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金刚经》的详解?
在佛教般若类的经典中,如果谈到影响之大,流传之广,除了《心经》之外,可能就非《金刚经》莫属了。
对于大乘佛教来说,会根据它的思想内容的差异,它的着重点的不同,分为“有宗”和“空宗”这两个部分。
而“空宗”的代表经典就是般若经,般若类经典又以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经》最为重要,因为《大般若经》的篇幅最大,有600卷之多。
除了《大般若经》之外,还有很多的小般若经,在众多的小般若经中,最重要的当属《心经》和《金刚经》了。
般若经的核心是空,而这个空就是我们所说的“缘起性空”的空,正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是一切事物的生灭条件。
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都有了,它就产生了,这个就是缘起,条件没有了,它就消亡了,这个就是缘灭。
世间所有的事物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它没有自性,而是被各种条件所缠绕的。
无自性,即是空。
无论是《心经》还是《金刚经》,缘起性空是它们共同的核心思想,都是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来讲空。
对外扫相就是扫除一切名相,对内破执就是反诸内心,破除执念。
《金刚经》里面有一段偈,什么是偈?偈是佛经中的唱词,是修行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一般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偈子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它的意思也比较清楚,说的是这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像梦幻和泡影,像转瞬即逝的朝露和闪电,我们要用这样的态度去观察、去认识这个世界。
一切有为法,就是世间万物,而对于“我”来讲都是在外的东西,所以是对外扫相。
那对内破执呢?《金刚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你的心不能有所住。
什么是“有所住”呢?“住”可以理解为执着、贪恋。这就是从心的角度来讲,从内在来讲,要破掉执着,要无所住。
那么《心经》的对外扫相是什么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那对内破执呢?《心经》用了四个字:心无挂碍。这些在我之前写心经的文章里面都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所以,这两部经典都是般若类经典的浓缩版本,它们的核心思想都有相通之处,都是缘起性空。
而对于讲空的角度,都是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我们一定要先明白这一点。
那这部经的名字为什么叫《金刚经》呢?
跟《心经》一样,《金刚经》也是简称,它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奘大师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那什么是“金刚”或者“能断金刚”呢?
金刚是金中之刚,这个金不代表是黄金,我们所说的五金是金银铜铁锡这五种金属,金刚就是把这些金属从矿中提出来,百炼成钢。
而金中之刚最坚实又最锐利,坚实就是没有东西可以伤害到它,锐利就是它可以破坏一切,金刚就像削铁如泥的宝剑,可以破坏一切而又不被一切所破坏。
在这里,把般若智慧比喻成“金刚”,那“能断金刚”就是用金刚这把“宝剑”,斩断一切的错误、愚昧和无明。
波罗蜜有六种,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可以看我写心经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什么是六度)
布施、持戒和忍辱这前三种是对人的,是去除我们的贪嗔痴,布施可以去我们的贪念,持戒可以不做害人的事、不说害人的话。忍辱可以承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而不动怒。
前三种是对人自律,接下来的精进就是我们每天要把其他的五种波罗蜜不停的精进,一天也不放松。
而禅定就是让智慧从定中生,《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定就是一种可以得到般若智慧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没有般若智慧是因为无明,而无明的产生是因为有烦恼心和分别心,我们想把烦恼心去掉,就要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做起,前五个波罗蜜都是手段和方法,真正的目的是得到般若。
如果没有般若,其他的五种波罗蜜就都不是真的了,就好像如果你布施是为了求福报,那就不能够叫布施了。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得到般若智慧了,才能发大悲心起大慈心,才能超越六道跳出轮回,才能真正到达彼岸。所以,这六种波罗蜜也叫六度,就是六种度到彼岸的方法,而其中以般若最为重要。
我们用金刚的力量达到成佛之路而度过生死大海到达菩提的彼岸,合起来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
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请关注下一篇:
《详解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