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要(卷四)

 

净业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辑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一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二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通行早晚功课仪式

善导大师临睡入观法

何显慈居士睡眠摄心法

三峰大师追顶念佛法节录

憨山大师十二时念佛规制节录

妙空大师结期持名法节录

截流大师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节录

王耕心居士克期求证闭关专念十法节录

善道大师临终正念往生文节录

慈照宗主临终三疑四关节录

优昙大师临终警策节录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节录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节录

饬终津梁助念仪节录

 

念佛法要卷四

 

念佛须知

 

持名念佛,固甚简易,而早晚功课及克期精进,饬终助念等,亦须如法行持,以求必成。兹节录其必须知行者,以为规范,而便修习。

 

一、 早晚功课 出家五众,有‘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可资遵行,惟在家二众,闲忙不同,环境各异,兹节录古德所定课程数则,由简而繁,各随所便,量力行持。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是佛有愿度人,唯假人之十念,以表归依之心。每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发愿偈一遍云:‘愿同念佛人,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至诚如此,无不往生,但恐九品中不高耳。如不识字人,教念此偈,得大福报。

 

王龙舒居士修持法门二

 

每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全偈一遍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向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凡顶礼时,烧香作拜尤佳。每日如是,必中品生。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报。

 

若念佛时,心想身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佛。念菩萨时亦如此。作拜及念偈时,亦想在净土佛前恭敬作拜念偈。惟有佛菩萨像时,不须如此,然须想其像,如佛与菩萨现身在此,受我礼拜,听我念诵。专志如此,其往生品第必高。如更加精进,每日念佛三次五次,或千声万声,乃至昼夜念佛不辍,又以念佛法门,广化世人,使更相劝化,必上品上生。

 

【按】此专为极忙或不识字人,所立简易念佛法,及初学由简易入,能择一行持,日日志诚如此,无不往生。若加晚课,或有暇即念,或作务时念佛无间,并广劝化,生品必高。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每日清晨服饰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念,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念心不散,专精为功。名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念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生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作此愿已,礼拜或不礼拜均可,但要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惟将不废,自要其心,必生彼国。

 

【按】此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借气摄心,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如加每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故后此诸祖,均以以作为普摄群机之最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惟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乃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

 

通行早晚功课仪式

 

一、供养

 

佛堂惟供西方三圣像,佛前供香、花、灯、果、水等,倘力不足,供清水一杯,上香三枝,灯花听便。上香时,应默念或朗念香赞:

 

愿此香华云 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世间难信法

及诸上善人 普熏诸众生 皆发菩提心 同生极乐国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二、礼拜  拜时,应先合掌,诚恳立念或跪念:

 

一心顶礼,娑婆世界,大慈大悲,人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至诚忏悔:我及众生,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空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四宏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宿世现生诸父母 历劫祖宗及怨亲 同仗如来慈悲力 接引往生安乐国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旷劫

 

所杀食衣诸冤命 十方被杀诸众生 悉获度脱生净土 愿佛慈悲普摄受 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共以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一拜

 

一心顶礼,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大慈大悲,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菩萨圣僧。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诚发大愿:愿我及众生,

 

共消三障诸烦恼 共增福慧与寿考 普愿灾病悉消除 往生圆成菩萨道 一拜

 

三、念诵 合掌坐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三声

 

佛说阿弥陀经 一遍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即往生咒三遍接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四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数百声或数千声。不论高声低声或默念,必须口念耳听,字字清晰。坐念或绕念均可。但绕念须由东至南,或西至北,顺绕有功德。不可逆绕,有罪过。念毕再念:

 

阿弥陀佛 坐念或止静默念,百声或千声。念毕,再合掌跪念或立念:

 

南无阿弥陀佛 三声或十声,拜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 以下跪念各三声或十声,或各合掌立念毕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 三声或十声,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三声或十声,一拜

 

四、回向 跪念回向偈:

 

愿我临终无障碍 阿隬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灵洒吾头 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 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华开后见慈尊 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 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 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如 毕竟当来得成就

