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

 

一、讲经的因缘

二、经题的含义

三、本经的翻译

四、主讲的菩萨

五、五蕴皆空义

六、缘起性空

七、般若本体

八、般若的妙用

九、般若之功德

 

一、讲经的因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本经不但文简义丰,易于诵念;还破色显空,令人开发智慧,揭开诸法虚伪的现象,照见诸法空性的本体。可以说:是建筑人类精神堡垒的上好原料,是发掘人生真谛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导航。经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欲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读诵此经;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证究竟涅槃,更要研究受持此经。

 

事实上,此经非常受人欢迎。各地佛教道场,无论是日常课诵,或是大小佛事,无不皆诵念此经;甚至佛化家庭中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背诵此经。其弘传之盛,流行之广,远胜于其他一切大小乘经典。可惜诵念者众,而能够深解义趣的人甚少。尤甚的是有人,竟然以为这是一部‘多心经’。记得本会(香港佛教青年总会),按月在香港政府大会堂布教时,曾经多次有人问我,何谓:‘多心经’?甚么?多心经?何来一部多心经?后来始知道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误,真教人啼笑皆非。无奈当时限于时间,未能为之详细解答,不无遗憾。

 

自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有机会和听众们,共同研究此经。现在,机会来了,因为学校开始放暑假,本会董事局议决,来一次连续性的暑期布教,并要求我负责主讲。因此,便欣然接受这项任务,同时选讲此经,以偿宿愿。虽然,个人所知有限,但弘法利生,毕竟是自己的职责,义不容辞呀!

 

(备注:此讲义于一九六四年初版。当时作者是于公余课后写的。)

 

二、经题的含义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本经的名题。经题,是经的总纲,统摄全经的要义。我们欲想知道经的内容,非首先理解经题的含义不可。本经题目,共有八个字;可分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四段来讲。

 

(一)真理的智慧

 

般若,是翻字不翻音,与尊重故不翻。原来古的译经专家,在翻译佛经时,是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的。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

 

五不翻是: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自在等六义;又如阿罗汉,比丘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故不翻。

 

二、秘密不翻:如佛经中的一切陀罗尼神咒,是诸佛菩萨于禅定中所发出的秘密语,一词含摄无量义,中文根本就没有适当的词句,可以表达其中所含的奥义,故不翻。

 

三、尊重不翻:如般若,虽然可以译名智慧,但这种能够透视诸法实相,亲证人生真理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圣众的智慧,亦望尘莫及;为了显示般若的尊贵,避免人产生误会,所以只译其音,不译其义。

 

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然可以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但古的译经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显示佛道的殊胜,令读者特别注意!所以后来译经的人,亦随顺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是印度当地的一种药果,形似槟榔,食之可驱风寒;其他地区没有,所以不翻。其实,庵摩罗,是清净无垢的意思,可译名:清净无垢果。

 

般若二字,在四例五不翻中,是译字不译音,与尊重故不翻。由于译字不译音的缘故,所以般若,应该读作‘波惹’。由于尊重故不翻,所以佛经中每保留原音。其实般若二字,可以译为智慧,不过这种般若的智慧,的确是不同世间普通一般人的智慧。因为一般人的智慧,只是凭籍人类虚妄的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想像、猜测、与分析;或由人类世代相传,积累的经验所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只是主观的错觉,完全缺乏真理的依据;是无法理解宇宙人生的原理,更不可能断惑证真,觉悟成佛。

 

孙中山先生说:‘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唯有科学知识,才是真知特识。’不错,‘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我同意这种说法。但‘唯有科学的知识,才是真知特识。’我是绝对不同意的。因为科学知识,果然是真知灼见的话,前人的发明,又怎会被时代淘汰,或为后人所推翻呢?

 

大家都知道,公元二世纪时,天文地理学家托勒索的地球不动说,曾经被当时的人,奉为金科玉律;可是后来却被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所推翻。至于牛顿所发明的万有吸引力,又何尝不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翻呢!可见科学家的发明,只是依据物理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假设,不断的求证,又不断的推翻而已,其所得的知识,只是物理,似理、而非真理。

 

至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以及其他关于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就不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所能解答了。所以,现代科学虽然极其昌明,仍然无法排除人们精神上的苦恼,更无法充实人们心灵的空虚;反而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精神上的困扰。可知科学知识,只是一种利害参半,或利少害多的世智辩聪而已,并非本经所诠般若真空的智慧。因此,古之译者,都保留其原音,不将般若译为智慧,以显示般若的尊贵,并非世间人的肤浅的智慧,可以同日而语。

 

尊贵的般若,究竟是甚么呢?般若,是能够透视真理,明白真理,进而能够亲证真理,使人的智与理合一的智慧。这种理智合一的智慧,是依据本觉理体,所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智光,名始觉智;此始觉智所照见的真理,就是众生本具的本觉理。佛教的术语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理智一如。这种理智一如的智慧,如果给它一个代名词,可以说是:‘般若真空的智慧’

 

这种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的般若真空智慧,是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超情离见,至精至微,至刚至大;万物同体,生佛无二的平等理性,亦即是众生人人本具的佛性。

 

众生对于自己本具的佛性,无法理解,更无法提升;反而幻生一种不明不白的幻觉,那就是‘无明不觉’。众生由于无明不觉,令内在本具的真理智慧,失去灵明觉照的功能,发生愚痴的毛病;不止无法了解宇宙人生,反而不自觉地对外界幻妄不真的事物,发生贪恋与执著,进而欲据为己有;遂被物所转,为物所困,而游于物之内,不能超然物之外。因此,智慧隐没,心灵闭塞,胡作非为,随业流转,自取轮回;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无法自拔。

 

如果我们接受佛的教导,或是善知识的启示,修学般若,启发观照般若的正智,外则明辨事物的真相,内则深究本具的佛性,就可以令内心本觉智光显现,促使佛性抬头,终于觉悟成佛。所以佛经所说的般若,绝非世间一般人的智慧,亦不是普通科学家研究物理所得的知识,而是一种真空的智慧。这种真空的智慧,依据其理体言,名实相般若;若论其功用,名观照般若;若就其相言,则是文字般若。

 

实相般若,是宇宙的原理,万物的本体,亦是人的真性。人与物的现象,虽然有千差万别,幻变莫测;但人与物的本体,却是同一理性,不变不异。此不变不异的理性,是‘经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诸法原理,亦是众生内在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用此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亲证宇宙最高的原理,就是实相般若。

 

观照般若,是根据实相般若的理体,所引发的始觉功能。这种功能,可以排除众生因主观虚妄意识的幻觉,可以洞悉宇宙万物的原理。对于万物能够观其所以,察其所由,明辨是非,分析邪正。不但令人去恶从善,舍邪归正,弃暗投明;还可以令人通达诸法空性。知道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法亦空;相空,性亦空;生死空,涅槃亦空;烦恼空,菩提亦空;空亦复空。总之:迷悟染净一切诸法都空。如是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扫荡众生的我执与法执,照见诸法空性,而深入诸法的实相理体,终于令人断惑证真,这就是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是指佛陀的言教与身教,包括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语言文字的本身,虽然不是般若,但般若真空的哲理,却可以凭借语言文字得以显示;因为佛的语言,以及结集成经典的文字,都能够令人解惑,除疑,生信,启发智慧,明白真理,所以名为文字般若。学佛的人,由于文字般若的启示,而引发观照般若的功能;再由观照般若的功能,深达诸法的实相理体,而证得实相般若真空的哲理。

 

文字般若,等如一般交通的工具;观照般若,如精明能干的技术驾驶员;实相般若,则是学佛者共同到达之目的地,属于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层次的境界。所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是发掘宇宙原理的探射灯,是斩除物欲束缚,开发人类智慧的利器,是弥补人类心灵空虚的无上圣药,亦是促进人性觉悟,令人反邪归正,转凡成圣,通往佛道的主要桥梁,以及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的唯一慈航。可惜世人愚痴,不懂得寻求此般若真空的智慧,反而被妄想意识所迷惑,自作聪明,从迷积迷,追逐物欲,流连忘返,使自己沉沦苦海,实在可惜。

 

今日世界之所以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人生苦恼,人性沉沦;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世界,缺乏般若真空的智慧。加以自作聪明的人太多,由于这些自作聪明的人,过于重视物质世界,而忽视精神生命;在他们的心目中,物质的享受与占有,远胜于精神的文明。于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人们为了生存,更为了不被淘汰,不得不竭智积虑,标奇立异,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竟然忘却人类社会应有互助合作的德性,以及互爱互助,共存共荣的需要与责任。甚么崇拜真理、舍己为人的英雄豪杰,已经变成历史性的人物;至于人间高贵的同情心,正义感,现实社会再也无法找寻。有的只是处处陷阱,人与人间,彼此充满勾心斗角、互相欺骗、互相陷害;再加上经济利害的冲突,贫富贵贱的悬殊,资产家的骄奢淫逸,劳动者的饥渴辛劳;怎得不发生激烈的斗争,制造人间悲惨的厄运?

 

尤甚的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思想各异,互相矛盾,互相冲击,往往为了个人思想之极端发展,而鼓励仇恨、歌颂战争、打倒正义、推翻道德、毁弃人伦、封锁自由、破坏和平。以强权为公理,以武器为力量,既不知天地有好生之德,更缺乏佛陀慈悲博爱的精神;于是乎战祸弥漫,社会不安。最惨的是天下人的智慧,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被遗失、被抛弃;天下人的觉性,也就一代一代的被摧残、被埋没。

 

我们欲想抢救天下苍生,使之恢复人性、拾回觉性,必须凭借佛所亲证的般若智光,来揭示人们生命最善美的另一面;树立扫荡妖气的鲜明旗帜,建设克服愚痴迷妄的精神堡垒,以促进人类世界自性的觉悟,开拓全宇宙之荒芜。谋求刺激起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理性,重新建立人的希望;使全世界全人类都向著真理智慧之宫迈进,共同到达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彼岸。这才是佛出世说法教化众生的宗旨,亦是观世音菩萨特别为我们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目的。

 

(二)此岸与彼岸

 

梵语‘波罗蜜多’,译名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说。佛将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视为此岸,理想而善美的真理世界名彼岸。此岸是充满罪恶而苦恼的五浊恶世;彼岸则是极乐而宁静的佛国净土。因此,有志之士,谁不渴望由现实苦恼的此岸,到达理想而幸福的彼岸?但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手续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依照佛教文字般若的启示,运用观照般若的智光,去观照万物之真相;然后,凭籍观照般若的超能技巧,驾驶文字般若的超级慈航,冲破无明烦恼的惊涛骇浪,一定可以度生死苦海,安然到达实相般若的彼岸。正如我们运用高等的技术,驾驶超级的船只,自然可以冲波破浪,到达我们之目的地一样,因此,本经的别题是:‘般若波罗蜜多’。

 

本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是六种波罗蜜多之一,亦是六种波罗蜜多的主脑。何谓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又名六度。度有自己独度,亦有与大众同度的不同;前者是小乘的行为,后者是大乘的实践。不管是甚么时代,甚么地方,甚么人物,都是讨厌自私自利汉,而喜欢接近与众同乐者。特别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教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故佛教的宗旨,是在于大乘的发展。

 

大乘的菩萨们,无时无刻不是为大众的幸福而谋幸福,为大众的安全而谋安全。永远本著自他共济的初衷,人我共度的志愿,共乘由六波罗蜜超级的慈航,共渡生死苦海,脱离六蔽的陷阱,到达真理的彼岸,因此,名六波罗密多。六波罗密多是:

 

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运心普周名‘布’,辍己惠人名‘施’。是一种仁慈的救济,亦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菩萨在强烈的慈悲心、正义感驱使下,一切皆以群众的福利为前提,凡是自己金钱、能力、精神与时间所许可的,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视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或施与金钱的救济,或施与物质的援助。对于贫病交迫者,施以医药的治疗;思想不正者,施以真理的指导:对于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者,施以无畏的保障。是以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

 

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大乘实践家,不但要以财施解救人生活的困厄,以法施解除人们精神的苦闷,更要以无畏施的精神来保障人类的安全。三者具足,还要三轮体空,外不见有受施的人,内不见有能施的我,于其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如金刚经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然后可以到达布施的彼岸,而度脱六蔽中悭贪烦恼的垢蔽。

 

悭贪,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亦是世人的通病,芸芸众生,谁能无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国之富强,贪我家之幸福,贪我个人之享受。不但不顾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上;甚至得陇望蜀,不夺不餍。甲如是、乙如是、社会如是、国家如是,试问世界怎得不乱?人的生命财产又安能保?因此,人皆患得患失,惶恐终日。

 

六波罗蜜经言:‘诸悭贪者,常怀忧恼;现在世中,诸苦根本。’在佛眼观之:贪求不已的人,简直是自寻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更不知道人命无常呼吸间,当死神降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那么,多贪所为何事?不如安贫守自己,乐善好施,以发扬人类互爱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岂不是更有意义?所以,佛特别以布施的美德,来改造人类悭贪的心理。

 

梵网经说:‘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又六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当更发二种胜心:一者,所有资财,库藏诸物,知自性空,尤如阳焰,梦想幻化。二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若见贫穷,起怜愍心,发是心已,应正了知;于是财宝,不应悭吝,平等行施。设蓄财物,终不为己,皆为饶益一切众生。’

 

我们果能这样实行布施,自然可以激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培养互爱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那么,举世都是善长仁翁啦,社会何来强夺巧取,偷扼拐骗种种怪现象呢!

 

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戒是戒条、或规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团有社团的纪律,社会有社会的秩序。这些都是用来控制人不轨的行为,锻炼人美好的人格,和培养人公共道德的观念。我们无论是在行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纪律的必要。

 

中国古代,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道德纪律,来规范人情感盲目的冲动,的确是有助于人行为的改善。可惜,近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们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妄谈自由的呼声中,放浪形骸,无恶不作;于是道德破产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争权夺利可以自由、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为一己之利益,或私人仇恨,而残杀无辜亦可以自由。国家法律除了惩罚于已然外,还有甚么办法阻止呢?

 

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来范畴人的心,使人防患于未然;更制定许多戒律来规范人的身,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与三聚戒;在家信众亦有五戒,八戒,及菩萨戒。在这些戒律严格规范下,既令人消极地禁止做恶,更令人积极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无不竭力以赴。使佛弟子们在这种严格规范训练下,不但身不犯罪、心亦不犯罪。行住坐卧,一举一动,皆如音律的节奏,吻合正义的轨则;一进一退,都如军队的步伐,契乎公理的正道。若然人皆信受佛法,奉持佛所制的戒律,那么,社会自然不治而安、不改而善;而人类也就可以跳出毁犯的陷阱,共同抵达真理至善的彼岸,故名尸罗波罗蜜。

 

三、羼堤波罗蜜:羼提译忍辱,他人无故加恼为辱,于辱安受名忍。一个真正实践佛陀遗教的慈善长者,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横逆之来。特别是际此末法,众生刚强蛮横,毫不讲理,往往好心济人成怨恨。我们欲想完成弘法利生的责任,非容忍不可。故古人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或有人以为忍辱,是最吃亏的事;实则,忍辱是最明智之举呢!

 

如古之布袋和尚,五代梁时人,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常持布袋,寝卧随处,出语无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骂,不以为逆。反而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让它自干了;我自省气力,他亦无烦恼。’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可惜世人多颠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往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吗?做错了也是对的。憎吗?做了好事,也要说他的坏话;这就是众生的颠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唱唱诗,幽默忍辱外,还暗自觉得好笑呢!

