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的启示
净空法师讲述
最近几年,我在全世界每一个地区专门弘扬净宗,带动许多同修认识净土,专心念佛。得到的利益好处,正如无量寿经所讲‘惠以真实之利’。有同修问我:‘法师,你专弘净土,怎么讲起地藏经?’我告诉他们:‘道场建立要先讲地藏经,表示我们有地,有地才能够创办事业,有地才能够建立佛法,所以必须要从我们心地建设做起。’明因果,详事理,坚信心,启智慧,光大孝道,止于至善之域,即心地无尽宝藏。
现代人修行远不如古德的成就。古德,无论出家在家,接触佛法五年至十年,就有一定的成就。现代人修行几十年,外表上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实际上,生死没有把握,心不清净,妄念很多。原因在于疏忽了地基,像盖房子,把地基这一层疏忽了。
佛在四弘誓愿里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先要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我们今天觉悟六道轮回可怕,一定要下定决心在这一生了生死、出轮回。有这个认识,有这个意愿,就是觉悟。觉悟的人,不但要度自己,而且要帮助别人,所以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帮助一切众脱离苦海,苦海就是六道轮回。要帮助他们,必须要自己得度;自己度不了,怎么能度别人?度自己要从哪里下手?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学佛从哪里学起?佛明白告诉我们,从断烦恼做起。烦恼如果不断,修学再多的法门,是增长邪见。古德参学,参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必须见思烦恼断了,至少见思烦恼伏住,才有资格学法门,进入第三个科目‘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圆成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才能实践第一大愿 - 普度众生。如果不成佛,度众生有局限;成了佛,度众生无尽无边。四弘誓愿把修学次第讲得很清楚,这是原则。
我们知道原则,日常生活中,在事相上来讲,究竟从哪个地方下手?中国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地藏菩萨,第二位是观世音菩萨,第三位是文殊菩萨,第四位是普贤菩萨,教我们大乘佛法修学的次第、法门。地藏代表孝,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修学从孝亲、尊师做起。孝道要做到究竟圆满,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一定要成佛,孝才能尽到圆满。为什么呢?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孝道就不圆满。孝道涵盖了宇宙,涵盖了法界全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不思议经之一,教我们孝亲、尊师。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把孝敬的心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能够孝敬一切众生。再进一步,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地藏、观音是修福,福至心灵;人真正有福报,智慧就现前,心就灵敏。文殊菩萨教我们圆满的智慧。普贤菩萨讲实践,将孝敬、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充满智慧,充满孝敬。大乘佛法至此才究竟圆满,完全实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是佛陀最殊胜、最圆满、最究竟的教学。
净宗在所有宗派里也是一个不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是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所赞叹。它依据的经典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是净土三经。清朝咸丰年间,魏源老居士将普贤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称为净土四经。民国初年,净宗祖师印光老法师,将楞严经里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后面,称为净土五经。另外还有天亲菩萨造的往生论;五经一论是净宗修学的依据。
略释讲题
这次介绍地藏经大意,不能将此经详细讲解,可是重点一定会介绍出来。此次讲解依据的注解是香港圣一老法师所写,深入浅出,契合初学。经题是一部经的纲领,题目的大意了解,这一部经的纲领就可以掌握到。
地藏:菩萨名号是从比喻上建立。‘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蕴育无尽的宝藏,不只地下开采的金银七宝,地面生长的五谷杂粮也是宝藏。我们生活在这地球上,不能离开大地而生存,衣食住行一切受用都仰赖大地,大地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没有大地,我们的生命也就没有依靠。佛是用这个来作比喻。地比喻我们的心地,心地含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一切无量通通是心地含藏。心地宝藏比全球大地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说出,说之不尽。正如同六祖大师开悟时,向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何其自性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地藏的意思 - 没想到我这个心地、真如本性里面,样样都不缺,样样都具足。样样指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本来具足含藏的。所以又说一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生万法是表现在外面,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佛在大乘经典里常提醒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事实。我们要认识心地宝藏,开发心地宝藏。地藏菩萨本愿就是教我们、帮助我们开发自性的宝藏。完全开采出来,那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了,就叫做成佛;部分开采就叫做菩萨;原封不动,不知道开采,那就是六道凡夫。
菩萨:是觉悟之人的称呼。菩萨不是神,所以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其教育的宗旨是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给我们这部大藏经,一言以蔽之,无非是说明‘诸法实相’而已。用现代人的说法,大藏经的内容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桩事情,与我们的关系太大了。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整个佛法说的内容是讲我们自己以及生活环境的真相。真相认识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一切作为绝对不会犯一点点过失,这就是佛菩萨了。我们如果对自己、对生活环境认识不清楚,对人对事对物的想法、看法、作法往往会犯下许许多多的错误。这种错误,一定要负因果责任,所以才变现出六道轮回,变现出三恶道,自作自受。佛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不学。任何一个人都应当皈依三宝,都应当认真的修学佛法,让他自己真正认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地藏本愿。‘经’字解释省略。
这部经共有十三品,可分为四大段。第一大段,前二品,介绍地藏菩萨,让我们认识佛学基本的科目。第二段三品,说明这个科目教学的对象。第三段也有三品,说明这个科目教学的方法。第四段包括流通分,共有五品,说明成佛之道。地藏经虽然是最基本的科目,好像一年级刚上学修学的科目,但它的目标是圆满成佛,这样的经典才叫做不思议的经典。佛经虽多,称不思议的不多,我们只看到四、五种而已,本经是其中之一。
地藏经大意
如是我闻
每部大乘经皆有这四个字,但是在不同的经里有不同的含义。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所讲,讲经的处所不是在人间;讲经的因缘是为母说法;讲经的时间,是世尊说完法华之后。释迦牟尼佛讲经,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法华讲完,世尊的教学告一落,也就是讲了四十九年,世尊就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 - 报母恩,这是尽大孝。法华是一乘圆教,此经在法华之后,在涅槃经之前。他在天宫三个月,二月十四日下到人间,讲大般涅槃经,一天讲完,二月十五日示现入灭。此经依古德判教,判在法华时,这是圆满之极,是圆教大乘。实在讲,是大乘当中之大乘,一乘当中之一乘。假如把它看作是方等,也未尝不可,但是这里面的教义就没有办法透彻圆满。因此,本经‘如是我闻’是属于大乘竟圆满的。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从如来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怎么会有差别呢?众生根性不相同,因此佛说法有偏圆、有浅深。就好像晚上的月亮一样,初三初四有月牙,是月光,十五月圆也是月光。‘如是我闻’在其他大乘经典,就像初三、初四、初九、初十的月亮,在华严、法华、无量寿经、本经是满月。各位从这比喻上,可以体会‘如是’二字的味道,才晓得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是如来所证的全部,一丝一毫的欠缺都没有。唯有证得究竟果位,孝道才能尽到圆满。地藏菩萨本愿经所宣说的,是圆满的孝道。圆满的孝道,才是我们修学的基础。佛在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心是地藏的大孝,果地才能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经文一展开,所看到了不起的意义,无尽的深广,绝不是其他大乘经典能够比较的。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
本段说明出席的大众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讲经,十方诸佛通通来,一个都没少;华严、法华没有这个现象,华严、法华出席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萨)而已。显密经典也没有看到过,唯独此经看到诸佛来集。佛讲其他的经典,讲华严、法华,诸佛都不来;讲弥陀经、无量寿经,只得十方诸佛赞叹而已,没有来出席。所以,此法门显得比无量寿经更殊胜。此经是我们这一生修行证果的起点,无量寿经是我们修行证果的终点,有始有终。好像盖房子,地藏经是地基,无量寿经是盖成的顶尖。如此譬喻,才晓得此经的味道 - 它跟无量寿经是一不是二,完全是一体的。不但十方诸佛菩萨来出席,十方世界一切天龙鬼神大众也都到齐,显示出孝道是尽虚空遍法界,目的是教我们认识孝道之伟大,孝道之不可思议。大家要知道,所有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离开孝道,没有一法可得。要想修学成就,定要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不尊师、不重道就是不孝;对人不老实,做事不负责任,经没念好,念佛没念到清净心‥‥,通通都是不孝!由此,我们才知道孝道的重要。一切诸佛皆来集会,异口同声赞叹本师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
五浊恶世:五是讲五大类,浊是染污。目前台湾地区污染非常严重,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与我们生活关系太大。饮食的污染:蔬菜的农药太多,妨碍身体健康,肉食鸡鸭打荷尔蒙、抗生素,都不正常,变成污染。我们的交通混乱,社会没有从前纯朴,如果能把这几桩改善,这个地区是地球上的极乐世界。这是说物质环境的污染。更严重的是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烦恼浊与见浊,是五浊里最重要的两个项目。释迦牟尼佛在这种恶劣环境里,示现成佛,说法利生。
知苦乐法:此句是诸佛说的,此句赞叹是把释迦牟尼佛推荐给我们,让我们认识本师释迦牟尼佛。认识清楚,才会诚心诚意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才真正肯听话,做一个好学生。我们这个世间太苦了,如何离苦得乐?谁真正知道离苦得乐的方法,我们就跟谁学。一切诸佛如来给我们推荐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他知苦乐法。我就凭这一句,也得要五体投地拜释迦牟尼佛做老师,好好跟他学。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此法门是一切诸佛所修、一切诸佛所成就的。今天世尊在忉利天宫大会上,代表一切诸佛为大众宣布,所以佛就含笑放光。放光意义非常殊胜。
百千万亿大光明云:这一句表大圆满。百千万亿不是数字,是形容词,因为百千万亿也是定数,实际上没有定数,真正是无量无边,所以百千万亿是表法。大是赞叹之词,不是大小之大;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无法形容,不得已用这一个字来赞叹。‘光明云’三个字,就是讲我们自已的真心,就是指我们自已的本性,所以诸佛圆证心性之后,称为大光明藏。由此可知,大光明就是地藏菩萨的德用圆满显露的一个样子、相状。地藏性德圆满的显露,不是指别人,就是自已的性德。自已的本性跟诸佛的本性是一不是二。我们今天藉诸佛的性德来显发自已的性德,是这一个科目教学的宗旨、教学的方针。云是比喻,佛在经典里讲诸法实相,常常用这个字来形容比方。云彩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没有,我们明明看到它有;说它有,我们坐上飞机上天,抓它抓不到。所以云彩比喻非有非无,说明相有体无。佛讲一切万法缘起性空,云彩的相缘起,没有体性,没有自性,是性空的。云是比喻缘起性空,十法界依正庄严真相皆是如此。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教我们把一切万法的真相看清楚,在一切万法里可以享受,可以受用,不要执著,执著就错了。像云彩,你可以欣赏�很�但不要执著,想得到它;你是得不到的!万事万相上,能够有此心态,就得大自在。于一切万法,无得失心;没有得失心,烦恼就去掉一大半。烦恼由患得患失而来,患得患失是因为不知道事实真相。
大圆满等十句光明云,它的重要性,不仅显示出诸佛如来所证的极果,也告诉我们诸佛菩萨讲经说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这十句话懂得,就晓得所有一切经典就从这十句说出来的。这十句,没有一样不是大圆满。
大圆满光明云:是总说。自性含藏无尽的德能,光明是其中一种。正如同六祖所说:‘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一样都不缺,只不过用一桩事情作代表,本经是用光明。圆满的光明就是无量的光明,无尽的光明。光明表智慧。无量寿经,‘无量寿’也是大圆满的意思。在大圆满无尽德能里举寿命作代表,事际上一切都是无量,这是我们性德圆满的显露。读经修学能够从这个地方著眼,可消除无始的业障、无量的罪业,把自已提升到圆教根性的境界。自己的心量拓开,才能接受圆顿大乘的佛法。
大慈悲光明云:这是大圆满里面的慈悲。慈悲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是圆满的,这叫大慈。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丝毫的分别执著。
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般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为什么前面讲智慧,后面讲般若?如果只说智慧,里面包括般若;单讲般若,里面包括智慧。如果两个连在一起讲,智慧是后得智,般若是根本智,意思就不一样了。六度里的般若度包含智慧,是根本智与后得智合在一起讲。华严经把它开成十度,般若之后还有方便、愿、力、智,变成十波罗密。方便、愿、力、智,属于后得智,就是智慧,是般若起的作用。此地大智慧光明云是说权智、后得智;大般若光明云是讲根本智、真实的智慧。佛在大般若经上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无所不知是智慧。它在不起作用的时候是无知。无知是无所不知的本体,无所不知是无知的作用。诸位要明白这个事实的真相。佛经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今天再把范围缩小,讲智慧的真相。智慧的真相是无知。