 

五、三皈依  对佛合掌念: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一拜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一拜 和南圣众 三拜,课毕。

 

附录 莲池大师新定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旛,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按】初学佛者,功课繁简,可依闲忙酌定,兹举一例,非定规也。如课毕,‘代为父母师长,暨历劫怨亲,礼佛三拜,求生净土。’并加念大悲咒一至七遍,观音菩圣号百至千声,祈祷:‘干戈永息,国运昌隆,众生安乐,世界和平,化娑婆世界为极乐世界。’更佳。因大劫当前,危难莫测,常志诚念观音菩萨,必蒙寻声救苦,转危为安。纵定业难转,亦可仗菩萨及佛力,往生西方,而出苦海。如有所求,随意祈祷,只要心诚,有求必应。

 

善导大师临睡入观法

 

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

 

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发愿已,正念入观,或临睡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但办专志,必如所愿。

 

【按】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在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愿于每日晚课后,或临睡时行之。

 

何显慈居士睡眠摄心法

 

睡眠念佛,固不恭敬,宜右侧卧,右手枕头,左手安左股上,此名吉祥。观想自身跪在佛前,两手合掌,恭敬默念,不可出声。床头倘有时钟,借以助念更妙,直念到昏睡为止,夜醒亦然。一生睡眠,耗去光阴大半,如此摄心念佛,是废时利用,功效最大。倘提神久念失眠,可令心止息,修卧禅法。放下身心,一念不生,与坐禅同。久习此定,虽睡眠而不颠倒。在家人事务繁多,此时自由,可力修此法,无上功夫,即于睡眠中得之。

 

【按】东坡云:‘唯五更可勾当自家事。’无论在家、出家、均宜力修此法,久则睡眠中亦能念佛不断。但不可提神过甚,只要心念心听,即易入睡,不致久念失眠也。

 

二、克期精进 得坐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佛示一至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乃克期取证也。末法众生,修诸功德,信愿不坚,废弛恒易,尤应克期,方发胜心,以成胜行。兹节录古德精进法要及佛七规式,以便遵循,而期现证。

 

三峰大师追顶念佛法节录

 

念佛要一心不乱,只以一句佛名,极力追顶,猛之又猛,情识一断,则过去事思量不来,未来事卜度不著,现在境心识不揽,三心断绝,谓之前后际断。此因追极念极,一闻一见,触境遇缘,逗断心路,直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物我同消,一法不立,目前如大圆镜中所现森罗万象,了无一点可指拟分别,荡然身心,如云去来,此个光景,名为一心不乱,到此便无心可乱故也。若不到此境界,虽有暂时清净,亦是小歇场,清净时便有,动乱时便失,动乱且失,况临极痛若闷绝时耶?可见平生小小静境,是心意识边事,至闷绝时,则意识聪明主宰,都用不著心。经云不心不乱,盖我佛亲指极则工夫,不过执持四字佛名,一句顶一句,一声追一声,如猛将提刀捉贼,努力直前,无少憩息,如此兼程,定能射马擒王。此等工夫,不是穷年累月宽做得来的,亦非做到老死方才著紧成的,只在健时一日间一做,做断心识,得前光境,便可放下休歇,即到闷绝时极痛极苦,正与当初前后际断时一样,归根贴体,如水归水,似空合空,岂不自在?应自知功夫不在佛名功德上著脚,只在追顶极力四字上成功耳。劝同门善友,依法念一日看,若一日不成,将养一日再念。或连念二日,消停再念。或连念三日四日以至七日,或一月中猛念一日,七日者,我佛宽约程期者也。若念处不紧,致一七不成,调养精神,七之再七,以必得一心不乱为期。

 

