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八讲)

 

净空法师讲述

 

前面已经将序分介绍过了,今天要给诸位介绍的是正宗分,这是一部经里面,最主要的部份。在本经正宗分,一共是分成三大段落。那么这个三大段,也是就信、愿、行而分的。大概在古德注解本经分科的概念,几乎都是相同的,但是段落的起止,却各有不同。譬如莲池大师,他老人家在疏钞里面的分法,就没有发起序;而是将发起序就列入了正宗分的第一个段落。那么蕅益大师,他有发起序,而且将六方佛判做流通分,那么的确也有他的道理。那么诸位如果看疏钞,看要解,看圆中钞,就晓得古人分判的段落不相同,但是信、愿、行这个三大段的构想,几乎是一致的。

 

那么我们研究这部经,以要解为主。要解这个三大段的名称,第一段是广陈依正以启信。‘陈’是陈说,也就是详细的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也就是说极乐世界那一边的生活状况,无论是在物质的生活,在精神的生活。其目的,是叫我们启信。在第二个段落里面,是特别劝勉我们应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是说的发愿。这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本师,特别劝勉我们。最后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个去法,这是正式地指示我们持名这一种修行方法,以建立行门。那么这是正宗分里面,这个三大段,信、愿、行三大段。

 

这个信、愿、行,是这一部经的宗旨之所在,这是我们要好好地把它记住。这个三科,这个地方很清楚,诸位把它记住。我们在讲解里面,晓得段落,就不必要交代了,大段落会交代得很清楚。这个启信、发愿、修行,这个信与愿叫慧行,那么这是讲前导,它在前面引导正信、切愿。持名是这一个法门里面正修,六度万行是属于助修,所以说一部经的要旨不外乎这三个字。古人又说,‘得生与否’,这个‘得生’,就是你能不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全由信愿之有无’,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这是决定你能不能生。品位高下,就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那个地位的高下;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里面各有三辈九品,所以到那边地位高下,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这是‘全由持名之深浅’,就是我们功夫的浅深。功夫深,你到那边地位就高,品位高;功夫浅,当然你到那边的时候,你地位也浅。如果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建立信愿,这个信愿也不是说建立就建立了,没有那么容易。这个法门诸位要记住,这是难信之法门,所以必须要把大乘佛法的道理要了解,净土法门的原理要懂得,你的信心才能够建立,你的愿才真正能够发出来,然后努力去修行,增高你自己的品位,决定往生。而且得到高品位的往生,那么这也是世尊以及历代祖师,在这一部经里面,对我们的期望。

 

下面这是经文。经文先讲依报,依报就是生活的环境非常之妙。当然不能够细说,只能够略举其段,希望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一闻千悟,那么这是闻法很重要的原则。

 

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这一句话是征问,因为舍利弗尊者是提不出问题来。佛叫著他说,舍利弗,彼土,这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那一边。为什么名字叫极乐呢?下面这是佛自己来解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一节经文完全是就能受用人而说的,能受用的人。

 

那么在经文里面,我们首先要了解‘众生’是什么意思?众苦、诸乐,这是相当紧要的,一定要详细地说明白。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下皆可以名,等觉以下都可以用这个名。换一句话说,佛与众生,这是对等而称的;这个众生的本意,在这个地方,众缘和合而生起之假相,曰众生,这个希望大家要注意到。因为在佛法里这一个名词用得太多了,非常地广泛,我们要晓得它本来的意思,以及它引申的意思;它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那么由此可知,情与无情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它引伸的意思,就是众多的意思。我们现在常常讲的众生。这个概念里面,都是以为芸芸众生,很多很多的人,称之为众生,这是引伸的意思;在经论里头用得也相当的普遍。可是如果我们要不明了它的本意,只知道引申的意思,那是决定不够的。为什么呢?没有办法破烦恼、执著,没有方法破迷开悟。诸位晓得佛法的修学,无论是那一宗那一派,无论是那一个法门,都是以破迷开悟为目标,所谓是殊途同归。经上常说的,‘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元无二路’,总是断烦恼、见真性,也是本经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总是以这个为归宿。佛门常常称呼人称众,譬如一个寺院里,我们要去请教人家,你这个寺院住了多少人?那么这是,这一种说法,在我们听起来没错啊!可是在佛法上则不然,佛门里面一听就晓得你是个外行人。如果你要问他,你这个寺院里住了多少众?他一听,你是很内行的。这样地称说,其用意,破我执。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你这个寺院里面,住了几个众缘和合的假相?如果说是问你住了多少人,你就会著事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会著相,所以这种称呼是破执著的称呼。一个人也称众,一个人他是四大五蕴,众缘合和的假相。所以我们晓得众生的本意,才能够依文字,起关照,证实相。那么由此可知,佛门就在术语上,都是诱导我们破迷开悟;这一个名词术语用意如是,所有的名相无不如是,都是提起我们关照功夫而施设的。

