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够强的波罗蜜能够证得禅定,因为每个人都曾投生于色界梵天无数次。
尤其是在劫末的时候,当世界即将被火灾、水灾或风灾毁灭时,那时的欲界众生,都会培育定力,证得禅那,然后投生到梵天界去。生到梵天界之后,他们还是继续地修行禅定。因为那时并没有欲界。
当你有了定力并修行观禅,到能够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时,你的观智能暂时去除无明。当你修行到证悟阿罗汉果时,无明盖会完全地消失。
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中,以去除“贪欲及忧恼”,来代表去除所有的烦恼盖。在去除贪欲盖的同时,也去除了对身体乐受的陶醉;去除了对身的取乐,以及认为身是常、乐、我、净的错误见解。
在去除忧恼(嗔盖)的同时,也去除了对身体苦受的不满;去除了对修行身念处的不欢喜,以及不想面对身体无常、苦、无我、不净,这些真实本质的心态。
去除贪欲及忧恼,显示出禅修的力量与善巧。当比丘能够清楚地观照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并且能观照究竟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与不净的时候;
这些修行,将能使他舍离对身体乐受的陶醉,以及舍离对身体苦受的不满;并且使他远离对身的取乐,而乐于修行身念处。
由于他能够以观智,清楚地见到现象的真实本质;所以他的心,不会被假象所蒙蔽,而能够面对世间与生命的真实本质。
因此,这些修行方法能够产生禅修的力量。而禅修的善巧,就是使自己能够致力于修行的技巧。
关于《大念处经》中,“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这一段经文的另一种解释法如下:观,是指禅修的法门。安住,是指持续地守护着禅修的目标。在这里,禅修的目标就是身。
以热诚,这一句乃是借着热诚,来说明正精进(正勤);借着正念与正知,来说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保持修行或守护禅修目标的方法。
或者借着正念,来说明修行身念处所得到的定力;借着正知,来说明修行所得到的智慧。借着“去除贪欲及忧恼”,来说明修行所得到的成果。
疏钞解释说:借着正念与正知来说明,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修行方法,因为透过这两种素质的力量,禅修者得以守护禅修的目标,以及保持不间断的如理作意。
例如,在修行安般念的时候,大家应该以清明有力的正念,经常对呼吸明记不忘,并且以正知来了知呼吸。
如果能在一切的姿势里,都能够持续地如此修行,你就能够守护你的禅修目标,以及能够守护你自己的心。
再者,关于正念与正知这两种素质,批注《殊胜义注》的《根本复注》中谈到:“对于致力于修行任何一种禅修法门的人,在一切时刻里,这两种素质都能帮助他们去除障碍,提升内在的涵养。”
什么是‘内在的涵养’呢?它的意思是去除所有的烦恼:“已被降伏的心能带来安乐。”免离烦恼的心,能够引导人达到涅盘。
《大念处经》的注释,继续解释“他安住于观受为受……观心为心……观法为法……”这一段。
在这里,重复使用受、心、法等字的理由,可以依照上述身念处里,重复使用身字的理由来理解。
有三种感受,即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舍受)。可能有人会问说:应当如何观照感受呢?
应当观乐受是苦,因为事实上它们是苦的;应当观苦受如刺,因为它们会带来困扰;应当观不苦不乐受为无常,因为它们不能自主、不能独立等等。
因此,佛陀在《相应部》说:“能观乐受为苦,及观苦受如刺,离苦乐之中和,能观为无常者,必能如实了知,及寂然地行道。”
疏钞解释说:‘能观乐受为苦’的意思,是指能以智慧之眼,见到乐受变易的本质,意即它们一生起后就立刻坏灭,因此乐受是苦。
‘及观苦受如刺’的意思,是指能见到苦受带来损害、刺穿入骨、以及难以驱除。
‘中和’的意思,是指不苦不乐受是宁静的,因为它不像苦受与乐受那样粗显,以及它具有安和的本质。
这三种感受都是无常的,因为它们生起之后立刻坏灭。它们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而且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能够如此观照的人,就能如实了知、寂然行道。
再者,应当观照一切的受都是苦,因为世尊曾经说:“凡所有受皆是苦。”因为所有的感受,都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
也应当依照《中部.小方等经》里法施阿罗汉比丘尼,对她以前的丈夫毘舍佉所说的话来解释:
“贤友毘舍佉,乐受存在的时候是乐的,转变的时候是苦的。苦受存在的时候是苦的,转变的时候是乐的。知道不苦不乐受存在的时候是乐的,不知道它存在的时候是苦的。”
对于感受,也应当依照无常、苦等七种随观来观照:一、无常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常的,而不是常的,因为受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
二、苦随观:应当观照受是苦的,而不是乐的,因为它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
三、无我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我的,而不是我,因为在受当中,并没有恒常的实体存在。
四、厌离随观:观照感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厌离受,而不会喜爱感受,这称为厌离随观。
