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青
(一)
“佛不度无缘之人”,其实,佛度一切众生,无不度之人,只是缘不成熟,暂不得度。有缘之人听法,生欢喜心,故可度;无缘之人不听法,故不可度。然而,与你无缘,可能与他人有缘;今日无缘,可能他日有缘。非佛不慈悲而不度无缘之人,度人须待因缘。
世尊当年在世,与城东老母无缘,度不了她。一天,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佛迎面走过去,她马上转弯,从别的路走了。佛有能力化身,佛到那边,她又拐弯。到最后佛现四个身体把她包围,她低下头来痛哭,也不看佛一眼!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她与舍利弗有缘,欢喜接受,舍利弗就度了她。
缘分或许可以主动去缔结,但它和“度”的次数并无关系,无缘时话说得越多,双方越苦恼。大智慧者不试图度无缘的人,为避免适得其反。孔子第一次去拜访老子,老子并不说话;过了段时间,孔子再去拜访,老子听了会说:现在可以和你谈道了。
(二)
“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缘?就是“信”。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金刚经云:“若人能生净信心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作为凡人,要亲近善知识,主动与佛法结缘,首先得明白,正信佛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
信仰如手。“信仰的利益如手”,进入佛法这座无尽的宝藏里,如果缺乏这双手,就不能坚定不移地挖宝,取得佛法利益。
信仰如杖。有了信仰作为我们的依怙,便如举步蹒跚的的老人有了一支拐杖,在颠沛的人生之旅上,依靠她走向平坦之道。
信仰如根。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依据这信仰的根,我们奠定人生基础,进而通达涅槃境界。
信仰如船。“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佛海里,我们必须掌稳信仰的船舵,方能获得佛法大宝;在人生苦海里,亦复如是。
信仰如力。“信仰就是力量。”有了坚定的信仰,自然就能形成一股大力量,即使是惊涛骇浪也阻挡不了;其力,不可思议。
信仰如财。愚痴的人类,向纷纭的心外世界寻找财宝;其实,我们内心有无尽的宝藏,信仰的财宝,在“七圣财”中居第一。
(三)
我们还应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信”,第一、信自。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第二、信他。“他”是指佛法。在经典中,佛讲了这么多道理、方法,我们相信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自己决定能成就。学佛最重要的是亲近一位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依照老师讲的方法来修学,这是古今不变的正途。
佛法要靠自己来实证,饭要自吃,水要自喝;佛菩萨只是告诉吃饭喝水的方法,是否吃喝在个人。今天我们修学,所犯的过失,就是不先断烦恼,就开始广学。只在解的层面下工夫,不去断烦恼、修清净心,其结果是增长邪见。而古德们均是先“烦恼无尽誓愿断”,再“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一条正路,不能越级。
(四)
“佛不度无缘之人”,她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包括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是发现、给机会——小心,小心,一切顺其自然;不急不急,一切辅之自然。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等”字;“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佛不度无缘之人”,她告诉我们:“无缘”也是缘,真正的教育者,应学习众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做到“好老师无心,以学生之心为心”;真正的教育者,不仅惜缘、随缘,更要创缘——随机说法,因材施教,促使受教育者与教育、教育者、教育环境结缘。
“佛不度无缘之人”,她告诉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既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惜福、随福,并创福——不断开发自主性与独创性,不断增强自信心与净信心,亲近善知识,自觉接受终生教育,刻苦学习,不断思索……
“佛不度无缘之人”,她告诉我们:自觉觉他 ——自觉为了觉他,自觉方可觉他,觉他终需他自觉;自度度人 ——自度为了度人,自度才能度人,度人还得人自度。我们要身心双修,福慧兼重,悲智并起,直至“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