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

卷二十七(经文卷六之三)

 

明 交光大师 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七(经文卷六之三)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癸二文殊偈对。分二。子一叙仪标偈。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此之顶礼。固尊师命言之常仪然亦即求加被。故下明乘威神也。是虽果后大人。而顺仪彰轨如此。足警我慢流也。

 

子二详演偈文。分六。丑一发源开选。又三。寅一双示二源。又二。卯一所依真源。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觉悔性者。以觉海二字彰性之体量也。盖性以知觉为体。以深广为量。故云觉海性也。觉海二字有二释。一者作法喻双彰。显本觉深广。即吴兴所谓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是也。二者直称觉性为海。非是取喻水海。盖凡具深广之量者。皆称为海。如华严所谓刹海劫海等是也。若必喻水海。犹堕不齐之过。以觉海横无边而竖无底。非若水海尚有边底也。后说为优。澄圆二字。直说觉海义相。莫依吴兴说海澄圆转喻寂照。殊不顺畅。澄即是寂。谓澄停湛寂。无诸起灭也。圆即是照。谓圆融洞鉴。无诸偏蔽也。次句首三字牒承上文。末二字明本来圆通也。元。即本也。妙。即圆通妙用也。圆满而本无亏缺。通融而本无乖背耳。大抵觉海指体言。仿佛标体大也。澄圆指相言。仿佛标相大也。元妙指用言。仿佛标用大也。此三大为诸妄所依。故科云所依真源矣。

 

卯二能依妄源。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真际曰。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所相。有相当情。无相即隐。故照性亡。○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者。即经前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而形所相者。即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也。有相当情。无相即隐者。如云起必障于日也。首句。似永嘉所谓倘顾还成能所。末句。似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也。问。所既妄立。何不生汝妄能。答。凡经一重惑起。有二功能。一能隐覆。二能生起。今偈正表隐覆而前经乃明生起。二义具有。前后互影而互出耳。然大意略同永嘉。以此推原无始。虽不全同永嘉所说禅心。而意旨遥契。故可类通之。亦以见祖意与修多罗合也。又此二照字。前生后灭。俱属于妄。不可谓后照为真。亦如永嘉云。二知既不并。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能所俱非真也。又此生灭依前真起。为万法本。故科妄源。

 

寅二略彰生灭。此万法粗生灭。非前无明细生灭也。蹑上真妄和合。遂谈万相森然具矣。分二。卯一万法生起。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首句。即经前所谓晦昧为空也。亲依无明。虚空先现耳。次句。即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也。三句。即温陵所谓妄想凝结。成无情国土也。四句。即彼谓妄识知觉成有情众生也。上二句空界显彰。下二句依正成就耳。

 

卯二万法还灭。问。方彰生起。何以遽谈还灭。答。还灭即是归元。今选根深入。正谋归元之路。故备彰生起之虚还灭之。易以发其端。分二。辰一先彰劣妄。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大而无外。容尽尘刹。而绰然有余。本非微劣。而以大觉较之。更大无量。如海中一沤。而虚空遂成至微劣矣。有漏。依吴兴兼于有情是也。此更言有漏尘刹。尚依空生。不出空外。益见其微劣而虚妄矣。

 

辰二后明顿灭。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长水曰。沤灭下。如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等。○此处用三有。即尘刹之三界。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妙理无端。妄成三界。如水结冰。物而不化。故称为有。又取中九有更开二十五有。依吴兴双含情器是也。空沤于大觉海中本无而妄有。故灭而复归于本无。至于三有。又依空同体。安危事一。故包界外之虚空尚归本无。况空中之三有。而岂不随之顿灭耶。意表由至虚故可速灭向使非虚。岂能强灭乎。

 

寅三正明须选。上言万法可以还灭。已引归元之路。故此科出归元当选之由也。分二。卯一诸门平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首二句。双标一多。初句明理惟是一。次句明门乃多张。如京畿是一。入路多岐也。末二句。但出多门之由。问。理既是一。门何故多。答。由圣性普融。旁通万法。如天子宅中。衢通万国也。故二十五门或顺入。或逆入。无非入理方便。如千迳九逵。皆达帝京也。孤山曰。观音耳根则顺。余圣诸根则逆。盖对此方之机说也。○此说顺逆二字。如云顺此方之机为顺。逆此方之机为逆也。予谓顺尘识流。宛转达道。曰顺入。即六尘六识火大乃至识大圆通也。如顺背京之路。绕远方到者也。逆根性之外流。而旋反入性。曰逆入。即六根及根大圆通也。如逆背京之路。回身即到者也。请观诸根圆通俱有旋反字面可见矣。

 

卯二须选当根。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初入即最初方便。三昧即各门正定也。迟速不同者。依前孤山。则观音顺速。而余圣逆迟。依后说。则顺流者迟。逆流者速。经云。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则可见惟是耳根于诸根中又其最速者。然此二句正见须选。故最初应有难云。既皆方便。是即平等。何必又选。答。其奈对此方之机有当不当。当则甚速。不当甚迟。岂可不选择哉。如趋京之路。迂直千差。岂皆捷径。亦不可不择路而趋矣。发源开选已竟。

