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三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三章  万籁还天观音耳

 

楞严疏云。击钟以辨真妄者。即闻性而可真。举声尘而辨妄。若因声有闻。此闻不离声。若离声有闻。此是真闻。汝今但执随声之闻。此间不离于声。只合是声。不合是闻。若真闻性如水不灭。声尘如风。鼓水成波、故有闻相。声尘不起。闻相即无而闻性不灭。以性不灭。声尘若来还有闻相。如水不灭。若风动时,即有波相。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随心感现。则有色相。此之间性。亦复如是。

 

这段《楞严经》的注解提出,佛指示罗候罗击钟为阿难辨别真妄的方法。这个方法‘即闻性而可真’,就在能听到声音的这个地方,体会自己能闻的作用与所闻的声音之间的目性功能,在这个地方可以辩证出来而参透能闻本性的真实作用。‘举声尘而辨妄’,声音就和我们心中的妄念一样.它本身只是个现象,这个现象是无常、不实在的,至于能听到声音的功能,自己要找出来。‘若因声有闻,此闻不离声,若离声有闻,此是真闻。’我们能闻的自性要如何去找呢?如果因为有声音而听见,这是外在现象的作用,要离开声音找出自己能闻的功能,那么‘此是真闻’,这里的‘真’字,不是指明心见性的那个真;而是耳根能听声音的那个‘能’的作用。

 

‘汝今但执随声之闻’,他说,我们一般人听到声音的时候‘执随声之闻’,听到有声响就以为自己听到了。‘此闻不离于声’,这个听到的作用不离于现象。因此没有声音你就会觉得没有听到。‘只合是声,不合是闻’,这种情形之下,你所知道的是所听的现象,不是能听的真闻。

 

‘若真闻性如水不灭,声尘如风,鼓水成波’能听的作用像清净无波的水一样‘不灭’,它永恒存在。‘声尘如风,鼓水成波’声音是外界的现象所以叫做尘,它犹如风吹一样,使平静的水变成了波浪。因为外界的音声来时,找们依他而起,因此有听见的作用。

 

‘故有闻相’,因此我们听到。‘声尘不起闻拍即无’,如果没有外界的音声,我们能听的功能不起作用就没有听见的那个现象。‘而闻性不灭’,可是能听的功能本身存在。‘以性不灭’,透过能闻后面,一切众生的那个本性始终是不生不灭的。‘声尘若来还有闻相’,再打一声钟还是有听到的现象。‘如水不灭,若风动时即有波相’,就好像水不起波浪时,水还是水,风一吹它又可以起波浪。

 

由这些道理反覆地说明声音及我们能听的作用。由此而推究到一切物理的色尘也是一样。‘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随心感现则有色相,此之闻性亦复如是’,如我们眼根所看到一切物理现象的作用,当眼睛没有看到时,这个能见的本性还是无所不在的。闻性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下面是永明寿禅所下的一个结论。

 

故知不认自体恒常之闻性。却徇声尘生灭之闻相。遂乃闻赞而生喜。闻毁而起嗔。以迷本闻。故随声流转。

 

由此道理,我们知道一般人平常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体认‘自体恒常之闻性’,即没有返回来寻找生命最初的那个本源。‘却徇声尘生灭之间相’,却跟著外界音声的生灭在流转。因此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就形成了‘闻赞而生喜’,别人恭维你就高兴。‘闻毁而起嗔’,听到别人说我们的不是,就恨不得想杀掉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都跟著现象在转,这就是凡夫。‘以迷本闻’,迷失了本性能闻的作用。‘故随声流转’,因此听到外界的音声,心就跟著跑掉了,这是一般人。

 

还源去!

