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上说,生命中的执著分为两种: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对生命个体的执著,对个体自身及以个体所有物都会有一种分别与依恋,很难舍去的。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忘记了“我”。
有一只猴子被耍猴人捉住,十分害怕,以为一切都完了,只等死亡来临。谁知耍猴人不杀它,给它穿上红袍,戴上纱帽,教它抬起前脚直立着走路,又教它坐在椅子上抽旱烟,模仿人的模样与动作。
猴子学了几天,全学会了。耍猴人就让它骑在羊背上,叫羊驮着它飞跑,猴子很得意了;又让坐在车上,叫狗拖着狂奔,猴子更加得意了,觉得自己比羊和狗都高贵。于是,对它的伙伴羊和狗,总是爱理不理地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架势。
有一天,耍猴人在城市大街上敲锣打鼓,招引许多看猴戏的小孩。当猴子戴着纱帽,穿起红袍登场的时候,孩子们哄笑起来:“官老爷来了,官老爷来了!”猴子听见,更是万分得意,好像它真是一员大官了,拿起鞭子在它的伙伴身上狠狠地抽打着。它忘记了自己与羊和狗一样,同时耍猴人的奴隶啊!
另一个故事是说,一位神经质的记性不好的押差,押送一个光头的囚犯。因为他对这囚犯不好记,就想他一个光头,只要记住“光头”就行了。一路上反复叨念着他的所有东西:“光头,文书,我;雨伞,包裹,枷”。包括“我”在内,一共6件东西,千万不要丢了什么。
他一件件点着、数着、叨念着他的全部:“光头,文书,我;雨伞,包裹,枷。光头,文书,我;雨伞,包裹,枷。光头,文书,我……”光头囚犯看出来了,用酒把押差灌醉,剃光他的头发,掏出他的钥匙将枷锁在他的脖子上,逃走了。
过一会儿,押差醒过来,数点念叨,摸摸自己的光头,囚犯在这里;光头下面的脖子上,枷仍在;其他几件东西都在,只有“我”不见了,他很着急:“我”呢?“我”到哪儿去啦?“我”不见了,“我”不见了!
这是两个笑话,但是我们这个世间的许多人何尝不是猴子或押差?本来我们有幸同为人,却互相残杀;有幸同为亲人,却互相仇恨;有幸同为爱人,即互相猜忌。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做出许多禽兽不如的事情。
有时,我们会劝学佛者要放下执著。但是,如果我们执著自己一位“人”,执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执著做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那么还是不妨执著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