 

忍辱能治嗔恚,六波罗蜜经言:‘譬喻世间阿伽陀药,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萨亦尔,忍伽陀药,能治自他,一切嗔恚,烦恼毒病。’嗔恚,是众生的心理病态。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世间的一切斗争与罪恶;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亲眷属的不和,人与人间彼此的残害,无一不是导源于嗔心。我们为了建立友谊与和平,为了消弭人间的战争与灾难,诚应运用忍辱波罗蜜来对治嗔心。

 

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我们不但要守护嗔心,不许妄动;同时也要控制喜悦的情绪。因为喜与嗔,同是人类的心理病态,能令人内心无法平衡与宁静。所以学佛的人,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这就是最好的忍辱方法。

 

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道德的实践,佛法的进修,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皆以精进为本;否则,一曝十寒,实难收预期之效。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于今尤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种类很多,所谓天魔、烦恼魔、生死魔、五阴魔;吾人处身于魔影幢幢的现实环境中,欲想成就道业,非勇猛精进,不屈不挠不可。

 

可惜,好逸恶劳,人之常情,谁不喜欢舒适安闲地过著自我陶醉的生活?谁愿意整天奔波,苦心劳形地为他人服务?特别是都市里的人,早已失却昔日的勤俭纯朴,而趋向于奢侈放纵,淫逸苟安。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不是苟且偷安,而是勤劳与服务;人生生存之目的,不是消耗与享受,而是创造与贡献。是以大都抱著「独善其身’的主义,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得欢乐处且欢乐’的态度。每耽恋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场所,流连忘返,对于甚么公益、甚么慈善,都忘记了。结果:不但个人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国家与社会,亦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

 

佛教为了推行利己利人的慈悲主义,鼓励我们实行四种精进,那就是:‘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巳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如是勇于改过,勤于修善,披精进甲,乘大愿船,朝向真理之邦急进,谋求增长善根,成就道业。

 

佛又教导我们:‘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令一切众生,安稳快乐。’可知佛教对自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积极与热诚。学佛的人,自当激发精进的恒心,以克服懈怠的魔障,努力断恶修善,利人利己,以取消内心懈怠的积垢。

 

五、禅那波罗蜜:禅那亦名三昧,译名静虑,亦名正定。是教人将自己散漫杂乱的心,集中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都是妄想纷飞,所谓:‘心猿意马’,无法控制;致使在妄想识心操纵下的人生,有时成为仁慈的天使,有时又变为残暴不仁的魔鬼。故佛陀特别教我们,修习禅定,控制妄想,正念真如,澄清杂念,止息邪念,以恢复身心的宁静。但这不是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储精蓄锐,作为积极承办一切福利事业的原动力。

 

或有人说:在这尘嚣的都市,欲修禅定,谈何容易?不过,有修养的人,是不会为外境所动的。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多么到家的工夫?我们果能像古人那样,‘运水搬柴,不离三昧’,那怕环境的嘈杂呢?

 

禅,是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一,属于学佛必修的课程。但禅的种类很多,有世间禅,也有出世间禅;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有二乘禅,也有菩萨禅;还有最上乘的如来禅,以及祖师禅等不同的名称,都是根据修习禅定境界的浅深而定。

 

凡是厌弃人间苦恼,欲生天国享福的人,修习世间的四禅八定,而得生天国的,是凡夫禅。

 

若畏生死苦,急求解脱乐,而修习九次第定,经历观、炼、熏、修等位次,最后引生无漏智,断除见思烦恼的束缚,悟证我空真如理,直取清净涅槃的,是二乘禅。

 

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本,依一乘教,修习一心三观,直至二障齐断(烦恼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济度众生的,是菩萨禅。

 

此外,还有诸佛所证的如来禅,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

 

祖师禅是直接传授于释尊,据佛经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法会大众,悉皆罔然。惟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说:‘善哉!善哉!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故迦叶尊者成为禅宗初祖。后来,迦叶传阿难,阿难传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传,直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因观中国大乘根性成熟,特别航海东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在梁武帝时来中国,由广州至金陵,因与武帝问答不契机,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遇志切求道,立雪断臂的慧可,始传衣钵。之后,慧可传僧灿,僧灿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传说弘忍传慧能禅师的心法,是付金刚经,并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故中国禅宗祖师,传至慧能为止。虽然,但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甚巨,唐宋以下的学者,皆混合禅宗思想于其学说。

 

六、般若波罗蜜:般若,就是真理的智慧,在般若之后,加上波罗蜜三个字,是表示此真理的智慧,已经到达真理的彼岸,是智慧的至极,当然不是指二乘圣人偏于真空的一切智,或是菩萨末圆满的道种智,而是佛道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此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就是法华经所说:‘诸佛的智慧’,包括根本智与后得智。

 

根本智,是诸佛的实智,能证知众生与万物缘起性空的真理,亦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理。后得智,是诸佛的权智,诸佛亲证宇宙原理之后,所得的智慧;能够辨别众生不同的个性,及其不同的思想与欲望,而投以适合的法药,拔除众生的苦恼,给与众生的快乐。

 

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真理如何,就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证真理而发挥,不违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能本乎这种智慧去利益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实的慈悲。

 

智慧可以度脱愚痴,一般人以为愚痴,是指那些没有学识的文盲。其实,即使是满腹经论的人,又何尝不是愚痴的众生?因为不管世间人的学问,如何渊博充实,亦很少有能够通达宇宙万物的真理,而获得真知灼见者;因为世人每于主观偏见支配下,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这种错觉,是无法通达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别是非曲直与邪正,更不知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则,所以佛教名之为愚痴。

 

在愚痴统治下的人生,不明真理,不识因果,不辨邪正胡作妄为,往往自误误人,自害害人,作诸恶业,沉沦生死,求出无由。故佛陀教人修习禅定,发掘内在的原始智慧,使本具的般若智光显现,佛性抬头,解脱烦恼生死的束缚,到达真理的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

 

以上六种波罗蜜多,可以度脱众生内心的悭贪,毁犯,嗔恨,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使人跳出六蔽的陷阱,驾驶六度的慈航,横度生死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回归真理的故乡,享受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以结束多生多世流浪六道生死的苦恼生活,故名六波罗蜜。

 

波罗蜜多既然有六种,何以本经只说‘般苦波罗蜜多’呢?理由是:般若是正行,布施等前五度是助行;般若如人的眼睛,前五度如人的双足;般若是修慧,前五度是修福。人必需要有眼睛,然后可以远行;目足相资,始可以到达目的地。同样,人必需要有智慧,然后懂得修福;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圆满,二利究竟,始可以完成佛道。

 

如果缺乏般若,肓目进修,即使不致误入岐途,所得的果报,亦仅限于人天小果,无法进入菩提觉道,不得名为波罗蜜多。本经特别显示般若的本体,以及说明般若真空智慧的功能,使修学佛法的人,明白般若的重要性,然后运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来驾驶前五度的船只,驶向真理的彼岸。所以本经虽然只言般若,其实已经概括布施,持戒,忍寻,精进,禅定等五度在内。

 

(三)佛法的核心

 

心经的心字,含有二种意义:

 

一是譬喻,意思是说:此经是诠诸佛的心要,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不但展示了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同时阐明般若真空的妙理,可以说是:‘般若的核心’。譬喻人体的心脏,为人四肢百骸的核心,因此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二是真心:此真心,是万法之始,众义之宗;亦是诸佛所证,众生所迷。法华经所诠的诸法实相理,楞严经所显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维摩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以及涅槃经所说的佛性,无一不是显示此真心。就是大般若经所诠的毕竟空,以及本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亦皆是显示此真心。然而,此真心究竟是怎样的呢?此真心究竟在那里?

 

此真心之为物,是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说是有吗?但无形无相;说是空吗?它却能随缘创造万有,支配一切;而且是那么的广大,体包太虚,量周沙界,弥满十方,充塞天地。所谓:‘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经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在纵的时间方面说:此真心之体,能够穷尽三际;在横的空间方面论:此真心之量,能含吐十虚,而无方所,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但却像太阳之在空,普临大地,照耀万有;如水之在地,无所不周,滋养万物。故古人说:‘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又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中,不隔一条线。’可知真心,无时不昭昭于吾人心目之间,无刻不晃晃于色尘之内。

 

可惜众生,虽然与此真心,衣食与共,寝寤与俱,而不自觉;反而执著真心之影子(见相二分),以为是实我实法。遂由:‘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自此,恒被虚妄意识的牵制,整天攀缘于六尘境界,分别取舍,执我执法,胡作非为。

 

今日世界之所以大乱,实是人们偏激而盲目的意识所闯下的大祸。因为妄想识心,既可以令人上天堂、亦以可使人入地狱。既可以令人雄心万丈,精神奋振;亦可以使人万念俱灰,兴趣索然。既可使人成为仁慈的天使;亦可使人变为凶恶的魔鬼。这么一来,众生本具的真心,就被蒙上重重的阴影,披上厚厚的黑幕。本来的智慧光明,便日趋于暗淡,甚至被埋没。

 

人们所见到的,只是意识黑暗的世界,而遮蔽了真心的智慧光明;人们所接触的、所体会的,亦只是虚伪的妄心,而非尊严的人性。于是乎世界越来越凌乱,社会越来越复杂,人生越来越痛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无了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又说:‘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流,是故如来,名可怜愍。’(见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因为怜愍众生的无知,迷失真心,反而被虚伪的妄想识心所操纵,作诸恶业,轮回生死,枉受一切苦厄。因此,特别请示释尊允许,为我们演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心’的法门,目的是欲令我们舍妄趣真,向内寻求,令内心世界真理智慧的种子,重新萌智慧芽,开智慧花,结智慧果,觉悟此迷失已久的真心,恢复人性的尊严,成为宇宙的大觉。

 

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宣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而离四相,破我执;又能运用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无所住著的心,修诸波罗密,即可以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证得此本来具足的清净真心,成就佛果无上菩提,故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字是独立的,般若波罗蜜多是能照、能显;心为所照、所显。其中多字,只是梵文的一种语尾词,在金刚经只言:‘波罗蜜’,本经则在‘波罗蜜’之后,加上一个多字,只是属于助语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与作用。但若将之冠在心字之前,名‘多心经’,那就差之毫厘,错之千里了,千万不可!

 

(四)经字的解释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或素怛缆,译名契经,简言为经。契经的意思是说:佛所说的经典,既能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又能下契众生的根机。以其能契理故,可以传诵万世;作为人生的正轨,而取消人世间,种种邪倒错谬的知见。以其能契机故,可以垂范天下,能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而令各行各业的人士,喜欢信解受持;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品,灵性食粮。所以被称为‘契经’。在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卷中,解释经字,含有五种不同意义:

 

一、出生义:佛经能够出生一切义理,出生一切功德;若然依之修行,不止可以出生甚深智慧,令人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还可以出生佛果菩提。

 

二、泉涌义:泉是水的源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丰富,犹如泉水之滔滔不绝,无穷无尽。随人智慧之深浅,理解力之强弱,吸收多少,无不称心如意。

 

三、显示义:佛所说的经典,不但显示世间法的意义;同时显示出世间法的修证。既显示俗谛理之有;又显示真谛理之空。既显示权教的种种方便;又显示实教一佛乘的真理智慧。总之:佛经能够对于十法界圣凡的依正因果,一切诸法所含的义理,逐一阐明无遗,穷幽显秘,生人慧解,所以经是显示义。

 

四、绳墨义:绳墨,是古之木匠所用的墨斗,能定曲直,以助作业。譬喻佛经,可以辨别邪正、分析是非、能定真伪;令修行人明是非,知邪正,辨真伪,而知趣向佛果菩提,不致堕落邪魔外道。

 

五、鬘结义:鬘结,是用线穿起的花朵,使之连贯不乱,作为装饰品。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能贯穿佛所说的五乘教法,令大小乘的义理,有序不乱,不致散失。

 

此外,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一代时教,如线贯珠,令不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不堕落。还有,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放诸四海而皆准,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不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所以佛教的经典,二千多年来,无论中外古今,不分国籍与种族,不限地理与环境,一直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崇拜、所景仰,的确是异于世间的一般书籍,因此不名为佛书,而被称为佛经。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等七字是别题,别限于本经;通别合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本经的翻译

 

(一)不同的译本

 

佛陀诞生于印度,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竟然有机会阅读佛陀丰富的遗产——佛经,全拜古代译经大师们之所赐。同时,我们要考核任何一部佛经的真伪,固然要从全经所诠的真理和宗旨去衡量;但另一方面,亦要从翻译时代和译者的学识与声誉各方面去考察。所以译题,是非常重要的。本经前后共有十多种译本,现在收藏于大藏经中,只有七种,译名固然有出入,内文繁略亦异。七种译本是:

 

1.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玄奘译

3.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阙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智慧轮译

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成译

7.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西天三藏施护译

 

以上七种译本,虽然经题不同,内文亦详略互异,但其要旨则一。中国民间流传诵念最广的,应推玄奘法师的译本。现在我们所讲解的,就是以玄奘法师之译本为依据,故本经的译题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二)译经的时代

 

唐朝,是此经翻译的时代,唐高祖李渊,自隋恭帝禅位后,即建都长安,国号曰唐,改元武德。武德九年,传位于世民。世民即位,号太宗,改元贞观,励精图治,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导致唐朝鼎盛。佛教自秦汉之间传入中国后,经两晋及南北朝的传授演绎,至隋唐之际,不仅思想成熟,教义精密;且派别竞起,宗门林立。而其宗派及教义,又为我国佛教之精华,是以隋唐两朝,实为中国佛教之全盛时期。

 

尤其是最令人兴奋而永志不忘的,乃于隋未唐初,我国古都洛阳猴氏县之东郊陈堡谷,诞生了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第一功臣,以及我国佛教新译时代权威的玄奘法师。其所翻译的佛经,内容丰富,词藻纯洁,体裁自然,而且文学色彩浓厚,文字组织精密,以及偈颂歌赞的谨严格调,文法字句的精警老炼,不但给予我国文学极大影响,和对唐代文艺复兴有莫大贡献;兼且成为当时思潮的主流。可见唐代之佛学隆盛,已臻极点;但促进其如此隆盛的原因,该是玄奘法师的功劳。本经就是在中国文化鼎盛之唐朝,由负有盛名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

 

(三)译者的德号

 

三藏法师,是译者的德号。三藏:指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明心诠性,为定学所摄;律藏规范三业,为戒学所摄;论藏分别邪正,为慧学所慑;戒定慧三无漏学,是整个佛法的总纲。所以,举三藏二字,便包括整个佛法的要义。

 

法师二字,含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一从字义解释:法是轨则义,师是训匠义。事有轨则为规范,必合于情理;物经训匠提炼雕刻,必臻于美善。同样,凡能以佛法的规则,来指导自他的行为,使之合乎正轨;用佛法的慧剑,来雕刻自他的人格,使之同臻完善的人,皆可称之为法师。

 

二从佛法解释:法是佛法,师是师范。能精通三藏佛法,堪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均可称之为法师。

 

三从自利利他解释:若以三藏教法自奉为师,依之修持的人,名自利的法师;能够对众演说三藏教法,化导众生,为人师范的出家者,是利他的法师。

 

现在,这位译师,不但是精通三藏,自奉佛法为师的法师,亦是以三藏佛法,规范自他行为,雕刻自他人格,堪为人天师表的自利兼他的法师,故名三藏法师。这位三藏法师是谁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译师虽多,但被荣称三藏法师的却甚少,其中,最负盛名的不外是罗什、觉贤、玄奘、不空等,史家称为四大翻译家。在四大译师中,尤以玄奘、罗什为首屈一指的尖锐人物。凡罗什、玄奘译的佛经,其译题俱冠以三藏法师四字。因为这两位译师,是中国佛经翻译界的两钜子;罗什为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为新译时代的权威者。奘译之卷陕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印度大乘佛教,不外中观与瑜伽。罗什所弘为中观法门,开我国天台、贤首二宗之先河;而玄奘所传,则为瑜伽法门,为我国法相唯识宗的始祖。所以二师势均力敌,智等誉齐,实为瓜分中国佛教史天下的杰出人物。现此译题,在译者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师四字,正显示此译者,并非平平凡凡的人,而是一位划时代性的翻译家。

 

(四)译者的故事

 

玄奘,是译者的法号,俗姓陈,名纬,河南洛阳人,母早逝,父陈惠,本是清康的地方官;后因厌倦官宦之角逐生涯,便弃官隐居,专心学问。师刚年满十岁,即蒙慈父见背之痛,成为人间的孤儿;因此,前往洛阳净士寺,投靠其兄长捷法师。

 

长捷法师,不特学丰德长,且为当时负有盛名的人物;每设法会,弘经布教。奘师因得闻佛理,并对佛教发生浓厚兴趣,遂立志出家。但当时的人欲想出家,并不容易,必须经过国家考试,在思想、学问、品德、年龄各方面都合格了,还要获得皇帝赐给度牒,始可出家。所以,当时出家不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最有意义,最荣耀的事。

 

隋汤帝大业四年,皇上劾令度僧廿七名出家。这道圣旨一经颁布,那些有意出家的秀才、学士们,都从远途赶来参加选度考试。可是住在洛阳的玄奘,反而不敢报名参加,因为他那时年仅十三,还未足够二十岁出家的年龄。

 

