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引导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今初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殊胜下士者,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如觉窝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此士夫所修菩提方便,谓波罗蜜多及咒,下当广说。
佛从最初发心,到行广大行累积资粮,到最后圆满现证一切正觉果位,完全都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说一切教法也都是唯为利益一切有情。成办有情利益大致可以分二:暂时的利益以及究竟的利益。
暂时利益就是增上生,也即今生后世的人天善趣,可以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法类。下士夫的意思是智慧比较低劣,只追求暂时利益的人。殊胜下士,所求暂时利益不只为今生,也想到了后世,比只求今生的下士更为殊胜、更有智慧。当然,最好是暇满,为追求究竟利益而做共下士。
究竟利益就是决定胜,也可以分二:只求自己解脱的别解脱、追求佛陀一切遍知的智慧。只求自己解脱的,像声闻乘和独觉乘的法义,可以摄入为中士或是共中士法类。中士夫的意思是不寻求暂时的利益,寻求永恒的安乐,他深知一切痛苦都是来自于无明,所以厌患烦恼和烦恼的根本——无明所造作的一切,为了能够从无明当中获得度脱,而去寻求解脱之方便,去学三学等。“诸有”、“三有”,也就是三界的意思。“三种学”就是指戒定慧三学。
追求一切种智,如同觉窝也就是阿底峡尊者有说,成办一切种智的方法有两者:修大乘般若蜜多乘(显教)和密咒教。这两乘的法义,都属于上士的内涵。上士夫也叫胜士夫,意思是心被大悲心给控制,随着大悲心而转,发心“为了一切有情能够脱离痛苦,所以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于是学习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
至于菩提发心以及六度的修持,《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会广说。而密乘也即金刚乘的内涵呢,在《密宗道次第广论》里会广说。
三士之名,《摄抉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下士夫中,虽有二类,谓乐现法及乐后世。此是第二,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三士夫或三士道的名称,是有印度大论典的根据的。如同《摄抉择》里面有说到:下士夫的成就,就是“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正受非律仪”的意思是说,所正受的律仪并非是由厌离轮回的出离心而受持的别解脱律仪,所以说非律仪。“非非律仪”就是说,它不是否定断除十恶业的律仪,也就是说它是断除十恶业的律仪。下士夫所修的法义,最主要就是要断除十恶业,行十善道,所以所受律仪是断除十恶业所摄的净戒律仪。中士夫的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是以别解脱的出离心所得的声闻乘、独觉乘的净戒律仪。上士夫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
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所谓的下士夫,就是说只看暂时利益的人。只看暂时利益的人又可以分两种:凡庸下士夫和殊胜下士夫。凡庸下士夫只看今世现在的利益,殊胜下士夫的暂时利益,不只局限在今世也涵盖了后世。“此是第二”,在此的下士是指后者殊胜下士夫的意思。“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这才是我们要讲的下士的意思。
士夫的梵文叫作布鲁噶,意思是具有能力。也就是说依由每个人不同的能力,能够成办暂时利益的这种人是下士夫;能够成办究竟利益的人,又可以分两种:只成办自己利益的中士夫;不只成办自己的利益,也可以成办他人利益,圆满一切自他二利的上士夫。
佛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众生的利益不外乎暂时利益和究竟利益,三士道次第完全涵盖了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所以说“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今初
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是故此中非导令趣,唯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 马鸣阿阇黎在《修世俗菩提心论》里面已说,上士道其实已经包含了中士道及下士道的内容。换句话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法义及修行,其实是属于上士道的支分。
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宣说,并非是引导弟子众追求下士道的目标或是中士道的目标。《广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引导弟子进入大乘而说,因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讲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目的,是因为上士道的前行,要与下士道者、中士道者共同修学、共同成办的缘故。
有人在此就提出了疑惑:如果《广论》是以上士道为主,下士道和中士道只是属于上士道的支分,那就干脆只要讲上士道就好了,根本不用分讲下士道、中士道啊。宗喀巴大师回复说:这个道理,我在后面会作解释。
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为义。今初