 

那么再看经里面所讲的众苦,众苦是什么意思?这是佛门常称集众,意思都是破迷破执著。那么经上讲,无有众苦,这个‘众’在此地是讲众多的意思,苦太多太多了。经上常讲的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苦。苦就是病,所以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苦。说得太多了,说也烦,听也麻烦,因此经论里头常常讲众苦,一切苦,把它归纳为三苦,就是这个三种;八苦就是指的这个八种。那么诸位要晓得,三苦里面包括八苦,所以三苦的范围大,八苦不包含三苦,八苦的范围小,就是三苦里面的一种,一种里头再分别八种,那么在这个表解里头,诸位能够看得很清楚。

 

常讲的八万四千尘劳,就是八万四千苦。苦就是病,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苦;说得太多了,说也烦,听也麻烦,因此经论里头常常讲众苦、一切苦,把它归纳为三苦,就是这个三种;八苦,就是这个八种。那么诸位要晓得,三苦里面包括八苦,所以三苦的范围大;八苦不包含三苦,八苦的范围小,只是三苦里面的一种,一种里面再分为八种,那么在这个表解里头,诸位能够看得很清楚。那么这个三苦、八苦,是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人人具足,所以是一切有情众生个个具足。三界之内也统统具足,在欲界里面,这个三类的苦统统都有。欲界里面包含著有六层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三苦、八苦全都具足。到色界天,因为他‘欲’断了,所以‘苦苦’没有;‘苦苦’是中断了,他有‘坏苦’,他有‘行苦’,因为他有色相。那么到无色界天,他连色相也没有了,没有色相,当然就没有‘坏苦’,没有成坏之苦,可是他有行苦;行苦是念念迁流不息,他有这个苦处。

 

我们现在简单给诸位介绍这个‘八苦’,八苦里面第一个是‘生苦’,那么生就是讲的出生,这一桩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虽然经历过,这个事情现在都忘掉了。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形容这个事情,说我们在投胎的时候,诸位晓得,一个人,这是假设,他到世间,也就是我们讲的人道;到世间来投胎,得到这个报身,是他自己前生五劫的善业所感而来受生的。当然他与父母是有缘分,没有缘分不会到他家来投胎。

 

那么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父母与子女有四种缘,第一种,过去父母对他有恩,他是来报恩的,那么既是来报恩,当然就是我们世俗里面常说的孝子贤孙,这是报恩而来。第二种类,那是报怨,过去父母是他的仇家,这一世遇到了,他是报仇报怨而来,他生在你家做你的儿女,到他长大之后,他作奸犯科,会搞得你家破人亡,我们世俗间常讲的败家子,这是报怨而来的。第三类,讨债而来的,讨债鬼,那么这些小孩多半非常可爱。如果父母欠他少,他或者三、四岁就夭折了;如果欠他多,到一、二十岁,他走了;费了多少心血,多少金钱来培养他,到他刚刚要成立了,他走了,这是属于讨债的。第四类是还债的,那是他欠父母的。这个小孩他将来对父母衣食、物质上的供养不会缺乏;当然也要看他欠父母欠的多少,欠得多,供养得很丰厚,欠得少,供养就比较要薄一点。他对父母没有孝敬之心,没有孝顺心,只是照顾他生活而已,这是属于还债的类型。佛给我们说如果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来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情形。人与人之间,父子这个关系最密切,是基于这四种缘。除父子之外,朋友之间的交往,乃至于一生当中与某个人只有一面之缘,也有这四种关系,只是在关系里头有厚薄轻重不等同而已,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业力就可以转变,命运可以改造;如果不懂得,不能够转业,那么一定是随业流转,这个就苦不堪言了。

 

那么说到苦苦,这个八种啊!苦苦上面是动词,下面这个苦是名词。第一种是生苦,投胎来的时候,入胎了,他在母亲肚子里头十个月的怀胎,这十个月相当之痛苦,佛把这种苦比做地狱,叫胎狱之苦。母亲要是吃凉的东西,他在肚子里面感受就好比寒冰地狱,母亲吃热的东西,他感受就像火烧身体一样,所以叫十个月胎狱之苦啊!正因为这个胎狱太苦了,所以他把前生的事情都忘掉了,如果在胎狱,胎胞里面,要是很自在很安乐,他前世的事情那有不记得的道理?我们试问问,今天那一个人还能够记得前生的事情?他为什么不记得前生?就是经过一次大苦难,把前面的事情给忘掉了。

