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觉者的佛陀,是一切知智者。然而,这并非说佛陀知道一切事,而是说若他愿意的话,他可以知道任何一件事。一切知智,是明了一切值得了解之事。
菩提有三种:三藐三菩提、独觉菩提、声闻菩提。三藐三菩提(正自觉),是指四道智连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
在此,正自觉者没有依靠任何导师,而是自己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除了能断除内心的烦恼之外,正自觉者也能断除过去世的习气。
独觉菩提,是指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声闻菩提(弟子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导师(佛陀)的帮助,才能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
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三藐三菩提者(正自觉者),是为三藐三菩萨,即未来圆满佛。
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独觉菩提者是为独觉菩萨,即未来独觉佛。有很强烈善欲,想要证得弟子菩提者是为声闻菩萨,即未来弟子。
有三种未来佛(菩萨):慧者菩萨、信者菩萨、精进者菩萨。成佛,即是证得一切知智。为了获得这至上的智慧,寻求者的心,必须以智慧为主导。
以智慧为主导这因素,是指在作出一切的身、语、意业之前,都有一番细心的思考。如此,他的智慧一世复一世地日渐成熟,
而在该菩萨完全圆满巴拉密时,他证得远远超越其它智慧的一切知智。有如在俗世里,我们投资金钱以赚钱,同样地,我们投资知识以获得一切知智。
慧者菩萨的慧根最利,在每一分努力里都以智能为主导,在勤修十种巴拉密四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之后,他即当成佛。
有些菩萨,深信自己能够通过修习诸巴拉密而成佛。他们的心,最显著的是信。这类菩萨的信,比智慧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们被称为信者菩萨。
由于他们并不是以智慧为主导,而是以信为主导来修习诸巴拉密。因此,他们不能在四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之后成佛,而必须在八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够成佛。
还有另一类菩萨,纯粹依靠自己的精进力,智慧并不是他们的重要因素。他们也不太注重,修习诸巴拉密能够达到成佛这一信念。
他们坚持,具备精进力就能够成佛。因此,在修习诸巴拉密时,他们把精进放在首要与优先的地位,而只能在十六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够成佛。因此,他们被称为精进者菩萨。
在此我们必须注意,慧者、信者以及精进者这三类分法,只是应用于未来佛(菩萨)而已,而不是应用于已经开悟的圆满佛陀。
只有当他们还是在菩萨时,才有这三类的分法;一旦在证得佛果之后,他们在智慧、信与精进各方面,都是没有差别的。我们不能够说,某位佛陀在其中一方面,比其它的佛陀更圆满。
义注里说:慧者菩萨慧强信弱;信者菩萨慧中信强;精进者菩萨信与慧皆弱,但精进强。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三类菩萨,以及有三种圆满巴拉密的期限;
即是四不可数与十万大劫、八不可数与十万大劫和十六不可数与十万大劫。这差别的原因,是基于菩萨所选择的行道。
即是慧者菩萨选择需要四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才能达到目标的慧行道;信者菩萨选择需要八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才能达到目标的信行道;精进者菩萨则选择需要十六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才能达到目标的精进行道。
根据《行藏注疏》中的「杂论」所述,三种期限的差别,是由于三种不同的精进力层次,即是强、中与弱。
根据护法论师与其它论师的见解,这些期限的差别,是由于「导致解脱之巴拉密的成熟程度」有所差异,即强、中与弱。
更详细的解释:在菩萨被一位活着的佛陀授记时,已经可以分为三类:敏知者菩萨(略开智者菩萨;广演知者菩萨;所引导者菩萨。
一、如果敏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声闻菩提),即成为阿拉汉弟子,他有能力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时;即证得阿拉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这是菩萨被授记的八项条件之一。
二、如果广演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能力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拉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
三、如果所引导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能力在佛陀刚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拉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
敏知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巴拉密的成熟程度」,已经强到他只须在被授记之后,再修习诸巴拉密四不可数与十万大劫即可成佛。
广演知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巴拉密的成熟程度」,只是中等而已,因此在被授记之后,还须再修习诸巴拉密八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方能成佛。
所引导者菩萨的「导致解脱之巴拉密的成熟程度」很弱,因此他在被授记之后,还须再修习诸巴拉密十六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方能成佛。
于此,敏知者菩萨即是慧者菩萨;广演知者菩萨即是信者菩萨;所引导者菩萨即是精进者菩萨。
需要三、四或五个月才能成熟的稻种,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十五天或一个月即可收割的。即使在一天里浇很多次的水,它还是不能如你所愿地生茎、长叶、结米与成熟。
同样地,这三类菩萨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四、八或十六不可数与十万大劫的圆满巴拉密期限之前,在诸巴拉密还未圆满时证得佛果的。
即使是在被授记之后,就每天有如维山达拉王子一般地行布施及勤修其它的巴拉密,如持戒、出离、智慧、忍辱等等,也是不可能提早成佛的。
独觉菩萨(未来独觉佛),必须修习巴拉密长达两不可数与十万大劫。如果他们修习巴拉密的时期少过两个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独觉佛的。就如三藐三菩萨的情形一般,期限未到时巴拉密是不能圆满的,所以不能证得独觉菩提。
弟子菩萨(声闻菩萨)有三种,即:一、未来上首弟子,每一尊佛陀都有两位上首弟子,就如沙利子尊者与马哈马嘎喇拉尊者一般;
二、未来大弟子,就如释迦牟尼佛时的八十大弟子一般;三、未来普通弟子,除了上述以外的阿拉汉弟子。因此,一共有三种未来弟子。
在这三者之中,未来上首弟子,必须修习巴拉密长达一不可数与十万大劫;未来大弟子则须修习十万大劫;关于未来普通弟子的期限,巴利经典里并没有提到。
无论如何,批注《长部.大本经》的「宿住论」之注疏与疏钞,提到大弟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世长达十万大劫,而普通阿拉汉弟子的能力则少过此数。
由于他们在每一生皆有修习巴拉密,从这一点可以推测出,未来普通弟子修习巴拉密的期限,是不会超过十万大劫的。
因此,普通阿拉汉弟子的期限是不定的,它可能是一百大劫或一千大劫等。根据一些论师的看法,它可能只是一世或几世而已,就有如青蛙天子的故事中所述一般。
如前所述,三类菩萨(未来佛)在各自的期限里,圆满了诸巴拉密之后,即会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以及能知一切事的一切知智。
他们同时也获得了无限与无量的佛之特质。这些特质真的是太多了,若一尊佛只是颂扬另一尊佛的素质,而不谈及其它的事,当一个大劫结束后,这些素质还没能说完。
已证得这种三藐三菩提,在三界中没有相等的众生之圣人,被称为是一切知智的佛陀或正自觉者(三藐三菩陀)。
当在两不可数与十万大劫的期限里,圆满了诸巴拉密之后,独觉菩萨即能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但是他却不能证得一切知智和如来十力智等,这类圣人被称为独觉佛。
三类未来弟子,在各自的期限圆满了诸巴拉密之后,即会依靠一位导师(即佛陀)之助,而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证得弟子菩提的圣人,被称为阿拉汉弟子,他们是上首弟子、大弟子或普通弟子。
摘自缅甸明昆大长老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