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卷第四)

 

守培法师著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四

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

 

五更除余疑圆成如来密因。二。初疑问。二破疑。初四。初赞佛德。二述自情。三申所疑。四请开示。今初。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降伏魔外曰大威。拔济人天曰大德。两边不著。直指中道。曰第一义谛。即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善演者。即以世法而演佛法。若离世法而演佛法。则不足为善矣。

 

二述自情。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增一云。善说诸法。广别义理。诸弟子中满慈第一。善说法者。必善闻法。善说法者闻此法尚不能知。余可知矣。是以满慈子于此文有为众人代问之必要也。蚊蚋。小飞虫也。虫小声微。逾百步外聆之。则杳然若无。聋人。喻小乘不聪也。逾百步外。言小乘人于大乘法相远也。蚊蚋。喻大乘微细法也。本所不见。喻小乘人不闻大法之名也。何况得闻。言小乘人既不闻大乘之名。何况能知大乘之道乎。换言之。小乘不但不闻大乘之法。亦复不闻大乘之名。今虽得闻。犹未详细。故曰。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此叙疑情之因由也。阿难虽悟。习漏未除。言阿难闻前妙法。已知法法皆如。故曰悟。无始以来习气犹在。故曰。未除也。如已了色声本是真如。而见声色时。不知不觉自然而说声色。此即惯习之气未消之一证也。习漏若销。则往昔所分别之诸名相皆空矣。无漏者。小乘已了分段生死也。虽是无漏大阿罗汉。闻此大乘妙理。亦只知其大概而已。总未能明白晓畅。故曰。尚纡疑悔。委曲曰纡。于法不能直接了当也。法理未明。故生疑也。闻法不切。故自悔也。

 

三申所疑。二。初疑诸相发生。二疑诸大相融。今初。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如来藏。清净本然。即一念未萌。万法未生以前之如来藏也。忽然发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无中生有。正是可疑之处也。设如水上之泡。忽然而生。灭不复起。则已可疑矣。今之诸世间相。生住异灭。次第迁流。灭而复生。终而复始。似有人主使之势。而实无主使者。此更可疑也。

 

二疑诸大相融。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

 

从来陆地必无水。有水非陆地。地水不相容。有水必无火。有火必无水。火水不并立。并立必相陵灭。有实必无空。有空必无实。实空不俱遍。此系世间不易之理也。今云。四大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大异常情。故曰。我今不知是义攸往。攸往。即所归属也。言上来所疑之理。不知归属于何处也。

 

四请开示。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上来所举之疑。疑即迷也。迷蒙心光。如云阴天日。愿假如来大慈之风。荡开我等迷惑之云。就此钦敬渴望我佛如来慈悲教诲。

 

二如来破疑。二。初许说。二正破。今初。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已证四果。不受后有。故曰漏尽。三界已超。所作皆办。故曰无学。漏尽无学。皆阿罗汉之别名也。以下所说之法。不但为初心者说。亦不但为小乘人说。其说者乃三乘俱备。上下兼收。故曰。普为此会。胜义者。即义理之最胜也。小乘出世法。对世间法名为胜义。以对待而成故。非真胜义。今舍小乘而说最上乘。离却二边。灵光独曜。法无再上。故名真胜义也。沉空滞寂。不发大心。名曰。定性声闻。此等声闻。住于偏真。不求进取。又名法执未亡。著于涅槃。然皆智劣之故也。二空者。人我空。法我空也。小乘了五阴无我。名人我空。趣于寂灭。名法我未亡。此即未回心之罗汉也。今云未得二空者。如阿难等。小果未圆。才发大心。二我皆未了也。上乘。即大乘。大乘为诸乘之上故。罗汉。乃小乘之通名也。一乘即上乘。又名菩萨乘。以声闻为第三乘。缘觉为第二乘。故以菩萨为第一乘也。寂灭场地。即成佛处。言生死烦恼皆寂灭故。阿练若。此云寂静处。谓万缘皆息之地也。小乘见诸缘而不究竟。故非真阿练若。大乘了诸缘即真。息无所息。无处不是真阿练若处也。以不落偏真。从性起修。全修在性。性外无修。故名正修行处。以上如来所许。皆大乘妙法。为破小乘之迷执。令归于清净宝所也。

 

二正破。三。初破妄缘以除诸疑。二破妄因以断疑根。三合破因缘圆成密因。初四。初因迷生妄。破空性疑。二觉不生迷。破不空性疑。三万法一体。破空不空性疑。四结明三如来藏之说意。初四。初误认觉明。为生妄之因。二迷己为物。为成妄之缘。三因缘和合。故诸妄不断。四总结前文。了忽生之问。今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此科文。有四小段。由初至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此牒前问也。自汝常不闻。至宣说斯义。此举昔法也。自佛言。汝称觉明。至则无所明。此验今解也。由佛言。至又非觉湛明性。此显妄因也。性觉者。性中之觉。未起相分也。本觉者。妄觉之本。已起相分也。其觉虽一。时处不同。故分性本也。性觉无所缘之相。以妙体彰明。故曰妙明。本觉以妙体而为所明之相。故曰明妙。性觉妙明。谓能明之心不可思议。本觉明妙。谓所明之境不可思议。此灵知之心。知于自体。则名为觉。故下云。有所非觉。知于外相。则名为明。故下云。无所非明。觉明虽二。体即是一。众生不知。以明明觉。或以觉觉明。皆成妄因也。为复性明。称名为觉。此问以明为明觉也。为觉不明。称为明觉。此问以不明为明觉也。满慈答曰。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满慈不了迷情。故同众生。以有明为觉。不以无明为觉也。殊不知有明正是无明之妄本耶。又明者。有有所明。有无所明。且不知满慈所云之明。指何明而言。故再问云。汝言明觉。此明觉为有处所而明耶。为无处所而明耶。若无所明。则同不明。成无明之觉。故曰。无所非明。若有所明。则同外物。不名觉义。故曰。有所非觉。如是有所明。无所明。二俱不成。若云无明。则同暗昧。又非觉湛明性。有明无明。义皆不成。此明妙觉明性。离诸名相。不可思议。而显满慈妄称明觉。由此一念之差。世界众生。皆从此起。若问山河大地云何发生。即问汝明觉云何而起。了得明觉起处。即了得山河大地起处矣。

 

二迷己为物。为成妄之缘。二。初迷真。二成妄。今初。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性觉必明者。明即觉。觉即明。觉明一体。本无是非也。妄为明觉者。妄谓觉是所明也。所明既立。则是非生矣。以不知觉外无明。而于明外立觉。故曰妄也。言到妙觉明性。不但凡小无开口处。即三世诸佛亦无开口处。以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故。满慈不解此义。信口而答。故被佛诃为妄为明觉也。须知此错。不在觉明明觉之颠倒。而在明外有觉。觉外有明。明觉对待。皆成妄也。有觉即明。明即觉。觉外无明。明外无觉。绝待圆融。谓觉明为是。明觉为非。实不知明觉觉明。皆不免是非也。佛说性觉必明。不落是非。善解者。要得义亡言。若执佛言为是。亦成法病。祈善思之。

 

二成妄。三。初成细相。二成粗相。三总结成。初二。初细中细相。二细中粗相。今初。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觉是本体。故非所明。因于觉体。妄起所明。故曰。因明立所。此立所明即业相。因有所明之妄相。故有能明之妄心。故曰。生汝妄能。此能明。即转相也。

 

二细中粗相。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一念未生前。全体是性。故无同异。由一念妄明。生于无同异之性中。即于觉起明想。故于空起暗相。能明所明不同。故曰炽然成异。炽。明胜也。能所相对。即现相也。又名境界相。即五大种性。现于七识心中。如镜照相。未起分别也。

 

二成粗相。二。初粗中细相。二粗中粗相。今初。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异彼所异者。于世界之异相。复立虚空之同相。异中生异。故曰异彼所异。因世界之异相。立虚空之同相。故曰因异立同。此即分别智相也。又于同相中发明无同相。如于虚空中复分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故曰无同。又于异相中发明无异相。如有情与有情同。无情与无情同。故曰无异。此无同无异。即由同异上相续生起。是为相续相也。此二相。为六粗中之细相。故曰粗中细相。

 

二粗中粗相。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如是。指前同异诸相也。诸相浑杂。于分别智中生灭相续不断。故曰扰乱。即执取相也。因执取而心为之扰乱故。两两相待。而生劳相。即计名字相。相待即有有无生灭。大小高低等。种种对待之名相故。劳久发尘。自相浑浊。即起业相也。尘劳烦恼。即业系苦相也。以上粗细相。名义出起信论。

 

三总结成。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起。即动也。世界迁变不停。故曰。起为世界。静。即不动也。虚空无生灭去来。故曰。静成虚空。虚空无分别。故曰。虚空为同。世界有千差。故曰。世界为异。此皆生相也。彼无同异。即从虚空世界中分别而出。对待而成。别无他法也。然此差别之相。皆由一念妄动造作而成。故曰真有为法。此有为法。推其本源。皆因认明为觉。和迷觉为物而成。以上已答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问。以下再明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三因缘和合故诸妄不断。三。初明世界相续。二明众生相续。三明业果相续。初三。初生四大成世界。二四大变化成万物。三万物互助成不断。今初。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烝。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真空性中。本无明暗之相。由于觉性妄起明相。望于顽空。则成昧相也。由有觉明空昧相对待故。觉实于空虚之中而摇动。则风大生焉。执持世界者。世界立于空中。而不下坠者。风力所持也。觉明因空而生摇。坚执明相而成碍。碍即有质之色法。世界有相。皆因坚固妄想凝结而成。如结水成冰等。金宝。指五金玉石等。乃凝之最坚固者。以明觉而成立此坚固之相。故有金轮。然觉体本无坚相。由执明之念久久熏成。如炼土砂而成金铁也。保持国土者。国土处于水轮之上。而不散失者。金轮保持之功也。国土之有金轮。如人身之有筋骨。保持血肉。而能成立也。此即地大。坚觉宝成。此反照地大一句。摇明风出。此反照风大一句。因风鼓金。金金相摩。而火大生焉。变化性者。万物非阳不生长。非阴不消灭。世间生灭变异。阴阳消长。皆火大烝发之力也。宝明得火光之烝而生润。故有水大。含十方界者。十方世界在华藏海中。如江海之含洲潬也。此四大生。则世界种成矣。

 