 

故文殊云: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这里又引用《楞严经》的原文。众生因为迷失了能听后面的本性,‘循声故流转’,而跟著声音的现象轮回。‘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兴趣广泛什么东西都看叫‘博闻’;真有头脑把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住叫‘强记’。但是博闻强记还不是学问,只能说是学识不错,这在中国古文叫做‘记问之学’。在中国文化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充其量不过只是个书柜;其次就是辞章之学,这是文章写得好;还有一种是义理之学,等于哲学,这是真正的理透过修养应用在待人处世上。拿中国文化来讲,义理之学的完成也就是内在修养的成功,还必须辞章也好,又能博闻强记,才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知识份子或称为一个儒者。

 

阿难虽然强记,学问渊博,文殊菩萨仍把它许为邪思。因此学问越好修道越不容易成功,因为执著名相多,因此妄想多,这在佛法就叫做‘所知障’。‘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不管学密、修禅或念佛,坐在那里总是打妄想。因此第一个困难就是妄想不能去。这是什么道理?就因为不能‘旋流获无妄’,我们的思想习惯就像电风扇开了一样,这个旋动的流转太快了。修道的道理就是把这个流转先缓慢下来;然后再返回来,回到本位上不动了,达到真如不妄想的程度。这个过程就叫做‘旋流获无妄。’

 

‘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这里文殊菩萨下了结论,说明了修观音法门如何悟道成怫。‘旋汝倒闻机’,假如修观音法门把耳朵都塞起来,还是听到心跳及血液流动的声音,仍然在能所对待的境界。要把心静下来听,听到内在及外在的声音都与你毫不相干,等于没有听见一般,就是‘倒闻机’。

 

例如,明朝的《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当年他在五台山住茅蓬时不能入定。于是他就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原来是五台山的积雪融化成水流到溪流嗡嗡作响。他想想没办法,于是他拿起圃团在那桥上一摆,索性坐在最吵闹的地方让它去吵。忽然什么都听不见,等他一出定已经过了七天了。什么都听不见,这是功夫,不能说是他悟了道,这就是‘旋汝倒闻机’。那个能闻的作用不听声音了而回到能的本位上。

 

进一步要‘返闻闻自性’,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个定的境界,有了这个基础后,能够在入定以前、出定以后或是功力再深在那什么都听不见时,再用灵敏的智慧推究:这个现象是如何变来的,后面是个什么东西?这就叫做‘返闻闻自性’。在这个地方一悟,悟道了就‘性成无上道’,也就是明心见性,证得菩提。因此,随时随地六根六尘要关闭就能关闭才可以谈‘定’,有了定以后,才由定生慧而开悟。所以‘返闻闻自性’的‘闻’不做耳朵听闻的闻来解释,我们勉强把它换个字叫‘返闻追自性’,即一直追究下去看看自性在哪里?见到了自性才是性成无上道,就证到了耳根圆通。‘圆通实如是’,耳根圆通的道理在这个地方。

 

混元与圆通

 

如今以声为闻。背心循境。岂不是倒闻之机。若能旋声尘之有流。复本闻之无妄。则是返闻自性。得本归原。内灭翳根。外消尘境。能所既脱。本觉道成。寂照圆通。真实如是。

 

这里永明寿禅师自己再做结论:他说现在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所闻的现象,如果跟著声音走就‘背心循境’,违背了你的本心。有许多年轻同学告诉我:老师,我打坐时听念佛的录音带好不好?我说:为什么?他说:听念佛录音带越听越清净。这里就告诉你,那就是完全跟著声尘在流转。你觉得有点清净,我是承认,但那是你心影里头的假像。是妄觉。例如,听到高雅的音乐情绪会被引到有些飘飘然,这是意境的境界,是大妄想境界。对普通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修道求证的人来讲则是错的,这就是‘背心循境’。因为你的心已经动了,跟著音声的现象在跑了。

 

‘岂不是倒闻之机’,这个机关开颠倒了,不但没有关闭反而打开了跟著流转了。

 

‘若能旋声尘之有流’,打坐起来听录音带好不好呢?好呀!要能做到旋声尘之有流,开始听得很悠雅,听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乃至打雷或原子弹的爆炸都不受动摇。

 

‘复本闻之无妄’,能闻的功能回转来,回到本位上,这个境界上没有妄想也无所谓能闻。道家的思想就用‘混元一体’来形容它。是人与宇宙混然一体,心眼物来混然一体,‘是近闻闻自性’,这个时候,你那灵敏的作用自然回转来听那个能听的目性。

 

