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始佛教

诸母之母
时间:2014-07-18 22:13:39  来源:  作者:

帕奥禅林某西方比库:应循所邀讲的题目四圣谛,今天的开示是有关第二圣谛——苦集圣谛——的四堂开示的最后一堂。
  
今天,且让我们问一问自己几个大问题,一切时代的人,所问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人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整个历史上衍生许多忆测、许多迷惑、许多渴望及许多痛苦。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哲学家与诗人绞尽脑汁,写了一页又一页纸,甚至许多本厚厚的著作。
 
去任何一间好的大学的图书馆,都可见到一架架的书,现时的、旧时的、甚至古代的,尝试回答有关人的问题。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沙米帝的比库,也问佛陀这样的问题。
 
《相应部.沙米帝问有情经》里记载,沙米帝比库如此询问佛陀:「尊者,说到『有情、有情』。尊者,如何会有『有情』,或如何有有关『有情』的解释?」
  
佛陀回答:「沙米帝,有眼、有颜色、眼识及眼识所识知之法,便有有情或有关有情的解释。有耳……鼻……舌……身……有意、有法、意识及意识所识知之法,便有有情或有关有情的解释。」
  
我们可能会问:「这是什么?」「我」又是什么?我们无法了解,我们感到迷惑。甚至不要去了解,因为我们会害怕。
 
我慢也可能生起:「这些枯燥无谓的解释有什么用?」「这真的需要吗?为什么不比较轻松、友善与随和一点?」
 
接着,怀疑可能生起:「这真的是佛陀的话吗?」「佛陀的笑容在哪里?佛陀的热心又在哪里?」
 
我们以为佛陀只是一个友善的家伙,会说好听的故事,开怀大笑,会开玩笑,拍拍我们的头说,一切事都没有问题:「只要快乐,微笑,行善,但不执着它就好了。」
 
当我们执取这种见解,接受这种教法,我们就会对佛陀正法失去信心:我们不寻求正法,我们不学习佛陀正法。
  
有一次,一个名叫婆蹉卫多的外道对佛陀产生了信心。接着,他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当佛陀告诉他,其见解是不符合佛法时,婆蹉卫多失去了信心,宣说自己的迷惑与混乱。
 
《中部.婆蹉卫多火经》里记载了这些对话。当时,佛陀的回答是:「婆蹉,这已足以令你迷惑,足以令你混乱。
 
婆蹉,因为此法深奥、难知难见、寂静殊胜,无法只透过推理证得、微妙、当由智者体证。在你执持其它见解、接受其它教法、认同其它教法、追求不同的修行、跟随不同的导师时,你很难了解它。」
  
正如佛陀清楚地说明,正法是非常不民主的:只有佛陀的教法,才是正法。而且,只有出类拔萃的智者,才能够了解它。
 
每当我们尝试,把佛陀正法去民主化,令它顺从大多数人(无知者)的无知见解时,它便不再是正法。为什么呢?
 
因为并不是佛陀正法,需要去顺从无知的见解。反之,应该是无知的见解,需要去顺从佛陀正法。直到这些无知的见解,转变成正见,也就是正法。
 
因此,我们需要跟随佛陀,我们需要接受佛陀的教法、认同他的教法,以及实践佛陀所教导的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佛陀在《法句经》第274首偈里说:「这是唯一的道路,再无其它知见清净之道。实践此道能令魔王迷惑。」唯一的道路便是正法——法的道路。
 
我们必须一心一意地走在法的道路上,也就是佛陀之言。否则,我们不能够令魔王迷惑,而是令自己迷惑。
  
法,就是缘起法,此法深奥、难知难见。透过足够坚强的定力与禅修技巧,我们能够辨识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究竟名色法,直接知见缘起,亲自体证。
 
在这之前,我们应该细心且谦虚地修学缘起:佛陀的教法。这是佛陀所说的圣弟子的闻财。在《增支部.七集.详细财经》,佛陀列举了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
 
佛陀解释:「什么是闻财?圣弟子多闻、谨记所闻、增强所闻。此教法初善、中善、后善,具足正确的义理与辞句,确定地言明圆满清净的梵行:他多闻、谨记、背诵、探讨及以见完善地通达此教法。这称为闻财。」
  
大家想要成为圣弟子吗?如果要,就请别忘记,如果认为法是很容易的,我们就肯定完全不了解法。
  
且让我们继续上一回暂停之处: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对阿难尊者解释的缘起。佛陀解释,名色缘生识,而识本身,又缘生名色;
 
名色,缘生触、受、想、爱、取、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佛陀解释,对于一生所能辨识的极限,是名色与识:
  