二四大变化成万物。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大而世界。细而微尘。皆由四大和合变化而成。其变化而有种种差别不同者。皆由四大多少正助不同而成。如火性上腾。水性下降。以水助火。则成洲潬。以火助水。则成巨海。互相资助。故曰。交发立坚。坚即巨海洲潬之体质也。海虽水性。由火助成。故海中有火光常起也。洲潬虽是燥性。由水助成。故洲潬有河常注也。又火胜水劣。火挟水土而腾。故成高山。山是火水所成故。击石成焰。融石成水也。如水胜而土劣者。水抽土性而成草木。草木是水土所成。故烧木则成土。绞木则成水也。以上所成。虽曰二性胜劣。实则四大全俱。以多兼少。故略之耳。如草木多分水土。少分火风。非全无火风也。何以故。如木中之水。虽甚寒而不冰。故知兼有火性也。草木见风而摇动。故知兼有风性也。又草木无阳性。及条达性。必不生长故。

 

三万物互助成不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四大互相资助。而发生一切妄境。复由妄境助发妄业。故曰交妄发生。妄业因也。复生妄境。果也。由因成果。果复为因。果果因因。递相不绝。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不断。

 

古解此文。有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者。正脉斥为大违经义。近有毁此经者。藉为口实云。五行。乃此土方士之言。非印度所有故。又云。佛经皆言四大。独此经言五行。故知此经。乃中国伪造也。正脉虽明此经。不应配合五行。而未指出非五行之实义。更为辨之曰。五行中有木行。此经虽云草木。却不得与风金水火同日语。何以故。四大是单纯性。草木是组织性故。如经云。土势劣水。抽为草木。可知草木是四大组织所成之法。非大种性也。若以四大组织之草木。与四大合为五行者。然则。江海洲潬山石等。均四大组织而成。皆可与四大平论。如是千行万行亦有。何止言五行耶。从此可知言五行者。实是附会其说。非此经实有五行也。此经风金火水亦如他经四大。金即地大故。言此经有五行者。乃不识五行之真义也。

 

二明众生相续。三。初分开妄明成六根。二六根造业成四生。三四生轮转成不断。今初。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明妄非他者。言明之妄。其过非他。即认明为觉之咎也。咎。过也。所见之妄境既立。能见之妄心不能踰越所明之理。以是因缘。眼止能见色。耳止能听声。乃至意止能知法。六根不能超越六尘。六根依六尘而生。离尘则无根故。以有六种妄尘成就故。由此分妄明而成见觉闻知。即六根性也。见属眼根。闻属耳根。知属意根。觉属鼻舌身三根故。若无觉明。则六尘无由成就。六尘不成。六根何具。六根不具。何明妄境耶。以此可知明妄非他。觉明为咎矣。

 

二六根造业成四生。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成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众生相续不断者。虽由自业为因。然必有同业之助缘。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又如磁石吸铁。两不相离。故曰同业相缠。同业者。彼此皆有人道业。或同有三途业等。故名同业。合离成化者。离故身。合新身。故成变化也。佛说人死后。故身已舍。新身未得之间。名中有身。若生缘未成时。所见如墨。若生缘熟时。则有业光发明。以有光明故。则有色相可见。故曰。见明色发。色即同业之父母。以有所见故。即趋其所。彼时中有生。男者爱母。女者爱父。起淫欲想。故曰。明见想成。男者见父。女者见母。异自所欲而发嗔。故曰。异见成嗔。男者见母想男。女者见父想女。同其所想而成爱。故曰。同想成爱。父流之精。计为己有。故成生身之种。母纳其精。想为容身之处。故成受生之胎也。如是父母交遘之事发生。而能吸引同业之中有受生也。羯罗蓝。此云凝滑。初七日之胎像也。遏蒲昙。此云疱。二七日之胎像也。经云。住胎七七日。人形始成。此略言二种也。若三七日。名闭尸。此云软肉。四七日。名健南。此云坚肉。五七日名钵罗奢佉。此云肢节。六七日发毛爪齿位。七七日具诸根。则人形成矣。卵胎湿化。四种生像也。随其众生所有之业而应之。如想多则受卵生。情重则受胎生。多交合。则受湿生。喜离散。则受化生。情想合离之四业。感受胎卵湿化之四生。然世间生像虽有种种不同。其出发点。只有二。一者有情境。二者无情境。心与情境未会合。但生悬想者。此为卵生。故曰。卵唯想生。心与情境已会合而生情爱者。此为胎生。故曰。胎因情有。心与非情境合而未离者。则感湿生。故曰。湿以合感。心与非情境合而已离者。则应化生。故曰。化以离应。胎卵二生著于情境。故有父母。湿化二生。著于非情境。故无父母也。情非情境虽异。能生之心不出情想。以合感亦情故。离应亦想故。总而言之。四生之生。不外一念妄动而已。想即念之生相。情即念之住相。合即念之异相。离即念之灭相故。

 

三四生变化成不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情。想。合。离。即四种生缘也。更相变易者。或胎生转变为卵湿化。或化生转为胎卵等生。四生更互转变。皆由业所感。如情多于想。则沉下水轮。若想多于情。则飞于空中。故曰。随有受业。逐其飞沉也。以此四生。展转流变。是故众生相续不断。

 

三明业果相续。三。初妄起三事成业因。二互相还报成业果。三因果循环成不断。今初。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彼此互相联络。曰想爱同结。情结不休。曰爱不能离。如父母子孙。世间情爱最深者是也。相生不断者。其父生子。子复生孙。故生生不已也。父子相生。惟淫欲是成。故曰。则以欲贪为相生之本也。欲而云贪者。即想爱同结。爱不能离。以致生生不已也。因贪爱而有身。故一切爱中莫过于爱身。是以一切众生。同有滋身之思想。因滋自身而欲杀他身。滋不能止。即杀不能止。是故四种众生。随其强弱。递相吞啖。如此弱肉强食。因贪而杀。是杀以贪为本也。人强羊弱。故人能食羊。羊死则复为人。人死则复为羊。即强不终强。弱亦不终弱也。因果循环。非但人羊如是。十生之类。无不如是也。恶业俱生。言因此盗食。影响他恶。乃至无恶不作也。穷未来际。言还报亦无了时也。由贪滋自身。故盗食他肉。如是盗食。亦以贪为本也。盗者。不与而取也。由有贪心。而起杀盗淫。三业成。而生死之因遂成。

 

二互相还报成业果。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汝负我命。汝转生来。当还我命。此为杀果也。我负汝债。我转生来。当还汝债。此为盗果也。如是展转相杀相盗。故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无有了期也。汝爱我心。言女爱男之厚待心也。我怜汝色。言男爱女之好颜色也。此为淫果也。如是互相绸缪。故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无解脱时也。

 

三因果循环成不断。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众生生死烦恼之果报。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前世三业之因。而感报今身之果。复以今身之杀盗淫。为将来之业因。因果循环。以是因缘。众生业果相续。无有断日也。

 

四总结前文了忽生之问。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以上三种相续。众生自性中初无此事。因于自觉。妄起明想。如前富楼那云。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而成明了知性。即见性。因有能明了之妄见。而发生所明了之妄相。此所以云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从妄而有也。复由妄相。熏染觉性。转发妄见。生住异灭。次第迁流。如是因缘。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终而复始。无断绝时。世间众生。昧失本来。流荡忘返。反以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为本来有。为绝不可少之物。为最快乐之场。甘受生死烦恼之苦。才闻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非是实有。即谤为邪说。或责以破坏世间相。如是贪著世间之心。牢不可破。苦哉苦哉。俗人不明真相。情犹可原。学佛之人以相为宗。反对真性。大可哀也。

 

二觉不生迷。破不空性疑。二。初承前起疑。二立喻复破。今初。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若此妙觉。指众生本具之妙空明觉而言也。本妙觉明者。言此妙觉。不因有相而有明。亦不因无相而无明。本来是妙觉明性也。若此众生妙觉。与诸佛妙觉。不增不减。众生妙觉。既然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妙觉。亦应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否则。不应云无增减故。如来今时。已了万物皆空。得妙空明觉。不知山河大地。有为习漏。当于何时而复生耶。彼不知山河大地之生。由于妄为明觉。妄为明觉。即不明本觉。谓之无明也。若无此问。无明之理不明。或谓无明是本有。由修行而灭。故佛不再生。如此解说。无明与觉性并立。则有认妄为真之过。或谓无明是后生。有生故有灭。如此解说。觉性能生无明。如来定有生无明时。殊不知无明非本有耶。非后生耶。生相全无。是故谓之妄想也。明此妄想。即为破无明。其实无所破也。无明是假名而已。言生已错矣。言再生更错矣。

 

二立喻复破。五。初立迷方喻。二立空华喻。三立金矿喻。四立木灰喻。五合无生法。初二。初立喻。二合法。初二初迷无本。二觉不迷。今初。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迷。喻无明也。人。喻众生也。聚落。喻真如也。惑南为北。喻迷真认妄也。如来问迷。因迷因悟而有。即问无明。因妄而有。因真而有也。彼答亦不因迷。又不因悟。显无明无生处。故非真实。有生处。即非虚妄故。迷自无根。云何能生哉。悟与迷相反。云何能相生哉。

 

二觉不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迷人不识南北。一经悟人指示。从此更不复迷。如众生正在不识真如时。忽逢如来指示。此人既破无明。从此更不复有无明。此显众生迷而有觉。诸佛觉而不迷。觉是本有。虽然暂失。终有得时。迷是虚妄。一觉便了。何能复生耶。若能复生。即同本觉。何名虚妄耶。

 

二合法。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迷无来处。故曰无本。如空中华。故性毕竟空。众生一念未生以前。清净觉性中。本来无迷。如迷方之人。本无颠南倒北之心。迷南为北之时。似乎有迷。其实正在迷时。迷人心中并未增迷。既悟已后。悟人心中亦未减迷。如是而迷。而非真迷。迷而不迷。故曰似有迷觉。以非真迷故。一觉其迷。迷即消灭。觉何曾生迷哉。岂但觉不生迷。一切处皆不生迷。迷毕竟空故。言谁生不生耶。

 

二立空华喻。二初立喻。二责问。今初。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翳喻无明。华喻诸有为相。翳除华灭。如无明灭。而诸相空。愚人于华灭处。更待华生。如富楼那。问佛已灭有为习漏。何时复生。为愚为慧者。乃欲问者自审也。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如真如中元无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而众生妄见。有诸生灭。见诸佛灭相。众生生相。已是颠倒妄见。若问诸佛灭相。何时复生。则狂妄痴人而已。如此狂人。愚且不足称。云何为慧耶。富楼那只知依理任性而论。不知其已将自己陷于狂痴之中矣。

