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持戒再清净,道德再高尚,奉献再多,帮助的人再多,也还是人天善业,还属于欲界法,只能带来人天福报,并没有超越欲界因果,更不能解决自身烦恼的问题。
比戒行和奉献更加重要的是内心的提升。因此,希望实现生命意义、寻求生命超越的善人们,应该在树立信仰、完善道德戒行和奉献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致力于提升心灵。
如何提升心灵呢?要学会自我调控,善于调伏和引导自己的心,做心的主人。有些人可能会辩解说:心属于我的,我当然是自己心的主人,为什么还需要做心的主人?
好,假如你是心的主人,那么,你想要让心欢喜,它就能欢喜;你想要让心快乐,它就能快乐;你想要让心专注,它就能专注;
你想要让心平静,它就能平静;你想要让心不陷入情绪,它就不会陷入情绪。做得到吗?做不到!证明心不由得你做主,你并不是心的主人。
所以,想要调伏内心,做心的主人,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内心,看清心的真面目。我们的心做烦恼的奴隶实在太久太久了,受烦恼控制和奴役的心,
一直都追随着贪、瞋、痴,追随着烦恼,追随着习气。未经调伏的心习惯性地追求欲望,追求欲乐,追求它认为可以获得快乐的对象,就像苍蝇喜欢叮尸体或腐肉一样。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不去调伏心,只让它追随着自己的习惯,心就会像苍蝇一样往臭的地方、腐烂的地方飞。
心的习性就是如此,不去调伏它、控制它,它就会追随着习惯、习气,而且做出对自己不利、对他人不利的事情。
未经调伏的心就像一匹野马般不受控制,难以驾驭,连自己的行为、情绪都控制不了。发怒的时候克制不住自己,还要骂人、打人、摔东西,甚至用自残来发泄不满。
为什么心情经常起伏波动?为什么经常会闹情绪?因为心没有力量,做不了主,心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不断被拉去造新的恶业。
未经调伏的心,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胡思乱想,习惯打妄想。坐着时打妄想,走路时打妄想,干活时打妄想,连睡觉时心都不肯闲下来,还是继续在打妄想,并以梦境显现出来。
难道我们在这一生才开始打妄想?难道我们在这一生,心才开始纷纷扰扰、胡思乱想吗?不是!在无始生死轮回以来,我们都是这样打妄想;
一直以来,心总是追随着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有一刻平息。所以,想要做心的主人,就需要看护心、调伏心、引导心,就像善于治水一样,把心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智者沙马内拉的故事。智者出生在古印度沙瓦提城中,一个护持沙利子长老的富有家庭。
因为从他母亲怀胎的那天开始,其家中的笨人也变成智者,聋哑获得康复,所以将他命名为“智者”。在他出生后,其母亲即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将不会阻止我儿子的志愿。”
当智者长到七岁时,他对母亲说:“母亲,我想在长老跟前出家。”“好啊!亲爱的。我曾下过决心,不会阻止你的志愿。”
于是在当天傍晚,母亲即把小智者送到寺院沙利子长老之处,请求出家。智者出家后的第八天,沙利子长老叫他跟着一起去托钵。
他跟随在长老的后面,走到半路时,见到一条水渠,问道:“尊者,这是什么?”
“贤友,这是水渠。”
“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它可以将水引去灌溉庄稼。”
“那么,尊者,水有没有心呢?”
“没有,贤友。”
“尊者,像这样没有心的东西,也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引导呀?”
“是的,贤友。”
智者沙马内拉心想:“像这样没有心的东西,也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引导来做工作,为什么有心的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来禅修呢?”
走了不远,智者又看见箭工在用火烘烤箭杆后扳直,问道:“尊者,他们是谁?”
“他们是箭工,贤友。”
“他们在做什么?”
“把箭杆用火烘烤后扳直。”
“箭杆有心吗?”
“没有心,贤友。”
他于是想:“即使拿没有心的东西用火烘烤也可以扳直它,为什么有心的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来禅修呢?”
又走了不远,智者看见木匠在用木头做车轮、车辐等,问道:“尊者,他们是谁?”
“他们是木匠,贤友。”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拿木头做车的轮子等,贤友。”
“木头有心吗?”
“没有心,贤友。”
他想:“即使拿没有心的木头、木板也可以做轮子等,为什么有心的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来禅修呢?”
