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基石 根除十恶 ——于长沙开示
今天我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作一些开示。
一、稳步迈入菩提正道
⒈ 认清身份 厘定目标
在座的大多都是在家佛教徒,对信仰佛教的人来讲,做一位有境界的修行人,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其实,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有目标。不但人的一生要有目标,甚至在每一年中,自己也要订一个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在世间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有定位、有计划。作为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在这方面也要引起重视。
对广大在家修行人来讲,若能做到既不偏堕于完全抛弃世间,也不偏堕于完全沉溺世间,或者说既搞好修行,又做好一辈子该做的事情,就可实现这个目标。
可能有人会问:修行人不是应像米拉日巴一样看破一切吗?虽然《前行》等相关教言书中讲,修行人应该完全放下世间法,但这个教言是针对在一生中现前双运如来果位的上等修行人讲的,如米拉日巴尊者、如来芽尊者、宗喀巴大师等。所以,真正要做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很多在家人因缘都不成熟。因此,完全抛弃红尘,前往寂静的地方出家为僧,居于深山里,住在岩洞中,看破一切世间八法,这对90%的人来讲,即生当中是不现实的。
实际上,无论是对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对人生如何定位都有明显的教言。对身处世间,愿意学习佛法,想获得解脱的大多数居士来讲,要完全抛弃所有世间之事,比如工作、家庭等,是很困难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许多社会责任,而且很多人贪人、贪事、贪物的心态还很强烈。所以,大家应在经论教言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身份的修行之路。
⒉ 恒守中道 不堕两边
有些人刚开始信仰佛教,就想抛弃世间出家,对这种观点和行为,我个人而言并不怎么赞叹。并不是我不赞叹出家,而是因为有些人心情太激动了,如:遇到一位上师或道友,马上就将所有事情全部放弃,或遇到痛苦时,马上就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华智仁波切说过:暂时的厌离心,实际上是不稳固的。
所以,我希望刚开始也不要特别过激,最后也不要太过散漫。有些人刚开始特别精进,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觉,跟家里人也不沟通、不说话,甚至跟他们一起吃饭都拒绝。最后因为家人阻止等原因,又完全放弃修行滚入红尘,那时比不信佛教者的行为还低劣、还过分。我觉得这些都是极端,应该不堕两边。
⒊ 循序渐进 打牢基础
其实,要成为一位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并不是完全做不到的,而是完全能做到的。怎么才能做到呢?刚开始自己一定要发愿:这一辈子不舍弃三宝,即受持三皈;进而受持五戒,行持十善。
虽然佛陀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学佛和解脱的层次,但对大多数在家人来讲,主要讲了断除十不善业。以前很多上师都讲过,断除十不善业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提醒,作为在家修行人,应该了解十不善业的概念,一定要断除十不善业,尽量行持十种善业。
打好这样一个稳固的基础后,再进一步求更高的法就比较方便。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刚开始就好高骛远,今天皈依明天就求大圆满等最高的法。虽然法的内容特别殊胜,可是我们的基础确实太差了。
我都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十不善业根本不在乎,随便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杀盗淫、贪嗔痴全都无有控制,但心里却一直想求得无上大圆满,而且自认为可能会对大圆满有所开悟。也许是我对教理不通达,但我认为这样的行为离开悟还有很远的距离。
所以,今天在这里简单地讲一下,断除十不善业的基本道理。之后,大家要尽量忏悔一生所造的十不善业,然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不要太激动,否则没有好结果的原因。
⒋ 慧眼圆明 戒急戒躁
以前,有一个人性格特别急。有一次他坐车到一个寺院去,车上有五六个人,他在车里一直劝他们一定要出家。结果短短的时间中,这一车人全都出家了;但几年后,又全部还俗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人出家后都会这样。但我们在出家、依止上师等问题上,还是要再三观察、思维。因为,买一栋房子,也要对其位置、质量、价格、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方面再三了解。找一个对象,也要清楚对方的人品、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不可能今天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明天就跟他订婚、成家。既然对人生几十年的小事,都需要详细调查、研究后才作出决定,那对生生世世的解脱大事,如此草率就明显不合理。