考试那天,来自四方的秀才、学士们都齐集试场,紧张而肃静地恭候主考官的降临。可怜,年纪小小而又极端渴望出家的玄奘,只抱著幽怨而羡慕的心情,在试场门外踱来踱去,徘徊不已。主考官来了,他惊奇地瞧了玄奘一眼,便差使下属把玄奘带到他的跟前。原来,这位主考官姓郑名善果,不但是一位佛教徒,同时对于相术也有深刻的研究。他看见玄奘相貌端庄,举止不凡,知道他的前途一定很远大。于是查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跑到试场来做什么?玄奘经他一问,就壮著胆子把自己的身世、年龄、志愿、以及到试场来的希望,通通告诉他。这位主考官真想不到他小小的年纪,竟有这么伟大的志愿,不但非常钦佩,并且特别替他写了一本奏章,向皇上请愿。结果:获得皇上的例外核准。因此,他便在净士寺出家,改名为玄奘。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认为出家人大都是消极、悲观;他们的生活,是那么消沉、枯燥、无聊,但事实上并不是。尤其是隋唐出家人的生活,都是那么积极、向上,他们不但了解人生是甚么,还懂得人生应该做些甚么!不独希望自己解脱人生的痛苦,获得生命永恒的快乐;同时,也希望一切人都能够离苦得乐。他们永远永远点亮生命的火把,执持真理的慧炬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救济自己,也救济他人。玄奘法师的哥哥长捷法师,就是这么一位博学多才,精通儒释,而恒以真理的慧炬,照耀自己和他人的佛学专家。

 

玄奘法师自从出家做了小沙弥之后,便与哥哥长捷法师住在一起,专心研究佛学,绝不肯把时光空过,蹉跎岁月。直至年满二十,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后,才离开兄长,到处游学;又随法常、僧辩两位法师,研究俱舍论。二师不但称赞玄奘为佛门千里名驹,并鼓励他游学印度。而其本人,亦因当时宗派大多,传授各异,深感困惑,于是便决心前往印度求学。

 

武德九年,唐高祖传位给第二太子世民,改元贞观。玄奘和几位同志,联同上表,请奏皇上准予他们前往印度留学。但那时唐朝开国未几,西突厥雄踞中亚,新疆以及阿富汗一带小国,都仰突厥鼻息;唐朝政府为了国防关系,严禁人民出国。因此,玄奘们上表被退回,虽再度上表,亦未获准奏,始终拿不到出国护照。但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反而更积极地筹谋出国留学的计划。结果:于贞观三年,偷度玉门关,冒禁孤征。

 

一路颇多艰险,曾渡沙漠八百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粮食既缺,水草亦无。且单骑独行,常遇诸恶鬼怪,奇形异状,法师心诵心经,身向前行,毫无畏惧。结果:千辛万苦,终于贞观五年进入印度,遍历诸国,广学圣教,通达各种言语文字,到处受人欢迎和优待。后到那烂陀寺,从当时负有盛誉的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学习唯识,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大乘经典;又多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均获胜利。自此,声望日隆,进升为那栏陀寺的副主讲,成为全印度佛学界的名学者,受到当时知识份子的热烈欢迎。

 

不遭人妒是庸才,以玄奘法师这样超卓的成就,也就难免谗妒者的麻烦了。特别是在公元六世纪的印度,佛学异常发达,可惜宗派也特别多,尤其小乘与大乘之争更烈。那斓陀大学,是一向研究大乘的最高学府,自玄奘法师荣任副主讲之后,大乘的趋向更加显著了。因此,常有许多小乘学者,跑来那烂陀寺与玄奘法师拗辩。但没有一个不被玄奘法师犀利的词锋,和正确的理论所击退。于是那些小乘学者对大乘的毁谤与攻击,更加激烈,而嫉妒与反对玄奘法师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当时玄奘法师,最受戒日王的敬崇。戒日王为了主持公理,和寻求和平解决大小乘间的纠纷,而于贞观十六年,在曲女城召开特别的宗教大会,邀请五印度各国的国王,大小乘的名僧,以及婆罗门教徒来参加。

 

大会开始那天,到会者有来自十八国的国王,和三千多名的佛学专家,以及那栏陀大学本身的一千多名学生,数百位教授,此外,还有异教徒二千多人。戒日王也亲自率领全部侍卫、妃嫔、宫女、以及文武百官,赶来主持大会,同时恳请玄奘法师,为这次盛大宗教辩论会的主讲。

 

玄奘法师接受了这项重大的任务后,首先把称扬大乘的讲稿‘真唯识颂’写好,然后站在高高的讲坛上,当众高声朗诵,并对在会大众宣誓:如果有谁能够驳倒讲词中的任何一字一句,他情愿斩首谢众。结果:一连讲了十八天,始终没有谁敢出来应战,反而侧耳倾听,心诚悦服。于是,玄奘法师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结束了他的演讲,接受了在会大众赐给他‘全印度第一位佛教权威学者’的荣誉。十八位国王,纷纷把名贵的礼物献上,并向玄奘法师道贺,但都被奘师婉谢拒受。

 

戒日王只好选一匹大象给法师坐骑,游行全城,给全国学生与民众瞻仰膜拜,并告谕他们:‘这位中国和尚留学生,是全印度第一位的佛学专家。他在大会上讲了十八天,也等了十八天,始终没有一人敢发言与他驳辩。’

 

玄奘法师在戒日王和文武百官陪伴下的壮烈队伍中游行,沿途接受观众们的欢呼和散花致敬,真是荣耀极了;但这光荣并不是偶然或侥幸所得,而是他自己在十几年来辛勤的收获,和在大会上拿性命赌博换取得来的。

 

玄奘法师的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简直是中国民族的光荣,中国留学生的光荣,以及中国佛教界的光荣。因为在我们中国,竟然诞生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的伟大,不仅是他的思想、人格、天才、和意志;而且是他具有进取的雄心,坚毅的魄力,果敢的精神,以及学业的成就,和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有人曾经这样歌颂玄奘法师:‘在宗教界,玄奘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家;在哲学界,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史地界,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在留学史上,他是我国最伟大的留学生。用今天翻译的眼光来看,他是我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翻译家。’真的,玄奘法师不但是一位崇高的宗教家、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最有成就的留学生;而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

 

因为他的一生为了真理而奋斗的过程,足以代表我国民族的个性。他仅仅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便奋不顾身地冒险出关,单骑匹马向著四顾茫茫的沙漠迈进。翻峻岭、越雪山、渡险津、拒爵禄……无一不表现他那种不屈不挠,不畏难,不退缩的英雄气概;甚至在宗教辩论大会上,为了真理的建立,不惜把宝贵的性命,来作孤注一掷。像这样‘头可断,身可亡,而志不可夺’的学者,还有谁能够否认他的伟大呢?

 

还有更伟大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佛教的贡献;假如没有他的出现,唐朝的史实也许要改观。因为我国唐代学风之盛,而且佛教思想荣登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实拜玄奘法师所赐。

 

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十余载,先后游历三十多国,巡礼佛迹,遍访名师,所获梵本共六百五十七部。于贞观十九年饮誉归来,谒太宗于洛阳宫,备受朝廷之礼待。因为太宗皇帝敕令住于弘福寺,专事翻译,于是奘师便奉诏召集,全国富有学问修养的高僧,共同展开史无前例的译经伟业,成为我国佛经新译时代最权威者。

 

玄奘法师先后所译出的佛经,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本经是七十五部经中,文字最简短,义理最精警的一部。而六百卷大般若经,却是他翻译事业中最巨大的杰作,也是用尽他毕生精力的最后一部译本。当他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最后一首颂文写完,放下笔杆时,便合掌庄重地对助译的法师们说:‘这部经是镇国大宝。我迁居玉华寺,也是为了要完成这项工作。现在我感谢佛陀,这部镇国之宝,已翻译完成,我的责任也完成了。万一无常到来,我的葬礼千万不要铺张,简约从事就行了。’说完,便派他的高足窥基法师,去都城奏禀皇上,报告大般若经之翻译完成,而请求皇上赐写序文。同时,在院中设宴庆祝大功告成。

 

玄奘法师的话真灵验,在高宗麟德元年正月,助译的法师正盼望他开始著手翻译大宝积经。可是他已经精疲力竭,不堪胜任;而他的译经事业,也自此结束,一代圣僧,也就与世长辞了!难怪高宗皇帝获知其圆寂消息,亦认为是痛失国宝,哀恸不已!真的,能够像他这样毕生献身于翻译工作,为佛教文化事业鞠躬尽瘁的人,能有几人?他岂独是国家之宝,抑亦是佛教之宝,也是中国文化界之宝。

 

他的著作,他的学术思想与言论,不但在唐代放射出无比的光芒,照耀当时整个文坛;而且一直照耀到现在,甚至未来。梁启超曾赞誉他为:‘中国佛教第一功臣,千古学者的模范。’中国张其昀教育部长亦赞叹他:‘诚为我国留学生的圣人’。但本人认为:‘玄奘法师,不但是一个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的伟大留学生,亦是一位‘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的伟大圣哲。他不但立了功,而且德足以光日月,功足以壮山河,言足以为天下法。所以,玄奘法师虽然圆寂了,但他那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为佛教为国家而努力的功勋,仍然存在人间,永垂不朽。

 

我们面对著这本由一代圣哲亲译出来的经典,能不怀念古人,悠然神往?倘若我们不好好的研究,好好的传诵,以及发扬光大其真义,对得起玄奘法师昔日之努力吗?

 

四、主讲的菩萨

 

(一)主讲的菩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现在,讲解经文,不过本经的经文,不像其他经典一样,先有‘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的序分,叙述本经的缘起,后面也没有流通分的总结。一开始就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究竟是谁?是主讲此经的菩萨?抑或是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又观自在菩萨,是现于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呢?抑或是另有其人?

 

有人说:观自在菩萨,是指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凡是修习般若法门,由观照般若之功,深入法性,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之时,而心得自在的修行人,都可以被称为观自在菩萨。笔者认为在理论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在这里,观自在菩萨,应该是指主讲此经的观世音菩萨。

 

因为,本经在藏经中,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共有七种译本,其中五种,都有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而于序分与流通分中,都说明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观自在菩萨,亦即是观世音菩萨。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实则同是一人。

 

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不是一开始就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吗?

 

至于智慧轮三藏法师的译本,则说观世音自在。并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很明显的说:‘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因此,观世音菩萨,为舍利子而说此经。最后,流通分的经文是:‘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至于法月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详述本经的缘起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座。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而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祥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是很明显的说,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吗?

 

般若共利言的译本,亦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说:‘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是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五蕴性空,……。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说是语已,即是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还有,法成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则说;‘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于是观音菩萨为其说此心经。最后佛亦从定起,赞叹善哉,并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施护三藏法师的译本,虽然经题是‘佛说佛毋般若波罗蜜多经’,但于序分中却说:‘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己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以上五种译本的序分,除了法月法师的译本,说观世音菩萨在说此经前,特别请佛允许之后而说之外,其余四种译本,都是说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子的请示而说此经的。又于流通分中说:释尊出定后,曾经赞许及加以印证。那么,玄奘法师与罗什法师的译本,可能是为了便于诵念,略去前后的序分与流通分。但有人却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又说:‘至于法月等译本,完备的具有三分,这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并不是心经本来的形态。’

 

亦有人说:大般若经观照品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又说:本经最后的咒语,也与大般若经功德品所说:‘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一样。又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有‘多侄多,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谛,菩提莎诃’这几句咒语。因此怀疑此经,是密教想把此经当为自己的经典,所以将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

 

还有人说:‘考观世音,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也。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也。’关于以上三种猜想的说法,笔者都不敢赞同,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五蕴诸法,缘起性空,既然是不可磨灭的真理,而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等威力,也是铁一般的事实;那么,不管是谁说,都应该是一样。等如佛在一切大乘经典中,说及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位次、修学法门时,内容都相似一样。即使是历代弘宗演教的大德,无论其辩才多好,其说法的方式又是何等的巧妙;但当其说及十力、四无所畏等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所经历的位次,所修学的六度、四摄等法门时,其内容一定要与其他法师所说的类似。否则,他所说的不是佛经,而是说他自己的经了。然则,佛在般若会上,与诸大弟子广谈般若空义,观音菩萨在此经所说的,也是般若真空妙理,其名词语句,当然亦应该有相类似的共同点,怎可以因为大般若经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就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摘录出来的呢!

 

二、此经果然真的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那究竟是谁摘录出来的呢?若果说:是罗什与玄奘两位译者本人,从大经摘录出来的,但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物,一个是旧译时代的泰斗,一个是新译时代的权威,彼此相距二百多年。旧译时代,六百卷大般若经,还未译传中国;那么,鸠摩罗什法师,是从梵本那里特别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吗?

 

根据历史记载,玄奘法师译完六百卷大般若经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不久就圆寂了。然则,此心经是他在未完成大般经之前,就摘录出来单行流通?抑或是在完成大般若经之后,圆寂之前,赶紧在大般若经中摘录出来?据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在去印度的途中,观世音菩萨已经教他诵念此心经了,还需要等待十多年后,从印度回来,译出大般若经时,再摘录出来单行流通?

 

三、至于说:其余五种译本的序分与流通分,‘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这个‘后人’,究竟是谁?是指五种不同译本的译者?但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怎会不约而同的都在此经,加上除了文字有少许出入外,内容都是相同的序分与流通分?还有,一个译者应有的道德观念,就是要忠于原本。他们也是当时杰出的高僧,负有盛誉的翻译家,怎可能故意在此经加上序分与流通分,强将佛说的经典,变成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加上佛赞‘善哉’,印证‘如是如是’等文字,岂不是犯了大妄语,为的是甚么?究竟目的何在?

 

四、如果说‘后人’,是五位译者以外的人,那么又是谁呢?同是一人,或是五个不同的人?若然同是一个人干的,究竟是谁这么大胆,敢修改佛经?又这么能干,可以在五种不同时代的译本中,随便加上自己的意见?有可能吗?或者说:是五个不同的人干的,真的这么巧,秦、唐、宋每一个朝代,都出现改经的人?而且修改的都只是这部经,内容又大同小异,不可能吧?

 

五、或说:是梵本被后人修改,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的。但在罗什法师所译的心经,已经有‘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及咒语了,是否有人在姚秦时代,就要将般若密化,加上密教真言,又在数百年后,再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特别奉请观自在菩萨为说法主?

