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十八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八章  止观丰佛宴

 

上一回讲了天台宗修止观的六十四种法门,对于这个法门大家不要轻视了它,它代表了中国的佛法,也是中国的佛教。这是在隋唐之间的智者大师把三藏十二部的教理及修法整合在一起,智者大师在当时不但为中国人所敬重,就是印度的修行人亦尊称为东方小释迦。他当年所编辑而成的止观法门绝对是正信之路,万不可忽略,若想研究天台宗的教义,则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更是不可不读。该书前后共有二十卷,对于一般人而言须费上好多的功夫,然而永明寿禅师把其中的精华抽了出来,放在这里。

 

中国从隋唐以后的第一流的知识份子,上自帝王将相,乃至唐太宗本人,虽然官做得大,表面上看来都在做世间的事业,然而内心里头都是从事于这种修养,而且走的都是止观的路线。这是最稳当、最实在的。严格来说,宋明的理学家大部分修养的方法也都走止观的路线。只不过他们是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的名词来表达,因此这个止观的原理牵涉到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演变史里头去了。真研究起来,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多少的财产,年轻的同学都不知道。下面我们接著看:

 

胸藏万卷书之弊

 

复次信法不孤立。须闻思相资。如法行者。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还坐思惟(同维)。心生欢喜。

 

再说‘信法不孤立’,由理论、思想进入的照样可以成就。因此,不要以为走思想的路子不会成就,中国道家所谓‘精思入神’,思想进入了专精的状态而到达了神化的境界,也一样进入形而上。但是有个重点,须‘闻思相资’,走思想路线必须要学问渊博,就研究佛学来讲,无论大、小乘等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必须融会贯通。这些渊博的学问属于‘闻’的范围。闻了以后还要‘思’,研究。闻而不思,就变成了书柜,以前上一辈的前辈有人学问很好,比如有位已去世的老前辈吴先生,不管是西洋哲学或是中国典籍,没有哪一样不好,而且记忆力又强,但是同辈中叫他书柜。有时他来,熟的人就问,这个问题出在哪个本子上,他马上回答,在哪一本的第几页。这个在佛法就叫做多闻;有些人没有读过书,但是问题一到他手里,他就可以抓出一个重心来。那是一种思想的才能,这属于思。有闻不思不成其为学问,而变成了书柜。有思想而没有渊博的学问则易偏狂,在《论语》中,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而不学就太危险了!因此必须闻思相资。因此走研究教理的路子一样会有成就。这是信行的部分。

 

夜梦易醒,白日梦难遣

 

‘如法行者’,有些人喜欢做功夫的,真正佛法的功夫要做到什么程度呢?‘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只要听到一句教理,解了只做功夫之偏,‘体寂’,当下就开悟了。‘湛然’,清清楚楚、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什么都晓得了。自然如止水澄清,梦和妄念都没有了。功夫到家的人有几个特点,身轻如燕、夜睡无梦、昼夜长明,无论是白天或是夜里永远是清醒的。

 

因此我们说,佛者觉也,觉就是睡醒了的人;凡夫永远在睡眠中。夜醒无梦不算本事,要昼夜无梦,连白天的梦也没有。我们大家做的白日梦更多啊!整天想著要赚钱,房子要多盖一层楼……。

 

前两天我给小孩写信,我说人生有三件事永远解决不了,房子永远缺一间、钞票永远少一张、人才永远少一个。所以人啊!白天的梦永远也做不完。

 

如果说能做到如法行的人,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不做人生的白日梦,夜里更加不会有梦,妄想皆空。这个时候,‘还坐思惟、心生欢喜’,回到你那人生的本位上,‘思惟’,不是没有思惟,还是知道。‘心生欢喜’,初地菩萨叫欢喜地,有无比的欢喜。‘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这也就是禅宗言下顿悟的境界。

 

正思惟的修行路线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又闻止已,还即思惟,即生禅定’,在理上及事上到达这个‘体寂湛然,梦妄皆遣’的时候就自然得止了,这个止不同于初步把所有妄念挂在一个念上的止。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取正思惟,然后才能得到禅定。‘又闻于止,还更思惟,妄念皆破。’又听到这个理马上心念空掉了,绝对没有妄念。‘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有些人一听到这个理心念清净了,但是不要以为是到家了,还要正思惟,就像十五的月亮从东方一出来,整个世界照得都很清楚,好像要开悟了。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

 

再来讲现,‘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法行人由止生观来平衡,观理或观境,在这里头还要正思惟,正思惟很难解释,彻底讲在禅宗也就是还要这么一悟,心里头便可生出大欢喜来,所以有些行者在这时候一整天对人都是嘻笑傻笑的样子,有点半神经似的,如果定的功夫不够,又未能由舍入寂,便成了一种干(干)慧,有人变得很会作诗,诗兴不止,也是一种毛病。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有一些人一听到这个理,观念上到达了,还要正思惟,而生出善法的境界,不过这时有的又成了执著,看到别人有不好的行为看不过去,对于自己有不好的杂念也无法忍受,好像是开悟,但还是毛病。对于善恶分别得太清楚,在心地上就无法善恶清净。

 

