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

卷六(悬示下)

 

明 交光大师 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六(悬示下)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四义理分齐者。文之实曰义。事之主曰理。又义者。相也。理者。体也。由是圣人之设教也。理以统之。义以析之。理虽至一。而逐机遂有浅深。义虽成多。而归理则无别体。是则诸经义理既有浅深。而明经者不辩别之。何以知其分齐之所诣乎。斯经义海所遵。即起信疏全文。夫贤首命世宗师。诚可尊尚。然彼文既具。何劳全录。述略指广可也。彼开有二。一约教通局。二约法生起。约教中。从浅向深。有五重。一约小教。单说人空。但依六识三毒。二约大乘始教。谓空宗。有遮无表。亦名分教。分者。限也。谓相宗有不成佛。三约终教。以终收始。说如来藏随缘成赖耶识。不但皆空。而一切皆如也。亦名实教。以实废权。说一切众生悉当作佛也。四约顿教。惟性无相。亦无渐次。诃教离念。即心即佛也。五约圆教。统一法界。性相圆融。身刹尘毛。重重即入也。此但略引。广在彼文。若于五中显此经之分齐。则经中所指根性。近具根中。遍为四科七大体性。即如来藏真如随缘所成。陀那细识。乃赖耶别名。而异生翻染小乘向大。皆当成佛。正属终实之教。而歇即菩提。圆照法界。兼属顿圆二教。若以教摄经。五惟后三摄此。若以经摄教。则此可全摄彼五。以不废小教果法戒品。而兼存始教八识三空故也。二约法生起中。从本起末。亦有五重浅深。然所约者。即起信论文。而分属者。亦不离于五教。但从深至浅别于前门耳。初惟一心为本源。即一真法界。该四法界。此圆教分齐也。二依一心开二门。即该二教。一心真如门。即顿教分齐也。始教中空宗。亦密说此门。二者心生灭门。即终教分齐。三依后门明二义。一觉义。二不觉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即始教相宗分齐。以彼宗不达此等与真如同依一心为源。故说真如不许随缘。生法惟齐业识。纵转成智。亦终有为。而不同真。五依最后生六粗。一别境。二生受。三著受。四计名。五造业。六受报。第三。小教分齐。第五。人天分齐。此亦略引。广在彼文。若于此五中。显斯经深浅。则文既杂明真妄。而会妄归真。从真起妄。与夫真妄和融等。参而详之。大分实惟齐于心生灭门。不违前终教分齐。若更细研。会妄既皆归于妙真如性。则亦兼齐于心真如门。亦不违前兼属顿宗。从真既以起乎三细六粗。此正显然齐于心生灭门。而为终实之意。然真妄会合。既以妙极于四法界心。三如来藏。则亦兼齐于一本源心。亦不违前兼合圆旨。是知斯经也。揆义取类殆于法华。圆觉。华严。同条共贯。其亦甚深无上之典。而表以佛顶。斯其至矣乎。义理分齐竟。

 