 

六、至于说:观世音菩萨,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所以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这种说法,更令人无法接受。因为‘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所修的正是首楞严王大定。修此定者,必然三观圆修,三观圆证;岂独没有般若空慧?如果不修般若,怎可以证得奢摩它空观?再说:观世音菩萨,早已圆成佛道,当然具足佛道无量三昧,无边功德;今来此娑婆世界,协助释尊教化,就不懂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

 

七、在台湾新文丰出版的大藏经,第八册,八五一页中,有一部题名为‘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的经,同时注明是‘西京大兴善寺石壁上录出慈恩和尚奉昭述序’。其中大意是说:梵本般若多心经,大唐三藏之所译。因为唐三藏法师,(指玄奘)志游天竺,路经益州,投宿空惠寺,遇见一位梵僧,问他要去那里?奘师告诉他,欲往印度学习佛法。梵僧赞叹奘师不辞辛劳,为法忘躯,甚为希有;可惜路远,艰险重重,他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如能受持,可保旅途平安,随即口受此心经给玄奘法师。奘师次晨起来,此僧竟然失其所踪。

 

后来玄奘法师长途跋涉,每次遇险,即默诵此心经,皆可以化险为夷。或当迷失方向时,默诵心经四十九遍,即有化人出现,指导方向;或于上无飞鸟,下无水草的困境中,饥渴交逼之际,默诵心经,就会发现可食之物以充饥,一路上凡有所求,皆获灵验,终于平安抵达印度。

 

及至那烂陀寺时,又见以前传授心经的僧人出现,并对他说:‘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遂满尔心愿,我是观世音菩萨。’说完,立即冲天而去。据此,不仅证明此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可以想像得到,玄奘法师翻译此经,一定是在大般若经之前,所以,不应该说此经是从大般若经摘录出来的。

 

西方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每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持相反的意见。有人问他,为甚么不尊师重道,要时常与老师辩论?他说:‘吾爱吾师,吾爱真理。’同样道理,笔者对于说此经,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几位知名度很高的大德,非常尊敬;因为他们都是近代佛学界权威,他们著作之丰,说理之精,的确令人敬佩,唯独这点,笔者不敢赞同。因为有前面的理由,我仍然坚信,法月等五位三藏法师的译本所说:此经是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弗的请示而说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是在佛前说此经的,说完之后,佛又加以印证,所以此经,亦等于是佛说的了。

 

(二)主讲者圣号

 

‘观自在’,梵语是:阿缚卢枳伊湿伐罗。阿缚卢枳,译言观;伊湿伐罗,译言自在。意思是说:这位菩萨能够自由自在的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人间之苦难,故名观自在。

 

在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命自在:命是生命、寿命,人的寿命长短,皆由各人的宿业而定。寿命已尽,则欲生不得;寿命未尽,又欲死不能。是以人的生死,绝对不可能由自己来决定。但地上菩萨,已经分证佛的法身慧命,可以随意安排自己寿命的长短,为度众生,万劫不长,机缘既尽,一日亦不短。生死自由,来去自在,是命自在。

 

二、心自在:众生的心念,妄想杂乱,心猿意马,最难控制。地上菩萨,已除诸烦恼缚结,分断无明,故能善自调伏其心,收摄妄念,入定出定,如意自在。

 

三、财自在:人的财富,是由宿世福业报得,不可强求。可惜迷途众生,不明因果,不知修福,反而终日营营役役,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每贪多务得,甚至为了增益个人的财富,不择手段,损人利自己,作诸恶业,自食其果,而不自觉。地上菩萨,由于多劫修福,积聚功德,因行既深,果报亦胜,资生财物,无须营求,自然丰富满足,不仅拥有无量珍宝严饰自己,如意享用,亦以无量珍宝,救济穷苦群众,如意自在。

 

四、业自在:一般众生,日常身口意三业的造作,非善则恶,由于或善或恶的的行为,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决定自己受报好丑的命运,绝对没有选择的自由。地上菩萨,断诸烦恼,具足善行,故一切利生事业,皆可以自由操作,或现神通,或演说妙法,一切畅通无阻,皆得自在。

 

五、受生自在:众生轮回生死,被宿业所牵,或上生天界,或堕落地狱,六道升沉,不由自己。地上菩萨,断诸业缚,故能随心所欲,乘愿受生,或往生十方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或示现天上受生,教化天人,但天宫非乐;虽入地狱,救济众生,而地狱也不苦,故能受种种生,随缘教化,自由自在。

 

六、解自在:一般众生知见不正,对于事物的理解,彼此互异,而又我执坚固,自是非他,遂启发争端,导致思想冲突,无法和平共处。地上菩萨,惑将尽,智将圆,胜解现前,助佛教化,心得自在。

 

七、愿自在:愿是一种意志的力量,众生意志薄弱,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埸,往往被境所转。地上菩萨,愿力弘深,既能以愿导行,以行满愿,愿行一致,又能随愿往生,随愿度生,随愿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无往而不利,自由自在。

 

八、神力自在:六道众生,有时亦可以报得神通,但只是短暂而非永恒,二乘圣人的神通,虽是永恒但非无限。地上菩萨的神通妙力,无尽又无限。威力难思,随意变化,游戏人间,无所障碍。

 

九、法自在:法是佛法,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地上菩萨,分证佛的功德,通达佛法秘藏,得大辩才,善说法要,能观机设教,为诸众生,演说无量法门,自在无碍。

 

十、智自在:地上菩萨,以始觉智,照本觉理,如楞严经所说:‘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得一切种智,能与佛妙觉,融会贯通,于一念中,能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无所障碍,自由自在。

 

此经所说的观自在,除了具足以上所说:十种自在之外,还含有以下三种意义:

 

一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能不假分别,不假思索,直接彻底的照见五蕴皆空,亲证实相理,明明了了,没有丝毫的间阂与障碍,故名自在。

 

二、观境自在:当菩萨修习般若的观智,到达至深至圆的境界时,便能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照彻真理的本体;而深达实相,究竟了知此实相理,充塞宇宙,无所不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皆本乎此理,理外无物,物外无理,事理圆融,通达无碍,故名自在。

 

三、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究尽实相,洞悉真谛,而证得法身理体。继之从体起用,随缘赴感,观机设教,恒常往返于生死涅槃之间,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神妙作用,深入世间,寻声救苦,无所障碍,故说曰自在。

 

由于菩萨能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洞悉事物之真相,通达诸法实相理,亲证法身;继而从体起用,济物利生,广度有情。若自利,若利他,无不自由自在,不受环境所牵制,不为人事所困扰,所向无敌,无往不利,俱得自在。新译时代的译经法师,根据菩萨的实际功德,故译名观自在。

 

在旧译时代,则译名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号称观世音,在悲华经、楞严经、以及法华经的记载,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愿:悲华经说: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之前,有佛出世名宝藏如来。当时有位转轮圣王的太子名不询,信佛甚笃。有一次:恳请宝藏如来到宫中受供养,于三个月中,殷劝侍奉,一粥一饭,一茶一水,太子必恭必敬,无不亲自奉上,不曾假手于他人。最后,宝藏如来问不询太子,欲何酬报?太子说:‘世尊,世间无常,物质虚伪,不堪留恋。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未来际,救度众生,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愿世间所有苦恼的众生,当其在苦恼煎熬中,能够称念我的名号,我就立即寻声救苦,协助众生脱离灾难,获得快乐。慈悲的佛陀,这就是我的愿望,你能鉴我愚诚,满我所愿吗?’

 

宝藏如来,非常嘉奖太子的伟愿;即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并鼓励他,尽未来际,深入人间,‘观’察‘世’人求救之‘音’声,而施予救济;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当时的不询太子,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菩萨曾在宝藏如来的面前,立下寻声救苦救的悲愿,所以宝藏如来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

 

二、因中自利: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亲对佛说:世尊,在过去很久以前,我曾供养一位观世音如来;承观音如来,教授给我一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修行方法,因而启发了我内在的智慧光明。同时在强烈的智光照耀中,超越世出世间,再不为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我认识了宇宙,也认识了自己,而获得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殊胜功德。于是启发了我内在的仁慈本性,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不期然而然地产生无限的悲悯与同情。

 

自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步著十方如来的后尘,常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种种方法,来深入世间,寻声救苦,利乐有情。当时的观世音如来,非常赞许我善得圆通法门,即于大会中,赐给我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照耳根,听觉之性圆照法界,十方众生,凡称念我的名号,无不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平等拔苦与乐,因此,我‘观世音’的名号,便遍十方世界,遐迩俱闻了。

 

根据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的自述,其所以号称观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的时候,以一心三观之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观空不著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圆融,获得听觉圆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功能,所以古之观音如来,赐给‘观世音’的名号。

 

三、果上利他: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由消极跨进积极,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实践家; 亦是冷暖人间的褓母,茫茫苦海的慈航。他‘观世音’圣号的建立,不但是基于宿世的本愿,和因中克己修证的自利工夫; 亦是基于果上积极利他的功德。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是证知,观世音的圣号,也是基于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而建立。

 

综上可知,菩萨圣号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萨在自利时,不忘利他;而利他时,亦不失自利。因为菩萨之所以克己修证,原因是要达到利他的愿望;而在积极利他的行动中,又能庄严佛道功德。不过,据自利方面解释:观世音三个字,则‘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这能观之智,包括一心三观;所观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恶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谛。菩萨以一心三观的智慧,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圆三观于一心;三观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圆观圆证,故名观世音。

 

若据利他方面解释:则‘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是指菩萨寻声救苦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机是指九法界众生,称念圣号哀恳求救之声音。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九法界众生称念的音声,而来援助,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无乐不与,故名观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观世音的含义,是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思。

 

(三)菩萨的意义

 

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言为:‘觉有情’。

 

若据自利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觉悟之心,有情,是指菩萨自己;因为凡是具足知情意之精神活动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萨不是指泥塑、木雕,玉琢的偶像,而是综合知情意于一体的生命。虽然,但菩萨并不是一般迷情的众生,而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因为菩萨是人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他不仅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对于佛陀的无上觉道,由景仰,而进修;因进修,而获证。当其分证佛的无上觉道,处于自受用三昧中时,自见内心朗然大觉,与佛无异,故名觉。但尚有微惑未尽,于出定后,就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故名有情。

 

总之,在自利方面说:菩萨,该是一位头脑清醒,理解力强,既能觉悟人生真理,又能深达宇宙万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认识,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

 

若约利他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指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即是说:菩萨的为人,不止自觉、自利,又能觉他、利他。既能积极扩展利他的同情心,慈悲心,去拔苦与乐,给予人间无限的温暖;又秉承无边的愿力,将自己所证的觉道,去觉悟一切众生,所谓:‘以斯道,觉斯民’。使一切有情,都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同到彼岸,共同离苦得乐,因名觉有情。

 

再约自利利他双方面解释:则‘觉’是菩萨‘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萨下化众生的利他事业。菩萨一方面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另一方面又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觉,利他是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觉他,悲智双运,是名觉有情。

 

根据菩萨的意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非指那些代表菩萨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祸福,或三头六臂的神祗;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广度的观察力,以及具有无限的同情、无量的悲心、无边的弘愿的救世者。他既能勇猛精进勤修与体证佛的觉道,又能以慈悲普济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类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以世界人类的忧患为自己的忧患。一举一动,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出发,一进化退,都以救济苍生为准的,所以被称为菩萨。

 

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我们就是菩萨。现在,观世音菩萨,就是能够以精深的觉智,观察诸法实相理,得大自在;又以高度的悲心,观众生苦,施以救济。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不止自利,而且利他,自利兼他,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早已圆满究竟证得佛道的大觉圣者,不过迹门示现菩萨身,助佛教化而已。所以被称名: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五、五蕴皆空义

 

‘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观之人,亦是主讲此经的说法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所修的法门。‘行’是观行或功行,不但宗教,贵在实行;即使是世间一般学说,或是做人做事,都不可以只重于言,而不重于行;最低限度,亦应该做到言行一致。何况,崇高的哲理,如非实行亲证,又怎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呢?

 

大智度论说:‘智目行足,到清凉池。’智目,是智慧的眼睛,亦即是正确的理论;行足,是实践之足,亦是正确的行为。没有实行为伴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而且是靠不住的空谈;没有理论为依据的实践,则是跛形的,盲目的实践,前途是非常的危险。所以佛教,是十分注重目足双资,解行并进。唯有解行并进,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统一,智慧之眼睛与正确的行为一致;也唯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始可以发掘宇宙的原理,亲证人生的真谛。

 

开发智慧的程序,可分为:闻慧、思慧、和修慧三个不同的阶段:

 

闻慧,是从耳根听闻佛法所得的智慧;这种智慧,虽然不错,但是从外来的,非是内烁的,不能说是真正的智慧。

 

思慧:是由思考所得的结果。用心思考所听闻的佛法,再加以理智的分析,名思慧;这种思慧,相等于哲学家由思考而得的知识,属于哲学的领域。

 

修慧:是根据自己实践所获得的智慧,这从理论到实践所证得的智慧,是属于宗教的领域。在三慧中,修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真实的。但由于我们实行的浅近或久远,所得的智慧故有深浅的不同。

 

观世音菩萨,由闻而思、而修、而证。不但从深思熟虑中,彻底认识般若真空妙理;同时运用观照般若的真智,来观察宇宙人生的真谛,深达实相般若的理体,而证得般若真理的智慧。由于他的实践,非浅近仓卒,而是经历久远,深入实际,早已到达智慧的彼岸,故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有两种不同:一是世间实际之时,例如说:某年、某月、某日;二是但约时分的一刹那。经文所说:‘时’字,是指后者而言。即是说:观世音菩萨,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深入真空的一刹那之时,亦即是‘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是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是物我双忘,境智合一,实相般若理体显现之时,故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一)人体的组织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得的结果。照见,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皆空,是以能观之智,观于被观之境,所获得的结论。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以甚深微妙般若真空的智慧,照见五蕴诸法,原无自性,其性即是真空,所以说:‘五蕴皆空’。

 

五蕴的‘五’字,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种。‘蕴’是积聚义,积聚色等五种元素,而组织成我们具有灵魂与躯壳的身心。一般哲学家,对于宇宙人生组织的看法,人言人殊。希腊初期的哲学,有以水为化生万类的原质者。如伊阿尼学派中德黎说:水是万物本体,因为水有生气,有活力,时而结冰,时而化水,变动不居,其力弘大,故能产生万物。

 

但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则说神是宇宙人生的创造者。及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后,专志于哲学研究的康德、尼采等哲学家,都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即吾人之心,因而产生绝对的唯心论;而马克思等,郤主张宇宙元素是唯物的。总之:唯心论者,以宇宙是一个‘包罗万有,贯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但唯物论者,则以为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物质的东西;除了物质及其规律外,更无甚么意识的作用,心亦不过是物质的一种而已。

 

佛陀,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不外是物质的条件,配合识心的活动。即是说:人类原始本具的真心,由一念不觉的无明,幻现心理与物质的现象(唯识学所说见相二分);于是因境牵心,由心取境,遂幻现宇宙万有,情与无情诸法。所以人身的构造,是综合精神与物质于一体的。但这种精神与物质混合的说法,并非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主张的心物二元论,而是佛经所说的五蕴论。

 

1.物质的条件

 

五蕴中的色法,是物质界的代表,宇宙间大而显者,如恒星地球;细而微者,如原子电子。大凡科学家,认为有实体存在的物质,包括宇宙间的能量,俱属于佛学所说的色法摄。

 

顺正理论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大乘五蕴论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是指坚、湿、暖、动等四种物质的特性。亦即是世人所谓地、水、火、风等四种。此四种为宇宙万有产生必具的条件,故名四大种。所造色,是指这四大元素所构造的一切事物,其中可分为有情色、无情色。有情色,指众生身体方面的形色,及生活的状态。无情色,则指凡是眼所见、耳所闻、鼻可嗅、舌可尝、身可触的一切世界上客观的事物,都属于‘色蕴’所摄。今此色蕴,但取众生由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所组织成的色身而言。

 

2.心理的现象

 

客观的物质,是离不开主观之经验的。由于人类主观的意识,与客观的色法互相交涉而发生关系时,便会引生种种不同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就是佛经所说受、想、行等三蕴。比如我们说:园子里有一棵荔枝树,我们怎知道那是荔枝树呢?其认识的过程是:第一个步骤,先感觉眼前有一棵青绿的东西,这种感觉便是受。其次:联想起过去曾经见过的荔枝树,接著把这些影像重现脑海,便是想。再其次,将这些影像和眼前所见的东西比较,对与不对便是行,最后,认识确是荔枝树,便是识。凡我们认识外界的色,非经过这种程序不能成立。所以色是人类心理的对象,离开主观的意识,以及受想行等心理现象之外,那客观是甚么东西,我们就不能认识了。

 

受想行又是甚么呢?受是感受,接受。是人类对于外在的环境,由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例如:人眼前所接触的东西是美好的,或处身在非常写意的环境中,便会生起可意快乐的感受。反之,就会引生痛苦的感受,或中性的感受,是属于人类情绪的反应。

 

想、是一种想像,思考,或判断的心理作用,往往吸取外界的事物,作为思考的资料。犹如摄影机一样,能把眼前境物拍摄下来,印烙于识心中,形成所谓记忆,作为言说的资料。

 

行、包括众生一切心理活动。是能够推动人的身心,向或善或恶方面发展的原动力。概括而言:受、想、行,都是意识所附属的心理作用,等如心理学家所说:感觉、想像、意志等心理现象。

 

3.精神的主体

 

识蕴,是众生精神界的主体,亦名心王。识,是最难理解的东西。倘能了解识之为物,亦即能全盘了解人生的真义。然而识究竟是甚么呢?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又杂集论:‘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准此可知,识就是对外境由分别而认识的心理活动。

 

初期佛敖,但说六识,所谓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意识(知觉)。后来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识哲学,愈来愈精密,故有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之说。

 

在八种识心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精神的主体,万物无不从此而诞生。梵语阿赖耶,译名为藏。藏有三义:

 

一、能藏:是阿赖耶识的特殊功能。阿赖耶识不独具有含藏一切善恶染净诸法种子的功能,更有保持一切种子的作用,使含藏在其体中的种子,不失不坏;故一切种子是所藏,阿赖耶识是能藏。

 

二、所藏:阿赖耶识既然能够作为诸法种子所依止的储藏室,则由种子所发展出来的诸法现象为能藏,而此作为诸法现象种子之储藏室的阿赖耶识,反而变为所藏。

 

三、执藏:又名我爱执藏。是从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关系方面立名。因为第七识以此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而在恒审思量中,不自觉地诞生我爱的固执,执此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此第八识便成为七识所爱执的对象,故名我爱执藏。

 

阿赖耶识既然含藏宇宙万有的种子,作为开创宇宙人生的原始材料,更能作为第七末那识执爱的对象,成为自我的来源,所以唯识家视此识为宇宙万有的始创者;亦为组织人生社会,和发展一切差别现象的最高机构。在现实世界裹,内而人的生命与器官之感觉,外而宇宙万有及自然界的生长,无一不是从此第八识心的潜能而变现,故说:‘唯识所现’。又说:‘万法唯识’。

 

唯识所现,是从体起用,由上而下,从至简至高之原理,演绎出宇宙人生的一切差别现象。‘万法唯识’,是摄用归体,由下而上,从至繁至低之事物,以求其背后所依据之原理。再由各种事物的原理,渐次概括其要,而达于最高之原理。前者是由简单而趋于复杂,由善美而趋于恶化;后者是由复杂而归于简单,由恶化而趋于至善。一为下降,一为上升。无论是上升或下降,俱不离识,是以识心为构造宇宙人生之原理,精神界的主体。

 

(二)真空的哲理

 

1. 虽有而非有

 

唯物论者,偏于物质;唯心论者,重于精神。佛学虽非心物二元论者,但认为心之与物,实为构造人体的主要因素。如人体的四肢百骸,是地的坚性;唾涕血泪,大小便等,是水之湿性;人体之温度,是火的暖性;行动进止,俯仰屈身种种动作,是风的动性。人体中地水火风等物质的成份,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其他有关知情意等的精神作用,就是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

 

由此五蕴积聚而成的人生,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只是幻有,假有,非真有,所以说:‘有而非有’。此有而非有的生命,不止是无常的、而且是苦的,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等苦。

 

在人之四周,有谁能逃出痛苦的魔爪呢?不要说科学家无法征服外在的一切风灾、水灾、火灾,及海啸、地震、瘟疫、疾疠等自然界的灾害,致使吾人无法摆脱这些威胁!就是人生内在的心理与生理,又有谁能幸免生老病死,…种种苦恼呢?

