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宗要论

纯正的佛法)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九年六月在广州讲经会──

 

第一章 纯正佛法的分类

第二章 小乘

第三章 大乘

第四章 小乘与大乘的关系

 

本论上篇  纯正的佛法

 

佛法本不可说,更不可分类为说;兹则因言遗言,权假方便,但使说者易达,闻者易明,非可执为定论。且分为纯正的佛法、应用的佛法以说明之。纯正的佛法者,从佛法一方辨其悟理修行之事,而未及其与人间之关系,分为四章。

 

第一章  纯正佛法的分类

 

闻解之教理不同,修证之行果有异,而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别。小乘者,功在自了,纯为超出世间的,其说略见序论。大乘则功在度世,故为超出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兹先说小乘,分七节说明。

 

第二章  小乘

 

第一节  小乘的宗要

 

小乘为超出世间的,必先将一切世间之法打破。欲求打破,必先了知。已了知而打破,然后可得解脱,其主要之点在是。

 

第二节  了生死为因

 

了有二义,曰了知、了脱,此则由了知而求了脱也。如平盗然,必先了知盗之所在,及其人数多寡,内容如何,如是种种明晰无余,然后盗可得而平。了生死亦复如是。本节所言,即观察一切世法而得真确之了知也。

 

  生为苦本

 

    ┌贪 嗔 痴 等 烦本┐

生为┤杀盗淫妄等恶业本├────故生为苦本

    └病 老 死 等 苦本┘

 

生之最初相为得命,故亦称生命。乃推其源,则由过去世无明业力妄动而来。既生而有身,则所以保卫维持之者无所不至,直接之需求则求衣食住,间接之需求则金钱等动产及不动产。从流而下贪欲丛起,则权利威势随之,又再扩张,则欲据此大地为己有。一有不得转成嗔恚,得而患失尤见愚痴。由此贪得无厌不能自己,杀盗淫妄任意造作。及至业力已成又种未来之因,而成异熟之果;以致生生相续无有已时,业系苦相永无断绝。无非以生为本,而病老死等尤其著者。故小乘之第一步,即当了知此‘生’实为众苦之本也。

 

  遍观世间皆无常苦空无我不净

 

    ┌一切法无我………………………统一切法

    │一切心行无常……………………心法心所有法

遍观┤自他一切身不净…………………色法

    └身心一切受是苦…………………心所有法

 

此中空与无常二义已见上章。又除空义外即四念住,而次序稍移。兹先释不净,即观身不净。净、是美好之义,吾人习有此身,固已爱而不知其恶。然以小乘正念观之,自始至终无可美者。身之最始厥为住胎,父精母血和合而成,殆无净美可言。及至出世粪秽时遗,涕尿交流,亦无洁净。继而长大,体态端好,容光焕发,似可美矣;然而详审谛视,外则汗液垢腻沐浴不去,坐令巨万微虫昼夜啮肤,内则五辛杂投荤浊备蓄,自内而外,无可净美。其似可美者,仅此泡影色尘,自诳眼识,而况恼人暮景转瞬即至,则并此似美之泡影,不能久持。血气内衰,精神暗损,发苍齿落,肌瘦肤黄,百病丛生,而有四大将散之兆矣。及至寿暖识尽,颜色先变,肌肤次之,脓血杂流,筋骨灰散,茍云有余,绝非净美。是知吾人色身,从始有至于灭尽,皆为不净。推自及他无不皆然。而世之宝爱色身,不惜自起烦恼造作恶业者,诚无谓矣。

 

苦、即观受是苦。受、即感受义,兼通于身心。依俗谛言,身有乐受、苦受、舍受,心有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舍者、不苦不乐不忧不喜也。如下:

 

                        1、乐

    ┌身→1 2 5         2、苦

  受┤                  3、喜

    └心→1 2 3 4 5     4、忧

                        5、舍

 

夫受为五十一心所法之一。众生之受,实唯是苦无有喜乐。盖因无明妄动而生,念念变迁,时时流动,无非趣向无常而行,完全是苦。虽依俗言有乐受、喜受,然均系对待之辞,能令苦与忧暂时休息,则名之曰乐曰喜,不知一转念间,其苦更甚,譬之人有疥癞,以手搔之暂止痛痒谓之为乐,一停手间加以红肿,其苦益甚。

 

无我、即观法无我。我具四义:曰、独一个体,曰、真实非假,曰、常恒不变,曰、自有主宰。四义具足,谓之有我,茍缺其一,我义不成。试举人言,有个体,又似有主宰,而真常之义万难成就。盖人由精神物质和合而成,刹那刹那迁变流转,又视业力久暂,即便坏灭。由是推自及他,从人至物,有情无情,乃至木石瓦砾,小而勺土,大而地球,显而万用,微而万法(世间出世间一切生灭不生灭法),一一求之,皆无我义,是故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诸义,遍于世间一切所有。兹再分目言之:

 

甲、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

 

    ┌─色────色──物质──┬──相状假现─┐

    ├─受──┐                └──体性空寂┐└┬──一心生灭

五蕴├─想──┤                              └─┼─┐

    ├─行──┤                ┌──业用幻有──┘  ├一心真如

    └─识──┴─心──精神──┴──体性真实────┘

 

蕴乃藏义、积义、聚义,言非一法故。亦谓之阴,阴乃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故。其名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中色蕴属色法,即物质:余四蕴属于心法,即精神。心法分四而色法仅一者,盖对迷执于精神深、迷执于物质浅之人,而破其我见故。譬如有人执著有我,其初必在色法指其身体为我,如是则可问之曰:尔执身体是我,将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六腑、五脏、皮肤、血液、筋络、神经,如此等等一一是我耶?抑谓其一是我其余非我耶?一一是我则我非一,其一是我其余非我则身不存在?如是此人必瞠目结舌不能对。而后喻之曰:身体者,众法和合之假相耳(上就空间观察下就时间观察)。且人自生而有身、而婴儿、而孩提、而幼稚、而壮大、而衰老、乃至于死,此身乃年变月化日迁时异而刹那不同,念念不息,夫过去者已往,将来者未至,现在者不住,如此种种将执何者为我耶?其不能对一也。喻之曰:此连续之假相耳。

 

