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二辑第三种

禅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此宗之此意

第三篇 此宗之行果

 

禅宗大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

 

此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以其行貌似习禅,自李唐来,通称禅宗。佛典称释迦牟尼佛,于涅槃会上,以无上正法付嘱摩诃迦叶,是为此宗之起源。展转嘱累,至达磨大师,将付法衣钵东来,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之心印。嗣得慧可,付以佛衣佛法;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慧能初从弘忍,潜行密修,后呈菩提本无树一偈,传忍衣钵,施化于南海,又于曹溪大转法轮。达磨为此土初祖,故慧能为六祖,衣钵遂止不复传,而别传之道,由此大行。道信门下,曾傍出慧融禅师一支,于牛头山别建一宗,递传数代而绝。弘忍门下,傍出神秀禅师一支,于北地大弘渐教,不久亦即消灭。慧能门下得法弟子,见于记载者四十三人,当时若荷泽神会等分传甚盛,第至唐季莫不寥落,唯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流,独繁衍于后世,让传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下分出二家,一为黄檗希运,运传临济义玄,是为临济宗之开祖。二为沩山灵祐,祐传仰山慧寂,是为沩仰宗之开祖。思传石头希迁,迁传天皇道悟及药山惟俨。俨传云品昙成,成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是为曹洞宗。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下又分二家,一云门文偃,是为云门宗。二玄沙师备,备传罗汉桂琛,琛传法眼文益,是为法眼宗,此即禅宗五家。至宋时,临济门下,分出扬岐黄龙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所谓五宗,在宋代实只临济一宇,余宗或归绝灭,或就衰微,但曹洞一宗,绵延至宋末,忽臻隆盛。临济下黄龙一派数传即绝,仍复临济旧称,故递流及今,只有临济及曹洞二宗。

 

第二章  此宗之经论及判释

 

此宗自初祖摩诃迦叶以降,脉脉传流,灯灯续焰,师资证契,单传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是故全不依经教为根据;然相传拈华一事,出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而达摩印心,则付楞迦四卷。弘忍复盛唱金刚般若,且维摩诘妙吉祥般若及摄大乘增上心品等经论,皆每与此宗之语句作略相沆瀣,则知其精取约用者弘矣。特所重在宗通而不在说通,在证道而不在教道耳,既不立正依之经典,从而不用判释。

 

第二篇  此宗之此意

 

第一章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此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印也。分佛教为显密二教,则密教以外皆显教;又自教内教外分佛教为二,一曰教,又称教下。一曰禅,又称宗下,或曰宗门。如说法明眼论云:南天祖师分佛法为二,谓教内教外是也,即如来正法,望口为教,望心名禅,即所谓教者,如来一代所说经教,而所谓禅者,透脱八万四千教网,超出大小显密之外,单传如来心地法门,直指人人本心,俾见性成佛之宗义。如五灯会元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宜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词迦叶。自是厥后,历代之祖师,以心传心,至达磨大师,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之,无上道妙,在离言亲证,非文字所能及,故此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即不以经论为所依,于佛一代教藏外,单传佛心印也。然所谓不立,所谓教外,非屏去一切文字言教之意,不过以文字言教为指月之标渡河之筏,文字即离文字,不离不即,不为教判之荆棘法数之计度所缚,直得教之真髓云尔。如千松笔记序云: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利生之谈(中略),止用一片圆融无碍不思议清净心为辩才,示人安身立命处,犹神龙现于云端,往来神变,云行雨施。善能观者,见龙真体。不善观者,谓纸墨文字。故如来文非文也,如来语非语也。转变神化,言言真体,语语流辉,故云四十九年未尝曾说一字,才见世尊肝肠洁净,令人直下会取,不受人瞒。

 

