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林某西方比库:有一次,一位名叫长膝的富翁请教佛陀说,像他这样拥有妻儿,享用美丽且上等的衣服、珠宝、花饰、金钱及诸如此类东西的人,如何才能使自己在今生与来世得到快乐。
当时,佛陀向他解释获得居士之乐的前四个先决条件:1.我们善巧与努力地工作;2.我们保护自己的财富;3.我们的朋友拥有信心、戒行、施舍心及智慧;4.我们不奢侈地享用自己的财富。
由此可见,佛陀认为财富是获得世俗快乐的先决条件,但那必须是透过工作、精进及正当方法,也就是「如法地」获取的财富。
当然,财富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财富的价值,是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也就是我们以自己的财富所造的业——善业或恶业。
因此,佛陀向其主要护持者给孤独长者,解释要发达的五个原因:1.为了给与父母、伴侣、子女、奴仆及工人分享自己的财富。
这可称它为世俗社会里正当的欲乐:我们舒适地过活,吃得好,穿得好等等,但是不奢侈。2.为了与朋友及同伴分享自己的财富;3.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4.为了佛陀所称的五种开销:
对亲戚的开销(我们的基本责任);对访客的开销(世界性的待客之道);对逝世者的开销(布施且与他们分享功德);对国王的开销(税金);
对天神的开销,承认他们拥有大威神力及戒行,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众生。全世界都认同这种对天神的尊敬,除了那些被愚痴误导、认为天神是不存在的人,他们认为天神是古代那些不科学及不理智的信仰。
佛陀说,要发达的最后一个原因是:5.为了供养那些秉持坚忍、慈爱、自制、自静,以及为了证悟涅盘而奋斗的沙门与修行者。
也就是说,我们透过供养勤修戒、定、慧三学的沙门与修行者,来造做善业。佛陀解释,布施给这样的沙门与修行者拥有乐报,而且能导向天界。
佛陀也解释,居士在思惟他如何享用自己如法获取的财富,以及如何用它来积福时,他感到快乐、满足,佛陀称之为财富之乐。
佛陀解释,布施是三种福行事的第一项,三种福行事是:布施;持戒(例如五戒、八戒、比库戒);禅修(止禅与观禅)。
有一次,一位名叫瓦查各达的游方者询问佛陀,他是否真的说过,人们应该只布施给比库,而不应该布施给其它人。事实上,说不应该布施给其它人,就等同于阻止人们布施。
佛陀回答说,那是不真实的,然后向瓦查各达解释,如果阻止人们布施,将会有什么结果:「瓦查,阻止别人布施的人,会导致三种障碍产生,做了三件事。
是哪三种?1.他阻止施者积福;2.他阻止受者获得施物;3.他毁了自己,伤害了自己。」告诉别人不应该布施,就是这么严重。
有一次,一位天神问佛陀,阻止别人布施的这种行为,其果报是什么。佛陀说: 「在这世上,太过节俭者,吝啬、吹毛求疵;阻碍别人布施者,死后投生到畜生界或夜摩王之界。」
佛陀向瓦查各达游方者解释:「若人把厨房或桌上的残食,丢进粪坑或水坑里,心里想着:让我去喂活在里面的生物。我说,这也足以为他积福,更别说是供养人。」
但是,把桌上的残食丢进垃圾桶里,心想:「真讨厌!真不卫生!」因而培养了我慢与嗔恨,这是不善业,这是现代社会及现代科学的方法。
反之,把桌上的残食丢进水沟,心想:「愿水沟里的生物吃它;愿它们快乐。」因而积福及培育慈心,这是善业,是古代积福科学的方法。
我们的意愿(思心所),决定了我们业的性质。无贪、无嗔、无痴的善思,造的便是善业。贪婪、邪见、我慢、嫉妒、吝啬、嗔恨等的不善思,造的便是恶业。
在解释布施时,佛陀时常提到福行。佛陀向瓦查各达解释的第一项是,当我们阻止别人布施时,我们是在阻止别人积福,阻止施者行善。
施者的福业,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说:「噢,根本不需要布施!」我们已经忘了,布施首先会为施者带来利益,带来福业;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忘记了业报法则,违背了佛陀的见解,已经采取属于邪见的唯物论。这种唯物见在佛陀时代早已存在,现在当然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正统信仰。
因此,现代社会的正统信仰,不看施者、只看受者:「他需要那个做什么?」或者,看待乞丐为:「他只会用钱来喝酒!」
或者,较先进的想法:「我有缴税,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更多?」在许多所谓的先进国家里,乞讨甚至被禁止,乞丐们被政府干扰,甚至被逮捕。
乞丐被所谓的发达国家看成是害虫,因为他们是可耻的证据,证明经济学家及其它唯物见的大师们所承诺的美满天堂,只是一个神话故事。
唯物见的另一个层面,是谈到浪费:「不,不,不!不需要给别人这么多!这只是浪费罢了!」
浪费是没有善用东西,食物怎么会浪费?
