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一期“心理学公报”报道,宗教信仰有助于自我心理控制,保持健康,延长寿命,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美国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卡罗弗,评估过去80年对全球各行各业人士的宗教研究文献,发现宗教信仰有助于自我控制,因此在追求和实现对自己及其所属宗教团体的重要长远目标上,有较好的表现。
另外,研究发现,宗教信仰也有助于说明为何信徒滥用药物的比例偏低、学业成绩较好、犯罪率低、健康状况较佳(例如较少罹患忧郁症),寿命较长,更热心参与慈善捐献等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麦卡罗弗从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包括神经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发现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宗教信仰和宗教行谊确实能够鼓励信徒学习自我控制,有效调节情绪和行为,进而能够继续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研究小组列举其中几项结论:宗教仪轨,包括祈祷和冥想会影响大脑——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中枢;当人们认为自己的目标是神圣的,就会更努力追求,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宗教生活方式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让人觉得“人在做,天在看”,因此有助于自我控制,谨慎审视自己的行为。
这项研究实际的意义是,宗教让人更能掌握独特的心理资源,坚守、执行自己的新年新希望、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