 

生苦:佛经说:人在母胎之苦,甚于地狱;出胎后,与外界空气接触,痛如刀割;所以人生,在呱呱堕地的前后,己经饱尝痛苦的滋味了。

 

老苦:人有了生命,很自然的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当人生壮年的时候,往往雄心万丈,壮志凌云,谁知世途险诈、命运坎坷,半生遭遇,百般磨折。所谓:‘人间历尽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或因愤世嫉俗,苦恼悲伤,壮志未酬身先丧,固然属于不幸;假使侥幸,能长命百岁,满以为福,谁知:‘百年如流矢,生命若昙花。’寒暑迁流,岁月不永,转瞬青春消逝,渐渐鸡皮鹤发,步行龙钟,老之既至,则风烛残年,人命无几。你会不会‘悲吾生之须臾,感吾生之行休’呢?假如子孙不孝,老而无依,心中苦楚,又能向谁申诉?

 

病苦:人生血肉之躯,原非铁铸,精神饱受环境种种无情的打击,肢体复受寒暑风雨的侵袭。贫者因为饥渴而疲于奔命,富者又为五欲尘劳消耗精力。所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焉得不病之理?‘英雄最怕病来磨’。病倒了,辗转呻吟,当你察觉‘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时,己经悔之已晚。若然不幸,贫病交逼,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病苦煎熬的凄惨,真的是有口难言。

 

死苦:古人说:‘寄孚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人生于世,不过匆匆数十寒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谓:‘风火散时无老少,深山磨尽几英雄’。一旦死神降临,纵然是有金钱、有势力、有地位,又有甚么用呢?‘有钱难买阎君赦,无计能求狱卒饶。’最后,不是仍然要向死神屈服吗?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虽然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死之一字,又有谁能幸免?

 

爱别离苦:人生恍如‘海萍云鸟,聚散无端。’为了事业,学业,或逼于环境,至亲至爱的人,都要分开。但人非草木,谁属无情?对于自己所爱的,一旦生离或死别,犹如‘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泪深江海犹嫌浅,恨远乾坤未是长。’你伤心不伤心呢?古人说:‘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能不令人黯然神伤?

 

求不得苦:贪求享乐,力争上游,原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可是,人总是不知足,往往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但人之所欲无穷,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故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对于金钱、地位、声望、以及生活上种种贪求,不得满足时,又是何等的失望与悲哀?

 

怨憎会苦:人与人之间相处,每因个性不同,见解不同,嗜好不同,或因利害冲突,难免发生磨擦,甚至互相敌对,而又偏要同事共处,朝夕相见,所谓:‘冤家路窄’,心中多么难受?至于家庭中子女的不孝,兄弟姐妹的不睦,婆媳姑嫂的争吵,…又何尝不令人感受难言之苦呢?

 

五阴炽盛苦:人生的苦恼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令人苦恼不安的,就是人的五蕴色身。所以佛说:‘身为苦本,形为罪薮。’中国哲学家老子亦说:‘大患莫苦于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可惜世人没有般若智慧,竟然执著五蕴诸法组合的色身为自我。既然有了自我的观念,自我的执著,便自他对立,分疆划界,物我角逐;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自我的生存而搏斗,更为了谋求自我的发展,以及满足自我的私欲,而互相竞争,互相排斥,甚至互相陷害,互相杀戳。遂使人生如战场,人的一切厄运,亦随之俱来,人生的苦恼,也就无穷无尽,故说:‘一切苦厄’。

 

2.虽空而非空

 

观世音菩萨,运用般若真空的智慧,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发现五蕴假我的背后,还有一个永恒的真我存在。因为五蕴之相虽假,但五蕴之性却是真的;这个真实不虚的诸法实性,才是永恒真我的所在。如果我们能够向善的方面发展,就可以开拓真理的生命,终必证得此永恒的法身真我,回复人生本觉明净,纯善无恶的真心。因此,教人实行克制自己,扩展私我,成为大我;使自己浑然与物同体,万物莫不在自己的怀抱中,而自己亦溶化于万物的怀抱裹,自他一体,物我交融;不再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薄人厚我,反而体会我与众生,是息息相关,苦乐与共。

 

人能克制自己,化私欲为大公,把小我扩展为宇宙之大我,就可征服自己,改造自己,不再为一己之利以坏全体,以危大局;更不会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如是贪心既灭,嗔痴不起,自然取消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人能浑然与物同体,就不再患己身之危害,而忧众生之苦恼。每视他人之苦为自己之苦,把他人之厄难当做自己之厄难,事事重大我而轻小我,在在先公后私,舍己济人。前者是自我的救济,属于自利;后者是推己及人,属于利他。一则去恶,一则从善;一则自利,一则利他,直至二利究竟,就可以成就佛道,证得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法身真我。这就是:‘空而不空’。

 

若然人只知去恶而不从善,那是消极的;只知自利而不利他,那是自私的。仅有无我的思想,而无救世的悲愿,就会堕于悲观而厌世;仅有大悲救世的悲愿,而缺乏无我之精神,悲愿就无法完成;那是绝对不可能建立理想的人生,找回永恒的真我。

 

观世音菩萨,教人修学般若法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通达缘起性空的原理,洞悉五蕴假我,是缘生无性,有而非有。不再颠倒执著,此‘身为苦本,形为罪薮。’的五蕴假我,而贪、而嗔、而痴、而去作一切不合理的恶业;反而扩展小我而为大我,积极展开济世益群的利他工作,拔一切众生之苦,与一切众生之乐。然则,何止‘苦因既断,苦果不生’,能‘度一切苦厄’;还可以积功聚德,断烦恼,了生死,到达涅槃真理的彼岸,究竟离苦得乐!

 

由是可知,五蕴皆空的内涵,不止是消极的有而非有,否认一切,厌弃世间;而且是积极的空而不空,建立一切,利益世间。可以说:是由消极跨进积极,由悲观走向乐观,由愚昧转为智慧,由罪恶转为良善;甚至由迷转悟,由凡转圣。不但可以度脱人世间的一切苦厄,还可以度脱出世间三乘圣众的一切苦厄;不但可以彻底取消无明烦恼的黑幕,还可以竖起真理智慧的旗帜,横度二种生死的苦海,到达真理的彼岸,回归真心的首都,彻底反妄归真,究竟觉悟成佛;因此,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六、缘起性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梵语舍利弗,译名秋鹭子,意思是秋鹭之子,从母得名。因为他的母亲,眼睛如秋鹭鸟,精明而美丽,人皆名之为秋鹭。据说舍利弗,原是一个婆罗门教的僧侣,后因偶然遇见释尊座下弟子马胜比丘,从那裹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几句至理名言之后,便毅然弃暗投明,与挚友目连,共同皈投释尊座下,出家修行,作为佛门弟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由于般若真空妙理,甚深微妙,非智慧不能理解,故佛以威德神力驱使舍利弗,请问观世音菩萨:‘若欲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当云何修学?’作为本经的发起因缘,而舍利弗,也成为本经的发起人与当机众。因此,观世音菩萨直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前文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究竟是甚么呢?这个空,就是五蕴诸法的本性;亦即是本经前面所说众生的‘真心’,后面所说的‘诸法空相’。因为观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用始觉的观照般若智,照见五蕴诸法,原无自性,而从五蕴现象的假相,深入五蕴本体的空性,亲证此实相般若真空的本觉理,获得始本合一,真理智慧。这种始本合一的真空的智慧,在有情界言:就是众生的真心;在无情界言:即是诸法空相。是以五蕴皆空的空性,与众生的真心,原同一体,不异不离。故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这里所说的色与空,并不是指宇宙间一切有形象的‘色’法,及与色法对待空无所有的虚‘空’。而是指五蕴色法的空性,与众生真心的空相。

 

因为五蕴诸法现象之色,是众缘和合而生,缘生如幻,本无自性,当体即空,非灭后空。即此五蕴色法的空性,不异于众生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不异于五蕴色法的空性,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五蕴色法的空性,不离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亦不离五蕴色法的空性。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原因是:众生的真心,原本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形无相,空无一物的;但却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功能。以其不变而能随缘,故随十法界众生或染或净的因缘,而幻生十法界圣凡苦乐因果诸法差别现象的色法,这就是真空而妙有;以其虽然随缘而体不变,故十法界一切色法,无一不是相妄性真,这就是妙有而真空。准是可知,妙有与真空,原是众生真心一体两面,所以妙有之色,与真心之空,一而二,二而一,同而非异;如波为水相,水为波性;故水之与波,其相虽异,其性却是同而非异,唯一湿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因为妙有诸法,是依真心而幻现;原无实体,其体即是真心。妙有离开真心,则失其自性;真心离开妙有,则无法显示其存在。是以妙有之色不离真心之空,真心之空亦不离妙有之色;色空不离,色空相即。如即波即水,非离波而后有水。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即是楞严经所说:‘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如来藏性,就是众生的真心。在众生真心的本觉理体中,无法不具,无法不融,故五蕴诸法,皆是藏性中本具之色;藏性本具之色,就是真空,就是即有即空,故言:‘性色真空’。在本经则说:‘即色是空’。藏性虽然本空,一法不立;但在性空之中,却本具真善妙色,就是即空即有,故说:‘性空真色’,本经则说:‘即空是色’。

 

如来藏之体,原本清净,原本周遍,原本空无一物;因其有随缘的功用,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因此,随无上众生究竟觉悟清净之心,应其所知广大无限之量,循其所作非有漏非无漏之业;发现诸佛真善妙色。

 

随大道心众生,即悟净而迷染之心,应其所知广大之量,循其所作亦有漏亦无漏之业;发现菩萨妙庄严色。

 

随二乘自利众生,即迷染而悟净之心,应其所知有限广大之量,循其所作无漏之业;发现清净无漏色。

 

若随三界苦恼众生全迷染之心,应其所知有限而狭劣之量,循其所作有漏善恶不动业,发现人天及三恶道之色。

 

因为十法界不同之色,皆循十法界众生所作不同之业力因缘而发现,故十法界不同之色,无一不是在因缘会合时而生,因缘别离时而灭,生灭无常,本无自性,其性即是空;即使存在时,亦不过是一种幻相而已,原无实体,所以说;缘起性空(色即是空)。虽然,但此空性,却能在因缘会合时,‘循业发现’,幻现宇宙万有,作为万物生起所依据的本体,所以说;性空缘起(空即是色)。这就是宇宙人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哲理。

 

昔日佛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就是万物皆从因缘生,缘生诸法,原无自性,其性本空。即此空性,就是宇宙的原理,现象界的本体,众生本具的真心,原有的佛性。因此,成为宇宙的大觉圣者。

 

在佛眼观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所以构成如此复杂的现象,都是凭籍主要的原因与助缘。没有任何一种事物,不是在‘因缘聚会’时而生;亦没有任何一种事物,不是在‘因缘别离’时而灭;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离开因缘的范围,而独立存在。故经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灭世间。’

 

但甚么是因?甚么是缘?因之与缘,究竟是甚么东西呢?佛说:因,就是众生内心存在一种惯性的力量,佛学名词称之为业种子。缘,是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例如:一粒麦的种子,就是内在的主要原因,而水士阳光便是外在的助缘。如果老是把麦的种子收藏在瓶子裹,那不管经过若干年,仍然是无法开花结果的;为甚么?因为缺乏外界的助缘。当知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够萌芽、抽枝、开花,和结成累累的果实,于其中间,必须凭借人工的耕耘,肥料的灌溉,以及水土阳光等因缘条件的配合。否则,缺乏任何一种因缘条件,都不能生长,结成果实的。植物如此,其他宇宙万物,无不皆然。

 

如果科学家用化学来分析宇宙万有,到最后分子、原子、电子、核子,亦皆是因缘和合而有。即使是众生的生命,又何独不然?例如:一个婴孩的诞生,全凭自己内在的业种子为因,配合父母的助缘,再加以外界地水火风空等物质条件,然后可以正常生长。

 

所谓业种子,就是众生的八识心田中,所含藏具有生长功能的潜势力。这种潜势力,是由众生过去多生多世在生活中,所造作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为,印烙在内心的累积习气,所凝成的一种能引生未来自果的功能。会直接影响众生未来一期生命的身心组织与生存,创造未来苦恼或幸福的结果,因此,名之为业种子。

 

由业种子所引生的宇宙万物,都是仗因托缘而幻有,本无自性。故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无论怎样,在我们的世界上,是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有的,只是变化著的存在,彼此互相凭借的存在,而且是短暂的,无常的存在。这些短暂存在的东西,其性本空。故佛说:‘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这就是:‘色不异空’。但‘依空缘起’却能幻有一切,我们不能抹煞现象界的一切事物,故说‘空不异色’。

 

缘起之我,本无自性,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明天之我,又非今天之我。结果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所以无须死而后空,即生存时便知其空,故说:‘色即是空’。虽然我们的色身是无常短暂,终归于空,但我们此性空的精神界,却永恒不灭,能为诸法缘起之所依,作为缘起诸法的本体,故说:‘空即是色’。

 

换句话说:缘起性空,有而非有,是‘色不异空’。性空缘起,空而不空,是‘空不异色’。缘起性空故,所以即有即空,是‘色即是空’;性空缘起故,所以即空即有,是‘空即是色’。众生因贪恋现象界的物质享乐,迷失精神界性空的本体,不知缘起性空的真义,大都认为色有空无,色之与空,迥然不同,彼此互异。

 

观世音菩萨,因彻底照见,内的五蕴身心,外的宇宙万有,无不皆空。而此空非灭色而后空,而是色法存在时,根本就没有实体,本身即是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以破除众生的我法二执,令人不著于有,而能离一切相;即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又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令人不落于空,而能修一切善,即金刚经所说:‘而生其心’。因为人总是欢喜当说到有时,便执于有;说到空时,便执于空。所以本经对于执著有的人就说:色之有,是不异于空;色的东西,本身就是空。对于执著空而陷于虚无之境的人说:空之无,是不异于色,空这东西就是色。这是最巧妙的破执方法。

 

若在修行方面说:‘色不异空’,是修空观;‘空不异色’,是修假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修中观。因为权教菩萨,虽然不像定性声闻一样,贪恋涅槃空寂,而能够修习假观,入俗利生,但法执未亡,见有众生可度,有空理可证,未能空有圆融,故观音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令舍二边,证入中道第一义空。

 

若在度众生言:‘色不异空’,是破凡夫的我执;‘空不异色’,是破圣人的法执;‘色即是空’,是菩萨大智,无相布施;‘空即是色’,是菩萨大悲,不舍众生。

 