 

丑二了拣诸门。意在令舍也。分四。寅一拣六尘。尘是无情。于心最疏。而又具障蔽染污二义。疏则难转。蔽则难圆。染则难通。故并拣去而不用也。就分为六。卯一色尘不彻。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首句言色凭妄想结为障蔽之尘。次句言此色若以心精了之终不透彻。良以色体元本结暗所成。初心岂能了之使彻。末二句。牒结初心决不依之得圆通也。

 

卯二声尘言偏。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即径直声。语言即屈曲声。次二句偏说屈曲。良以陈如从四谛入。偏取屈曲故也。伊者彼也。一字直目为名。诠自性也。二字带表为句。诠差别也。味即所含义理。言音声既落语言。惟以取彼名句之味。且此理圆言偏。初心岂达一言遍该一切义理。故依之恐其难取圆通矣。

 

卯三香尘不恒。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初心凡夫必待烟合于鼻方以觉香。离则无复香相。是香非常住。不能令觉常恒。觉不恒。则香亦非恒。岂能于香而得圆通哉。

 

卯四味尘不一。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性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此与下之触尘但变文耳。而意皆同于香尘。以三皆同属合中知也。本然即常然也。次句。言须待舌尝味时。方觉有味尘也。末二句全同上科。

 

卯五触尘不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触无自相。双依能所。内依身根为能触。外依色尘为所触。中间方显触相。今言以触明者。要待所触之尘合于身时。而触相方明也。末二句同上科。

 

卯六法尘不遍。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非外五尘之实质。乃五尘影子。惟意中独缘。属独影境。故曰内尘。必有所者。言必专一处也。盖意无有二。起意缘时。但专一境。舍一缘一。始终惟一。能所皆局。岂能遍涉。不遍。故初心难入圆通也。拣六尘已竟。

 

寅二拣五根。留取耳根。故惟拣五。问。根能旋反。转之即性。何亦拣之。答。根虽总皆近性。胜彼尘识。然六中圆缺不齐。前文云。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今正拣去合者浅者与不圆者耳。意令惟取耳根而已。就分五。卯一眼根不圆。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洞然者。明朗照了之意。虽之一字。纵许之辞。次句夺其不圆也。三句详示不圆之数。语略而忽。四维。四隅也。必兼四方。而但言四维者。语之略也。且千二功德。四方八百。四维四百。今止缺后方。及两隅之四百。是缺三分之一耳。而言亏一半者。语之忽也。若实一半。当惟六百。学者善会其意可也。亏缺难圆意则易知矣。

 

卯二鼻根缺中。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之功德。出息入息及与中间各分四百。今缺中间四百而已。交气即中间也。支离者。不相接续之意。盖出息尽而不能即入。必少间断而后方入。入息亦然。此即支离处也。良以出息取香。入息闻香。此支离处全无功能。故非圆满。匪者不也。涉者交也。入即鼻入也。言若此间断不交之入。岂能速得圆通乎。此与上科拣去不圆之根也。

 

卯三舌根不常。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吴兴曰。首句语倒。应是舌入非无端耳。温陵曰。舌不因味而即能觉了。乃为无端。○今者不然。故曰非无端也。末三句言其无离味之恒觉。故难入圆通。问。耳离声而闻静。说为常性。何不舌离味而尝淡。亦说为常耶。答。耳为离知。恒常普遍。离声闻静。更比声圆。人所易晓。经云。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也。今舌根觉味之知。不过三寸。合知尚劣。而离知淡相更为眇昧。岂能同耳之常性彰显乎。故不例难也。

 

卯四身根不会。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首二句例前触尘。明其同是不圆之门也。此所触二字。直指前之触尘而言。意谓前之触尘我已拣其不圆。今此身根亦全与彼触尘同也。此句标定。次句申其相同之故。圆觉观者。以圆之一字双贯觉观二字。圆觉者。独立之全体也。圆观者。绝待之全智也。此身根与前触尘各非此二者。良以合中之知。根尘相待而显。故前之触尘离此身根其相即隐。固无独立之全体。与夫绝待之全智也。而此身根离前触尘其知亦泯。亦无独立绝待全体全智也。岂能圆觉观乎。大抵此二句总明须合而后有知也。涯量。犹言边际也。即身边际与触边际也。冥。暗也。会。知也。不冥会者。言不能于远离之时。暗中有知。如彼耳之于声也。此句是言离中无知也。末句结非圆通。总承合有离无。故明难获圆通矣。此与上科拣去合知而浅之根也。

 

卯五意根杂念。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此文易了。大抵此约初心凡夫欲依此意根求圆通者而断其难获也。乱思即意识也。诸识中惟意识最乱。最为刚强。难于制伏。恒杂意中故。湛了者。即脱尽意识。湛然了知之境也。而言终无见者。如非非想天。入非非定研穷。求其湛了终不可得。报尽从坠是也。末二句结非圆通。盖言圆通本是无分别定之胜果。今想念不脱。岂能得此果哉。此科拣去非纯离之根也。拣五根已竟。

 