 

如果你说我不信,那么可以举个例子来说,这个世间有很多聪明伶俐的这些儿童,往往在害一次大病之后,这个人整个就变样子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儿子,非常地聪明伶俐,他说在八、九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发高烧,时间相当之长,等到病好了之后,这个小孩渐渐就很痴、很呆,变成这种情形;他说与小的时候,活泼、伶俐、聪明,完全不相同,变成呆头呆脑。那么由此可知一场大病都能够使人痴呆,像丧失了记忆,何况生死?生死之苦比这个病苦,要严重得太多太多。

 

佛在经里头有一个比喻说形容死之苦,有如生龟脱壳。那么诸位想想,活的乌龟,把它的壳拔下来,他说人投胎出生之苦,就像生龟脱壳一样,这这个生死之苦,死是个大苦,生又是一个大苦,所以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道理在此地。也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记得前生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大修行人,他不昧因果,像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在他母亲肚子里头怀胎十个月啊!可是他的福报大、神通大,他在母亲的胎胞里面,依然在讲经说法,没有这些苦的感受,这是福报大,所以他生生世世的事情都不会忘掉,那么这个是大修行人。那么第二个类型的,是属于夺胎的,什么叫夺胎?就是住在母亲胎胞的这个人,他在一出生下来的时候就死了,另外一个人的灵魂,他刚刚好去投胎,就借著他这个身体;实际上他是两个,一个身体是两个人,前面那个人,他坐了十个月的胎,坐满之后,一出生,他就死了,第二个人,夺了他的身体作为自己的身体,这叫夺胎,因为他没有受十个月胎狱之苦,所以夺胎的人,记得前生的事情。这个在我们中国历史笔记小说里头都有记载,这当然不是很多的事情,不是一个正常的,也不是多见的,那么这属于夺胎,才能够记得前生的事情,所以死、生就是苦。那么还有一种情形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生究竟是苦还是乐?特别是小孩,小孩不懂事,天真澜漫,他这个苦乐,马上表现在面孔上;不像成年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这个是小孩做不到的。那么你看看小孩出世的时候,一出生,你看他是不是满脸笑容,啊!很喜欢,哈哈大笑出生了,那个生就是乐啊!我们看见小孩出生下来,那个面孔都是愁眉苦脸,一生下来就哭,那哭,苦才哭嘛!乐他就会笑了,他就不哭了,所以一生下来,你就看到他哭得痛苦,可见得他很苦啊!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也能够证明生不是乐,是苦。一出生就哭,一出生口里头就叫苦,如何能够脱离三苦、八苦呢?

 

第二是‘老苦’,老之苦,我们不要多说,年岁大了,像我这种年龄,就已经感觉到老之苦了。年轻的人尚且不能体会,但是观察那些老人,老态龙钟,耳也聋了,眼睛也昏了,也花了,动作也不灵了,处处需要人照顾,这是老之苦啊!在中国,如果儿孙孝顺,这个晚年还算是幸福;假如儿孙不孝顺,老年的确是相当可怜。在西方,这一种情形更为普遍,所以有一些老年人,到台湾来观光,对于中国的社会非常地羡慕,道理就是在此地。中国的家庭,三代同堂的还相当之多,这在外国是见不到的,换句话说,对老人的照顾,在今天全世界而言,依旧是在中国。

 

第三种是‘病苦’,病苦的经验,我想每个人都有,纵然你没有大病,有的时候也要生一点小病,病的滋味你尝试过。如果是得过大病的人,他对于病苦感受的,那就更深了。

 

第四种‘死苦’,死之苦就是神识离开自己的身体,像前面所讲的,佛所说的,如同‘生龟脱壳’,投胎跟舍报,这个是最大的苦难;投胎的时候迷迷糊糊来投胎,投胎虽然不苦,可是坐胎就苦啦!这十个月在胎胞里面,这个苦啦!死的时候,四大分离,你的神识离开你的躯壳,这个时候非常非常地痛苦,那么生、老、病、死谁没有呢?古人说:上自天子,下至庶民,这个四种苦人人都具足,那一个人也没有办法避免。

 

除这个之外,在我们依报环境当中,还有三类苦,那就是:第一个是‘爱别离’,无论是你所爱的人或者你所爱的物,总是不能够长久得到的,他会跟你离开,聚的时候你很欢喜,离开的时候你就悲伤。其次一类,‘怨憎会’怨家对头,不希望遇到偏偏朝夕共室,所以是:不是怨家不聚头,怨憎会的苦啊!第三种是‘求不得’,在这个世间,自己有欲望,始终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名求利,纵然得到了,又怕失掉,有患得患失之苦。这个三种也是每一个人所不能够避免。