再从众生境界而言:色代表物质,空代表精神。‘色不异空’,是物质的色身,不能离开精神而独存,否别,将变成植物人。‘空不异色’,是精神不能离开物质的色身,否别,将变成没有体质的幽灵。

 

‘色即是空’,是说缘起性空的色身,是精神的附属品,‘空即是色’,是说性空而能缘起的精神,是万有的本体,在因缘条件具备时能生万法。故人生不只是精神与物质综合于一体,还需要二者兼顾,平衡发展。

 

可惜现代大多数人,都偏于物质的享受,而忽视精神的文明,致使生活出现偏差,苦恼丛生。欲想度一切苦厄,不但要明白‘色不异空’而能寡欲知足,不沉迷于物质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自己,薄人厚我,作诸罪业;还要理解‘空不异色’,而能够把握人生,扩展德性,善与人同,乃至舍自己为人,造福社会。

 

若能进而体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道妙理,修善离相,离相修善,自他共济,自度度人,何止个人能度一切苦厄,还可以取消战争,促进和平,建立幸福美满的人生,终有一天,进趣佛道,亲证此色空不异,色空相即,色空不二,色空圆融的中道妙理。

 

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止是含有至高哲理的无上法宝,是菩萨修学般若的要径,亦是现实人生离苦得乐的妙方,是拯救世人的慈航。我们无论是学佛修行,或是要自救救人,都应该去研究,去理解,去依教奉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上不过是但举五蕴中的色蕴,说明缘生性空的真谛。现再以色蕴为例,说明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亦如色蕴之缘起性空。即是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他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过,色蕴,是物质的现象,受等四蕴,是心理的现象;虽然心物不同,但其缘起性空的原则却是一样。因为人的心理现象,亦没有个别独立的自性,必须凭借六根、六尘、六识众缘和合,然后能够发生作用,所以其性本空,皆不异空,皆即是空。

 

譬喻人的视觉神经,必须综合对象、光线、空间、眼球、以及内心的分别作用等种种因缘,始可以引起视觉的功能;若然众缘变异,或缺乏时,则此视觉即不可能存在。既然必须凭借因缘而有,本无独立的自性,则视觉的本身就是空;即使是视觉存在时,就不异于空,就即是空。

 

总之:宇宙人生,有情、无情,一切常识认为存在的东西,不外是物质现象,以及心理现象。物质现象,除五蕴色身的色相外,还包括宇宙间一切有形相的有表色,以及没有形相的无表色(能量),甚至与时间对立的空间(无表色)。悉皆属于色蕴所摄。心理现象,即是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综合而言,即是色等五蕴。

 

五蕴,是构成宇宙人生的基本条件,今既然在般若真空智慧照见下,证明此作为构成宇宙人生基本条件的五蕴,本身就是空;则所构成的宇宙人生,当然亦皆是空。例如:基于土、木、瓦、石、人工等因缘条件而建成的房屋,而今土木等缘既空,当然房屋亦不再存在,亦即是空。是故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

 

这种般若真空的妙理,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依实相般若的理体,引发观照般若的妙用,所照见宇宙人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原理。

 

七、般若本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指前面所说的五蕴,包括宇宙万有一切现象。‘空相’,是指宇宙万有的本体,即是众生的真心。前面说:诸法现象,不异空性的本体,亦不离空性的本体,但此空性的本体,究竟是怎样的呢?观音菩萨说:此‘诸法空’性本体之‘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因为此经,是以般若真空的智慧立论,故不言真心,而言空相;其实,此诸法空相,就是诸法实相的理体,亦即是众生的真心。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此空相的真心而幻生;但空相的真心所幻生的诸法现象,反而盖覆了此空相的真心;致使缺乏般若真空智慧的众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本来具有此真心。

 

观世音菩萨,既然以般若观智,照见诸法缘起性空的原理,则如风扫浮云,皓月当空,妄心粉碎,真心显现。因此,发现真心的真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真心,真常不变,非可以作之使其生,坏之使其灭。非由般若的真理智慧照见然后有,谓之生,亦非真理智慧未照见前则无,谓之灭;因其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故说:‘不生不灭’。

 

真心虽然常住不变;但无形无相,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净。众生虽然作恶多端,真心不因被恶缘所染而污垢;众生虽然众善奉行,此真心亦不因被善缘所熏而清净。真心原本清净,犹如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出于清水而不沾,所以说:‘不垢不净’。

 

众生的宝觉真心,原本各自圆满,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损之使其减;更非修学般若,豁破无明,真心显现时,谓之增;亦非未修般若时,真心被无明所障蔽,迷而不觉,谓之减。真心法尔天然,本来如此;非因诸佛证之而增;亦不因众生迷之而减。所以说:‘不增不减’。

 

可以说:真心不变故:色法现时,不随众生的色身而生;色法灭时,亦不随众生的色身而灭。真心空寂故:凡夫染于有漏恶法,不随之而垢;圣人熏于无漏善法,不因之而净。真心圆满故:众生迷之并不见其减,诸佛证之亦不见其增。故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缺乏般若智慧的众生,于此真心不变随缘之体,缘聚妄见其生,缘散妄见其死。因见有生有死,故贪生怕死;甚至为了自己的生,而不顾他人之死。由是损人利己,薄人厚我;斗争冲突,导致苦恼丛生。

 

众生不知真心随缘不变,随恶缘之习染时,虚妄名垢;随善缘之熏习时,虚妄名净。既见有垢有净,则有相形之美恶优劣;因而爱美恶劣,取舍心生,贪嗔内蕴,谋夺外驰,遂酿成人欲横流的世界,为患无穷。

 

众生不明此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见诸佛菩萨觉悟时,妄以为增;当自己迷惑不觉时,妄计为减。既见有增有减,则斤斤计较于大小多寡,分疆划界,自他分隔,人我对立;每遗憾自己之不足,常嫉妒他人的有余。由于贪求不已,欲壑难填,故作奸犯科,祸国殃民。

 

如果众生能够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观照五蕴诸法,缘生性空;通达此诸法空相的理体,原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取消种种邪见,不生执著,既无缘起为生,缘尽为灭;亦无出障为净,随流为垢;更非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生灭,垢净,增减等相皆空,则因执相而分别取舍、所招致的烦恼与不幸,当然亦消灭于无形。

 

道元大师说:‘了悟于生,了悟于死,乃佛家一大事因缘。’真的,能够了悟生死的人,就不致为生死所囚;也唯有不囚于生死的人,始能够真正体悟此不生不灭的空相。亦唯有亲自悟证此不生不灭之空相的人,才不怕死,才肯为世界人类而死。

 

太史公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中国古代岳飞的尽忠报国,文天祥的以身许国,这些民族英雄之所以不怕死,只是爱国、爱民的强烈责任感所驱使,而能舍生就义而已;并不等于他们已经懂得生死。真正懂得生死的人,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但求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可以为众生而生,亦可以为众生而死。所以能够留惑润生,不住涅槃,而入生死,恒乘般若的慈航,于六道生死苦海中,运载众生,由生死此岸,抵达涅槃真理的彼岸;既随顺生死,又能超越生死。这就是大乘菩萨,明白诸法空相之后的悲愿与实践。

 

(一)空无蕴处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承上诸法空相,起下文无色,无受想行识。意思是说:由于众生的真心,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尔天然,空无一物的缘故,所以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可得。

 

前说照见五蕴皆空,是约五蕴本身言;因为五蕴诸法,从因缘生,原无实性,其性即是空性,所以说:‘五蕴皆空’。现在,是约真心的实相理体言。众生具足的真心,本来空寂,实无五蕴等诸法现象可得。前是从现象推论至空相的本体; 今是拨开现象的假相,但显空相的真性。现象虽有,但其性本空,有等于无。所以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五蕴可得,故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说明众生的真心,不但没有组织众生身心的五蕴诸法,亦没有内在的六根,与六根所对外界的六尘。六根又名六入,入是涉入;众生内的六根,能涉入外界的六尘;而外界的六尘,亦能涉入众生的六根;如是根尘互相涉入而生识。六根为识所依,六尘为识所缘,是以六根六尘,是识所生之处,亦是识所依之处;故六根、六尘,合之名为十二处。

 

眼等六根是人体的器官,用生理学的名词说:眼是视官,耳是听官,鼻是嗅官,舌为尝官,身为触官,意为感官,这些都是父母所生的肉体现状;粗而浊,但有形质,全无知觉。楞严经形容六根的相状是: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桑,心如幽室见,被称为六种浮尘根。

 

众生的生命,除了浮尘根外,还有净色根,作为浮尘根的所依。可以说:净色根,是浮尘根的实体,浮尘根是净色根的相状;作为六根实体的净色根,细而净,犹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见;等如生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细胞。生理学名为: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嗅觉神经、味觉神经、触觉神经、以及感觉神经。

 

众生的色身,只有视觉神经的净色根,而无浮尘根的眼球,则像盲人;反之,但有浮尘根的眼球,而无视觉神经,则犹如死人,是不能发生眼的作用。当知众生眼之所以能缘色、耳缘声、鼻缘香、舌缘味、身缘触、意缘法,主要原因是在浮尘根之外,还加上净色根,才能发挥六根的功能。

 

色声香味触法,是众生六根所对的六尘境界。尘是染污的,变动的;所以色等六尘,既能染污人的真心,又常在生灭变动中。六尘又名六境,因为六尘,是六根所对之境,作为引生六识的条件。例如: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乃至男女等形貌,是眼根所对境。声有琴瑟管弦、鼓乐笙歌,甚至男女苦乐等声音,是耳根听觉所闻的对象。香有龙麝、旃檀、沉香、脂粉等香,包括一切香臭或非香非臭等气味,是鼻根所嗅的对象。味有甘甜、咸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美味或香或臭的饮食,都是舌根所尝的东西。其余冷暖、涩滑、轻重、柔软、粗糙、乃至肌肉、衣服都是身根之所觉触。至于前五尘所落射的影子(法尘),则属于意根所缘。

 

例如:昨天或很久以前,我们曾经看见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听过一些悦耳的音乐,现在虽然事过境迁,但在我们心目中,仍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当清闲之际,脑海中便会影现出曾经见过的美丽影子,或悠扬的音乐。有如电影机一样,把前尘往事,一幕一幕的放映出来,这些就是法尘。

 

色声等六境又名六贼,因为这些外界的境象,透过人眼等六根的媒介,使人不由自主的追逐物欲,迷恋不舍,作诸恶业;令人本身的功德法财,为之而虚耗、而消失。故楞严经说:‘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说明清净真心的空性中,本无眼识,乃至无意识。因为眼等六识,是由于上面所说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境界而引生。众生因眼缘于色境,再由色境的刺激,而产生视觉的眼识;是以眼识的生起,必有其所缘的色境。其他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亦然。因为众生身体中眼耳鼻舌身意等器官,受外界色等六尘的刺激,而引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感觉等作用,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识心。

 

六种识心中,前五种识心,所依的是有形象的眼等五根;第六意识所依的,是没有形象的第七识意根。前五识的功能是直觉的,全无分别作用,而且只能各缘一境,又只能缘现在境,不能缘过去或未来;相当于心理学家所说的‘感觉’。第六识则专长于分别计度,同时能回忆过去,预想未来,作为一切善恶行为的主谋;相当于心理学所说的‘知觉’。知觉是建立在感觉之上,还包括著很多的感觉。所以意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同时意识,独头意识,散位意识,梦位意识,以及定位意识的种种不同。

 

例如:当我们看到天空白色的东西时,视觉的感觉,只是那白色的一片片浮动著的东西而已。一刹那间,我们就知道那是云,或是一团叫做云的水蒸气;这便是知觉。这种知觉在唯识学上,名为五俱意识,或名同时意识。因此意识,能与前五识同时发生作用;除非前五识不与外界接触,否则,当前五识受到外界的刺激发生感觉时,此识便马上自动帮助前五识运作。

 

比如:当我们的眼睛刚与外界接触,被外界之色刺激而引起反应时,意识便立刻帮助眼识,分别那是黄色、青色,好色、不好色。当我们耳识才闻声时,此识亦敏捷地帮助耳识分别这是男声、女声、动物声、植物声、可意声、不可意声。乃至身识觉触时,此识也同样的勤奋而又热心帮助身识作种种分别;此是痛觉、快觉、冷觉、暖觉等,所以名‘同时意识’。

 

独行意识,是离开眼等五官的感觉而独立运作的识心活动,相等于心理学家所谓想像。因为此独行意识,离开前面五种识心,仍然可以自行分别、推理、想像,如追忆过去,想像未来等。唯识学依此独行意识,分为梦位、散位、定位三种。

 

当人们休息时,或在睡眠中,前五识都已经停止活动,但此意识却仍然在活动中;甚而凭著它的幻想,而构造种种不同的梦境,名梦位意识。

 

又如我们眼等五识都离开色声等外境了,但内心仍然是情绪纷纷,思潮起伏,这种现象,唯识家称为散位意识。至于科学家的分析,哲学家的推理,文学家的思考,艺术家的想像,革命家的计划,宗教家的意志等,都是属于散位意识的工作。

 

至于定位意识,是一种心力集中而又统一的心境。这种心境的表现,是精神的集中,宁静、和谐的境界,非一般人所常有的经验;必须有相当修养工夫,或如法修习禅定的人,然后有这种经验出现。

 

梦位意识,是颠倒错误的;表面上似真,事实非真;表面上似能推理,其实非理。唯识家名之为‘非量’知识。散位意识中,固有贯通前所经验,成为推理不误的‘比量’知识;但亦有错误的非量知识。其中,尤以后者居多。定位意识,则很少生起主观的作用,只是一种明朗的意境,多属‘现量’的直接知觉。

 

综上,可知意识是包括现实人生的一切心理活动,同时支配著整个人生的行为和意志。因为其中包括有现量、比量、与非量的意境,所以人世间一切是非曲直的分析,善恶美丑的观念,人我自他的纠缠,社会团体的纷扰,无一不是这个精神界的杰作。它固然可以使人成为慈悲的菩萨,亦可以使人变为凶恶的罗刹。虽然此识能支配人生,但亦不过是因第七识私我因缘而产生的知觉而已;因缘生法,既无自性,当体即空,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这些错讹复杂的现象存在,因此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等是内在的六根,色等是外界的六尘,眼界等是中间的六识。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尘有六尘的界限,六识有六识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尘为界,色但为眼界所缘,眼所见唯色,非声香味等。耳以声尘为界,声但为耳所缘,耳唯闻于声,非以色味触等为所闻。……乃至意识亦只是以法尘为界,法尘但为意所缘,意所缘不能超越此法尘。此外,眼识的引生,亦必限于眼根,非眼根不能引发眼识。故眼识亦唯以眼根为界;其他五识亦然。总之: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各的界限不同,故合之名十八界。

 

经中的‘无’字,含有两种意义:

 

一是由于因缘假合故说:‘无’。因为众生的眼等六种识心,是由六根与六尘,互相对立,互相牵引的因缘而产生,若然离开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那么,依之而有的六种识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故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即是说:因缘生法,都无自性,都是空的。所谓:‘一切皆空’。有智慧的人听说:‘一切皆空’,立刻就会明白是甚么一回事了;但对于还未能理解真空意义之人,就要首先为他说明五蕴皆空。如果对五蕴皆空还不明白,就要再说:六根与六尘的十二处都是空的;假如仍然不明白,就要更进一步说明:六根、六尘、六识的关系,是彼此互相为因,互相为缘而生起,完全是在相对依赖的关系下存在,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所以说;‘无’。

 

其次是:不起妄念分别故‘无’。当我们六根对六尘时,若果不起妄念分别,自然‘无’根与尘种种虚妄的境界。此非孔夫子所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而是当我们彻底明白般若真空妙理时,心正在焉,如皓日当空,明察秋毫之际,而能够视而不贪色,听而不恋声,食而不爱其味。不贪则不取,不取则不为物所转,反能转物,于是内而忘我,则无六根;外而忘境,则无六尘;于其中间,不起分别取舍之心,即无六识。根尘识三俱皆空寂,自然灵光独耀,内外中间,融归真空之性。至此,还有甚么六根、六尘、六识可言呢?所以,为了破除凡夫因根取境,由境牵心,而产生妄想识心的执著。故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

 