五教所被机者。应分通局。即收拣也。但寻常拣去其非机。此谓拣择乎当机也。通被者。以终实教意明一切众生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斯经既说得成菩提之法。而何人不当被哉。如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又云。一切众生。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成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等。由此而推佛心。岂不普欲众生。用真心。舍妄想。以尽明乎二种根本哉。问。若此无所拣择。而众生有不信顺者。岂亦当被乎。答。有例亦当被也。如常不轻强为不信顺者授记。纵因谤堕狱仍成法华远劫因缘。如是。则无一人而非此经之当机。通之至也。何为而复有局被乎。以通中摄生虽广。论益则多远因缘。而非近益。若惟取于随闻而益。机理相契。如彼啐啄同时。则不得不局取之而不容滥收也。然此中有二。准知。一者据文考证。二者以意推度。今初据文考证者。斯经阿难当机。即以示在声闻之位。而切详如来节节叙其所为者。多为接引小乘。回小入大。经云。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等是也。于中自有四类。一为有学声闻。经云。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又云。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是也。二为无学声闻。经云。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是也。三并为缘觉。经云。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是也。四并为定性。经云。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是也。问。定性必不信顺。何收局择之中。答。现在会中。随请随听。非毕竟退席者。故亦正当机也。良以此等小乘。历劫遭苦。求出无要。展转拙修。勤苦无量。最以动佛慈愍。况皆智胜遗尘。世世与佛俱生。多系亲因。岂惟庆喜。观经题名救护亲因。其意可见。近被法华。始知信求。故斯等显当正为之机也。其次以意推度者。经中虽未明言直指。以意度之。小乘初回向大之心。佛尚谆谆为彼发挥入大之门。其有纯净大根。了无小乘种习。佛必更为之深也。但为急救小根。故逐节先言为小。而为大之意。俱含于一切之中。如经云。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等。又云。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等。又云。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夫既屡言一切众生。而又言末世发菩提者。则知不止独为小乘一类。而并为大心凡夫。及始教入位者也。此中则应具于六类。谓权乘二。而圆实四也。权乘二者。谓大乘法相宗人。动执法相。而不能以性相融。大乘破相宗人。触言宾无。而不达藏性妙者。此正欠明斯经十大因缘。安得不正以为之。圆实者。上根凡夫。复无权乘种习。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者也。此根更为纯净。佛正为之。不言可知。问。彼既知权小非真。纯发大心。不劳破显。斯经何所益于彼乎。答。既曰上根凡夫。明是立志虽大。发心虽普。而未得开悟之要诀。证入之妙门。斯经直指双示等因缘。岂不正为之乎。此中自有四类。谓带过三。而无过一也。带过。即前第九因缘中三人也。一恃他加被。二恃闻忽定。三恃性忘修者也。无过一者。即无前三过者也。虽求加而务亲证。虽多闻而恒在定。虽悟性而极精修。只欠彻悟而证入。此最上第一妙根。极为当机者也。若闻斯经。真如时雨化禾。春雷跃鲤。莫之能御也。此虽至胜。通前五种。皆是大乘当机。旧于前五皆拣非机。不知据明言二乘显然。正是当机。而大根何反非机。若曲拣其病。则斯经正是应病之药。岂不机教相对。若避病而不敢治。安称良药。何况二乘深病。尚起其危。而大乘微恙。岂不一剂而愈哉。故经明叙二乘当机。而不显标大乘者。正表难治者尚能治之。而易治者不待言也。是故通前共有十类。均是当机。且观音自陈本行。文殊亦表同修。而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入。是则三世大乘通依之正轨。而十类未足多也。教所被机竟。

 

六能诠教体者。贤首疏起信论。略作四门。清凉疏华严。承演十门。亦不过开四而已。长水著楞严义海。亦承用贤首略门。今亦从略。列彼四门。一随相门。此依长水复为二。一。但取能诠体。谓声。名。句。文。假实相资。不可偏废。以佛在。声多。佛灭。纸墨之教。名句文多也。然亦附六尘同为教体。不独声等。二。合用所诠体。以徒文无义。非教。故文义相从而不相离。方成教体。二唯识门。摄前之境。以从于心。亦二。一。本影相对。谓说者净识所现文义。为本质教。听者识上文义相现。是影相教也。二。说听全收。可知。清凉承演本影相对。四句分四教。谓小惟本。始本影。终惟影。顿双非也。又承演说听全收。八句分二教。以生佛相收属同教。而生佛相在属别教。意显圆融不碍。方为甚深惟识。三归性门。惟依贤首云。此识无体。惟是真如。故下文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乃至惟是一心。故名真如。清凉引唯识释胜流真如所流教法最为殊胜故也。予谓净名言无离文字而说解脱。亦此门意耳。四无碍门。贤首谓于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彻相摄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皆各摄一切法故。予谓以生灭门收随相惟识。以真如门先收归性。却前门成心境无碍。而后门成理事无碍矣。清凉承演理事与事事二无碍门。末乃归于海印三昧。亦极尽无碍之旨。以收属当经耳。今斯经既正属于终实。而兼涉圆顿。则于贤首清凉所判全门教体皆允协也。能诠教体竟。

 