又如此人已知物质方面无我存在,乃转执精神为我。其执精神之心且较物质为深,则可以心法一一破之。受即感受,为心所法之浅显者,最易执著。假如此人作是语曰:身体非我,此感受之知觉当是我矣?喻之曰:受有乐苦喜忧舍,为乐受喜受是我耶则苦与忧受非我,苦受忧受是我耶则喜与乐受非我,舍受是我耶则苦乐忧喜诸受俱非我;如云俱是我则成多我,是皆不可能。不知受乃心境相对之作用,现在过未刹那不住,离此作用受无自体,不可执为我也。假如是人又进而执想为我:想谓思想,所以取名相、辨道理、明是非,如是之心,非我而谁?喻之曰:想者,外受名色,内含义理,而为心之影相,其所缘在六尘境界,不可执以为我。如依色尘而辨青黄赤白,依声尘而辨高低大小,依香尘而辨清浊浓淡,依味尘而辨酸碱苦辣,依触尘而辨冷暖滑涩,如是不可执一是我,更不可执一一俱是我。假如此人又进而执行为我:行者,谓有意志而发于行为,是主宰在我,当可称为我矣?喻之曰:行有善恶无记等类,如云有我,不应或善、或恶、或为无记。离此种种,不名为行。且人之行为类多无记,良由不觉冲动即见诸行,善恶未暇自辨。故行有行动迁流义,忽此忽彼义,盖假和合连续之假相而立名;实则无自体性。又如此人已知受想行不可执著为我,乃传而求此受想行所由起之精神自身谓之为我,则识是也,此识当指第六意识而言,已达近世心理学最深之域。所谓有意识无意识一语,即云有无主宰。换言之、即我是也。不知意识内依末那为依,外依前五识为用,其所分明了知,全在五尘落谢影子,既无体性何可执为我耶?是故物质精神皆为无我,我之意义,不过对待称谓之假名。如我对人曰我,人亦自称曰我,犹东与西相对立名,非有一定之处所而可谓之为东与西也。

 

本表于色法物质下,则注明相状乃假现,而体性本空寂,于心法下,则注明业用乃幻有,而体性本真实。物质上假现之相状,与精神幻有之业用,则属一心生灭;物质上空寂之体性,与精神上真实之体性,则属一心真如。了证此义,本属大乘事,而非小乘智之所及,因论及此故并列之。

 

又色心二法并举,则世间一切法皆破矣。下表均同。

 

    ┌─地────┐

    ├─水────┤

六大┼─火────┼─色

    ├─风────┤

    ├─空────┘

    └─识──────心

 

上之五蕴、色法一而心法四,此言六大、色法五而心法一。盖对迷于物质深、迷于精神浅之人以显一切法无我之义,当机说法之妙用也。大者、周遍义。世界一切法皆不出乎此,故云六大。地者坚质、水者流质、火者热力、风者动力,火与风又谓之气质,空者、无处不遍,除地水火风体质之外皆为空,空为眼识所见,又为人生感觉之触法;五者本无体相,皆为吾人心中分别之境界、思量之境界,而分别思量此境界之具,则谓之识。识何以名大?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故识亦大。凡有地水火风空之处,识亦随之,故谓之大。世间一切法除矿物等只有五大而无识外,一切有情皆具六大。故六大能包括世间一切法而无遗。仔细考察,则知世间一切法只有六大而无我,而六大之中亦复无我。

 

            ┌─眼──┐

            ├─耳──┤

      ┌六根┼─鼻──┼────┐

      │    ├─舌──┤        │

      │    ├─身──┘        │

十二处┤    └─意─────┐  ├─色

      │    ┌─色──┐    │  │

      │    ├─声──┤    │  │

      └六尘┼─香──┼──┼─┘

            ├─味──┤    ├───心

            ├─触──┘    ┘

            └─法───非色非心

 

处即处所,即十二种体相所依止之处。如表分色法十一、心法二者,盖六尘中之法兼通于色心故。十二种名兹不细解,但所谓根者具有二义:一、曰所依托,二、曰能生长;譬如眼根、为眼识之所依,又能生长眼识也。尘者亦有二义:一、变碍摇动,如微尘之尘;二、污浊心性,如尘垢之尘。世间一切法依十二处观察之,只有十二处而无我,十二处中亦无我。

 

                    ┌─五根─────┐

        ┌─六根──┤                │

        │          └─意根───┐  │

        │          ┌─五尘─┐  │  ├色

十八界─┼─六尘──┤        ├─┼─┘

        │          └─法尘─┘  │

        └─六识─────────┴──心

 

界谓界别,云十八界亦举世间一切法皆尽之。分心法八、色法十一、以法尘兼通于心色故,兹不细论。盖所以对治精神物质两迷俱深者,观察结果亦无有我。以上所言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皆所以观世间一切法无我:由无我而推知其皆为无常、苦、空、不净,既得了知当得了脱。本来无有,尚何贪爱之足云。

 

乙、三界五趣九地

 

                                            ┌地狱

                                  ┌琰魔王界┤

                                  │        └饿鬼

                                  │        ┌畜生

                ┌地居………小三界┤金轮王界┤

    ┌有形有欲界┤    ┌时分      │        └人类

    │          └空居┤知足      │        ┌神仙

    │                │化乐      └释天帝界┤

    │                └他化                └天类

    │          ┌离生喜乐位……初禅天

三界┤有形无欲界┤定生喜乐位……二禅天

    │          │离喜妙乐位……三禅天

    │          └舍念清净位……四禅天

    │          ┌空无边处天

    └无形无欲界┤识无边处天

                │无所有处天

                └非非想处天

 

三界本名欲界、色界、无色界,以其意不甚明显,今特新定三名:曰有形有欲界、有形无欲界、无形无欲界,此三界为世间一切正报之大类。有形有欲界者、五趣杂居地也,有形质、有物欲、故曰有形有欲,人类亦在其中。有形无欲界者、其形清净微妙、其心则无有物欲,常在禅定之中,故亦谓之禅天,离生喜乐位、定生喜乐位、离喜妙乐位、舍念清净位、四者居之。由此界更进一步,则有无形无欲界、形质皆空,心静恒一,生之者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

 