寅三拣六识。此经首即斥破六处识心是为生死根本。不可依之错乱修习。而诸圣自陈仍备此六门者。见圣性无不通也。文殊复拣去者。仍顺此经遮止误用也。若初心用此以求圆通。则不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魔外者极多。如六圣得正圆通者极少。所以须拣去也。就分为六。卯一眼识无定。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槜李曰。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说也。○识见二字亦似语倒。应云见识。即眼识也。乃眼家随念分别。外对无情之色尘。内依无分别之眼根。而中间诈现。随念粗略分别。是为眼识。能依自体。并所依根尘。故曰杂三和也。温陵曰。三者和合。穷之本自无体。故曰非相也。○末二句蹑上结归。无定。亦无定实之自体而已。

 

卯二耳识非初。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普贤用心闻。故能知他方沙界外事。此由修法界行大因所生非初心能入也。○由大因威力。致耳识洞闻沙界。非耳识自妙能顺初心成此妙果。故曰初心不能入也。

 

卯三鼻识有住。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孙陀散乱。佛欲摄住其心。令观鼻端。此特权机而已。盖真心无住。有住则妄矣。○鼻想者。于鼻端作观白之想也。本权机者。本为对治而权假设想。非鼻识本有也。以鼻识分别香臭为用。非关端白故也。次句明本意只为摄住散乱而已。三句明不圆之故。住则偏局一处。何由而圆乎。

 

卯四舌识有漏。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说法虽由舌识。然不免杂以音声文字。故曰弄音文也。而能开悟成自果。但由先世所成旷久辩才之力故得如此。非彼一时舌识所能。且名句乃不相应行。有为所摄。非无漏法。岂以舌识参杂于此而成圆通乎。

 

卯五身识不遍。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吴兴曰。问。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而已。答。声闻执心。亦防六聚七支之非。况今言身。识在其中矣。○此偈正拣身识。其言束身。正谓束于身识。非谓身根。而言识在其中者。岳师之混淆多此类也。且观下元非遍一切之句。则知但束之语。非惟只表遗心。盖表所遗者更多。良以圆通之境。当遍融身界万法。今但束身识。局于身心。无普融观智。岂得圆通乎。

 

卯六意识缘物。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吴兴曰。目连神通由宿习所得。虽云旋湛心光发宣。非关于法分别而现。又小乘神通皆是作意。缘物则有。离物则无。○法分别三字即意识别名。盖意识是法尘上分别性故也。此句已明目连神变圆通元与意识无干。次句又言纵由意识。亦是缘尘。而非离尘普遍之法。亦难获圆通矣。物。即尘也。通观拣识之文。多明六圣所证各皆别有资藉。非真由彼识心能至圆通也。拣六识已竟。

 

寅四拣七大。七大之中。前五同尘。第六同识。第七同根。比前但加广大之相。而拣意大同前也。就分为七科。卯一地大非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持地平填。尚涉有为。非实圣性。○遇佛平心。方归圣性。而初心全涉有为。故难获圆通。似为易见。

 

卯二水大非真。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月光水观。未离想念。难契如如。盖如如之理非觉观之法故也。○如如者。即圆通真实之体。乃离念不动之法。凡起心分别觉观皆不相应。反显旋闻不属觉观明矣。而强安三观者。尚当寻绎于此可也。

 

卯三火大非初。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方为真离。今存厌断。故非真也。又厌欲假设。非真实本有之法也。二句言非初心一定方便。以初心不皆多欲。而少欲无欲众生。何用于此而入圆通乎。

 

卯四风大有对。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动寂有对。则一动一寂。便属循还生灭无常之法。故非无上觉体。问。反闻法门。亦从动静而入。何殊于此。答。彼乃渐脱动静二尘。以取无动静之闻性为初心方便。此即取有动寂之风性为入门。所以大不同也。岂可以此难彼。

 

卯五空大非觉。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晦昧为空。故曰昏钝。○此是穷源之解。若就现相。昏。即冥也。钝。即顽也。虚空本以冥顽无所知觉为相。菩提乃觉性智体。明灵为相。正与昏钝相反。就昏钝处而取明灵之果。如钻冰取火。固应难也。世有尊太虚空为本性者当悟此矣。

 

卯六识大虚妄。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温陵曰。弥勒惟修识观。而所观之识念念生灭。存心观之已妄。况获圆通耶。○首句言发心即研穷识性以为入门也。次句言能观之观心。与所观之识性。二俱念念迁流悉不能住也。愚意初心纵猛。必堕识无边处等定而已。三句。研穷之极。纵有存住之心。如说二乘所住涅槃。但是识阴境界。犹如湛流。望如恬静。而实不住。故曰乃虚妄也。初心岂能依之顿入圆通乎。

 

卯七根大殊感。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凡有运动迁流。皆属行阴。皆堕无常。今势至虽曰都摄六根。而主于净念相继。既曰净念。终成有念。既曰相继。难免生灭。故曰念性元生灭也。三句言以此为因。往生见佛。则因果相应。无有不可。若以此生灭之因。而求现证不生灭之圆通。则因果不类。决难得也。通论二十四圣。约其所证。必等观音。而原其入门不从本根略有四缘。所以当拣。一者不对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别有资藉。四者非常修学。反显耳根对方宜便初心不劳资藉通常可修也。意在后偈。预此明之。至文再详。了拣诸门已竟。