 

二责问。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问者。明于空华。而昧于诸相。问山河更出。诚如狂痴。解空华不生。则宛同智人。明于彼而暗于此。明于小而暗于大。怪哉。故世尊责而问之曰。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心中。明相已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耶。汝何异彼于空华所灭之地。待华更生耶。

 

三立金矿喻。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

 

金在矿中。与土沙夹处。如真心在众生中。与诸有为相夹处。一经煆炼。成为精金。更不与土沙复杂。如众生一经修炼。成为纯真之心。更不与诸有为相复杂也。

 

四立木灰喻。

 

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草木一炼。则成灰烬。不重为木。喻诸佛将诸有相。修观成空。更不复生诸有为相。

 

五合无生法。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上来立喻以成。次当合法。前立四种譬喻。总显更无复生之理。如来菩提之正智。涅槃之真理。一离有为。诸幻化相。亦不复生。故曰。亦复如是。然此一法。而立四种譬喻者。有义存焉。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者。此喻声闻人。转生死成涅槃。不复成生死也。其金纯一。更不成杂。此喻缘觉人。观缘生性空。成一真性。不复成诸法也。空华已灭。不复更生。灭翳去花。此喻大乘菩萨。渐修断证无上菩提。不复成二边也。迷人已悟。不复更迷。一指便悟。不落痕迹。此喻最上乘人。顿证菩提。破无所破。证无所证。此四喻。粗看似同。细玩则浅深迥异。不得一概而论之也。

 

三万法一体破空不空疑。二。初牒问。二破疑。今初。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陵者。侵夺也。征。问也。此按定问端。申下答义也。

 

二破疑。三。初立喻。二责迷。三合法。今初。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沉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然。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虚空。喻真妙觉明也。群相。喻色空诸法也。日照则明等。略出不拒之事实也。于意云何下。问其诸相之生处也。且日照时下。假明发挥诸相。无有生处。全是假名。无有实体。喻水火地空。有名无实。全体是心也。以无实故。不成陵灭。体即心故。无不容耳。当知是明下。双标性相也。非日非空。喻诸法之相非真心也。不异空日。喻诸法之性。即真心也。同是相妄。故无陵夺也。同是性真。故无不容也。

 

二责迷。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如上非日非空之喻。已了空地诸相。元是虚妄。无有来处。不可指实矣。认虚妄之法为实有者。已不智矣。更问陵灭不陵灭。有似认空华者。更望空华结为实果。何不智之甚哉。如上不异空日之喻。已了诸法之性本真。同归于妙觉明心。而妙觉明心本不是水火。水火元是假名。认火水为实有者。已不智矣。更问相容不相容。可谓不智甚矣。

 

三合法。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真妙觉明。即众生本心。此心含一切相。犹如虚空不拒诸相。故曰亦复如是。以空明下。略出不拒诸相之义。心本不现相。因明而现。所谓觉明为咎也。是以空明。则有空相发现。地水火风齐明。则地水火风齐发现。乃至世出世间所有诸相俱明。则俱发现。如是发现之义。不易明了。故以喻明。水中日影。喻在潜之真如。两人同观。喻两种妄心。一东一西。喻二妄心趣向各别。故有两种妄境发现也。若无人即无日。若有无量人。即有无量日。故曰先无准的。如是一日。可发挥无量日。即一真如。可发挥无量相也。若了日随人现。则不应难日是一是二矣。若了诸相随心发现。亦不应难言。真如一相多相。多相一相。宛转虚妄。无可凭据也。

 

四结明三如来藏之说意。四初背觉合尘故有妄相。二背尘合觉故有真性。三明三如来藏之现像。四结责妄测佛所说意。今初。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众生由迷已后。心常在境。故曰背觉合尘。以心在境故。而有倾夺之相。倾夺者。空来则倾色。色来则夺空。互相陵灭。两不相容也。以众生心在色空。而如来藏随其心而为色空。心遍法界。色空亦遍法界。风动空澄。日明云暗。正示倾夺之境也。众生迷昧于色空之尘。闷绝于净明之觉。由此发起尘劳。而有世间诸相。此如天地之气。闷郁而发生万物也。

 

二背尘合觉故有真性。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妙明。即离诸幻相之心。不生不灭。即不倾不夺也。如来藏。亦不生灭。故曰合。唯妙觉明。即无诸妄想心也。圆照法界者。无前无后。无彼无此。等观一切法。不同众生见彼不见此。顾前则遗后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如观一世界。即观无量微尘。见无量微尘。即观一世界。二边等观。不落偏见。不同众生境。互相陵灭也。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如大世界中现小微尘也。小微尘中。现大世界。二边互容。无大无小。不同众生境。大小各别。互不相容也。以法法融通故。十方世界在一心中。故曰。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即不离此地。周遍十方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此言一即一切也。刹中之毛端微尘。言其大中之小也。毛端现刹。尘里转轮。复言小中之大也。诸佛一即一切大小互容的境界。与众生境界不同。即在尘觉反复而已。以觉随尘。尘有相故。乃多塞碍。成世间小不容大之相也。以尘随觉。觉无形故。乃多融通。成真如妙觉明性。即无大小之相也。须知一多大小等相。咸依众生法比较而有。若夫诸佛心中。远离妄想。故能大小相容。一多无碍。连相容无碍之心亦不有。若有一相不离。即同众生背觉合尘。则大小不能相容。一多不能无碍矣。是故不可谓诸佛实有大小无碍等心也。由世间相。而说妙觉明性。是为吾佛说法之因缘也。若有世间相。无妙觉明性。则无能说者。若有妙觉明性。无世间相。亦无从说起。以此二法展转变化。乃有三如来藏之现像也。

 

三明三如来藏之现像。三。初现空如来藏。二现不空如来藏。三现空不空如来藏。今初。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由背尘合觉。而发真如妙觉明性。尘渐背而觉渐合。约有三阶。初合如来藏。本妙圆心。本者。指众生未动念以前而言。彼时其心。圆满太虚。无欠无余。心外无一法可得。所谓本然清净也。以此之故。二次征心。处处皆非。即本此而说也。此中所非之法。由非心。至非意识界。此系非世间凡夫法也。自明无明。至老死尽。此系非缘觉法也。自非苦。至非道。此系非声闻法也。自非智。至非波罗密多。此系非菩萨法也。自非怛闼阿竭。非我非净。此系非佛法也。檀那。此云布施。尸罗。此云止得。即戒也。羼提。此云忍辱。毗梨耶。此云精进。禅那。此云正定。般剌若。此云智慧。波罗密多。此云彼岸到。怛闼阿竭。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耶三菩。此云正遍知。大涅槃。此云灭度。又云。圆寂。即不生灭义也。以上离有边。

 

二现不空如来藏。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如来藏。本无非相。以破众生有执故。说世出世间俱非。众生不解如来说义。即谓如来藏俱非一切相。不知一切相即如来藏。故此复说即如来藏。以破前非。此节重在妙字。即心成相。不相而相。故曰。元明心妙。此一切心。从非一切相而有。即非去一相。增得一心。犹如世间除一有。必生一空。以若众生除去有相。不生空心。则吾佛必无即相之说矣。阿难于征心后曰。吾乃无心。故有十番显见。头头是见。即本此而说也。以上离空边。

 

三现空不空如来藏。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如来藏。本无即相。以破众生空执故。说世出世间俱即。众生不解如来说义。复谓如来藏俱即一切相。不知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此节重于元字。如来藏。元本之体。本无即相。亦无非相。不即二边。故曰。离即离非。而又不离于二边。故曰。是即非即。此复由妙明心。即一切相。而有此元本之体。即由前二边。而显出此中道也。如世间法。既有二边。必有中道。若众生除去二边。当下歇心。复本心圆。不著于即。吾佛可无此是即非即之说矣。由二处征心。心不可得。故成俱非如来藏。由十番显见。无非是见。故成俱即如来藏。由四科七大。非因缘非自然。故成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来藏。如是三如来藏。皆随众生而言。而如来藏本无言说。莫谓如来藏。本有此三义也。以上三如来藏。明三种境界。一人间。二化城。三宝所。空如来藏。即离人间入化城。即如来藏。明化城虽不是人间。亦不离人间。离即离非。即离化城入宝所。是即非即。明宝所虽不是化城。亦不离化城。不离化城故曰是即。不是化城。故曰非即。以上显中道也。

 

四结责妄测佛所说意。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如来藏心。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离四句。绝百非。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云何汝等。以有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觉道耶。觉道即如来藏心。有所知心者。凡夫以一切有相为所知。二乘以一切空相为所知。以有所知。即有能知。凡所测度。皆不离二边。虽测度如来无上菩提。亦成非相。或成即相。所以陵夺不容等也。如来知见。圆融无碍。一知一切知。一见一切见。无前无后。无思量分别。故能如此。而众生语言。说空则遗有。说有则忘空。不能圆融无碍。有思量分别。故如是。世间语言。只可以表示世间相。不能入佛知见。虽说佛法。无上菩提。亦成世间相。终不能入佛之知见。无了相之智故。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诸乐器。虽有妙音。若粗鲁之人弹之。只发粗鲁之声。终不能发妙音。非乐器无妙音。乃汝无妙指也。汝等与众生。不能入佛法圆融无碍之境者。非境界不能圆融。乃汝无妙智也。故曰。亦复如是。汝等宝觉真心。各各圆满。与我无异。如我之举动。无不是佛事。假若按一指。海印三味中。亦能发生光明。而汝等之作为。无不是生死因。假若妄心暂举。则尘劳已先起矣。何况更加思量为作哉。此何故也。由爱恋小乘。得少为足。不发大心。勤求佛道耳。如禅宗。同一句话。悟者说即是。不悟者说即非。话同而说者不同。即如同一乐器。有妙指无妙指故音别。

 