-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剎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什么叫作入大乘门呢?如果在自己的心相续上,对于无上菩提产生任运自然的需求心也就是菩提心,就是进入了大乘门,也就是成为了佛子。如同《入行论》里面有说:无论是谁,不管他在轮回六道里面的哪一道,只要发起了这颗菩提心,我们都应该尊称他为佛子。
有了菩提心,便称为菩萨,已列为大乘修行者的行列了。如果退失菩提心,便从大乘退出,不再是大乘人了。所以欲入大乘门,应励力令发菩提心。可是如果不了解菩提心的殊胜功德,怎么能够发起菩提心呢?要了解到菩提心的殊胜功德,才有办法发起菩提心啊。不然,这种勇悍的菩提心是无法增广的。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
为了能够生起菩提心,在此说到了菩提心的两种殊胜利益:暂时利益和究竟利益。暂时利益是不堕恶趣,以及后世继续投生善趣。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依由菩提心这种广大善心的力量,过去许多堕落三恶道的因缘会被净除,也能截断未来恶业因缘。以前已作善趣的因缘由此而增长广大,未来将作的新的善业,也依由菩提心而无穷无尽。这些,都是属于暂时利益的部分。究竟利益,也是由菩提心来成办的。
如果我们对于菩提心的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没有真正地从心生起,不是真实地在追求的话,那么虽然我们再怎么去劝说别人发起菩提心,那也只是嘴巴说说而已。我们看看自己的心,问问自己就知道了。如果要对暂时的利益增上生以及究竟的利益决定胜发起真实的追求,那就要去学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意乐了。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对菩提心的殊胜有所了解,要想真正发起这颗殊胜的菩提心的话,就要去学习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大悲心发起之前必须要成办大慈心。当思惟自己生死轮回的过患时,如果不能产生身毛孔耸立的内心感触,那么对于他人遭受烦恼压迫的痛苦,也是绝对无法产生不忍的悲悯心的。
《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在观悲愍有情之前,必须要先从自身去体会烦恼的痛苦,当我们自己真正厌离烦恼痛苦时,才有办法由自身的经历而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产生悲愍心。“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如果在梦里你都不厌离三有轮回,你又怎么可能会真的想帮助他人摆脱轮回痛苦呢?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嘴巴说说而已。
所以,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后世的增上生,或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别解脱而已,而是为了能够生起菩提心,成办大乘而说。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而且,要生起菩提心,要透过长时间的集积广大福报资粮以及净除障碍才行,比如透过七支供养还有皈依等,要具有很多这种的因缘,我们应该都要了知。
以上,说了为什么要说三士道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宗喀巴大师在此呼吁,传授道次第的师长们,为弟子传授《广论》的时候,要对上述所说内容产生决定解。一定要让弟子们知道,修学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法门是为了发起菩提心,现在所说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跟菩提心结上因缘,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变成下士道而不是共下士道,中士道而不是共中士道,下士道和中士道跟上士道没有关系,弟子们只有到上士道的时候才会思惟菩提心的利益,那这种引导方式就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在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时候,需要知道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对菩提心发起信心,而不是说只有在上士道的时候才会对菩提心产生殊胜欢喜,这要特别地加以注意。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着,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窝于余处亦说为发毗钵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心续中生起真实的菩提心,并使这个菩提心坚固,所以先以大乘不共的皈依来受愿心仪轨,之后如果真正想要学习六度万行的菩萨学处,就应该要受菩萨戒,行菩萨行了。如果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好好地去遵守,不应违犯根本罪,至于其他种种学处,也应特别小心地去遵守。如果对菩萨学处有所违犯,应立即忏悔。
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地修止观了。虽然在《道炬论》里面说,为了发通而修学奢摩他,但这只是理由之一。最主要的,如同阿底峡尊者在其他的论典里面有说,为了发毗钵舍那而修止。所以呢,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要好好地去修学止观。