佛法在台湾不能说不兴盛,但是几十年来,真正修行有证悟的人,没有见到,原因在修行方法错误,我们没有修根本智就想得圆满的后得智,结果根本智与后得智通通得不到。学佛应当从哪里学起?古人修学的方法跟我们今人不一样,古人能出人才,现代没看到人才。古人的修法是五年学戒,这是打地基。学戒不是学戒律,是遵守老师的教诫。我到台中莲社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发心跟他学教。李老师一见面就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从今天起,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除我之外,任何法师大德居士讲经,一律不准听。第二、从今天起,不管看什么书,佛经或世间书,不经过我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从前所学一律作废,从今天起,从头学起。’能接受就收我做学生。我当时考虑了一下,接受了。老师要我遵守他的教训五年。老师只能跟一个,若跟两个老师则两条路,便无所适从。要学东西,就要一个老师跟到底。演培法师作小沙弥时,亲近谛闲老法师,谛老也是给他开出这三个条件。原来五年学戒就是学这个。最初以为老师专制、跋扈、不讲理,学了之后,真得受用,因为这不能看,那不能听,心就清净了,这是训练清净心的。我跟李老师学十年,这是师承。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出家那一天,就上台讲经。所以修学的方法非常重要,一定要遵守、接受老师的教导,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清净心,心地清净就生智慧,心不清净则所学的东西是知见。楞严经上佛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妄想皆由此来。换句话说,如果心不清净,所学一切法不是落在无明就是落在妄想里头,怎么会有成就!老师五年教诫,就是破无明、断妄想,让你这不能听,那不能看,把妄想的缘切断,心自然定。甚至老师不讲,叫你给常住做工,什么也不教,这是最高明的修学法。做苦工是修福;叫你什么都不想、不看、不听,修定、修慧啊!真正是福慧双修。现代人哪里懂得祖师大德成就人教人的苦心!若烦恼不断,正法也变成邪知邪见;假如心地清净真诚,听到邪法都变成正法。一切法唯心所变。心正,没有一法不正;心邪,连华严都是邪法。这是说明智慧要从清净心求。心地清净真诚,自然生智慧。坛经里记载,六祖大师到黄梅见五祖时,他自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的心中是常生烦恼、常生邪见。他二十四岁,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他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他的心清净,清净心就生智慧。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修行最重要的是清净心,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对人对物都是修清净心的场所。只要肯修清净心,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对人对事对物都是修清净心的场所。只要肯修清净心,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在寺院、在佛菩萨面前,那是形象、是样子,真正的功夫,随时随处在心地上用功。
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受。受是享受,是最正常、最圆满、最究竟的享受,这叫大三昧光明云。这里句句都是大圆满。诸佛菩萨为众生所说一切经教都是从大圆满里流露出来。我们明白了,对佛家的经论,信心才具足,恭敬心、仰慕心、希求之心油然而生。经教好,我们的信心生不起来,是因为不知道事实真相,不知道经典的来处、出处,明白之后,才真正肯定,再也不怀疑。
大吉祥光明云:吉祥的意思是灭罪生福。我们每一个学佛的同修,都希望自己的业障能早一天消除,福报快快现前。佛教教育给我们什么?前面在总纲领上跟诸位说过,它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了之后,自自然然带给我们最幸福、最快乐、最美满的人生。你本身得到幸福快乐,你的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这是佛法教育近程的目标,决定可以得到。很可惜今天社会上许多人把佛教教育误会了,认为它是是多神教、是低级的宗教。世间最伟大、最究竟、最圆满的教育被世人严重的误会,这是很可惜的一桩事情。我们明白了,就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力的宣扬,把这事实给大家讲解清楚,让大家重新再认识佛教本来面目。我们自己依照这个方法修学,决定能得到深广的利益。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时髦的话:‘改变体质。’一般人身体不好,都想改变体质。改变体质,最早是佛说的。改变体质最有效的方法是佛法。如果真正懂得佛教的理论、方法,依照它的原理、原则去修学,这一生就能:一、不会衰老,会越来越年轻。二、不害病,体质完全改变。三、不会死。这是真的,不是欺骗大家的。你们看我六十六岁了,不老啊!不害病,改变体质!学佛学得好,体质就会变好。佛在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人为什么生病?他天天想病;想病,病就来。这里痛,那里不舒服,越想病就越重。假如把病忘掉,往健康方面去想,像佛身心清净,内外透明,哪来的病!佛法修行,观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常作如是观,身体就透明,就没有一点病痛。你为什么不去想佛?为什么不去念佛?为什么去想病、想老?想老就老了,想病就病了,能把老、病从内心去掉,永远没有这个字眼,永远没有这个印象,就永远不老,永远不衰退。
大福德光明云:福是佛陀教我们修学的。学佛的人不能没有福报,福报最大的是佛陀。归依佛,二足尊。‘足’是圆满、满足;‘二足’是福报圆满、智慧圆满。所以学佛的人要福慧双修。福与慧都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如果没有修德,则性德不能透出来�虽有性德,不起作用,得不到受用。要想性德快速的现前,我们就要在修德上真正用功。福从那里修?从利益众生上修。念念想自己则福报有限。念念想众生,念念为佛法,把诸佛众生的福报与自己的小福报集合成一个,就变成大福报。好像讲堂的灯光一样,我们自己有一盏灯,光明有限,光与光互照,整个讲堂的灯变成一片光明,自他不二,自他一如,光明就遍照,福报就大了。所以心量越大,福报就大;心量越小,福报就小。修福是从心量上来观察。福德跟功德不一样。
大功德光明云:功是功夫,德是收获。具体而言,功德是戒定慧。持戒是功夫,定是所得到的�因戒得定。修定是功夫,开智慧是德。智慧开了之后,智慧是功,在生活上得大自在,那是德。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样不自在,没有一样不圆满,那是德。功德是要靠自己认真修学,跟福德不一样;福德可以跟人家共享,功德没有办法分给人。佛在楞严会上跟阿难讲得很明白,阿难认为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自己可以不要修行,到时候,佛就把功德给他。遭了摩登伽女之难后,才晓得佛的功德没有办法给他。由此可知,福德可以送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学。前面八句是性德圆满的总纲,为我们说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以及一切经教之理论依据。末后这两句,当然还是离不开圆满的性德,但是它说的是方法,性德里流露出来圆满的方法。
大归依光明云:归是回头,依是依靠。这个方法非常重要。凡夫初学,只有从一切境界里真正回头,依靠一个老师。善知识难遇。我从前遇到李老师,李老师不承认我过去所学,要我舍弃,这是回头;把过去修学的统统舍弃,回过头来,依靠他一个人,这是方法,这是成败的关键。今天,我们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真正的善知识都很谦虚、不炫耀,自认为不如人。我们找不到善知识,就找古人。我在台中,李老师很谦虚,教我学他的老师�印光法师,教我以印光法师为老师。印光法师已经不在了,但他的文钞在,教我每天读文钞,依照文钞的教训去改过修行。孟子私淑孔子,以孔子老夫子的著作来作功夫。司马迁学左丘明(左传之作者),唐朝韩愈学司马迁,皆私淑古人,以古人为师。在佛门里,蕅益大师以莲池大师为老师,专读莲池大师的著作,依莲池大师的教训来修行,他也成为一代祖师。这就是今人不认识,找古来的祖师大德为师,但是要学一家,若学很多家就学乱了。一家至少学五年至十年,根基奠定,然后再广学多闻。我介绍同修以阿弥陀佛为老师,依照无量寿经来修行,做阿弥陀佛的学生。决定不错。我也是依阿弥陀佛为老师,我们是同学、同参道友。
大赞叹光明云:赞叹就是宣扬,我们自已得到佛法利益之后,一定要把这殊胜法门介绍给别人,普遍弘扬,辗转介绍,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正法殊胜的功德利益,这是大赞叹光明云。十种光明云没有一样不是自性圆满的表现,所以这十句不仅是地藏经的理论依据,是所有一切佛法的根据。明白这个意思,才知道一切佛法从哪里来的?究竟有些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修学?为什么要普遍宣扬介绍?这些答案统统得到。
在序品中,我们看到世尊放光之中所显示性德的圆满,这不仅是果证的圆满、说法的圆满,乃至于事事法法无一不圆满。这样的境界,只有法身大士才能很清楚的见到。没有证得法身的人,虽然听说了,也很难体会真实的境界。因此,修学就非常的重要,在佛法里称之为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实在说,也是无量无边。佛在经论之中,将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的类:第一类是身体的造作,我们一举一动是身的行为。第二类是言语,口业的行为。第三类是思想见解,意业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是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行为的错误与正确以什么做标准呢?佛门里不但有标准,而且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标准。因为修行不是一开始就能圆满的,正如同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一样,有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修学层次不相同,它的标准当然就不一样。观经三福就是明显的三种不同的标准。第一福是讲人天标准,第二福是二乘(声闻、缘觉)的标准,第三福是大乘菩萨的标准。虽然层次标准有很多不相同,但它有一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这个原则是一称性。换句话说,与真如本性相应的。这是佛陀教我们修行的准则,与心性不相应的就是错误的,相应就是正确的。因此,我们修行下手一定要依靠经论,要善于选择法门。在还没有选择法门之前,地藏本愿的法门是修行的基础,无论你将来学哪一宗、哪一派、哪一个法门,统统是以地藏本愿做基础。换句话说,学佛就是从地藏本愿下手,从这个地方开始。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密音、尸波罗密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密音、禅波罗密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佛菩萨放光献瑞,不是我们凡夫能够理解的,只有那些高程度的人,法身大士,在华严经里圆教初住菩萨以上,他们懂得;圆教初住以下要靠言说,这就是以音声为佛事。佛教导大众,一定是用音声、语言。接著,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开口。开口,经上所讲的还是原理原则。经文里说些什么音声呢?一开端讲六波罗密(六度),接著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地藏法门是大乘法门,所以从六度说起,从这个地方开始学。
布施:我在早年刚接解佛法时,有一个机缘认识章嘉大师,他是密宗的大德。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我向他请教:‘我现在知道佛法非常殊胜,非常之好,我很想能很快的入门,请大师指点我入门的方法。’问题提出之后,章嘉大师没有说话,一直看著我,看了半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有说,两个人都像入定。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在等他回话。半小时后,他说话了,说了一个字:‘有。’之后又不说话。等了五分钟,然后开口给我讲了六个字:‘看很破、放得下。’第一次见面,两小时里,眼睛看眼睛,没有话讲,这种摄受的力量非常强大,一生都不会忘记。他老人家的言语简单,简短有力量,没有一个字的废话。我接著请教:‘从哪里下手呢?’差不多等了二十分钟,说了两个字:‘布施。’第一次见面,只谈这么几句话,真是一个字也没忘掉。我向他告辞,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非常慈祥的嘱咐我,说:‘我今天教你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那时学佛才一个月,居然真听话,回去照做,学布施。开始学布施很难,那时候物资缺乏,待遇微薄,生活清苦,布施比割肉还痛苦。可是老师教我,我只好学。最初布施自己不要的东西,用旧的、不喜欢的,可以割爱给别人。过了一、二年就进步了,自己用的、喜欢的东西也可以布施。最后就更进一步,有些东西自己还没用,别人有缺乏,我也能布施。
我做了六年,布施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换洗衣服与睡觉的铺盖,此时,出家的因缘成熟了,非常不可思议。那时候,老师没有把理论告诉我,我是受他慈悲的摄受,对他非常敬仰,他的话我句句都听,句句都去做,把它在生活当中做到。
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很难,因为没有看破;如果看破,放下就容易。看破是智慧、是学问,放下是真正的功夫。我们初学只晓得把财物、身外之物放下舍掉;其实,菩萨布施真正的功夫,是要把内心的烦恼布施掉。把烦恼、忧虑、牵挂放下,统统布施掉。把病痛布施掉,身体就健康了。我们有生死,生死也布施掉,就能不生不死。这才是布施的真实义。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心里什么都不想,一切法就不生了。只要有念头,就是生灭。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这叫生灭心,如此,就有生死,有轮回。生死轮回从生灭心变现出来的。佛常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是如来果地上真实境界。要想把光明云里现的大圆满境界统统呈现在我们眼前,必须要把生灭心舍掉。这是真实达到究竟根本的一层。我们今天是凡夫,这一层功夫不可能做到。那么,从哪里做起?从身外之物舍起,逐渐把我们的贪嗔痴慢先淡薄,然后才能舍离,最后才能够根本舍弃,这才能证得大圆满。我们自性的功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自自然然就现前。佛教菩萨修行的六大纲领(六度),完全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处世、待人、接物教你统统放下;放下之后,你的清净心、真心自然现前。菩萨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谓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六大纲领。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的重要性,要认真去做。不仅身外之物要放下,最重要的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把所有一切念头放下;因为妄想、执著是我们修学最大的障碍。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不乱?为什么不能得念佛三昧?我们参禅,别说开悟,连禅定都得不到。我们研教不能够大开圆解,我们持咒学密得不到三密相应。你仔细找找毛病究竟出在哪里?就是妄想、执著。这些首先要把它布施掉、舍掉。不把这些东西舍掉,道业永远没办法成就,所以这是修学的第一个科目放下,要舍。