二破妄因以断疑根。二。初问妄因。二破因疑。今初。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觉而称宝者。言觉之尊贵也。觉遍十方。故曰圆明。此句重在圆明。显心之大用也。远离二边。纯一不杂。曰真妙净。此句重在净字。显心之妙体。不与诸尘相伍也。心者。兼体用而言也。如此妙心。我与如来共秉。不分上下。故曰无二圆满。此从本来而言。非富楼那现在之心。与如来之心无二圆满也。无始妄想。即根本无明。无明无始。故曰无始妄想。我当初遭逢无明。常在轮回。妄想相续。无有出期。今幸逢佛。得成小乘圣果。然只证偏真。未能满证。故曰犹未究竟。以修证未究竟故。所以不能知妄想之因由也。世尊功圆果满。诸妄圆灭。独露真常。妄想之始末。悉已阅历。定能知其妄想之本因也。是以敢问如来曰。一切众生。宝觉圆明。真妙净心。何因有妄耶。此疑从前妄明。继续而起。谓已明山河大地等。从妄想起。而妄想又不知因何而起。蔽觉心之妙明。受生死之沦溺。故有此问耳。妄因若明。疑根冰释矣。

 

二破因疑。二。初明妄本无因。二明真性常住。初三。初立喻明因。二显妄无生。三结成无因。今初。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已了山河大地无状忽生。觉明为咎之义。故曰除疑。不知妄之所因。疑根未断。故曰余惑未尽。亦小乘证果未至无余之义也。梵语演若达多。此云祠授。祷祠而生也。镜喻能生。无明分别心之境也。镜中头。喻佛也。眉目可见。喻佛有智慧光明也。己头。喻自心佛也。不见面目。喻自心佛智慧光明未发也。魑魅者。山泽之怪。以喻众生也。无状狂走。喻无故起妄想也。以此而问满慈。满慈曰。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以此无故而狂。欲其自省。无故而妄也。心狂者。由心而狂。狂即心也。心外无狂故。狂歇即心。狂外无心故。心起即狂。正狂之时。心亦不失。狂歇之时。心亦不得。何因之有哉。问。演若达多。以镜照面。因此怖头而狂。若不照镜。则狂无由生。如斯镜也。不亦狂之因乎。何谓无因而狂耶。答。因有二义。一亲因。即能生之种子。二疏因。即助生之外缘。此因云者。第一亲因。非疏因也。以无能生自种。而妄作生想。故曰妄想。若无外缘而有妄者。则妄自本有。妄即非妄矣。若镜真是狂因者。当人人照镜。人人皆狂。今独彼狂。而余人不狂。可知彼之心狂。非镜能生狂矣。若再追求。余心皆不狂。独彼心狂。是何故者。余人已了镜中之头。即我之头。故不狂。惟彼不了镜中之头。即自之头。故无状狂走。是故狂即自狂。无他故也。以是观之。狂与不狂。亦非全然无故。毕竟经验不同。众生无始以前。觉性圆明。于真如自体上妄起分别。无经验故也。诸佛由妄复真。觉性圆明。于真如自体上不复妄生分别。有经验故也。无经验者。智慧即无明。有经验者。无明成智慧。此众生与诸佛不同之故也。识得镜中之头是影。则狂心不起。认镜中头是真。则狂心生。合法。识人身是幻。则妄心不起。认人身是真。则妄心生。认影为真。无因而成因。因因相续。无有已时。

 

二显妄无生。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觉非真妄。而不离于真妄。故曰妙觉。以能觉真妄。故曰圆明。此句标心体也。心体本具之圆明。能遍照不思议之妙境。故曰本圆明妙。此句显心之用也。不识心之本体。妄生分别。故名曰妄想。又名无明。以此体用双彰之心。今已称为妄矣。云何而有因哉。若有所因。即有根本。云何而名妄哉。如此反复显明。妄无所因。然诸妄虽无因。以不了无因故。妄以为实有。即以无因之因。展转相因。不了无因。名之曰迷。因因成果。果复为因。故曰从迷积迷。因因果果。经历尘沙之劫。无有了期。众生处于生死之中。固不能自觉无生之理。虽佛发明。本来无生之理。犹执迷而不能返妄归真。以此迷因。因迷而有。求迷因者。愈求愈迷。故如此耳。若识迷本无因。则妄无所依。如火离薪。尚无有妄可生。欲何而为灭哉。诸佛离妄。而得菩提者。为众生说诸妄想。如寤时人说梦中事。梦中非真有事。如诸佛非真有妄可离也。向如来求妄想之因。如向寤时人求梦中物。任尔心之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哉。梦中之事。因梦而有。有因之事。尚不能取。况复妄本无因。本无所有。汝今向我求取。何能得哉。

 

三结成无因。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演若之无因而狂。犹众生之无故而迷也。正狂之时。头本不失。狂歇之时。头亦不得。以无得无失故。无因而狂也。众生迷时。心本不失。悟时心亦不得。以无得无失故。无因而妄也。妄性如是。因何为在哉。

 

二明真性常住。二。初缘断真显。二衣珠喻明。今初。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欲究竟圣果者。无须向外驰求妄因。汝但于世间。业果。众生。三种境上。不随分别。随分别者。即七识随性分别心。拣六识计度分别也。世间。指一切万物而言。于世间分别好丑。则起盗心。业果。指自身而言。于业果分别苦乐。则起淫心。众生。指一切有情而言。于众生分别人我。则起杀心。是名计度分别。为六道之生因。若无此分别。则六道之三因不生。三缘之根断故。则汝心中六识狂心歇。则了三界生死。证偏真菩提。于世间。业果。众生。三种境上。不随分别者。于世间不作世间想。于业果不作业果想。于众生不作众生想。无世间。无业果。无众生。是名不随分别。心于境不起分别。即不相熏染。以不熏染故。则九法界之三因不生。三因不生。即三缘不相续。则汝心中七识狂心歇。歇则世出世间二种生死皆了。即证究竟菩提。而汝胜净胜明之心。本来周遍法界。不从人得。即不从外来也。何藉劳苦修证哉。肯者。骨间肉也。綮者。筋络连结处也。劬劳肯綮。言切骨之劳苦也。以此观之。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教人歇分别心而已。狂心若歇。菩提自得。是为正修行。不了正义者。起种种分别心。忆得菩提。徒劳辛苦。诚可谓盲修瞎练矣。

 

二衣珠喻明。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贫者。喻众生。衣喻无明。珠喻菩提。智者。喻佛。得珠者。喻歇心人也。

 

三合破因缘圆成密因。二。初疑问。二破诫。今初。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如来发明山河大地。惟因众生妄想无状忽生。复明妄想无因而有。至此其问者之疑根已断矣。当机复于如来破疑言中。而复生疑。由此一问。不但明因缘之根本。亦且不落自然之边见。因缘自然。二俱排摈。妄缘断尽。妄因不生。则如来密因成矣。阿难。从闻佛说法因缘而悟道。目连等。先学外道法。自知法不究竟。后因乞食次。遇阿舍婆耆。威仪庠序。即便问言。汝师何人。有所教诫。演说何法。比丘答言。我师是甘蔗种。天人之师。相好智慧。及以神通。无与等者。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来妙法。言以所知。当为汝说。即说偈言。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解此法者。则得真实道。舍利弗闻已。即于诸法。远尘远垢。得法眼净。领徒投佛。故亦从因缘开悟也。

 

二破诫。二。初破疑。二诫劝。初二。初就喻推破。二结合正法。初二。初立例。二破妄。今初。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因缘自然。相待而成。如本来不狂。由因缘故而狂。此狂性。即因缘性也。若灭除其狂。而还归于不狂。此不狂性。即自然性也。因缘自然。事相虽多。理穷于此。立此二义。以为破例也。

 

二破妄。三。初约头破因缘。二约狂破自然。三结二执俱非。今初。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头本自然者。本来如是。非今始然也。自指头之本体言。然指头上所具之眉目言。本自其然者。言如是头。自有如是眉目也。无然非自者。言其头之全体皆自然无不自然也。此句为下文何不自然。因缘故失伏线。何因缘故。怖头狂走。此怪问之词也。若自然之头。以因缘故。失其眉目。变为狂性。何不自然之头。以因缘故。而失头之本体而成狂耶。然其头与眉目皆是自然。眉目既可失。头亦应当失。无眉目即非头故。此句应上无然非自义。自然之头若失。因缘之狂义成。今自然之头不失。则狂怖是无因妄出也。明矣。非特本头不失。亦且头上之眉目曾无变易。有何事而藉乎因缘哉。

 

二约狂破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云。狂怖不从因缘出。本狂自然。如本头自然者。是则本有狂怖矣。狂既本有。当有在处。不知未狂之时。此狂潜藏于何处耶。若无潜狂之所。则本狂自然。何足为凭哉。若本来不狂。而名自然者。头本无妄。何为而狂走哉。既有狂走。则不狂自然。亦不能成矣。

 

三结二执俱非。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若悟本头。则非因缘。若识狂怖妄出。则非自然。若本有狂怖。而无潜狂之所。则又非不因缘。若本无狂怖。而今狂走。则又非不自然。以是非因缘。非不因缘。非自然。非不自然。故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耳。若夫合法。则悟本头。即悟自心。识狂怖。即识无明。因无明妄出故。说所出为因缘。复说能出为自然。若了能出之自心。与所出之无明。本无二致。则因缘自然。岂不俱成戏论者乎。

 

二结合正法。三。初会合前言。二重拣非法。三结示正法。今初。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三缘即戏论法。故须断也。断即菩提心。非三缘断外。另有菩提心生耶。亦可知非菩提心外。另有三缘可断耶。三缘即菩提故。非因缘也。菩提即三缘故。非自然也。

 

二重拣非法。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有生有灭。故曰。此但生灭。非不生灭也。若生灭心。即菩提心。无菩提心生。无生灭心灭。菩提心即生灭心。是为生灭俱尽。无功用道。此真不生灭。真菩提心也。若生灭心外。而有自然心者。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有生有灭。非真无生灭也。若以无生灭。名为自然者。此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如砖瓦木石和合。成屋室等。名和合性。非和合。称本然性者。如水土木石等。名本然性。如是和合与本然。同为世间法。无高下也。皆戏论法。非不戏论也。

 

三结示正法。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木石之本然。非真本然。乃对和合而说本然也。人身之和合。非真和合。乃对本然而说和合也。本然与非本然。和合与非和合。四句俱破。故曰。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和合性。与本然性。二性俱离。离性亦离。离合俱非。离尽戏论。方名无戏论法。无戏论法。即正法。亦即菩提心。众生得此。即名如来密因。诸佛证此。即名无上涅槃。

 