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钵舍那。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钵舍那,是为慧学。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为了能够成办出世间的止观双运,必须要缘空性,而且这个空性的内涵必须要无谬正确。所以,为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烦恼根本,必须要去决定无我空义。用已成办的止观,来缘取性空,这样才有办法真正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
整个道次第的内容,其实都包含在三学里面。而且,最主要的也是由二谛来宣说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福报资粮是缘世俗谛而发起,智慧资粮是依由缘胜义谛而去累积,能直接消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的通达空性的止观双运,是缘胜义谛的。所以,道次第的内容完全符合佛陀胜教的精髓,也就是由二谛所说的二资粮以及三学、三藏等所有的内涵。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所以要越过菩萨五道十地的功德大海到达佛果彼岸,必须要展开两个翅膀:第一个是广大方便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翅,第二个是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没有这两个翅膀的话,是无法超越的。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设若过此非所能堪,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如果显教的基础已经建立好,如前所说有生起菩提心,为了使菩提心坚固而受愿心仪轨;接着,如果觉得可以遵守菩萨学处,行菩萨行的话,去受菩萨戒,发起行心;之后修止观,再去学习空正见,以止观去缘性空。这些显教基础已经成办之后,就必须要去学习密咒乘了,因为密乘能够使我们快速圆满二资粮。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学密乘,没有这样的因缘乐趣密乘,那就好好地把般若蜜多乘的基础打稳,令道次第的功德增广。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求学密咒,上师瑜伽是非常重要的,依止善知识的心力要比般若蜜多乘时还要来得强大,密咒乘一切的成就,都是由之前所说的亲近善知识来成办,所以亲近善知识要做得非常好。亲近善知识之后,我们要以清净的心续来接受灌顶,接受灌顶的目的是为了成熟身心,促成这样的因缘。进入坛城接受灌顶,会接受到金刚三昧耶,这个三昧耶就等于是戒体,我们要遵守密咒的戒学,要如同守护自己的性命般来护持金刚三昧耶。因为金刚乘的戒体跟别解脱戒是不同的,根本罪破了是可以再受,可是已经破掉根本,相续已坏,再生功德就非常困难,所以应尽量不要让自己违犯到根本戒。如果没有违犯根本罪,其他罪行有犯的话,应立即以忏悔心来净治。因为密咒里面清净的三昧耶和清净的律仪,是成就密乘功德的根本。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如果我们一开始接触的是金刚乘的下三部,那就先学事部、行部、瑜伽部的有相瑜伽,等有相瑜伽坚定之后再去修学下三部的无相瑜伽。如果一开始接触的是密乘上部——无上瑜伽部,那就先学生起次第,再学圆满次第。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大觉窝师,于余论中亦尝宣说。《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观瑜伽。」《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着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所谓道次的引导,就是要真正地由小乘到大乘,由显乘到密乘,圆满地来引导。“大觉窝”,也就是阿底峡尊者,在其他的论典也有如是的宣说。
第二所为义者,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如果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法义都属上士道前行,那么岂不是等于说整部《广论》都在讲上士道了?如果是这样,又何需多加“共中士”和“共下士”这样的分类呢?其实这个问题前面就已经问过,宗喀巴大师那时说过「我会作解说」,在此就是宗喀巴大师的解说。
所以要分共下士、共中士和上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如果没有经过共下士和共中士就自以为是大乘者,那就是增上我慢。进入大乘者必须要经过共中和共下,有一些人不知道这个法义,就妄称“我是大乘”,产生增上我慢。为了摧伏这种我慢,有这种的殊胜,所以如此分类。
第二,为了能够广泛地饶益一切的下士夫、中士夫和上士夫。虽然《广论》最主要是为了生起菩提心,是为了进入大乘而说了共中、共下。可是,如果有士夫他真的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没有能力学上士道,至少他可以配合着共下或共中的法义来满足自己的所需,有这种的利益。所以下品补特伽罗如果因缘不具足,没有办法发起上品意乐的话,至少他没有放弃下品利益,他可以圆满他所需求的下品意乐。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况且,说共中和共下的殊胜,不只是对中、下士夫有利益,对于上士道者也是有利益的。上士道者,必须要先生起这些共道的内涵。如果这些共道功德先已生起,会有增上的功德;如果还没有生起这些功德的话,会马上生起。所以,不会耽误他放慢步伐,是一直有路可以学上去的,可以一直让自己增上。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着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经典里面有说到,具智慧者制作摩尼宝的次第。我们可以配合着宗喀巴大师所引印度大阿阇黎、大论师所说,来知道三士引导的道次,先有增上生后有决定胜、先有般若蜜多乘后有金刚乘的决定内涵。我们修行者要了解从凡夫地到佛地的整个前后道的次序,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