 

丑三独选耳根。分二。寅一备彰门妙。此中所具四科。一三四中正以翻前四缘中三缘。惟非常修学更在后文。至文更指。分四。卯一随方定门。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此科显其正对方宜。翻前不对方宜也。盖诸教体。如来必随一方机宜而立。若教不投机。化应不胜也。温陵曰。圣人设教。随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或以寂无说示。如香积佛国。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而此方教体必藉音闻。欲取正定必由闻入者。各随机缘故也。此方二句。意言此方众生耳根偏利。能由闻性遍达无量差别理事。故佛对此一方机宜。而以音声施作佛事。所以逗彼闻根之利也。是则合音与闻。乃为此方真清净教体矣。是虽常途惟取音声为教似不兼闻。而不知离彼听者闻根。则音声泯然无托。教体奚得而存耶。末二句。言教体既在音闻。而欲入正定者。岂可舍教体而别取哉。故应惟从耳根闻性而入也。良以声教但为弄引。闻性实为妙心。故领悟虽以双托音闻。而修定但宜单取闻性。故曰实以闻中入也。是则从说选根以来。直至此处。惟此一句方以决定分明指出耳根为圆通本根至妙之法门矣。又说音闻先即不平。意言常途但以音声为教体。是随相假体。而非真实教体。不知此方真实教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者。不在于音而惟在听音之闻性耳。良以教诠藏性。而闻性最近藏性故也。末二句承之。遂言以是义故。大定惟从闻入。似为简直而顺。且更见音声但为教体。而闻性方为真教体。智者详之。

 

卯二赞人殊胜。此科固是欲令钦人则必珍重其法。亦是激劝羡果人者勉从其因行也。分为二。辰一略赞自利。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此科先赞能以闻性自利。正叹次第解结及标列二本科。见利他之洪源。若自利未胜。安能利他。离苦者。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苦也。即解结中人法俱空力也。得解脱者。得离系自在二种解脱乐也。然离系。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自在。即所获二种殊胜。且言自备利他体用。故判属自利也。良。善也。良哉者。赞其善能究竟自利。亦赞善得圆通妙门独超诸门矣。

 

辰二广赞利他。分四。巳一总明常遍。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劫数恒沙。则时为极长。显常也。国数微尘。则处为极广。显遍也。此则方标常遍。而利生之意尚在下科。

 

巳二自在护生。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二句叹尽三科。文义该摄绝妙。一者两句分叹前二科。以上句叹三十二应。随缘自在说法。以下句叹十四无畏循声救苦众生。二者两句总叹后一科。以四不思议中。明言救护众生。得大自在。则上句正以叹之。又复明言其形其咒无畏施生。则下句正以叹之。又且连上二句。贯成四句。则见此等妙用。皆极沙劫之常。皆尽尘刹之遍。诚为巧妙。若依旧注。前两句叹首科。不惟强添说法。而又何独遍常。后两句叹后二科。不惟偏缺遍常。而又颠倒失次。智者详之。

 

巳三音备众美。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温陵曰。以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音。音性无著为梵音。应不失时为潮音。○详夫菩萨忘音尘而循闻性。及至称名叹德。乃独取音而不取闻。何也。正表圆人不坏法相。而初心忘尘。但图解根而已。圆通之后。一切妙用全在于音也。岂如灰断之果。永坏无用也耶。故今三十二应中之说法。四不思议中之说咒。皆妙音之力也。十四无畏中之救八难。四不思议中之施无畏。皆观世音之力也。由法华以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释观世音名。故偏属救苦矣。十四无畏中之除三毒。四不思议中之破悭吝。皆梵音之力也。以彼科明言修习清净本根。故属梵音矣。三十二应中之赴遍求。十四无畏中之赴二求。四不思议中之赴广求。皆能应不失时。潮音之力也。然此独缺法华中胜彼世间音。故致十四无畏中持名一科无所收属。以彼一名独当一切菩萨之名。正属胜彼世间音也。然就今经文收入妙音中亦稍为通。以一名而顿含众名功德。亦甚为妙也。

 

卯四恩沾凡圣。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上句恩沾于凡。救世。谓拔诸苦。安宁。谓与诸乐。盖既言救世。则且指世间凡夫蒙益也。下句恩沾于圣。出世。则先以革凡。常住。则究竟成圣。然功迹亦不出于应等三科。其意易见。不必分属也。赞人殊胜已竟。

 

卯三示法真实。此科见耳根元自真实。决定速至圆通。不劳资藉别因。正翻前别有资藉之缘耳。分二。辰一标启佛述说。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上句启佛。启即告也。下句述说。但述所说耳根而已。非三真实俱出观音自说也。良以下三科。乃是文殊取四卷末。六根数量。并击钟验常等科中。佛说语意而加发挥。见耳门之本妙也。

 