他这样思惟之后,对沙利子长老说:“尊者,如果您可以自己拿衣钵的话,我想回去。”
长老接过自己的衣钵,并把房间锁匙交给他。沙马内拉礼敬长老之后折返回去。他走进房间坐下后,开始观照自身五蕴,修习维巴沙那(观禅)。
由于在过去咖沙巴佛的时代,智者沙马内拉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巴拉密。此时,他的心很快地获得专注,就在用餐期间观照自身而证悟第三果。
那天,佛陀在用完餐后观察:“智者沙马内拉将衣钵交还给沙利子后回去禅修,他是否能完成出家人的义务?”知道他已证悟了三果,
再继续观察:“他有没有证悟阿拉汉的巴拉密?”结果发现不仅有,而且还能在用餐之前证悟阿拉汉果。接着,佛陀又发现:
“沙利子正为沙马内拉带食物赶着回来,我必须设法阻拦他,到寺门外作守护,然后问他些问题。在他回答问题时,智者沙马内拉,将能证悟阿拉汉道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于是,佛陀来到寺门之外,站在那里问了刚到达的沙利子长老四个问题。就在沙利子尊者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智者沙马内拉,证悟了阿拉汉道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如此,七岁的小孩在出家之后的第八天,就像盛开的红莲花、青莲花一般证得阿拉汉道果。佛陀就此事,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当智者沙马内拉,看见水渠能引水、箭工扳直箭、木匠做木工活之后,就能借这些外境来调御自己,从而证悟阿拉汉。”
接着,佛陀说出偈颂:“治水者引水,箭工制弓箭;木匠做木工,智者自调御。”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得到启示:心是可以调节的,只是由于我们的耐心不够,意志力太弱了。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要感到惭愧,甚至连一个七岁的小孩子都不如。所以,谈到修行,重要的是调伏自心,提升心的力量。
如何才能调伏自心呢?佛教把调伏自心的方法叫做“禅修”。禅修,巴利语 bhàvanà,也译作修行、培养。佛教所有的禅修方法,皆可归纳为止和观两大类。
止,即止息烦恼、平静内心,属于培养定力的方法;观,即观照自他身心和世间的真相,属于培养智慧的方法。
根据佛陀的教导,想要调伏自心、断除烦恼,应该先修止禅,后修观禅。即先培养禅定力,然后再培养智慧。
为什么需要培养定力呢?因为没有定力的人,心是脆弱的;拥有定力的人,心是强大的。比如请大家闭上眼睛,持续地专注呼吸,许多人会觉得很困难,心不能很好地集中。
为什么专注呼吸都会感到困难呢?因为心没有力量!如果心有力,你想要专注什么就可以专注什么。
假如连看护好自己的呼吸都不行,还扬言:“我要得到修行成就,我想要度众生。”那都是空话,不现实!
最现实的是什么?看护好心是最现实的,调伏好心是最现实的。如果连自己的心都调伏不好,其他的理想都是空谈。
培养定力的方法有四十种之多,可以通过专注呼吸、散播慈爱、修三十二身分、修四界差别等来达成。培养定力的方法虽多,但最基本的原理是:
通过专注一个特定的对象,来增强心的力量。举个例子:把一张白纸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白纸还是白纸,不能燃烧。
但是,在白纸的上方放一个放大镜,在适当的距离聚焦后,不到一分钟这张纸就会燃烧起来。什么原理呢?能量集中。
培养定力也是如此,把心的力量集中起来,很快就能达到效果。你说定力重不重要?非常重要!
再举个例子,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上楼梯,但是往往却不知道所上的楼梯有多少级。然而,我们用心地上楼梯,心中数着楼梯的级数,只需一次就能知道楼梯有多少级了。
为什么每天上楼梯却不知级数呢?因为胡思乱想,心不集中。胡思乱想只是在虚耗心力。我们的心为什么那么软弱无力?因为从来不曾尝试去关注它、培养它,发展它的能力。
培养定力其实就是不断地增强心的力量,培养自我调控的能力。刚开始培养定力时,由于一直以来的不良习惯,心总是不能很好地专注,总是会被妄想打断。
然而,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需要有毅力,修行更是如此。修行要靠积累,修行需要重复。通过不断的重复,定力才能由弱变强,才能由只维持很短的时间到长时间地专注。
无论是调心也好,培养正念正知也好,修定也好,修观也好,都需要耐心,需要努力。通过不断地重复,才能越做越好;通过不断地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真正尝到修行滋味的人,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快乐——禅定妙乐。这种平静与喜乐,超越了一切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
这就是为何有些人虽然拥有很多物质财富,一旦他尝到修行的甜头之后,也能够抛弃这些财富。这种人其实并不愚蠢,当他发现人生还有更殊胜、更超越的快乐;
他会把那些能带来忧愁、痛苦和过患的物欲快乐放到一边,甚至会把助人之乐、奉献之乐都放到一边。因为禅定妙乐比物欲、助人、慈善公益所能获得的快乐更加超越,更加殊胜。
禅定妙乐到底有多殊胜呢?经典中描述这种快乐是渗透性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快乐当中。
例如,佛陀在《长部.沙门果经》向未生怨王这样譬喻第二禅之乐:“大王,犹如有湖水从深泉涌出,既没有从东方流入之水,
又没有从南方流入之水,没有从西方流入之水,没有从北方流入之水,天也没有时时提供足够的雨水。
但从其湖底有清凉的泉水涌出,使该湖被清凉之水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该湖没有任何一处不被清凉之水所遍满。
同样地,大王,比库此身乃被定生之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定生之喜、乐所遍满。”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证得禅定时,他的快乐不是外在的,并不依赖任何外来的感官刺激,
其时,整个身心只是被内心源源不断涌出来的喜乐所浸润、充满,整个身心没有任何一处、没有任何一个细胞不被这种内在的喜乐所遍满。
与这种快乐相比,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快乐,明显变得粗劣。然而,哪怕拥有高深的禅定,也还是属于世间法。
因此在拥有禅定后,还需要培养智慧。也即是说,要先致力于内心的平静、专注,等到心变得强而有力时,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智慧。
佛教并不以拥有定力、享受禅定妙乐为最终目标,但禅定却是培育智慧的强力助缘,因为拥有定力的心是平静以及强有力的,可以运用它来培养强大敏锐的智慧。
假如心不平静、软弱无力,如何能清晰地观照世间呢?好像被风吹起涟漪的湖水,想要清晰地照见自己的容颜、照见湖光山色是不容易的。
同样地,若心里充满妄想,习惯于胡思乱想,心散乱不安,想要清楚地洞悉世间真相是不可能的。
正如佛陀在《相应部》里的很多经典中这么强调:“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地了知。”
另外,佛陀在《法句经》第372偈中说到:“无智慧者无禅那,无禅定者无智慧;若有禅那与智慧,他实接近于涅槃。”
所以,在《清净之道》里也说,智慧的直接原因(近因、足处),是禅定力。——摘自玛欣德尊者所著《生命的意义》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