 

末后一条,叫‘五阴炽盛苦’,前面七条是指的果报,我们现前的感受,不外这七大类,后面这个一条是业因,也就是苦因,前面是苦果,这一条是苦因。五阴炽盛,五阴烦恼在里面就像火烧得很猛烈,很旺盛。所以前面这个七种苦果延蔓不断,苦苦相牵,如果没有办法超脱,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种苦果必定是一生比一生深,一生比一生更苦,这种道理,这个事实,我们很冷静地去想一想,可以能够想到几分,而且在常理的推测上,必然如是啊!众苦我们简单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这些名词希望大家要注意到,要记住,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前面七种是果,后面这一种是因。

 

那么再给诸位讲这个‘坏苦’,什么叫‘坏’呢?‘坏’是到变坏的时候,你就感觉到苦了,譬如我们三界之内的色界天,色界天里面,色界天人,都有相当禅定的功夫,他有色身,他也有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因为没有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他断了,断了五欲,所以这些苦他没有,他是离开了。色界天的寿命相当之长,他这个寿命怎么说呢?完全是禅定的功夫,他的定功要一失掉,他就要堕落了。所以定功失掉,当堕落的时候,他感觉到苦,坏苦,他的色身、他的宫殿都坏了,他又要到六道里头去轮回、去投胎。

 

无色界天,连色身都不要了,他没有色身,他就没有坏苦,可是无色界天人,这个寿命也是依定力而说的。譬如说他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的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的定失掉了,失掉之后必定往下面堕落,为什么呢?他没有往上面去的,他要往下面堕落,这个时候感觉到苦。那么这种苦给诸位说,为什么不叫坏苦?因为他没有色身,他有色身这叫坏苦,没有色身叫‘行苦’,他这个定功不能够常住。

 

实际上说来,欲界众生这三种全部都有,譬如到老的时候、死的时候,坏苦现前。我们的青春不能够永驻,这是行苦,一天一天地衰老,这是属于行苦。所以佛告诉我们,教我们要觉悟,人生所享受的无非是苦而已呀!实在没有乐,所谓乐,不过是这些苦暂时地停止,那么你感觉得好像很乐,实际上那有乐呢?何况乐极生悲呀!由此可知的确没有乐,苦是真实的,乐是假的。

 

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全部没有,八苦没有,坏苦、行苦都没有。没有这些苦,我们才说它做乐,真正没有这些众苦,这个乐是真乐,我们称之为极乐。极乐国度有四土,同居土中无有此苦,全部都没有,诸位要特别注意到,同居土里面,带业往生之人,这些苦已经永远离开了,不会再有了。他所受的不老,自在之乐,这是我只举了两条,因为我们世间人无法避免的老苦,他那里不老,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我们这个世界求不得的,他那里有,我们这个地方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不自在啊!他那个地方没有这些,得大自在,得自在之乐。

 

那么说到这个地方,古德告诉我们,念佛人或者我们讲学佛人,当他没有得到无生法忍的时候,决定不能够度众生,为什么呢?自己没有能得度,怎么能度人呢?俗话常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我常年讲经,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学佛的诸位同修们,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佛有两个目标,这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要求开悟,第二个阶段,我们要求证果。如果要想接引众生,帮助别人,最低限度,我们要得到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达成了,那度众生是更圆满了。如果说是第一个目标都没有达到,那要是讲度众生,恐怕是办不到的。

 

古德的标准相当之高,那么这个讲到说要证无生法忍。证无生法忍在禅宗里面说就是明心见性;在念佛人来说,则是得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我们在此地要作一个详细的说明。那么这是我在这里特别用红线给你画出来‘未得无生法忍,必定不能度生’。

 