持戒:妄想、执著舍掉之后,心清净,以清净心修持戒波罗密。持戒不是专指佛给我们讲的戒条,守那些戒条是教小学生的方法。不仅仅是戒律,佛所有一切经里对我们讲的教训统统是教诫,我们都要遵守。我们这个身体,没有离开这个世间,住在这个世间的时候,世间的法律要遵守。法律没有规定的风俗习惯、人情事故、道德观念,也要遵守,这才叫持戒。佛讲三聚净戒,其中律仪戒有条文,其他都没有。但是,戒律的精神包括世间许多应该遵守的我们都要遵守。例如: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地区,要遵守当地的法令规章与道德风俗习惯。更重要的,学佛一定要遵守佛陀教我们的方法来学,才能成就。不依照佛陀的方法去修学,成功的希望很少。不遵守教诫,就是背师叛道,这就是不孝父母。
佛陀教我们修学的四个层次。在四弘誓愿里,先教发心�发广大心,舍己为人。这个广大心就是菩提道上的动力。一般人每天非常勤奋的工作,甚至于假日还加班。为什么这样勤奋?因为有利可图。利在推动;有名有利可得,大家就努力做。佛菩萨舍弃名闻利养,不断的自行化他,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动力就是大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德行、没有学问,怎么能帮助众生?怎么能解决他的困难?所以,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自己要努力修学。为什么要断烦恼?因为要度众生,不是为自已。若为自己,懒惰懈怠无所谓,那是个人之事。现在为这么多众生,我不敢懈怠,不敢堕落;我若懈怠堕落,他们有苦难,没有人帮他们解决;是这个大愿力在推动。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力达到最深一层。先发此愿心,有了推动的力量,然后认真修学。修学从断烦恼学起,断烦恼就是修养品德。佛法是教育,发心从事弘法利生工作者是老师。为了给大众作榜样,不能不讲求威仪、品德,这些不是为自己,是为大众,这叫先断烦恼。德行成就之后,才开始求学,才博学多闻。五年学戒,是我们修学的基础。这些统统是方法,都是持戒这一度所包括的。我们明了之后,才会欢欢喜喜去照做,这才是佛的好学生,才真正做到奉事师长。这是从四弘誓愿里教我们修行次第。
在中国,四大菩萨表法也是教我们一个次第。先从地藏菩萨学起,地藏法门就是三福,地藏经是三福的详细讲解。从这个法门再提升,是大慈大悲,学观音菩萨的法门。从大慈大悲然后求大智慧,是文殊法门。一直到普贤大行,就完全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样样如法,没有一丝毫的欠缺。内证、自行、化他,这是圆满的功德。这些全在持戒这个范围之内。
忍辱:忍辱是讲忍耐。学佛的人要忍人之不能忍,样样都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我能忍,心才会清净。所以,忍辱度嗔恚,嗔恚是心不平。佛法修学的枢钮是禅定;心若不平,怎能得禅定!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也就是禅定的基础,禅定的预备功夫。忍耐是真正修行的功夫,这里面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就世间法来讲:一、人为的加害,我们要忍辱。人家毁谤、侮辱、陷害我们,都能忍。二、自然的灾害,也要能忍。三、修法,修行、求学是长时间的,断烦恼、学法门都是一生一世很难圆满达到的,所以要有恒心、毅力,要有很大的耐心来完成它。古时候译经大德此条翻成忍辱,是针对中国人的习性。古代中国人对侮辱看得很严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是读书人、知识份子,其气节是杀头没关系,侮辱不可以。译经大师认为‘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辱!样样都要忍,样样都要让。学佛的人要能够忍让,成就自己的德行,然后才谈得上精进。布施是放下,持戒是守法,依照老师(佛)教导的方法,有耐心的修学;具备这些基础以后,然后讲精进。
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纯而不杂;如此,才能够得定,定才能开智慧,这都是方法。精进,表示在无量法门里只能学一门;一门才精,多门就杂。同修们现在虽努力求进步,但不是精进,是乱进、杂进,效果没有。谈精进,佛学院吃很大的亏,因为排的科目很多。目前讲经法师都不是佛学院出身的,都是讲小座出身。讲小座是精进,只学一门,没有第二个科目,满脑子都是这一门功课,这才容易进步,才容易帮助你断烦恼,帮助你开智慧,世出世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世间有大成就之人,一生都是专攻一个科目,专学一门技术,而成为世界权威,那是专精。如果他学得很多,样样都学,绝对不能成就。佛法从开端就知道专精;唯独精进,才能真正得到效果,得到禅定。
禅定、般若:定就是清净心,定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佛法修学最终的目标是智慧,不是禅定,禅定是手段。檀经里六祖大师向大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密。’这句话是六度里的般若而不是禅定。此地我把六度大意说出,我们一定要遵守这修学的纲领,把它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上。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教我们把心量拓开。凡夫为什么不能证果?因为心量太小,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只想自己,没有想别人,唯利是图,这才招来生生世世的不如意,这就是六道三途的果报;所以佛陀教我们把心量拓开。慈是与乐的意思,悲是拔苦的意思。看到众生苦,我们要帮助他,解决他的痛苦,这是悲心;众生不乐,我们帮助他得到快乐,这是慈心。慈悲心是对人的。我们生活在这世间,用什么心待人?用什么心对自己?要对自己用喜舍心,对别人用慈悲心。我们今天恰恰颠倒,对自己很慈悲,而希望别人多喜舍;他舍,我自已这里就装满了。真是大错特错,这叫颠倒。要念念为众生想,众生离苦,我也离苦(我也是众生之一);众生得乐,我也得乐。众生在苦海中,而我能离苦得乐,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别业离不开共业啊!所以,我们眼光要往远处看,要往大处看。远大深广,才是自性,才是真心,才能达到修学殊胜的功德利益。
解脱音:我们生活有六个标准(六度),又能依照慈悲喜舍之心态对自己对大众,然后才能得到解脱(自在),才能把烦恼习气渐渐断尽,称性的智慧功德自然现前。
师子吼音与云雷音是菩萨利他的功德。师子吼与云雷是比喻,比喻菩萨自行化他。自己成就了,才能帮助一切众生,将自己度众生的大愿,付诸于实现,这是菩萨的事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天大众,也都来参加这个法会。前面我们看到诸佛如来参与大会,这些诸天鬼神都是凡夫,凡夫怎能跟诸佛如来在一起?而且,是跟无量无边世界一切诸佛共同在一个大会,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假如前面所讲十句光明云的意思都懂了,你自然有一个很正确的答案;如果十句光明云的意思没有透彻,这里就是一个疑问。地藏本愿的法门是提倡孝亲尊师。孝敬之道,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诸佛是从孝敬修成圆满的果报。六道众生今天既然发菩提心,真正觉悟了,希望永脱轮回,希望证得无上菩提,还是依这个法门,与诸佛所依的没有两样;因此,这个法门上从诸佛如来,下至地狱众生,人人有分,这样才能聚在一起。所以这部经在整个佛法里是不思议经,确实是如来圆满的法门,跟华严经、无量寿经无二无别。既然恶道众生也能与会,我们当然有分,信心从这里建立,所以这段经文主要是建立我们修行证果的信念。
文殊菩萨是菩萨众里面智慧第一,是过去七尊佛的老师,学生都成佛了,他还在作菩萨。这一位菩萨的愿力与地藏菩萨没有两样,学生没有完全成佛,他也不成佛。了不起啊!智慧第一的大菩萨,佛叫他观察:上从诸佛如来,下至六道众生,到忉利天宫参加法会的人有多少?文殊菩萨说:‘给我一千劫的时间,以我的智慧神通来计算,算不出来。’可见这个法会多么庄严,这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会中,没有任何一个法会能跟地藏法会相比的。佛再告诉文殊菩萨:‘不但你没有办法知道今天大会的人数,我以佛眼观察,也数不清。’佛哪有不知道的呢?此句是形容参与法会人数之多。用意在说明这个法门、这部经典之重要性,实在是涵盖了尽虚空遍法界;无应哪一个佛国土,哪一尊菩萨,不管是自己修学或是教导别人,都要从这个法门开始。疏忽这个法门,决定不能成就。
我们今天才真正明白,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念佛三昧,学教为什么不能大开圆解,都是疏忽了这个法门。地藏法门的修学不是每天念地藏经,念地藏经没有用,念得熟透会背也没用;要在生活中做到,这叫信受奉行。读诵是提醒自己,想想自己有哪些没做到?帮助自己检点反省,这样念经就有功德,就有效果。绝对不是每天把经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我很乖,我今天功课做好了。这是自欺欺人,佛菩萨才不要听你念的经。他希望我们大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听他所教导的;这样,佛菩萨就欢喜,这是真正的供养佛菩萨,真正的供养三宝。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研经如果不透彻,疑问在所难免。记得三十年前,我在台北法华寺讲地藏经,广钦老法师去听过一次。当时有位法师住基隆小茅篷,年龄跟我差不多,他每天都来听。听到我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很怀疑,来问我:‘有求必应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真的。’他说他不相信,因为他求一个冰箱,求了三年都求不到。我问他:‘你几个人住?’他说他一个人在山上住小茅篷。我说:‘那你要冰箱做什么?’求,要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求必应。不如理如法,贪图享受,这种祈求,佛菩萨是不会帮助的。换句话说,佛菩萨不会成就你的贪嗔痴;离开贪嗔痴,真正在道业上,佛菩萨会帮助你的。
‘若未来世’,就是我们现在这时候。‘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今天我们都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或赞叹’,我们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这是赞叹。‘或瞻礼’,见到菩萨的像,我们恭敬顶礼。‘或称名’,称名是执持名号。‘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这些事情许许多多人都做到了。‘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这个果报太殊胜了。你们能信吗?听到地藏菩萨名号,每天念几句南无地藏菩萨,供地藏菩萨形像,天天拜三拜,供点鲜花水果,就一百次往返忉利天,不堕三恶道,你相不相信?经上明明如此说,佛无妄语。可是你天天这样做,照堕三恶道不误,原因在哪里?经上写明‘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关键就在‘善’这一个字。这个善的标准是什么?此经为大乘经,善的标准是,观经三福十一句通通做到。善有三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间善;假如经文说世间男子女人,就是指这四句。没有用‘世间’,用‘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经,那么这四句还要加上‘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再加上‘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一句通通做到,才是‘善’的标准。
闻名:是菩萨法,闻不是耳听。佛常在经论里告诉我们,小乘以下修的是戒定慧三学,大乘菩萨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此经是大乘经典,大乘菩萨所修的是属于三慧,所以这个闻是三慧里的闻慧,用一个字,闻思修三慧就圆满。三慧,我们没有,菩萨才有;受了菩萨戒照样没有,不是真菩萨,是挂名的,有名无实。三慧一定要理解清楚,修学才不会造成重大伤害。我在早年主持佛教会大专讲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学生来告诉我:‘法师,我听经已经听了两年,我不想再听!’我说:‘为什么?’他说:‘我要去思惟,要去修行。’我一听就明了。我说:‘这两年,你是闻慧得到了,闻了之后再去思,是不是?’他说:‘对的。’我说:‘思两年再去修?’他说:‘对。’我说:‘今天这堂课要不要听?’他说:‘要听。’我就向大众解释什么叫‘闻思修’。他把闻思修搞错了,以为听经是闻慧,回去研究想像叫思慧,这样的误会是曲解经义。照他这样想法,两年听经听了一些我在讲台上的胡说八道;明天不听了,回去再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两年,然后再盲修瞎练。叫佛菩萨冤枉死了,哪有这回事!三慧之慧是戒定慧之慧,所以三慧是戒定慧那个慧得到,才有三慧;换句话说,慧从定来,定从戒来,戒是如法修行而来。能够如法修行,才会得定,定了后才开慧,慧的作用就叫三慧。闻是接触,耳听音声接触叫闻,眼看色也叫闻,用这一个字作代表;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接触叫闻。明了叫思,不能想像,一接触就明了。从明了这个意思来讲,叫思慧;从断惑这个意思来讲叫修慧。所以闻思慧没有次第,是一次完成,闻就是思修,思就闻修,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把它分成阶段的。戒定慧三学可以分成次第,三慧没有次第。所以经文上的闻,不是普通的听闻,这是菩萨的三慧,一接触,对于菩萨本愿功德法门殊胜不可思议,立刻就明了,立刻就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这是‘闻是菩萨名字’。
底下是依教奉行略举数端。怎么依教奉行呢?‘赞叹’:是演说这个法门。讲地藏经,把地藏菩萨本愿的功德、法门殊胜的修学,推荐介绍给大家。‘瞻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拜,是内心对于这个法门有至诚的恭敬。‘称名’:对于这个法门念念不忘,心口俱到。‘供养’:不仅是对佛菩萨,是以这个法门、以这个修学来供养大众,这就是以孝心、敬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修地藏的供养。大乘戒经里佛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地藏的孝敬推广到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以孝顺父母之心来孝顺一切众生;以尊重老师的心、尊重佛陀的心,来尊重一切众生;这叫供养,这是真实的供养。‘彩画刻镂’:是造菩萨的形像,造像的功德是宣扬这个法门。佛教绝不是多神教,佛教里没有神。菩萨与佛皆是表法,用现代话来讲,是教学的工具。供养佛菩萨的像,是让我们常常想起佛菩萨的教训。供养一尊地藏菩萨,我们一见形像,就想起经典里的教训,提醒自己有没有依教奉行,功德利益在这个地方。所以供养佛菩萨像,是用它来提醒我们,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许多人错会了,因而失去佛法修学的利益,非常可惜!我们应该把佛教正名为佛陀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学,它不是宗教);使世人对佛法改观,看法与态度转变,对于佛法的弘扬就会普遍。宗教是迷信的,宗教要靠感情、宗教的情操;佛法不如此,佛法是破迷开悟,佛法是理性的、理智的,不是感情的。情都是迷,迷情啊!佛陀教我们觉悟,不教我们迷惑。我们一定要把佛教本来的面目认识清楚,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经典是教科书,把它看作是神明经典,态度就不一样,得的利益就不相同。若把它看成神的指示,那就绝对服从,不准解释;把它看作教科书,里面字字句句活活泼泼,里头有无量义,趣味无穷,受用无尽。佛教教学的宗旨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学的目标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佛的教学没有定法,但是原理原则是永恒不变;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永远不变的目标,而方法手段随时可以变。观音菩萨在普门品里告诉我们,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中国人得度者,即现中国人而为说法。中国人造的佛像像中国人,日本人的佛像像日本人。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身相都随缘。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佛现中国人的相,佛的道场完全是中国的建筑,中国人非常欢喜的接纳它。