五趣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类。地狱饿鬼属琰魔王界,凡受恶报之众生堕于地狱饿鬼之中者,琰魔王管辖之。琰魔王(即阎罗王)者责罚王也。畜生人类属金轮王界,所谓人间世也。神仙天类属释天帝界,所谓天界也。此琰魔王界、金轮王界、释天帝界,三者又曰小三界,皆未出乎地轮之外故曰地居,即六道众生之所居。地居之外又有空居,已不在此大地,一曰时分、二曰知足、三曰化乐、四曰他化。时分者、太阳之光亦不能到,其时分则以自身光明天华开合别之;知足者、即兜率天,五欲淡薄,稍有所得已觉满足,而其味最妙最好,故曰知足;化乐者、其所受用皆随心应念变化而有;他化者、其受用皆由共同业变化而有。地居空居虽分别而言,实则只一五趣杂居地耳。

 

九地者、地即地位义、等级义。有形有欲界居其一位,无欲有形界中四位,无欲无形界中四位,凡九位。自五趣杂居地至非非想处天之九种地位,递进递高,特未至出世间地位耳,故曰九地。仅存其名、兹不具论。

 

丙、器世间

 

器世间者,一切有情之依报也。第一章已详细说明兹不重赘。依正二报皆是苦报: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者,所以集起此果报之法体也;三界五趣九地之有情世间,及大千之器世间者,所集成之果报体也。云何皆苦?则以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观察结果皆无我故,皆虚伪不实故,皆无主宰故。

 

丁、福业非福业不动业

 

福业应得福报,如受天人神仙正报之类;非福业应得恶报,如堕恶趣而受地狱饿鬼畜生等正报之类;不动业则得禅定果报,如受二地乃至九地诸正报之类。要皆随业受报,故有依正三界等果报。果报无常,有时而尽,故为有漏因果,皆因未出轮回,未得究竟离苦故也。

 

戊、三世流转生死相续

 

过去、现在、未来、谓之三世。众生依于过去之业故受现在之果报,依于现在之业故(或兼过去之一分)受未来之果报,如是流转生死不断。中间或善或恶福非福等,均由自作自受。要皆轮回于三界五趣九地之间,以取分段生死,循环相续无有已时。众生迷谬不能自觉,我佛垂慈特为道破,吾人闻之,可不警然起行以求解脱而趋登佛地乎。

 

  确知世间虚伪决志择灭

 

世间之义尽于上节所言,当可确实了知矣。使世间而有一毫可贪者、贪之可也,使世间而有一毫可爱者、爱之可也:乃究其极,无非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则择灭之志有何而不决耶。

 

第三节  离贪爱为根本

 

上节以了生死为因、从悟理言,本节以离贪爱为本、从修行言。夫人自有生以至于死,凡可以直接间接于生者,未得则贪、既得则爱、固无日不昏迷沉沦于贪爱之中,而不能自拔。其或贪而不得则嗔随之,爱而忽失其痴转盛,是贪爱诚烦恼之源,生死之门也。小乘之法既在断除烦恼生死,或以离贪爱为根本之用功处也。试分别言之:

 

  观苦本之所由起

 

如上节言生为苦本,诚以三界五趣九地三千大千娑婆世间一切诸苦。皆因妄业而生。一切妄业,皆因不明本空无我之妄心而起,妄心冲动故有三世流转,生死相续轮迥不息。欲明斯义,请就下列各项释之。

 

   十二有支

 

本表十二有支之‘有’,即指三界五趣九地器世间一切所有。支即支分,谓一切所有生死流转皆因此十二支分循环不息,故曰十二有支。亦即生死流转之因缘,故亦名十二因缘。兹就三世以解释之:

 

                ┌无明→1

          ┌过去┤

          │    └行  →2         1、业

          │    ┌识  →3

          │    │名色→3

          │    │六入→3

十二有支─┤现在┤触  →3

          │    │受  →3         2、惑

          │    │爱  →1

          │    │取  →1

          │    └有  →2

          │    ┌生  →3

          └未来┤                3、苦

                └老死→3

 

众生于过去世迷理迷事无明所作善恶业行,一一蕴藏于第八阿赖耶识而不自知,是即过去时代之迷惑。过去、前世死时昏迷不觉,唯是‘无明’冥然存在,死后忽然冲动(此如忽然动念即习惯之业力也)名之为‘行’;行者动义,盖即过去世之业染,发而为行,则将受生矣。现在入胎初仅有‘识’,此即第八阿赖耶识。盖因过去世无明冲动之行转引而生,是为现在世有生之始(世俗谓灵魂转生投胎也)。有‘识’乃有‘名色’,名色者、胎藏也,名属于精神,色属于物质,是精神与物质凝结成胎身,复有‘六入’,即六根全矣。‘触’则出胎时与外界感触也。有触则有身心诸‘受’,苦、乐、忧、喜、舍等是也。自识至受五者皆为现在世之苦报。至此身心已备,又起‘爱’著,因爱著而生执‘取’,曰爱曰取,即为现在世之迷惑。何以故?爱取皆以我为准,以有我故顺我逆我之情心生,而身口意三业随之 。由是又加以根本不觉之精神为田,而以善恶诸业为种子,播种于田稻即随生,名之曰‘有’。故‘有’者,现在世之业染也。如是复以爱取为无明(同是惑迷故),以有为行(同是业染故),而取未来之生死;未来之苦报,亦与现在同。盖未来之生,亦由识而名色而六入而触而受,其义不异。

 

于此所当知者:向现在之生,因于过去之无明(即爱取)与行(即有),未来之生,必因于现在之爱取(即无明)与有(即行),故欲了脱生死必先断除爱取,爱取既断则有不生,惑迷业染俱无,则是已绝未来生死之因而得涅槃矣。故断爱取为了生死之下手处,即本节言离贪爱为根本之意。非然者,十二因缘循环不断,生死相续无有已时,言念及此不禁悚然!