七宗趣通别者。贤首释云。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清凉以宗为语之所尚。而趣同贤首。二师皆具通局两门。通指一大时教。局谓专取本经。通中遍约诸教。开门颇多。不能繁引。今但自约总意取之。夫五时之教。权实可以略分。权乘多重修成。动张因果。则因即宗而果即趣也。圆实多重性具。首明悟入。则悟即宗而入即趣也。斯经若泛就圆实一类之教以取宗趣。则亦以悟明心地为宗。而证入果地为趣。斯亦略尽其概矣。然二师局门。义亦浩繁。今局斯经本载文义而取宗趣。亦略出其少分。须分总别。总。谓以圆定为宗。极果为趋也。良以阿难所请妙奢摩他等。而如来所示三如来藏心。即性具圆融大定。岂非一经之所宗乎。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而世尊结示。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十方佛究竟极果。岂非一经之所趣乎。问。此与权乘因果何别。答。所示大定。但取性具。全由悟门。而所取极果。亦但择一妙门。一超直入。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较之权乘。天渊不同矣。问。后历证之位何所用乎。答。但显圆融。不碍行布。实非三祇渐证。岂不闻利根一生事办。兼之经终。五阴破后初住方成。如来明许从互用中超诸位尽。深研此意。可自见矣。若更详尽别意。应有六对。谓破显。偏全。悟入。体用。行位。分满也。皆先宗而后趣。又皆蹑前对之趣。作后对之宗。而复起其趣也。一破显者。征破识心为宗显发根性为趣。言委曲破尽识心。意在令其舍识心。而发明六根中性也。二偏全者。偏指根性为宗。全彰三藏为趣。此即蹑前显发根性中先惟种种偏明见精圆妙者。意在从近至远。全彰四科七大为空藏。十惑三续为不空藏。四义三藏为空不空藏也。三悟入者。圆悟华屋为宗。得门深入为趣。此亦蹑前全彰三藏即是圆悟华屋。言所以必求圆悟华屋者。意在得圆根一门。从初入流。直至寂灭现前也。四体用者。证圆通体为宗。发圆通用为趣。此亦蹑前一门深入。即证得圆通之体。然必证此体者。意在发圆通三十二应等大自在用也。五行位者。运圆定行为宗。历圆因位为趣。此亦蹑前圆通大用。正圆定作略。然此作略有二。一。能利众生。二。能取佛果。前三十二应。但彰利生用。而影取果用。今言运圆定行者。蹑其取果用也。言必运其圆定之行者。意在遍历圆因五十五位也。六分满者。历分证圣位为宗。取圆满菩提为趣。此亦蹑圆因之位。即分证位。言必历分证之位者。意在圆满无上菩提也。达此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极。一经趣进。了然在目。圆融次第。二无碍矣。宗趣通别竟。

 

八科判援引者。详古人立科判以解经。极为成式。犹公输之规矩准绳。数万言经。舍科判而逐文汗漫释之。何异舍规矩准绳。而取方圆平直。未之或中也。大约其用有四。一者本有科。说主于本文中自分者也。如五阴六入等现具经文。解时须顺分之。二者分文科。谓文句繁长。若不详其文势而分截之。则易成搀乱。故前后节断。令其分剂分明。不相逾越。亦可名分剂科。譬一统分十三省。诸省又各分为若干府。诸府又各分为若干州县等。从宽至狭。自少成多。各有统系。故举州县。则知其属于何府。举府。则知其属于何省。而各有界限。不相混滥矣。然不同上之本有。此疏家因文分属而立。如本疏所立十番显见等科是也。三者约义科。谓文中所诠之义。有相对待应合者。如身心包遍依正之类。文中不甚显著。则约义分之。令其显现。如身心荡然等文中所分之科是也。四者生起科。谓说主语脉次第生起文义。譬如树株。初以一本。或分二支。或三四支等。是为大支。诸大支复各出诸中支。而中支又各出诸小支等。虽至最小之支。仍可寻知自何大支而出。若非科文明其来处。安可寻究乎。此如天亲判金刚二十七疑。本经如答五大圆融科中。旧解全失语脉。不相接续。新疏出其伏疑。加以脉络之科。方知来意是也。然制科最不宜行辈错乱。譬如人家宗派。一祖元所生者。或三子。或五子。其子各所生者。或多或少。皆是孙辈。不得僭子。而孙所生者。又是曾孙。不得僭孙。天台。贤首。清凉。能曲尽其妙。近世如要解等。全不谙此。于一辈间。动分十七八科。或二三十科。及细察其所分。则高祖与子孙。乃至曾玄。皆同列为一辈。全无尊卑统属。何取于分也。今疏痛惩此弊。所分之科。务令自大降小。从少增多。虑古科但以疏为次第。无字号以别之。而讲者多迷。乃以十干。十二支。置于圈内。题于科头。如甲为父。则乙为子。丙为孙。则丁为曾孙。令其行辈炳然。不相僭乱。凡于大科尽处。则结云某大科已竟。则永无迷科寻觅之劳。后之刊者。务请屈从。无以为异常而不用也。援引有四。一经论。二本经。三祖语。四旧注。疏中为避繁文。所引经论及本经。多撮要略。而全文极少。祖语亦然。至于诸师旧注。倘于佛旨有未顺者。则或默然不从。或显然辩正。皆非作意而乐于为此。盖必不得已而后如是也。外此而一字一句符文顺义者。则必不敢遗。必不敢隐。至于道场表法。说咒利益。与夫十二类生十习六交等文。既不劳于异说。多全取于诸师旧注。皆以显题字号。全文不无。亦有于繁杂处而少加裁省者。必不损其本意。于文尽处。若更加以本疏之文。则以一圈隔之。令其有所别也。科判援引竟。

