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导我们静心去烦恼,世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能做到却寥寥无几。佛教中所说的“清净心”,对世间生活来讲就是内心清静,去除一切的执着分别,根源在心,心没有了名利,悟透了生死,心自然静。
世人愚昧的认为,心不静是因为身处红尘中,自认为逃避红尘闹市,躲进深山老林,两耳不闻身外事就是静。其实不然,这是身静,心还是处在静的意念上,反倒被静所束缚。真正的静是“身处红尘心自静”, 意思是说不管身处何处,能做到心无一念,就是心静。
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故事来理解,什么才是世间人的心静。
据说,有一个佛教信徒,去南京西霞山的栖霞山寺游学参访,期间寺院出于礼貌,就安排了一位道行高深的禅师,带这位信徒观赏西霞山的美景。两人来到栖霞山的千佛岩,这位信徒见到,在无人能攀上的山峰顶上,有一尊佛像庄严生动,就问禅师:师傅,这尊佛叫什么名字?
禅师说:这尊佛叫“飞来佛”。禅师的意思应该是,这个山峰顶上没有人能够爬上去,这个佛像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雕刻上去的,干脆就说是从别处飞来的佛吧!
信徒听了后,内心觉得禅师在跟自己开玩笑,就迎合地追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佛,为什么没有飞走呢?信徒在说这个话时,内心可能在想,你这个和尚啊,不想说就算了,干嘛要搪塞我呢。
禅师接着答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听到这句话后,感觉到禅师不是在搪塞自己,而是在开导自己,就顺着这个话题问:那它为什么要“静”在这里不走。
禅师说:即来之、则安之。
信徒听完,当下就明白了,是自己心不静,禅师是在开导自己内心清静才是参禅悟道。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崖壁上的佛像,就好比我们身处尘世中一样。“一动不如一静”表示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的观点或者看法,而有任何的内心变化,“既来之,则安之”表示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做好自己的本分,一切随缘,不要有其它的任何念头,因为一切的烦恼都在这起心动念间。
道家有句俗语“心静自然凉”,说的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心态,意思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要保持内心清静,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处理所遇到的一切事物。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故事来理解“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古时候有一位商人,为了躲避战乱,怕战乱导致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付之一炬,他就将家里的所有不动产和金银珠宝全部换成银票,并将银票藏在一把雨伞的手柄内,穿上平民的服装,准备回老家躲避战乱。
因为路途遥远,赶路太过劳累,商人就在路边找个地方小歇了一下,当他醒来时发现雨伞不见了。这个商人必定经历过风雨,面对如此大事,并不像普通人那样乱了手脚,而是沉着冷静地观察案发现场。他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裹没有丢,只是雨伞不见了,他凭着自己的社会阅历,确定这个不是惯偷所为,应该是过路的人,贪小便宜而顺手牵羊。
于是这个商人决定暂时住下来寻找雨伞,为了不让人生疑,他想了一个办法,假扮一名修伞的人,到周边村落去维修雨伞。时间一晃过了好几年,一点成效也没有,他再次沉思认为拿伞的人可能因为伞太破了,修好了也用不了多久,于是就不想修了。
这个商人就针对这一假设,再次想出了一个办法,旧伞换新伞,不加任何的附加条件。这消息一出,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找他换伞,就在第一天,拿他伞的人终于现身,拿着他那把雨伞过来找他换新伞。商人接过雨伞检查雨伞手柄完好无损,就不动声色地给这位拿他伞的人换了一把新伞,从此以后这位商人再也没有出现在这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这个商人的智慧,就是他的处世之道,遇到突如其来的变故,首先他做到静心,而不乱阵脚,从而能沉着应对,最终做到化险为夷。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也一样,人生变化无常,当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变故时,要学会静心,就如道家 “心静自然凉”的道理一样,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一切的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结语:
从以上两则故事我们理解到,人生的智慧就是“静”,只有做到内心平静,才能正确地应对人生无常。就如,佛教讲的清净心,道教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都是强调“静”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