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显见,不仅是巜楞严经》的重点内容,也是佛教的核心,我们的终报目的就是要发现她,修证她,正本清源,还众生以本来面目。
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起用,自性的无量功德,但我们在寻找自性的道路上,一定要循着,佛陀所指的方向行进,无论我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皆要依人为本,直指心性,且不可向外寻觅,否则,寻之日久,迷之愈深,就会与佛,渐行渐远。
在"十番显见"之一"显见非眼,见性是心"中,佛陀利用,盲人之见,与常人之见,见性无亏、无别,来说明我们的见性,脱根脱尘的特性,也许我们能够体悟,除眼根和色尘之外,还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见性。
但是,佛陀的比喻,是一个静态的事例,当我们面对变动不止的人、事、物,比如穿梭的人流或车辆,天空疾飞的鸟类时,我们是否还能淡定地觉照,自性的存在吗?恐怕这是我们最易迷失的地方。因为,我们很自然地会随着,那个动相,来来去去,忘失了我们如如不动的见性。
因此,智慧的佛陀接着开示,见性的第二大特性:
(二)显见不动
释迦佛为了让阿难尊者,及于会大众,了知自性不动的特性,做了两个动作,让阿难体认。
第一个动作,佛陀,在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握起成拳,散开成掌,拳掌交替,反复变换。
第二个动作,佛陀,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左右晃耀,引起阿难的头,左右转动,追逐宝光。
如果,我们理解第一个动作,就可理解见性的不动性,为何佛陀却又做出第二个动作呢?难道是多余吗?肯定不是!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其中的用意:
第一个动作,代表身体之外的动境,简称外境。
第二个动作,则代表自身(头),及外境(宝光)
佛陀通过这两个动作,意在告诉阿难,及大众,我们的见性,无论是外境,还是自身,如何变动,见性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说见性是离身、离境的,它超然于物外而独立。
但是,纵然我们把《楞严经》这段文字背得滚瓜烂熟,也未必能找到那个,如如不动的见性。因为佛陀这两个动作,在我们生活中太熟悉不过了,又有谁能从这些熟悉的现象中,体悟到我们的见性呢?恐怕基本上,都是“日用而不知"吧!
所以,我们学经文,不仅要吃透文字,更要进入文字所表达的意境,于现象中,认真体悟,谁在动,谁不动;动者易见,不动者幽隐难知。
为了体悟这个,幽隐难知的见性,我们不妨引入一个概念:觉照。
"觉照"二字,觉,指觉察,观察到,指灵明的觉知;照,指把持住,控制住,有含摄、含容之义。你也可以理解成“罩住”
提到"照”字,我们首先联想到,太阳之光明,具有普照的特点,世间万物无不在它的控制范围之内,我们的见性之光,亦如阳光一样,具有普照、含容万物的特点,无论动态的事物,还是静态事物,无不被眼根之光所含摄。
提到“照”字,我们还应联想到,镜子。镜面如如不动,但它却具有,物来有影,物去如常的特点,我们的见性之光,亦如镜子,放眼望去,车水马龙,鸟飞鱼潜,一切动境,无不含容,而见性之光,如如不动,寂照一切。
提到"照"字,我们更应该联想到虚空,世界万相,无不在虚空中建立、生长、消亡,无有能超出虚空的界限者,我们的见性更像虚空一样,含摄一切,乃至虚空的相貌,也在见性的含摄之中。
无论是太阳、镜子,还是虚空,虽都具有寂照不动的特点,但毕竟是无情之物,而我们的见性,除具足寂照不动的特点外,同时还具有灵明觉知的特点。
以上就是觉照的含义,面对瞬隙万变的事物,我们觉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