在依止上师方面,有人听说来了一位上师,就马上去依止,之后又很快毁谤,这是很不好的。汉地确实不比藏地,很多人从小心里空空荡荡,没有信仰,到了一定年龄后,由于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心里就产生种种厌倦轮回的心,此时遇到佛法就像干涸的花草遇到春雨一样,非常渴望,在依止上师方面,就容易不观察、不抉择。
但我并不反对大家依止任何一位上师。以前也讲过,无论正法存在于乞丐的相续,还是了不起的高僧大德的相续,都应该恭敬、赞叹、随喜、依止。而且,我们辛辛苦苦让大家学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获得真正的解脱之道。所以,无论是谁开示解脱之道,我们都不会反对。
但从我的眼光来看,现在很多人不闻思马上去修行,不观察马上去依止,没有基础却要选择最高的法,得灌顶后不学誓言(其实,密宗并不是灌个顶就结束了,因为洗澡后,也要擦一擦身体。如果很多后续工作没有到位,就会起一些反作用),这些都是很可怕的。当然,我也看到很多居士的修行,有值得随喜的地方,如对三宝有信心,对轮回有厌离心,对众生有大悲心等。
但是,把小事扩大,道友之间议论纷纷;依止上师不如法;修学佛法不按次第;今天学一个法明天就抛弃,缺少恒常心与恭敬心;尤其很多修行人不够精进,极为懈怠,对世间法特别耽著,这些都是致命的毛病。当然,在短短的时间中,所有修行歧途要全部遣除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修行之路非常漫长,不可能一两天修一个法就立竿见影,但警钟不得不敲。
在修学佛法方面,大家一定要遵循次第,不能一开始就奔最高的法,因为在修最高的法之前,必须要有非常稳固的闻思。现在有些人连皈依三宝、五戒十善等内外加行的基础都没有,却想马上闭目观修最了义的法,这是不可能的。
对现代人来讲,一定要长期闻思。因为很多人从小心里产生的,就是各种非常复杂、麻烦的世间念头,除此之外根本没有相应出世间佛法的智慧和悲心。那要一下子转变过来,也很困难。而且无始以来串习的,就是世间贪嗔痴等迷乱现象,这些与分别念也特别相应。而希求解脱、利益众生的出世间心态,却非常陌生、遥远。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大家应再再闻思,之后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
二、励力断除十不善业
今天我要特别劝请大家断除十不善业。汉文当中有一部马鸣菩萨集、日称译师等译的《十不善业道经》[1],虽然经文很短,内容却宣说得非常清楚。如果我们没有懂得十不善业,而造了恶业,果报就极为可怕。《华严经》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所以,如果我们没有以正知正念来断除十不善业,就会堕入三恶趣。现在大家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离开三恶道,暂时获得人天福报,究竟获得圆满的解脱,而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因此,都应远离十不善业。
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十不善业,过后大家要再三思维,因为要做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必须远离十不善业,行持十种善业,而过一个清净的生活。
所谓十不善业,指身体的三种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语言的四种不善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的三种不善业——贪欲、嗔恚、邪见。
1. 断除三种身不善业
首先介绍三种身不善业,第一是杀生:比如我明明知道它是众生,心里也有想杀的念头,行为上也实施了杀害,最终也断除了它的生命,这就叫杀生。
而且,我叫别人杀与我自己杀,业完全是一样的。《正法念处经》云:“若教杀生,若杀生者,彼二种人,同一杀业,堕活地狱。”
在所有罪恶当中,杀业是最严重的。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过:“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在座的人都知道,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一旦生命受到威胁,将财物、地位等身外之物全部付出也愿意。不仅人类是这样,天下的众生都如此爱重自己的生命。所以,如果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等目的而残害生灵,那就太惨无人道了。
可能长沙的老年人印象比较深,据历史记载,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以70多万人为代价,杀害了3500万中国人,所以人们都叫他们为“日本鬼子”。那时人们都觉得:如此摧残人的生命,是极其恐怖的,这完全是一种无人道主义的表现。
其实,残害其他生命跟杀人也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我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到达这样的高度。因此,衷心希望广大居士不要杀生,并尽量远离荤腥。在这方面,汉传佛教有很好的传统——吃素,大家都需要继承、学习,并付诸实际行动。
