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是唯一的真实
(樊思岐 著)
人的世界蕴藏着诸多奥秘,人的头脑面对着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时间起点以前是什么?
人的方位在宇宙哪里?
人最终将走到何方去?
------
这些问题对于人的头脑来说,已经超越了它所能理解的范围。许多科学家为之奋斗一生,得到了一些事实片段,但是,相对于那个最终的真理,仍然显得扑朔迷离。
人的头脑很自信,很少有人怀疑:这些问题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如果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有问题,那么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正确的答案。
这就好比,你问:“音乐是什么颜色?”
如果有一个具体答案,那么它最终必然是一个骗局。
那个真相是:这些问题的问法有问题,提问本身完全虚假,提问本身并不成立。
那就是,为什么佛陀同样被问到这些问题时所显示出来的态度——沉默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那么必将逃不了虚假,佛不愿意打妄语,所以他规定有这类似的十多个问题不准问他。
如果你用头脑去思考这类问题的答案,它们就似乎是有一个具体答案的,但是你几百辈子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但是,如果你能从问题本身入手,用一个完全被动、空空如也的头脑,警觉地品尝问题本身,那么这一辈子你就会化解这些问题。如果你够警觉,那么就是现在。
让我们开始:
再看一下第一个问题,然后不要去想,只是感觉“现在”。
好,然后听:
首先,时间是个幻象,它根本就不真实存在。
时间是人的“头脑意识”与“事物运动”相互发生配合的一
个合成物,时间是人的头脑用来描述事物变化的一个思维工具。
你对事物的真实感知一直是面对面的“现在”,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根本不是你直接感知到的,而是分别在你头脑的记忆和想象中产生的。
事物的过去和未来,完全来自人的头脑的记忆和想象,而事物真实存在的现在,是你没有通过头脑而直接感知到的。那就是为什么你什么也没有想,你也仍然知道“现在”,而你非想不可,你才能知道事物的过去或未来的原因。
你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产生“现在”
你对事物的记忆和想象,产生“过去”和“未来”。
事物的一个连续变化,被你通过直接感知和头脑对事物的记忆和想象来整和——时间被你创造出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喜悦的时候多在“现在”,因为你的头脑没有涉入,而你苦恼的时候,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因为你正在记忆或想象中。
哲学家多分成两派,一派说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一派说时间完全是主观的产物。他们犯着相同的错误,问题不在主客上,他们看不到那个“观”才是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客观是“多数人在看”,主观是“某个人在看”,它们都不可能真正脱离“人”这个根本要素,时间的产生离不开人这个要素,时间是物与人的配合产物。
所以我说,逻辑不是白,就是黑,那就是逻辑的愚蠢。
时间既不是完全客观,也不是完全主观的,时间是两者,时间包含了两者,或者说是介于主客间的东西——幻象。
那就是:如果没有人,就没有时间,真实存在的仅仅是事物的运动。
那就是真相:你用头脑、思想来生活,你不在“过去”就是“未来”,你永远不得平和安宁,你不带头脑,只是带着觉知生活,就生活在“现在”,而且是无穷的“现在”,连成一片。
再次,空间的情况和时间一样,空间也是一个幻象。
空间中的“此地”,是你的觉知直接感觉到的,而“那儿”是你头脑的记忆和想象的衍生物。如果你不带头脑,你就一直在“此地”,不会在别的什么地方。
是空存在,而不是空间存在,你融入在无限的空中,所以,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对于广大的空来说,你仍然就在空的内部,就在空的觉知内部——“此地”。
所以说,真实的情况是:对于你和每一个人的生命来说,你和每一个人一直都生活在“此时此地”,不会是别的样子,它是真实的。过去、未来、别处,都是你和每一个人的头脑产物,这个头脑产物是虚假的。
为什么?
因为你的这个头脑,最终是要丢弃的,它是一个你的携带物,它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你的本质,你丢不掉的那个东西是——空,具有觉知品性的空,就是它使你生活在“现在”和“此
地”,就是它使你永远也脱离不了“此时此地”的。
佛陀开悟以后,有人问他:“人最终轮回到什么地方去?”
佛陀说:“哪儿也不去。”
就是这个意思。
人开悟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很单纯,就是不带头脑的生活,用单纯的觉知来生活,一直生活在“此时此地”,这个“此时此地”一直延伸,指向永恒。生命和死亡再怎么变化都没有关系,因为那个空的觉知是永恒不变的,你将仍然一直是生活在“此时此地”。
但是开悟的达成并不简单,你可以接近开悟,那就是更少地生活在“过去”、“未来”、“那儿”,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即使不能开悟,也没太大关系,你的生命中至少会更加充满喜乐——不信,你再回过头去看看开头那些所谓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