传说:洞山禅师自小出家,师傅教他念心经,每念至无眼耳鼻舌身意时,心生疑惑,不觉摸摸自己的眼睛,拉拉自己的耳朵,又捏捏自己的鼻子,心想,明明是有眼耳鼻舌…,为甚说无呢?因此请教师傅。可惜他的师傅,是个老实修行的人,只知道诵经,但不求甚解,被小徒弟一问,真的不知如何作答。但觉得这个孩子,宿根深厚,将来必成大器,因此,特别用心栽培他,及长,鼓励他游方参学,终于成为一代禅师。

 

(二)空无缘觉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般若真空,不但无凡夫迷执的境界,亦无二乘圣者觉悟的境界。此中所说无无明等十二因缘,是辟支佛所修的法门。梵语辟支佛,译名缘觉,或名独觉。生逢佛世,亲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人,名缘觉;或生不逢佛世,只凭自己宿植善根,独宿孤峰,‘春睹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察万物,缘生缘灭,生灭无常之理而悟道的人,名独觉。无论是缘觉或独觉,都是从因缘而悟道的圣者。

 

经文在无明与老死之间,简略了行等十支,应该加上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共成十二支,名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有流转门与还灭门的不同。

 

流转门,是说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因缘,其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因果。由于众生的生死无穷无尽,如水的川流不息,又如车轮的旋转不停,故名流转门;属于污染的缘起,是迷情众生的苦因苦果,亦是顺观的十二因缘。

 

还灭门,是教导人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若能依之逆观十二因缘,就可以灭除烦恼生死,还归真理的故乡,因此名为还灭门。在三乘教法中,是辟支佛乘的解脱道,属于清净的缘起。

 

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是详述众生的生命,由细至粗,自高而下的过程。迷途众生,最初因无明不觉,迷失真心,走向黑暗的苦恼世界。无明是甚么呢?无明,可以说是一切烦恼的祖宗,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本来,众生的真心,是纯洁无瑕,清净本然,妙明觉照的。无奈众生一念妄动,产生欲有所明的妄觉,这妄觉,就是‘无明业相’。

 

由于无明妄觉欲有所明,于是幻觉内有能见的见分,外有所见的相分;能所对立,辗转迷执,由三细而六粗,遂有迷理无明,迷事无明;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执法无明,执我无明;生育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子孙;于是,真心被重重无尽的无明黑幕包裹起来,失却原来的灵明觉照。自此,众生不再认识真心,反而认妄作真,以为妄想识心就是自己的心,遂被妄想识心所支配,所驱使,胡作非为,由业感果,轮回六道,流转生死,求出无由。所以,无明是两种生死的根本,亦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行:行是行动,即是众生心识的活动,亦可以说是妄想识心盲目的冲动;属于思心所的主体,是五蕴中行蕴所摄。由此‘行’的思心所,令众生做作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的行为,由是引生下一期的生命,叫做行。

 

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是众生的精神主体,生命开始,是被过去业力所牵,挟持著过去生命所造作的善恶业种子去投胎,随业受报;当众生寿尽命终时,此识最后离开生命体,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因为投胎时,男的中阴身,憎父爱毋,女的中阴身,则憎母爱父;就凭此一念憎爱的分别心,被称为识。

 

名色:是指由心物和合而成的胎相。众生的心识,被业所牵,投入母胎时,由一念憎爱之心,揽父母的精血而成胎。胎相虽然具足心物两种元素,可是受想行识等心法是无形无相,不可以示人,而且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发挥其功能,但有心之名,没有心的实际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但称为‘色’。故合称‘名色’。

 

六入:即是眼等六根。名色在母胎中,渐渐长成,具足眼等六根,于出胎之后,对外面的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触:触是触觉,是婴儿初出母胎,与外界接触时,产生冷暖涩滑的感觉。虽然,但六根与六尘,只有接触的机会,还没有能力分别美恶好丑,而产生起爱恶之念。即使是两、三岁的婴孩,仍然是天真纯朴,根尘接触,亦只有单纯的知觉而已。

 

受:受是领受。是人的五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的反应情绪。当小孩年纪稍长,四至十岁时,知识渐开,开始感觉到环境的优劣,而尝受到或苦或乐的滋味。这完是情感的作用,是五蕴中的受蕴。

 

爱:爱是贪爱,当人由少年进入青年时期,欲望既开,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尘境,心生贪恋执著就是爱;爱,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感觉的情绪。例如:这是我所爱,即心生欢‘喜’;若被他人夺我所爱,便生嗔‘怒’;若然丧失我所爱,一定悲‘哀’不已;或能尽情享受我所爱,便感觉快‘乐’。若是顺我所爱,便生‘爱欲’之心;或违我所爱,便生厌‘恶’之念。时刻都在喜怒哀乐爱恶欲的圈子中打滚,消耗了宝贵的生命而不自觉,故古人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这就是爱的烦恼。

 

取:是一种占有欲。人生由青年转入壮年时期,爱欲炽盛,对于名利财富,贪求不已,诸般百计,欲据为己有;甚至不夺不餍,是名取。

 

有:有是有因有果。由于前际爱的追求,取的占有,不觉造了很多或善或恶的业因;有了业因,非受生死轮回的果报不可。所以招致后际的生、老死之果报体。

 

生:是生命,亦是接受果报体的开始。众生现在所造作的善恶业力,必然招致未来受生的果报体。但受果报时再造业,业再感果。所以生字,通因通果。若对前的爱取有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的老死言,则属于未来感果之因。

 

老死:诸根衰颓是老,身坏命终是死。有生必有死,这是现象界必然的定律。众生的生命亦然,自出母胎后,由幼而少、而壮、而老,匆匆数十寒暑,一期报尽,终归于死。本来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永无了期。众生的生命,就是这样一期又一期的延续下去,演变成无穷尽、无止境的生死洪流,而众生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

 

十二因缘,不外是惑、业、苦三道。无明和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惑道(无明为过去惑,爱取为现在惑)。行和有二支是属于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属于苦道。古人偈言:‘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

 

‘惑、业、苦’三道,为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总纲。依过去世‘无明、行’的惑业;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道。复由现在世的苦道,引生现世‘爱、取、有’之惑业。再依现世的惑业,受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是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惑业苦三,如连环钩锁,循环不息,故招致无尽的生死轮回,起信论名之为:‘流转门。’我们欲想截断生死洪流,登涅槃彼岸,摆脱惑业苦的束缚,必须修学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因为无明,是生死的根源。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惑业苦’的轨道上兜圈子,不能跳出生死轮回。辟支佛这一类圣人,却能够观察到这点,心生畏惧,厌离生死,故挥智慧的宝剑,斩断无明与行的惑业,于生死的洪流中,掌握生命之舵,驶向涅槃彼岸,终于抛弃生死,登陆真理之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

 

因为辟支佛的智慧,知道人生的忧悲苦恼,是由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老死则因‘生’命而有;导致生命的延续,皆因‘有’业力的牵引;而业又因妄‘取’生。为什么要妄取呢?原因是众生被贪‘爱’的心所驱使;爱又从何而来?是从感‘受’的妄情而来;受因何而有?是因六根与六尘接‘触’。触又因‘六入’而生。六入又因‘名色’;名色的生长,则由‘识’心投胎;识心投胎的主因,是由过去‘行’为造作的业力所驱使,业力牵引识心投胎,等如凭罪状而入狱一样。若无业力,识心就不会被逼去投胎受报。业又从何来而来呢?业是由‘无明’而生。由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追究生死根源,罪魁祸首,实是无明。

 

我们想取消人生的‘老死’,就要不去受生;要不受生,首先就要消灭无明。欲想消灭无明,必须反妄归真,舍识用根;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破除我法二执。如是妄尽情空,真心显现,无明自然消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直至生灭,则老死皆灭。前因既灭,后果不生,即可永断生死,回复真心的清净,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的缘起,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的法门。虽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流转门,能令有情流转生死;但依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还灭门,亦可使人超越生死。这是辟支佛所觉悟而又证得的境界。

 

但在菩萨的般若正智,照见诸法皆空时,不管是流转门,或是还灭门,一律都不存在。何止无明空无自性,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六入,…乃至生、老死,无一不是空无自性;除了妄想执著,根本就没有实质存在。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然则,在真心的空相说:不但没有凡夫流转门的十二因缘法,同时也没有圣人还灭门的十二因缘法。这样,当然是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亦没有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故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三)空无声闻法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四谛理,是声闻人依之修行而悟道的法宝,属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梵语舍罪婆迦,义译声闻。是指一类因闻佛说法的音声而悟道的圣人。

 

谛是审实义、观察义。意思是说:声闻人得闻佛说四谛法,而知道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确是苦(苦谛),同时又了解生死苦恼的根源,皆因众生内心积集贪、嗔、痴等烦恼,策动身口意三业,造作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而形成的(集谛);若然能够取消内心贪嗔痴等烦恼的积集,就可以解脱生死的苦恼,证得涅槃究竟的快乐(灭谛);但欲想离苦断集,一定要切实修道(道谛)。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修道的功力,断除见思烦恼,就可以转凡成圣,证得我空真如之理,所以亦名四圣谛。

 

苦谛:苦是逼迫性。众生自从迷真逐妄以来,就与苦结下不解之缘。不管寿命长短,都一直在苦难中度过。不是八苦交煎,就是三苦光临。我们的身心,除了常常受到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八苦逼迫外,还要接受来自人事界或自然界的种种侵袭与恼害。例如,人事界的刀兵盗贼,侮辱侵害,威胁压迫,讥诮怒骂,妒害谗谤,怨毁仇杀,拘禁刑罚等种种侵犯的困扰;以及自然界的水火雷电、寒暑风雨、旱潦瘟疫、蛇蝎虎狼等祸患的伤害,此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种种意外,令人苦上加苦,这就是三苦中的‘苦苦’。

 

即使有人能够幸免‘苦苦’的袭击,但世事无常,好境不永,赏心乐事,转眼成空。或因事业失败,宣布破产;或因家境衰落,不堪回首话当年,所谓乐极生悲,面对‘坏苦’,能不黯然神伤,感慨奚之?

 

就算你是个拥有名利财富,健康快乐,享用如意的幸运儿,既无天灾人祸之忧,亦无惨败之苦;但寒暑迁流,岁月不再来;世界有成住坏空,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一旦死神降临,即成永诀。最惨的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行苦’逼人,能不悲哀?

 

所以,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尤其是人,无论是男女老少,或是富贵贫贱,身边永远散布著苦恼的影子;何止三苦、八苦,简直是无量之苦。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众生困居三界,恒受众苦逼迫恼害,令人恐怖畏惧,故佛说:此是苦,真实是苦,不可令乐。

 

集谛:集是积聚义、招感义。人生之苦,究竟是从何而来?佛说:‘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何谓集?集就是积集。积集甚么?积集根本无明烦恼,积集枝末无明烦恼,积集无量无边的烦恼。因为众生心中积集烦恼,策动身心,造诸恶业,作为感果之因;是以人生之苦,皆因烦恼集谛而来。既非天降地生,亦非神赐人与;完全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灭谛:灭是消灭烦恼的苦因,就可以取消生死的苦果,而证得涅槃寂‘灭’的快乐,因名灭谛。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名为涅槃。’故知涅槃,是断尽见思烦恼,解脱生死束缚后,所证得我空真如的生命。声闻人证此,精神上获得寂静与轻安,清凉与自在,内心再不为烦恼的束缚,所以灭,又名解脱。

 

道谛:道是通往涅槃解脱的管道。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人生是苦,而且找寻出集是苦因,同时又知道真理生命之所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五欲,实行修道。佛陀指示给我们通往涅槃的道路很多,在小乘言,广则有三十七道品,略则是八正道,再略,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依戒修定,因定发慧,自然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到达涅槃快乐的彼岸;由苦恼的凡夫世界,通往圣人自由自在的涅槃城,因名道谛。

 

概括而言:现实人生毕竟是痛‘苦’的,致苦之因,是从贪等烦恼惑积‘集’而来:如果我们想到达寂‘灭’解脱、安乐自在的世界,就应该一心修行办‘道’。

 

苦是集的果,集是苦之因,灭为修道之目的,道为证灭和断苦的工具。苦集二谛是现实世界的苦因苦果;灭道二谛属于真理世界的乐因乐果。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然而果不离因,无因不受果。若畏苦果,当断苦因;好爱真理生命,自当修学三无漏道。这是佛陀最初教化凡夫与小乘的善巧方便。

 

昔日释尊成道后,即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说这四谛法。一共说了三遍:一名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名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名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名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

 

为什么要连续说了三遍呢?因为众生的根性利钝不等,初转是直接开示四谛的真相,利根的人一闻即悟,自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但佛又顾虑及那些根性稍纯的人,初次听法,未能直下省悟;因而重说一遍,警省劝修,使中等根机的人,信受奉行。最后又恐一般劣根性的众生,不能信解;因而引己为证,谆谆善诱,鼓励劝勉,使闻法众生,见贤思齐,因此不得不说三遍。

 

小乘人依苦集灭道四谛法修行,即可获证阿罗汉小乘极果,所谓‘我生已尽,(证苦谛智),梵行已立,(证灭谛智),所作已办,(证道谛智),不受后有,(证集谛智)。但这只是小乘圣人,未解法空的修证,是佛昔日曲就凡夫程度,所设立学佛的初级课程,属于化城,未到宝所,非究竟的佛法。现在本经的宗旨,是破有显空,所以在般若真空的理体言,既无生灭之苦集,亦无修证之道灭;即是说,真心的空相中,并没有生死‘苦’的感觉,没有贪爱‘集’因可断,亦无寂‘灭’的涅槃可证,更无解脱之‘道’可修。所以说:‘无苦、集、灭、道’。是空声闻法,令小乘人破除法执,而能回小向大,广学般苦,趣向佛道。

 

(四)空无菩萨法

 

无智亦无得。

 

菩萨修学六度法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趣向佛道,是有智亦有得。但本经独说般若:所以智,是指观照般若能观之智,得,是指观照般若所证得的空理。菩萨以般若智,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皆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而从现象界,深入诸法的本体,证得诸法的空相。智是能观、能证,诸法空相是所观、所证。能证之观智是般若(观照般若);所证之空相,亦是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依实相般若的本觉理所起的始觉智,故始觉智的观照般若,不离所证得实相般若的本觉理。能证所证,原同一体,不可分割;只是始本合一,智理一如而己。既无能证之观智,亦无所证得的空理。故说:无智亦无得。

 

佛在金刚经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经亦说:‘无智无证,即是证佛法身。’是以真正通达般若真空妙理的菩萨,是不会见有能观之智,及所证空理之得,否则,便是能所未亡,法执未空,怎可以进趣佛道?

 

或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是众缘所成,属生死染污之法,理应遣除。为什么连声闻、缘觉、乃至菩萨所修圣人之法,也要抹煞呢?当知般若真空理体,凡圣情尽,智虑都亡,根本不立一法;非但没有凡夫染缘而起的蕴处界,也没有二乘净缘而起的四谛、十二因缘法,就是菩萨能观的般若‘智’,以及由观智所证‘得’的真空理,通通都是没有自性,其性就是诸法空相。故说:‘无智亦无得’。

 

事实上,在俗谛理言,是有生死,也有涅槃;有凡夫法,也有圣人法。所谓:有事有理,有因有果,有修有证。而且是如来藏性的一部份,属于不空如来藏;但不空如来藏,只是性之用,非性之体。藏性之体,是真空的真谛理;藏性之用,是妙有的俗谛理。本经宗旨,是显般若真空的理体,所以是不空而空。凡情圣智,一切皆空,不独空凡夫法,连三乘圣人之法亦空;不止破凡夫的我执,亦破三乘圣人的法执。二执破,妄情尽,真心显,才是实相般若的毕竟空,亦是本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

 

八、般若的妙用

 

(一)得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般若真空的智慧,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照见凡夫的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修证的四谛、十二因缘,以及菩萨修证的智与得,皆空无自性,皆不可得。结果,‘以无所得故’,得证究竟涅槃,得成无上菩提。可知无所得,才是真得;否则,有得必有失。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译为觉有情;即是觉悟了的有情,当然不同于一般迷染的有情。迷染的有情,由于缺乏般若真空的智慧,不知诸法现象,根本就没有实我实法可得,内执身心为自我,外执世界为我所有,根尘对立,心被境牵,身为物转,见不超色,听不超声,乃至嗅香、尝味、觉触,皆互相障碍,内之六根,被外之六尘所限制,不能互相为用。加以人因有色身,在陆需屋,在水需舟,生活所须,又不能自供自给;不可能离群独居,必须依赖社会群众,往往被环境与人事牵制,怎得心无挂碍?