这个附带地跟大家介绍,清朝慈云灌顶大师,他是乾隆时间的人,他老人家在我们佛教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法师,有很多的著作,而且都写得非常之好,流传在世间。那么他讲西方极乐世界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二土修行难易;这两个地方比较起来,我们修行,在我们这个世界难,在西方极乐世界容易,那么这是怎么说法的呢?这个十条底下举了。此土是指我们这个世界,彼土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我们晓得,学佛最重要的是老师,顶重要的是老师。我们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第一要紧的,就是要从明师受戒,那么最好的老师当然是佛,而我们这个世间到那里去找佛呢?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间真是太少太少了。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上给我们记载的,就以本师释迦牟尼佛来说,他老人家所示现、住世只有八十年,寿命跟一个普通人一样,不太长,而他的法运只有一万二千年,也就是说他教化的影响只有一万二千年,那么一万二千年之后,这个世间就没有佛法了。要等到下面一尊佛再出世,这个世间才有佛法,下一尊佛是弥勒佛,什么时候出世?弥勒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五十六亿七万年以后,弥勒菩萨降生在人间,示现八相成道,说法度生。那么诸位要想想,五十六亿年跟一万二千年,不成比例呀,这个短短一万二千年当中有佛法,而五十六亿年,这么长的期间没有佛法,纵然这一万二千年有佛法,诸位要晓得,佛法的法运还分三个时期,正法只有一千年,像法也只有一千年,末法则是一万年,我们现在是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也就是末法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年,一万年已经过去一千年,还有九千年。

 

末法时期的佛法,已经不纯正了,有许多假的佛法掺杂在其中,正如同佛在楞严会上给我们所说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个邪师当然说的不是正法,似是而非的佛法,那都是骗人的;数量之多,超过了真正的佛弟子,这个假佛弟子比真佛弟子多,冒充的佛法比真正的佛法要盛,我们如何能够辨别?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修行,的确,特别是在这个末法时期,不容易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不容易遇到真正的佛法。

 

西方世界情形就不相同了,因为那一边阿弥陀佛是现在佛,不是过去佛,也不是未来佛,不但是现在佛,前面给我们说过,今现在说法,所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个,老师好啊!你可以亲近阿弥陀佛,你可以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你怎么不开悟呢?你怎么会不证果呢?所以这个两方面一比较,我们这个世界比他差得太远了,这是第一个难易不相同之处。

 

第二条‘此土不闻说法,彼土六尘说法。’不闻说法,修开悟,修行证果,难啊!西方极乐世界不但阿弥陀佛天天说法,连六尘都说法,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全都说法,换句话说,一天到晚,说法之音从无间断,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当然容易了。

 

闻法,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比什么都重要,诸位可以想到,要是不重要的话,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说法四十九年,换句话说,他示现成佛就弘法利生,就从事于佛陀教育、教学的工作,一直到他八十岁圆寂,没有一天休息,没有一天中断,天天都在那里讲经说法,可见得这个事情很重要。因为修行不难,难在什么呢?断疑生信,难在这个地方。如果不把世出世间这一切道理,一切事实的真相搞得清清楚楚,你就不会死心塌地去相信,你也没有办法依教奉行,佛四十九年的教学,无非是把宇宙人生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啊!然后教我们自己去修学、去亲证。那么这样说起来,说法就非常的重要了,说法就是教学。所以佛门第一个要紧的工作就是教学,讲堂上的作业啊!

 

六尘说法,这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要讲到六尘说法,的确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把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都把它断掉,那就非得用强有力的佛法,日夜地熏修,才能够办得到。可是我们要晓得,在过去中国寺院丛林里面的教学,大概是每一天有十六个小时的熏习,二十四小时占三分之二,这是有相当的力量,所以他在三、五年之间就有了不起的成就,而我们今天在修学,就是佛法的熏修上来讲,远不如古人了。

 

纵然是说今天科学发达,经典印刷成本很低,每一个人家里可以请一部大藏经,供养在家里,但是诸位想想,几个人去看它呢?一天你能看几个小时?如果一天不能超过十二个小时,那么我们这个心不是受佛法的熏习,就是要受烦恼的熏习,十二个小时是一半佛法,一半烦恼,恐怕这个力量敌不过烦恼,成就还很难指望,但是有几个人能够一天读经读十二个小时呢?读经如果不能够懂得经的意思,不能够依文字起观照,又如何能证实相?所以佛在华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讲: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智辩聪不能理解佛法,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不能把世智辩聪看作智慧。

 

那么我们这个地方闻法,的确是不容易,尤其是在现在,真正有修有学的大德一个个都凋零了,年轻人多半偏重在名闻利养,那有耐心去认真地修学?何况遇到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一个好老师也不容易。没有真善知识指导,纵使有苦学也不容易成就,这是今日之下,佛法修学上很大的一个困难,那就是不容易闻到正法了。反过来看西方极乐世界,导师阿弥陀佛,善友十方世界诸大菩萨,不但他们说法从无间断,而且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角落都遍满说法的音声,耳朵就像收音机一样,眼睛就像看电视一样,喜欢听什么经,喜欢闻什么法,你所听的就是这部经,你所看到的就是这部经所说的境界相,这是真正不可思议啊!所以那个世界是六尘说法。