总之,大家以后应将“不杀”放在一切功德的首位。不但不杀,还要尽量做无畏布施——放生。因为对众生来讲,给予生存的机会是所有赐予当中最无上的。大家都清楚,当我们要离开世间时,若有人救了我们,一生都会感激不尽。
第二是不与取:其实,不与取就是偷盗。现在社会,偷盗是非常严重的,有些以小偷的身份窃取,有些以各种狡诈的行为骗取,有些以偷税、漏税等方式盗取,有些以强迫的手段夺取……不管怎么样,若我们把别人的财物归为己有,就有非常大的过失。《大智度论》云:“饥饿身羸瘦,受罪大苦剧,他物不可触,譬如大火聚。”可见,通过各种手段把别人的财物归为己有,就会感受接触大火聚的痛苦。《正法念处经》中亦云:“观偷盗如火。”
正因为偷盗的后果特别严重,我们就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把别人的财物归为己有。但现在社会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部门的官员和工作人员都没有因果观念,这是特别可怕的社会现象。所以,大家以后应尽量将自己的财物布施给有缘众生;如果实在舍不得,也不要偷盗他人乃至国家的财物。其实,国家的财物是大家共同的财物,我们不能因为是国家的,就随随便便偷盗。若没有因果观念,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是邪淫:邪淫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家庭等,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佛陀在《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中讲:“下劣淫欲行,直往于无间。”如果行持非梵行或者邪淫,就会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也有直接堕入煻煨坑等近边地狱中的,甚至变成人时,也要在很多世中变成残疾人、哑巴、聋子等。
在汉地,这样的公案相当多。因此,作为在家居士,应该过清净的生活。其实这也不难,因为通过闻思修行,将各方面的佛教道理融入自心时,对治各种不良贪欲和恶行,是非常容易的。
总之,大家一定要断除三种身体的不善业,而受持清净的戒律。因为,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功德之本。如果有一分清净的戒律,功德之种就扎根于大地,慢慢就会开花结果。也就是说,所积善根若有一条别解脱戒作为所依,能依的功德慢慢就会增长。可见,这是非常重要的!
2. 断除四种语不善业
其次介绍语言的四种恶业,第一是妄语: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妄语说,口中有毒蛇。”所以,作为佛教徒,无论是对自身的要求,还是对孩童的教育,说话都要真实、诚恳,不能一开口就说各种虚假的语言。否则,所有人都不会信任你。确实,语言特别重要,它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如果人特别诚实、虔诚、贤善,那嘴里说出来的语言就会真实不虚。若经常说一些妄语、颠倒语,佛经把它比喻成口里涌出毒蛇,其毒气无论接触谁都会传染,最后将蔓延整个身体。
以前,司马光卖马时,要求管家给对方交待清楚,说这匹马每年夏天都会发病,你可以把价钱给低一点。因为他的诚恳,当时众人对他极为尊重。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佛教徒说话更要真实。但现在很多人说话无有可信,全部是颠倒的语言,这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即生当中说真实的语言,将来不管说什么话,都有份量和威信。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说话谁都会听,而有些人说一百遍别人也不听,其实,这与前世是否说真实语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是离间语:所谓离间语,就是两舌,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非、制造矛盾。《正法念处经》中云:“何人两舌说,善人所不赞。”意谓:谁说挑拨离间的语言,真正善良的人是不会赞叹的。但现在社会,在任何一个团体、组织当中,经常有人说是是非非的语言,传播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希望佛教徒要真实,不要在上师与弟子、金刚道友与金刚道友、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等之间,制造各种各样的离间语。
离间语分为公开离间语和暗中离间语两种。暗中离间语就是悄悄地说“别人说你如何如何”等,在佛教团体当中,这是更加需要远离的。我去过很多中心,有些中心做得很好,除了佛法方面的交流以外,是非一律不谈;而有些中心就不是这样,佛法的交流很少,一直在谈是非,好像这是他们度日的工具一样,特别可怜!
为什么有些佛教徒一边学习,一边在言行中暴露出这些不如法现象呢?就是因为法没有融入心。一旦佛法融入自心,所说所作、所思所想,全都会如理如法。因明中讲:通过有烟,可以推知有火;同样,从语言、行为,也可推出内在的修行和证悟。所以,希望广大佛教徒语言要清净,不要说是非。
现在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自己好好修行,以调伏自相续的烦恼。因为,遇到佛法不容易,修行佛法更不容易,人生无常之故。尤其是城市里面的人,每天都忙于各种各样的世间琐事,而耽误自己的修行。确实,很多人白天忙于事务,晚上沉溺于睡眠,中间虽有一些空闲,也处于散乱、是非当中,那就没有修行的时间。而且,各种是非还让非佛教徒产生邪见,学佛的道友不和合,这是很可怕的!