 

  我及我所有法与五利使

 

我───────┬性命

                ├身

                ├家

                ├国

                ├世界

我所有法────┴天神

 

本表所列一一可谓之‘我’,亦一一可谓之为‘我所有’。不过范围大小,与夫或在精神或在物质之不同,盖皆随心分别,原无一定,以为如是则如是耳,故知我及我所有法,皆为妄执。此中所言天神乃外道所执,或亦执之为神我。意谓一切皆属虚伪,惟修证神我始为真实。

 

五利使、亦名五种邪见邪执,即身、边、邪、见、戒五者。使即使用、如工具然。利者、言由后起,如刀口之利从磨治而生。喻此五种邪见本非与生俱来,多由习惯思想语言文字及社会上种种教训而有。分释于下:

 

身、谓身见:吾人无论对人对物均见其有‘个体’存在,故谓之身见。譬如茶杯,吾人先见有此‘一个’茶杯,而后云此杯颜色甚美、花纹甚精、磁料甚细,如是一一皆视为此茶杯之附属物,不知此杯本为一一物和合而成,若离此一一物无有杯体存在。又如一人,吾人必先有此‘一个’人之见,而后论此人之相貌魁梧、耳目聪明、支体强健,精神充足。思想高尚,如是不论精神上物质上一一之物皆视为此人所有;不知此人实即一一物和合而成,若离此一一物此人已不存在。此种邪见,谓之身见。边谓边见:乃因身见而起,依上所云身见之妄,则必推究此‘个体’之死后是断灭乎?抑有不断灭者在乎?对此间题,其一、则唯物论者谓人死断灭,略谓精神乃附于身体诸物质之动作,无异于由物质上所起之能力,人死即是物质之能力不起,而物质亦化,故云断灭,此为断见。其二、则精神论者谓人另有精神之个体存在,如世俗相传之灵魂不因身体之死而遂灭,且常存在,此种谓之常见。此二说执常执断,更有执非常非断、亦常亦断,如此种种皆是落于一边,故谓之边见。近世哲学,亦皆依此身见边见而立也。邪即邪见:上云身边亦均为邪见,然以拨无一切因果罪福之邪见特著,故另列之,亦即不正见也。见、即见取:执己所见之理不知其非,而兴无谓之斗诤是。戒、即戒取:依谬见所持之戒禁以自束缚,而为无益之劳苦,如印度持牛戒者学牛行,持狗戒者效狗走,以为可以得道之类。

 

  俱生我爱与五钝使

 

贪、嗔、痴、慢、疑,五者为五钝使。钝对利言。利如刀口、钝如刀身,利则易除,钝则难断。此五者,除疑、大抵皆与生俱来,故云俱生我爱,亦云俱生我执。上五利使为主之十使,亦称分别我执。分别我执者,因分解义理而起之谬;使能除谬而明正理则其执断,故为易除。俱生我执亦即俱生身见,则自有生即有之,至阿罗汉始能断尽,故为难断。贪即贪欲,嗔即嗔恚,痴即愚痴,慢即骄慢,疑则不正信。

 

  五欲

 

财、色、名、食、睡,五者为人类之五欲。人能出家则五欲已断其三,只有食睡二者,故具缘较在家为胜也。虽然,在家之人苟能不贪非利,不犯邪淫,不好虚誉,不求甘旨,不为过量之睡眠,则亦不妨菩提路也。

 

色、声、香、味、触,五者为欲界众生所共之五欲,皆为爱贪之所由起。本节言离贪爱为根本,首当离五欲。诚能不为五欲之所沾染,则得超过欲界或得须陀洹果矣

 

  戒定慧三无漏学

 

上言所离之贪爱。此言离贪爱之方法在三无漏学。三无漏学亦曰三增上学,虽通于大小乘以至究竟,但在小乘尤为显要,惟视所修之深浅耳。戒所以离五欲;因戒生定,则可以伏诸我执令其不起;因定生慧,慧者真智也,则可以断一切邪执矣。如浊水然,定有澄清之功,而慧有去滓之力也。

 

第四节  灭尽为究竟

 

究竟者,作事至于圆满完成之谓。小乘之究竟在于灭尽,即本节第一项之灭、尽妙、离。小乘于此,所作已办,乃证取涅槃果矣。

 

  灭尽妙离

 

灭、谓灭一切烦恼,尽、谓尽生死有漏之业,离、谓解脱三界九地诸苦,妙、谓妙应真常,即证无生法性妙智而与真常契合相应也。此举小乘究竟之事。

 

  辟支佛及四沙门果

 

此言小乘之果位。辟支佛译独觉,谓其不必从佛闻法,能依自力而得觉悟也。亦称缘觉,则因其观十二因缘得觉故名。沙门、乃出家之通称,其事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故实为佛出家弟子之通称,而小乘中之声闻众也。声闻、以其闻佛之声音得觉而立名。合声闻独觉二者,谓之二乘。独觉系仅有者,故言小乘重在声闻。其果有四,谓之四沙门果:初、须陀洹,即预流果;谓其豁破邪迷、明见道真、超出生死预于圣流也。二、斯陀含,即一来果;业报未尽仍须一来人间。三、阿那含,即不还果;住色界天不还人间。四、阿罗汉,即无生果;乃小乘最高果位。到究竟涅槃即得圆满寂灭也。

 

  有余依涅槃

 

虽得涅槃仍有余报为依(如身体仍在是),谓之有余依涅槃。涅槃者,寂灭也。虽曰有余依,但已具戒定慧三无漏学,而解脱一切生死烦恼;且有解脱之真正知见,即无生智尽智,决无更起生死故云涅槃。

 

  无余依涅槃

 

遗弃身心而入灭度,一无所依,惟有真常妙性,谓之无余依涅槃。如阿罗汉于灭度时入灭受想定,从之起十八种变化,最后以慧火自化其身而入灭度是。灭受想定谓受想已灭常在定中。此与无想定不同,无想定仅伏前六识之想念令其不起,不出人天三有中,而灭受想定则非出世圣者不能得也。

 

第五节  宗本之四谛

 

宗本者、根据也,主要也。小乘之主要根据在四谛,故称宗本之四谛。

 

  四谛

 

四谛者:‘苦’谓世间一切果报之苦,如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取蕴等。苦从何生?曰集,集、即和合生起义,谓苦非一法所生,乃由烦恼妄业因缘和合而有,故称曰‘苦集’。集为因而苦为果也。知苦之为烦恼妄业集合而有,则知欲了生死须断烦恼染业,烦恼业灭生死亦灭,故称之曰‘苦集灭’。然而灭之必有能灭之方法,故进而求‘苦集灭之道’。于后二谛,又以道为因而灭为果也。谛者,即‘真理’义。

 

  三十七菩提分

 

甲、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乙、四正勤──未断恶断、已断恶不起、未生善生、已生善增长。

 

丙、四如意足──欲、念、进、慧。

 

丁、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此五者根力均各具)。

 