经文里为我们介绍三位典型模范的地藏法门修学者。佛法教学的艺术,不但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这是最圆满的教学。在大乘圆教经典里,这种例子很多。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给我们看,旨在说明一个大乘的修学人,在这世间怎么样生活?怎样处世待人接物?如何把理应论、方法活活泼泼的应用在生活当中。楞严会上有二十五位菩萨,叙说他们修行证果的经过;二十五圆通法门,也是表演给我们看的。
在这部经里,佛以婆罗门女、光目女、长者子作代表,说明在生活当中,实际上修学这个法门,所得到的成就和利益。这样的教科书才真正圆满,值得我们赞叹。方东美先生对佛教经典这样赞叹:它是世间最圆满的教科书,古今中外典籍不能与它相比。
长者子发心修行的原因,是见到佛的相好。他问佛:‘您为什么有庄严的好相?’佛就告诉他如何修行。修行是因,身相是果报。善因得善果。看相的人也常说:‘相随心转。’要想得好相,先要修好心;有好心,必有好相。长者子是从这儿发心的。为什么把长者子放在第一个?这个用意很深。佛法的教学,不重视谈玄说妙,佛法修学著重在事实。诸佛菩萨幸福、快乐、健康、长寿,这就是给我们一个非常现实的样子,我们要想得到,就向佛菩萨学习。这是第一课 — 相好庄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要是没有端正庄严的好相,令一切众生羡慕,我们就对不起老师(佛),也对不起父母,这就是不孝亲、不尊师,因为没有修好。无论出家在家弟子,都要认真修行,使自己有快乐、幸福、活活泼泼的相,使人一见生欢喜心,一见生恭敬心、羡慕心、想学你的心,佛教自然就推广介绍出去。这是自利利他的第一课。
婆罗门女教我们尽孝。尽孝的力量帮助她修行证果。她母亲过世,生前造很多罪业,且不相信三宝。她是虔诚的佛弟子,知道她母亲造业,必定堕落在恶道,为人子女,一定要把母亲从地狱救出来,这才是孝。怎么救?在她那时候,也有佛出现在世间,佛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但是佛已灭度,是佛的像法时代。(我们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末法初期。)她见到佛的形像,见不到佛本人,她在佛像面前祈求:‘可惜佛不在世,佛若在世,我要问问我的母亲在哪里?佛一定会告诉我。’她这番祈求的心非常恳切,感动佛以音声告诉她。人真诚到极处,必定能够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佛告诉她怎样救度母亲,并没有说她母亲在哪里;叫她回去念佛,让她自己修行契入这个境界,这是教学方法最高明的。她回家认真念佛,念了一天一夜,就见到地狱相。遇到地狱主事的鬼王,鬼王告诉她:‘这个地方只有两种人可以来,一个是造地狱业因,来此受罪的人;另一种是菩萨,菩萨到地狱来参观,来说法度众生。除这两种人外,其余不可能到此地。’婆罗门女是外道,外道女子念佛一天一夜就成了菩萨!想想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没错,一天一夜时间不长,但她得一心不乱,最低限度是事一心不乱。因为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与阿罗汉平等,就有能力参访地狱。她为什么能够在一天一夜,以外道凡夫女子身,就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证得 菩萨的境界?因为她孝顺母亲,救母亲心切,才一心一意去修持。假如她的母亲没有死,不堕地狱,她永远不能够成为菩萨。她能够成为菩萨,是她母亲帮助她的。母亲以这个功德,离开地狱生忉利天。超度必须自己修行证果。自己超凡入圣,是因为他(亡者)这个因缘,我们才能做到;他有这份福,他才能够上升,离开恶道,道理在此。假如我们给他念几卷经,自己没有一丝毫境界,他(亡者)得到的利益则太有限了。因为念经是口善而已。还有什么好处?这是把怎么样尽孝,给我们表露无遗,这是我们要修学的处所。我们今天如果要帮助亡人祖先,要超度他们,或是要慈悲一切,普度一切众生,就要认真努力修学,这是互为因缘,相辅相成的。没有孝心这个力量推动,她不可能有这样的境界,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有这么殊胜的成就。佛教她念本师佛,没有教她念阿弥陀佛。我们觉得奇怪,地藏经上教人念佛,都没有教人念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都劝人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地藏经没有?地藏经是讲孝,孝是讲念本师佛,这是与我们最亲近的老师。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念阿弥陀佛之前先念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之后才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是本师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尊重本师,就是依教奉行。地藏经上字字句句教导我们不忘本,它的用意在此,不要生怀疑。为什么没有教她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没有教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这个科目宗旨意趣不相同,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这是修学的根本之根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对我们自己修学,对我们怎样孝亲尊师,都有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的实习方式,知道从哪里下手。如果我们的双亲还健在,好啊!比婆罗门女帮助母亲还容易得多。堕到恶道,要超度真难。现前在,要劝导父母学佛。有些父母排斥佛教,反对佛教,这怎么办?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把原因解开,他就会相信,就会接受,这要智慧,要善巧。
第四品为我们介绍光目女。光目女供养证得罗汉果之出家人。她也是母亲过世,为了超度母亲,求阿罗汉教她方法;这也是我们修学孝道一个很好的榜样。阿罗汉是小乘证得圆满的果位,见思烦恼断尽,但是要观察六道的状况,还要入定,如果不作意入定,他就见不到。由此可知,到九次第定,定力还不自在。大菩萨(见性的法身大士),观察六道的状况,无须入定,因为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大乘经上常赞叹这些大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显示出法身大士与阿罗汉的功力神通不相同之处。阿罗汉入定观察,看见光目女的母亲,堕在地狱,受极大苦。光目女救度她的母亲也是用念佛的方法。本经修学自利利他的方法,前后始终教我们念佛。本经提倡孝道,教我们孝亲尊师,所以教光目女与婆罗门女念的都是本师佛。我们今天修净土的同修,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尊重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念佛求生净土,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是他老人家对我们真实的期望,我们依教奉行,就是本师最好的学生,绝对不违背本师的教导。我们虽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还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世尊的本愿。光目女念佛的功夫比婆罗门女差一等,婆罗门女是在定中游览地狱,而光目女只在梦中得到佛的感应。这说明念佛一定要有真正的功夫,没有功夫,决定得不到自利利他的效果。再看果报,婆罗门女的母亲生忉利天,光目女的母亲出了地狱又到人间;一个是超度到天上,一个是超度得人身。得人身,她因过去生中罪业很重,所以生在下贱之家,为婢女之小孩,而且知道自己的前世,生下来三天就会说话,也还记得地狱的状况 — 记忆犹新。大凡一个人投胎转世,会有隔阴之迷,前世之事都不记得。为什么光目女的母亲能记得前世的事情呢?这情形不仅经典上有记载,我们这世间也有,不常见而已。佛法里讲投胎人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来‘坐胎’,即母亲怀孕时就入胎了,所以他在胎里要坐十个月。胎胞里的痛苦不是我们想像得到的,佛在经上讲,跟地狱差不多,称为胎狱。胎儿与母亲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母亲欢喜时,胎儿也过得很舒服;母亲不高兴、烦恼时,胎儿就痛苦不堪。这样坐胎十个月生出来,前世之事忘得干干净净,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种情形。有少数则是‘夺胎’,即母亲生产时,坐胎之人一出生就死了,神识也离开了,另外一个神识看到身体,就投到身上,这就叫夺胎。夺胎没有十月坐胎之苦,所以对于前世之事记得清清楚楚。光目女的母亲就属于夺胎,所以她很清楚,没有隔阴之迷。她知道前世造的罪业,也知道她在地狱受的果报,也晓得她的女儿很孝顺,给她修福,她才能顺利得到人身。得到人身后,寿命很短,只有十三岁。十三岁之后,还要继续受苦,这才要求女儿想办法,让她十三岁之后不要再堕恶道。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绝对不是佛陀在编故事。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真’是不假,‘实’是不虚。‘如语者’,说得恰到好处,完全是事实,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佛陀教大家不妄语,佛哪有妄语的道理?所以经上讲的全是事实。光目女经过这番事实证明修学的真实功德、殊胜的果报之后,又发起大心,要度尽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地藏菩萨因地所发之大愿,生生世世永远修学这个法门。光目女得佛感应告诉她,她母亲十三岁之后,转生为梵志。佛在经上说,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宗教有九十六种,梵志是很好的外道修行者。她晚年遇到佛法,寿命一百岁。怎么晓得光目女的母亲晚年遇到佛法?因为经上讲她晚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若不闻佛法、不念佛、不发愿,怎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无量寿。这种果报非常殊胜!这也是给我们作榜样。
这个法门从孝亲(救度自己亲人)开始。经上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是把自己救度亲人的心愿扩大到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就是地藏本愿,就是孝道的扩展;实在讲,这是孝道的圆满,真实尽到称性的孝敬。所以释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法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离开这个基础,一切法门都不能成就。这部地藏经所说的就是观经三福的详细说明。净宗也是建立在地藏法门的基础上,我们这一生念佛求生净土才决定可靠,才真正有把握。
第二品是分身集会。这一品也给我们非常大的启示,千万不能轻易看过。佛在华严经上说明法界的真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状况。我们可以从地藏经得到证实,也从地藏经对于华严有了深广的体验。分身集会品里告诉我们,地藏菩萨分身在无量无边的世界。他是不是一个人变现出很多身在一切世界呢?如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很难接受。为什么?太不可思议了!世界是无量无边,怎么个分法?这里面涉及非常深广的理论,如果不是深入大经大论,不容易讲得清楚,讲清楚了也不容易令人听得清楚。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讲,也能讲得通;凡是修学这个法门的人都是地藏菩萨。你若真正发心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对父母尽孝道,把孝道发扬光大,以这个孝心孝顺一切众生,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分身。后面释迦牟尼佛也讲:‘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分身无量无边,也是充遍虚空法界。地藏菩萨没有一个世界没有他,无时无处不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分身在尽虚空遍法界,不仅在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也能见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含义很深,使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孝亲、尊师那种深广的意趣。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导师,好像是学校的校长。一个世界只有一个佛,释迦牟尼佛在他方世界是什么身分呢?他在他方世界现菩萨身,他方世界的佛到娑婆世界来也现菩萨身。就好像我在这个学校是校长,到别的学校去当教授;别的学校的校长到我这个学校来当教授。佛门当中圆融自在,平等无碍,显示出真实的平等,也是华严经上讲的主伴圆融,从主伴圆融体会到真正的平等。什么叫主?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主(教主),十方诸佛都是伴。主好比是校长,十方诸佛都来作教授。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主,释迦牟尼佛是伴。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是主,阿弥陀佛是伴。这种圆融,主伴无碍,彼此地位完全平等,绝无高下之分。我们从‘人’看出这个事实真相,然后再看‘法’,才真正明了佛法所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修地藏法门,地藏经是主,所有一切经都是伴 — 华严、法华、无量寿经通通是伴。我们以无量寿经为主,地藏经是伴;以华严经为主,无量寿经是伴,一个是主,其他都是伴。人人都可以作主,人人也都是伴。所有一切法门,任何一法门都可以为主,任何一个法门同时也是伴。主伴圆融,大家认识这个事实,认识这个真相,我们的心就平了。无论自己修哪一个法门,对于修不同法门的人一定起恭敬心、平等心;绝对不会说我这个法门好,你那个法门不如我,你比我差多了。这样就生起傲慢,生起烦恼,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教我们得清净心、开真智慧、断烦恼的。如果修学法门,供养佛菩萨,有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这是对事实真相没有能够理解,只能得一点人天福报而已;对于戒定慧三学的成就,或是念佛功夫的得力、往生不退成佛,可以说有很大的障碍。地藏经这些经文,使我们恍然大悟,真正领略到华严的十玄;特别是主伴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在这里看到了。
三、四、五品是说明地藏菩萨教化的对象,也就是度众生的对象;实际上,就是地藏法门教学的对象。
第三品是观众生业缘品,经文一开端是摩耶夫人请法,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她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母。经文里看到母亲对于子女之爱护无微不至,摩耶夫人就表演这一套。她的心念念不忘阎浮提众生,阎浮提是她的故乡;她向地藏菩萨请教,专问阎浮提众生的状况。地藏菩萨则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状况来答覆。摩耶夫人听了还没有体会到,还是以阎浮提众生为她关怀的对象。这一节非常有人情味,说明世间人对于子女的疼爱,故乡的留恋,显示人之常情。读经读这一段,要体会这个境界。地藏菩萨心量就大了,显示我们心量一定要拓开。心量如果不拓开,就不能跟真心自性相应,如此,我们的成就就小,就不圆满。地藏菩萨显示的是圆满的自性,摩耶夫人念念是很局限的一个心量,两个是鲜明的对比。其实摩耶夫人是大菩萨示现的,这两个人在戏台上演戏给我们看,都不是真的。摩耶夫人不是真的那么小心量,但是我们看了有趣,使我们真正能领悟不少的人情事理,以及菩萨度生的弘愿真相。摩耶夫人这样做法,我们阎浮提众生(地球上的众生)非常感激。她对我们这样的关怀,地藏菩萨也就非常慈悲,说明世间六道轮回的真相;文字不多,但是讲得很清楚,特别是地狱的状况。佛在一切大乘经里,讲到六道的状况,总是把地狱特别介绍。楞严经里讲六道状况比其他的经更详细,它讲七道,加一个仙道,而地狱道的经文占一半,说得详细,因为地狱太苦了。佛菩萨大慈大悲,希望众生不要造地狱业因,不要堕地狱。堕地狱之后,要从地狱出来,没有那么容易。