辰二列三种真实。就分三。巳一圆真实。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此科取六根随方数量中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之意。而设言以发挥其圆也。事出假设。故言譬如。而闻即实法。故非譬喻也。静居。检非多事牵扰心时。若当扰时。则闻虽常圆。殊不觉知。十方俱击鼓者。一时同击也。十处一时闻者。闻无先后也。此见耳根闻性人人本来自圆。喻如最大圆珠悬于空中。周辉普照。诸声如影。乱映齐现。丝毫不昧。故曰圆真实矣。

 

巳二通真实。此科是文殊更加自意以发挥其通也。又二。午一拣他非通。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孤山曰。口鼻身俱合中知。若将身以合方知句居口鼻上。其义方顺。盖语倒耳。○斯言最是。决倒无疑。解者即当顺序依此而解之。目非观障外者。如隔窗纸不见外事。隔皮肤不见脏腑。是近而薄者尚成障隔。况远厚乎。身以合方知。口鼻亦复然者。言三根略离尺寸。了无觉知也。心念纷无绪者。明意根中常缠意识。不能静照也。此历言五根俱无现具灵通矣。

 

午二显自为通。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此科随言耳根现具灵通。隔垣听音响者。如隔垣墙闻砧杵语言悉不隔碍。而颠倒之人但谓声能透入。而不知乃是闻性湛然四通八达无所隔碍也。墙壁尚不能隔。况纸肤乎。遐迩二皆得闻者。皆显离中有知也。遐迩俱闻。何况尺寸之离乎。五根所不齐者。隔垣听响。眼根所不能齐。遐迩俱闻。则身口鼻所不能齐。惟意不齐无文可据。应是耳识易排。以其力弱非强。不障耳门之静照。非同意识之无绪。故意根亦所不能齐也。更当知同为根者尚不能齐。何况尘识诸大非根之类者岂能齐哉。此见闻性人人本来自通。喻如洪水普为淹没。草舍竹篱悉皆通透一无隔碍。故曰通真实矣。此喻与上珠喻。可与静察闻性之体相者助一发明矣。问。遐迩俱可闻。恐非极成之语。今现见人之闻量不能遐远。大声不过百里。小声限于数步。何况寰中界外决不及闻。若是。则但能闻迩。那云遐迩俱闻耶。答。但言遐。不云极遐。即是耳根现量可及之遐。非谓越界极遐之声也。如汝所言百里数步。岂非耳根现量中之遐迩乎。经意正取于此数步百里之离知。胜彼三根但能合觉。而于离中虽尺寸亦不能知也。然此亦但约于未解之前。现具之通。故不及于极遐。若既解之后。聚闻已开。方能周闻界外。所以须解。若本通即周沙界。何劳复解乎。何况今耳但是闻动不及至遐。而闻静亦无边际。经云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也。遐迩俱闻之语。何可辄起疑难之哉。

 

巳三常真实。此中全取击钟验常科中佛所说义也。分二。午一对尘显常。对声尘显闻性常也。又二。未一动静无关。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音声是总相。动静是别相。谓音声正起为动。音声灭尽为静。惟一音声。双含动静。故曰音声性动静也。闻中为有无者。言动静二相。常于闻性湛然体中循还代谢。动则音声历然现有。静则音声寂然向无。无声号无闻者。言世人颠倒。于无声而妄说无闻也。末句。言据理而论自是声无。非是闻性无也。

 

未二生灭双离。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首句蹑上科末句。而牒闻性既不随声无而灭。次句形对推知岂随声有而方生乎。是则闻性湛然常住。一任其中声有则闻动。声无则闻静。而自体了无生灭之可见。故曰生灭二圆离也。末句结常真实。以见闻性人人本来自常。喻如虚空。恒无起灭。此句结意应在后科之末方成总结。今随文便。寄结于此耳。

 

午二离思显常。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梦想者。以梦是第六独头意识所现。故今言梦带想。正表梦是意识所为也。不为不思无者。言梦中双以忘尽梦外动静而了无所思。似闻性暂成断灭也。今则尚闻杵音而惑杵为钟。是可见不为不思而遂成灭矣。上觉即闻性本体。下观指闻性照用。寤寐恒一。不假思惟。出思惟外也。所以前拣月光如如非觉观者。正为彼是思惟觉观故也。可以反显此出思惟之觉观却是真如如体矣。末句全同五根所不齐也。身兼外四根。心是内之意根尔。色香味不能通于梦中。触虽可通。而离亦不能。至于意之缘法又已忘尽。是可见五根皆不能接梦外之五尘而有觉也。惟独耳根能觉梦外之声。所以声尘得通梦中。一呼便觉。超彼身心皆不及也。前经佛于引梦之后。遂表形销命谢闻性决无间断。岂非决其为常真实乎。凡此三种真实。皆表人人现具。未经解结修治。已即有圆通常之三相。若前此更以修证究竟圆通。真同为高因于丘陵。为下因于川泽。必至易而至速也。示法真实已竟。

 