戊、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己、八圣行──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此三十七菩提分即上所言之苦集灭之道,亦即小乘之三十七功德。四念住、已见本章第二节,四正勤,本文自明,言正勤者拣于不正之精勤(如戒取之类)。如意足者,力能进行之谓。五根五力者,根谓根干,力谓能力,五者名相相同。盖具此五种净善之根干而后发为能力,有根干故不为一切法所转,有能力故能转一切法。觉支、即觉之支位。圣行,谓从真理以起行,拣于不正之行而言。

 

第六节  小乘的内容及定义

 

本章所言之小乘,系纯对佛乘以言小,闻者不可因名小而小之。玆故举其内容及定义:

 

  小乘即声闻独觉

 

本论所云小乘之内容为声闻乘与独觉乘二者,又称为二乘。其果位已超出三界不落人天,非世间所传之上生天堂、与白日飞升等诸有漏因果所能拟其万一!不可轻视。

 

  对大乘故名小乘

 

此明小乘之定义乃对大乘佛法而立此小乘之名,非就世间法而言也,若就世间法言,则小乘已大不可及;何以故?以世间一切善因福业皆有漏故,皆无常而有尽故。

 

第七节  小乘与出世出家及人天善法

 

本节就出世出家及人天乘诸点,以观察小乘之法而明其体用。分四项说:

 

  小乘只为出世法

 

小乘纯为超出世间的佛法。对于世间因果甚为明了,如本章各节所言观察世间一切所有法,六道轮回、三世流转、生死因缘、乃至我执邪见情欲等,无不一一透彻明晰无余。惟其目的纯在出世,故观察结果均为解脱之方便。譬如了知生死烦恼一切之法皆不出乎因果,则必从果寻因明其所自,然后将因解脱使不发生,此为小乘之不二法门,故只为出世法。

 

  小乘有出家的必要

 

欲明小乘与出家之关系,须先明小乘果位。小乘分声闻独觉二乘而所重仍在声闻,以四沙门果为果位。就四果言之:其初二三犹在半途,至四果阿罗汉始为极果,但至三果则已断贪欲,故知非不出家者所易成办。夫出家之义谓舍离眷属与财产,二者均我所有法;出家之广义则谓舍离一切我所有法。在家者我所有法未舍,其所证不出初二三果,若出家者依法修习即可以证最高果位,故谓小乘有出家之必要也。且小乘之特质有二,其一、则限于天人类:此谓天人类以外如诸恶趣无小乘法,故比丘比丘尼极重戒律,戒律强半属于人事;又如心不决定、六根不全、及有精神病者不能出家皆是。其二、则一生成办:此谓今生即得证果。故比丘比丘尼须年在二十以上,父母许可或已故、而无障碍者,始得依法受持戒律、修习禅定、由闻思修而生真慧,得圣解脱。即此世今生便得证果是也。

 

  出家在家各有所宜

 

出家所宜者:因出家之人,一方面、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自利;一方面,则住持佛法,摄化众生而利他。如教中言:‘佛子住持,善超诸有,严净律仪,弘范三界!’住持佛法,摄化众生,故须有出家分子,佛法乃得不随世变国变而转。盖出家者,唯依我佛遗制严守清规,无论世变如何,所有律仪不能更改。是故僧众之相、在于离俗持戒(威仪具足),僧众之德、在于修行弘法,此皆出家者对于佛法所有事也。在家人之所宜者:一曰、持戒行善,二曰、布施护法。了知因果业报,严持五戒修行十善为己福业,免堕恶趣或生天类以为自利;又行布施,以为利他。布施有三,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己之财资人之生,或捐助一切慈善公益皆为财施;宗依佛法,以语言文字教化他人皆为法施;救人之危,拯人于难,或以种种方便使人离于疾病痛苦(如红十字会医院等),皆无畏施。此皆在家信奉佛法者所有事也。

 

  小乘兼有人天善法

 

依上所言,在家者之所宜多在人天善法。盖因小乘佛法本有阶梯:其一、因人生无常,而轮回六道不能预定,再世而后未必能保其身,故须广种善因,对治恶果。是以修行人天善法断除恶业,恶业既无自无恶报,超出三恶之上常在人天,其权实操在己。其二、人天善法虽种善根,纵成天仙未离欲界,故须修习禅定为增上缘,则可离欲而生色无色界。其三、人天三有未了生死,福业虽高有时而尽,定力虽固有时而销,必证无生(阿罗汉果)始超三界。以上三者,一则以善度恶,二则以禅度欲,三则以无生而度三界生灭;能行其一可保善根,一二兼行常居天界,三者圆满了脱生死。而小乘之体用备。故小乘兼有人天善法也。

 

第三章  大乘

 

上章说小乘。本章说大乘佛法,分十二节于下。

 

第一节  大乘的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大方便。其说如下。

 

第二节  菩提心为因

 

菩提即觉义,因即种子,言可依之以得果故。此所云觉,非世间觉,如理想等;盖谓灵明洞彻寂照圆满之妙真如性,即首楞严经所谓获本妙心,唯识宗所谓真唯识性。是故非心外得,即心当体,所谓不生不灭之本觉真心。悟此真心,则自己与万有镕融一性,四相俱无,我法皆空。心经云,‘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依大智慧,而得澈底根本究竟之大觉悟也。

 

第三节  大慈悲为根本

 

众生迷妄,非大慈悲无以度之。慈使得乐,悲使离苦,菩萨普修十度万行皆为枝干花叶,唯大慈悲心乃为根本。大慈悲者,乃由上节所言发明之真觉,见物我同体自他平等而兴。非如世间由于我爱,所谓家国社会,大至人类,皆依我爱之关系而生。依我则有质碍有形对,故有时与我不相容者,则不爱随之以起,非大慈悲也。如耶教侈言博爱,而与回教不相容,故战争数百年杀人数千万。依其教义固无不爱之言,然而战争杀人断难名爱,非其言行相违,实其所言之爱以我为依故耳。佛法慈悲:要在人我之相澈底已无,故自他之对待不起,依平等智发同体悲,自利利他无二无别!乃为佛法大慈悲义。

 

第四节  方便为究竟

 