「因此,阿难,就只是这个名色是识的起源、因缘。阿难,这即是生老死与堕入他界及投生所到的界限;这即是名称与概念所达的界限;这即是智慧的界限;这即是对这一生的轮回所能辨识的界限,即名色与识。」
  
这一切,是菩萨坐在菩提树下时所证悟的,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他自问的九个问题,以及因而了悟的十个缘起支。但菩萨还超越了这一生,问了第十个问题:「因何有识?什么缘生识?」
  
接着他了知:「行缘生识。」佛陀解释行:「行有三种:身行、语行与意行(心行)。」
  
在佛法里,行有好几种含义。佛陀在《相应部.所食经》,讨论随念过去世的五蕴时,他解释行最为普遍的含义:
 
「诸比库,为何称它们为诸行?它们行作有为。它们行作色行为色;它们行作受行为受;它们行作想行为想;它们行作行行为行;它们行作识行为识。」
  
因此,行,是指行作而成之法,法的形成,即名色法及其形成。举例而言,在之前其中一堂开示里所提到的咖啡:一杯咖啡的诸缘是咖啡粉、杯子与滚水。
 
这三种东西,行作一杯咖啡的「形成」。但它们本身也是行法。举例而言,咖啡粉之行,是透过咖啡豆之行及摘、晒、炒与研磨咖啡豆之行形成的。
 
咖啡豆之行则透过咖啡树之行形成;咖啡树之行透过咖啡豆、土地、水与阳光等之行形成。
  
世间的一切名色法,都是行法,而行法之形成,则依靠种种因缘:若无适当的因缘,该法之行不会产生。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缘起法说出了诸行形成的必备因缘:一切缘起支都是行法,行作以便其它行法形成,包括使识行形成。
 
然而,涅盘则非行法,它不是缘生法:因为它是无为法。
  
但是,产生识的行,有特别的含义。佛陀在以它命名的经《行经》里,解释行。在这部经里,佛陀解释,有情如何根据自己行作的三种行,而出生在某个生存界里:
  
「在此,诸比库,某人……行作了恶身行……恶语行……恶意行之后,投生到恶界里。」佛陀解释,若人行作了身行、语行或意行,便会产生乐受或苦受。
 
然后,佛陀根据缘起法则分析:「当他投生于恶界,不善触接触他。受到不善触接触之下,他感受不善受,完全痛苦,即如在地狱里的众生。」
  
佛陀解释,若人行作之行是善的,他将投生到善界,例如成为某个天界的众生;若人行作之行是不善与善两者,他将投生到恶界与善界,例如成为人界、某个天界、动物界、饿鬼界等的众生。
  
在《中部.狗务沙门经》,佛陀向富楼那沙门总结这项解释时,明确地指出它是业:「因此,富楼那,一个有情的投生,是因为一个有情根据自己所造的投生。因此,富楼那,我说:诸有情是自己的业的继承者。」
 
在这部经里,佛陀给予和之前引述的《行经》中相同的解释。佛陀把恶身行、恶语行与恶意行称为「暗业」或「黑业」,把善行称为「亮业」或「白业」。
  
这是很直接的。佛陀解释有情造业,死亡时该有情的业,导致投生。举例而言,一个人造了不善行,这是他投生到恶界的因缘。
 
例如:其不善行,是他投生为地狱有情的结生识与名色的因缘。名色与识,则是该地狱有情的六处的因缘。
 
六处,则是他被不善触接触的因缘。不善触,则是他感受不善受、苦受的因缘。不善受或苦受,完全是痛苦的。
 
因此,都佛陀说,诸有情是自己的业的继承者时,他就是在说,诸有情是缘生的。
  
在此,本文作者(帕奥禅林某西方比库)解释:事实上,佛陀并不是说,一个有情造业,而另一个有情体验果报。正如之前所讨论的,那是邪见。
 
而且,根据这堂开示开始时,所提到的佛陀的解释:有情,就只是眼、色尘、眼识、耳、声尘、耳识等等而已。
 
然而,当佛陀在解释诸经文中的法时,佛陀采用世俗的语言及究竟的语言两者:根据其听众,如何才能最容易明白。
 
因此,佛陀可能会同时说到,有情与眼、色尘、眼识等等。有些听众,以其中一种方式来理解,有些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有些则以两种方式来理解。
 