以前,上师如意宝一直强调僧团要团结和合。作为在家人,世间团体也提倡要有团队精神,所以大家应齐心协力护持这种精神。而佛教徒要弘扬真理,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弘扬释迦牟尼佛真实无伪、稀有难得的大乘教法。如果内部勾心斗角,天天不和谐、不和睦,在这样的气氛中,不要说弘扬真正的佛法,连世间伦理都没办法弘开。因此,一定要断除两舌语,在看见出现不和睦的现象时,还要尽量化解矛盾,使之和合。佛经中说,其功德是相当大的。总之,大家尽量不要制造矛盾,在他人因前世的业障或偶尔的因缘发生各种不和时,还要进行调解,以共同创造和谐的气氛。
所以,大乘佛教徒不应有关系好不好的分别。我听说有些地方,关系好的人经常集聚,关系不好的人连吃饭都不在一起,这种行为,恐怕大乘佛法的教义一点都没有融入心。确实,有些人的思想行为,跟大乘佛法一点都不接近,只是在口头上说:我皈依了,我发心了,我灌顶了,我已是密乘弟子了,等等。
其实,不要说密乘上师,密乘弟子的境界也很高,我都不敢说自己是密乘弟子。如果真正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密乘弟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开始烦恼、不和。
总之,所谓离间语,就是对本来和合的关系,以语言使之破裂。正因为语言有诸如此类的种种过患,为了避免以之造下极大的罪业,很多修行人都不爱说话,而闭关的修行人更是长期禁语。因此,说话一定要谨慎,否则会对自己带来祸害,对他人带来痛苦。
第三是恶口:所谓恶口,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粗言粗语。有些人经常说粗语,或责骂,或挖苦,或诋毁,或呵斥,这是很不好的。《正法念处经》云:“若人恶口说,彼人舌如毒。”
其实,人们经常会说这样的恶语,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包括佛教徒之间,有些事情看不惯时,就会对别人进行詈骂、呵斥。当然,这跟人的性格有关,也跟前世的业障和习气有关。而有些人总是笑眯眯的,就像弥勒佛一样,哪怕别人的脚在头上践踏,也高高兴兴,毫不反抗,这是忍辱修得比较好的原因。
总的来讲,我们从小到现在造了很多恶口。尤其很多人爱取外号,如大胖子、小眼睛、大耳朵、塌鼻子等,那过失就相当大。表面看来,取一个外号也没有什么,但通过学习《百业经》、《贤愚经》、《百缘经》、《佛说婆罗门女栴沙谤佛缘经》等经典后,就会感到毛骨悚然。所以,大家以后在这方面要引起注意,否则说一次恶口,很有可能在五百世中感受痛苦。以前,有个人说话的声音非常像狗叫,其他人就用这种语言来侮辱他,结果骂他的人在五百世中转成母狗。
有时人造罪业和善业都很容易,就像世间的财富,只要因缘具足,很快的时间就会变成富翁;若出现违缘,短短的时间就会倾家荡产。同样的道理,若用菩提心等非常好的心态摄持,在好的对境前行持善法,短短时间积累的功德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穷尽;如果对严厉的对境和众生用一些语言来詈骂,自己生生世世都会堕入恶趣。
所以,在修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信因果。所有藏汉佛教的高僧大德,开悟的境界越来越高时越深信因果,不管说话、走路,乃至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而凡夫人因为没有境界,虽然佛陀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但在实际行持时,却粗心大意、极其粗糙。因为,从来没有细致入微地思考过,也没有如理如实地作过取舍。因此,在这些问题上,大家应该再三留意。
第四是绮语:所谓绮语,就是不接近解脱的无稽之谈。我经常发现,都市里的人手上拿着念珠念咒语的几乎没有,所说的话全都与解脱没有关系,整天都谈论与吃喝玩乐紧密相连的无聊话题。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餐厅、娱乐场所等处,人人都一直不断地发出各种声音,但这些声音中,真正有解脱价值的,接近真理的,又有多少呢?