方便二字,解有多义:其一、方谓方法,便谓便利,即以方法而求便利义。其二、谓善巧,善乃善能之善(如善于语言善于文字等),巧即适当。其三、谓权巧,权即经权之权,故必德有余而后可行权巧,又方可训为方位、方所,即空间一一处。但言空间,则时间之关系必相连而著,换言之即世界。便训便宜、便利。故方便可绎为随顺世界利导众生之便宜法门。其最简义则可以一妙字释之,所谓不可思议也。大乘佛法,必先之以菩提心,继之以大慈悲,而后始成方便。故知方便者,佛果位上之妙用、神通、三昧、辩才、智慧等等胥在乎是;倘无大慈悲心以为根本,则方便或非利乐众生之用矣。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非自利)!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由是可知大小乘究竟之义有不同之点:小乘之究竟惟在取得无余涅槃,所谓灭尽是;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方)利乐众生(便),尽于未来方便无尽。

 

第五节  大乘的涅槃菩提法身

 

大乘的涅槃有四:一者、本性净涅槃,二者、无住处涅槃,三者、无余依涅槃,四者、有余依涅槃。前二不与小乘共,后二虽共而不同。一、本性净者,谓一切法不生,即本不生灭之心真如体。二、无住处者,譬如小乘既了生死则住于不生不死,一若静水保持其常静;大乘不然,无所凝住,谓依大慈悲行大方便,现八相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是也。三、无余依者,谓五住究尽,二死永空,不起应化,不现他受用身,本不生灭,本无一切相,故云无余。四、有余依者,非同小乘有余身体依于夙业,此谓菩萨报身、尽亦无尽,不尽亦尽,大乘起信论所谓‘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常能住持,不失不毁’者是也。

 

菩提者,觉也。菩萨因地修行,由始觉之名字觉、相似觉、分证觉、以至究竟觉、乃至唯一平等真觉,实即本觉非由外得。成唯识论所谓转识成智:以在凡有迷有染则谓之识,在圣唯净唯善则谓之智,实则无二无别本来平等。即此真觉,觉行圆满,则为无上正等正觉。

 

法身者,法、谓智慧慈悲方便等。身、谓依持。为智慧慈悲方便等之所依持者,名为法身。即此一真如心具足无量称性功德之净法,一名如来法身功德之藏,一名一真法界,皆依一心耳。

 

第六节  大乘教理行果的经论及宗派

 

大乘之宗派甚多,可以教、理、行、果、四门归纳之。别之为教门之宗派,理门之宗派,行门之宗派,果门之宗派。

 

教之狭义,即谓言教。所重者在于经论之言文,名身句身文身等。而教之广义,则包括律仪制度行为等为言。今取狭义,谓能诠表乎义理,依此而能转迷成悟、转恶成善、转染成净、转苦成乐、转凡成圣、转众生成佛故。理者、教之所诠,随诸文言分别,若千若万乃至无量;但即其真际,则一道清净,一理平等,离言说故。行、乃依理起行,自此达彼如行路然。理惟平等,行有渐次,一步二步一里二里乃至万里,凡夫成佛亦复如是。其位次:则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登地,已成果矣,果未圆满故仍进行,一地二地乃至十地而登等觉、妙觉、觉行圆满获成就故。果者、谓理虚玄,果则充实;理以起行,行以成果,果则事事圆融而理亦全显,唯真实故。以上四者,教、即经法,理、即真菩提心平等不二,行、即大慈悲而起十度万行,果、即万德圆满,一味无碍,依大慈悲而起方便善巧妙用也。

 

四门宗派各有经论为所宗本。各经论中于此四门平均周圆无所偏倚为人所习知,而最流通者,以大佛顶首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为最能提纲挈要而有完全系统。兹就印度、中华、日本所倡立之各大乘宗派,分释于下。

 

第七节  大乘的教门派

 

教门派皆依言教为宗,以经论为主要法门,藉以阐发学说,究明义理。又以所显之义各有主要故,而有各宗如下:

 

  三论宗

 

三论宗亦称大乘空宗,一名般若宗,一名四论宗,一名法性宗。言三论者,以其主要之论为中论、十二门论(均龙树菩萨造)、及百论(龙树弟子提婆造)故;后加大智度论名四论宗。又以所依教义大都依于般若,如大般若经、金刚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故又名般若宗。其所显为大分空义,故亦名大乘空宗。如法性宗所明一切法一相无相。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三论法门以破为显,即破一切法而显一切法之性,且并佛法中一切法亦破之。大佛顶首楞严经前三卷,破妄心、妄见、妄法、而显妙性无相,亦同此旨。

 

  唯识宗

 

此宗依于言教;以显三性三无性一切法真如之理。其立说则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名唯识宗。其主要者为成唯识论,此论系唐三藏法师玄奘糅译所成,宗本之经论甚多,故其义广而理博。亦称法相宗,以诸法之法相通明,则一相无相之法性见:所谓恒沙烦恼与夫无量功德总在心源,但转识成智即为妙行。故此宗虽重言教而意在明理起行;一切世出世间之法,剖析无余。

 

  华严宗

 

华严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主要,即依此经为宗本而立教义,故曰华严宗。至唐法藏法师发挥光大而此宗大盛,当代君主赠法师以贤首之名,故又名贤首宗。实则此宗开自杜顺,乃为第一祖师,二祖为智俨,三祖始为贤首。于论则有天亲菩萨所造之十地论,唐李枣柏大士所造之华严合论,其义虽有出入,而所宗均在华严经。至四祖清凉国师著有华严经玄谈、疏钞二书,五祖圭峰禅师著有圆觉疏钞,皆此宗所奉持。其最精之教义,即‘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二语。其所重则在依果显行,从行证果,自十信乃至等觉妙觉共分五十二位次,乃为佛果成就。此其大略也。

 

  天台宗

 

上来三项、三论宗依言教破相以显性(破法相显平等无相真如法性),唯识宗明理以起行,华严宗从行以证果;至本项天台宗则明佛果上应化之妙用。天台、山名,六朝时智顗大师住持此山,此宗遂发扬光大,倡立成就,故依其所居名为天台宗。然智顗实此宗第三祖,当代君主赠号智者(大智度论有一切智者之语故)。故亦称智者大师。天台依法华经为主要教典。其所发明者,谓佛应现世间,其初则为实施权,终则开权显实。为实施权者;实是真埋,唯佛自证,不带名言,而众生迷谬不得不施以权巧,故说人天善法二乘因果使归于正。开权显实者:则由闻法之人善根成就,或植福业或证小果,均非究竟·故又开示前之权巧方便因机故说,非可执著以为究竟;使其回小向大而真理以显,真理既显则权巧方便均成妙用矣。综上四宗,而大乘教门派之教理行果以备。

 

第八节  大乘的理门派

 

