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首领的继承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活佛藏语叫“朱古”,本意为“化身”。活佛转世出自佛教灵魂不灭、生死轮回、佛以种种化身普度众生的观念。
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是佛教的三大地理体系之一,而活佛转世制度则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传承方式,活佛藏语叫做“朱古”,代表着“转世者”或“化身”之意。在藏传佛教中,是人们对修行有大的成就,能够转世的人的一种称呼,我们一般称作活佛,活佛转世是由藏传佛教的噶举派首创,其后各派纷纷效仿,并逐渐沿袭这种继承方式。
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的化身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弟子们按都松钦巴的遗嘱找到的“转世化身”名叫噶玛拔希,噶玛拔希被视为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在13世纪首创的,由噶举派的噶玛拔希正式开始实施,在16世纪,被格鲁派认可和传承,到17世纪中叶被藏传佛教的各派认定为最具特色的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在藏传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受到人们的敬仰。在13世纪之前,活佛的继承方式都是采用家族式继承(父子、师徒),比如:宁玛派的创始人 “三素尔” 采取的是祖孙三代、萨迦派的“萨迦五祖”、噶举派的师徒传承等等。
由于藏传佛教各教派所采取的继承方式,再加上活佛的地位和威望,有些弟子为了能够上位,导致内部矛盾加剧,不利于教派的稳定和团结,同时活佛的继承方式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就这样噶举派开启了较为特色的活佛转世制度。
公元1247年阔端(成吉思汗之孙)采取怀柔措施,在凉州与萨迦·班智会谈,接管藏地,4年后逝去,蒙哥大汗把藏地交给忽必烈,而参与凉州会谈的八思巴归顺忽必烈,自此萨迦派发展壮大,忽必烈想叫噶举派的噶玛拔希归顺,他断然拒绝。在1256年,噶玛拔希与蒙哥会谈,据传说得到蒙哥赏赐一顶金边黑色僧帽和一颗金印。
公元1259年,蒙哥逝去后,翌年,忽必烈自称大汗,封八思巴为国师,并赐玉印。萨迦派实力发展更加壮大,对噶举派处处打压,导致其教派衰落,为了稳定教派,让其发展和传承下去,不至于衰落和吞并,噶玛拔希在圆寂前说,在他离去后,拉堆地方会出现他的传人,公元1283年,噶玛拔希圆寂。弟子按照指示,果然找到其转世活佛,自此开始了藏传佛教较为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派的纷争,还有利于教派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噶玛拔希被认定为都松钦巴的转世之后,继任楚布寺寺主。元世祖忽必烈曾召他随侍左右,噶玛拔希执意不肯受命,转而投靠元宪宗蒙哥,被封为国师。因卷入蒙古上层争夺汗位的斗争,曾被元世祖拘捕入狱并流放他乡。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鉴于他在蒙藏地区有较大影响,释放他并准许他还乡。噶玛拔希沿途从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沿途传教,历时八年之久,才回到西藏楚布寺。
噶玛拔希回藏后,看到争夺地方政教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一心想巩固和发展本教派的势力,但是那时他年事已高,力不从心。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之前,把弟子邬坚巴叫到身旁,口授遗言:“我死后,在远方的拉堆一定会出现一名继承黑帽密法的传人。在他未来之前,你就暂时作为佛的代理。”说完他将头上的金边黑帽亲手戴在邬坚巴的头上,随即圆寂。邬坚巴依据他的遗言,于1288年在后藏贡塘地方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取法名让迥多吉,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制度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