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这种风格有东西不同,也有南北差异,因此很难一概而论。
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方式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也不断影响着艺术风格的演变,这在南北方佛教绘画的差异上表现明显。
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中国北方和南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北方地区环境较为寒冷,雨水少,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有大片的草原,本地区的居民多以游牧方式生存。但是毕竟环境恶劣,草场也并非四季茂密,为了生存,当地居民必须不断迁徙,也就形成了游移不定、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文化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北方民族在作风与思想上趋于理性,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要通过战争劫掠来获取生产资料。因此,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也充满着理性和实际,在人物的表现上,将肥胖作为衡量富贵与贫穷的标志,这与南方发达的农耕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汉代开始就形成了这种差异。
比如早期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是这样,由于他们注重完全的实际和理性,不断劫掠汉地,给当时边境居民带来了无尽的战乱。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曾经这样描述:“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环境恶劣,资源贫乏,文化落后,又比较穷,所以注重实际用途的匈奴人留下的艺术较少。但是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容易满足,每当南方皇帝给钱给粮食的时候,他们就老老实实的呆着。一旦用完了,嘿嘿,再去抢一票,反正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南方汉地居民有着与北方民族迥异的生存方式。南方雨水较多,季风气候明显,相对于北方的寒冷干燥来说,南方更加温暖湿润,适宜作物生长。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南方居民主要以农耕生活方式为主,因此不用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生活稳定,经济较为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汉地居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方面的追求,玄学和谶纬之术(盛行于秦汉代的社会思潮,有神学迷信色彩,以及一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盛行。在南方的农耕文明中,由于居民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满足,因此在文化上更加趋于感性和虚幻的追求。
汉代道教黄老思想盛行,得道成仙成为南方文化的主要形式,人们追求更加飘逸放浪的精神境界。在艺术方面,若要表现出飘逸的人物特点,造型上要更加轻盈、细瘦。因此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南方的艺术表现更多是纤细瘦长的形象,这样才能够得道成仙后飞起来,胖了就太沉了。在衣服的表现上也是宽松飘举,有一种仙风道骨的神气,衣服不便于走路,但是便于飞,也体现了南方生活的浪漫节奏,人比较瘦,衣服宽,就像是风筝一样。
当南方政权面对北方的劫掠时,除了付出过大量的金钱外,也用汉族的知识对他们进行教化,使北方逐渐接受了南方的文化。但是南北方的差异依然存在。这种差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佛教在魏晋时期大规模普及,对于佛像的表现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来自古印度的佛教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南北方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区别也越发明显。北方依然保持着理性的圆润写实风格,在佛像的表现方式上可以看出装饰的华丽,造型的富贵之态。虽然在孝文帝改革之后盛行汉化风格,但在后期,“胡风”依然占据着主流,并一直持续到唐代。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直认为“肥胖”是唐朝的代表性特点之一。但是,唐代的肥胖风格是北方游牧文化的延续。唐代李氏家族曾经是北魏鲜卑贵族,他们建立了强大的李唐王朝。李世民的老妈就是鲜卑人,老爹也有鲜卑血统,他老哥还在皇宫里穿兽皮吃烤肉。
唐代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风格自然也就北方化了。这一时期出现了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一大批著名的绘画艺术家。唐代绘画风格多样,兼容并蓄了各种外来文化。艺术风格深受游牧文化影响,在艺术造型上也主要以胖为美,画面上体现了一种较为强烈的张力,但衣着服饰却运用了南方褒衣博带似的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风格。南北方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差异持续了几千年,主要是地域环境不同造成的。董其昌对南北方山水画的绘画风格做了总结,在《画旨》一书中也提出了绘画南北宗论。但他只是从绘画的形态上描述南北方绘画的差异,并没有看到这种差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地域的不同形成了艺术的多元化,这种多元的文化又成为研究各个地域环境的重要资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