将会退失,同时也无法阻挡自己放弃修习入出息念。
所以,你需要对禅修拥有完全的信心。你不应该允许有任何的疑惑生起。你应当相信:“如果有系统地依循正自觉者的教导禅修,我将能证得禅那。”
即使信心必须强,但也不应让它过度,你必须用念来平衡信与慧。过度的信可能会使你相信一些无用或无意义的事,例如相信那些违背正法的法门,或者相信护法鬼神等。
过度的信,也会导致狂喜或兴奋而干扰禅修的心。由于这种兴奋,慧根不能透彻地觉知似相。过度的信对目标作决定时,慧根会变得不清晰和不稳定而无法觉知似相;其他的精进、念和定根,也跟着变弱:精进无法激起和维持相应名法面对似相,念无法建立对似相的认知,定也无法阻止心飘向其他所缘。
因此,信心过度其实会导致信心减弱。此时你需要用念来抑制过度的信心,使它与慧保持平衡。同时,你也需要平衡慧与信。
过度的慧,会偏于狡诈而导致脱离适当的修行,你会把时间花在批评与抱怨上而不愿意禅修,这就好像吃了过量的药而引发的病一样难以治疗。
如果信与慧平衡,你将对应当相信的目标拥有信心:佛、法、僧、业果法则。你要相信如果依照佛陀的教导来禅修,将能获得似相和禅那。
懈怠者不可能成功,所以精进是必要的。然而,如果精进过度,心将会变得躁动不安,其他诸根也不能完成它们的工作:
信根无法对入出息似相作出决定,念根无法使自己安置于入出息似相,定根无法阻止干扰,慧根也无法觉知入出息似相。因此,过度的精进,会使心无法保持平静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
在此你要小心:精进过度的结果是过于活跃,精进不足的结果是活力不够。你需要用念根,来抑制过度的精进,使它与定保持平衡。
再者,不能与精进保持平衡的定会导致懈怠。例如,当定力提升时,你可能会以一颗轻松的心来专注入出息似相,而没有用慧来觉知它。
在这种情况下,你将无法维持高度的定境,你的心将会经常“落入有分”而一无所知。如果你用念来抑制精进并策励定根,当它们达到平衡时,你就既不会太躁动,也不会太懈怠,而能平稳地朝着禅那前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修止,信根偏强是适当的;对于修观,慧根偏强是适当的。
如果你相信:“只要我对入出息似相培育定力,我必然能够达到禅那。”通过这信根并结合定根,你肯定将能成就禅那,因为禅那主要建立在定的基础上。即使这样,为了证得世间禅那,定也需要和慧保持平衡。
对于修观,慧根偏强是适合的。因为只有慧强时,才能清楚地知见不同类型的名法和色法,清晰地确定它们,并清晰地知见它们的无常、苦、无我相。
然而,对于证悟圣道,即取涅槃为目标的出世间禅那,所有五根都需要保持平衡。当你培育五根时,定力将得到提升,并能持续不间断地觉知入出息似相愈来愈长的时间。
那时,你的定力将能达到非常接近禅那的境界——近行定。然后,当你的五根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平衡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禅那——安止定。
达到禅那时,心将不间断地觉知似相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一旦你能安住于安止定,并持续专注在入出息似相两小时或更久的时间,如此维持几天后,你应尝试辨识五禅支。
初禅的五禅支是:(1)寻:它引导心,让心投向于入出息似相。(2)伺:它保持心,让心维持在入出息似相上。(3)喜:喜悦,对入出息似相感到欢喜。(4)乐:对入出息似相感觉愉悦和快乐。(5)一境性:让心专注于入出息似相。
禅支,是和初禅心一起生起的五个心所,实际上它们和包括慧根在内的其他二十八个入出息初禅心所一同生起。但佛陀在描述初禅时只提及这五个禅支,因为它们是最明显的。它们在一起组成了禅那。
怎样辨识初禅的五禅支呢?首先,让心持续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更长时间,接着先要辨识意门。
什么是意门呢?如前所述,在人世间,名法必须依靠心脏里某些称为心所依处的色法才能生起。
我们也讲到了在两个识知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心路之间,有无数的有分心生起。当这些数不清的有分心生起时,心并不能识知任何现在的所缘。
这个时候所生起的有分充当了意门,我们称之为有分意门。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产生的色法,它本身并非有分心,因为有分是名法,名法并没有颜色。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之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刚开始修习禅那时,你不应花太多时间来辨识禅支,而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禅那之中。
一旦你能够长时间地入禅,就需要练习五自在:(1)转向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转向于禅支。(2)入定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进入禅那。
(3)决意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安住于禅那,并按照自己的决意而住定多久,例如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等。(4)出定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省察禅支。在实际操作上,它与第一种转向自在相似,因为它们两者皆发生于同一意门心路中。
在《增支部.母山牛经》中,佛陀教导禅修者在还没有以这五种方式熟习初禅之前,不应尝试进到第二禅。佛陀解释说,假如禅修者还没有完全熟习初禅,就想进修更高的禅那,他不但会退失初禅,而且也无法证得其他禅那。他将退失所有的禅那。(A.3.215-219)