 

何况人是贪心而又自私的动物,每为贪恋物质的享受,贪图权势的扩展,贪图事业的成功,贪图财富的增值,贪图名利的占有,贪图家庭的美满,贪图妻儿的幸福,…样样贪求,事事牵挂,又怎得心无挂无碍?何止挂碍,而且常怀恐怖,恐怖事业失败,恐怖名誉被毁,恐怖金钱耗尽,恐怖妻儿失散,恐怖死神降临,恐怖…。即使是学佛的人,也有恐怖,恐怖道场不兴旺,恐怖常住入不敷支,恐怖道业不成就,恐怖后继无人,…念佛的人,又恐怖不能往生西方,无论僧俗,皆有挂碍,皆有恐怖。由于人心恐怖太多,思想也就混乱起来,是非倒置,黑白不分,‘以苦为乐,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不净计净。’梦想自我扩展,梦想家族延绵,梦想长命百岁,梦想永远快乐,…。一连串美丽的梦想,所谓:人无百岁命,常怀千岁忧;终日生活在颠倒梦想中,患得患失,己经苦不堪言。若然不幸,当个人美梦粉碎,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更加苦恼。究其苦因,皆由不知真心的空相中,实无一法可得的缘故。

 

觉悟了的有情,因为修学般若,故能‘依般若波罗蜜多’真空的智慧,照见诸法皆空,知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皆因无明错觉幻现的妄想识心,构想与执著而有,犹如空中花,水中月,镜中影,梦中事,幻妄不真;虽然,梦里情景宛然,但从梦中醒来,境物全非,实无一法可得。所谓:‘迷时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因而证无我,断法执,能所皆空,无住无著,故得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故,再不会为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动,或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生恐怖。至此,心地光明,坦坦荡荡,不再执我执法,自然远离颠倒梦想。进而以无所得之心,修无所得之善,‘宴坐水月道埸,大作梦中佛事。’直至因圆果满,自然证得究竟涅槃,当得佛果菩提。如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据说:过去有一位禅师,名金碧锋,虽然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入定,而且定力很深,当其入空寂定时,连此障碍的五蕴色身,亦能销融于无形。有一天,阳寿该尽,鬼差要来捉他,但遍寻不获,往问土地公。土地公公,教鬼卒敲打他放在座位旁边的水晶杯,果然他立即出定。鬼卒马上将锁链套在他的颈上,要拉他走。他想,自己修行很用功,若能继续进修,一定可以解脱生死,现在因为心中牵挂一物,竟然被鬼卒捉去,多么不值!于是他对鬼卒说:鬼大哥!请你让我入内方便一下再走。谁知他转身入内,立刻打破那个心爱的水晶杯,即入禅定去。鬼卒不见他再出来,入内一看,那里还有禅师的踪迹?只见他留下字条说:‘若人要捉金碧锋,除非锁链锁虚空;若然虚空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锋。’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修行人欲想解脱,一定要万缘放下,心无挂碍。

 

‘究竟涅槃’是指无住涅槃,亦即是佛所证的大般涅槃。梵语涅槃,又名泥洹,译名灭度、或解脱。意思是说:修行人到此境界,已经灭尽滋润生死根苗的烦恼,而得解脱生死的束缚,恢复身心的自由自在,故名灭度。

 

又梵语:波利匿缚累,玄奘法师译名圆寂。圆,是指我们真空理体本具众德,所谓:‘三觉圆,万德备。’寂,是指我们的真空妙性,明妙殊绝,湛然常住,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本无烦恼,亦无悲哀。古德说得好,‘真本圆,妄本寂’,是名圆寂。但此仅就理体本性言,若在修证方面解释,则福慧具足,众德俱备名圆,五住烦恼已脱,二种生死永亡,不再为主观或客观事物所缠缚,而能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名寂。可分为四类:

 

一、自性涅槃;是指众生的自性。众生的自性,原本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圣凡同体,平等无二。即使是低级动物,如蚊虫蚂蚁之类,亦同具此性,故名自性涅槃。金刚经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指众生法尔天然,不假外求的自性涅槃而言。

 

二、有余涅槃:有余是指五蕴组成的色身。二乘圣人,以根本智,照彻缘生性空的真谛理,断除三界见思烦恼,得小乘极果,证我空真如理,回复自性的清净,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不再受生死烦恼的缚束,故名涅槃。但由过去业力所招致的果报色身,尚存在人间。所谓;‘子缚已断,果缚尚存’,故名有余涅槃。

 

三、无余涅槃:断惑证真,与前相同;所不同的是此类圣人,己经离开人间。不仅精神获得自由自在,同时也抛弃了众苦积聚的五蕴色身,不再来三界受生,远离五阴炽盛的苦恼与逼迫。大智度论说:‘圣人今世,所受之蕴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四、无住涅槃:无住,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这是大乘菩萨,断尽无明烦恼,而证得法空真如的境界;亦是大乘学者,向著菩提觉道迈进的最后收获。至此真穷惑尽,事理交融,四智具足,五眼圆明,不再为分段、变易生死的缚束,亦不再为尘沙、无明等烦恼的纠缠;有的只是真理自由自在的生命。

 

诸佛菩萨,虽然已经证得涅槃,回复真理生命的自由自在,但慈悲为怀,不忍众生沉沦生死受苦,而自己独享真理生命的快乐,故不住涅槃,倒驾慈航,随流九界,出生入死,教化众生;但能本其深邃的智慧,照彻事理,了解缘起性空,心不执著,不再为生死烦恼所污染,如皎洁的明月,在漫长的黑夜里,不被黑暗的势力所遮蔽,反而冲破黑幕,给人类带来智慧光明的照耀。维摩经说:‘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永不灭度。’正是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写照。因为诸佛菩萨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其悲智双运故,亦不住于中道;而穷未来劫,永远往来生死之间,教化群迷,利乐有情,故名无住涅槃。

 

本经所说的‘究竟涅槃’,是指无住涅槃。因为菩萨以般若智,观诸法空,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相修善,结果,三惑尽,三空显,三障销,德智俱圆,慧无不寂;以无所得的心,证得究竟涅槃。这就是般若真空不空的妙用。

 

(二)得无上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

 

梵语佛陀耶,简称佛,译名觉者;觉是觉悟、觉察义。佛以内在智慧的潜能,观察外界宇宙万有,缘起性空的真理,发现大地众生,皆具有原始智慧的佛性,如梦初觉,如醉初醒,体悟其中原理,了解人的本性,故名觉者,亦即是人性的自觉。自此,佛便本著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责任心、正义感,运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及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所得的经验与方法,公开介绍给众生;使众生在佛的智慧照耀下,明白真谛,认识人生,乃至和佛一样,获得真理的归宿,是名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是自利,觉他是利他。小乘人但能自觉,不能觉他,有智无悲;菩萨既自觉,又能觉他,悲智双运,但不究竟。唯有佛自觉觉他都圆满,自利利他都究竟,不止悲智双运,而且悲智合一,福慧具足,是名觉行圆满。故佛是一位大觉大悟而又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

 

者,是含有生命体的代号。为甚么佛字,不译为觉人,而译名觉者呢?因为人的范围太小,仅限于人类,者的范围大,不但包括人以外凡有知觉的生命,同时包括十法界中,最高级(佛)与最低级(畜生)的生命。故经言:‘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正因为凡是有心识活动的众生,不管是圣人、是凡夫、或人道以外的一切生命,无论其诞生在甚么时代?(现在、过去、或未来。)甚么地方?(十方世界)甚么种族?(水族、陆族、人族或畜族,)只要能觉悟真谛,发现本具的真空理体,都有机会成佛(如法华经说:龙女即生成佛。)所以佛,不止有一位,现在有佛,过去、未来同样有佛;这个世界有佛,他方世界也有佛。所以说:‘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是显其数量之多。这么多的佛,是依据甚么方法使自己成为宇宙之大觉呢?观世音菩萨说:如是众多的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而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佛所证的极果。梵语‘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合名‘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是显示佛果菩提的高超,无以再上。阿罗汉、辟支佛、有菩萨在其上,菩萨亦有佛在其上;唯有佛高于一切,三圣六凡,都在佛之下,无能过其上者,故名无上。

 

正等,是说一切众生,无有能与佛齐等者。因为六道众生的知觉,是妄知非真觉;二乘虽能觉悟诸法皆空,但味著于空,只期自度,无心度人,是心不平等。菩萨虽能本著自觉觉他的精神,自利兼他,但自觉觉他仍未圆满,虽居二乘之上,仍在佛果之下,仍然不等。唯有佛陀,不但所证的真理平等,而且能等视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教化,故言正等。

 

正觉,拣非一般众生的不觉,拣非外道的邪觉,亦非二乘但求自利的正觉,也不是菩萨自觉觉他未能圆满的正觉,而是佛以正智的心,觉悟平等的理;又能平等教化众生,正而且等,觉行圆满,无过其上者,因名,‘无上正等正觉’。

 

三世诸佛,因中修行,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的智慧)的功力,照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现象,虽然缘起性空,但诸法的真性,是空而不空,故能不著于空;虽然诸法的真性,能随缘幻生诸法现象,但诸法的现象,是有而非有,故能不著于有。如是空有皆不著,而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直至三觉圆,万德备,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可知三世诸佛,所以成为宇宙之大觉,完全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没有般若真空的智慧,是绝对不可能成就佛果菩提的。我们欲想觉悟成佛,得佛果无上菩提,当然应该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高僧传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有梵僧名佛图澄,由天竺国来中国洛阳首都弘法,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事。有一次,他在后晋石虎军中,其城被数十万敌兵所困,石虎请问佛图澄,如何解围?澄教王下令,全城人齐声称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日夜不要间断。如是念了一夜又一日,次晚半夜,突然全城光明遍照,犹如火焰,引起城外围兵注意。敌军看见很多天兵天将,从空而降,吓得急急退兵逃走。因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是大乘究竟法,具大威德,诸天拥护。既然全城人都诚心称念,故感动天王,遣令兵将,前来保护城池,故得解围。

 

九、般若之功德

 

(一)咒语的类别

 

故知般若波箩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佛教有显教、有密教,佛经用语言文字,说明真理,使人心开意解,依教奉行,是显教;一切神咒,是诸佛菩萨依据甚深禅力所说的秘密语,灵验异常,诵念有功,是密教。

 

梵语陀罗尼,译名咒,亦名真言,亦名总持。在咒本身的功德威力,神妙莫测方面说:名之为咒。在说咒的佛菩萨,语皆真实方面说:名为真言。在受持的人,能忆持义理,不失不忘方面说:名为总持。

 

陀罗尼可分为法,义,咒,忍等四种。

 

一、法陀罗尼: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是从真理的智慧所流露出来的金石良言,不但含有绝对的真理,同时具有特殊的功德;能令人改邪归正,止恶向善,反迷为悟,转凡成圣。闻法的人,能将佛菩萨所说之法,忆持不忘,历久不失,自然可以成就无量功德;故又名闻持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诸佛菩萨,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总相、别相,及其所含的义理与功能,无不明了,洞悉实际。能令闻法的人,理解佛法所诠的义理,因而知善恶,分邪正,辨是非,明因果;而且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忆持不忘,故又名‘分别陀罗尼’。

 

三、咒陀罗尼:是佛菩萨依其三昧力,所发出的秘密语,能摄尽无量功德;有不测之神验,可驱使鬼神,可消灾解难,甚至能发神通,满足一切行愿。由于佛菩萨的威德神力加被,能总持此等神咒之功能,历久不失,故亦名‘总持陀罗尼’。

 

四、忍陀罗尼:忍是安忍。诸佛菩萨,由历劫修行所成就坚固不拔的意志,及其坚决不动的定力,于所闻,所修,所证之法,得精进忍;闻赞不喜,怒骂不嗔,安住不动。故又名‘入音陀罗尼’。

 

法、义、咒、忍四种,是所持之法。若就能持之体说:法义二种陀罗尼,是以念和慧为体;咒陀罗尼,则以定为体;忍陀罗尼,以无分别智为体。不管那一种陀罗尼,俱不离持,因名总持;又能持一切善法,令不散失,能遮一切恶法,令不生起,故亦名能持或遮持。

 

现在观世音菩萨说:‘般若波箩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原因是此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箩蜜多时,所照见的真理,能令持诵之人,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故名之为‘咒’。

 

‘是大神咒’,大是广大,神是神妙莫测。因为此经所诠的般若真空妙理,具有神妙不可思议的功力,不但令受持是经的人,可以消除三业障,破除三烦恼,解脱二种生死苦;彻底改造人的命运,令人从凡夫转为圣人,从小乘转为大乘,再从大乘的菩萨摩诃萨,转为大觉圣者的佛陀,终证究竟涅槃,得佛果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此经所诠般若的真理智慧,能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破除无明黑幕,取消愚痴暗蔽,展现内心智慧的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令自己与他人,都能觉悟成佛,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此经宗旨是破色显空,其所显毕竟空之理,能使受持诵念的人,不迷于凡夫的执有,不落于二乘圣人所执的空,亦不像权乘菩萨一样,舍二边取中道,而是以观照般若的功力,深入实相般若理体的毕竟空,得知实无一法可得。以无所得故,故得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再无他法在其之上。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菩萨乘般若真空的智慧,直趋涅槃城,圆证无上菩提;世出世间,再没有那一种法门,能与其相等者,故说:‘无等’。虽然,但此般若真空的智慧,却是人皆具足,人皆可以证得的平等理性,是无等而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等等咒。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威德神力,不可思议,故其功力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二)咒语的功用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不止是赞叹般若功德的殊胜,还含有劝人受持的意思。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音、不异语者。’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本经所诠的般若真空妙理,既然是观世音菩萨所亲证,亦是观世音菩萨亲口所说,再经释尊所印证,当然是真实不虚。由于般若功德殊胜,无论是受持显教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或是受持以下所说的咒语,皆可以启发众生的般若智慧,破除颠倒梦想,消灭无始业障,断除生死苦因;令人真真实实的脱离一切痛苦,而获得究竟涅槃轻安、寂静的快乐。所以说:‘能灭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深恐众生无知,若闻‘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般若法门,怀疑不信,就会失去修学般若的利益,为了增加闻者的信心,故于最后坚决的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咒’,因为般若波罗蜜多,的确是具有咒的威德神力,能除一切苦故。

 

(三)咒语的含义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既然般若波罗蜜多,能令修学的人,由照见五蕴皆空,进而深入诸法空性,不但空凡夫的蕴处界,亦空二乘圣人的十二因缘与四谛法,乃至连菩萨修证的智与得亦不可得,不特我空、法亦空,连能空我法二执的空相,亦不可得。最后,以无所得故,而得证究竟涅槃,得成无上菩提;所谓:‘转生死成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故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威德神力不可思议,微妙难测。那么,就应该说出来,令众生共同受持,共同离苦得乐,共同获得修学般若法门的真实利益。因此,观世音菩萨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神咒,是属于佛菩萨的秘密语,一词含有多义,其境界诚非凡夫或下位三乘圣人的心可思,口可议;故古之译者,大都不翻译咒的意义,但翻其音,以利于诵持而已。现在仅就其字义,亦可作以下简单的解释。

 

‘揭谛’是度义,重言揭谛,是自度度他。即是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不止能够自度,同时能够度人;不但使自己‘度一切苦厄’,得解脱生死苦,更能令广大群众共同‘度一切苦厄’,共同了生脱死。

 

‘波罗揭谛’,是度到彼岸义。僧者众也,故‘波罗僧揭谛’的意思,是不但自己要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彼岸;还要与众人共度生死苦海,共同到达真理涅槃的彼岸。

 

菩提,是正觉义,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娑婆诃,是迅速成就义,亦即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般若的核心,是传佛心要的法门,功德殊胜,神妙莫测;既然能令受持者自度度人,共同出离生死,同证涅槃,自然可以迅速成就佛果‘无上正等正觉。’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实也,意思是说: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去’除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理,故名揭谛。

 

如果有人欲想度脱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波罗),就必需要去(揭)除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理(谛),然后可以到达彼岸之目的地。故说:‘波罗揭谛’。

 

那涅槃彼岸自由自在、寂静、轻安、快乐的境界,不应该让个人独享,必须与众同乐,故说:‘波罗僧揭谛’。

 

依此殊胜的般若真空妙理修行,自然令自己和他人,都可以迅速成就佛果无上菩提,那么,请大众共同迅速起程吧,故说:‘菩提娑婆诃’。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