首先,我们以慷慨的心,做布施善业来积福。接着,我们可以把吃剩的食物,布施给乞丐,再次积了福。我们也可以把吃剩的食物,布施给狗、猫或蚂蚁吃,如此又再积福。
食物的价值,并不在于食用,而是在于施与。我们可以说:「我没有布施食物,我所做的只是积福。」被邀请吃晚餐时,如果我们在盘上盛了超过自己能吃得下的食物,
别人就会瞧不起地说:「真贪心!」反之,如果主人在我们的盘上,盛了超过我们能吃得下的食物,别人就会称赞道:「真慷慨!」
比库不是因为贪心,而带着满钵、满袋的食物踉跄地走,而是因为慷慨:施主们的慷慨,这是他们的福业尺度。我们是否应该限制我们的福业?
如果要谈论浪费,我们应该谈论太空计划、航天航空、火箭、人造卫星等,造成大量人力与资源的浪费,而这就是不断增加消费的现代社会所认为的存活的最重要意义。
这些含有大量核燃料的航天航空事业,已经导致污浊的空气、污浊的水、污浊的大地,以及污浊的身、语、意行为的正统信仰。
根据现代社会的政治科学,增加浪费(不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导向快乐与繁荣的方法。事实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国民生产总值只是贪欲与愚痴的尺度,奢侈地浪费自己的财富;
反之,布施是无贪(慷慨)与无痴(对业报法则充满信心)的尺度,适当地把自己的财富,转变成善业与福业。因此,对于布施善事,我们所能够谈到的浪费,只是浪费了积福的机会,仅此而已。
当我们布施时…,当我们接受布施时,应当在一切时皆把业报法则谨记于心。某人要给我们东西时,我们应该谨记,那是为了他的利益。之后,才是为了我们的利益。
因此,事实上,我们透过接受而施与:施与别人布施造善的机会,施与别人积福的机会。如果某人要给我们所不要的东西,我们应当三思之后,再去拒绝。
当然,身为比库的我们应当接受,因为施主供养僧团并不是为了比库们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身为比库,我们必须时常谨记布施的福业,
并不在于接受(比库的事);布施的福业,是在于施与(施主的事)。佛陀本身一而再地解释,僧团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因此,只要是如法及许可的,比库应该接受施与他的任何东西,当然也应该辨别每一个情况。例如,如果他不认识该人,或该人很少布施,或该人在特别情况之下布施,
或特别努力地布施非常特别的东西,比库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反之,如果某人问他是否需要某某东西,而他并不需要。或是某位他相熟的人,
想要供养他不需要的平常东西,或当时有其它比库可以接受,他可以说他不需要它。但若该人坚持,他当然必须接受。
比库不应忘记,他在社会里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信徒们的福田,以及他必须保护信徒的信心。这是为何佛陀一而再地告诉比库们,必须非常严谨地持戒。
同时,还必须精进禅修以证悟涅盘的原因。除此之外,比库们又有什么办法成为上等的福田?从阿难尊者有一次向波斯匿王解释佛法的事件,就可看到保护信心的例子。
国王对该解释感到非常欢喜,以致供养了一件非常昂贵的皇家外衣。波斯匿王在供养昂贵的皇家外衣时,说道:「请阿难尊者慈悲地接受它。」
但是,阿难尊者说:「这是不需要的,陛下, 我的三衣具足。」他可以拒绝,是因为波斯匿王是对佛陀拥有极大信心、时常布施的施主。
然而,波斯匿王的欢喜(指他被激起的信心),强大到他「需要」供养。因此,他向阿难尊者解释说,阿难尊者可以用它来做新的袈裟,