婆罗门女的母亲堕起狱,光目女的母亲也堕地狱,好像她们超度很容易,不难嘛!没错,你有没有孝顺的儿女替你这样修呢?假如你没有,那地狱的岁月就太长了。这种孝顺的儿女学念佛的法门,一个是得事一心不乱,一个是得功夫成片。得事一心不乱的,成菩萨,你可以托他的福生天;得功夫成片的,决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也成了菩萨,虽然他现在不是菩萨,将来一定是菩萨,蒙这个福,你也能超生;但这并不容易。净土经论告诉我们,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我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念到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这两种人,虽然没有往生,只要念到这个境界,就是菩萨了。在没有失人身时,已转凡入圣,已不是凡夫了。念到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决定往生。理一心不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这个念佛功夫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在一生中达到的。虽然在理论上讲是可以做到的,实际上不容易;障碍主要在自己,另外就是外缘。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尽,他的地位等于阿罗汉,跟小乘阿罗汉断证的功夫相等,但是智慧功德超过阿罗汉太多太多了,所以他是菩萨不是小乘。功夫成片,古德讲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就是指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就是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能够做到一向专念,功夫就成片了。发菩提心是智慧,一向专念是功夫。什么是发菩提心?一般古大德讲菩萨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观无量寿经上讲菩提心是至诚心、真心、发愿回向心,我们越听越不清楚。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讲得太好了,让我们很容易明了。他老人家说:‘你诚心诚意求生净土,这一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才恍然大悟,许多老太婆念阿弥陀佛,站著往生,坐著往生,她不知道什么是发菩提心,她只晓得念阿弥陀佛。可是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她为什么能往生?原来她念念求生净土,这一念就是无上菩提心。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一般菩萨都做不到啊!所以这是最殊胜的菩提心,我们有了这个心愿,一生当中只有这一个念头,只有这一个愿望。这一念,这一个愿望,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我们能够这样做,就是圆满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期望,这是真正的尊师动道,这是孝道的大圆满。一向专念,除这一个佛之外,我什么都不念,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我什么都不想。我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这就叫一向专念;这就是净宗所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只要能这样修行,没有一个不往生;这是把净宗修学的方法、秘诀,供养给诸位同修。大家要想在这一生当中,真正往生见佛,绝不能忘记,从现在起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若专念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教训,我还要不要学呢?跟诸位说,地藏本愿你已经圆满了。主伴圆融,你以无量寿经为主,地藏经为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真正修学的究竟圆满。
地狱太苦,我们决定不能造恶业。但是未学佛之前,已经造了不少罪业,总想找一个好方法消灾灭罪,忏除业障。怎么忏悔?每天在佛菩萨面前把自己所造的罪过说一遍给菩萨听,再说:我以后不再做了。这是不是忏悔呢?这不是忏悔,这是再造罪业。没造啊!你心里想一遍就造了!你的身业没造,你的口业在那里念念有乱,口业造了,意业也造了。想一次又造一次,阿赖耶识里罪业的印象加深一遍。本来要忏除罪业!却天天把罪业再增加一次,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罪业忏除!那么,怎么样忏除罪业呢?不要去想它,老实念佛。不想它,罪业就没有了;天天念佛,佛是善中之善,念佛是无上的善业,我们天天造业,罪业就没有了。过去无论造什么罪业,都不要去想它,从今以后,一心念佛,所有一切罪过我都不造了,这叫真正忏悔。灭罪的效果力量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清朝慈云灌顶大师,在他所著观无量寿经的注解‘观经直指’里,告诉我们:‘六道众生所造的罪业,任何经典、任何法门、任何忏法,都忏悔不掉,都消除不了,念阿弥陀佛能消除罪业。’原来这句佛号是消灾灭罪的无上法宝。他的话,不是随便说的,这句话确实有很深的理论依据,这句话真实不假。一句佛号能灭最重的罪业,何况是小小的过失!可是我们看到许多念佛人业障没有消除,以致使我们祖师大德的话不敢完全相信,其实,那是我们自己看错了。错在什么地方?这些人是真念还是假念,你要看清楚。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净念相继’,那是真念。‘净’是清净心。我们有怀疑、有夹杂,心就不清净。‘西方确指’一书,觉明妙行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很清楚 — 念佛要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由此我们晓得‘净念相继’要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做到;我们功夫才能得力,才能消除三恶道的业缘,帮助我们在这一生中决定往生。
我初学佛时,朱镜宙老居士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他老人家告诉我他学佛的因缘,使我对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信心增加很多。他是学科学的、学财经的,曾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抗战期间在重庆,那时候还没有学佛,晚上跟朋友打麻将,到深夜才散埸,没有车,走路回家。路灯很远才一个,半明半暗。深夜路上没人,他在路上遇见一位妇女走在他前面,走了半小时,他不在意。忽然想起,夜这么深,怎么会有一个妇女在前面走?一想,寒毛直竖;再仔细一看,这个女人只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他吓呆了!惊吓之后,这个人没有了。这才知道佛家讲的鬼是真的,不是假的,也学佛的因缘从这里开始。学佛以后,他说,大概是观世音菩萨示现度他的;不教他亲眼看到,你怎么劝,他都不相信。
而后,他回想到年轻时遇到许许多多希奇古怪的事情,后来知道那都是事实,证明六道轮回是千真万确的。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半年,他十七岁时,他们的乡村浙江温州,有一个举人,家境小康,是独生子,非常孝顺。他没有做官,在家奉事父母。有一天他睡午觉时,有一个人来敲门,实际上他是作梦,梦中他起来开门,看见一位官差,送来一封信给他。他一看,是自己的名字。送信的官差说:‘我们的将军请你去谈一谈。’他一听 — 这话不对,自己跟官府没有往来,特别是军官,更是一个也不认识。他问官差:‘你是不是搞错了?也许是同名同姓的。’官差不分青红皂白,把他推上马。上了马之后,他感觉那匹马不是在地面上走,好像在空中飞一样。飞了一段时间,到了;他看到许多人在交头接耳,好像有很重要的会议要在那里召开的样子。于是,他向别人请教:‘大将军是什么人?’别人告诉他:‘是岳飞。’他一听— 糟了,岳飞是宋朝人,那我不是死了吗?要我去见他,不行!我家里上有父母,妻子还年轻,小孩还年轻,小孩还小。不行,我不能死!过了一会儿,岳飞升帐,他就走到面前哀告。岳飞安抚他:‘我找你来,是请你帮忙,我们准备北伐,攻打金人,请你做幕僚文书。’他说:‘我家里有父母妻儿,没有办法跟你去。’岳元帅说:‘我们时间还有三个月,有现在可以送你回家,你去安排后事,到我出发时,再派人接你来。’他想一想,能够当岳飞的部下,也挺光荣的,也很难得,也就答应了。于是岳飞派人送他回家,他的梦也醒了。醒了之后,告诉父母这一桩事,他的父母说:‘这是作梦,不是真的。’他觉得这个梦不假,因为梦中的境界太清楚了,不像作梦。接他的日期他记得很清楚。于是,他交代后事。到约定的那一天,召来家亲眷属告别。朱老居士是他邻村的人,听到这希奇古怪之事,也去看热闹,要看他好好一个人怎么死法。酒宴吃完饭后,他跟大家说,时间快到了,跟大家告辞,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没多久,他说:‘接我的人就在门口。’他的父亲发脾气,说:‘我就这么一个独生子,无论如何也不让他走。’小鬼在门口等著不敢进来。他跟他父亲说明:‘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总会死。死了之后能跟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在一起,这也不是坏事。算了,你让我走吧!’他的父亲哼了一声:‘好吧!’他就断气了,真的走了。后来,朱老居士想一想,辛亥革命成功,满清被推翻,半年之前,阴间鬼道岳飞已经出兵打仗了。阴阳确实有感应。岳飞至今未离鬼道(当鬼王),原因是仇恨未忘,念念要报仇,这一念未消除,所以他还在鬼道。学佛之后,才知道因果的可怕。这是说明经上讲的地狱的真相,绝对是事实。
佛菩萨在经上详细说明,用意在于让我们了解真相,知道事实的可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可以不谨慎小心。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小的过失、小小的恶业,以为没有果报,这就容易铸成大错。既然讲到地藏菩萨度生的对象,讲到法门修学的对象,为什么只重地狱这一道,其他九法界没说呢?必须晓得,十法界里地狱最苦,地狱道都能度,地狱道都能修,其余九法界必然能修、能度,这就是以地狱道含括十法界。所以这一部经它修学范围之广,跟净土宗弥陀经、无量寿经无二无别,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人人有分,而且人人必修;一定要从这一部经典、这一法门下手,才能成就圆满的佛法,成就修学圆满的功德。这一个意思要把它认识清楚,然后读诵地藏经、研究古德注解,才能够有所领悟,才能契入,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地藏菩萨的教训是必要的。
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他们也参加了法会,代表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愿普度一切众生,为什么到今天,这些众生还没度完呢?而且还继续不断的再发深重誓愿?’我相信许多同修也都有这个疑惑,四天王启请世尊说明。这一问一答,我们对事实真相就清楚明了。四天王,说他是天,也说得过去,说他是鬼王,也没说错。他所统领的部下全是鬼道众生,他们是鬼王里最大的,这是佛门的护法神。
在传统佛教道场,一进山门第一座建筑物就是天王殿,主要供养弥勒菩萨与四大天王。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道场的建立正是教学的艺术(教学跟博物馆合一),不但佛菩萨形像给我们修学的启示,里面的艺术品都含有很深广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不懂,对佛法就很难入门。天王殿是入佛门的第一课。什么人能入佛门?
换句话说,佛办学校,什么样的条件资格,才能来此求学?天王殿告诉我们,入门的条件资格就是‘弥勒菩萨’,像他那个样子就有资格做佛的学生。弥勒菩萨满面笑容,肚皮很大(有肚量、能包容),所以弥勒菩萨所代表的是生喜悦相(欢欢喜喜的相),生平等心。如果对待一切大众有好恶之心,慈悲、欢喜就显露不出来。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这种人不能入佛门,不能接受佛陀教育。接受佛陀教育的条件 — 心要平等、要慈悲、要欢喜,这样的人才能入佛门。弥勒菩萨的形像是提倡微笑运动,不是把他当作神明来供养,而是要学他。一踏进门,是护法神。护谁的法?护持我们自己。不是护佛的法,佛不要人护,佛的智慧福德大圆满,天王比不上他,哪能护他!是护我们这些学生。我们必须知道四大天王表法教学的意思。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在社会上如何保全自己,保全家庭,乃至保护我们的社会国家,这是东方天王提醒我们的。他提醒我们四个字 — 负责尽分。我们在这社会上有自己的身分。在家庭,对父母我们尽儿女的职责就是尽孝;对自己的儿女,我们要尽慈爱的责任。在社会上,做老板的,对员工要爱护;做员工的,对老板要尽忠心的责任。晓得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且能尽心尽力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家庭才能圆满、社会才能和谐。东方天教的是这个,这就是护你的法。南方增长天王,表示尽本分还不够,如果不努力求进步,就会落伍。增长就是天天求进步,每天求改进,把错误改正过来。就像现代的产品,天天改进,第三代比第二代的产品好。不保守,天天求进步,就是佛家的精进,儒家的日新又新。这个社会永远在进步,我们的智慧要增长,我们的技术要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往上提升。可见佛教不消极,不落伍,佛教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永远领导这个社会。东方与南方天王代表很深的意趣,但是要怎样才能圆满的达到呢?西方广目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方法。‘广目’教我们多看,‘多闻’教我们多学,即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些,才知道尽本分、尽职责,才知道怎样有效达到进步。用现代的话说,一定要念书,念古人的书,古书是前人累积的智慧经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知道过去,观察现在,就能够判断将来。一个人有历史的眼光,处理事情眼光就远大,不会只看眼前,会看到三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以后;如此,一切构想设施就远大了,对后人才能造真正的福利。现代人的著作,其他各个文化的接触,是横的;读古书是竖的,博古通今,成就圆满的智慧,成就真实的学问。不仅要读书,还要亲身去观光考察。到各个地方去看看人家的长处,看看人家的缺点,然后回来,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国家。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是任何诸佛国土比不上的,就是阿弥陀佛到每一个佛国土去考察、观光,好的,通通照样做,不好的、不理想的,通通不要,所以他的世界集一切诸佛世界的精华。他不是凭空设想的,不是闭门造车在家里造极乐世界,他是读书、考察而成就的。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跟他讲解一切诸佛国土的状况,讲了千亿岁的时间,然后又把一切诸佛刹土的现象以神力显现在他面前,他通通都看。我们要能看到其他国家的社会制度、教育,和所有一切设施的得失,才能够达到前面所言的负责尽职、日新又新。我们自己的智慧能力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幸福圆满逐渐真正的能够实现,这样去观察、考察就真正有收获,不致于口袋光光的回来。四天表法教学的意思,要是真正懂得。到了寺院门口,四天王一句话不说,就已经上了踏实的一课,真正得到佛法教育的用意。