第二章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者,诸佛所传摩诃般若妙心体相也。如前所云,此宗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见性成佛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天真佛性,而以不悟此心当体是佛,背觉合尘,故全圆觉而成无明,迷而不返。苟彻见此万劫轮回而不动之佛性,即立地成佛也。此性即所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正法眼藏者,佛心之德名也。涅槃妙心者,佛心之本体也。灵根独耀,回脱根尘。如摩尼珠,面面皆圆;如宝丝网,重重交映。外境相空,内寻伺绝。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寂照同时,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好处,心亦不可得,妙亦不可得,不二两字亦不可得,乃至不可得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姑立以妙心之名。此正宗门所传之根本,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而直指此心者,诸佛出世之一大因缘也。如永明云:释迦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开众生心中佛之知见。达摩西来,唯以心传心。今但悟心,自觉觉他,已谐本愿。又圭峰云: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减,名为佛性,亦名如来藏亦名心地,达摩所传,是此心也。又宏智云:平等本际,非去来今,岂堕诸数,妙圆一心。一心妙圆,自照灵然,超出生灭,混融正偏。此本源清净心,即一切众生自心灵知之性,所谓天真佛性,常自圆明遍照,所谓光超日月,德越大清,万物无作,一切无名,转变天地,自在纵横,恒沙妙用,混沌而成。一切经教所谓最上乘,第一义,般若实相,一真法界,乃至无上菩提,楞严三昧,以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等种种异名,皆此本源清净心之异称,本无可名为化众生,强立名耳。然世人不识此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之真心,只认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之妄心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不见清明之体,以无价之宝,隐在阴入之坑,是以凡途业起,生死波横,然若直了一心,则本体自现,如炳大炬而烛幽关,炳然见旨,所谓若心外行法,是生世俗家,若了心即佛,是生如来家,是也。

 

第三章  南宗北宗

 

佛典称五祖弘忍禅师一日示众云:正法难解,不可徒记吾言,持为己任;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皆付。时会下七百余僧之上座神秀述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禅师见之叹云:后世依此修行,亦得胜益。慧能在碓坊闻神秀偈云: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乃亦述一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师见此偈,其夜即传衣钵。以神秀建法幢于北地,慧能扬宗风于南方,故有南宗北宗之称。南宗之禅风,全摆脱教网,不堕于名相,不滞于言句,唱修证不二迷悟一如,举扬一超直入如来地,即顿悟之第一义;故后世称之曰南顿,又称祖师禅,意谓嫡传初祖达摩之心印也。北宗谈佛性涅槃唯心已心等义,论修证,落阶级,起渐渐修学悉当成佛即渐修之宗风,故称之曰北渐。

 

第四章  牛头宗荷泽宗洪川宗

 

牛头宗者,此宗之开祖慧融禅师,多年穷究诸部般若之教,已悟诸法本空,迷情妄执;后遇四祖道信禅师,印其所解空理,然于空处显示不空妙性,故不俟久学,而悟解洞明,时信已付法弘忍,融遂于牛头山别自建立,以于四祖下傍出,都不关南北二宗。此宗意,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已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

 

荷泽宗者,慧能将入灭度,以法印付嘱荷泽神会,令其传嗣,故此宗全是曹溪之法,无别教旨,为对洪州傍出,标其宗号。能入灭后,北宗渐教大行,成顿门弘传之障,二十年中,宗教沉隐,会乃于天宝初入洛,定南北顿渐,著论曰显宗。慧能所传,自是遂尊于天下。此宗意,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寂知,是前达磨所传空寂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亦知,知非烦恼。悟时神变亦知,知非神变。然知之一字,众妙之源,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计我我所,爱恶自生。随爱恶心,即为善恶。善恶之报,受六道形,世世生生,循环不绝。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之心,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精进,于解则见诸相非相,于行则名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洪州宗者,马祖道一,于洪州开化寺,弘传南岳让之言旨,时人号为洪州宗,让但率身修行,本不开法。因一大扬其教,故成一宗之源。此宗意,起心动念,弹指动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别用全体。贪嗔痴,造善造恶,受乐受苦,此皆是佛性。如面作种种饮食,一一皆面。意以推求,此身四大骨肉喉舌牙齿眼耳手足,并不能自语言见闻动作;如一念命终,全身都未变坏,即便口不能语,眼不能见,耳不能闻,脚不能行,手不能作。故知能语言动作者,必是佛性。且四大骨肉,一一细推,都不解贪嗔烦恼,故知贪嗔烦恼,并是佛性。佛性体非一切差别种种,而能造作一切差别种种。体非种种者,谓此佛性,非圣非凡,非因非果,非善非恶,无色无相,无根无住,乃至无佛无众生也。能作种种者,谓此性即体之用,故能凡能圣,能因能根,能善能恶,现色现相,能佛能众生,乃至能贪嗔等。若核其体性,则毕竟不可见,不可证,如眼不自见眼等。若就其应用,即举动运为一切皆是,更无别法而为能证所证。彼意准楞伽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受苦乐与因俱。又佛语心经云:或有佛刹扬眉动睛笑吹謦欬,或动摇等,皆是佛事,既悟解之理一切天真自然,故所修行理宜顺此,而乃不起心断恶亦不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还断于心。不断不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无法可拘,无佛可作,犹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何以故,心性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故但任心即为修也。