再把自己的旧袈裟,拿去跟其它的比库分享:「如此,我们的供养将会满溢出来。尊者,请阿难尊者接受这外衣。」
当时,阿难尊者接受了外衣。为什么呢?他并不是突然间又需要它了,因为对于比库来说,这种自私的事,是不重要的。
因为国王说明了对供养的需要,而接受及保护国王的信心,则是阿难尊者的责任。从佛陀对僧团袈裟的事件里,也可以看到保护信心的例子。
在前二十年的僧团里,众比库只穿粪扫衣。后来,在一位在家居士的请求之下,佛陀允许众比库接受在家人供养的布。
《律藏》解释,大众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感到欢喜、雀跃,心想:「现在我们要作供养,要供养比库们的衣,我们要造福……。」
在仅只是一天的时间里,在王舍城里就制了数以千计的袈裟……在城外的郊区,也制了数以千计的袈裟。在那个时候,僧团达到获得利养的顶点,也就是说不久之后,就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袈裟。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佛陀并没有说,在家人不需要供养袈裟;反之,为了确保僧团能永远作为世间的无上福田,佛陀为僧团制下选出代表僧团的受衣员、藏衣员、储藏室管理员及分衣员。
在这时候,佛陀甚至制定迦帝纳仪式。为了防止比库众对所获得的许多袈裟太过疏忽或执着,佛陀制定了许多有关比库个人及其袈裟的戒条。
从偷兰难陀比库尼的事件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佛陀比较着重于让信徒能够造福。那时,偷兰难陀比库尼博学、弘法善巧,而且拥有许多自己的信徒。
但是,她也拥有许多自己的见解,而且说了及做了许多不符合法与律的事。有一次,有一家她的信徒,想要供养袈裟给比库尼僧团。但是,偷兰难陀却告诉他们,那是不需要的。
她说道:「你们很忙,有许多事情要办。」后来,该户人家失去了他们的财产。当时,他们不单只对没有财产感到悲伤;也对在拥有财产时没有布施,没有适时地积福,而感到悲伤。
偷兰难陀比库尼,阻止了他们供养袈裟给比库尼僧团。听到这项消息时,佛陀严厉地谴责她的劝导,以及制了一条戒:若比库尼,阻止比库尼僧团接受袈裟,她即犯了重罪;
如果那是其它的资具,那也是一项罪,虽然比较轻。因此,布施并非有关接受物质资具,而是有关福业与善业。在分析「非善士施」时,佛陀就是在讨论业。
佛陀说:「诸比库,这些是非善士施的五项因素。1.他不细心地布施。」在布施的时候,我们的心在其它地方,我们边跟朋友说话边布施,我们边跟比库漫谈闲话边布施,
譬如「您来自哪个国家?」或「您怎么称呼?」我们边想泊车边布施,我们匆匆忙忙地布施,好像布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来进行。
「2.他不恭敬地布施。」不细心地布施,也就是不恭敬地布施。但是,不恭敬包括散漫地布施:我们散漫地把东西丢进钵里;或好像给朋友般地布施,说:「嗨!你好吗?」
尝试吸引比库的眼光,想要获得认同的友善微笑;或者散漫地只用一只手来布施,甚至是用左手。在家里,我们甚至边看电视边布施。
「3.他不亲手布施。」我们把钱,交给朋友或仆人,叫他们去买食物来布施。或把食物交给他们去布施,或者我们带来食物,却把它交给寺院净人去准备及布施。
这使得净人们很开心,因为他造了许多善业。当然,如果我们由于工作或其它任务而不能亲自去布施,因此请朋友代为布施,这则另当别论。这也是善业,因为这是善巧而不是懒惰。
「4.他布施残食。」我们布施自己不要的东西,例如:就要坏或已经坏了的水果、剩下的蛋糕、换掉已经不要了的家具:我们布施二手必需品。