理门派唯在直显真理,不假经论一切言教,但以参悟一心真如体性为本,所谓以心为宗,以无法门为法门,即禅宗是也。在印度此派居最少数,中国自唐宋后盛行一时,派别甚多,今则唯存临济、曹洞二宗,余如法眼、云门、沩仰各宗,均已寥落。日本禅宗,更有由中国明末传去之黄檗宗(黄檗有二,此系明代之黄檗),奉持者亦颇有人。

 

临济宗、惟主参悟,参悟后亦不论行法,惟在行人自得。曹洞则参悟后仍重行持修证。称临济者、因此宗为唐时临济义玄禅师(黄槃弟子)所倡,故以地名宗。曹洞均山名,曹山、系洞山弟子,此宗即曹洞师徒所倡,不名洞曹而名曹洞者,习惯然耳。

 

我国宋明时此理门派最盛,几以禅宗代表佛法,禅宗以外似无余派。推其普遍昌盛之理:则以唐末武宗皇帝灭佛,各派均被摧残,虽未期年唐武宗死各派复兴,而当时天下大乱经典遗失,僧众散避,恢复不易。独有禅宗,既不必依于经教,而山中林下二三同道即可互相参究,简而易行,此其一。禅宗不讲经论深微奥妙之义理。但求悟得本来真心,即悟得亦无详实之说明,间有一二简单表示亦不离通俗之言行,此则最合中国人向来之心理,是以宋明理学强半带有禅义,此其二。有此二因,故能普遍全国极一时之盛,即各派渐次复兴有赖于禅宗之力亦不少,可知中国禅宗于佛法流传之功非浅鲜也。

 

第九节  大乘的行门派

 

行门派重在行持,即专以修行为法门,而不注重明教悟理。其主要之宗派有二,一曰律宗,二曰莲宗。

 

  律宗

 

律为三藏之一,由释迦佛制定,为皈依者行为之标准。而律宗专以修持行仪为先,非特严守所受戒律,且一切行动务求合乎威仪。戒律通于大小乘,但大乘律包括一切,故可以摄小。律之要义约有四分:一、作,二、止,三、持,四、犯。作谓造作,如本未受戒今则依法受戒,前恶依法忏悔,犯则依法又忏,故云作。止谓止息,不应作者(如十恶等)止之,止之精义在不作,持律严谨则无明妄想均止而不作,故云止。持有二义,一者、持舍,二者、持取。恶则舍而勿有、曰持舍,善则取而勿失、曰持取,故皆曰持。犯谓行为之不合,要在明犯不犯,故云犯。凡此四义,通于大乘小乘一切律仪而为行为之规范。

 

五乘律,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之戒律。人乘律为五戒,杀、盗、邪淫、妄语、饮酒。天乘律则戒杀、盗、淫(此身三业,若在家者受十戒可改淫为邪淫),恶口、两舌、妄言、绮语(此口四业,较人乘妄语为详),贪、嗔、痴(此意三业,人乘之戒饮酒亦同此意、以能令人神智昏迷故)。声闻乘律,均出家修行者所受戒,沙弥与沙弥尼同。唯此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余戒则不同,独觉乘律同于声闻。菩萨乘律,则通行梵网律之五十八戒(分十重四十八轻)。又如缨络经菩萨本业品,优婆塞戒经,及瑜伽师地论菩萨学处等。

 

一乘律,非谓离五乘而另有一乘,谓即以梵网律四十八轻戒十重戒,为一大乘菩萨律。何则?人乘律所以适乎人之道德、较为高超者则为天乘律,兼出世法者则为二乘律,至大乘菩萨律则可以归纳之连贯一致,融合不二,故云一乘。其立义分三:一、消极的,谓严持一切律仪以离过绝非,二、积极的,谓收集一切善法以为道德行为,上二自利的;三、利他的,不论自利与否,总以众生有利则极端行之,所谓以大慈悲为根本,惟在利他也。大乘律有此三义。依此三义,则一以贯之耳。

 

  莲宗  融通念佛宗  时宗

 

莲宗即净土宗。言净土者,因西方有极乐世界极为庄严清净,一切往生者无不由莲花化生,故称为净土。中国盛行,晋时已有之,慧远禅师倡结莲社,一时称盛,故又称为莲宗。此宗主要之经有三,曰、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概三经不说精微学理,只说距此娑婆世界甚远之外有极乐世界,其中有佛曰阿弥陀佛,发弘誓愿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若有信念彼佛者即得往生。其要重在行持,不必教理,除正念专持外,应遍行一切世出世间之善法以为辅助。念佛法门约有三种:一者、念佛功德,心念彼佛有无量功德,三明六通禅定智慧;二者、观相念佛,观佛身相及左右菩萨相好,观佛世界庄严安乐;三者、持名念佛,即依无量寿经称佛名号。此其要者。

 

日本此宗之盛,一如中国之禅宗,其派别之多亦如之。如镇西分为八派,西山亦分多派(未详),要皆中国所传承而未改,故应并归莲宗。其另立宗派则有融通念佛宗、时宗、净土真宗三者。但净土真宗已非复行门派(见下果门派),玆先释上二者:

 

融通念佛宗、此宗为日本良忍上人所倡,谓彼于念佛时阿弥陀佛现身语之曰:‘一人念一切人念,一切人念一人念’。此意盖谓自己念佛,并非自己一人,乃世间一切人均念佛,所谓自他不二也。既倡此义,则极力主张,广为传布,故立融通念佛宗。但自他不二之义中国亦有之,特未提出专主,如人临死时请人念佛以为之助,即融通之意耳。时宗者、谓平常时与临终时之念佛,其立义谓临终时能念佛则得往生,而平常时之念佛但为预备,依于此义而生二要,一、要平常时念佛与临终时同,此意盖平常念佛时想临终情况则心恳切乃可为将来之预备,否则临终时必不能念,二、要临终时念佛与平常时同,此意盖谓临终时念佛不可心慌意乱,必同于平常之从容自然始为有效而得往生。上述诸念佛法门,所重均在修行也。

 

第十节  大乘的果门派

 

果门派、谓依佛果福智圆满之身土,加持自己现住之身土而作教化众生之法门。故此法严密充实,离于言说理解也。略有三宗:

 

  真言宗

 

