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想起小的时候看过的小说,《红楼梦》和《天龙八部》,算是我对佛法有了朦胧认识的开始。
能施展六脉神剑的枯荣大师,武功高强令我印象深刻,但是当时如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和尚叫枯荣大师,书中虽然写了原因,但是真的看不懂,出家后才渐渐知道这个缘由。
这枯与荣,是来自于佛陀的典故,均为表法,当年,佛陀来到一个叫做拘尸那迦的地方,在娑罗双树间入涅槃,这个双树,是说东西南北四面,每面各有双树,都是一荣一枯,所以是四荣四枯八棵树。
“荣”表示枝叶繁茂,枯则不需解释,这荣枯八树,均是以譬喻表达佛法的意理,而这里面,表达了两重含意:
一、表四种颠倒,又分凡夫四倒和二乘四倒
1、凡夫的四种颠倒
指同我一样的凡夫,对于世间的“苦、空、无常、不净”,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认知,所谓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以四荣譬之。
凡夫四倒
(1)、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
(2)、乐颠倒,以苦当作乐;
(3)、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
(4)、净颠倒,以不净为净;
2、二乘的四种颠倒
二乘人误以为涅槃是灭尽的世界,对涅槃境界的“常、乐、我、净”,生起“苦、空、无常、不净”的颠倒认知,所谓枯者,二乘认为涅槃灭尽,则烦恼有朽灭不生之义,故以四枯譬之。
二乘四倒
(1)常计无常,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
(2)乐计非乐,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
(3)我计无我,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
(4)净计不净,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
二、表四种正见,又分二乘四正和菩萨四正
1、二乘的四种正见
声闻与缘觉,对世间之法,起“无常、苦、无我、不净”之见,是为了破除凡夫的四倒,因而是四种正见,故譬之以四枯。
2、菩萨的四种正见
菩萨对涅槃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为了破除二乘的四种颠倒,因而是四种正见,故譬之以四荣。
简单来说,凡夫对世间有四种错误认识,认为世间物质丰富、五欲满足,一派繁荣,所以觉得世间是“常乐我净”的,称之为“荣”;
二乘人认为世间的五欲令我们迷乱颠倒,世间的诸法皆是虚幻不实,皆是坏灭不常,没有任何可留恋的,唯有入灭,所以,以“苦无常无我不净”来破凡夫之执,称之为“枯”;
但是菩萨又来批评二乘人了,说他们执着于偏真涅槃,见不到诸佛法身的恒常不变,三身应化的自在无碍,清净妙乐,不了知诸佛净土的功德庄严,所以,以法身四德的“常乐我净”来破斥二乘之执,称之为“荣”。
在这里,荣表假,枯表空,荣譬喻常,枯譬喻无常,世尊在四双八树中间,入大般涅槃,表佛之正法,非枯、非荣;非空、非假;非常、非无常;即二边而不落二边,即是表中道涅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