二诫劝。二初诫徒闻。二劝修真。今初。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菩提涅槃。乃诸佛智断二德也。明了性理。才得如来因心。故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必须历劫辛勤修证。方到菩提涅槃果地。非徒说闻而已也。如汝阿难。虽能记忆持守。十方如来十二部经中清净妙理。如恒河沙数之多。但增益戏论而已。别无利益。如汝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因而称汝多闻第一。以汝历劫多闻熏习之功。不能免离登伽之难。则多闻无功可自知矣。然汝历劫多闻熏习。又非一时多闻可比。果然多闻有功。何须待我佛顶神咒。令登伽顿歇淫心。得证小乘第三阿那含果。于我法中。成精进林。顿令爱河之水干枯。令汝出离淫缚。而得解脱哉。

 

二劝修真。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秘密妙严。即甚深妙法也。无漏业者。不于善恶诸缘起分别也。善亦不爱。恶亦不嗔。不作善恶之苦因。故不受嗔爱之苦果。阿难历劫多闻。不能离憎爱。正是不如一日修无漏。能离憎爱也。罗侯罗。此云覆障。佛之子也。耶输陀罗。此云华色。佛之妃也。皆已出家成道。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当来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十号具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今之登伽。由神咒力故。销其爱欲。同悟宿世历劫受苦。皆由贪爱。如是积劫贪爱之人。一念熏修无漏善。尚获出缠证果。汝阿难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其宿因高低。天壤不同。汝今不舍声色。尚留观听之心。未成圣果。不修无漏之善。汝非不如登伽也。是汝自欺也。汝何自欺。尚留观听哉。由开卷至此。广谈如来密因之理性。性理既明。必须依性起修。知而不行。与不知等。是故欲令阿难。从闻思修。不得徒闻而已。欲令修行正法。故此先令发心也。问。前云狂心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此云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前后相违。是何意耶。答。歇狂心。即修行也。但于歇狂心外。不得盲修瞎练耳。如修无漏业。离嗔爱苦。非歇心而何耶。若不知歇心。另起修行。是为徒劳辛苦。

 

以上正宗分第一大科如来密因名信解分已竟。

 

二诸菩萨万行名修行分。四。初入门方法。二觉路程次。三文殊请名。四阿难疑问。初二。初阿难得益复请方法。二如来教审心法二义。初三。初叙益。二述义。三伏请。今初。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由二次征心。十番辨见。四科七大等。种种开示教诲。至此已知即妄即真。无真无妄。从前疑妄疑真。真妄之惑。悉皆消除。心悟离诸戏论。无相之实相。离诸妄想。如卸重担。故得身意轻安。如是轻安。自为众生以来。所未曾有。今始得之。故曰得未曾有。

 

二述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阿难虽悟实相。可见而不可即。回思自入尘劳以来。心迷实相。认假迷真。妄作妄为。如蚕作茧。自缠自缚。昏倒如是。不禁悲泪。为欲亲证实相故。重复白佛也。种种因缘者。指上种种开示也。方便提奖。指上种种劝修也。众生失却妙觉明心。常侣无明。故曰沉冥。冥即无明也。生死烦恼。无有边际。其苦如海。故曰苦海。众生不知心境一如。误谓心外有境。心为境囿。今承示诲。乃知心境不二。即境即心。名为妙觉明心。能含摄十方国土。亦能生育十方国土。十方诸佛清净妙宝庄严之佛刹。无不从此心中流出也。亦无不还归此心中也。旅泊人者。言客羁他方。未到家乡之人也。众生背觉合尘。背家散走。故如旅泊。天王者。人天之法王也。赐与华屋者。言阿难蒙佛指示。如来藏性。如旅客得家也。家必须要因门而入。犹如来藏必须要因修而证也。是以阿难既悟如来藏性。必需复求修行之法也。所谓悟者。有二义。一反观自心。亲见本来。此为真悟。又名圆悟。一悟一切悟。智同诸佛。悟后无功用道。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张拙所谓。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者也。二依事推寻而悟者。藉事明心。此名相似悟。亦名解悟。如无风荷叶动。必定有鱼行。虽然悟得确是。终不若亲见一面为当。是以悟后必须修证也。阿难依事解悟。非圆悟也。是以有下文修证之请求。蕅益文句谓。阿难圆悟。非也。若真圆悟者。则无所不知。又何得有下种种请问哉。既有所不知。非圆悟明矣。教师每以禅宗之圆悟。认为圆解。又以己之解悟。作禅宗之圆悟。因此轻视禅宗。谤佛心印。误甚。

 

三伏请。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有学声闻。有家不知归。故如蒙暗之人也。无余涅槃者。生死烦恼净尽无余。是如来究竟涅槃。拣别二乘有余涅槃也。有言小乘见思惑尽。名有余涅槃。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此说妄谬。入涅槃。即证果。不能有二。今言一乘证二果。谬极。灰身泯智。即入有余涅槃。入涅槃之旨。不在灰身泯智。而在证偏真法身也。若不证偏真。虽灰身泯智。非特不是无余涅槃。亦不是有余涅槃。以身体本非自有。不关涅槃故。若灰身名为涅槃者。凡夫亦灰身也。亦可谓涅槃耶。本发心路者。即回小向大之心路也。攀缘。即六识。谓攀缘六尘境也。六识缘六尘。造诸恶业。为生死之因。欲了生死。故须折摄降伏也。陀罗尼。此云总持。即七识心也。总持万法。全归一真。七识缘一真境故。佛知见者。即无所知。无所见也。非折伏六识。不能离凡夫境。得陀罗尼。非得陀罗尼。不能入佛知见。由陀罗尼入佛知见。即回小向大也。若凡夫折伏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即顿发大乘。行无上道。阿难请示修行大乘法门已。为佛作礼。大众立待慈诲。

 

二如来教审心法二义。二。初经家叙意。二如来正说。今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如来将欲开示。已发心未发心的最上乘的修行路。经家先为标名。以下正说。

 

二如来正说。二。初总说。二分审。今初。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绝意舍小。名为决定发菩提心。坚志向大。名为于三摩提不生疲倦。三摩提。即阿难首请之第二义也。修行。乃为发明觉性。觉性圆明。名为行满。修行第一步。名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者。一为能修之因心。二为所修之法门。此二如行人之足目。非此不足以言行。故首当明之。

 

二分审。二。初审能修心。二审所修法。二。初总征。二别审。今初。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二别审。三。初审生灭非因。二审无作是因。三示无作因心。今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生灭因。感生灭果。不生灭因。感不生灭果。如是因。如是果。系佛教之定例也。若以生灭因心。求不生灭果觉。如种瓜而求得豆。故曰。无有是处。

 

二审无作是因。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可作之法。即有生之法。有生故。终从变灭。凡世间可作之法。无有不归坏灭者。此证明有为心。不成无漏果也。惟虚空非可作之法。而虚空终不烂坏。此证明无为心。可成无漏果也。前云。汝但不随世间分别。何藉劬劳肯綮修证等。亦谓凡于一切法起心动念。不论善恶。皆成有为。皆成生灭因也。惟有于一切法不起分别。远离作为。是为不生灭之因也。

 

三示无作因心。二。初以无作成有作。二从有作还无作。初二。初起四大。二起五浊。今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地是质碍性。故以身中筋骨皮肉等坚相为地大。水是润湿性。故以身中血涎涕泪等润湿相为水大。火是热燥性。故以身中暖热相为火大。风是摇动性。故以身中摇动相为风大。由此地水火风。四大缠缚湛圆妙觉明心。而成现前之人身也。湛圆妙觉。如清水也。四大如土沙也。由地大沾黏湛心成身根。湛心则成身中之觉性。地大成鼻根。湛心则成鼻中之嗅性。地大成舌根。湛心则成舌中之尝性。此三根。同为合中知。故同归地大。同名觉性也。水大沾黏湛心。则成耳根。湛心则为耳中之听性。火大沾黏湛心。则成眼根。湛心则成眼根中之见性。风大沾黏湛心。则成意根。湛心则意中之察性。此即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风大而成意根者。意主生灭。风性也。火大而成眼根者。眼主明暗。火性也。水大而成耳根者。耳属肾。肾主便道故。水性也。地大而成身根者。身统诸根。如地载万物身是质碍之相故。是为地大也。舌为脾之苗。脾属土。地大也。鼻属肺。肺属金。金是土之坚相。故鼻根亦属地大也。总而言之。六根皆具四大。为主伴不同。故成六根耳。

 

二起五浊。二。初通喻浊义。二别解浊名。今初。

 

从始入终。五迭浑浊。云和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精明之心。分成六合。非一时顿成。乃由五次迭积组织而成。此根身浑浊之相。所谓浊者。凡二物或多物杂和。失其本然之相者。皆名为浊。未成众生以前。心本湛然。境本无相。由心境组织和杂。而成根身。故名为浊。此中清水。喻湛圆妙觉明心也。尘土灰沙。喻四大也。境是有相。心是无相。境是无知。心是有情。喻水土二体。法尔性不相循也。循。即顺也。一念不觉。无明心起。揽取四大。投于湛心。迭积而成浑浊之根身。如世间人。取彼尘土。投于清水。土失留碍。喻四大变为身相。水亡清洁。喻湛心变为根性。水土之本相失。故曰容貌汩然。心境之本相。汩没于幻身之中。亦如水土失其容貌。故曰亦复如是。是为心境和成众生浊相之由来也。

 

二别解浊名。五。初劫浊。二见浊。三烦恼浊。四众生浊。五命浊。今初。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劫。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即年月日时也。以世界成住坏空为一劫。此以时之最长者名为劫。凡一切物。莫不有成住坏空。即莫不有劫。此劫非本来有。所以成此劫浊者。由空与见。二法相织而成。空即诸法之空性。非顽空也。见即六根互用。六用不行之真见。非见闻觉知之见也。织者。如纱织布。纵经横纬。穿杂浑一也。空遍十方。见亦遍十方。空见不分。见未分者。未分见闻觉知也。空未分者。未分地水火风也。空即见。见即空。空外无见。见外无空。此境入心。如尘土初入净水。失留碍体。以体失故。空相现前。故曰。有空无体也。此心入境。失其觉性。如水得尘土。失其清洁之相。以觉性失故。妄见现前。故曰。有见无觉。由此空见二法穿织。而劫浊之相成焉。此第一迭而成劫浊。劫浊在人身。即生老病死。在外境。即成住坏空。

 