 

第五章  如来禅祖师禅

 

古来禅门有如来禅祖师禅之称,指功勋修证,为如来禅。本来尊贵,不假功勋,为祖师禅。言如来禅者,意谓如来所传禅法也。言祖师禅者,意谓达磨祖师所传禅法也。如来禅之称,出楞伽经,如经云: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永嘉大师,于其所著证道歌中,引此语云: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是时尚无祖师禅之称。后圭峰禅师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云云。不免背所谓修证不二之本旨,堕于判教之名相,滞于义解之言句,于是如来禅之称,为祖师门下所不许,故简称祖祖正传相承,不用学问知解,直下领悟本心之禅法,曰祖师禅,而立祖师禅之名称,则自唐仰山始。如传灯录仰山章云:师问香严,师弟近日见处如何。严曰某甲卒说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无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师曰:汝只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又无门关云参禅须透祖师关。虽然,此所谓如来禅祖师禅,不过应机一时之垂诲,非如来禅之外有祖师禅,亦非祖师禅之外有如来禅;如禅林类聚载玄觉问长庆棱,如来禅与祖师禅分不分,长庆棱答以一时挫却;又中峰大师谓如来禅与祖师禅,一手何分掌与拳,可见说如来禅说祖师禅,只是当时宗师应化之佛面祖面而已。

 

第六章  五家禅风

 

宗门之师家,诱导学人,令开佛知见,谓之接化,亦称提撕。师家接化提撕学人,皆有其独特之风趣与手腕,是之谓家风;所谓家风者。禅家风仪之意,是故所谓五家七宗之分派,唯以家风有差别,非缘宗旨,或宗义之异同。兹略述五家之家风如下:

 

一、临济宗:

 

此宗之家风,机锋峻烈,如迅雷之走疾风。凡僧有所问,即喝破或擒住托开等,其接化之热烈辛辣,五家中罕见其比;如万法归心录云:临济家风,白拈手段。势如山崩,机似电卷,又五家宗旨纂要云: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扫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喝或棒,或竖拂明之。

 

二、曹洞宗:

 

此宗之家风,稳顺绵密,其接化学人,谆谆不卷;如归心录云:曹洞家风,道枢绵密;应机接物,语忌十成,又纂要云:曹洞家风,君臣道合,正偏相资。鸟道玄途,金针玉线。内外回互,理事混融。不立一法,空劫以前自己为宗,良久处明之。

 

三、沩仰宗:

 

此宗之家风,颇类曹洞,师资唱和,事理并行。如归心录云,沩仰家风,机用圆融,室中验人,句能陷虎,又纂要云:沩仰家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无舌人为宗,圆相明之。

 

四、云门宗:

 

