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回答:“是的”。
禅师说:在第三次佛教结集之后,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安排了九队的比丘众去到世界各地去传法。其中,索纳尊者和伍答拉尊者,负责把佛法传到东南亚国家: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印尼和马来西亚。
现在,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佛法,已经没落了。在寮国和柬埔寨,佛法也渐渐地没落。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则有一点点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是如何地看待这件事呢?
佛陀时期,有一天,大迦叶尊者往见佛陀,讨论:为什么佛陀的正法会日渐消减。佛陀说:“大迦叶尊者,当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以及居士们,他们不再尊重、不再礼敬佛陀,是第一个原因。
他们不再恭敬佛法,这是第二个原因;他们不再恭敬僧团,这是第三个原因;他们不再恭敬三学(戒学、定学和慧学),这是第四个原因;他们不再恭敬四禅八定的修学,这是第五个原因。”
所以,总共有五个原因,决定了佛法的兴衰。将这五个原因去除之后,佛陀的教法就会兴盛了,你们明白吗?
今天,在斯里兰卡、在缅甸、在泰国,他们都批评四禅八定的修学。他们说:“今天入禅定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大长老他们都在批评。
我们缅甸帕奥禅林,则是很恭敬佛陀的教法、恭敬佛陀的教诫,我们很重视四禅八定。如果比丘、比丘尼和居士们不再修行禅定,佛陀的教法就会消减了。
为什么呢?佛陀的正法到底是什么?佛陀的教法,简单来说既是戒、定、慧。如果我们批评定学,批评四禅八定,我们就是在批评佛陀所教的法。
即使他们在批评定学,我们还是要尝试着去弘扬佛陀的正法。定学也是佛陀教法的一部分,虽然他们在批评禅那、禅定,但是有些禅修者,的确是成功地证到了禅定。
在这个禅修营里,禅师也是带给大家定学的指导。有些禅修者,可以维持禅定力半小时或一小时,这些都是证得禅那的一个好机会的条件。
如果他们能够将心,专注在禅修业处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禅相就会出现,如果能够专注在禅相上,他就可以证入禅定。
为什么我们要修学禅定的定力呢?因为禅那定力和近行定,都能够生起很强的光,佛陀称之为智慧之光。这些光在《增支部》等经典里都有提到,我们有了这些智慧之光后,就可以去修学四界分别观。
有一天,当你的禅定力很强,你就可以看到,全身都好像冰块一样的那么清澈,你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空界。
当你看到冰块里空界的时候,很自然的,你就会看到比原子、比夸克还小的粒子,这称之为色聚,你可以辨识色聚里的究竟色法。
今天,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都有许多的佛教导师,他们批评《阿毗达摩藏》,说:“《阿毗达摩》里教的究竟法,是不可能亲自看到的,色聚是不可能看到的”。
他们之所以没看到,是因为它们没有按照佛陀所教导的,先修禅定力、后修观禅这个方法去修、去做。佛陀在很多经里都有指导修学禅定,以便能够看到究竟法真相的方法。
例如在《相应部.真实品》里的《定经》里,佛陀这样说:“诸比丘,要培养定力。一个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的了知法。
能够如实的了知哪些法呢?诸比丘!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的了知苦圣谛;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的了知苦因圣谛;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的了知苦灭圣谛;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的了知通往苦灭之道的道圣谛”。
当他们不修学止禅,不培养禅定力,他们就去批评禅定,所以他们就看不到色聚,也无法辨识色聚,也无法洞察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
如果他们要辨识究竟色法,一定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法,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先修禅定,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去修行四界分别观。
今天很多的禅修道场,他们已经不修四界分别观。他们也不接纳、也不依《阿毗达摩藏》及注疏的指导来修行,所以他们辨识不到究竟色法。
因为辨识不到究竟色法,他们就说:“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看到究竟色法”。我们是要依照佛陀的指示来修行、来教导。
我们是基于定力(至少是近行定或者安止定)去看究竟色法,而且要有系统的修学四界分别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究竟色法。
他们有人批评对究竟名法的观照,特别是阿毗达摩里所教导的究竟名法。他们的理由是:在一个心识刹那里,一弹指之间,就有数不尽的、上亿的心识刹那生灭;这种速度是非常快的,不可能辨识这样的名法。
但是,我们去看佛陀的教法,佛陀说:“比丘们,要培养定力。一个心有定力、有专注的比丘,他能够如实的了知法;如实的了知哪些法呢?他能够如实的了知苦圣谛,苦因圣谛,灭圣谛,道圣谛等。”
什么是苦圣谛呢?佛陀在相应部的《真实品》及很多经里说:“简言之,五取蕴是苦圣谛”。五取蕴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色取蕴就是究竟色法。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就是究竟名法。如果你要了解究竟名色法,辨识究竟名色法,你应当先培育定力。
但是,他们批评定力,说:“定力是不可能修的”、“禅定是不能修的”、“这个时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