 

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此之二门。不烦预赘。入疏方陈。顺古十门。但标虚目。

 

今更总束前文。直出斯经要义。以见其特异于诸经诸论。而独为显了亲切也。其目有四。

 

一者。决定不用识心。以其与大定为生冤家。众生于斯少有执吝。则于真心大定终不可见。何况能成。以此识诈现心相。而实非心。诈现定相。而实无定。卒以障尽真心本定。令凡外权小如生盲也。他经他论。虽亦说其为妄。而其言总略。实未至于善恶并遣。动静双祛。故众生虽贱乎劣恶思惟。而犹贵乎胜善思惟。虽舍夫散乱意识。而仍取夫寂定意识。既全执似。必不识真。而真心本定何由见哉。惟斯经也。悟佛法音。尚犹斥其非实。岂留胜善思惟。九次第定。终不许其为真。岂存寂定意识。方于斯识破之究竟无余矣。是则佛之破意。不暇论于劣恶散乱。乃直偏取于胜善寂定者而破之。正恐其修大定者。惑于似是之非。而终不进悟于真心本定也。嗟今之人。取静修行。止念为定者。未有能出此识之圈圚者也。将谓斯定易成。而生苟就之心。岂知修时百计难成。成之毕竟非实。譬如结冰以作琉璃。其难其伪。类可知也。奉劝慕楞严者。顺佛言而速疾舍之。方于大定可希冀矣。

 

二者。决定认取根性。以众生根性即是真心。亦即自性本定。此由众生将全分如来藏性迷成十八界。而其实体在六根中。六尘但是根影。而六识又是尘影。众生反认至虚识心。而全昧至实根性。颠倒莫此为甚。且他经他论泛泛发明真心体相名义。而不言众生现前身中何者即是。故众生纵能舍乎分别粗心。而亦多求乎玄妙义相。慕于高远境界。遂拟真心为冥漠难知之境。恍惚不定之相。而或研思极精以体会之。则依旧堕于微细意识。而流于权小境界。不自觉知矣。惟斯经也。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径指六根。安乐解脱。寂静妙常。更无他物。且其屈指飞光。而不动摇之见性。朗然现前。击钟引梦。而无生灭之闻根。湛然常住。此并当风指出。非独言句发挥。且其仰瞻日月。洞明四万由旬。遥听雷霆。周闻三百余里。何况十番显妙。三指真实极为奇特。若并收乎暗中之见。静里之闻。则廓尔无边。包含沙界。悉是众生现量。非有待于六通。且其一切诸色。悉同灯上重轮。一切诸声。皆类头中虚响。故知根性是万物之实身。万物乃根性之幻影。而重玄极妙之真心。岂离见色闻声之常性哉。然虽至近至明。可中难信难解。不是幽微叵测。但由日用不知。故诸祖不肯道破。如来常不开演。良有以也。问。若此亲切明白。佛祖何故不常开演。不肯道破。答。恐非机闻之。真与非真。二俱成迷故。非真迷者。闻之而不信其为真也。谓有众生冥搜玄妙而轻谩目前者。闻说六根即是。将谓见色但是寻常。闻声有何奇特。既不委信。必不认取。如阿难五卷。尚犹别请结元。会解十家。悉以显见为破者是也。不知元妙元明。岂非正法眼藏。本常本寂。应即涅槃妙心。当知离此性外。尚无片事可得。岂复别有玄妙哉。真迷者。闻之而倚真不复加修也。谓有众生自恃天真不求究竟者。闻谈根性现成。或死守寂常本体。而修证全捐。或但住初解人空。而得少为足。不知根结未销。岂能脱情界而出诸苦。生灭未灭。安得超器界而证圆通。太似守金矿而甘贫。闭化城而迷宝。又岂可哉。以是真与非真。二俱成迷。故佛祖常不开演。而幸遭斯典者。速宜认取根性。而更求解结。方为得旨矣。