此宗之家风,孤危险峻,而简洁明快,其接化不用多语饶舌,于片言只句之间,藏无限之旨趣,无尽之锋芒,而有应学人之对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使直下转迷开悟之活手段;故古来称云门三句,三句者,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也。函盖乾坤者,本真本空,一色一味,凡有语句,无不包罗。不待踌躇,全该妙体。截断众流者,本非解会,排遣将来,不消一字,万机顿息,言思路绝,诸见不存。随波逐浪者,顺机接引,应物无心。因语识人,从苗辨地。不须拣择,方便随宜。如归心录云:云门家风,孤危耸峻。格外提撕,翦除情见。又纂要云:云门宗风,出语高古,迥异寻常。北斗藏身,金风露体。三句可辨,一镞辽空。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宗,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五、法眼宗:

 

此宗之家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如归心录云:法眼家风,对症施药,垂机迅利,扫除情解。又纂要云:法眼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裹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第七章  四料简五位

 

四料简者,临济义玄之接人,有四料简等施设;料简亦曰料拣,料者,材料之谓,譬如作舍,材料有大小曲直之不同;拣者,择取之谓,譬如拣取材料作舍,何者栋梁,何者缘桷,因材而用,不致混淆。接人之法,因人而用,亦复如是。如临济录载临济大师晚参示众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时有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临济示此间之消息云: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其徒克符颂云:夺人不夺境,缘自带诸讹。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骊珠光灿烂,蟾桂影婆娑。觌体无差互,还应带网罗。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临济示此间之消息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克符颂云: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真。日照寒光淡,山遥翠色新:直饶玄会得,也是眼中尘。又问如何是人境俱夺?临济示此间之消息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克符颂云: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不论佛与祖,那说圣凡情。拟犯吹毛剑,还如值木盲;进前求妙会,特地斩精灵。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临济示此间之消息云:王登宝殿,野老讴歌。克符颂云: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又临济云: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如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夺。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不夺。如有出格见解人来,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云云。大约人则就其当体作用者言,境则就其即物拈示者言,此则就其随机接引者言。夺者,除而不用之意。

 

五位者,洞山良价,为广接上中下三根,开五位为提撕学人之标准。曹山嗣洞山,著五位显诀弘演之。五位有正偏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王子五位四种;其中正偏五位功勋五位,俱洞山之创说,以功勋五位判修证之浅深,以正偏五位示理事之回互。五位虽有四种,而正偏五位为五位说之基本。所谓正偏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正者,体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兼者,体用兼到,事理并行也。正中偏者,为学人不知转动,滞在劫外,则孤理而缺事,故立正中偏。背理就事,从体起用,无语中有语也。偏中正者,为学人著于物象,滞在今时,则孤事而缺理,故立偏中正。舍事入理,摄用归体,有语中无语也。正中来者,乃是不居尊贵位中,无化而无所不化。凡有言句,皆从无中唱出,不借而借,回途转位,戴角披毛,向异类中来,处处无间,虽居今时而不落今时,此转身一路也。兼中至者,兼前偏正两位,尽在机前,拈出往来,钩锁血脉连环,卷舒自在,妙用随机,更不疑滞,如人归家未到而至别业,乃在途中为人边事,明暗双放,作家弄险处也。兼中到者,兼前四位挟妙而归正位,亦任冥应众缘,依然不堕诸有,动静施为,平常自在,全体该收,更无遗漏,功勋不犯,明暗双收,是也。如洞山正偏五位颂云: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观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裹坐。又五灯会元曹山章云:师因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玄最妙,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僧又问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曰: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曰: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曰:如何是臣视君?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曰: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浑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师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宗法要。乃作偈曰:学者须先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君者,正位也。常住真空,了无一物,凝然独立,至贵至尊,故曰君。臣者,偏位也;即是色界之中种种万象,物物无偏,赞化裁成,少伊不得,故曰臣。臣向君者,偏中正也。舍事入理,更无真理之异也。君视臣者,正中偏也。背理就事,不立事相之名也。君臣道合者,即正偏兼带之语也。理事混融,内外和合,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住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为玄妙,故名君臣道合。

 

第八章  看话禅默照禅

 