「5.他以无果报见来布施。」认为布施没有果报,这是邪见。举小孩子的例子来说,他没有想到未来将会有果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什么东西。
一般上,都是因为父母叫小孩子做布施,他才去布施。因为这么做,就会受到父母的称赞,或者是他纯粹喜欢布施。 善士施,则恰好与非善士施相反。
佛陀说:「诸比库,这些是善士施的五项因素。1.他细心地布施;2.他恭敬地布施。3.他亲手布施。4.他布施非残食。5.他以有果报见来布施。」
如果我们是虔诚的佛教徒,我们恭敬地、把心专注于布施地,来进行布施。布施是喜悦的时刻,但是,必须拥有精细的精进与善巧,才能产生真正的喜悦。
善巧,是指站在适当的距离、用双手供养、把自己的心投入于布施的善业来布施:这不能够匆忙地进行。为了使得福业无量,我们视该比库为「比库」,
以及专注于非个人特征的钵、袈裟、剃除头发的头、赤足或甚至黄围巾。有许多其它方法,可以让我们在供养时,把自己的心充满恭敬:我们在供养之前,脱掉鞋子(因为比库是赤足的)。
我们跪下来供养;我们以双手,先把施物高举于额头之后再供养。供养之后,我们合掌、鞠躬或五体投地顶礼(有些人在供养之前也这么做)等。
这一切都是显现于身体行动的恭敬意业,任何如此实行的人,将会立刻领会它们的上等效果:它们都能令心专注,产生许许多多的恭敬心;这会带来快乐、提升布施之清净、增长我们所造的福业。
最后一项才考虑的是速度与方便,那就是把心投入于欲乐(身体的舒适),这是不符合布施的。最好的(拥有最上等福业的),并不一定是最快速且最容易的。
这是为何,比库从来不会匆匆忙忙。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关于不恰当的穿着。对于早晨去跑步的男人,当他布施给托钵的比库时,他并没有透过其穿着,来显示对比库的不恭敬。
对于穿着端庄的便装长袍,从家里跑出来做布施的女人,也是同样的道理。甚至暴露肩膀、大腿、膝盖、腹部、背部等,穿着紧身暴露衣服、刚工作回来的妓女,也没有对比库不敬。
为什么呢?因为比库去托钵时,他进入没有受到邀请的世界。然而,当我们去寺院,或比库受到邀请来家里传授三归五戒及接受供养时,显然这是另一回事。
对于其它宗教的虔诚教徒,当他们去教堂时,或有教父来他们的家时,他们会穿端庄的服饰,虔诚的佛教徒也同样会这么做。
在家中或寺院里受戒与布施时,虔诚的佛教徒,不会穿得好像他们是在海边,或是在运动场上,或是在舞厅里,或是在床上(穿睡衣)。
在寺院里或禅修道场这种场合,虔诚的佛教徒穿着端庄得体,有些人则穿着白色的服装(在巴利圣典里,称之为白衣居士)。
这适合受持三归依五戒或受持八戒,适合有比库的场合,也符合许多信徒布施钱来建寺院的虔诚目的:恭敬佛、法、僧三宝。
因此,在这种场合里,虔诚的佛教徒不会穿着不整洁,男人不会邋遢地只穿不雅观的破旧牛仔裤及破旧T恤,或穿短裤;
女人则不会穿闪亮亮的衣服,或穿紧身的衣裤、暴露的衣服、短裤或短裙等,来展露她们的肩膀、大腿、小腿、腹部、背部等等。
这不适合寺院这种场合,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里,比库被人看见与如此穿着的女人在一起,都是不适当的。
虔诚的佛教徒父母,会教导子女不要在佛像及比库面前,或在布施或开示佛法时,四处乱跑、玩耍等等。虔诚的佛教徒,会灌输子女们正确的知识;
告诉他们在受戒及做布施的时候,那不是玩耍的时候;寺院或禅修道场,不是游乐场所,要玩耍的话,应该去花园里或其它的地方。
虔诚的佛教徒,会避免带着手机来布施。否则,当我们三归依、受五戒、布施及聆听佛法开示时,会有电话的铃响声。接着是交谈,中断了我们的专注力,更甚的是中断了别人的专注力。