 

三者。决定不用天台止观。以诸家判三观处。元是如来开示众生本有真心。性具妙定。始自眼根指出。展转通贯万法。仍令圆悟万有总一如来藏性。显其未及加修。而人人早先具此楞严妙体。但惟教其悟明此之性海。以为后文圆通入处而已。本不曾立观门教修习也。而诸家瞢然。强安三观。若果元立三观。则是前文全说修门。何阿难后又请修。华屋之喻。岂亦但喻修门。而非喻藏性乎。又岂所答一门深入。却又深入彼之修门。而非入藏性乎。是皆大不通也。当知斯经所以大异于众典者。正以其指心在根。斯定之所以大异于诸定者。由说自性本定也。若谓前文是说修门。全障性定。且又碍后耳门妙修无有用处。所以修楞严者。决定不用三观也。嗟今沿习既久。而业楞严者。无一人不搜索三观。似但借经为敲门瓦子。而正惟发明天台止观而已。毕竟令观意独明。而经意障尽矣。何迷痼支离亦至于是哉。痛刮洗之可也。问。经传此土。千五百年。岂无一人见同于此。而子独异说。太煞惊人。恐多信之不及。复有何说以安慰之乎。答。智者大师不及亲见。使其亲见。决不误以说性为说观。亦决定不以己观自满。而顾抑经同己。不然。何故虚心拜求一十八年乎。是则过全归于后人之混淆。而大师无与也。清凉圭峰于华严圆觉各专其业。无暇详释于此。至于宗门悟心大士。非皆不知。但缘经文指心在根。太煞明白。恐成世谛流布。难以接人。是则十成之语。尤为传宗者所忌。故多默而不言。纵有一二拈提。随拈随扫。终不令成诠释。观灵源之诃弘觉范。则其意可见。又或前古说楞严者。未必如今时盛宗三观。以掩佛说性之文。故吾言未必尽异于古人。特缘近古似量腾心。雷同错误。故独显吾言为特异耳。弥天之罪。安敢避哉。问。子疏何不忌于世谛流布。答。此有二意。一者教须说到。不同宗门。何嫌流布。二者祖庭秋晚。现量证悟者无人可接。秘之何益。不如道破。令其经耳成因也。祖师末路评唱。令其传习。亦此意也。问。不成现量证悟。经传何益。答。能令多分中上根人。成真比量。发大解悟。与现量证悟作胜因缘。然亦应有少分上上根人。成现量证悟。是不敢定也。此由叔季之世。故作是说。若古宗门。由闻经而悟入者何限哉。

 

