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佛珠,人人都会如数家珍:有檀木佛珠啦,水晶佛珠啦,玛瑙佛珠啦,玉石佛珠啦等等诸如此类的琳琅满目种种材料精工雕琢而成的所谓。从广义上讲,只要用来念佛修持用的,不管是何种材料制作的珠子都可以叫佛珠。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都不是佛珠,而是数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不是佛说的念珠。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佛珠呢?佛所说的经典中到底有没有明确的宣示呢?有!在《乾隆大藏经》中第五十八册第七百七十四叶中就有一部经典专门介绍了佛关于念珠的开示。在这部名为《佛说木患子经》里面如是记载:有一位边远地区的领导人有感于治下的国家资源贫乏,民穷国弱,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得很是困苦。自己忙于应付国事,又没有时间去潜心修行。于是派遣使者前往世尊处求教。世尊于是告知国王的使者:如果要灭除烦恼,消灭烦恼障、报障的人,应当以木槵子穿成一百零八颗念珠,常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念诵佛的名号,或者是法(比如六字大明咒或者其它法门),或者是清静僧众的名号(菩萨僧、辟支佛僧、罗汉僧)。念诵一声过一粒佛珠,如此念诵超过二十万边,此生尽后便可往生到第三焰天的天上,在那里将享受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念诵超过一百万遍,便可彻底挣脱生死铁链的束缚,脱离生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位,从此便进入圣人的行列。
使者回国后,将佛的开示原原本本地转告了国王,国王很是兴奋,连忙安排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连夜赶制了大批的佛开示的念珠。赏赐给皇亲国戚和所有大臣,命令他们和他一样按照佛的开示依教奉行。佛还告诉国王:佛一个弟子名叫莎斗,按照我教给的方法经历了十年,证得了斯陀含果位。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了。
可以做成念珠作修行之用的材料有很多种,为什么佛只开示用无患子呢?无患子到底是什么宝贝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无患子的树,无患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可高达25公尺,与荔枝、龙眼同属,花期与龙眼相近,4~5月开花,所生产花粉花蜜质量优良,不亚于龙眼花,9~11月果熟,果实外观与龙眼神似,故又称假龙眼。在很多经典当中又被称为阿唎瑟迦木。
在《千手合药经》说:如果修行者要降伏大力凶猛的鬼神,只要砍取一根阿唎瑟迦柴,以真言加持二十一遍,然后供入火坛中,即可降伏鬼神而平安无事。
在《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卷一”中也说,如果要降伏大力鬼神者,可取阿唎瑟迦柴,即木患子以咒语加持七七四十九遍,投入火中烧,还必须涂上酥酪蜜,并于大悲心千手千眼观音像前作法。
上述两则经文均指出无患木念咒加持后丢入火坛中烧,就能有降伏鬼神的效果。树木有千百种,为何古人特别指名要用无患木?这里头一定有些缘故。
在《酉阳杂俎续集》中说,无患木焚烧时,味道极香,可僻除恶气。
无患子树制品可驱鬼
无患木也并非一定要经焚烧才能发挥伏魔效果。《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
藏器曰:桓,患字声讹也。崔豹古今注云:昔有神巫宝毦,能符劾百鬼,得鬼则以此木为棒棒杀之,世人相传以木为器用以厌鬼魅,故号曰无患,人又讹为木患也。李时珍说:木患子俗名为鬼见愁。
其大意是说有一个叫宝毦的神巫,能以画符念咒召鬼,再用无患子树棒将鬼打杀。人们认为这种树为众鬼所惧,所以称为“无患”。
由此可见,鬼邪并非只畏惧无患木燃烧后的烟香,无患子棒就可以有避邪作用,可作打鬼棒。道士作法所用木剑等器物,也都采用无患木制成,就是来自宝毦的典故。
无患子念珠之制作
无患子的种子极为坚硬,把他放在石头上用铁锤敲击,只是滑弹开去而无法被击破。弹性极佳,将它用力摔在水泥地上,可弹跳高达三公尺,制成念珠可耐用百年而不坏。
无患子念珠之制作,看似简单,只不过是钻个空穿起来罢了,事实上颇为繁锁,兹将制作方法及使用须知简述如下:
1、需采用在树上熟透的果实,种子质地才够坚硬。
2、生长在悬崖峭、岩石地的无患子为首选,种子质地致密。
3、果实需阴干半年以上,不可晒干或烘干。
4、将果肉剥除,再依大小、形状、颜色及重量作筛选,堪用者十不得其一。
5、打洞时慎选位置,以手工串绳,种子上的绒毛不可去除,只要经常捻珠,绒毛自然会脱落。
6、无患子之种仁是一种中药,叫〝中仁〞,中医用以治疗口臭。无患子种仁含油量达42.3%,并含有多种高级脂肪酸。捻珠时,无患子种仁中的油脂会自然涂布在念珠表面,使念珠变得油亮乌黑。沾在手上的油脂有护手作用,部份经皮肤吸收,有益人体健康。无患子植物皂素则有清洁杀菌作用。
7、完整之无患子种子可防水,制作成念珠后已钻孔,故绝不可用水浸泡。
佛也曾明确开示过:念珠用一百零八颗穿成一串。为什么要用一百零八颗呢?他的表述性又是什么呢?