凡做追顶念佛工夫,不论僧、尼、道俗,皆可勇为,但须男女分坛,不得溷滥。入期之先隔宿,夫妇分单,小床清卧,五更沐洗入坛,放空心识,关闭外缘,杜门绝事,作礼三拜后,不须多礼。推一有智者为首领,调理大众,提起阿弥陀佛四字,一追一顶紧紧念去,不可高声伤气,不可逼气动火,不可默努伤血,不可轻松养识,不可沉静堕昏,坐、立、行各半枝小香,周而复始,均匀不断。饮食、入厕、更衣等,一例是佛,不得说话。早粥小食,中斋夜粥,随时腐菜,勿得繁费生心。但只四字佛,如高山放水,汹涌有力,遮拦不住,放舍不得,自然意地流注,心识无从栖泊。念至二更时分,若倦极,不妨各就单睡一觉,起来依旧再念,一日或两日,若身心俱倦,不妨大放一日一夜,沉睡到醒,如觉精神抖擞,重新念起,再一日二日,消息行之,念念相应,心心不换,如直念到七日,或厌倦,不妨出期,俟健再起。以做工夫法,不可与昏沉、散乱或掉举打搅,若怕昏、散、掉举,只管排遣,正与昏散、掉举作对,转 转多,不如放身一睡,昏散、或掉举自灭,精神倍旺,拈起洪名,十分精彩,目前雪净,一声一色,正是打断心识处,妙不可言,但不可藉此贪睡耳。须知做工夫到极处,若不放歇,生起阴魔,或生病苦,皆为太执不会调摄之过,主事者须细思之!

 

【按】念佛贵在平时用功,先有歇手处,落得毕生作快活人,临终决定往生。此法最妙最稳,愿趁健康时拼猛做到,免至临终时手忙脚乱也。虽年老身衰,气力不足,亦宜善自调摄而试行之。

 

憨山大师十二时念佛规制节录

 

凡念佛会建立,随人随愿,广狭不一,若力大则堂多,力微则堂一,人亦如之。但人不论多少,均分六班,昼夜班各二时,照香轮流出班礼念,皆静多动少,不繁不乱,而佛声不断,则妄想不生,如相呼相唤,不昏不散,动静一如,自他不二,寤寐恒常,是为第一如意妙行。饮食亦宜如法调之,务使内外一如,人我两忘,是非俱泯,而道场之安恬寂静,亦无如此之妙者。

 

【按】此日夜念佛不断之第一精妙法,若人少不能分为六班,或在家一人精进,昼夜各念二时,余时可放念佛片或念佛带以代之,随闻默念,较念佛会尤寂静也。

 

妙空大师结期持名法节录

 

结期者,结七日之期也。若独自结期,可用干粮、水果、生姜、麻油四种为食物,炉香,灯油、蒲团、坐椅、棉衣、风帽、净桶、草纸、八种为为用物,此外一概不留,便可七日中不与人来往,畅然念佛。当知念佛之境,孤寂最佳,高低随宜,缓急随分,打成一片,正在此时。若四五人偶然同聚,作念佛会,务先约束,而后开口,单念四字,一字一鱼,用小引磬专击陀字,不得参差错落,反致纷心。

 

【按】真正打七,因缘难遇,独自结期,或邀三五净友结期精进,可随时随地自由发心,纵军公人员之忙碌,亦可将慰劳假,废时利用。

 

截流大师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节录

 

择清净广厦为七堂,中奉弥陀圣像,悬诸华旛,然灯烧香,七日不绝,但以香光供养,不用蔬、果、赞、吹等。左右各设长桌一张,亦用香炉供具严饰桌外各设坐椅四张,中央向佛设长桌一张,与左右桌齐,各离二尺许,可通出入。桌上供疏文一道,大炉一座,华烛供具,大炉一座,华烛供具,须令相称。桌外放蒲墩四个,左右近壁,若无禅床,则多设坐位,以便随班退坐。同行净侣,定十二人,分为三班,每班四人,首位司引磬,记持佛号,以千声为度。次位司小鱼,后二位司巡察,见班中昏散者警之。中央面佛为第一班,近一人为班首,即是七主。右边东向为第二班,近上一人为班首。左边西向为第三班,近下一人为班首。佛前上下两长桌,各置引磬、小鱼一副,用过随放桌上。凡七堂设施,须于隔宿事事周备。同七缁素,亦须隔日齐集,沐浴已,预请主七师分班定位,教示演习,每班绕佛百声,即归位换班,于旋绕中间,蓦鸣大鱼六下,以代食梆,三班如法出堂,至斋堂绕念,鱼止接板,结板接佛,归堂旋坐,一一指教明白,令众委悉,以期中戒语,不便指授,故须预习也。习已,各自至诚礼佛,求佛加被,令七昼夜中所作成办,不起内外魔障。事毕早息,毋致疲劳。