 

我们过去也曾有过这么一个想像,如果在这个世间,真正有大福德的人,建一个寺院,建一个真正修学的道场,提供给我们现前这个世界,真正发心修学的人有一个栖身之处,有一个修道的场所。在从前科学不发达,交通不方便,所以每一个省分、每一个县分、每一个乡镇,都有寺院庵堂的建立,便利就近修学之人。今日之下,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可以不必要每一个县来建立了,每一个地区来建立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三个大道场,就足够用了。可以把全世界的人才集中起来,大道场当中,每一座建筑物,乃至于树林、树木里面,我们都可以给它装上电视机、扩音器,无论他走在什么地方,在这个范围之内,譬如说我这个范围,以台湾来说,有几十家,有几百家的地方,一进这个范围就听到说法的声音。在一些建筑物里面,墙壁上,柱子上,屋檐上,凉亭里面,树木当中,都有电视的莹幕画面,你都能够看到法师在讲经,你都能够听到说法的音声,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永不中断,这个也仿佛是六尘说法。

 

十几年前,我构想的中华民族百姓宗祠就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这是建立一个大道场,能够成就许许多多的人。众生真有这样大的福报,福报现前了,道场自然就建立了。我们今天利用这个电视,利用这个录影带,将正法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面,供养大众,这在六尘里面,只有色尘与声尘而已,其余的我们还办不到。所以要想闻法自在,法音不断,二六时中,念念熏修,当然最好的道场无过于西方极乐世界。

 

第三,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些恶友牵缠,这个恶友就是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这些朋友们来纠缠你;你在修行了,他要拖你去玩玩,他常常来给你打闲岔,这在修行人来说,尤其是没有开悟,没有证果的人,最怕的是这个事情,怕打闲岔。当然已经开悟证果了,那不在乎,他什么场所都可以去。这是我们初学人很大很大的障碍,所以初学为什么叫你住寺院,为什么叫你住丛林,远离世间这些恶友,西方极乐世界则不是,那一边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个上善是指的菩萨、诸佛、罗汉这些人,上善之人,跟你聚会一处,绝非恶友,绝不打闲岔,跟他们在一块,你的道业当然天天在进步,天天有进展。

 

第四,‘此土群魔恼乱’五阴魔、烦恼魔、生死魔、天魔,叫你烦恼,叫你心绪不宁,这是我们这边很普遍的境界啊!西方极乐世界神魔没有,也没有恼乱之事,彼土诸佛护念。在本经我们看到,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佛不护念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修行人,所以那边修行容易啊!在这边难啊!

 

第五,我们这个地方有六道轮回,轮回不息啊!生死疲劳之苦,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在魔障里头,轮回是个大障碍。西方世界永脱轮回,只要你一往生,这个问题永远摆脱掉,修行没有障碍了。

 

第六‘此土难免三途’这是的确,我们这边娑婆世界,纵然是个修行人,难免不造贪、嗔、嫉妒这些恶业,造作这些恶业,如果这些恶业的力量很大,临命终时必定被它牵引到三途,这是非常可怕之事,不要说在家人难免,出家人也难免啊!这是我们应当要畏惧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途,不但没有三途恶道,连三途恶道的名称、名字,那一边都听不到。所以彼土修行容易,我们这边难啊!

 

第七‘此土尘缘障道’这个尘缘是生活、衣食之累呀!在家你要养家活口,你没有办法离开五欲六尘,没有办法离开许多人事上的关系,这一些多少它都障碍你修道,就是障碍你的清净心,障碍你一心不乱,特别是在初学的人。西方极乐世界用不著,为什么呢?衣食自然,一切受用都是自然的。想衣服,衣服就带来了,想饮食,饮食就现前了,不必去经营,不必去造作,一切受用随念现成的,所以没有尘缘障道之苦啊!

 

第八,我们这个地方寿命短促,佛在经论上常讲,一般的修行,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我们这边修行,才将有一点小成就了,他寿命到了,再这么一投胎一转世,至少又要中断了十几廿年,这个道业不能够继续不断,所以你修行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就是讲进进退退啊!西方极乐世界寿与佛同,佛是无量寿,所以只要你一生到那个地方,纵然是下品下生,你的寿命也是无量寿。‘无量’究竟是多少?‘无量’是个数字,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阿僧祇个阿僧祇叫一个无量,我就不要说多了,就是一个无量吧!阿僧祇个阿僧祇,你有这么长的寿命,那么三阿僧祇劫修行,你就成佛了。可见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不是一生成佛,真所谓当生成就的方法,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个成佛容易啊!我们这里成佛难,太难太难了!