清末刘锷的《老残游记》里头有首诗非常好,其中两句: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佛教戒律中头陀行不可三宿空桑,怕留情人间,意思是自从学佛以后,此心已经平了,无是无非。有时候用功到了某种阶段对于是非善恶,反而分辨得更清楚,这也会成为一种偏执的魔障,千万不要认为是道哦!在观中所现的‘生善破恶欲悟’等现象,它是一种向道升华的功能,还要转化,这些道理‘准前可知’,上面都讲过了。‘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这种情形就是由于‘听少思多’,不喜欢看经典,也不喜欢到善知识处听闻正法,而只是自己在那里空想、苦思、用功,换句话说,很少研究学理,而凭自己的聪明去修。‘名为法行’,也可以说属于做功夫这一路,专门用思想去做功夫。‘非都不听法也’,并不是讲完全的不听法。

 

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起已闻止。欢喜甘乐。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端坐治恶。恶不能遣。起已闻止。散动破灭。端坐即真。真道不启。起已闻止。豁如悟寂。是为信行。

 

这一段再来讲信行人。‘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信行人走教理研究的路子,坐在那边思惟悟空的‘寂灭’之理,因多用思想,容易变成在念头上打转,‘欣踊未生’,不能从中得到寂静之乐。‘起已闻止,欢喜甘乐’,这时听到修止的法门,弄清楚了,依之而行反能尝到学法的甜头。

 

‘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信行人坐在那里思惟善的各种内涵,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念念想学到慈悲。‘善不能发’,但是慈悲却发不起来,我们仔细反省,学佛有几个人真正地起了慈悲?有呀!都是希望别人给我们慈悲!我们大家的心都很好,唉呀!这个人修行不对哟!其实重点不是他对不对,而是你自己对了没有?这种心态会是我们总希望人家成功,而自己坏了没有关系吗?我们的心理行为是很微细的,先要反照自己,其实我们的善心很不容易发起来。

 

‘起已闻止,信戒精进’,他说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修止,研究止的道理,这样反能使你的理观落实,而更合于佛法的戒行、精进等功德,向前进步。有的人相信佛法、相信宗教,知道做好人是对的,戒律也知道,但这只是理论。‘端坐治恶,恶不能遣’,坐在那里希望自己思想里坏的念头少动一点,但是却做不到,这叫做‘瞎子吃汤圆心里头有数’。尽管在那里学佛,但是肚子里有多少坏念头,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自己很痛苦,我这个学佛的,为何还那么多坏念头,希望它不要再来,但是不然,它比讨债的人还要厉害,排遣不了。他说你不要光是在那里只想善恶之理,而要‘起已闻止’,在听闻研究教理中,还要修止,这样便能使‘散动破灭’,伏了散乱心。‘端坐即真’,我也曾讲过,哪个打坐的境界最对呢?就是你把蒲团铺好,双腿刚刚盘好的那一刹那就是对的。‘真道不启’,但是当你动了念头,我要好好打坐时,就已经不对了。当你准备认识这是真的定境界,已经不是真的定了。‘端坐即真,真道不启’,坐在那里,想合于真道,做不到。

 

这时不可再如此瞎耗下去,‘起已闻止’,应该再研究止的教理,然后确实去修定,到了那一天才可以‘豁如悟寂’。悟的那个时候是豁然开悟,胸口好像拉开了一样,打开了心胸,身心清净了。这个时候,你不用刻意去求清净、求定,自然就在定中,这个定叫做寂灭之定。‘是为信行’,这是信行人破除障碍的道理。

 

坐少闻多。非都不思惟。前作一向极性。今作相资根性。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资。亦有三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

 

‘坐少闻多’,有人专门讲经教的道理,打坐很少。‘非都不思惟’,并不是做不正思惟。‘前作一向根性’,前面所说的有些他的性向有这个偏好,有人生来就喜欢修道,但是光想修道学佛,教理不研究透彻是没有用的。‘今作相资根性’,思多以闻相资,闻多以思相资。并且,在教法上也有相资。所以我常鼓励大家多出去教教人家,因为教学相长,发心教人家,有时会因为人家提出来的问题而对你有帮助。‘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就闻思和信法二种互相资助中,就知道转与不转,也就是止观互用在各类报器上的变化得失。

 

‘亦有三十二安心’,总共合起来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

 

‘化他相资’,由教化别人而帮助了自己的进步,教学相长。因此,发心是利人的,绝对的愿不虚发。‘亦有三十二安心’,这中间也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加上前面的总共有一百二十八种安心法门。

 

心的食谱

 

夫心地难安。违苦顺乐。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

 

‘夫心地难安’,他说,学佛真正讲起来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为了安‘心’立命。外面要先能做到安‘身’立命,我们外在的学问从六岁起求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就是学得技术如何去谋生。要先求安身,不可好高骛远。我很怕年轻人年纪轻轻的就学佛,满脑子装满了般若、菩提、真如,叫他做事结果一件事也办不好。谋生之道,安身都不能,何况安心?拿什么安心哪!不管东方或西方的宗教都是为了安心。‘违苦顺乐’,一切众生,不管是蚂蚁或者是人,求生存都有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离苦得乐。

 

‘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我们佛法的教法随其所愿,使任何人都能安心立命,这是学佛的人,弘扬文化的人所要走的路子。

 

‘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例如,我们要把活著的生命保养好,不管吃的或者是喝的也好,都要吃得自己舒服适当,这个寿命才能维持住。‘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父母给我们的这个肉身的生命是生灭法,不究竟,就是你养身养得最好,大不了让你活一百年,最后还是要毁坏。悟了道得意生身,就叫有了化身。法身是永远不生不灭,而补给我们法身慧命的能源就是止与观,止就是法身要喝的水。法身要水喝,等于我们的身体没有喝水不行;观则是法身要吃饭。因此,若想悟道而得不生不死的法身,除了修止修现、修定修慧外,别无他法。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