四者。决定推重耳根圆通。问。业楞严者。谁不知此为最初方便。何劳又推重之。答。是何言欤。自近世盛宗三观。则人人惟知推重三观。谓其为楞严正修。而解家拳拳插入。谆谆发明。至于耳门。视为启蒙初进之法。随文略释而已。谁见其深研广释。而极劝专修者哉。且子谓人人皆知重此。子必深达斯旨。试指何处是圆通之文。其人笑曰。观音自陈初于闻中等文。以至文殊选择之偈。经有明文。有何难见。答。此下智随言生解之知。敢曰不难见哉。若是中人之智。自知从四卷后半。第一决定义中。所推不生灭圆湛之性。即此闻根之性。及第二义中。指明根结。密拣圆通。乃至击钟引梦。诸佛证明。绾巾示结等文。皆是说根性法门。但未显定何根为至圆而当专修也。此犹中人所知。若更有上智彻通之见。当知破识之后所示见性。即是首荐根性为真修之本。而见闻无有异体。故十番显见。亦是显闻。而语中亦带闻字。如阿难云。若此见闻必不生灭等是也。但见精对境。朗照万象。常住不动。最易开悟。故前文偏显之。闻性离相。周闻十方。越牖透垣。最益修摄。故后文偏用之。是知自指见是心。直至破非和合。即是开示圆通中闻性之体。岂有别体乎。又极而言之。此文之前。最初破识。即是彻去圆通之障。以识心若不舍尽。决不知别有根性。根性犹然不知。圆通何自而修哉。此文之后。四科七大。乃至三如来藏。十法界心。无非根性之极量。而非别有一性也。修圆通者若不达此。岂知反闻之中。统该万有。极尽一真乎。大抵开示本具藏性。正为后圆通作入处耳。不然。后门所入之华屋。更是何法乎。是则未说圆通之前。尚皆不出圆通之性。而况既说圆通之后。岂更有异法乎。是故道场定慧。是此无疑。三渐反流。离此何入。初住十心。明言一切圆通而等妙菩提。亦但圆通究竟而已。观佛结云。此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其意可见。以三增进但牒圆通而已。是斯经也。前半全谈藏性。所以开发圆通。后半全说圆通。所以修证藏性。一经始终皆为圆通。岂惟观音数语。文殊数偈而已哉。至于破五阴。辨五魔。而犹节节警云。违远圆通。背涅槃城。如是全经宗要。而惟以一三观蔽尽无余。乌忍于默而不言哉。问。圆通既称初心方便。过此必有别法。乃为深修。今何言其尽始终而更无别法乎。此犹甚可疑也。请明其故。答。诸家正同此惑。而子之斯问。亦缘旧习所染。疑根未尽拔耳。今与拔之。其故皆由初心二字。未明其对何法而说初心。妄说三观方为深法。而经之初心。必与三观为初心也。却见佛前文所说奢摩等名数偶合。如来藏义其相又似。遂谓其必是三观。由是判前三藏为通请三观。深位妙修。判后圆通为别请一门。初心始入。后学遵之。以为确论。谁敢动移。不知斯判前则诬性为修。后则贬深作浅。而且初意未明。浅深失序。是大差误。非确论也。兹当极伸正义。令后学永无惑焉。夫诬性为修。前已极明。义无不尽。而后之贬深为浅者。以前三如来藏。若据理性。则是彻法底源譬如太空。岂有深浅可判。若约当机领悟于此者。不必论其宿根利钝。但惟取其多分而于天台六即位中。多但超于理即。正在名字即中。以其未涉观行故也。至于圆通。则由观行即。历相似即。而后达于分证即之初位。据本经。即当三十二应等神用现前。据华严。即当百佛世界中分身成道。其视前位。何异天渊。今反谓其浅于前位。则贬深作浅之过安可逃乎。问。若此而佛何谓之初心方便乎。答。我谓彼之初意不明者。正当此际明之。以此圆通功满方于五十五位中。初证一位。对后五十四位。此为初心。岂对前文。谬判三观。而与其作初心乎。且此初心遥应妙觉乃为究竟。大经云。初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又此初住名发心住。故经又云。从初发心。即成正觉。若是则此之初心。良非浅浅。我谓圆通彻究竟位。亦非无见而云然也。夫何谬谓三观在前而反深。圆通在后而反浅。岂不大失其浅深之序耶。奉劝求大定者。博究精研耳门修法而力行之。无使毫发滥于三观。则圆通方可希冀矣。问。智者为一宗祖师。三观为圆顿修法。今言依之则障尽全经。修之当莫滥丝发。然则天台立观。不合圆顿教旨耶。请言何教所收。答。此更别有二意。人所难知。非谓三观不合圆顿。一者。佛谈性具三藏。本不曾立乎三观。而注家错引三观以会释之。不辨明。则以修障性。故不得不辨。二者。反闻修法。不用觉观思惟。而三观岂能不用。滥之则须废反闻。故不得不禁。是三观非不合于圆顿教旨。但不合于楞严修门耳。当知每于一教摄多法门。所以法门无量。岂因门之不同。而遂谓教之亦异乎。问。二门均是圆顿深教。亦有优劣否耶。答。子谓天台何如二十五圣。曰。大师必不自欺。自言方在五品。安得遽齐诸大圣耶。曰。文殊独选耳门。