二见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根尘对照。名为见浊。众生之身。乃抟取四大而为体。见闻觉知。同是湛然之心。本无留碍。由水火风土所壅塞。而成留碍。留碍。即六浮根尘。各各不能融通。水火风土。同是无情之境。本无觉知。由见闻觉知于中活动旋转。而成觉知。觉知。即六根中见闻性。亦即七识。此由第一迭中之空觉。再分空为六根。再分觉为六根性。由根与性穿织。而见浊成焉。是为第二迭而成见浊。

 

三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根尘发识。妄想丛生。昏烦恼乱。名为烦恼浊也。忆者。记忆过去境也。识者。了别现在境也。诵习。未来境也。此皆六识记忆力也。其忆识诵习。即由第二重六根性中发生之知见也。知见者。即于六尘境上分别种种名相之知见。与根性之见闻觉知不同也。其烦恼之形容。现于六尘。离尘则无烦恼相矣。其烦恼之性体。由于六根之觉性。离觉则无烦恼性矣。由知见与名相穿织。而烦恼之浊相成焉。是为第三迭。而成烦恼浊。

 

四众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众生之身。朝夕变迁。生灭不停。生生不已。故名众生浊。又轮回六道。生生不已。故名众生浊。众生之浊相。由第三重知见与名相。更起贪恋。即六识攀缘情非情境不舍。故曰。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所作善恶事业。运转不停。牵引识性死此生彼。故曰。业运每常迁于国土。识因与业果。互相组织。而众生之浊相成焉。是为第四迭成众生浊也。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色心连持。一期未散。名之为命。生灭无常。名为命浊。命非本有。乃由第四重识因与业果所起之浊相也。见闻觉知。同一觉性。故曰。见闻元无异性也。众尘隔越。即前四大壅令留碍也。心性本一。由众尘隔越而成六根。故曰。无状异生。六根缘六尘。惟一觉性所知。故曰。性中相知。六根分缘六尘。互不相通。故曰。用中相背。于一体上而现同异二相。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而不同。异而不异。故曰。同异失准。同则相生。异则相灭。生灭无常。由此同异相织。而命浊之相成焉。是为第五迭而成命浊也。以上由湛圆妙觉明心。五迭而成众生四大和合之身。是故现前身之与土。皆是有作之相。

 

二从有作还无作。二。初令反妄为因。二以比喻合明。今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见闻觉知。乃因中四心也。常乐我净。乃果上四德也。欲因中心。契果上德者。必先审择生灭根本。生灭根本者。湛圆。妙觉明心也。依不生灭圆湛性。而成生灭故。即以圆湛之性。旋转其虚妄生灭。伏其生灭。而还其元本之湛圆觉性。得元明觉无生灭性。此可为因地修证之心。如是不生灭因心可得不生灭果觉。故曰。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自依不生灭。至伏还元觉。此系地前三贤之修。所谓缘修也。得元明觉后。为十地之修。所谓性修也。以此观之。学佛法者。首要明了人身根本是无生。然后旋其现前之生灭心。生灭心伏。始得元明觉。由元明觉起修。方可证妙觉果。否则。盲修瞎炼。枉费工夫。吾佛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方成佛果。修行之事非容易也。破劫浊得真常。破见浊得真我。破烦恼浊得真净。破众生浊命浊得真乐。

 

二以比喻合明。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歇妄心。犹如澄浊水。浊水储于静器。。喻妄心缘于生灭之根本也。静深不动。。喻以湛旋其生灭。亦即缘久妄歇也。沙土沉。清水现前。。喻生灭伏。还元觉也。至此三界见思惑尽。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小乘圣果齐此。又名断枝末无明。根本犹在。故名伏而不名断也。去泥纯水。喻四大离于湛心。依正二报皆空。成圆明觉。故名永断根本无明。此为究竟成佛。至此静器净水。明相精纯。虽有搅扰。终不复现浊相。皆合清净之体。喻成佛以后。清净眼缘真如境。虽变现九法界身。随愿受生度脱众生。非为业感。故不为烦恼。而皆合涅槃清净常乐我净之妙德也。众生如浊水故。动静常在烦恼之中。二乘如沉沙土之净水故。静虽合于清净。动即烦恼。诸佛如去泥纯水。动静皆不成烦恼。故常合清净妙德也。此叙第一决定能修之心。非旋其虚妄生灭。得元明觉。不足以为因地心也。决定。即不可游移也。观此可知发菩提心。修大乘法者。必先明得大乘妙理。方得元明觉。得元明觉。始可起修。今之学大乘者。不解真理。即以凡夫生灭心。修世间法。名曰。即妄即真。妄外无真。真妄不二。名为大乘妙道。闻说歇妄。即斥为小乘。呜呼。如此说者。不识真妄。口是而心非。其自误误人甚矣。

 

二审所修法。二。初正修。二助修。初三。初详审六根先示修法之都会。二详示结解预定下手之处所。三选择圆根以契行者之机宜。初五。初令详审。二示结根。三审优劣。四令选择。五释一六。今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详审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凡发菩提心。修大乘法者。决定捐除。弃舍。凡夫诸有为相。有为相者。即有心所为之事也。欲除有为者。应当详细审察烦恼根本。烦恼根本。即初起无明业相。润生三界之元始也。谁作者。即谁作无明业也。谁受者。即谁受三界生死也。作是六根。受亦六根。凡夫以六根为实有故也。若烦恼根本不明。则不能知根尘虚妄。颠倒知见。起于何处。处尚不知。云何而能降伏烦恼心取如来位哉。此故取如来位。所以须详审烦恼根本也。无始发业润生。即是水土相合。为烦恼的根本。欲解生死。必须心境相离。所谓离境者。对境作空观。是为入佛第一要门。

 

二示结根。二。初立喻。二示结。今初。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凡夫有为色相。有结有解也。诸佛无为如虚空。无结无解也。有结而欲解者。必知结之所以然。而后方可解。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亦即不知烦恼根本。不能除烦恼义也。

 

二示结。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六根为烦恼贼之媒。勾引烦恼劫家中之真性而为外尘。由无始精明之心。与四大相织。即结之始生处也。亦即沙土初入净水时也。由有六根成众生。即有六尘成世界。根身器界。咸是真心中之宝。今日虽成根尘。犹缠缚不能暂离。是故众生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也。以上已明生死之结。始于六根。欲解六根之结。当从一根下手。而根又有优劣不同。是故后有分优劣之文。

 

三审优劣。二。初总明功位。二别分优劣。今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众生世界。拣别诸佛世界也。世为迁流者。过现未来。三世常流而不住也。界为方位者。东西南北四方。立定界限。不移易也。东西南北。四隅上下。方位有十。过去现在未来。流数有三。此世界自性中。本无此事。随众生织妄相成。众生之身。贸易变迁。世界之万物。亦随之变易。涉者。互相合从也。所谓有众生。世界亦从之而有也。世界众生。两不相离。彼此依赖。名曰相涉。其界虽曰十方。定方只有东西南北四位而已。何以故。离东西南北。无上下之可言。故曰。上下无位。四隅在东西南北相去之中。无一定之界限。故曰。中无定位。十方除六。故曰四数必明。以东西南北四方。与过现未来三世相涉。以三世涉四方。则成十二数。以四方涉三世。亦成十二数。故曰。宛转十二也。流变者。如一东方过去。流行至于南方。则变为南方过去。流至西方。则变为西方过去等也。三迭者。即三次流变也。如一过去。流变十方。则一过去。变成十过去。以一变十。此一迭也。再以十过去。各各流变十方。十十则成百过去。以十变百。此二迭也。复以百过去。各各再流变十方。十百则成千过去。以百变千。此三迭也。如是以一变十。以十变百。以百变千。故曰流变三迭。一十百千也。过去如是。现在未来亦如是。初一迭。单过去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十方位。每世折去虚位六数。各存四位。三四成十二位也。第二迭。复现在十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百方位。每十世折去虚位六十数。各存四十位。三四成一百二十位也。第三迭。具足未来百三世。流变十方。共成三千方位。每百世折去虚位六百。各存四百位。三四成一千二百位也。以上三世十方。为六根之所缘故。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也。不立第四迭者。以三世相加。第三已具足三世。第四则无以复加故。诸家注释。不解除虚存实。种种凑合。不能确当。楞严文句云。流变三迭。古无的解。幽溪之释。似为近理。幽溪云。第一迭。约四方各论三世。三四共成十二。第二迭。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者。约刹那九世言之。如根本中过去一世。既变三世矣。各各又成三世。三三九世。所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加前根本中一世。故成十世。现在未来二世。各具十世亦然。共三十世。第三迭。于东方三十世。一一变十。共成三百。四方总千二百。蕅益大师。谓此解似近理。余亦未为然。经文明言。方位有十。世数有三。彼开世数为十。合方位之四。违经可知矣。而又不合流变三迭。一十百千文义。兹再以表示之。

 

[流变三迭千二百功德表]

 

 

二别分优劣。六。初眼劣。二耳优。三鼻劣。四舌优。五身劣。六意优。今初。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已总明六根功德。各有一千二百。然六根作用不同。功有优劣。故此于六根中复分优劣。优者功全。劣者三分缺一。如周围四方。四方各二百。四维各一百。三四成一千二百。眼观前面左右三方。计功六百。及前二维二百。共成八百。后方及后二维全暗。四百无功。故曰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也。

 

二耳优。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耳听十方声。无有遗余。闻动。则可迩可遥。闻静。则无有边际。是故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劣。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以出入息为功能。一出一入。各言其功。唯出入相交之中。缺一分功能。故功止八百。

 