《阿毘昙心论经》中云:“不善语、无益语、非法语,是名绮语。”对居于城市里的在家人来讲,完全把所有绮语断除,像山洞里的修行人那样,每天要么念咒语,要么讲一些解脱的语言,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佛教徒,尤其很多是修加行、念佛号的,那就尽量不要把所有时间全部用在一些无有意义的谈论中。因为,解脱是如是重要,生命是如是短暂。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谈论一些跟解脱相关的道理呢?所以,大家尽量不要说绮语,还要断除各种散乱的语言,所说的话也要尽量跟解脱和成就有关系。逐渐逐渐,自己的语言就变成了有意义的真实语。
总之,在语言方面,大家应断除四种有过患的语言,而讲四种有意义的语言。
3. 断除三种意不善业
最后介绍三种意不善业,第一是贪欲:所谓贪欲,就是心里贪执人、财物等的心态。如:别人修了这么好的房子,我有的话多好啊!别人买了很好的房子,如果我有那多好啊!
《正法念处经》云:“其人贪欲故,昼夜不得乐。”因为有贪欲,一直想获得,所以日日夜夜不安心、不快乐。虽然贪欲对解脱和成就有很大的危害,但要立即全部断除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尽量减少贪欲。现在世间人们对饮食、财物、地位等的贪心,每天都如沸水般沸腾,非常严重;可是,哪怕外在的物质堆如山王,如虚空般的人心也不可能填满。也就是说,只要心追求物质享受,就不可能获得快乐;唯有知足少欲,才能生起欢喜心和满足感。总之,大家应在无贪的生活中认真修持佛法。
第二是嗔恚:所谓嗔恚,就是害心,也就是说,想危害对方,而在心里产生嗔恨。在所有罪业中,嗔恨是最可怕的。若生起一刹那的嗔心,多生累劫所造的布施、持戒等功德,便摧毁无余。《正法念处经》云:“嗔为第一因,令人生地狱。”意谓:嗔恨乃堕入地狱最根本的因。《入中论自释》当中也讲:上品嗔恨堕入地狱,中品嗔恨堕入饿鬼,下品嗔恨堕入旁生。
有些人的脾气特别大,一爆发脾气,锅碗瓢盆全部摔坏。可能这是汉人从小看电影的原因。一般藏人生嗔恨心或吵架时,不会打烂任何东西。其实,也不是这些东西惹的你,怎么能这样呢?就像这样,在一怒之下,便会造下各种各样的恶业。因此,我们要长期修忍辱心和慈悲心来断除自相续的嗔恨。尤其学大乘佛法,一定要断除嗔恨,因为它会伤害众生,而伤害众生在大乘修法中是最大的障碍。
第三是邪见:所谓邪见,指心里产生三宝没有加持,轮回、因果不存在,佛教所讲的道理完全是错误的等颠倒之想。
现在人特别相信科学,认为佛教徒迷信,实际上佛教并不迷信。我以前看过一本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的书,名为《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其中爱因斯坦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以前,我曾把这个教证引用在《佛教科学论》中。大家都知道,20世纪和21世纪的人一提到爱因斯坦,都认为他是最顶峰的科学家,但他却认为佛教的精神至高无上,那其他人为什么还要说佛教徒是迷信,而产生佛教不合理的邪见呢?
但有些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佛门,就像在很多佛教徒的家庭中,有人一直排斥、否认佛教一样。但以正理能排斥佛教的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过。就是在历史上,也没有人能真正站出来说佛教不符合真理,并以辩论获得胜利。但很多人因为没有福报,却偏偏不信。《妙法莲华经》中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意谓:缺少福德的人,被各种各样的世间痛苦折磨着自己的身心,虽然在苦海中如此煎熬,可是他的心却一直不能转入正教,而入于邪教的密林,始终执著有无等。
所以,大家应通过真正的途径——闻思来生起正见。《成实论》中云:“正见必从闻佛法生,是故应习此佛法正论。”在这方面我也有体会,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也会有这样的认识:刚开始学习佛法时,对佛教徒的很多行为都接受不了,对很多道理疑惑心也特别强,但通过学习众多佛教经论,自相续的邪见、成见、恶见全都荡然无存,正见的太阳也从心底的东山上升起来了。这不仅遣除自身的愚痴黑暗,还照耀整个世界,给芸芸众生带来光明、快乐。
对当今时代来讲,具足正知正见、断除邪见非常重要。而断除邪见需要闻思佛法,也可学一些科学和哲学的道理。当然,科学和哲学只能说到佛教的皮毛,并不能解释佛教的真实意义。在这些问题上,若要广说则特别多,但今天因时间关系只稍微提及。
以前,绝大多数人都造过很多十不善业,有些以烦恼深重而造,有些因不懂因果而造,有些受外道、环境、教育等影响而造。现在大家在懂得了这样的真理之后,就要精进忏悔,之后就能得以清净。《金光经》云:“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意谓:一个人在一千劫中造了非常严重的罪业,后来遇到善知识和佛法,在一次机会中,以特别强烈的追悔心忏悔,最后所有罪业都得以清净。可见,即使造下无边罪业,只要忏悔,也有解脱的希望。所以,希望大家精进忏悔,以遣除罪障。
总之,大家要精进忏悔十不善业为主的一切罪障,并励力闻思修行,争取在即生中,成为一个有正信、有正见、有智慧的佛教徒,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今天就简单开示到这里!
