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了解了佛首的构成,现在云宝继续带大家探索历代佛首特点变化~
【十六国时期-西方传入,初步汉化】高鼻大眼,肉髻高耸,总体上还是以印度样式为主,发式融合了中国的束发形式,部分佛像的线条较柔和,呈现出温婉的中式美感。
【北魏时期(包含东魏与西魏)-汉化加深,秀骨清像】佛造像迎来大发展,面相逐渐柔和扁平,眼神纯真,肉髻高耸,笑意明显,充满了汉化特征。发式上水波发比较少见,早期的涡卷纹出现较多,磨光肉髻,螺发开始少量的出现。
【北齐与北周-重回印度样式,面相柔润温和】笈多风格重回中国,佛像面庞开始圆润,双目微合似在沉思,嘴唇线条起伏大,笑意减少,肉髻平缓。
【隋唐-大国盛世,自信包容】佛像头型饱满,面露威严;眉毛上挑幅度大,眼神平淡圣洁。双唇较小,大多紧闭,显得比较严肃。
【宋-逐渐写实,人情世俗】佛像开始往世俗化的趋势发展,整体上更加写实,面相多为方圆或是长圆,头部皆饰螺发,肉髻变得低圆,上下眼脸凸起,两腮鼓出,与人类似。
【元-藏传佛教进入中原】受藏传风格的影象,整体上稍显夸张,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汉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明清-几无变化,颓废俗情】沿袭前代,很少有大型式上的创新。佛像的外在上固然华贵,造像的姿势、坐骑、手印、装饰乃至面相有都严格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和世俗审美的要求,却已失却佛像本身应有的内在气质。
北魏至宋代佛首对比
云英艺术馆藏佛首,试试判断它的朝代吧!
云英艺术馆是武汉地区第一座大型综合类艺术馆,是李寿昆先生回馈社会的一个文化机构。艺术馆由一群有使命感的青年人运营,致力于传承中华文脉,探索中国智慧,向公众提供有思想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