四舌优。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舌以言说为功能。世出世间之理。无不能言。言虽有方有分。理则无穷无尽。是故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五身劣。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身能觉触。其所触者。有违有顺。识知违顺。是身之功能。违者。如打击等。身受痛苦。故云违也。顺者。如摩柔等。身受快乐。故云顺也。合则能知。是有功也。离中不知。是无功也。触之离时。能触之物虽不知。而所触之身仍有知。故曰离一。触之合时。能触所触皆知。故曰合双。合双则二分有功。离一则一分无功。如是验于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六意优。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以默然容纳为功能。十方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显包容之广大无涯也。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显包容之深远无涯也。意根之量深远。而且广大。包括圣凡。正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是此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四令选择。二。初示选法。二明选意。今初。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众生生死不停。故喻之以流。然流非本流。因离源而成流。欲流之归源者。当验地之高低。众生欲逆生死欲流。反穷其流之根源。而至于不生灭之地者。当验其六根之优劣。耳。眼。意。三。离中知。鼻。舌。身。三。合中知。故令彼验谁合谁离也。外五根浅显。内意根深秘。故令彼验谁深谁浅也。眼。鼻。身。三。功德不全。非圆根也。耳。舌。意。三。功德圆满。是圆根也。故令彼验谁为圆通。谁不圆根也。前云。四大与圆湛组织而妄成根尘。由根尘熏习业果相续不断。故名业流。若悟圆通根。而逆妄业流。如顺水行舟。不难即到。若未得圆通根。而欲逆妄业流者。如逆风鼓棹。大非易事也。如是圆通根。与不圆通根。较其力能。不啻日劫相倍。日最短时也。劫最长时也。即所谓迟速不同论也。我今备显六根中湛然圆明之性。本来所具之功德作用。有八百者。有千二百者。或全或缺。数量如是。随汝于我所显根中。详细拣择其可修入者。我当发明。令汝增进也。

 

二明选意。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智慧圆满者。头头是道。故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满证菩提。于一一法中。无优无劣。唯根性下劣者。不无拣择也。阿难根性下劣故。于十八界中。无圆融自在之智慧。故我宣扬六根。备显优劣。令汝于六根中详择一根。但于一门深入。入者。返还义。谓远离外尘。返缘自性也。入其一根。令无缘尘之妄。则六知根。一时清净。所谓一根返缘。六根解脱也。阿难悟如来藏性。乃从因缘渐次悟入。虽知十八界。一一皆如来藏性。非圆悟也。故此曰。未能于中圆自在慧。蕅益大师文句特云。阿难圆悟如来藏性。盖未了圆悟与缘悟之异也。缘悟者。从一一法。悟入如来藏。即藉一切法显如来藏。是比量而知。非亲见故。不能圆自在也。圆悟者。直从如来藏悟入。不假借外缘。亲见如来藏。是现量境也。从如来藏发明一切法。则一切无不圆融自在矣。如此渐悟与圆悟。天壤不同。岂可浑说哉。

 

五释一六。二。初阿难疑问。二如来释疑。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六根外流。缘于六尘。名为顺流。六根内返。缘六根自性。是为逆流也。深入者。直达其性之本元也。六根作用。犹如机器。一动则处处皆动。一停则处处皆停。故一根清净。六根皆清净也。

 

二如来释疑。五。初一六俱妄。二一六因缘。三粘脱差别。四证明根脱。五结示真常。初二。初明小果无知。二明一六妄义。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须陀洹。此云入流。小乘初果也。小乘之惑。有见思两种。见有八十八使。思有八十一品。又云。思有十使。见思共成九十八使。初果伏思惑。更不作生死业故。断三界苦谛下二十八使。即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也。众生的世间见。即现前华报。故是苦谛。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即将来果报。是为集谛也。生住异灭。即出世间变易生死也。初果不知根中积习。即不知集谛理也。以不知集谛理故。集谛下思惑未修。集谛下十九使见惑未断也。天台教云。声闻初果断三界八十八使尽。彼不知见理不明名为惑。见惑若尽。谛理分明。则无所不知矣。此云然犹未知根中积习。非见惑而何耶。见即理惑。思即事惑。理无所修。事尽则理彰。故彼积习要因修所断得。世间分段生死之理。尚未周知。何况此六根中生住异灭之变易生死。分齐头数。焉能知得哉。

 

二明一六妄义。二。初总标。二别明。今初。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二别明。三。初明一妄。二明六妄。三遣妄计。今初。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六根若一者。则根根可互相融通。故难云。耳何不见。是耳为耳。不能与眼通也。目何不闻。是目为目。不能与耳通也。头奚不履。是头为头。不能与足通也。足奚无语。是足为足。不能与头通也。如是六根各别。非一明矣。而云六根是一者。不即成为妄言乎耶。

 

二明六妄。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根性本无名相。不但言一是妄。言六亦是妄。何以故。如今日之法会。阿难以口来问法。世尊宣扬法门。阿难则以耳闻佛言。身来承受。口。耳。身。三。合成一事。如是六根。有互相关系。非独立性也。若果然六根互不相通。则口来问法。当口闻法。口领受。何关身耳耶。此故言根是六者。亦是妄立假名。非实义也。

 

三遣妄计。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以上发明根性一六。俱成妄计。是故应知。非一者。终落于六。非六者。终落于一。言六言一。皆非究竟确论。而汝之根性。元来非一。亦复非六。而所以名一名六者。由无始来。一念不觉。认假违真。真沦妄替。如是颠倒。故于圆满湛然之真性。分而成六。此凡夫境也。从众生之六。起小乘出世行。转六而成一。此声闻境也。须陀洹。名为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名六销。反流全一。故云一犹未亡。六。即识也。一。即根也。又六。即六识。一即七识也。凡夫以六识为心。小乘以七识为心故。

 

二一六因缘。二。初喻明一心生因。二别说六根依缘。今初。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虚空如圆湛性。群器如四大种。群器入空。故空有异。四大入圆湛。故圆湛成六根。除群器而观空。则空成一体。除四大而观圆湛。则圆湛成一性。因六成一。一亦非真。是故凡小虽云一六。而圆湛终不成一。亦不成六。如彼太虚空。本非同异。世人虽说同与不同。而太虚空终不随彼成同与不同也。如是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之一。且非实有。何况更说是一非一哉。众生之六根。反流全一之一。亦非实有。亦无非一之可说。故曰。汝之六根。亦复如是。

 

二别说六根依缘。六。初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意根。今初。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见则为明。不见为暗。明与暗。是色尘也。色本无明暗。由明而形成暗。由暗而形成明。明暗由互相形容而有。即此明暗二种妄尘。为眼根之依缘也。以有明暗二尘故。于妙湛圆明心中。黏其湛然之性。而发见精。见精转映于明暗二种色尘。结其色相而成眼根。黏者。染著也。是此色黏心而发见。心映色而成根。心色互织而成眼根也。眼根之本元。即四大明暗之性。以未经染心所缘。未带假相。故目为清净。名眼体如蒲萄朵。依形式而名也。浮根四尘。即地水火风。藉此四尘。浮根于外面。因此见精发识。而能外流奔于色尘也。眼之奔色。而不奔于余尘者。眼根本于色尘。同气相求故也。四大。四尘。皆地水火风。循业发现。有分段形式。故名尘。未发现时。无分段形式。周遍法界。故名大。若此四尘。是声香味触。则眼根可闻声。可嗅香。可尝味。可觉触。体所具故。今不然者。故知非也。有云。眼体如蒲萄朵。是胜义根。浮根是浮尘根。六根各有浮尘胜义二种。又云。胜义根。凡夫虽不见。得天眼通者能见。余谓根决无有二。经云。浮根四尘。谓藉此四尘。浮出根性。不得以四尘再作根说也。若依彼说。则众生各有十二根。吾佛于大小乘典。只说六根。未闻有说十二根故。佛既未说。吾不知彼之所说。根据何来也。如此经说六根。由初生至完成。由完成转至本元。一结一解。此经解说。最为微细。亦未曾云有胜义浮尘二根也。胜义根。即清净四大之根元也。现前色根。乃浮根之尘。非根也。为识之增上缘非亲因缘也。本经前云。眼坏。眼识犹生。可证现前肉眼是浮根之尘。非生识之根也。识若从肉眼生。肉眼坏。识无所依。应即消灭故。总之。根性是一。决不能说根有二种。

 

二耳根。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动静。即声尘也。自性中本无声尘。因二物相击而有声也。声起名动。声销名静。耳根即依此动静二种妄尘而起也。初则以动静二尘。投于妙湛圆明心中。黏其湛然之性。湛性与声尘黏结而发听精。听精转映于动静二种声尘。而成耳根。是此声黏性而发听。性映声而成根。性声交相组织。而成耳根也。耳根之本元。即四大动静之性。以未现假相故。目为清净四大。以根是四大所成故。不无形式。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新生之叶。卷而未全放也。今以四尘浮此耳根。乃能流逸而奔于声。不奔余尘者。性不同故也。

 

三鼻根。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四大之中。各有气味。总名曰香。气之通塞二相。黏于妙圆。则妙圆变为嗅性。嗅性映于香尘。香尘纳于嗅性。互相交织。而根成焉。鼻之体相。两孔下垂。故如双垂爪。余义如前。

 

四舌根。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四大本具甜苦及淡等味。味未生时。则有恬静之性。味生。即变其恬静。而成种种异味也。以此恬变二种味尘。相参于圆妙性中。黏其湛然之性。而成尝性。尝性映于味尘。绞其味尘。而成舌根。舌之体相。湾而环。故如初生之偃月。

 

五身根。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四大各有离合。总名曰触。正触名合。触已名离。由此离合二种触尘。相摩于妙性中。黏其湛然之性。而成觉精。觉精映于触尘。抟取其触尘。而成身根。身根之体相。上下微大。中间较细。故如腰鼓颡。

 

六意根。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四大各有生灭。总名曰法。法即前五尘影也。诸法现前名生。诸法隐藏名灭。以此生灭二法。于妙圆性中。黏其湛然之性。而发知精。知精映于法尘。揽取法尘。而成意根。成意根之本元。即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前五根对现在境。故皆明见。意根对过去未来二境。故如暗见。以是意根处于身内。如人处于暗室中。外五根如室中璁户。假璁户而能见诸五尘影。故名意思。如幽室见。以上明六根生起之本末缘由如此。

 

三黏脱差别。二。初黏缘偏局。二脱尘互用。今初。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六根中之本性。由彼觉明而成。以有有明之明觉。。则失彼精了之觉明。。黏四大之妄尘。发六根之识光。此明众生六根中之光明。由黏妄尘而成。离尘则光亦无。不能缘于尘外。是故六根黏缘。则偏局于一边也。例如眼根离于明暗二尘。则无见体。耳根离于动静二尘。则元无听质。鼻根无通塞二尘。则嗅性不生。舌根非恬变二尘。则尝无所出。身根无离合二尘。则觉触本无。意根无生灭二尘。则了知无处安寄。此言离尘即无根。根不超尘也。

 

