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庆
佛教及佛教艺术常常谈论或描绘到“死”。释迦牟尼最初创建的基本教义,其四谛中的“灭谛”,论及的便是有关“死”的问题;以后又有以“死”为专题的理论著作《大般涅槃经》;在敦煌莫高窟里,以涅槃(死)为主题绘、塑的壁画或彩塑便有10多处。
佛教何以敢于直面“死亡”?
只要到莫高窟唐代第148、第158等涅窟中去巡礼一番,就能有所感悟。
第148、158窟的洞窟外观像佛寺中的一座大殿堂,而其内部形状却像一具巨大的“棺材”。窟内平面为横长方形,靠西壁筑高约1米、南北横长约16米的高台,高台上又筑高约30厘米的通长小台,形如平床,释迦牟尼便侧身卧睡其上。
参观者进入这巨大的“棺材”里,却没有一丝的恐惧,因为那躺睡在高台平床上的佛陀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宁静、怡然,好像正进入甜蜜的梦境。特别是那微闭的双眼在宁静中显露出生气,侧卧的身体自然放松,密集的衣纹有规律地起伏流动,都让人感觉到释迦牟尼的“涅槃”是那么的自然、随意、超脱和美丽,甚至令人神往。
不管如何讲解佛陀的“涅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死亡”,而是精神达于更高的完美境界,是对一切烦恼的彻底抛弃和永恒幸福的最高获得,是一种“再生”和“超越”,参观者们都知道“涅槃”就是“死亡”的代名词,躺在那里的佛陀早在2000多年前就死去了。尽管佛教宣传轮回,但至今也没听谁说过释迦牟尼再生。佛教界对释迦牟尼的死去和没有再生,一直都很坦然,认为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
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于是围绕有没有选择“死”的权利,反复地思索着、争论着。涅槃,就是对选择如何死去的权利的争取。佛陀死亡时的宁静、安然,好像进入梦乡的状况,实际上是长期以来许许多多老年人和病人的美好愿望。常常听到他们在议论中祈祷:“但愿走(死)得快一点,静静的,像睡觉那样……”显然这更表明了人们对“安乐死”的渴望。
偶尔看到一些关于“安乐死”的报道,但大多只是从法律角度谈及现阶段实行“安乐死”的尴尬,而像佛教对涅槃那样深层次的探讨,很难看到。佛教及其艺术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死亡时的尊严,所以佛教的涅槃思想及其艺术中的涅槃塑像和壁画,能够吸引很多很多的人,也是很自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