附:现场问答
一、问:我刚入佛门,请上师开示人生八苦中的五阴炽盛苦。
答:用智慧详细观察,依靠五蕴所作的一切事情,直接或间接都成了痛苦的因。而且,五蕴本身也不离行苦的本性。所以,在轮回当中,五蕴既是苦因又是苦果。这就叫五阴炽盛苦。
二、问:我妈妈信基督,我爸和我信仰大乘佛教,而且都学您传授的佛法。但我妈妈不让我们在家里看您的光碟,不知怎样才能让母亲转变?
答:很多家庭都有信仰冲突,尤其在美国和加拿大,因为人们以前都信仰基督教,后来佛教和其他宗教遍地开花,很多人又有了其他信仰。但想马上让一个人转变信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已经深入脑海、彻入骨髓。
不管怎么样,信仰佛教是不能改变的,但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有些人因家里反对,或出现其他违缘,修行马上就退失了。其实不应该这样,应想办法坚持修学。如果家里实在不能学习,也要采取其他方式,只要肯想办法,方法肯定是有的。
三、问:我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学准提法门,也生起了一些信心。现在加入菩提小组学习《前行》,也生起了很大的信心。有师兄说:上师要求打牢基础,首先应把《前行》学好。但我想:如果我把准提法门放弃专门学《前行》,变来变去也不是很好。所以请问上师:我可不可以在学《前行》的同时修准提法门?
答:不管我们现在修学任何法门,只要以前所学的是正道,就没有必要放弃;如果以前学的不是正道,在遇到真正的教法时就要舍弃。因此,在学《前行》的同时,也可学准提、净土、禅宗、华严等。只不过自己的主要精力和信心,应放在一部法上,否则不一定能做得非常圆满。因为,人的精力、智慧、时间等都是有限的。
总之,大家在修学过程中要分主次。虽然从法的本体上讲,都是获得解脱的佛法,并没有主次之分,但从自己修行的侧面来讲,还是应分主次,或在时间顺序上,先完成一个,再完成另一个。
四、问:我刚皈依不久,老公不信佛,因为我害怕老鼠和蟑螂,他就杀死了很多。我想问一下:有什么办法能让他获得解脱?
答:虽然不信佛,杀害众生也会堕入地狱。所以,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要阻止,若实在没有能力,也要替他念金刚萨埵心咒等来忏悔。
五、问:我们组有一位学员,他家开了一个餐厅。他要求我们这个学习小组搬到他家里去,我没有赞成,他就退下来了。请问上师:这是不是我的过错?
答:有些佛友从学佛团体当中退下来,这不一定是其他人的过错,因为,若有坚定的信心,不管遇到什么违缘,学佛都不会退。如果自己的信心不稳固,哪怕遇到一点点违缘,也会退下来。
我希望加入学会的人都不要退,否则我也没办法度化。如果以见一见面等方式就能度化,那释迦牟尼佛也不用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因此,大家最好参加小组共同学习,否则表面上看来很自由,也不一定是解脱道。因为,你的修学不正规、不系统。我平时与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人接触,从他们提出的问题、所说的话语中,就能看出他们是门外汉。当然,我并没有人多对自己有利的心,但从每个人的解脱来讲,系统闻思修行非常重要!
六、问: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发起悲心和菩提心,成为像您那样有大智慧、大慈悲的人?