 

再说此土修行容易退失,容易退心,容易失去生命,这是每一位同修都所经历到的事情。功夫没办法保持,当然前面种种因缘叫你退步,叫你共念。西方极乐世界永无退转,所以到那个地方去圆证三种不退: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因为这是殊胜之因缘啊!

 

末后一条说:‘此土佛道难成’,千真万确的事实。而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修行就圆满,圆满就成佛。这是慈云大师把西方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两下一比较,你看那一个难?那一个容易?很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要想一生成佛,不到西方,到那里去呢?我们这一生决定去西方,而到了西方之后,一生当中决定成佛。

 

‘念佛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得无生忍已’这已说过,难易诸位晓得了,必定证无生法忍,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舍不得,这个世界有我们的亲人,对我们有恩德,我们舍不得他,我们要想来度他,你先度自己,先到极乐世界度自己,得无生忍以后,‘普入佛刹,救度众生。’不但是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你过去多生多劫的亲朋好友,所有的眷属,你都认得,因为那些人跟你都有很深、很密切的缘分,都应当救度啊!佛门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与我们有缘,我们要成就自己的本事,然后再救度他。这一个事情,我们要晓得其中之义理。

 

‘欲拔众生之苦’这个三行,大家要特别留意到,为什么呢?关系我们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这太大了。救拔众生之苦,暂时地舍离娑婆,这个真是大悲心啊!不是说娑婆世界这里苦难众生,我们不顾了,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这种心是自私自利的心,不会往生的。所以你舍离娑婆,求生净土,你是大悲心,你是为了要救度众生而到那边去,所以离开娑婆世界是暂时的。

 

‘欲与众生以乐’拔苦与乐啊!我们要给众生最大的安乐,真正的幸福,‘亟求往生净土’,这是大慈啊!那么由此可知,我们求生净土是什么心,大慈大悲,是这种心去往生净土,绝不是到西方净土去避难,去贪图那边的富贵,去享受,如果是用这个心,那就错了,‘此往生之意,不可不知。’如果说是,啊!我们这个地方太苦,那个地方太乐了,我们贪图享受而去往生,这个与佛的愿力不相应,与大乘佛法不相应,与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悲愿也不相应,那你去不成,那边没人收留你的。所以这一点意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那么上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同居土。同居土已经这样地殊胜了,除同居土之外,还有上三土,这个上三土,也要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这个方便土,跟他方世界当然也有方便土,可是不一样,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说方便土是秉圆教体色皆空而证入,可见得他与小乘阿罗汉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小乘人,他的思想不出藏教,他没有圆教菩萨的弘愿,当然所感的净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在表解里面来看,诸位要特别记住,这个地方全是讲的圆教。

 

‘方便土中,皆以圆教观,体色即空。’体是当体就证得,像心经里面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样子证入的。所以他不滞于空寂,这个空寂就像楞严经里面,佛说小乘人的境界,所谓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他这个内守,‘滞’就是守的意思,他停在这个空寂的境界,这个空寂的境界也就是小乘人的偏真涅槃,他停在这个地方。那么停多久呢?佛在经上一般讲说是两万大劫,这个就是滞于这个地方,不能再精进。圆教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土,它不一样,断证跟工夫虽然是差不多,可是境界不相同。‘即能从真出假’,‘真’就是真空,他能超越,他不停在那个地方,立刻他就从真空之理就超越了,超越到假,这是讲的幻有,‘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不堕在偏真涅槃,立刻他就回小向大,与大乘菩萨一样示现在九法界,以游戏神通,庄严诸佛国土,这个清净就是庄严,庄严诸佛国土,帮助佛教化一切众生,来度化一切众生,成熟众生。可见得方便土这是讲事一心,小乘的境界,与一般小乘大大的不相同,殊胜得太多了。

 

‘实报土中,皆以首楞严三昧证入’楞严大定证入,‘观智圆融,无隔别不融之苦。’没有这个现象,这个都是最高最圆的智慧,观智圆融啊!不会有达不到的地方,或者是有超越的地方,过与不及都是不融之苦,所以他能够‘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乐’这实报土里就跟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完全相同。这个隔别呢?理事有碍,事事有碍,这是隔别。一般圆顿菩萨还不免有这些障碍,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这些障碍完全没有了,换句话说,他这个享受与诸佛如来是相等,都能够得到事无碍之乐的。

 