佛门每一个殿堂,所有一切佛菩萨全是表法,全是代表教学的内容、宗旨和意趣;可惜的是,我们今天把他当作神来看待,烧香磕头,求他加持。除了这些佛菩萨、罗汉、诸天护法神像表达教学意趣之外,这么多的名号,这么多的形像,代表佛教教学的科目无量无边。佛像前面所有的供养具也是表法的,地藏经科注提到一些,华严经疏钞讲得最详细。佛堂是教室。佛前供花,花不是给佛菩萨看的,是给我们看的。花代表修因,代表六波罗密。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提醒我们要修行,修行是开花,将来才能证果。我们修净土,往生不退成佛是果,想得到这个果报,一定要修因,花开得好,果报一定非常殊胜;换句话说,我们要有真正好的修行。树上开的花,地上长的花,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花,就想到我要修菩萨行,‘花’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忘六度。不仅鲜花、假花,甚至画一朵花挂在墙上,或是看到穿花衣服的,都是在提醒我们广行六度,这是把课堂上所学习到的运用在生活中 — 张开眼睛,看到一切花,都知道我应当修菩萨行,修六度之因。佛前供果,代表菩萨涅槃的果报是我们希求的。供养香(不要烧很多,会污染空气),烧香是供养我们自己,一支好香就够了。香代表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是我们修学的目的。见到香,闻到香,知道自己要修五分法身 —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提醒我们修学的目标。燃灯,从前点油灯、点蜡烛,代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换句话说,我们在社会上,要知道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是菩萨行。以我们的智慧、技能、劳力,无条件的为社会大众服务,这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佛门的一切设施,都含有深广的教育道理,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行菩萨道,让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都觉而不迷,心地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很可惜,今天懂得庄严设施意义的人已不多。佛弟子必须使自己时时刻刻都在菩提道上,才不会失掉正知正见,同时,随时随地机会教育大众,把真实的佛法介绍给别人。
到寺院观光的人,带他参观四大天王,把四大天王的表法给他讲一遍,等于给他上了一课,这些人才恍然大悟 — 佛法是最完美、最有真实利益的教育,与其他教育不一样。其他教育学与不学对我们这一生没有多的关系,唯独佛陀教育是教我们认清自己,认清生活环境,使自己离苦得乐,达到幸福美满的教学。真的认识之后,哪一个不愿意进佛门来?不但一切大众会乐意走进来,其他的宗教徒也会走进来。我常遇到其他宗教徒,如基督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与我往来的很多,我都劝他们皈依三宝、老实学佛,但是,不能叛教,叛教是不孝父母。你信你的基督教,上帝是你天上的父,你皈依三宝,释迦牟尼佛是你的老师,没有冲突。你若说你不要拜上帝,要到佛门拜释迦牟尼佛作老师,释迦牟尼佛摇手不要你。为什么?因为你不孝顺父母,你背叛父母,我的学校不收你。所以佛教是教育,所有宗教徒都欢迎来接受这个教育。真正接受这个教育,上帝绝不会责怪你,反而心生欢喜,认为:‘我这个儿女受过教育,是大智慧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感到光荣。假如他是虔诚的宗教徒,排斥佛陀教育,上帝看到也摇头:‘小孩是不错,可惜没受过教育。’这多难过呢!所以佛教一定要正本清源,让大家知道它是宇宙之间最圆满的教育,法门广大,所有一切宗教徒通通能够包容。地藏经里婆罗门女就是一个例子,婆罗门女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女孩。婆罗门教不是佛教,是印度的宗教之一。婆罗门女学佛,她并没有背叛婆罗门的上帝。华严经里,我们看到许多宗教徒,皈依三宝,认真学佛,证到菩萨果位的。五十三参里,胜热婆罗门,在婆罗门教里有很高的地位;遍行外道,也不是佛教徒。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外道有五、六位之多,这就代表世间一切其他宗教徒,都可以学佛,在佛门一样证阿罗汉,一样证菩萨,一样成佛。佛眼睛里看所有的宗教都平等。为什么平等?事实上是平等的。他们拜上帝,上帝在佛经里,大概是忉利天王,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佛在经论里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上帝是众生,上帝也有佛性,上帝也可以成佛,这是讲得通的,没有一丝毫障碍。无论哪个宗教,都是六道众生 都有佛性,从这个角度上看,绝对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由此,才能看出这个教学、教育的圆满,才能看出它的究竟,教学的利益实在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上从诸佛下至地狱,都得到佛法真实利益,还是我们不可不认识的。这是本经三、四、五品给我们介绍菩萨教化的对象,古人称为‘所化之机’,是非常圆满,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众生也没有遗漏,这才看出地藏法门的伟大,地藏法门的内涵,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我们从这个地方去领会,去领悟,对于整个大乘佛法的信心自然建立。大乘包括的法门无量无边,正像四弘誓愿里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什么要学那么多法门?是为了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不是指我们这个世界,是指尽虚空遍法界,像地藏菩萨一样普化,不懂无量法门怎么行!这样说来,学佛是不是从广学多闻下手呢?不是的。我们的寿命有限,就算活二百岁,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藏经,两百年我们也学不了,何况还有世间这么多典籍!一部四库全书,等于十五部大藏经,怎么学法?要学无量法门,到哪里学?释迦牟尼佛把我们通通送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学,到那里,就有无量的寿命,法门再多也学得完。何况到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大愿威神真实的加持,很容易贯通所有的法门。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到极乐世界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现在只学一个法门。什么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到那里去之后,我们再学无量法门,就没错了,就安全妥当。
如来赞叹品第六、利益存亡品第七、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这三品是说明菩萨度化之缘。前面介绍地藏菩萨的愿力不可思议,教学的对象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与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没有两样,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显示出这个法门的广大无边。菩萨到底有没有能力度众生呢?此地讲的缘有两个意思,一是能力,一是机会。假如菩萨有能力而没有机会,也没有办法度众生;有机会而没有能力,也不能度众生。必须众缘具足,自利利他的事业才能达到圆满。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声音,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第六品经文一开端,我们又看到世尊举身放大光明,这一句不能忽略,因为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放光多半在正宗分,而且只有一次。这一部经不一样,序分理放大光明云,正宗分又看到放光,流通分也放光。经典中,三分放光的很少。华严经与无量寿经三分放光,这部经也三分放光,显示出此经典法门真实不可思议,可以称得上是大乘之大乘、一乘之一乘、,跟华严、法华、无量寿经比,绝对不逊色,无论在境界、地位上,都是相同的,可见我们必须重视此经。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佛劝勉与会的菩萨、护法天龙鬼神。这一句话也非常重要,跟弥陀经意趣相同。阿弥陀佛六方佛那一段里,看到阿弥陀经的本名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从这一段经文,我们明了地藏经也是一切诸佛菩萨所护念经。学佛的同修常常祈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加持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得到诸佛菩萨的保佑与加持呢?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就得到了。为什么?因为这部经是一切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所拥护的一部经典,我们依此修学,一定会得到佛菩萨与所有护法神的拥护。这部经典能令一切造善、造恶的众证涅槃乐,与净土宗三经一论所说一样。佛法信心的建立非常难。记得我出家两年后受戒,受完戒后,到台中看李老师。老师第一句话告诉我:‘你要信佛。’一般人听到会很诧异。我学佛七年才出家,出家两年才受戒,而且一出家就开始讲经,也讲了两年。老师第一句话告诉我要信佛,然后跟我讲解,信佛不容易,有很多人出家一辈子都不信佛。什么才叫信?必须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理解,真正做到‘信受奉行’。如果没有做到这四个字,那个信心是流水道心,古德比喻为水上的浮萍,是无根的信心。什么时候真正能够成就?弥陀经上是从五根、五力讲起。五根第一个是信根,信有了根,这才谈得上信。我们今天信佛没有根,哪有力量!什么样子才有信根?地藏经中长者子、婆罗门女、光目女,都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像他们那样子才真正叫做信佛。信了之后就发愿,发愿之后就真正修行。信、愿、行三资粮同时具足,所以婆罗门女念佛一天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乱。外道女子念佛一天一夜就成了菩萨,超凡入圣,这叫信。因此,本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不是假的,是事实。光目女虽然比婆罗门女修证功夫次一等,也有真实的成就,正符合金刚经所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从地藏经这一段经文看到,这个法门能令一切众生修行证果,显示这个法门确实是圆顿大法,不是一个普通的法门。
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会中有一位普广菩萨代我们向佛请法。普广菩萨不仅是法身大士,也是一位等觉菩萨,他见到世尊在忉利会上极力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祈求世尊为我们具体说明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我们内心深处确实想知道这一桩事情,普广菩萨代我们问出。经上说:‘为未来世末法众生。’正是为我们现前大众而问,地藏法门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世尊未开示之前,先嘱咐大众‘谛听谛听’。我们听经能不能得利益,关键就在这一句。古德常说:‘听教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消归自性,听经就开悟。我们为什么听经不开悟?因为没做到谛听。谛听,浅说是:你要仔细的听、要专心的听。如此,会有小悟,但还不是佛说谛听的意思。这部经是大乘圆教的经典,大乘圆教摄受的根机,必然像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他跟我们凡夫怎么会一样!所以那个境界就高了。我们不但不是法身大士的境界,连小乘初果的境界也没有。小乘初果见思烦恼里八十八品见惑都断尽,我们今天烦恼一品也没断,不但没断,还天天增长。我们如果能做到专心听、一心听,就会得受用、得利益。一心、专心是说没有二心。一面听一面打妄想是二心,一面听讲一面想它的意思就是二心。一心是:只听讲,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这叫一心听、专心听。听懂,它自然就懂,不要去思考;不懂也不要去想它,不懂就算了,不要去理会它,不要去研究,也不要去讨论;这叫一心听、专心听,这样听法会开悟。多听几遍,每听一遍都有一遍的悟处,不可以研究,一研究就落到意识里面,就变成三心二意,是不会开悟的。三心:阿赖耶是心,末那是心,第六意识是心,这叫三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意识,叫二意。权小以下,用的是三心二意。无量劫以来,我们天天用三心二意,用得很习惯,不用也不行了,这就是我们修学的障碍,不能开悟的原因。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里教我们‘舍识用根’。舍识用根就是不用三心二意,而用六根根性。用六根根性,才是大乘经上所讲的‘谛听’。用闻性来听,用见性来见,哪有不开悟的道理!说易做难,我们从一心一意听这里下手,会得到好处的。
佛完全从事相上说明地藏菩萨对我们许许多多实际的利益。事,一定有个道理在,如果不明理,这些事我们看起来像神话一样。一切经典里最难讲的是地藏经与阿弥陀经。为什么?全是讲神话。听众如果对理论不明了,很难接受啊!理论明了之后,再跟他讲这些事,自然就会相信。我们举一段经文作例子来说明: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利益这么大,大到我们不敢相信。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是大乘的标准,换句话说,观经三福十一句通通做到,那样标准的人闻名、合掌、赞叹、作礼,他超越三十劫罪,这并不过分,我们信得过。我们不是此地所讲的对象,不但菩萨的善我们没有,二乘善也没有。二乘善第一条是‘受持三皈’,一般人只是有名无实的皈依,没用处。‘皈’是回头,你真回头了吗?‘依’是依靠,你依靠什么?即使是人天的善,我们也没有。地藏法门修学的标准颇高,比念佛法门带业往生的门槛还要高一层。人天福 —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到了没有?也许你点点头,认为差不多做到了。慈心不杀,做到了没有?也许你吃长素,不杀生了。十善业有没有做到?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太难做到了。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那就更难做到。如果连十善都做不到,世间善人的资格都没有,如何得到实利!此地讲的是大乘菩萨善。这也就是说明,我们学佛要从三福下手,修功才不致于白费,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佛在这品经里给我们说了许许多多利益,都是举事实,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发清净愿来修学这个法门,效法菩萨,这是佛讲这一品经意趣之所在。经里叙说的这些事实,我们读了之后要认真检点,佛陀教我们要做的,有没有做到?佛在经上举了许多例子,那些造作罪业的人,他造哪些罪业,在这一品经里,也说得非常具体。我们要反省反省,我自己有没有犯这个罪过,如果自己造作这个罪过,经上讲的果报,我们要承受。经上常讲,一定会堕三恶道。对佛法有清净信愿的人,读此经常会寒毛直竖。不读此经,自己平常起心动念,不知道是过失。经展开一念,对照自己的心行(心是念头,行是身口的行为),才发现自己就像经上所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是事实。起心动念都在造罪,我们想消灾灭罪,怎么能够消灭得了。求佛求菩萨没用啊!所以,真正修学的功夫还是在起心动念之处,就是说得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能检点自己的身心。修行不外乎日常生活中,修正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的过失,这才是真正会用功,真正能够得到学佛的利益。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办是事。
第一类:久处床枕。现代医学称为老人病,严重的称为植物人。我们见到这样的病人,或家亲眷属、亲朋友遭到这样的病,我们有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不是没有方法,问题是他相不相信,他肯不肯接受。他要是肯接受,肯相信,的确是有方法。
第二类:夜梦恶鬼及家亲。常常作恶梦,梦见恶鬼,或梦见家里已经过世的人。这种事情也常有。还有一种不是梦,是张著眼睛,恶鬼就在面前,那才可怕!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位女居士曾经遇到鬼。她不小心租到一间鬼屋,房里有鬼,半夜出现,出现之前奇臭无比,然后出现在她面前,样子非常恐怖,要夺她的命。她是念佛人,看到鬼一步一步往进,就拚命大声喊阿弥陀佛,鬼听到佛号就止住不再前进,距离三尺(很近),念到天快亮,鬼就走了。一句阿弥陀佛让鬼不敢靠近。天天如此。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赶快搬家?’她说:‘我不搬家,鬼逼著我天天念佛,有好处。鬼是我的增上缘。’若梦中梦见恶鬼或已过世的家人,实在讲,都是有求于你。现在你学佛,懂得方法帮助他们,所以他们来求你帮助。