作者也提到,没有任何一部经文,是佛陀亲口向我们讲的,因为佛陀已般涅槃二千六百年。我们以二手的方式,听闻到佛经。
 
诸经文,是讲给愚痴比较微弱的人听的。佛陀时代的人,所了解与知道的法,是现代人不知道或不接受的,因为现代人拥有自己科学与唯物的错误见解。
 
因此,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不要归依自己的无知、我慢与无信。不要相信由于现代人无知、我慢与无信,而武断且无知地对巴利圣典作出的某些结论;
 
就只因为对我们看来,巴利圣典有些地方显得不清楚或不连贯,那些现代学者就武断地作出结论,这种行为,导致及已经导致产生许多对于佛陀教法的迷惑;
 
对佛陀教法严重且迷惑的曲解、以及质疑巴利圣典的名副其实的质疑狂:所谓以学术为依据的质疑,无非就是不信与怀疑。而怀疑,是不能够导向证悟涅槃及道果的。
 
回到原文:我们的业行,决定我们未来世的素质与投生之处。如果我们的业行,是阿拉汉道智,它即确定我们永不再投生。佛陀在其教法里,一再重复地解释这一点。
 
举例而言,在解释善业行时,佛陀于《法句经》第18首偈,解释当下可见的果报,以及未来世的果报:
 
「这一世他快乐,来世他一样快乐,行善者在今生与来世都快乐。想到『我造了善业』时,他感到欢喜。再者,当投生到善趣时,他更加快乐。」
  
这是所有年轻与年老的佛教徒,都明白的其中一件事,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我们可以说,这是幼儿园的佛法。
 
甚至有些非佛教徒也明白这一点,例如印度教徒,甚至包括那些明白布施食物、饮品、衣服与药物等身行,以及忍辱和谅解等意行,是投生天界的因缘的基督徒与回教徒。
 
有些基督徒跟从基督在圣经中给予的劝导:信与修行。在一些基督传承里,这修行被解释为:「七种身体的慈悲修行:给饥饿者食物、给口渴者饮品、给裸体者衣服、探访坐牢者、探访病人、提供住宿给陌生人、埋葬死人。
 
七种精神的慈悲修行:度化有罪者、指导无知者、辅导怀疑者、安慰悲伤者、忍辱、原谅伤害、为活人与死者祈祷。」
 
如果没有这种对缘起法的基本了解,就没有佛教徒会去理会持戒或布施。事实上,没有这种对缘起的基本了解的人,很难称为佛教徒,因为那就是邪见。
 
这是为何在讨论业是投生的因缘时,我们提及布施的利益。我们也讨论佛陀对于业的解释,其中,佛陀也说到三门造作的十种净行与十种不净行(三种身行、四种语行与三种意行)。
 
在《增支部.透视经》,佛陀对业的解释是:「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人们以思,透过身、语、意造业。」
  
思,是名法(精神现象)。思,是造作或意愿,是付诸行动。没有思,便没有业。佛陀解释,如果我们依正见造了业,我们将会投生到善趣;但若依邪见造了业,我们将会投生到恶趣。
 
在《相应部.业经》,佛陀说,我们现在的名色(身心),是旧业:「诸比库,什么是旧业?眼是旧业,当视之为所行作、所愿与当受。耳……鼻……舌……身……意……,这称为旧业。」
  
眼、耳、鼻、舌、身及意,是六处、名色与识:也就是人类的投生。佛陀在《中部.行生经》里说,若人造作意行,希望获得某种投生,这称之为「行生」。
 
该经的注释解释,投生只是诸行在投生,不是有情或人在投生。善趣众生的五蕴之形成,是因为「福行」。恶趣众生的五蕴之形成,是因为「非福行」。
 
佛陀说,只要有适当的因缘,只要人们造了所需的善行(福行),这种愿望之行就可能实现:「在此,诸比库,比库具备信、戒、多闻、舍与慧。」这些素质都是圣弟子之财。
  
接着,佛陀举出这种比库的愿望之行的例子:「他想:噢…愿我死后出生在富裕的贵族里!富裕的婆罗门、富裕的平民或天神。
 
他对该心、该愿行,专心致志。他对该心、该愿行,下定决心,他培育该心。这些行与他的安住,在如此开展与培育之下,导致他投生到该处。诸比库,这是导致投生到该处之道与方法。」
  
若人培育禅那(禅定或安止定),他可以发愿,要投生到与所证得的禅那相符的梵天界。我们都已知道这些愿望之行:我们在讨论布施时已经讨论过了。
  
然而,佛陀是否说我们应该发愿投生到善趣?不。佛陀说我们应该发愿,要完全灭尽轮回、证悟涅盘。为什么呢?因为正如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向阿难尊者所说:
 