‘常寂光土,由始觉觉至心源。’‘心源’就是真如本性。‘本始’本觉跟始觉‘合一,成究竟觉。’‘究竟觉’就是佛,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没有比这个更高了,究竟觉我们也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无有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这个两句话怎么说呢?譬如别教,别教的初地菩萨等于圆教初住,那么别教十地菩萨等于圆教十住,别教的等觉菩萨等于圆教的初行,别教的佛位只等于圆教的二行,那么别教的佛,他的法身就渗漏了。为什么呢?四十一品无明,他才破十二品,还有一大半都还在啊!这就叫法身渗漏,真常流注。这个地方,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这个佛是圆教佛,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了,所以没有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这是无上菩提的乐。‘究竟无余涅槃之乐’,这种境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但是更不可思议的,那就是‘同居土的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这个是真正不可思议。圆满清净四土,圆受诸乐。这四种净土,同居土的众生,他都受用得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方是极乐净宗。’佛讲这部经,真正的目标是在此地。所以这个地方,这个表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念佛,你要问怎么念才能往生?怎么样念才叫正念?这叫持名的妙行,如何才能做到‘持名妙行’,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个时候,‘全心是佛’,心就是佛,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心,心与佛整个合一不二,这是无量觉啊!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心佛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之觉。这样念佛就是多善根,为什么呢?你们想佛的善根多不多?把自己心跟佛合一了,佛的善根就是自己的善根,佛的福德就是自己的福德,佛的因缘就是自己的因缘,这真不可思议呀!本来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因缘,纵有,也不多。现在你能够如是地持名念佛,真正觉悟到、体会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使自己与诸佛、与净土合成了一体,善根、福德、因缘全是自性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无边啊!这是真正不可思议啊!

 

所以极乐世界最殊胜之处,不在上三土,也就是说不在寂光土、实报土、方便土,而在凡圣同居土。这一点诸位刚才看到我这个表解里头所列的,要好好地记住,千万不可以忘掉,不可以等闲看过,一定要深信不疑,切愿求生,力行念佛,你决定可以得到往生的受用。这个几句话,我怕大家听不清楚,记不牢,所以也把它写出来了,因为这几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了,写在这个地方‘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要人深信不疑,切愿求生,力行念佛,即得往生受用。’‘古德有云’这是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话‘万修万人去’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既然万修万人去,‘须知自己有分’这四个字千万不能够疏忽,要牢牢记住,自己有分,因此你要珍重,你要努力。古人常说,这是佛在经上也这么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够得人身,能够闻佛法,能够闻到真正的佛法,能够闻到真正佛法里面第一个法门;又知道这个法门自己有分,为什么不珍重?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发愿求生?为什么不去往生受用呢?

 

莲池大师告诉我们‘称理,则自性无染是无有众苦义。’这个是完全从真如理体上说,从我们自性清净心上说,决定没有染污。像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讲的自性清净心,这个是要证得的。所以这是无有众苦,可见得无有众苦,本来无有众苦。苦从那里来的?是你自己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无染啊!你把这个迷了,而后才妄生众苦,虚妄出生这些众苦,你在这个里面受苦。不晓得‘自性常净’迷失了常净,迷失了自性无染才有痛苦,今天叫你觉悟,晓得自性无染,决定没有苦,又知道自性常净,才晓得乐是真的,苦是假的;乐是本有的,苦是本空的,这是真理,这个是事实真相啊!希望大家要好好的记住。既然本有、本真,你决定可以求得,那那有求不得的呢?既然晓得本来没有,本来是虚妄、是假的,你还怕断不了吗?

 

大师在疏钞里面跟我们讲的,讲弥陀经这个义理,解释得很透彻,文义非常地丰富,将来有机缘,我一定给大家介绍。这个事情‘总须自己亲证,方得真实受用’如果不是自己亲证,那依然等于‘说石数宝’,自己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如何得到亲证呢?也就是刚才跟大家说过,要坚定信心,决定没有疑惑,要真正发愿求生,修取持名的妙行,持名就是念佛的功夫,一定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才能够符合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才能符合经典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功夫只要念到这样的境界,决定得生。纵然不能够达到理一心不乱,或者是事一心不乱也达不到,但是必定可以符合,就是说把我们见思烦恼能够控制住,不叫它起现行,这叫做符合,就是能够降伏住,使我们的功夫成为一片,我刚才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就是功夫成一片,只要真正不断地去薰修,这个境界不难达到。达到这个境界了,所谓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是决定没有怀疑的。我们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信这个法门,信佛不欺骗我们,信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是本有,本来具足这个法门,相信我们自己念佛可以念到功夫成片,也就是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我们可以伏断烦恼,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定像经典里面所说的境界一样,与诸上善人同聚一会,一生成就圆满菩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世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