二脱尘互用。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循者。随顺也。不循动静等十二尘缘。即脱离尘缘也。六尘对待而成十二相。如是十二相。非本来有。由变化而成。故名有为相也。于六根中。随便拔出一根之湛性。脱去四大之沾黏而内伏。内伏者。不流逸奔尘也。伏则必归于元有之真性。以离妄明故。发本有之明耀。即正智也。众生因不了尘缘是妄。故受沾黏也。正智发明。则了一切尘缘皆成虚妄。故余五根。亦脱其沾黏也。如是随应拔出六根之湛性。即成圆满解脱也。圆明湛性。性自本然。不因前尘而有。亦不因前尘而灭。是为无生无灭之常住真性。以体不由前尘故。所起知见。亦不由前尘。即离尘而知。离尘而见。故曰明不循根。寄托幻根。而真明发现。真明即圆明。六尘十二相。一时发现。不前不后。是即六根互相融通。无有隔碍。故能如斯也。众生只知六根各别。以六根各别为自然之理。闻说互通。以为怪事。故有后文种种证明。以除其疑也。

 

四证明根脱。二。初引圣证。二引凡证。初二。初引脱根诸圣。二喻圆拔之相。今初。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跋难陀。翻贤喜。殑伽。翻天堂来。骄梵钵提。翻牛嚼。此中六圣。各缺一根。其无根之作用。反胜于有根百倍。可证六用。不在根之有无也。灭尽定。又云灭受想定。即灭六识心也。声闻证寂。必入此定。迦叶尊者。已证罗汉果。法空心亦空。故云久灭意根。即六识攀缘心灭。由圆明心而圆了一切故。不因六识妄心而念事物也。以上六圣。各缺一根。即证明不循根也。余根虽在。亦能圆明者。即证寄根明发也。如是诸圣。证罗汉果者。皆得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可无疑矣。

 

二喻圆拔之相。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圆拔者。圆满拔出六根中之湛性。不循十二缘尘。而反缘自性也。以圆离诸尘故。内心莹净。发生光曜。此光即正智。能照空三界依正故。正智如汤。诸浮尘及器世间如冰。冰由水结。冰销成水。妄由真生。妄灭归真。故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

 

二引凡证。二。初合眼辨物。二自发圆明。今初。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亦辨。知觉是同。

 

世人。即凡夫也。凡夫聚森罗万象之见于眼根。离眼即无所见故。假令世人。急合其两眼。则暗然之相现前。乃至自身之六根。亦不能辨别。凡夫于此。以为目无所见矣。其实不然。何以故。如头与足。同是皮肉之类也。令此合目之人。以手依循身体外绕。彼虽目无所见。绕至头者。自然知是头。绝不误以为足。绕至足者。自然知是足。亦不误以为头。手之辨头足。与目之辨头足。无少差谬。故曰知觉是同。此恐阿难疑前六圣。根缺而能圆明。乃修行功力所致。非本然之性。故此再以世人验之。而令生信也。夫众生本具圆明。概为六根所覆。若人能舍六根。不须外求圆明。而圆明自发。谓余不信。请观下文。

 

二自发圆明。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发明。不成圆妙。

 

缘见者。有所缘之见。即众生妄见也。此见因于明缘之所发生。若无明缘。则见不能生故。暗成无见也。惟不明之见。不假明缘。自然而发。以不假明缘故。有明无明。常常如斯。任何诸暗。永不能昏。缘此自发之见。可知缘生之见是妄见也。不从缘生之见是真见也。若人根尘之缘全销。而缘尘之觉明。焉能不转成圆妙心哉。

 

五结示真常。二。初阿难疑问。二如来开示。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

 

阿难对于正见。如生盲对于颜色。不惟自不能见。虽经他人种种喻明。而盲者终不知如何为颜色。如阿难不了正见。虽经如来种种譬喻发明。终不知如何为正见。是以至此。犹疑离根尘无见。故如此问也。从佛说言。至名目相应。是按定如来前说。因地心要与果地觉相应也。从如果位中。至常住不坏。是明果地觉常住不坏也。从若此见听。至本无所有。是明如来后说因地心。断灭不常也。从云何将此。至七常住果。是反责如来前后相违也。从世尊下。至真实语者。是反复推求。决定如来有前后相违之过。不成真实语者。而如来又非不实语之人。是以请问其详。七菩提果者。非菩提有七种果。乃名异体同也。菩提即正智。别九法界众生之烦恼也。涅槃者。不生不灭。别九法界众生之生灭也。真如者。不变不异。别九法界之妄境也。佛性即自性。别九法界众生之共生性也。庵摩罗即白净识。别九法界众生染污心也。空如来藏者。非前三如来藏中之空如来藏。乃空前三种如来藏之空如来藏。别九法界众生之身相未空也。大圆镜智。即圆明真心。别九法界智未圆也。以此七种。皆是如来果上所得。如金刚王常住不朽。故名七常住果。蒙□者。不明如来所说曰蒙。不舍自己旧习曰□。

 

二如来开示。二。初责迷许示。二击钟验常。今初。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未尽诸漏者。阿难虽证初果。未出三界。生死未了也。徒知颠倒所因者。已知前文妄为明觉也。真倒现前。实未能识者。以前尘为实有。离尘即谓断灭也。此总责阿难之迷也。以下许以开示。以阿难虽有诚心请法。而平常之信世间法之心。未能降伏。故将击钟舂捣等之尘俗事。以除阿难离根无觉之疑也。

 

二击钟验常。二。初矫乱闻声自取断灭。二分别闻声以示性常。初三。初击钟问闻。二击钟问声。三责其矫乱。今初。

 

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此中两次击钟`。两次问闻。大众不了闻与声各别。以声作闻。故云击则有闻。不击则无闻。岂知闻与声一内一外。一真一妄。声有有无。闻无有无。迥不相同哉。以闻声不分故。前云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也。众生认假迷真。验于此矣。

 

二击钟问声。

 

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此中两次击钟。两次问声。阿难大众。回答同前。此问与前问各别。此答与前答相同。异问而同答。已显阿难等将闻与声。矫乱不分矣。闻声矫乱。即心境不分。实则。众生终日著境。不知有心。以迷心故失其自己本来面目。以著境故常受生死轮回之苦恼。此系众生通常之大病。我等学佛者。于此深切注意。痛加改悔。

 

三责其矫乱。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如是彰明较著。以闻为声。以声为闻。闻声矫乱。自不能知。经佛发明。犹不自审。而反难于佛。呜呼。众生昏迷之源如此。皆由终日对境。不加觉察。迷境为心。随众起倒。故如此也。

 

二分别闻声以示性常。四。初拣别闻声。二牒责迷常。三引梦示常。四会通断常。今初。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闻性处于耳根中。犹如人处于室中。人在室中。则室中有事。人必知之。人若离室。室中空虚。则无知者。是故闻性在耳。有声则闻。闻性离耳。则无闻者。钟声再击。理应无闻。今则不然。声起则知有。声销则知无。可知闻性未曾离耳也。闻性若实离耳。则耳如枯木。试问人之初生。乃至命终。何曾有一时一刻。如枯木杳无知觉哉。自然是声尘或有或无。非彼闻性为汝有无也。若云声有闻有。声无闻无。闻随声消者。当此闻随声销之时。谁知无声者耶。以闻性知声有。亦知声无故。可知闻不随声销也。声在闻中。自生自灭。非为汝闻。而生而灭也。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非汝闻性。自有有无也。

 

二牒责迷常。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声之与闻。明明各别。汝尚颠倒。惑声为闻。若夫闻之真性。渊渊莫测。何怪汝昏迷。以常为断耶。然终不应言。离于动静之声尘。及于闭塞开通之耳根。而无闻性也。总言之。内根外尘。皆可云有云无。绝不可于闻性云有无也。

 

三引梦示常。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熟睡。即重睡也。捣练。即浣纱声也。舂米。即杵臼声也。遄。音浅。反复之速也。言才知是钟鼓声。陡然成捣舂声也。梦中六识不起。故不能记忆声尘之动摇。耳根之通塞也。形寐者。即六识不缘六尘也。闻性不昏者。即七识不随根尘分散也。然此闻性。又不但形寐之时。根尘暂分而不昏。乃至汝之身形销灭。四大迁流。命光落谢之时。汝之闻性。亦不销灭。阿难以真常作断灭。误甚也哉。若此断灭。谁续后有耶。夫闻性者。虽非湛圆明性。乃湛圆之少分也。此性起。则为众生。此性灭。则为诸佛。由众生直至成佛。此一期中。皆随此性流转。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也。惟唯识宗云。此是八识。非也。八识即在染之圆明性。无来去故。又七识全是生灭性。但不同六识随形生灭。此直至成佛而灭也。八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性。八识之半分生灭性。即六根性。余半分不生灭性。即湛圆真性。湛圆真性。常住不动。不随业果迁流即八识。非去后来先也。随业果迁流者。即六根性。即去后来先也。是以闻性。不随形消灭。此闻性。从湛圆中发起。若还归湛圆时。即名成佛。从此永无来去。可证众生来去。皆随六根性。(即七识)。非随八识来去也。

 

四会通断常。二。初认尘故断。二守性故常。今初。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众生从无始来。循顺外尘。随逐妄念。(即七识)。故迁流六道。转变生死。从来不曾开兹声色妄念之迷云。悟彼妙常之净性也。由不循所有妙常之净性。而逐诸生灭之妄念故。由是生而复生。皆随杂染而流转也。杂染。即六识心。亦名妄念。以念念染于六尘中。种种差别境故。六根性。各缘一尘。以不杂故。但名染性。离此二者。名为净性。不同众生。随形有无。故名妙常。众生只知有杂染之识心。而不知有清净之识性。故断而不常也。

 

二守性故常。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若弃生灭之杂染。守于真常之净性者。则断相销灭。常光现前矣。弃染守净。即入流忘所也。断灭常现。即转识成智也。根尘识从无明起。暗来明去。故众生无智慧光。明来暗消。故根尘识应时销落也。妄想结成之色相。名为尘。妄识留恋之爱情。名为垢。情想杂染于常性。故名尘垢也。二俱远离。即远离六识之尘相。七识之清垢也。尘垢俱离故。法眼清明。法眼者。观清净法。了诸尘空也。清明者。即无外尘内垢之染污也。如此云何而不成无上知觉哉。从弃生灭。守真常。其中常光现前。尘垢销落。则为缘修。乃三贤菩萨事也。法眼清明。见道位也。从法眼清明。至无上知觉。则为性修。乃十地菩萨事也。此中不修而修。更无歧途。毕竟流入萨婆若海。故而怪问。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四终

 

《返回世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