五、离欲随观:一再地观照感受为无常、苦、无我,就能暂时舍离对感受的贪欲,这称为离欲随观。
六、寂灭随观:观照感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就能暂时去除烦恼,这称为寂灭随观。
七、舍遣随观:如此观照能使你舍弃感受,而不执取感受,并且使你的心倾向于涅盘,这称为舍遣随观。
对于心,也应当依照无常、苦等七种随观来观照,依照所缘、增上、俱生、地、业果、唯作及其它这些分类法来观照,以及依照有贪欲的心等方式来观照。
心与法,都必须缘取所缘(目标)才能生起,例如,缘取颜色作为所缘之后,眼门心路过程中的心与法才能生起。因此,你可以依照所缘来观照心与法。
如果想观照眼门心路过程,首先你必须照见眼净色及有分心。眼净色是眼门,有分心是意门。能够同时照见这两门之后,再注意一群色聚的颜色(所缘)。
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这两门的时候,眼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那时,你就能观照眼门心路过程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
眼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识就是心,与识同时生起的心所就是法,因此你就能同时修行心念处与法念处。修行到名业处的时候,你就能清楚地如此照见。
对于法,必须依照触等自相、无常等共相,以及无我的本质来观照,也必须依照无常、苦等七种随观,以及哪些存在、哪些不存在等分类法来观照。
如果在禅修者的身这个世间里,贪欲及忧恼已经被根除的话,那么在他的受、心、法的世间里,贪欲及忧恼也同样已被根除。这是就出世间圣道灭除烦恼的情况而说的。
再者,已经依照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念处来解释烦恼的根除。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如此解释表示在某一个目标中根除烦恼,意味着在其余目标中也根除了烦恼。
疏钞解释说:因此,不适合再度谈论烦恼的根除,因为当烦恼被根除时,它们并不是分别地在各各目标中被根除。
例如,并不是先根除了属于身的烦恼,然后才逐一地根除属于受、心等的烦恼,而是当烦恼在一个目标中被根除时,在其它所有目标中的烦恼也全部都被根除。这是由于出世间圣道的力量所致。
只有那些可能在未来生起的烦恼,才能在证悟圣道时被根除,至于过去的烦恼及现在正在生起的烦恼,它们是无法被去除的。
圣道使烦恼的原因枯竭,而根除烦恼。被如此根除的烦恼,是潜伏性的烦恼(随眠烦恼)。
虽然疏钞上说这些是未来的烦恼,事实上它们未必真的是未来的烦恼,因为真正未来的烦恼,必须肯定会在未来的时候,以生、住、灭的状态出现。
然而,这些潜伏性的烦恼,只是有生起的可能性而已,未必真的会生起。如果圣道没有生起的话,它们就还有可能在未来生起;如果圣道生起的话,圣道会灭除它们,使它们无法生起,因此称它们为潜伏性的烦恼。
在道心生起的那一刹那,根除一个目标中的烦恼,事实上就是根除了所有目标中的烦恼。精确地说,烦恼是被圣道所灭除的。这就是出世间圣道的力量。
再稍加解释如下:如果你已经能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你正在观照名法或色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你可能会证悟涅盘。
如果你在观照色法为无我的时候,证悟涅盘,那时你的圣道,不只灭除了会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烦恼,同时也灭除了会依靠名法而生起的烦恼。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观照受为无常、苦或无我的时候,证悟涅盘。那时,你的圣道不只灭除了会依靠受而生起的烦恼,同时也灭除了会依靠身、心、法而生起的烦恼。
观照心或法为无常、苦或无我而证悟涅盘的情况,可以同理类推。
某一个人根除烦恼的方式,未必与另一个人的方式相同。提到不同类型的人,是为了指出观照不同的目标,而有不同的根除烦恼之法。
上面所说的,是出世间圣道根除烦恼的情况,接着我要解释世间圣道去除烦恼的力量。
世间圣道只能暂时去除烦恼而已,还不能彻底地根除烦恼。可以借着持守戒律及修行禅定,而暂时去除烦恼,因为戒行与禅定能够暂时削弱烦恼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它们现在不生起,它们却仍然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一旦因缘条件和合,它们就会生起。
举个譬喻来说明:假设这里有一棵尚未结果的芒果树,尽管现在树上还没有芒果,但是将来有一天它会生出芒果。
我们可以说,芒果树有生出芒果的潜在能力。同样地,你的名色相续流就好比是芒果树,潜伏性的烦恼,就好比是生出芒果的潜在能力,未来的烦恼就好比是芒果。
虽然现在这些潜伏性的烦恼,还没有以生、住、灭的形态显现出来,但是只要它们还没有被圣道灭除,未来它们仍然可能会,由于对各种目标的不如理作意而生起。
借着世间修行,而在身方面暂时降伏的烦恼,在受等其它方面并不被降伏。
即使有时候,当贪欲及忧恼在身的方面被降伏,而且也没有在受、心等其它方面生起,我们仍然不应该说:由于禅修有效地去除它们,所以在其它目标中,已经没有了贪欲及忧恼。
因此在受、心等其它目标中,再度谈到去除贪欲及忧恼是可以的。基于这个理由,佛陀在谈到每一种念处的时候,都会再度提到“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
由此可知,世间八圣道分不像出世间八圣道分那样有力,这两种八圣道分的力量相差悬殊。
摘自《正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