洞山良价,临济义玄,皆生于唐末,因两宗所尚各有不同,遂养成禅学上二大宗风,如前所述,曹洞主知见稳实,临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宛转,临济尚直截;曹洞似慈母,临济似严父。后世评此二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流衍及于宋代,遂由洞山与临济相对立之禅,一变而为大慧宗杲与宏智正觉相对立之禅。宏智正觉者,洞宗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也。著默照铭及坐禅箴等,扇扬默照之禅风。所谓默照禅者,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如默照铭云: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忘照中(中略)。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又坐禅箴云: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照自妙,曾无毫忽之兆。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水清彻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

 

 大慧宗杲者,济宗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也,扇扬看话之禅风,所谓看话者,看者参看,话者古人之话头。大慧极力主张参看一则话头,恒举狗子语至无字,令学者参云:经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过无字,一时透过,不用卜度,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得作有无商量,不得作真无之无卜度,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落,如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消息。忽然打失布袋。不觉抚掌大笑,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宾客酬酢,公私各处,都是第一等好做工夫提撕底时节。

 

第九章  公案

 

此宗称佛祖应所化之机缘所提起语言动作之垂示,曰公案,或曰机锋,亦曰因缘。公案者,取譬于公府之案牍。如山房夜话云: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牍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公者,乃圣贤一某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中略)。夫佛祖机缘,目之曰公案,亦尔,又碧岩集序云;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唱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二字乃世间法中吏牍语,又云栖正讹集云: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即从上佛祖应所化之机缘,假言说以显至理。后人称其对机垂示语为公案因缘,所谓千七百则公案是也。如山房夜话云:且如禅宗门下,自二祖安心,三祖忏罪,南岳磨砖,青原垂足,至若擎叉毬辊,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则机缘,莫不皆八字打开,两手分付。

 

第三篇  此宗之行果

 

第一章  看话

 

此宗不依念佛修忏看经烧香礼拜等种种方便,单刀直入,开悟人人本来具有之心性,俾彻见本有之心性而成佛,自佛祖以迄历代诸师,一机一境,一言一句。虽各显家风,然其归著,要皆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宗旨,解黏去缚,使人返本还源,自性自度,透到大休歇安稳之场。然祖祖相授,多以文字显示,由文字而大辟机用之门,棒喝交驰,杀活自在,更由机用进而为话头,遂成的法,虽从上佛祖之接人,已隐含参究之意,而开此专就一语历久真实参究之法门,则自大慧杲以后,始有其成法。从此禅流,无不以参话头为入门,话头虽各有不同,要皆以一则全无义味语,使人不就意识思维穿凿,但净净地参究一回,因此大发疑情,力求透脱;如咬铁丸相似,定要嚼碎,嚼不碎,拼命嚼。如是回光就已,返境观心,忽然把一切妄想杂念照破,□地一声,洞见父母未生前面目。如仰山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又天真云:果欲了脱生死,先须发大信心,立弘誓愿,若不打破所参公案,洞见父母未生前面目,坐断微细现行生死,誓不放舍本参话头,远离真善知识,贪逐名利。若故违此愿,当堕恶道;发此大愿防护其心,方堪领受公案,或看无字,要紧在因甚狗子无佛性上著力;或看万法归一,要紧在一归何处;或参究念佛,要紧在念佛的是谁。回光返照,深入疑情。若话头不得力,还提前文以至末句,使首尾一贯,方有头绪可致疑也。疑情不断,切切用心,不觉举步翻身,打个悬空筋斗,却再来吃棒。又雍正选语录十六卷序云: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此慧灯续佛慧命。到者里,唯证乃知,非可测。见闻知觉,一点难容。才辨聪明,丝毫无涉。但将一句无义味话,似银山铁壁看去。一时不了,阅一岁。一岁不了,阅一纪。拼却今生来生,与之抵对。久之久之,一时参破,万有皆空。并此无义味话,亦了不可得。树头果熟,因风堕地,五花八裂,□地无声,自然无著落处,而知有著落在。又八卷序云:学者将个无义味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之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识尽,井此无意味语一时忘却。当下百杂粉碎,觌体真纯。参话头一法,禅家称为无事不办之法门,此其概略也。