「我已经说过:生,缘生老与死。当如是理解它。阿难,如果在任何地方,都完全没有任何有情的生:男神的、女神的、干达婆的、夜叉的、饿鬼的、人的、四足的、鸟的与爬虫类的,
 
如果完全没有这些有情的出生,那么,在无生、在生已灭尽之下,衰老与死亡,会发生吗?」
  
阿难尊者回答:「不会的,尊者。」
  
因此,无论造了什么业,我们都会继续地投生。即使一而再地投生在最好的家庭,拥有巨大的财富、完全的健康与令人惊叹的美貌,我们都无法逃避老与死,无法逃避痛苦。
 
无论我们在天界或梵天界的寿命有多长,它必定都会终止,这就是苦。唯一能够逃避老与死的方法,就是停止造作业行、停止投生。
  
这已经很明显,但为何我们还在继续造业?为什么我们还继续生死轮回?我们为何继续选择投生与老死?
 
这是菩萨的第十一个问题:「因何有行?是什么缘生行?」他接着了知:「无明,缘生行。」
  
于《相应部.分别经》中,佛陀开示无明:「诸比库,什么是无明?不了知苦、不了知苦集、不了知苦灭、不了知导向苦灭之道。」
  
说到无明,佛陀是指不了知四圣谛。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继续投生、我们的生死轮回的因缘,就是我们对四圣谛的无知、无明。
 
在《相应部.第一边际树经》,佛陀解释:「诸比库,由于不彻知、不通达四圣谛,你我长久以来不断地生死轮回。」
  
然而,于《相应部.转法轮经》,在解释第二圣谛时,佛陀说:「诸比库,这是苦集圣谛:它是造成投生、充满爱欲、四处追求爱乐的贪爱。」
  
为什么佛陀在一个地方,说贪爱是苦的因,在此则说无明是苦的因?因为正如我们所知,十二缘起支的每一个,都是苦的因:
 
苦的因,是生、有、取、受、触、六处、名色、识、行,而诸苦之母,则是无明。因此,无论我们说苦的因,是贪爱或者无明,或说贪爱与无明是苦的因,结果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导致痛苦的有为法。
  
在《相应部.黑暗经》,佛陀解释:「诸比库,那些沙门与婆罗门,不如实知『这是苦』,不如实知『这是苦集』,不如实知『这是苦灭』,不如实知『这是导向苦灭之道』;
 
那些沙门与婆罗门,极度耽乐于导致生之行;导致老之行;导致死之行;导致愁、悲、苦、忧、恼之行。」
  
由于无明,而耽乐于组成我们的生命的东西,也就是贪爱、意业之行。佛陀接着说:「极度耽乐于如此之行,他们行作导致生之行,行作导致死之行,行作导致愁、悲、苦、忧、恼之行。」
  
由于无明与贪爱,所以造作了导致苦的身行、语行与意行:造作了身业、语业与意业之行。正如佛陀《增支部.思经》中所述,
 
若人行作了身行、语行或意行,它便会产生乐受或苦受,无明也随之而生。这是在说,无明缘生那三种行的另一种方法。
 
佛陀接着解释,当无明灭尽之时,那三种行即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它们的乐受或苦受的果报,不再生起。当不再有业行时,便没有了受行。
 
这项解释,也适用于《分别经》中提到的三种行。这些经,都同样是在说行之缘生过程,虽然佛陀不是一直采用同一个用词:这对当时佛陀的听众,并不构成问题。
 
为了避免误以为诸经是不一致的,以及为了避免曲解佛法的可能性,现代的听众们必须谨慎小心,应当寻求巴利注释的协助。
 
接着,佛陀解释:「行作了如此之行,他们堕入出生之黑暗,堕入死亡之黑暗,堕入愁、悲、苦、忧、恼之黑暗。」
  
由于无明、贪爱与行,而有投生、识入胎、名色之形成、六处、触与受:生死轮回持续不断。我们何时开始如此疯狂?
 
在《相应部.草木经》,佛陀解释这何时开始:「诸比库,生死轮回的起点无法得知。受到无明蒙蔽、贪爱束缚、来来去去地轮回的诸有情的起点,是无法得知的。」
  
它不曾开始。当佛陀解释,无明是一切苦之母时,他并不是在说,无明是第一因。根本就没有,第一因这一回事。
 
《迷惑冰消》的「缘作分别」进一步解释:没有任何的法,只依靠单一的一个因而生起。也没有任何的法,能够单独地生起:永远都是许多因、产生许多果。
 
缘起,并不是在说一系列个别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地生起,就像电影卷盘的个别镜头:「首先是这个发生,接着是那个发生。然后,再然后,又然后。」
 