 

第一日五更报钟鸣,众起盥漱毕,用汤点,入堂,主七师鸣引磬,礼佛三拜,各依位立定,举香赞,诵阿隬陀经,声须和缓。往生咒三遍,起赞佛偈,即称佛名。中班鸣引磬二下,问讯旋绕。左右班端坐默随,若昏散重者,当微动唇齿,免坐忘间断、并落昏沉无记性中。神气清明者,当闭目静听,一心缘佛,使心中佛号,朗如贯珠,不杂不断。首班绕毕,立于下边,于陀字上鸣引磬一下,次班即从座起,从容出位,于佛桌边一行立定。首班复鸣引磬一下,又四五声佛后,于陀佛二字上连鸣引磬两下,即止佛问讯,就右边空位坐。次班接佛问讯,旋绕如前,佛号毕仍立于上边,三鸣引磬,末班起座出位,于下边接佛旋绕,一如前式。次班复就左边空位坐,默随佛号。如是三班,周而复始,从旦至暮,佛声不绝。每称念一千,默随二千,绕行一千,安坐两千,庶身口不疲,劳逸均等,凡旋绕毕,但看无小鱼桌边,方乃就立,则上下永无差误矣。十二人外,不论缁素多寡,亦分三班,行则随行,坐则退坐。

 

斋堂铺设圆位,三面长桌相接,惟下方中央少空通行。四面近壁皆可回绕。三时粥饭外,午前加食一餐,蔬菜止二簋,两人共之,每餐行食毕,鸣梆六下,堂中闻梆声,不论何班,绕念如常,至疏桌边,班首置数珠于桌上,取引磬鸣二下,问讯。。左右班起,同声称念,班首带引磬,从中路向佛绕行,仍从中路出堂,待本班缁素行尽,余两班次第随行,不得越乱。到斋堂右绕一匝,候末班到齐,班首即鸣引磬一下,止鱼停佛,各随所到处就坐,不得推前逊后,或抽身离位,随坐随食,不用问讯念诵出生等。旁悬板椎一副,预令沙弥立板椎边,候小鱼停止,接板念佛,每声鸣板二下,众等食时,一心缘佛,不可须臾放逸。食讫,班首于南字上鸣引磬一下,沙弥即于陀佛二字上连击二下,结板。众齐出位,亦不问讯,即起佛右绕归堂,一依前次,班首行至本立处,鸣引磬二下,问讯,置于桌上,仍取数珠绕佛,余班归原位坐。其左班西向者,须顺旋至桌边,从末位进,毋直归,毋逆行。凡归位出班,及有事出入,须安详徐步,不得踉跄疾走。入夜日光初暝,供疏桌上亦燃长烛,此后约每班两回绕念六千佛竟,俟下班接佛绕行时,七主出位鸣引磬一下,堂众皆起同声绕念,约十数匝后,七主于下于中央面佛立定,三鸣引磬,结小鱼一阵,止佛,众皆面佛,鸣引磬,同念发愿偈云:弟子众等至心发愿:

 

愿命终时神不乱  正念直往生安养

面奉弥陀值众圣  修行十地胜常乐

 

于末三字缓鸣引磬三下,即礼佛三拜,归单就寝。宜防三业,正念寝息,不得作余事,说余语,起余杂想。亦不得礼余佛,诵余经咒,纵有恒课终身不缺者,亦皆停止,宁于七日后追补,以免间断夹杂,乌得称为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乎?寝息后,两炷官香将尽,香灯师预通厨房办面水汤点,即鸣报钟。此后六日入堂,礼佛已,即起赞佛偈,不诵经咒,余如初日行持。