然而,佛陀已经说过了,叫比丘们去培育定力,唯有定力能够如实的了知诸法。他们没有依循佛陀的教导,所以就不能观照究竟名色法。
如果你要观究竟名法,首先你必须要观究竟色法。若没有了知究竟色法,你是不能够直接了知究竟名法,不能观得清楚。
这是他们不能修观禅的第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没有深厚的定力。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先去辨识究竟色法,没有经过正确的方法和过程,这是他们说不能观照的原因。
因为这两种原因——没有定力,而且没有按照顺序先观色法再观名法,所以他们不能够看到究竟名法。
他们批评说:“在一弹指间,有很多的心识刹那生灭,非常快速,所以不能够看到”。如果他们不去辨识究竟名色法,就无法了知究竟名色法。
如果无法了知究竟名色法,也就不能了知苦圣谛。如果他们批判对究竟名色法的观照,他们就是没有尊重佛陀教导的慧学。
佛陀教导的慧学,就是要我们通过直接的洞察智慧,去彻底地了知四圣谛。首先,我们要修观禅,要了知究竟名色法。如果我们没有尊重慧学就批判佛陀的教法,这是很麻烦的。
今天在缅甸,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这关系到第二个圣谛——苦集(苦因)圣谛。苦圣谛是果,集圣谛是苦因,有因就有果。
在因与果之间,哪一个在前?哪一个在后?你们大概都能够了解。开始的阶段,当我们在母胎的时候,结生识生起,名色法生起,这就是苦圣谛。
在我们从这一生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苦圣谛。苦圣谛是为何生起的呢?佛陀说:“这是因为集圣谛生起,才有苦圣谛”。
集圣谛是苦因,它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一世的。结生识,是这一世中生起的第一个心识,它的因,一定是在过去世。所以,结生识是过去世的集圣谛,导致了这一世的苦圣谛。
这在佛教经典里都有讲解的,如果不能够了解苦圣谛和集圣谛,我们就无法了解涅盘、无法洞察涅盘、无法证悟涅盘。
因此,如果你想要证悟涅槃,你就必须要先了解苦圣谛和集圣谛。集圣谛是苦之因,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在增支部,佛陀又说:“缘起就是集圣谛。”缘起法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过去五因、产生现在五果;现在五因、产生未来五果。
五因是什么呢?即无明、贪爱、执取、行和业,这是苦因圣谛,亦即是集圣谛。因为有集圣谛(过去的五因),才会有现在的五取蕴(就是导致我们投生到母胎的五取蕴)。
因为这五个苦因,所以我们有了五蕴。也因为有了现在的五蕴,我们造作种种的善业和不善业,这都有赖于我们自己的五蕴。
如果你了解,这是人,这是天神,这个是错见;错见就是无明。执着人和天神的生命,这就是贪爱。重复的贪爱,叫做执取,这是我们要透过修观禅去了知的。
由于无明、爱、取,我们造业,业是行的能量。行法是生灭的,是无常的;行法生灭之后,它留下的能量叫做业,业拥有潜伏性。
业的潜伏性,导致它有力量产生未来世。现在的五因,是无明、贪爱、执取、行和业,这五种因,导致产生未来天神或人类的五蕴,亦是导致未来世的苦圣谛。
因为过去的五因(过去的集圣谛),导致现在的苦圣谛生起;因为现在的五因(即现在的集圣谛),导致未来五蕴(即未来世的苦圣谛)生起。
所以,这样的因果关系——过去世的集圣谛,导致现在世的苦圣谛生起。现在世的集圣谛,导致未来世的苦圣谛生起。
另一种说法是:过去的五因导致现在的五果生起,现在的五因导致未来的五果生起。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称之为“缘起”。
这是集圣谛的层面,没有通过直接的洞察智慧,去了知苦圣谛和集圣谛,我们是不可能证悟涅槃的,这在佛陀的正法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现在,你们应当如何去练习集圣谛(苦因)呢?如果你要了解、要洞察缘起法(集圣谛、苦因圣谛),你应当怎么做呢?
要根据《长部.大念处经》,佛陀在这部经里,很有系统地指导如何修行止禅与观禅。首先,你们需要培养禅定力,然后再依定力修学观禅。
佛陀说:“你需要辨识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名色法”。辨识内在和外在的究竟名色法,你应当怎么做呢?
首先,你要辨识因为这些因的生起,所以究竟名色法生起。由于因的彻底熄灭,无余地熄灭,所以究竟名色法也会无余地熄灭。
所以,这个因是无常的,果也是无常的,你要如此地尝试去观照究竟名色法。在观照内在和外在的名色法之后,你可以修习缘起。
今天,他们都不遵循佛陀这样的指示,他们说:“要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是不可能的”。他们也不恭敬定学的修行,也不恭敬慧学的修行。
他们不以洞察智慧,去修习缘起法,因为他们说:“过去已经过去,不可能辨识;未来还没有来,也不可能辨识”。
所以,他们没有尝试通过直接的洞察智慧,去观察缘起及究竟名色法。根据佛陀在《大念处经》里的教法:“如果没有通过洞察智慧如实地了知缘起,是不可能证悟涅槃的”。
如果你要以如实的洞察智慧,去了知、去体证涅槃,你就要恭敬戒、定、慧三学,特别是四禅八定的修行。
总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佛陀正法没落了呢?当人们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三学(戒定慧)、不恭敬八定,正法就没落了。
你到每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他们不再理会戒学、不再修行定学、不再修行慧学。他们也不再修行四禅八定,所以他们批判禅定。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的正法,就渐渐地没落了。如果你想要重振佛陀的教法,你必须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必须要恭敬戒、定、慧三学。
特别是,你必须要礼敬四禅八定的修行。如果你们能够如此地礼敬这五个项目,佛陀的正法,就会日日地增益弘扬起来。让我们从现在起,就恭敬三学的训练吧。
大众同赞:萨度!萨度!萨度!——该文由诸位南传贤友录读、校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