此即密宗,以持咒为法门。谓一切显教,皆系菩萨他受用身应化世间,随顺众生根机巧施言说,录成文字,实非真法。独此宗大日等经及诸咒语乃为佛果上之真法,其中名句文身教义行修而成功德一一俱真,故名真言。又诸咒所说乃佛自证自觉之真法,非天人二乘菩萨之所知,以不知故谓之为密,实则非密,若能持诵观想至成佛即能自知。咒文之最流通者为大悲咒,余不详载。咒之所以不能解者,即佛果上自证之功德法性,但以梵音表之耳。持咒之要在三业相应,如身手之形式必与口诵一一符合(如大悲咒等各有法印);而且心观梵字(如唵字嚂字等)谓之观想。印、言、字、与身、口、意、三者一致,则能受佛加持,即身成佛,而宣演真理矣。

 

  净土真宗

 

此宗亦日本人所倡,虽以净土三经祖释为根本教义,但与上列之净土各宗注重念佛观佛者不同。此宗所凭唯有‘信’之一字,其所信者亦为阿弥陀佛,而其解释则谓非靠自力,纯依他力,即此信愿亦承佛力所与。故其教义全与其他净土宗异,盖亦纯以佛果上之功德为依,与密宗相类,故列入果门派。此宗倡自日僧亲鸾,赐号见真。

 

  日莲宗

 

日莲宗者,倡自日人日莲,故以其人名宗。其源实出于天台别派,昔智者大师将法华经第五卷前后分为二门,前为迹门,后为本门。本门所言,略谓释佛应化人间数十年,而其成佛已在无量数时代以前,即阿难尊者、舍利弗、大目犍连等亦不足为释佛弟子,盖另有从地涌出之菩萨上行、大行等始为释佛弟子。日莲取以立宗,不依其他理教,唯以专念大乘妙法莲华经(但取久已成佛之本门)一语为法门,实即依佛果地一切善功德也。

 

第十一节  大乘的内容与定义

 

兹释大乘佛法之内容有二义:一者、尊上殊胜,以非无善根者凡夫人天二乘所能了知,唯菩萨为能了知故;二者、博大普遍,以无论五乘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均皆包容,如百川汇海故。其定义、则大乘起信论所谓:依一心真如示摩诃衍体,依一心生灭而显有体大相大用大;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第十二节  大乘不拘在家出家

 

大乘佛法是否必需出家修行,向多异论。实则在家出家均所不拘,唯在发心与行为耳。行为合于律仪,又能发大慈悲心,即为大乘佛法。非如小乘,不出家者不能证四果也。试又举戒律言之,小乘、则在家者只能受优婆塞优婆夷等戒,出家者、则有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等戒,迥然不同;大乘则无论在家出家均受梵网菩萨戒,是故弥勒等固因出家而得果,而维摩诘等亦得以在家而成圣,此其例也。

 

第四章  小乘与大乘之关系

 

前二章分说大小乘佛法,其义已可明了。然大乘可以容纳小乘,而小乘可为大乘之方便,互有关系。兹就本章说之。

 

第一节  人天乘与小乘皆大乘方便

 

大乘自初发心以至登地,必经若干阶位。如十信位之皈依三宝,修行十善,即人天乘法,亦即大乘之初阶,故人天乘为大乘之方便。自十信进七住为不退住,其所修习则与二乘相通,故声闻独觉乘亦即大乘之方便。如由十住进至十行、十回向、十地,则非人天二乘所能及矣。

 

第二节  小乘是入大乘的正方便

 

上言小乘之宗要有三,而大乘之宗要亦三,两相对照,则知小乘之宗要为入大乘之方便门,要以能悟为转移耳。试列于下:

 

        ┌了生死──既空生死进破无明即证───菩提心┐

小乘宗要┤离贪爱──不依我见更离法爱则起───大慈悲├大乘宗要

        └灭  尽──报业惑障既尽而得神通自在即─方便┘

 

第三节  小乘有不能通入大乘者

 

文佛应世,初说惟小乘法,原以人为无明所障,迷却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先说生灭法,令其解脱。就其智之所及,力之所能,由此修行本生即证四沙门正果,故其所说未为究竟。而小乘之人既闻佛法,以观察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之结果而了知无我,破其我执,顾我执虽破法执随起,执为有法、又为法迷,以有法执故不能通入大乘。非法之不通,执则不通,若去此执即大乘矣。

 

第四节  出家本宜以小乘为大乘方便

 

小乘修行本以出家为宜,亦以出家为易,缘殊胜故。故出家者,本宜先修小乘之法,及已成办,然后回小向大以入大乘,是为顺序。何则?小乘修行初则持戒,戒清净故则可以六根不放逸,一心得清净,因戒而生定,加以多闻佛法,即由定而生慧。具足三学,修证四果,然后按程而进,三心同发,则向之了生死、离贪爱、与灭尽转而为菩提、慈悲、方便之大乘心矣。故以小乘为入大乘之方便,为出家者所宜也。

 

第五节  后代不宜用小乘

 

前节所云,修行顺序以由小乘入大乘为宜。然吾国自唐宋以来,古德前贤鲜以小乘法教人,而人亦鲜修习之者则何以故?曰:如来在世色心业胜,圆音所感闻者生解;故可观机说法,先依小乘使得证果,然后示以究竟破其执心,使回小向大登菩萨地。如是伟力唯佛能具,允非后人之所及。后人观机、破执,两病未能,若令修习小乘,一有执著即不能当机启悟,故宁弃小乘法而不用。唐宋以来古德教人,但使直发大心直证大果,如禅宗之明心见性直下承当,要在一悟永悟。故后代之不宜用小乘有由来也。

 

第六节  宏法者当善巧说法之秘要

 

说法之要,在能使人转迷成悟而生正解,始为利人。依是义故,凡有利于人者皆可方便说之。故所谓利,以当机言。不可执为何者有利,何者无利。譬如有人于此,其智境只能信受人天善法,即可以人天法开示之,使其善根得以成熟;如必执人天法为有漏之因果,而强以大乘法语之,则其人或生畏怖,或生毁谤,匪惟无益而又害之。如佛之说涅槃经,始以常、乐、我、净、四德开示诸二乘弟子,忽有外道来即转为之说无常、苦空、不净、无我、之言。此则以外道未离贪爱,必不能与说清净微妙之佛果四德,故先以生灭法语之使空其心而得受解之实利。于此则可知如来说法之秘要。是故宏法利人者,亦当有善巧方便始为得之。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