念珠颗数之含义
按粒数划分,念珠可分为十种:
(1)、一千零八十粒:(2)、一百零八粒:(3)、五十四粒(4)、四十二粒:(5)、三十六粒;(6)、三十三粒;(7)、二十七粒:(8)、二十一粒;(9)、十八粒;(10)、十四粒。
念珠不同的粒数,又有其代表的意义:
1.一千零八十粒,包括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十法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分为十种类,即六凡界和四圣界:
①.地狱界:②.饿鬼界:③.畜生界:④修罗界:⑤人间界:⑥.天上界:⑦.声闻界:⑧.缘觉界:⑧ 菩萨界;⑩.佛界。前六界为凡夫的迷界,即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悟者的悟界,已经脱离生死苦海,不在轮回。
2、一百零八粒,代表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而证得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三昧即是心安住于一境的寂静状态而不散乱,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百八三昧是指大乘菩萨所修的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妙月三昧,狮子游戏三昧,无住三昧,妙行三昧,观顶三昧,欢喜三昧,宝聚三昧,释名三昧,无去三昧,无憎爱三昧,净相三昧,灭相三昧等一百零八种三昧。
一百零八种烦恼即众生之烦恼种种,能生种种恶业。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总共为三十六种,配以过去、现在和未来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又称一百零八种结业。也解释为三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即贪,嗔,痴,慢,疑,身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见),邪见(谤无冈果,坏渚善果事),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执持不戒,非冈计因),合称九十八随眠,再加上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等十缠,便成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粒也可表示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五十四个阶位和修证的五十四个阶位,当然还有其它含义。宋朝陈善在《扪虱新语》里记载:韩愈问大颠和尚的岁多数,大颠笑着提起念珠说:“昼夜一百八。”语含机锋。
3、五十四粒,是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即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加上四善根。
什么是十信呢?
一、信心 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无间名进,谓唯以念心精明,进趣真净之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善入佛法,造心分别为慧,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发显。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知道不远,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心进无退,则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气分,与己相接。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以护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来照,又复回光,以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现也。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以上说的是十信。
十住是什么呢?
三藏法数云十住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 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修行者,起行造修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以上介绍的是十住。
那,什么是十行呢?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个:(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
(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
那,又什么是十回向呢?
菩萨修行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所谓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即∶真如实际是所证、无上菩提是所求、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此十回向略如下列∶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又名救护众生相回向、救护众生回向;谓行六度四摄等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又名不坏一切回向;谓于三宝得不坏信心,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诸佛回向、平等一切佛回向、等诸佛回向;谓效法三世佛,以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习回向之位。
(4)至一切处回向∶又名遍至一切处回向;谓经由回向力以所修善根供养一切三宝、利益一切众生。
(5)无尽功德藏回向∶又名无尽功德回向、无尽藏回向;即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是等功德,庄严诸佛刹,以得无尽善根。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又名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回向所修施等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又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又名真如相回向;谓顺真如相而回向所成种种善根。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又名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无缚无著回向;谓于一切法无所取执缚着,行普贤行,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所习诸善,饶益群生。
(10)法界无量回向∶又名入法界无量回向、法界无尽回向;指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
那,什么是十地呢?十地是指发愿要成佛的众生在菩萨道修行路上必须经过的十个次第,这十个次第分别是: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只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盘心,湛然不动。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
那么,什么是四善根呢?