这只是一面的见解,扭曲了真实法多层面的复杂结构,这种邪见也可称为「历史之见」。诸缘起支,并非个别的事件,而是互相作为缘及缘生的行法:行法行作行法。
 
然而,为了分析多层面的真实法,我们跟随佛陀的作法:我们必须逐一地讨论诸行法。有第一因的想法,是一种邪见。
 
正如佛陀所说,轮回起点是无法得知的,这是为何不能把缘起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是静止的。人们能够说,从最下面的一级爬上项端的梯级。
 
如果要用东西来比喻缘起,我们可把缘起比喻为转动的轮子:它永远都在转动,我们不能说从第一枝辐条,去到最后一枝辐条。
 
事实上,在解释缘起时,《清净之道》把缘起比喻为轮子:有轮。在《增支部.无明经》,佛陀解释为什么无明不是第一因:
  
「诸比库,无明的起点无法得知。例如:在此之前没有无明,但之后无明即生起。然而,诸比库,虽然这么说,却可知:无明有其因缘,无明有其食。」
  
在此,佛陀说到无明之食,即无明食用之行。佛陀说,无明食用五盖之行:欲欲盖、嗔恨盖、昏沉与睡眠盖、掉举与追悔盖,以及最严重的疑盖。
 
疑,缠绕着一切现代与进步的佛教徒,包括出家人与在家人两者。五盖,则食用三恶行之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我们刚刚讨论它们。
  
恶行,食用根无律仪之行:不律仪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不善心之行。《中部.大爱灭尽经》解释,根律仪是比丘的基本修持。
 
根无律仪,食用无正念与无正知:不日夜地完全觉知自己的身行、语行与意行。无正念与无正知,食用不如理作意之行: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
 
对于不如理作意的详细解释,请参考《中部.一切漏经》及其注释等经典。不如理作意,食用无信之行。信之行,是圣弟子的七财之一。
 
无信之行,即是不相信佛陀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增支部.详细财经》)
  
无信,食用不闻正法之行:学习佛陀以外的导师的教法,这包括不符合佛陀之言的自创佛法。现在,佛陀已经入灭了大约两千六百年,因此我们不能够听到佛陀亲口说法。
 
然而,那些亲耳听闻佛陀说法的比库,已经足以背诵从佛陀及其它智者比库之处所闻之法,再加以编排,甚至解释它。这是现在我们所称的巴利圣典。
 
巴利圣典,是我们可以找到佛陀正法的唯一地方。由于无知的本性,我们不能了解佛法,因而面对步入邪道之险时,巴利圣典中广泛且深入的注释,确保我们走在正道上。
 
如此,我们能够依照佛陀的劝导,即在不了解法时,向智者比库求教。正如佛陀在《中部.蛇喻经》里的劝导:「诸比库,在你们不了解我的话的含义时,就应该来问我,或询问睿智的比库。」
 
而且,巴利圣典是我们的「筏」(即越渡生死轮回之洋的法筏),除非紧紧捉住我们的筏。否则,我们将无法达到彼岸:我们将不断地沉溺在生死轮回之洋里。
 
最后,不闻正法,食用不亲近善士之行:不亲近那些听闻正法、说正法、有信心、如理作意、有正念、有正知、律仪诸根、持守五戒(在布萨日则持守八戒;若是比库则持守比库戒)、有慧意行而非无明意行的人。
  
当然,无明的这八种食之行本身,就是无明之行:对四圣谛无明。无明是苦之母、祖母、曾祖母等等:苦之母之母。
 
正如佛陀在《增支部.因缘经》所说:「诸比库,无明不能引生明。诸比库,无明引生的是痴(无明)。」行之因,是无明。
 
在此,佛陀说的是「痴」,不善业的三种因之一。无明与痴,是同义词,为了一贯性,在这里作者把两个巴利词,都译为无明。
  
菩萨始于问什么是老与死的因缘,最终来到了无明。佛陀说,接着菩萨总结他所发现之法。且让我们也这么做。
 
在此,作者告诉其听众,每天念诵以下这段经文,是较大的善业,他建议听众在当天就开始这么做:「如是,无明缘生行;行缘生识;识缘生名色;
 
名色缘生六处;六处缘生触;触缘生受;受缘生爱;爱缘生取;取缘生有;有缘生生;生缘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苦蕴,如是集起。」
  
对于我们所讨论的一切,更简短的总结,当然是佛陀在《中部.大爱灭尽经》里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这一切在哪里结束?涅盘:第三圣谛。简而言之:「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上一篇: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
下一篇:供养动态——论坛布施活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