 

期中请护七师二人,为一期外护,凡缁素随喜,毋令入堂,惟专为念佛来者,乃导入礼佛三拜,即送随班绕念,或送左右班后,不得揖众共语。若未满期欲去,但礼佛而出,不用别众。缁素于七前预到,发愿终七者,必须终竟一期,不同随喜之例。倘年高有疾,力难支遣,可密启护七师,乞其写帖转达七主,或绕行时少坐,或入夜后早息,当破格方便之。次安香灯一人,司炉火香烛之事,遇烛暗则剪,香尽则换,众赴斋、则守堂不出,众就寝、则看香定夜,须老成者充之。若疲乏时,与护七师更换寝息,不可失事误众。行者二人,司茶水洗沐等事,午前行茶两次,午后不拘次数,入夜复行一次。每行毕,随收器荡涤,俟绕念班坐定,还须补行。凡盆水浣濯,众所需待者,皆当尽心供办,护七师须随时经理,毋令懈废。

 

满七之日,入夜六千佛竟,俟下班接佛后,主七师如常鸣引磬,三班同起,绕念五百声佛,主七师于佛桌东首向佛立定,鸣大磬一下,众皆面佛,鸣第三下时,随接钟鼓一通,鸣大鱼,跪称观音、势至、大海众、各十声,如晚课例,小净土文回向,礼佛十二拜,菩萨三拜,三自归毕,随鸣大磬一下,众相向侧立,主七师至下方中央,展具礼佛长跪,众称‘南无大乘常住三宝’,护七师宣疏毕,仍鸣小鱼,诵往生咒送疏,不拘遍数,结咒已,念发愿偈,问讯,回至佛前,众同展具作礼,三拜收具,问讯,鸣引磬,引众出堂,诣主七师室中礼谢。主七师同众至护七师处及诸执事师处,巡疗叙谢讫,然后归堂圆礼,为一期事竟。

 

【按】此系事例,凡参加打七者,功夫先已纯熟,七日加工,克期取证,不须开示,讲开示,即打闲岔。道场共修规矩,必曾随喜,况又预习,无庸罚例,恐严罚徒资纷扰也。若以胜难遇,必须严罚,方能制止放逸,助成胜行,有原规式罚例在,请参酌行之可也。

 

王耕心居士克期求证闭关专念十法节录

 

专念之法,有五要于戒。五要者:

 

一择地 当以丛林古刹、及僻静园林为得所,必外远市嚣,内绝宾客。行道之室,当以三楹独院为率,以西楹供佛,宜东向悬西方三圣像,或供阿弥陀佛金像,惟设金案、香炉、蒲团、各一,设坐必倚东壁西向,别无余物,所以净心目,绝外录也。东为卧室,惟置卧榻衾枕及必用衣服、笔墨纸砚茶具、行厕虎子之属,余皆屏弃。

 

二择人 护关服役,必择笃实之人,乃无忘忽之虑。须嘱其屏绝外人,不得阑入关室,及禁绝附近喧扰,克时传送饮食盥汤、衣服溺器,洒扫下钥等。如有意外之事,当写简付之。必终日不离,不得或勤或惰。

 

三预约 当入关之前,预嘱家人及护关之人,设遇父母、师长,或自染危疾,及意外之事,必须出关者,方得寄书专请出关,余事不得妄请。必俟期满之次,日书请出关,俾一心念佛,庶无计日之扰。

 

四克期 初学虑有差误,先克小期以习之,少则十日,多则二三十日不等,修习纯熟,再克大期,当以百二十日为定程,春夏以正二三四、或二三五月为节,秋冬以七八九十,或八九十十一为节,以避严寒溽暑,裸袒围炉之扰。此为中下立说,若上根求道之士,不顾身命,惶恤寒暑,勇猛直前,决无退惰,以现证为期,非此所能限制。