卯四显行当根。此科翻上不便初心。明耳根最便于初心。然既便于初心。即可通常普修。已该四义。但文不甚显。故第四义属下。分三。辰一举此方教体。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娑婆此云堪忍。以此界众苦难忍。惟具忍力者堪住故。又具足苦境。堪可成就行人忍力故。然此一句。据文但是指处。约意仍有含蓄。谓含蓄此方众生耳根偏利之意。以此方众生能从耳根了别世出世法深细之意。次句得字方有来历。正言佛对此方偏利之根。立诸声名句文一切经论甚深法义。以对机故。方得宣畅发明也。然此句据文亦但说声论得明。就中亦有含蓄。谓含蓄所宣明者无非皆为诠显圆湛妙明之性。而此妙性又只在于能闻本根之中。众生当可由所闻声论而反闻能闻之本根方为得旨矣。若是。则下科失旨之意自有来历矣。

 

辰二明病在循声。又二。巳一泛论失旨。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此众生非是普指异生。但指狂慧学者而言。意言此方耳根既利。而如来声论又明。宜乎凡被声教者皆当免于流转。而间有不免者。正因不能由教而开悟能闻之本闻是为妙明心性。而但循所闻声教资益戏论。故徒闻声教。而亦不免于流转也。

 

巳二克指证验。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对前泛论。克指一人。所以证验迷本闻而但循声教者必不免于流转也。强记。即多闻忆持也。邪思。即为物所转。逐邪境而被物牵去。不自由也。意言众生若迷本闻。非但少循声教者不免流转。虽强记如阿难亦所不免也。戒务多闻者甚不可迷本闻而但循声教。

 

辰三显应病与药。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岂非二字。承上决定之辞。下八字。病药相当。敌体对治也。随。即循也。所即声尘。沦即流转也。随所沦者。言循声必流转也。旋流。即返闻也。无妄。即真实常住不流转之性也。旋流获无妄者。意言既知循声顺流而不免流转。当知反闻旋流而必至无妄。其与此方机根药病相投。一切初心无不可用也。故科显行当根。备彰门妙已竟。

 

寅二委示修巧。法门空妙。而修时不巧。亦不足选也。具简要易速四义者为巧。简则不烦。要则该总。易则无难。速则不钝。下文具有此相。至则指之。分三。卯一出名教以反闻。三。辰一嘱专听而出名。

 

阿难汝谛听。我乘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嘱专听而表乘威。以见法非易说遭遇非常。切宜郑重。金刚王。同前五卷中五章殊胜文也。彼有宝觉二字。今含在三字中。盖闻根中不生灭性。双含理智。是实相观照二种般若。同于金刚坚利。体不可坏。而能坏一切无明坚体。故云尔也。由圆乘方便。巧立能所。无修之修。故曰如幻。不思议者。速疾超乎世出世间之意。以前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故知然也。佛母者。以前后偈皆云是诸佛一路涅槃之门。可见出生诸佛。故称佛母也。真三昧者。言是自性正定。非同引起诸三昧境。故曰真也。即此出名中。简等四义分明可见。详之。

 

辰二抑多闻而显过。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将以激其反闻。先须出其不反闻之大错也。上二句显其极为多闻。盖无数生中受持诸佛深法也。欲漏不先除者。盖惟务多闻。不修无漏胜业。故欲漏深重种习未尽。其余诸漏未尽可知。畜闻成过误者。言徒积多闻。殊不得力。而竟成堕淫之过误也。

 

辰三决取舍而反闻。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孤山曰。谓将汝循声之妄闻。以持诸佛之言教。何不反闻自性以求解脱乎。上闻能闻之智。下闻所观之理。○上佛字即佛身。下佛字即佛法。上闻字即闻根。下闻字即闻性。而将闻之闻。亦即指于具妙性之闻根也。正言众生不达本闻即是妙性。无劳外求。却乃日用不知。反将本闻贪教不返。惟希小利。譬如以金碗乞食。不知碗自可富于食也。故敌体以警之曰。汝将本闻妙性不自觉知。但务受持诸佛佛法。何不识取本闻。而旋倒闻根以闻闻性乎。良以佛教本欲人之修性。今遗性而独驰于教。亦非教之本意故也。此科方是教导反闻之正文也。观此但闻一闻性便胜无量多闻。亦见其至简而最要矣。

 

卯二法喻详明修证。上方举妙门之胜名。述不修之大错。以警其当修反闻而已。而尚未言如何修如何证。故此科详之。分三。辰一法说。又为二。巳一历示次第超越。四卷末云。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界不能超越。故下分科文义出彼。而科名亦取彼也。超越。即解脱之意尔。就分为二科。午一情界脱缠。又二。未一脱尘尽根。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此闻字正指所结之根。非自然生者。言其非是无故而有此结相也。因声有名字者。言其正因声尘当情。而迷中以闻性揽尘斯结。遂成根相。即听精映声卷声成根也。从无始来遂有此耳根之名。即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也。聚闻结滞。无复解脱之相矣。旋闻与声脱者。即入流亡所。乃至动静不生也。盖言既因揽声而结。须待脱声而解。故首须旋倒闻根反闻自性以求与声脱也。能脱。即闻根也。元因旋根而尘自脱。故能脱即指闻根而已。欲谁名者。言尘已脱而根随尽。遂失前耳根之名。惟一妙性而已。然此二句即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四句喻如水本因寒而结冰。故冰须脱寒而还水矣。

 