尝试细心地做这一切,是对善巧方法保持警觉,这种警觉净化了心。就是说,我们布施时所积的福,也随之强大起来。圣典记载许多虔诚佛教徒的行为的例子。
例如, 有一次,佛陀的首席女施主毘舍佉,在参加完一个庆典之后,来到寺院想要听闻佛法开示,她想:「穿着珠宝进寺院,对我来说是不适当的。」
因此,她把珠宝交给一位婢女保管,直到她从寺院出来为止。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可以读到包括婆罗门、诸王在内的在家人,即使只是想要念「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正觉者」;
也都会先适当且恭敬地整理好上衣(甚至是在家里或街上),这也是我们在受三归五戒之前先念的。透过致敬,我们向佛陀所制的戒律致敬。
举例而言,我们只供养比库被允许接受的东西(不供养钱、支票或酒等);我们只在适当的时候供养(中午过后,不供养含有乳脂的咖啡,或水果,或饼干);
我们依所允许的方法,使得有种子的水果成为许可(这只需花大约三秒的时间而已);我们站得够靠近,以便比库不会怀疑食物是否已受到适当地供养;
我们也不供养会毁坏比库的戒行的东西,譬如不供养酒类、香烟、槟榔、烟草、报纸等。
3.「他亲手布施。」亲手布施的意思,就是如此而已。然而,或许我们会想要鼓励或教导别人,而把东西拿给他们去布施,例如父母把东西拿给子女们去布施。
这很明显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它本身就已经是善业。亲手布施,包括自己亲手准备食物,而在正式的供养里,它也包括安排好东西,以及事后的清理工作。
来到寺院里的虔诚佛教徒,当然会先受持八戒,然后热心地帮忙一切事务。不需要有人叫他们这么做:他们会自动、自发,也是为自己而做。
4.「他布施非残食。」我们布施自己也会想要接受的东西。再者,我们不布施操作不正常的二手必需品等等。
5.「他以有果报见来布施。」我们拥有正见地布施,对业报法则充满信心地布施。事实上,当我们对业报法则充满信心地布施时,之前的四项因素,就会自动产生:我们的身、语、意行为,反映了我们对业报法则的了解与信心。
接着,佛陀解释善士施的另外三项因素:(一)他适时地布施。我们在有能力时布施,也把田园及果园的首次收成,拿来布施。
(二)他毫不吝啬地布施。我们的心,不会受到以任何借口呈现的吝啬污染。我们毫不犹豫地布施:这是舍离,是清净之无贪。我们不布施劣等、廉价、不想买给自己的必需品。
(三)他不伤害自己及他人地布施。虽然慷慨地布施,我们并不做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的布施,而使得自己陷入困境。
我们也不杀死动物来布施,不欺骗别人或偷别人的东西等,来布施。我们可以极尽能事地积福,但却不会造成伤害。
另一个有关布施及八圣道分其它层面的常见问题是:「不需要?」例如:「不需要五体投地地顶礼?」这需要佛陀称为受到修饰的回答:「如果是不善的,它就肯定是『不需要的』。」
也需要佛陀所称的反问:「如果是善的,它是否『不需要』?」「不需要」,是依靠我们需要什么?如果我们要烘烤巧克力糕,香蕉是不需要的;反之,若要烘烤香蕉糕,香蕉则并非不需要。
如果我们要轮回,要不断地重复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那么善业是不需要的;反之,如果我们要灭尽这一切,要证悟涅盘,善业则并非不需要。
我们顶礼佛像,是否为了使得佛像快乐?我们顶礼比库,是否为了使比库快乐?佛像是死的色法,比库也知道顶礼与自己无关,只与他穿的袈裟有关。