第三类:游险道、多魇寐、共鬼神游。有时在梦中,梦见非常危险的事情。魇寐是晚上睡觉被鬼压住,自已很清楚而全身不能动弹,压一段时间祂自己会走。这是自己运气不好,鬼都来欺负,走运的人是遇不到的。念佛人遇此情况,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只要念一两声,祂就走。共鬼神游就是梦游,很可怕,也很危险。梦游时的境界跟我们事实的境界不相同,往往会遇到危险。‘日月岁深,转复尪瘵’,如果常常遇到这些事情,对身体、精神会有很大伤害。人不能没有病苦,生老病死是一切众生所无法避免的。病苦从哪里来?有三种原因:
一、病从口入。吃东西不小心,吃坏了肚子或食物中毒。食物都有毒,肝脏是解毒的,肝脏的功能若强,解毒的能力则强。李老师常告诉我:千万不要上馆子吃饭,像是服毒。有些农夫种菜,洒好多农药,也是致病的原因。病从口入,此类是生理的病,药物可以治疗,可以找医生医治。
二、冤业病。从前的冤家债主找来,此病不是医生能治疗的。冤家缠上,例子很多,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的病,就是冤业病,冤家要来报复讨命。此类病苦,佛门里用超度的方法化解。超度就是与冤家调解,说道:‘诵经、拜忏,给你回向,给你修福。’他要是接受:‘算了,不找你了。’他就走了,这时病就好了。调解不接受,病还是不能好。可是,大多数都会接受调解,听到经文里佛的劝导,想想:‘冤家宜解不宜结。’冤仇报来报去没完没了,都不是好事。他一旦觉悟,听懂了,明白了,他就算了,就离开了。此类是医生治不好而能调解的。
三、业障病。自己造的罪业太重了。不是冤家,也不是饮食风寒,这个病非常难办。诵经、拜忏无效,因为不是冤家找来,是自己累劫的罪业太多,起现行。这样的病还是能救,要真正忏悔,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能转变。疾病有这三种根源,不可不知。
一个人身心清净,不造恶业,不要说功夫很深,只要真正做到三福之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大概一生当中都不会生病。为什么?因为心清净,纵然过去生中有恶业,这一生当中没有恶缘,有因没有缘,也不会有果报。佛法重视‘缘’,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不是因而是缘。‘因’我们没办法控制,‘缘’我们有办法控制。十法界的业因,每一个众生阿赖耶识里都具足。十法界的果报,如果懂得缘,就有办法法随心所欲,得那一道的果报。想成佛的人,一生可以成佛;想做菩萨的人,一生也能做菩萨。问题是懂不懂理论,懂不懂方法;懂理论与方法,无不随心所欲。佛陀的教学,最殊胜的功德利益,就是把理论方法给我们说出来,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恩惠。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这些疾病不是业障病就是冤鬼缠身,而不是属于生理的病。业道论对,就是有冤家债主在阎罗王面前告了状,每一天都要到阴曹地府去打官司对质。世间人看不出来,病人躺在床上医也医不好,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这是冤鬼缠身,官司还没有完了,还继续不断的在辩论,非常辛苦。有时候还受刑罚,他痛苦大叫,我们不知道他大叫是什么原因,其实是他在恶道里受刑,痛苦的现象,呈现在俗人眼前。或是业障病,就是我们讲的植物人、老人病。‘或难舍寿’。怎么难呢?他放不下,他有福没有寿(有财富没有命),则钱财躺在床上花,每天三班护士照顾,必须把命中的钱财花光,福报用尽,他才走。如果我们懂得事实真相,只要把他的钱财捐献出去做慈善事业,就会有两种情形:一、病好了。二、如果是寿命尽了,他很快就断气,能够生善道。要舍财修福才能解脱,否则有人躺在床上花钱,要躺十几年才花光!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佛陀教我们,对治冤鬼缠身或业障病的修学方法。
晚上常常梦到恶鬼、家亲眷属,或受到魇鬼压身,或者共鬼神游,这一类的,第二天早晨,在佛菩萨像前,将地藏菩萨本愿经恭恭敬敬地念一遍,回向给他,非常有效。第二夜就非常平安,再也不会梦到鬼神。我出家两年受戒后,有一个过去的同事,他太太是佛教徒,曾经告诉我,她在一星期中曾梦到邻居的太太三次。邻居也是同事,全家信基督教,太太过世了。她梦到过世的这个太太很可怜,好像生活很困难的样子,求她帮助,向她要钱。她在梦中忘记她已死了,问她:‘你应该向你先生要钱,怎么向我要呢?’这个太太告诉她:‘我先生没有钱,求你帮助。’一星期梦了三次,她忽然想到,她先生是基督徒,不烧纸钱。我告诉她,给这个太太烧点纸钱。此后就不再梦到了。所以,这个基督徒没有生天,还在饿鬼道,找学佛的人要钱。这是真实的事情。烧纸钱对饿鬼道有用,其他道没用。印光大师对于这桩事情,不反对也不赞成。为什么不赞成?因为佛教不烧纸钱。不反对是因为万一他堕在鬼道,对他就有用处。有人过世,替他诵经念佛回向才是正确的,也要替他做好事。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当一个人临命终时,我们应如何处置?这是生死大事。取病人心里喜爱的东西,或者宝贝,‘宝贝’指七宝,即首饰之类的金银珠宝。‘庄园舍宅’即土地、房屋。都可以把它变卖,然后给他修福。在病人面前,明白的告诉他;修福他知道,效果更大。命即将终了之前,这些东西对他没有用处,带也带不走,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时候给他修福,福他可以带去,钱财则带不去。家亲眷属应该给他修福,绝不能趁人之危夺他的财产,将来他作鬼魂时,舍不得,还会找你的麻烦,会来讨债,所以绝不能侵占。给他修福,他会感谢你,他也能得好处。‘对经像前’,替他修福,佛菩萨作证明。
‘舍诸等物’,做些什么好事呢?‘供养经像’就是印经、造佛像,到处送人结缘供养。从前要请人写经书、画佛像;现在印经,价钱便宜,数量又可以印很多。印送经书、佛像,是真正的好事情。‘造佛菩萨形像’是雕塑,无论金塑、泥塑、木雕,都好。让大众瞻仰,启发道心,这是好事。‘或造塔寺’,从前交通不发达,所以寺院越多越好,想闻法的人可以就近修行;现在交通便捷,所以寺院不必多,一个县市有一个就够。现代标准的寺院是电视广播。我们要把造寺院的钱,办一个电视广播公司,每天讲经,你喜欢听什么经,到时候打开电视机,在家里就可以听经。力量小一点,则广播电台也不错,打开收音机也可以听讲经。今天要建立塔寺,塔就是无线广播电台,寺就是制作单位。佛法一定要走向现代化。如果再利用卫星,全世界都可以收到看到,则无量无边众生都得度。这样,塔寺的功能才真正能发扬光大,才能把佛法普遍送到每个角落、每个家庭。‘或燃油灯’,燃灯的意思是舍己为人,能够牺牲自己帮助别人。佛经里常教我们要舍身、燃身、燃臂、燃指,这都是表法。但是不要听错了,真的把手指烧掉几个,如此,佛看到了也会流眼泪,把他的意思错会了。观世音菩萨帮助别人,两只手不够,还要千手千眼,我们只有两手两眼,若不要,这成什么话!‘燃’的意思是牺牲自己,我以自己的双手去帮助别人,以臂膀去帮助别人,是这个意思。燃臂香是让自己警觉:我在菩萨面前发了愿,我要以自己的身体去帮助别人。头上燃几炷香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意思。我以我的智慧、才艺、体力,无条件的帮助社会、帮助别人。不是头上香烧得愈多代表供养愈多,这就错了。对社会大众服务愈多,供养就愈多,甚至一枝香都不燃也没有关系。‘或施常住’,施常住是指帮助认真修学的初学的出家人。我们对他四事供养,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使他身心安稳,生活上没有忧虑,可以专心办道。施常住应该是这种解释法。佛经字字句句要把它看活,不要把它看死了。要想到佛法如何能够普及到全世界,如何能令一切众生真正能够听,真正能够明了,真正能够信受奉行。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普广是代表我们的,佛对普广说就是对我们说。读经要能够直下承当,佛对所有菩萨开示都是对我讲,要承受过来才有用处。这一段最重要的意思是:见到人家有一点点小善,我们要鼓励他、劝勉他,劝他不要退心。此地是讲念经,举这个例子。推广言之,就是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的隐恶扬善。现今社会风气不好,是因为见他人的好事不提,见他人的坏事反而加油添醋渲染。每一个人都说人的坏处,这个社会怎么不坏?见人之善要称赞、鼓励,见人之恶要把它忘掉;我们要挽救自己,挽救社会,救度众生,要从这里做起。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拿俗话讲,人都有良心。造作许多罪业别人都不提,造一点善事别人就称赞,他内心会惭愧、会回头。不要希望恶人得到惩罚,希望恶人都能回头,改过迁善,做一做好人,这是菩萨心。希望恶人都受到处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不是菩萨心,是凡夫心,不是学佛的人应该有的心态。从这一段经文,有们要体会这一层很深的意思。尤其是接触佛法的人,更要帮助他精进,帮助他不退转,所谓是‘大菩萨善护念小菩萨’,金刚经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要常照顾、帮助初学,防止他退转,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因为他成就之后,又利益了无量众生。你是帮助他成就的增上缘,所以,这一份殊胜的功德利益也就不可思议了。
佛门当中讲的十斋日,出自本经。亡人过世作七,也是出自地藏经。可知,地藏经里所说的,对我们日常生活讲得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这是这个法门以及地藏菩萨利益众生具体的事实。我们细心去读诵、体会,在生活中才知道应该怎么做法。十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什么叫斋?斋是斋心,就是清净心的意思。斋与素食没有关系。佛陀在世时僧团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现在泰国、斯里兰卡的出家人还是托钵,他们不吃素,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的佛教徒吃素。除中国之外,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吃三净肉 — 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是佛在戒律里说的。中国佛教徒吃素起源,是梁武帝读楞伽经‘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很受感动,发心吃长素。他是佛门的大护法,希望出家人响应,演变成中国佛教素食的特色。我们到国外,别人盛情招待,煮素食给我们吃,不要嫌人家锅子刚煮过肉不干净,这就太过分了。斋是过中不食,不能讲过午不食,因为午时指十一点至一点,斋是过了日中不能再吃。在家同修守八关斋戒,著重在斋,斋是修清净心。人要保养身体,身体好才能精进修行。自古以来修行证果多半是年轻人,年老气力衰,打个佛七都累的不得了,他怎么得一心不乱?年轻人七天七夜不睡觉,精神饱满,他可以得一心不乱。六祖大师得五祖衣钵时才二十四岁,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修行证果,多半是四十岁以前,有体力有精神,所以修行要趁年少,珍惜自己的光阴。中国人常讲,早饭要吃得好,要有营养;中午要吃得饱,也不能过饱;晚上吃得少,睡眠会好,晚上如果念佛打坐,也会帮助得定。所以斋日过中不吃是非常有道理的。若认为一餐不吃,会营养不够,是错误的观念。人身体是个机器,机器是活动的,需要能量,饮食就是能量的来源,可以推动机器(身体)不断运转。每一个人体质不同,有特别消耗能源的,你就吃得多,补充得多;省油的,加一点点就够,运作也很正常。能源到底消耗在哪里?我跟诸位同修说,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妄念少,需要的能量就少,所以心地清净者,一天吃一餐就足够。一天到晚妄念纷飞,三餐不够,还要吃点心,才能补充能源。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十斋日修定,食物的需要量就减少,摄取的养分仍然足够。若妄念多,去学持午,那是自讨苦吃,因为每天消耗多,补充不足,结果就生病,把身体搞坏。有的人持午,把三餐饭的分量在一餐里吃完,不用几天就得胃病,这是不知如何养生。佛法最重视的是养生,它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真正会达到长寿,达到不老不病。可惜我们疏忽,不懂得它的精神用意之所在。素食虽然不是佛提倡的(是梁武帝提倡),但是素食在今天被医学证明,确实有好处。所以,外国素食餐厅一年比一年多,外国人吃素是为了健康。学佛人吃素,身体必定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是妄念太多。所有疾病的根源是妄想,妄念少,病则容易好。心是主宰,心理健康则身体的健康很容易得到。外国没有农历,不容易修十斋日,我告诉外国的同修,每星期修星期六、星期日两天的斋,不一定选固定的日子。只要一个月中有几天修清净心,对于养生、修行,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十斋日真正的用意所在。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这就是造罪。获善利退初心,恶缘增长,这非常可怕。出家时发好心,都是菩萨;名闻利养一摆在面前,马上就退心,就变成罗刹。我在此地郑重的劝勉在家同修,不要陷害出家人,供养多、恭敬多就是陷害他。你一恭敬,他就贡高我慢;供养多,他就贪财贪利,就堕落了。‘若遇恶缘,念念增长’,这就是恶缘。现代人善恶不分,把善缘当作恶缘,恶缘当作善缘,颠倒错乱。供养你,恭敬你,送道场给你,是恶缘;天天骂你、指责你,那是善缘。今天,遇到善人你讨厌,遇到恶人都喜欢。恶人是十恶冤家,现在大家把十恶当作好友,贪嗔痴慢盗淫妄是好友,妄语与两舌是好友,这怎么得了!经上讲颠倒错乱就颠倒在这些地方,不能不警惕。菩提道上,处处是陷阱火坑,一不小心就堕落。
末后五品是讲成佛之道,也是介绍此经修行重要的课题—念三宝。念三宝是修行成佛的正因,与弥陀经所言念佛、念法、念僧完全相同。称佛名号品讲念佛,校量布施功德品是讲念法,见闻利益品是念僧。其中还加了一品地神护法品,这一品意义也非常深长。佛教在一个地区能够建立、推广、普及,要得地神拥护。经上讲地神是大地之神,实际上它所表的是这个地方最有权势的领导者。台北市的地神是台北市长,台湾的地神是李总统。有地神护持,佛法就能发扬光大,普及全民。
称佛名号品教我们成佛修学最重要的方法,也正是观经三福末后所讲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发菩提心,简单的说就是要发成佛的心。成佛才是自己修行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自受用圆满,也能够帮助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圆成佛道;因此,这一个愿心,就是观经所讲的无上菩提之心。接著,佛陀教我们深信因果,此地所讲不是一般的因果,一般的因果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因果,我们普通人都深信不疑,怎么能教菩萨?教菩萨的因果,不是等闲的因果,实际上是说:‘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这样的因果,许多菩萨都还不明了,还不能够深信。从哪个地方看出来呢?从他修学的法门就能看出来。如果是真的相信,一定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明显的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华严是圆教,是佛法的根本法轮。华严会上参与的大众都不是普通的人物,所谓四十一位(位次、阶位)法身大士。圆教菩萨从初住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十个位次,再加上等觉菩萨,是四十一位次。菩萨四十一个阶级到什么时候专心修持念佛法门呢?登地。从初地至等觉,总共十一个位次,菩萨修证到这个阶级,对念佛之功德、念佛之殊胜,才彻底明了,才放下万缘,一向专念。所以念佛法门不简单。凡是听到念佛法门就相信,就肯发心一心一意念佛,虽然不是菩萨,但是选择的法门,用功的方法,就等于华严会上的地上菩萨,这很不简单!华严会上这些大菩萨念什么佛?他们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见得?华严会上菩萨的首领是普贤菩萨,普贤是华严长子,文殊是华严庶男,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华严会上念什么佛?非常明显,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告诉我们,他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十大愿王才圆满的成就。由此可知,十大愿王,如果不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普贤的菩萨行也不能圆满。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认识西方净土,才真正明了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如果不是深入大经大论,这一句阿弥陀佛很平常,念的人又很多,几个人真正明白它的功德利益!这部经没有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有它特别的用意,因为本经提倡孝道、师道,教我们孝亲、尊师,因此经上教我们念本师佛。一个人能够尊重老师,对于老师的教诫,一定能够依教奉行。我们念阿弥陀佛,正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世尊希望我们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因此,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本师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孝亲、尊师做到了究竟圆满。这个意思非常深,希望同修在这一部经细心的去体会。