‘翳’,就是眼睛得了白内障的毛病,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纱把眼睛给障住了。‘内天翳根’,表示能闻的翳还障在那里,要把它拿掉。‘外消尘境’,一切外境都不相干了。‘能所既脱’,所闻的声尘及能闻的作用,这两种都解脱开了。‘本觉道成’,本来是佛的本性就现前了。‘寂照圆通’,这四个字是形容词,形容自己的本性是永远寂灭的,如果到达了这个境界就是到最热闹的西门町或是最吵闹的地方,他的身心内在的感觉都是寂灭的。虽然寂灭,然而一样能照见一切,不但自己起心动念的丝毫习气都知道,乃至外界一切众生的心理行为也都清楚。‘圆’,就是圆满。‘通’就是通达。不能把这四个字看成一个概念就带过去了。‘真实如是’,真如自性就是这样或是真实的佛法就是这样,到这里又是一节。

 

法眼清净时

 

所以佛告阿难。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消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是以若了闻性。即成正觉。于是心境双融。动静俱认。

 

这里又引用了《楞严经》的原文。佛对阿难讲,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眼睛看到外色、耳朵听外声,念头都跟著外界在跑。‘流转’这两个字形容得非常好,流就像流水那么流,‘转’就是轮回。有许多人问有没有轮回?这个道理就好比课堂天花板上吊著的电风扇;刚启动时慢慢动,转到后来就分辨不出扇叶而只看到中间的那一点。还有,我们的地球也在转动,但是我们并不觉得;习气也一样,因为每天都以这种模式生活,习惯了,因此不觉得它在动。所以轮回的道理你怎么能体察的出来?因为转的太快了。

 

要在什么时候才知道呢?在开始启动时就知道。

 

因此,诸佛菩萨起心动念,念念分明、观照自在,无明一启动,习气一上来,觉察到了就马上把它关掉。所以说:‘菩萨畏困,众生畏果。’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有一天把电源关掉了,解脱时才知道自己的心念转得那么快。因为电风扇把电关掉以后,要慢慢地转半天才会停下来。看了电风扇你就会懂得用功净化习气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曾不开悟,性净妙常’,因此永远不能开悟,证入妙不可言、不生不灭、干干净净的本性。‘不循所常,逐诸生灭’,可是一切众生不跟著自己不生不灭的自性走,反而跟著外面的生灭法在转。‘由是生生,杂染流转’,因此生生世世就在掺杂了后天坏的习气,染污了坏的心住在轮回里滚。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假如有一天,我们能够抛弃了生灭法,安住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消落’,灵光一现前,六根都起不了作用,外界的色、声、香、味、触都与你不相干了、意识不起了、妄念也不动了。‘消’,犹如把油滴在大火上顿时化去一样。‘根尘识心,应时消落’,这句话是形容禅宗顿悟的境界。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然后返过来告诉我们,凡夫众生被思想模式所构成的意识形态给困住了,因此老是看别人不顺眼、不合己意。就是这个看不到的灰尘(想相即意识形态)把我们给障住了。第二种是意识所变成的感情作用,这种情绪会影响到生理作用,这就是垢。例如,衣服穿了好久不洗它就会脏得变成衣垢。一个内向、忧郁、多烦恼,一点事情就想不开的人,要小心肝病、小心癌症。因为他几十年积下来就会变成这种垢。照中国的医理,病都是由心理来的。

 

‘二俱远离’,修行的人想相与识情这两种都要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那么你的法眼就开了。所以一个人要得到智慧的法眼,必须具备上述的条件,想相的尘劳没有了、识情的污垢去掉了。这时才能法眼清明、把智慧的眼睛打开。此时虽然能认识佛法修持的路,哪一条是对,哪一条是不对,但还没有悟道。‘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法眼有了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慢慢去修一定成功。

 

接著又是永明寿禅师自己的说明。‘是以若了闻性即成正觉’,所以说,由观音圆通法门的返闻自性进入,一定可以成佛。‘于是心境双融’,到达了返闻闻自性的程度,由于心平等而归到真心,真心也空了,一切的音声也空。音声空广,一切境界跟著皆空,此时心与境自然相互圆融。‘动静俱泯’,因此,听到音声的动相与没有听到音声的静相,这两种相都平静了。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