则二十四圣修门皆不能齐。岂一天台修门所能齐乎。且经旨观旨。多种不同。而旧注混同。曾无皂白。无怪其以彼而滥此也。今与略分析之。有四不同。一者。此经首破识心。令终不用。不识天台初谈三观亦先破识而教其不用否耶。然藏中曾见天台家所传心印。首先不许拣去六识而别求真心。是与经旨大相反矣。此其一不同也。二者。此经次示根中性体即妙明真心。不识天台指示真心。亦言惟汝六根更无他物否耶。纵其所立三谛。仿佛似于三藏而其当风指出。初未荐乎六精。此其二不同也。三者。此经起修。了拣诸门。惟选耳根一门深入。不识天台三观。起修下手。亦专一门否耶。盖彼泛立三谛。起三止观。而所示真心。初不指在根中。何有专门。此其三不同也。四者。耳根之修。一反闻间。行起解绝。顿离分别。初无多事。最为简易。岂有繁难。不识天台观门。亦如耳门之简易否耶。盖彼立三谛。而起三止三观以修之。已自先成九法。及说三观。复各为三。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等。亦成九法。合满十八法数。是虽成熟终归一心。而本其造端。以较之惟一反闻者其繁其简。宛尔天殊。此其四不同也。问。经前三藏具含十界。岂不繁难。答。彼是广谈性理。开其知解。虽博非繁。及至行起。便乃解绝。惟一反闻。具收众妙。汝应以此行。对彼行。而辨其繁简。何乃取解而难行乎。此固旧注混滥之故习也。今更相对显之。经以三藏开解。而从一门起修。天台以三谛开解。而从止观起修。则经之三藏。正对天台三谛。经之耳门。正对天台止观。何得仍前错误。而以三藏对三止观乎。通前四义了拣。则台宗与经旨元不多同。但惟所立三谛。略仿佛于三藏。而注家又复不知以谛对藏。同是明理性而开知解。固乃错对止观。而以性为修。谬谓意旨全同。安得不晦其本旨。而碍后之妙修乎。若必谓斯经全是三观。则如来说法。当不及于天台。何以故。破识指根迂远。而不如天台直切径谈故。四科七大。十惑三续。乃至三如来藏。皆但泛论性相。而不如天台分明判分止观故。起修下手偏局耳门。不如天台完全具十八法数故。修楞严者。不如舍经而但习天台止观。乃为捷径。何必于落落不合文中。搜索一二相似之处。以强明止观乎。是则以经文而发明止观。既不如止观详畅。以观文而强合经文。岂能令经旨显现哉。是必晦其本意无疑矣。我故谓止观若不舍尽。则圆通决不发明。亦犹识心若不舍尽。而根性决不显现耳。又二宗修法相乖。亦系根识之别。盖经旨首破六识。正由反闻时要须全离觉观。台宗不简识心。正由作观时不免起于思惟。故修圆通者。稍涉台观。即依旧堕于识而障乎根。则夫经前破识指根之文。岂不俱成无用乎。具金刚眼睛者。幸一辨之。近于宗镜录四十四卷中。见其极明六根中性。即本来心。且取前之见性。后之闻性。同一圆通。悉归宗镜。何曾说前破妄见。后但浅修哉。又何曾说中间有三观为深法哉。斯可极证吾疏。而并可以验古人不尽同于十家之见也。幸检阅之。是则摄前多义。而但成四决定义。已极简要若更束之。则但成十字。前二摄尽经义。成舍识从根四字。舍识易知。从根者。前半从根悟入。后半从根修证而已。后二摄尽疏义。成拣止观重圆通六字。盖旧注全重台宗止观。今疏拣明。全非台宗止观。旧注既重止观。必轻忽于圆通。今疏既拣去止观。全推重于圆通。极劝专修而已。然推重专修。非己私意。释迦。文殊。及十方如来明命特旨也。请反复研味文殊之偈。当自见之。又复当知此中拣止观者。但拣其非台宗止观而已。非谓圆通全非止观。当知圆通仍是不涉思惟最简妙之止观。大非台宗可比。疏中备明此意。今特为近习多滥台宗。故不如但顺经文。呼为圆通。不必释成止观为得矣。

 

皈敬三宝请求加被偈

 

稽首本师说法主 异口同音诸世尊

佛顶显密首楞严 即非十界如来藏

圆通本尊观自在 各入圆明众圣贤

三尊威力默加持 秘旨微言令开发

注释不违于本意 始终语脉得融通

契机契理契佛心 于佛智海同涓滴

傥获管窥符圣意 流通缘具速传持

见闻现未结良因 同证闻熏不思议

 

标科法式

 

此疏既有勾本全科。又有随疏半科。讲者于勾本展转分至有缀脚处。即当入文。不必重念随文科。但母科下多有疏文。以叙前后连合脉络。若无标法。必至遗忘反复。今当于未讲前。将勾本。疏本。对察。但凡母科有疏文者。二本各用红笔标之。临讲时。分科至勾本有红标处。便唱此科下有疏文。疏中云云。讲毕。再来勾本中以分子科。则不乱矣。听看者。亦当如是标之。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六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