未二入一解六。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此恐人疑但解一根余根尚结。不知根相虽六。性体惟一。本以一性而顿结六根。所谓一结一切结也。故解一根性而余随性脱。所谓一解一切解也。譬如片锦六花。花虽各别。而底线相连。故折一花而余花皆坏。花喻六根。底线喻性。其意可知。此约横喻。故六根同一成坏。不同中之竖喻。每约一根。结则从性至尘。由细渐粗。解则从尘至性。由粗渐细。皆有次第六重。如巾结解也。然每一结成。六根同成一结。乃至六结皆然。至解时。每一结解。六根同解一结。以至六解皆然。故解者从一根入。一根之结尽。六根之结齐尽。当亦与花喻相成而不相背也。智者详之。是则一根返源。岂不至简耶。六根齐脱。岂不至要耶。夫至六根皆脱。则众生世界已自不能缠缚矣。

 

午二器界超越。此中不是情器根尘平言。盖言尘界全倚情根而立。固未有情根脱复。而尘界独存者也。故上科既已脱复情根。而此科归重超越器界而已。分二。未一尘销觉净。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首二句喻明尘界全依情根而立。幻翳者。犹言虚翳也。盖空华但是目翳之影。今情根既如翳。而尘界但若空华。则可见有则俱有无则俱无也。次二句遂言今既一返六解。而闻等已复于无。即如翳根已除也。而尘界应念随销。便若空华湛然灭尽。岂可复得哉。由是情尘俱寂之后。本觉之体圆满清净。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矣。此中但取翳华为喻。不用幻喻。夫根身解而器界随销。其亦至易而甚速矣乎。

 

未二净极越界。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上言觉净。似初净。今言净极。则净相转深。以至极净。亦可上言翳根初尽。尘销觉显。且约理体圆净。今既净极。则当觉遍尘刹矣。光通达者。心眼圆明。真俗毕照。夫净极即寂。光通即照。而言含虚空者。大觉海中。空沤至小。何况世界乎。末二句。言以含空之寂照观察世间悉皆如梦。了无挂碍。甚言超越世界得大自在而无复拘滞矣。问。前言界如空华灭尽。今何又见耶。答。圆乘销尘。非至灰断。但灭法执所执定实心外之界。而唯心如梦境界宛在无碍。但随心出没。无定实矣。次第超越已竟。

 

巳二因显昔妄难干。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此亦激阿难发奋进求脱根超界以雪前之悔恨也。又见昔之所以被邪术所制无自由分者。正由不能解根超界得大解脱也。亦由不知根中圆湛妙心寂照含空无可拘制。而但取缘尘影事为心。妄认身中。是以受制莫脱。故如来首先征破所执妄心。而于根中指以所迷真心。令其旋根取证也。今偈意言汝若早识根中妙心。而解根越界。乃至寂照含空。登伽在汝觉海梦中。如沤如尘。岂能留滞于汝哉。极励之也。法说已竟。

 

辰二举喻。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吴兴曰。幻师譬真如。幻作譬随缘真妄和合。变成六根。如诸男女。○详前法说既有情器双超之旨。则喻中亦应具之。故一机但指幻咒。抽。牵也。牵之令动也。言男女诸根动虽不一。而牵抽令动但一咒力。故下息机即谓止咒也。归寂然者。男女诸根皆不动也。诸幻成无性者。所依幻处亦泯于无也。盖凡幻人。非无幻处。如化城喻云。重门高楼阁。男女皆充满。上句幻处。下句幻人也。法中一机即一精明。故喻之所谓虽见诸根动者。喻六根之用虽殊也。要以一机抽者。喻惟一精明之体。于中随门异用也。息机。喻但旋一根精明之体令其还源也。归寂然者。六根俱解脱也。诸幻成无性者。器界亦超越也。一精明不合幻师。但合幻咒。至下发明。

 

辰三法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一精明。即真如与无明和合。所成识精明元。为六精之总体。理实即是第八赖耶识。亦即本经称陀那细识也。六根即是能依。一精明即是所依。故曰元依一精明也。分成六和合者。分揽六尘各成根相。而精名亦别。如在眼名见精。在耳名闻精等。名虽各别。而体则仍是一精明。故一精明合喻中一机。六和合合喻中诸男女也。当补二句云。虽见六用殊。惟一精明转。合喻中虽见二句方全。一处成休复。合喻中息机。六用皆不成。合喻中归寂然。然一处休复。即从耳根解结。其意可知。齐此喻明情界脱缠已竟。末二句合诸幻成无性。尘垢。即指器世间六尘所成垢染世界。应念销者。如前经云。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是也。无情器之分曰圆。无无明之蔽曰明。无根尘之污曰净。无结缚之碍而互用变现曰妙。故曰成圆明等。此更喻明器界超越。法喻详明修证已竟。

 

卯三结示因果究竟。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此科尤见易而速也。余尘者。断无明未尽。谓之有余。极而言之。虽等觉亦尔。故诸学。指等觉以前诸有学菩萨也。问。前文称菩萨一例无学。今何又言有学。答。前位离佛远。显超二乘。故称无学。今邻近如来。对佛究竟无学。故等觉亦是有学。如临至尊。不敢称尊也。明极。谓无明已尽。而本明证极。即如来无上菩提矣。夫法门既妙。而修证又巧。乃至成佛无难。所以惟当选于此门也。独选耳根已竟。