 

次此宗之开悟分三段,一曰本参,又曰初关,二曰重关,三曰末后关。如超善云:最上乘,要真参,急急用功勿等闲,一片身心无渗漏,管教直下透三关。所谓三关者,由参话头引出无漏慧,由无漏慧,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名为初关;既见性已,乃以无漏慧对治烦恼,到烦恼伏而不起现行,方名重关。然烦恼之伏,犹赖对治功用,必至烦恼净尽,任运无功用时,斯透末后一关。雍正选语录总序云:如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实有透三关之理(中略)。有志于道之人,则须勤参力究,由一而三,步步皆有著落,非可颟预函胡,自欺欺人(中略)。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分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声香味触法者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已,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著,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从兹方修无修,证无证妙觉普明,圆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救拔众生,利用无尽。

 

第二章  坐禅

 

参禅虽不以端坐为限,如南岳谓禅非坐卧;又永嘉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然禅家亦以坐禅为根本行持,故有以端坐参禅为证阿耨菩提最上无为之妙术者。有谓一座坐禅一座佛,一日坐禅一日佛,一生坐禅一生佛者。唯坐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等差别,且修坐禅者不仅此宗,他宗皆有之。如普劝坐禅仪所载,则纯为此宗坐禅之仪则。略谓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不为一身独求解脱。尔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结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上,右足安左□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压右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掌上,以两大拇指面相拄。徐徐举身,良久复左右摇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倾右侧,前躬后仰;令腰脊头项骨节相,状如浮图;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拄上颚,唇齿相著,目须微开,致昏睡,身相既定,气息既调,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轻爽,所谓安乐法门也。若已发明者,如龙得水。未发明者,但办肯心,决不相赚。出定之时,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一切时中,护持定力,如护婴儿云云。此佛祖单传之坐禅,至身心脱落之境界,离迷悟得失等系缚,得大自在大安乐之作法也。

 

第三章  顿悟渐修

 

古人有顿悟渐修之说,所谓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如修心诀云: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也。心外觅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识,指尔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即与诸佛,分毫不殊,故云顿悟也。渐修者,顿悟本性,与佛无殊,无始习气,难卒顿除,故依悟而修,渐熏功成,长养圣胎,久久成圣,故云渐修也。又圭峰云: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志气方立。此示顿悟初心之后,犹有旷劫习气未除,仍宜依悟而修,净除余习,因修乃入圣位也。即以圆融门言之,则究竟圆极寂灭真如,有何次第,而以行布门言之,则对治习气,非无升进可言,故若得直下无心,量出虚空之外,自无庸更历阶梯;如未顿合无心,仍须以佛知见治之,而究竟圆融佛果也。又永明云:一切修行趣佛乘人,但先得旨之后,方可以佛知见,治诸余习,以正定水,莹净禅支,用多闻慧,助生观力,乃至习诵熏修,万行严饰。若不了自心,纵多闻习诵,俱不成就,应须先入正宗,后修福智,此则示彻悟之后,始不妨习诵熏修,集万行为般若之严饰也。故有分此宗之修法为三种者,一曰先悟后修,即普通坐禅者,皆须于悟后,更起持戒看教等修行。二曰悟修同时,此由夙根成熟,只待此生证果,在未悟时,被现业所障,未能显露,及一时触悟,即一切具足;如六祖等是也。三曰,先修后悟。此随顺劣机,使先持戒修定而熏习之,或亦有开悟之分。此中第一种即所谓顿悟渐修也。第三种,非此宗之本意。第二种,则必利根上器。故后世修禅者,以顿悟渐修为正则。

 

第四章  本证妙修

 

此宗又有本证妙修之说,吾人木来具足佛心,圆成佛性,故名之曰本证。信得本证上所起之修行,名之曰妙修;是故所谓本证妙修者,意谓证上之修,而修证不二义也。如传灯录南岳章云:乃直诣曹溪,参六祖。祖问:什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又契嵩坛经赞云: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