如果比库还俗,他不会再受到顶礼。那么,我们是否顶礼来使他的袈裟快乐?不,我们顶礼来使自己快乐,因为顶礼佛宝、顶礼僧宝是善业,而且佛陀说:「诸比库,应当修善!」
偷兰难陀比库尼说:「不需要」。但是,佛陀不曾说「不需要」。「不需要」是懒惰,是不善。佛陀说:「诸比库,应当舍弃不善!」
如果我们说「不需要」,我们就是在说:「舍弃善!培养懒惰!」因此,说「不需要布施」是有害的;说「不需要顶礼」及「不需要修善」;也是有害的。
然而,如果说「不需要懒惰」或「不需要恶业」,则是有益的。由于懒惰,我们认为福业(布施、持戒、禅修)是不需要的,礼貌是不需要的,
受持布萨八戒是不需要的,戒律是不需要的,探讨佛法是不需要的,简而言之,修善是不需要的,善业是不需要的,涅盘也是不需要的。
换言之,八圣道分是不需要的;佛陀是不需要的;佛法是不需要的;僧伽是不需要的。也就是说:佛教是不需要的!这是我们所要的么?要灭绝佛教?可能是吧。
佛像无法理会我们,比库们也无法理会。比库们只知道: 「我是自己的业的主人,我是自己的业的继承人……无论我造了什么善业或恶业,我都是它的继承人。」
无论如何,佛陀解释,比库不可和认为不需要九法的人相处。当比库到来时:1.他们不亲善地起立;2.他们不亲善地问候他;
3.他们不亲善地请他入座;4.他们把座位藏起来不给他坐;5.他们有多的却只供养他少许;6.虽有上等食物,他们却只供养他粗劣的食物;7.他们不恭敬也不细心地供养;
8.他们不留下来听闻佛法;9.开示佛法时,他们不专注地聆听。这种人既不喜欢佛、法、僧,也不恭敬佛、法、僧;若要比库与他们相处,就等于是要比库也不恭敬佛、法、僧。
因此,为了保护佛教比库,为了防止比库造下不恭敬三宝的恶业,佛陀劝导比库们,不可和这些不虔诚、不恭敬三宝的人相处。
在戒律里则有戒条直接指明,不允许比库对不恭敬三宝的人说法:不允许比库对穿着不敬的人说法,不允许比库对行为不敬的人说法。
然而,在一切的时候,比库都必须对别人向他所作出的不尊敬或不友善行为,保持警觉。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么做是不善的:这么做的人伤害了自己。
比库应该停止与不虔诚、不恭敬三宝的人交谈,以及离开这些人,以避免他们再作出不虔诚、不恭敬的行为,及阻止他们继续产生不善业;不善业永远都是不需要的。
比库不可注意是谁在供养,或他们如何供养,只要那是许可的。虽然比库可以接受任何人的供养,但他不可和不虔诚的人相处。
同样地,虽然佛陀说,我们甚至可以透过供养恶比库,来累积无量福业(只要我们视他为僧团的代表),佛陀也说生命中的前二项吉祥是 :「不跟愚者相处,而与智者相处。」
跟愚者相处是很危险的。我们可能被诱导至接受邪见,学习「不需要持守戒律!」、「不需要细心择善!」我们可能被诱导,从原本相信虔诚与睿智的佛教徒所相信的,转变至相信愚者所相信的。
然而,无论是怎样布施都有欢喜心:我们欢喜,比库欢喜,我们的朋友欢喜,连天神也欢喜:不是对食物感到欢喜,而是对福业感到欢喜。
越善巧,善业就会越强,我们也就越欢喜。对于这样对业报法则表现出拥有不凡信心的施者,每个人都会受到鼓舞,而对他感到特别尊敬。
这种行为鼓舞每个人(包括比库)去好好地修行,这种行为保护佛教继续存在。这是为何比库从来不匆匆忙忙。无论布施的时间是五秒或十秒,或他必须等几分钟,这些都没有差别。
差别是想要布施的人,有机会依照自己想要且许可的方式来作布施。如此,比库即实行了他作为世间的无上福田的任务。
在布施结束之后,比库不说谢谢,而是说法。请让我以众比库常诵的这种法,来结束这一堂开示 :「对于时常恭敬及服侍长辈之人,这四种法会增长:寿命、美貌、快乐、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