四善根位,是修行阶位之称。又称四善根、四加行位。即暖法(us!ma-gata)、顶法(mu^rdha^na)、忍法(ks!a^nti)、世第一法(laukika^gradhar-ma)四者。‘善’指见道之无漏智,此四者乃发无漏智之根本,故称‘善根’。此四善根系顺趣于见道之无漏决择智者,因此又称顺决择分。又与小乘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等三贤位合称七加行,或称七方便。
南传佛教认为,于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十六行相时,有此四种善根位。兹分述如下︰
(1)暖法︰又称暖位,指能具观察四圣谛之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之位。即观苦谛而修非常、苦、空、无我四行相,观集谛而修因、集、生、缘四行相,观灭谛而修灭、净、妙、离四行相,观道谛而修道、如、行、出四行相。盖暖系如火之前相,而此位之善根如火能烧烦恼薪,可比拟为无漏圣道火之前相,故称暖法。
(2)顶法︰又称顶位,指前者暖善根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所生的善根。此善根乃动摇不安定之善根(即动善根)中最为殊胜者。恰如人之顶,故称顶法。此位亦具观四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以上暖、顶二法,其善根可动,进则起入忍法、世第一法(此二法其善根不动,无退堕),退则虽造恶业烦恼,堕恶趣,然终必能得圣道而入涅槃。
(3)忍法︰又称忍位,即顶善根至成满时所生的善根。此善根于忍可四谛理中最胜,又于此位能忍而不退堕恶趣,故称忍法。又,此忍法可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同于前之顶位,具观察三界四谛之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中品则渐次减略其行相与所缘(此称减缘减行),乃至仅存二念之作意,而思惟欲界苦谛之境。上品唯一行一刹那,即单修欲界苦谛之一行相。
(4)世第一法︰又称世第一位,指生于上忍位之无间的善根,如忍法之上品,缘欲界苦谛而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善根于有漏世间系最胜,故称世第一法。从此位无间入见道,生无漏圣道。
此四善根位皆以修慧为体,四静虑、未至及中间等六地为所依。《俱舍论》卷二十三云(大正29•120a)︰‘如是四种皆修所成,非闻思所成,唯等引地故。(中略)此四善根皆依六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欲界中无,阙等引故。余上地亦无,见道眷属故。又无色界心不缘欲界故,欲界先应遍知断故,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蕴异熟。’
然而关于四善根所依之界地,《大乘义章》卷十一谓小乘诸部间有异说。如︰
(1)依尊者达摩多罗所说,暖等善根唯色界摄,以色界中有遍缘智,能观上下四圣谛故。而无色界中无遍缘智,不能观下四圣谛,故非无色界摄;欲界则一向无定,不得依之修习起善根,故亦非欲界摄。
(2)尊者瞿沙之说,谓暖等是欲界及色界摄,非无色界。以欲界亦有六禅定,可依之修起,色界则如上记所述,故四善根摄于欲界及色界。
(3)僧祇部谓是三界摄,认为欲界有禅定,色界有遍缘智,无色界能具观四谛,故为三界摄。
大乘唯识家,则于菩萨十回向之满位立此四善根,谓于此位当修四寻思及四如实智之观,依此而观能、所取为空。盖凡所取之境虽多,但不出名、义、自性、差别等四者,观此四者假有实无,先空所取之境,称为四寻思。观能所遍非有,称为如实智;此智乃定力所发,有明得、明增、印顺、无间四定。其关系如下︰
(1)暖位︰谓依菩萨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所取之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为空无。此即见道无漏智火之前相,故称暖位。
(2)顶位︰谓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即于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而有,实不可得。此为寻思位之极,故称顶。
(3)忍位︰谓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于前无所取决定印持,更观能取为空无,于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此即发印可智,故称忍。
(4)世第一法︰谓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可决定所取与能取二者为空无。此为异生有漏法中最胜者,故称世第一法。
佛珠中的四十二粒.是表示菩萨修行的四十二个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粒,含义与一百零八粒相同,为携带方便遂三分之为三十六而制。‘
在藏密中也有三十三粒的念珠,或表示观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化身,或表示三十三天。
二十七粒,是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和第四果阿罗汉的“九无学”。
二十一粒,是表示本有十地与修生十地和佛果,或表示十地,十波罗密和佛果。
十八粒,意义与一百零八粒同,为携带方便,遂六分之为十八;或谓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十四粒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观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或也可表示《纯王经》所说的十四忍。
念珠结构分为两大类:
l、单组念珠。即一串念珠由一粒母珠和其它不同数目的子珠组成。
2、复组念珠。即一串念珠,除母珠和子珠外,还有隔珠(又称为数取),弟子珠(又称为记子),记子留,或一些饰物。
母珠通常只有一粒,也有两粒的。唐蜜修法的念珠为两粒母珠,代表自度度他。一百零八颗的,和五十四颗的念珠,每二十七粒用一隔珠,二十七粒的每九粒用一隔珠,十八粒的每六粒用一隔珠。
弟子珠一般体积较小,有十粒或二十粒.系串在母珠前另一端.以十粒为一小串的,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种波罗密。弟子珠也可用来记数之用,每念一串珠,拨一粒弟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