 

五仪轨 一、回向发愿:入关之第一日,先以黄纸庄书愿文,焚香礼佛如常课仪毕,诵愿文一遍,即于佛前火化,退坐念佛。此后百二十日内,惟专念阿弥陀佛四字名号,不复再萦念他事,直至出关而后已。愿文有云栖大师西方发愿文,但删去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九字,别增伏愿百二十关期之内,径获一心,遂证三昧。若不通文义之人,只礼佛默祷,惟求一心不乱,及当面见佛,不必执著愿文也。二、执持必失:口惟诵佛,诵不得住;心惟忆佛,忆不得住;耳惟听佛,听不得住。饮食便溺时,口虽不得诵佛,心可忆佛。既卧亦然,及寐及已,已醒复续,此专念之定法也。口不诵佛,是为外断,心不忆佛,是为内断,外断犹有不得已时,如有内断,是心不在佛,尚何专念之有?佛室内惟行人得入,跏趺平坐皆可,不得倾侧忘敬。倦即经行,当缓步安详。不得短衣,夜卧惟解长衣,不得去内衣。早则五更,迟则黎明,好睡者无妨早眠,不得迟起昼寝。入关前当沐浴更衣,关内不得再浴废事。不得观书、写字,或流连外庭卧室。早起入佛堂时,礼佛一次,余时礼佛,虽无定次,皆不焚香,亦不持珠记数,惟期满焚香礼佛始退。

 

五戒者:入关后、一禁语 此口舍念佛外,不得复作他语。二屏事 此身舍念佛外,不得复营他事。三持斋 食怕纯素,不得少杂荤酒。四谢客 舍执役人外,不得复见一客。五防退 舍父母、师长及自身危疾、或意外祸患外,不得无故出关。

 

以上五要五戒,总为专念十法,是为真修实证念佛三昧之正诀。一期未证,可订续期,果能终身不懈,必有现证之日。

 

【按】如照前法七之再七,仍未得一心不乱,惟有闭关专念,一期未证,继以二三四期,必获现证而后已。弘一大师云:‘掩关应专念佛,每日须礼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易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晚间可不点灯,惟佛前供琉璃灯可耳。闭关时,不谈话,不晤客,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护关者,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亦可并供参考!

 

三、饬终助念 凡人临命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非三昧久证,不易得力。况眷属谙利害,每以世情破坏正念,功败垂成,惜哉痛哉!若当此时,得人开导助念,虽平生未曾念佛者,亦易生信,耳闻佛名,心缘佛境,一心正念,即可感佛接引,往生西方。此最紧要关头,必须特别注意!兹节录古德饬终法要及助念仪式,普劝遵循,期皆往生。

 

善道大师临终正念往生文节录

 

凡人命终欲生净土,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形,超生净土,受无量乐,脱生死苦,乃称意事,如脱敝衣,得换珍服,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凡遇病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及看病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话,家中短长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若病重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当同声念佛,助其往生。待气尽多时,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士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医药初不相妨。若杀物命,为药求安,祭神祈福,但增罪业,反损寿矣。此法僧俗男女,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死生事大,须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能相代,思之思之!

 

【按】此文见善道大师念佛镜后,文首明书‘知归子问善道和’而非善导,遍查善导和尚全集,并无此文,世传为善导大师者误也。愿以此法精进受持,并以此文贴向目前,令时时见之,免至临终忘失也.