 

丑四普劝修持。佛敕文殊惟选一门教众深入。故文殊上来选定耳门。即以劝众普修顺佛意也。然上文何不自闻之语。但是激其决定取舍。非劝修正文。分为三。寅一正普劝结通。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首句。呼之警劝也。次二句正以劝修可知。性成无上道。举果以欣动修心也。盖言闻性本即是圆湛不生灭性。亦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乃成佛真因。与果一如。故判决此性定成无上道。即极果也。末句结答圆通。以本意元为敕选圆通。故结言欲知真实圆通者。而圆通实理。但修如是闻性而已矣。

 

寅二明诸佛共由。上科直言劝。此科与下科是证信劝也。又为二。卯一总标诸佛。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前佛偈亦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其意无殊。但前尚泛。此则确指耳根为异。言是趋真宝所共由之路也。

 

卯二别列三世。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斯门。圆明。如是法。皆指耳根圆通也。夫三世共由如此。我独何人。而不由此常修之法门乎。盖由信佛而必信法也。现未圣贤。非佛而必成佛。故总标中微尘佛数。

 

寅三示己身亲证。

 

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盖自不修而惟劝人修。人或不从。身先入而率人同入。人皆乐与。故文殊明己亦从耳根修证。所以启人之必信从也。普劝修证已竟。

 

丑五结答请加。分二。寅一正以结答。夫文殊承佛尊命检选劝修。上文选劝事竟。当回复尊命。故此结答乃回告于佛之言。又二。卯一观音最合圣言。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诚者信允之辞。犹言诚然也。如者遵从之意。犹言如命也。诚如佛世尊者。言诚然如佛所命。首表信从佛旨也。次四句全以述前佛旨。询我诸方便者。即前第一云二十五行谁当阿难之根也。以救诸末劫者。即前第二云兼我灭后此界众生也。求出世间人者。即前第三云入菩萨乘也。成就涅槃心者。即前第四云求无上道也。观世音为最者。言能于佛之前旨四义全顺者。惟观音耳门最为第一也。盖耳根圆通。即多闻者之闻根。故能独当阿难之根。即顺第一旨也。人人现具。浅深均修。故能普救末劫。即顺第二旨也。先得人空。次脱法执。故能应求出世。即顺第三旨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能成就涅槃。即顺第四旨也。又前二显契机。后二显契理。机理双契。圣旨全孚。此观音之门所以独超诸门矣。

 

卯二诸门未孚佛旨。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即。就也。舍。脱也。佛威即事者。佛以威神。就其所遇之事加被之。令脱尘劳也。非是二字亦贯下句若是常修学。则不必就其遇习之事。但选妙性。通常可修也。诸门。如那律失明。毕陵触刺等。人不皆然。故非是常修学矣。若是同说法。不分深浅二心。同可宣说也。诸门。如普贤之大因。满慈之宿辩等。但局深心。沙陀之贪淫。周利之阙诵等。但局浅心。非是同说法矣。反显通常可修。浅深俱入。仍是观音耳门而已。自观音之外。其余二十四门。姑且舍之。不必杂取。极欲其专修耳门也。

 

寅二请求加被。求加有二意。一者谦己推佛。二者法深机浅。信解须乘他力也。分为二。卯一礼赞求加。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初句敬礼尊法也。如来藏。即目闻熏妙性。属黎耶识。故论言。佛说如来藏。即是阿黎耶。恶慧不能知。本经即陀那微细识。一体异名。随位称也。且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足见信解者少也。顶礼恭敬。显斯法最尊重也。然是称法礼佛。显二宝一体耳。次句深赞其难信解也。由其体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染而不染。难可测知。故曰无漏不思议也。法既甚深如此。若非佛以威神加被。信解良难。故下惑之一字。当有两解。一者惑谓疑惑。无惑。盖欲加被众生。于此法门必信从而无疑惑也。二者惑谓迷惑。无惑。盖欲加被众生。于此法门必解悟而无迷惑也。信解定而修证端有望矣。

 

卯二出其二故。又二。辰一遍对机宜。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

 

此科与下科。又出其所以但求加被此一门之故也。方便者。言其现先自具圆通之相。从此加修。最为善巧。真初心方便也。易成就者。既未修之先本来现具圆通之相。由是加修。一反闻之间。弹指可超无学。乃至入住成佛。不劳多劫。岂不容易成就哉。末二句言自当机以至末劫群生无不可教见其收机无遗。亦是显然回复如来四旨中前二旨矣。

 

辰二一超一切。

 

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

 

首句但修一门。次句便超一切门也。连上科说以有此二义。故独请加被此之一门而不求加被别门也。

 

丑六总结义尽。

 

真实心如是。

 

温陵曰。真实心要如是而已。长水曰。真实心者。文殊指己选圆通之心也。二义虽皆可通。而环师说胜。经偈元以如是结尾。而已二字。得其义尽无余之意。如来教示一门深入科已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七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