当你已熟习初禅之后,则可尝试前进到第二禅。先进入已熟悉的初禅,出定之后,省思初禅的两个缺点和第二禅的一个优点。它们分别是:(1)初禅的第一个缺点是它接近敌对的五盖: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疑。它们首先被初禅所去除,所以说初禅接近五盖。
(2)初禅的第二个缺点是有寻、伺这两个粗劣的禅支,它们使初禅不如无寻、无伺的第二禅那么寂静。因为寻、伺禅支的粗劣,使得初禅很弱且容易退失。(3)第二禅的优点是没有寻、伺,这使它比初禅更平静。这样省思之后,心存着不要寻、伺这两个粗劣禅支,只要喜、乐和一境性这三个平静禅支的意愿,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
但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现在专注入出息似相时,不应再默念“入息、出息”等。为什么呢?因为默念属于由寻、伺这两个粗劣禅支产生的语表,当决定要去除这两个禅支时,不应再用默念来激起它们。
对于所有更高的禅那也同样。无需默念而只是专注在入出息似相上,直到再次证得安止。如果你以前从未体验过第二禅,那么这种安止仍然还是初禅,应知寻、伺两个粗的禅支仍然存在。
你只需停留在初禅几分钟,从初禅出定后再次省察禅支,此时你将发现寻、伺这两个禅支变得很粗劣,而喜、乐和一境性显得很平静。
为了去除粗劣的禅支和保留平静的禅支,你应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即能很快地进入第二禅安止定。之后,你应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
成就了第二禅并希望修习第三禅时,你应先从熟悉的第二禅出定,然后省思第二禅的两个缺点和第三禅的一个优点。它们分别是:(1)第二禅的第一个缺点是它接近拥有寻、伺这两个粗劣禅支的初禅,因此容易退回到初禅。
(2)第二禅的第二个缺点是它有喜这个粗劣禅支,它使第二禅不如无喜的第三禅那么寂静。(3)第三禅的优点是只有乐和一境性两个禅支,这使它比第二禅更平静。
这样省思之后,心存着不要喜这个粗劣禅支,只要乐和一境性这两个平静禅支的意愿,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直到证得安止定。如果你以前从未体验过第三禅,那么这种安止仍然还是第二禅,应知喜禅支仍然存在。
你只需停留在第二禅几分钟,从第二禅出定后再次省察禅支,此时你将发现喜禅支变得很粗劣,而乐和一境性显得很平静。为了去除粗劣的禅支和保留平静的禅支,你应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即能很快地进入第三禅安止。
之后,你应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成就了第三禅并希望修习第四禅时,你应先从熟悉的第三禅出定,然后省思第三禅的两个缺点和第四禅的一个优点。
它们分别是:(1)第三禅的第一个缺点是它接近拥有喜这个粗劣禅支的第二禅,因此容易退回到第二禅。(2)第三禅的第二个缺点是它有乐这个粗劣禅支,它使第三禅不如无乐的第四禅那么寂静。
(3)第四禅的优点是只有舍和一境性,这使它比第三禅更平静。这样省思之后,心存着不要乐这个粗劣禅支,只要舍和一境性这两个平静禅支的意愿,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直到证得安止。如果你以前从未体验过第四禅,那么这种安止仍然还是第三禅,应知乐禅支仍然存在。
你只需停留在第三禅几分钟,从第三禅出定后再次省察禅支,此时你将发现乐禅支变得很粗劣,而舍和一境性显得很平静。为了去除粗劣的禅支和保留平静的禅支,你应再次专注入出息似相,即能很快地进入第四禅安止。之后,你应练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在初禅时,呼吸行变得很微细;第二禅时,它变得更微细;第三禅时,它变得更加微细;到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第四禅时呼吸并非只是微细得察觉不到,而是完全停止。
许多人不相信在第四禅中呼吸会停止。请聆听佛陀在《受相应.独处经》中所说的话:“成就第四禅者,入息出息已灭…成就第四禅者,入息出息已寂止…成就第四禅者,入息出息已止息。”(S.2.418)
这就是第四禅如何圆满入出息念修习的第四个阶段:(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如前所述,在修止的过程中,禅修者也是在培育八支圣道。
在任何时候,只要你无夹杂地觉知呼吸所缘,我们就可以说这八项要素已经生起。它们的所缘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例如,在入出息初禅当中,这八项要素取入出息似相为所缘。
虽然正语、正业和正命这三项戒行要素,实际上并没有取入出息似相为所缘,但我们仍然把它们包括在内,因为在修止之前,你已受持了五戒、八戒、九戒、十戒或比库的227学处等。
如此,这八项要素是:(1)正见:用智慧觉知入出息似相。(2)正思惟:相当于寻禅支,把心投入于入出息似相。(3)正语:事先已受持的远离虚妄语等学处。(4)正业:事先已受持的远离杀生等学处。(5)正命:事先已受持的相同学处。
(6) 正精进:致力于觉知入出息似相,让心投入它、专念它、专注它。(7)正念:专念于入出息似相,同时不允许其他要素离开入出息似相。(8)正定: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八支圣道的八项要素如何生起于初禅中。
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禅中,除了相当于寻禅支的正思惟不会生起以外,其他的皆相同,因为寻禅支已不存在于这些禅那中。这四种禅那也称为色界禅那,因为它们可以导致投生到色界地。
但佛陀并不鼓励我们为此而培育禅那,他鼓励我们培育禅那作为修观的基础,即维巴沙那基础的禅那。在修观之前,你应当进一步修止来加强定力,例如修十遍、四无色定等。但我们现在想讨论如何基于入出息第四禅来修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