 

慈照宗主临终三疑四关节录

 

三疑者:一疑我生业重,修行日浅,恐不得生。二疑心愿未了,贪嗔痴未息,恐不得生。三疑我虽念佛,临命终时,恐佛不来迎接。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故念佛人要谛信佛经明旨,必生疑心。经云: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忆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接向九莲,令辞五浊。苟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今以三说,消彼三疑:一、业本虚妄,心净即空。二、情同梦幻,醒归何有,自肯息机,贪嗔随断。三、功专念切,自心佛现。皆不必疑也。

 

四关者:凡夫虽有信心念佛,或宿业障重,合堕地狱,承佛力故,将轻换重。若因病苦,悔悟身心,投诚归佛,当生净土。无智之人,不了此事,却我今念佛,而有病苦,反谤弥陀,因此一念恶心,径入地狱,一关也。虽持戒念佛,而口谈净土,心恋娑婆,不种出世善根,惟求俗缘利益,致临终遭病,怕死贪生,妄信师巫,杀戮生命,祈祷神鬼。缘此心邪,无佛摄护,流落三途,二关也。或因服药,或被劝逼,破戒用荤,丧失善根,临终追赴王前,任王判断,三关心。临终系念家财,爱恋眷属,心放不下,失却正念,堕鬼趣,或为蛇犬,守护家庭,宛如存日,四关也。故杨提形言:‘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修净业者,要当酌实蠲浮,思专想寂,念念弥陀,全身放下,但能坚此一念,便可碎彼四关,则净土莲台,的非遥矣。

 

【按】三疑四关,确为往生障碍,但能深信切愿,一心念佛,则三疑断而四关破矣。

 

优昙大师临终警策节录

 

凡念佛人欲生净土,每念世间一切无常,成必有坏,生必有死,若不亲闻佛法,则舍身受身,轮转三界,四生六道,无解脱期。我今有缘,得闻正法,得修净业,惟佛是念,舍此报身,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永脱生死,不退菩提,此乃大丈夫平生之能事也。才有疾病,正要向前,坦荡身心,莫生疑虑。直须西向正坐,专想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及无数化佛,现在其前,一心念佛,声声不绝。于诸世间一切事务,不得思念贪恋,若或心念起来,急称佛号,于念念中除灭罪障。若病人昏困,不能自念,看病人当方便警策,劝而谕之,如此用心,助令命尽,只此一念,决定往生净土,命若未尽,自得安宁,慎勿妄起留恋之心,当存自存,当死须死,但办往生,何须疑虑?

 

【按】死生有命,当于病中,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慎勿留恋疑虑,致失正念,仍堕轮回。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节录

 

世间最惨者,莫甚于死,而举世无一能幸免者,故有心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也。不知佛法者,任随业流流转,直无法可设。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泹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重病难痊者,宜发孝顺慈悲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往生之据,意本佛经,愿见闻者,遇此因缘,悉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可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渐至圆成佛果而后已。此全仗眷属助念之力,为真孝悌慈惠,以此培己净因,启人信向,久久何难相习成风乎。今为条陈,不致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复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临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感佛发大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恶罪人,临终地狱相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何得以业力重、念佛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还我本有,岂是分外之事。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万不可疑,疑即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生彼乐世,是极快意之事,当生喜心,万不可怕死,怕死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唇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了不可得,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疑其不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婉开导安,忍病人自生正信。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靠医,大命将尽,鬼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无益之事,于念佛便纷其诚恳,而草由感通矣。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而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以念佛为事者,至此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家中眷属,应同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未至将终,当分班念,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莫说为父母尽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己福尸,长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使病人听不明白,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获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为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余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于临终助念。初起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怕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皆当如此,不可念一起,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必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当随众念,若用世间俗情,是推人下海,情虽可感,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情面,贻害病人分心耳。

 

第三切戒搬动器泣,以防误事。病人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悲痛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则嗔心生,而佛念息,随嗔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受心生,佛念息矣,随情爱心去,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如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致生嗔恨及情爱心,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生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神识未离,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生,此之罪过,实无量无边。愿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推亲下苦海,邀一般无知识者赞其能尽孝也。

 

【按】临终三要,确为成就往生之依据。顶圣眼天生等,谓人气已断,生善道者,热气由下而上升,生恶道者,由上而下降。如通身冷透,碓头顶独热者,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若眼处独热,则升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堕饿鬼道。膝盖独热,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堕地狱道。此由人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假为心。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可带业往生,切勿专探征验,以致误事为。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节录

 