称佛名号品,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地藏菩萨要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经文言:‘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此生死,不是指我们这个身体在六道中舍身受生,如果说的是这个生死的利益,这个利益不是大利益。此地讲的生死指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尽,就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次的变易生死,因为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还有一次变易,才能圆满成佛。此经言于生死中得大利益是指这个,不是普通的境界。这也显示观经三福,佛劝菩萨们深信因果的甚深义理。地藏菩萨要演说,佛当然欢迎,所以佛对他非常的赞叹。地藏菩萨教我们如何能够断尽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圆成佛道。他教我们念佛。菩萨略举他自己在历劫修行所亲近的佛(老师),举这个例子给我们作榜样。由此我们看到地藏经的难得之处:经中教我们的修学方法,多半是非常具体,很踏实,不讲不著边际的理论,而是讲日常生活之中一些琐碎的事情。
第一尊佛‘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无边身是无量无边。无边身如来是说谁呢?一看名字就知道。佛有三身 — 法身、报身、应化身。这一尊佛讲的是法身佛。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不能离开法身,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定要把法身佛首先提出来,次第不能颠倒错乱。地藏菩萨在久远劫前,他的修学也是以这个为基础,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世尊教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法身佛?是报身佛?还是应化身佛呢?古大德在注疏里讲得很明白,阿弥陀佛三身一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佛的名号叫阿弥陀,阿弥陀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阿弥陀翻成‘无量觉’。觉的对象是无量的,觉的能力也是无量的,在一切无量中,释迦牟尼佛举一个例子,举寿命,叫无量寿佛。其实,佛的寿命、智慧、德能、才艺、福报……,样样都是无量,不是只有寿命无量。一切无量中,为什么单说寿命?寿命是第一德,如果一切无量都圆满,而没有寿命,那么,一切的无量谁去享受呢?譬如:一个人有无量财宝,而没有寿命,这个无量对他来讲就毫无意义了。一切无量里,寿命是最重要的。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就是法身佛。有些人看观无量寿经,下下品往生,人在花苞里要过很久莲花才开,认为一个人坐在花苞里很无聊寂寞。他不晓得西方世界的莲花很奇妙。经上告诉我们,最小的莲花直径有一由旬。一由旬多大?大经上讲由旬是指大由旬,为八十里。莲花比台北市大多了,住在里面很舒服。也不是你一个人,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与许许多多大菩萨们,每天来陪伴你,给你讲经说法。你在花里见的三圣是化身,花开见佛是见报身,报身的相就大了;经上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是见到报身佛。花一开,就证到理一心不乱,花一开就是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凡圣同居土与方便有余土都在莲花当中。实报庄严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绝大多数的人都怕孤单寂寞,怕到西方人地生疏,其实你完全想错了。十方世界都孤单,我们这个世间人命很短,几十年很容易就过去了,四、五十岁的人特别感触到时光有限。佛常在经论上言:‘无常迅速。’然后才觉悟到生死事大。这样短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也不大,才真正叫孤单。这个世界如是,十方世界的情况跟我们差不多。唯独西方世界不然,西方世界你的亲故最多,你现在不知道。一往生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还有许许多多的大菩萨跟著阿弥陀佛来迎接你往生。那些大菩萨都是你过去生中的亲戚朋友、父母兄弟、同参道友,他们在过去都已往生,都在西方极乐世界。看到你的机缘成熟,佛来接引,他们也跟著来。一见面就跟你介绍,我哪一生哪一世跟你是什么关系,一说出,你恍然大悟,因为你到西方就证得宿命通,生生世世的事情你都记起来。所以一到西方,亲戚朋友与同参道友太多了,那才叫热闹,唯有到极乐世界才是不孤单不寂寞。这都是真正的事实。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回到老家,我们现在是在外面流浪。在西方亲故非常多,而且个个证得法身大士,大家细读无量寿经就明了。第一尊佛以下介绍的多半是报身佛与应化身佛。这一品旨在劝我们念佛。
校量布施功德品教我们念法。法也是无量无边,菩萨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 布施。为什么不举别的例子呢?在大乘法里,我们常把菩萨所修的一切法门归纳为六大类 — 六度。六度万行,‘万’形容多,菩萨的修行方法太多,归纳为六大纲领。六大纲领再归纳,就是一个布施。所以布施展开来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一归纳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大类。一、财布施:分外财与内财。身外之物叫外财,衣服、财产、金银珠宝、动产、不动产、妻子儿女皆是外财。内财是我们的身体。内财布施有三种:(一)用我们的劳力替别人服务,这是以体力布施。(二)用我们的智慧替别人筹划。(三)头目脑髓,若别人有需要,菩萨也能布施。内财与外财,菩萨绝不吝惜,非常慷慨的施舍。二、法布施:法是方法,包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法布施是讲教学 — 很热心认真地教导人。法布施的范围非常广。例如:自己不懂地藏经,请法师教我地藏经,这是法布施。我会烧菜,你不会,我教你烧菜,也叫法布施。凡是我们自己会的,别人想学,我们应当热心帮助他,把他教会,不要吝啬;不要怕别人学会之后比自己还强,自己就完了,其实不然,果报功德不可思议。三、无畏布施:‘畏’是恐怖,身心不安,有恐惧害怕。能够帮助他人离开一切恐怖,使他身心安稳,这一类的布施,叫做无畏布施。有些年轻同修受了五戒、菩萨戒,服役被派到前线,问我能不能杀敌?殊不知军人的职责就是无畏布施。为什么?军人在前线保障后方人民安居乐业。敌人来攻,他杀敌人,是无畏布施而不是杀生,不算破戒。
一般人都布望得到好的果报,布望有财富。财从哪里来?财从财布施而来。学佛的人知道事实的真相,对于发财的人不会羡慕,知道他前生财布施多,种这个因,这一生当中应当享受这个果报。自己没有财富,是因为前生财布施修得少,今生不应该得到财富,如此思惟,心就平,就不会怨天尤人。要想得财富,就要修财布施,修因才能得果报。今生富人来生未必富,今生穷人来生可能是大富人。为什么?有钱人纵然做点财布施,但是今生种的因少;没有钱的人今生种的因多,来生果报丰富。不是有钱才能修大布施,因为财布施是以收入的百分比来看种的因圆满不圆满。例如一个人每月收入三千元,遇到人家苦难,把三千元全部布施,他的功德是百分之百圆满的布施。若一个人每个月赚几百万元,只拿二、三十万元布施,世间人看他布施的多,其实在因果律上讲,二、三十万是他所赚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他种的福就小了;布施三千元的人种的福反而大。佛在经典上曾讲过一个公案:有一个乞丐,他觉得自己做人太苦,一点点福报都没有。有一天人家给他一文钱,路上遇到一位阿罗汉托钵,他想到自己因为没有福,才这么穷,就把一文钱供养阿罗汉。七天之后,他死了,生到忉利天享天福。一文钱的布施福报,使他离开贫穷到天上享天福。为什么呢?心真诚,心清净,所有的财物通通布施掉 — 供养阿罗汉。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皇后到寺院打斋,供养丰足,老和尚只派一个徒弟接待,给她诵经,替她消灾。皇后很不服气,找老和尚理论。说道:‘我从前年轻时,是个平民,尚未做皇后,曾经布施很少的钱,那时候老和尚亲自接待,替我修福。今天我做皇后,布施这么多钱,为什么你只派徒弟接待?’老和尚笑著说:‘你从前来布施时,财虽少,你的心真诚,我不亲自接待你,对不起你。今天你做皇后,虽然修大布施,你的心不清净、不虔诚,我派徒弟接待就够了。’由此可知修福不在乎财物的多寡,在于心地的真诚。如果我们想要得聪明智慧,要修法布施;不修法布施,不但没有智慧,来生得愚痴的果报。如果我们吝法,不肯教别人,怕别人比我好,有嫉妒、障碍,则愚痴的果报就在今天,越老越糊涂、越愚痴。所以嫉妒是非常大的烦恼。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里教我们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的。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
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人人都想要,若不修因,哪里要得到呢!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给啊!如果佛菩萨有能力送给给我们,我们可以不要修了。佛菩萨没有能力给我们,佛菩萨会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明了什么样的果报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学,如意的果报就能现前。‘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要如理如法修学,这才有求必应;不如理如法修学是得不到的。布施把菩萨所有的法门全包了。持戒、忍辱在布施里属于无畏布施。我们持戒,别人对我们很放心,没有恐怖了。譬如说:钱财露白,怕坏人抢劫,若他持戒不偷盗,钱财摆在外面不要紧,他不会拿,很安全,这叫无畏布施。这个人修忍辱,我言语不小心得罪他;不要紧,他忍辱,不会报复,我心也很安,所以忍辱也是无畏施。精进、禅定、般若,属于法布施。一个布施包括六度,六度包括万行。经上讲校量布施功德,把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圆圆满满含摄其中。修行施对自己有很大很大的利益。钱财不要藏在自己身上,藏在自己身上很危险,常常遭来杀身之祸,强盗都以你为对象。也不要存在银行,外国银行常倒闭,不可靠。财富最好藏在所有众生的福报里面,那你的福报享受不尽,这是真正有智慧,真正看清事实。我们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住得很自在,把多余的通通修布施。别人有困难,遇到老人、病人、困苦而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以钱财、力量去帮助他,修布施波罗密。佛陀教育非常好,圆满到了极处,世间所有一切修学不能跟佛相比,我们想尽办法把佛陀教育推广介绍,让一切人都知道,这是法布施。布施当中最殊胜的是法布施。勤修三种布施,我们的福报自然,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自在。不要忧虑年老没人养,你真正有福,年老时奉养你的人太多太多了;世间人不养你,天人也会来养你。道宣律师每天吃饭时,天人送供养给他,注解华严经合论的李通玄长者也是天人供养。要确实的修福,才能得到真实的果报。吝财得贫穷果报。吝法得愚痴果报。不能行无畏布施的,身体多病,寿命不长;我们求健康长寿一定要修无畏布施。
地神护法品至本经终了,属流通分。此经三分都很有份量,是大经的姿态,它是大乘不思议经典。流通分,首先列出地神护法,用意非常深。地神指坚牢地神,从事相上讲,是我们整个地球,从表法广义上讲,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因为世尊的教学区域是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从华严经、无量寿经上来看,坚牢地神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地主。必须要这样的人来护法,来推行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才能利益一切众生。佛在遗教经将如来的教学付托给国王大臣,国王大臣就是此地所讲的地神。国王有力量颁布教育政策,有力量推行教学的方针。古时候,佛在印度是国王大臣护持,所以佛法能遍及五印度。佛法传到中国来,也是得中国历朝的帝王大臣所拥护。东汉时,佛教传到中国,首先建立白马寺,把佛陀教育列入国家行政体制。寺是国家政府办事的机关,佛寺即是佛陀教育部。第一个佛寺取名白马寺,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佛陀教育因此在中国纳入行政机构,由国家把它推广,发扬光大。可惜如今世间的地神都不知道佛法,每一个国家的总统、首相,对佛法都不认识,自己未必修学,更谈不上护持,这是佛法在现前衰到极处的原因。佛法得不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支持,佛门四众弟子也有责任,因为没有把佛法给人家介绍清楚,使别人以为佛法是迷信。今天佛教教学机构的名称应跟著时代而更改,让人耳目一新,不致产生误会。夏莲居居士建议把寺院改为学会。佛学院,培养人才的地方称为学院。研究净土宗的,称为净宗学院,还有禅学院、天台学院。一般修学的道场用学会的名称,信徒的名称改为会员。寺院的建筑也不要用宫殿式建筑,而用最现代化的建筑,表示佛教确确实实在领导这个时代,佛教不是落伍的,佛教永远在精进,永远日新又新。这样,佛教才能发扬光大。大道场的建立,最理想、最必要的,是建立广播电视、传播卫星,把佛法用卫星传播到全世界,这才是佛教现代化的道场。法宝后面,给我们介绍地神护法的重要,含义非常深,让世间国王大臣、真正有力量的长者居士,拥护佛法。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
里面表法的意思很深。本经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都放光,这样的经典,非常稀有。看到这个现象,就晓得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是如来不思议的经典法门。这部经典、法门,在整个佛法的地位、重要性,在此可领会。
见闻利益品,这一品讲僧宝。佛法的承传靠僧宝,所以僧宝列为三宝之一。僧宝有责任传持佛法,一代接著一代,续佛慧命,使佛法能常住世间。正法久住这个使命落在出家人的双肩,所以出家人的素质不能不讲求。出家唯一的责任就是续佛慧命。要使佛法久住,出家修行要像个样子,行持要做社会大众的榜样,无论道德,学问的修养,都要达到一个相当的程度。
经文里提到两尊菩萨,做为僧宝的榜样,一为地藏菩萨,一为观世音菩萨,说明出家修学要以这两个人做榜样。代表地藏菩萨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代表观音菩萨的有三经,都附在大乘经当中。第一部,华严经观自在菩萨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华严会上代表第七回向菩萨,观音菩萨给善财童子宣讲自行化他的法门。这一章经里面,菩萨自己怎么修行,怎么样普度众生都说到了,是我们应当学习的。第二部,在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章经文重点是教我们修学的方法,他怎么修成无上菩提,提供给我们作参考。经里所讲的都是原理原则,适用于任何法门,学禅的可以用它,念佛、学佛的也可以用它。第三部,是法华经里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的重点是菩萨如何帮助苦难的众生,教我们帮助苦难人的一些要领、一些作法。三经要仔细研究,把它变成自己自行化他的纲领,这叫学佛,才能称之为名实相副的僧宝。
本经末后归结到三宝,这才能成就圆满的修证。(全文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