病未重时可服药,但须精进念佛,必作服药愈病之想。病重时可不服药,应将一切家事及自身,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求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病反速愈,因心专诚,能灭除宿世恶业也。若痛苦甚剧,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轻受,以速了偿也。若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遗嘱应于健康时书写,付人保藏,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或坐或卧,皆随其意,若自觉气力衰弱,尽可卧床,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痛苦,任其自然,不可勉强、。倘自言欲沐浴更衣,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否则,皆勿强为,免加剧痛苦,破坏正念,不能往生。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瞻视。以余经验,神经衰弱者,病时其畏引磬及小木鱼声,因声尖锐,刺泪神经,反令心神不宁,尽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磬、大木鱼,其声宏壮,能起肃敬之念。或念六字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可随时改变,万必固执。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能尽力助念,乃于亡者有益。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命终念佛毕,即锁房门,防人误触亡者。须经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湾,不久即可活动如生人。殓衣宜用旧物,新衣在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不宜用好棺,做大坟,此皆不利亡人。七七日内延僧荐亡,以念佛为宜,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实益,印光大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若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大利。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讥议。开吊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生命,不利亡人。出丧仪文,切勿铺张,应为亡者惜福。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临命终时,为人生之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亦须自己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劝早预备才好。

 

【按】修持固在平,而吃紧尤在最后,此大师摘录古今嘉言及经验之谈,应预嘱家属切实遵循,并愿早备资粮为要!

 

饬终津梁助念仪节录

 

接引佛像面东,全众坐佛案两旁,家属代行人拈香礼拜,行人面西,坐卧不拘,合掌听念跟念,声默均可。

 

一、 先总念:照前章通行早晚功课仪式三四两项念诵。

 

二、 分班念:初念从赞佛偈起,以后换班,但念一句佛号。

 

三、 最后休止时:即行人全舍暖觉以后,全体齐念佛号、三菩萨名号,及回向偈毕,加念:

 

助念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按】印光大师云:‘此系未至临终时之仪,若至临终,即从赞佛偈起,接念佛号。’惟行人念佛工夫,深浅不同,难皆预知时至,若病重时长,请人助念,既难持久,直待临终时方请助念,又恐耽误。且屋小或住医院,不便助念,或住乡村,念佛人少,家属助念,亦或少或无,助念因缘,难遭难遇。如用念佛录音片或念佛录音带助念,较为方便,可日夜续放,不虑间断,既持久,又省力,倘无道友助念时,此片即助念良友,与缁素助念,无二无别。如遇重病,即于床前常作助念往生之演习,以免临终时手忙脚乱也。愿多提倡,普遍推行,实为保护成就行人往生之方便中最胜方便。如辗转倡导,俾普天之下,咸知其益,各皆依行,则所有亡人,皆能神超净域,永离苦海,其为功德,惟佛能知。

 

念佛法要卷四终

 

《返回世间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财政税务学校 镇雄新闻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西宁市审计局 芜湖爱卫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鸠江区人民政府 阳信政府 湖南钟祥人民政府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 胶州人才网 胶州人才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金诃藏药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吉安市环境保护局 镇雄新闻 镇雄新闻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永安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澧县政府门户 澧县政府门户 阳信政府网站 阳信政府网站 芜湖市司法局 芜湖市司法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包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芜湖旅游网 芜湖旅游网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金诃藏药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尖扎县政府网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南纪检委 黄南纪检委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政府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农工党青海省委员会 青海省水利水电 青海省水利水电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审计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市国土资源局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农业科技信息网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萝岗区教育信息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人才网 德清县司法局 德清县司法局 武康街道社区网 武康街道社区网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德清县风景和旅游管理局 中国IC频道网 中国IC频道网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技师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胶州网 胶州网 广东易发网 广东易发网 中国设计之窗 中国设计之窗 盐津网 盐津网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肝病药物网 肝病药物网 全球IP通信联盟 全球IP通信联盟 NexCom Expo NexCom Expo 胶州房产网 胶州房产网 人生佛教网 人生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