答:我既没有智慧,也没有菩提心,应该发愿像佛陀和文殊菩萨那样。
我希望,首先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出离心——时时刻刻都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不愿求人天福报,更不愿求即生当中的各种名闻利养。然后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利他心——时时刻刻想帮助他人,不愿为自己生起一刹那念头。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向往的。
七、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受持八关斋戒时破戒,是否跟《地藏经》里面“破戒犯斋”的果报相同?第二,因为闻思较浅,我经常将空性理解为断灭的单空,所以有时很懊恼,请上师开示!
答:犯八关斋戒的过失有两种说法:一种就像《地藏经》里面所讲的那样,有特别大的过患;另一种认为,八关斋戒与正式的居士戒不同,它是“一日戒”,所以并没那么大的过失。无论如何,只要好好忏悔,犯戒的过失是可以清净的。
自己对空性理解不深,经常认为是断空,这是正常的。因为对初学者来讲,空性就像瓶子里面没有装水的状态一样。如果认真学习《入中论》、《中观四百论》、《中观根本慧论》等中观论典,就会知道:单空是不存在的,如果安住在单空当中,这是分别念的行境,根本不是不可思议的智慧。那时对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境界,就生起了真实的定解。
八、问:我接触佛法不久,佛法方面的知识非常浅薄,但我总认为,信仰佛教很好,应该不断努力。当我跟同学及其先生,以及我的兄弟姊妹,谈及这个事情时,有80%的人都说:你们是唯心的。因为我知识有限,经常被他们说得语塞。请问上师:我应该如何应对?
答:佛教既不是唯心主义哲学,也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迷信,它是大智慧、大悲心、大力量的完美结合。
有人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以佛教最究竟的智慧来观察,心也是不存在的。虽然佛教唯识宗讲万法唯心造,但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唯心主义根本不承认前世后世、因果不虚等名言法则,而唯识宗完全承认。我认为,你应该广闻博学佛教的知识,之后就能应答如流。
九、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我父亲快七十岁了,很多亲戚朋友都鼓励他办七十大寿,我对这件事情很苦恼,因为到酒店里面去办酒席,要造很多杀生的恶业,这对父亲特别不好。但以佛法说服他们也很困难,不知该怎么办?第二,我是否能把您当作根本上师?
答:如果要办七十大寿,最好不要点杀,否则对寿命、健康都会带来不利,将来还会堕入恶趣。如果不点杀,吃一点肉食过失也不是很大。
是不是根本上师,主要从自己获得法利的角度来讲。噶举派和宁玛派的上师们说:所谓根本上师,是指上师的教言融入自心,使自己获得一定的悟道境界,这样的上师才是根本上师。而有些教言说:给自己灌顶、讲解续部的上师,也是根本上师。
十、问:现在很多人看到佛教徒拜佛、拜菩萨、皈依、学佛等时,都说佛教是迷信。请问上师: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无神论?
答:在究竟观点上,佛教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从名言当中讲,佛教可以叫有神论,因为承认有诸佛菩萨;从胜义当中讲,包括佛菩萨在内的一切万法都没有实质,或者说是空性的,这可以叫无神论。虽然与世间说法名词相同,但实际意义却有天壤之别。
十一、问(1):去年在我们公司食堂前面有一堆很大的蚂蚁,我就按您教的方法给它们念咒、念皈依,但公司很多人都笑话我,还故意把这些蚂蚁踩死、烫死。后来我看到蚂蚁、青蛙之类的小动物,就再也不敢给它们念咒、皈依了。不知我有没有过错?因为,我怕它们遭受灭顶之灾。
答:没有过失,因为你并没有伤害它们的心,也怕它们遭受伤害,佛法讲“心善地道亦贤善”。所以,将佛法运用在生活当中,需要因地制宜。
问(2):学佛是否需要保密?因为别人知道后,在吃饭时会故意夹肉给我吃,还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的话来取笑。虽然我心里非常希望他们能学佛,能多少品尝一点佛法的味道,但他们总认为佛法是唯心主义,是迷信,就算我说服他们了,他们也不会趋入佛法,不知怎么办好?
答:可能你们这里佛教不是很兴盛。如果佛教比较兴盛,即使有些人没有信仰,也不敢说佛教是迷信,否则会有一大群知识分子站出来批驳他,让他哑口无言。在四川很多地方,因为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很多知识分子有信仰,谁说佛教是迷信,就会有人当场与他辩论,让他非常难堪,所以谁都不敢这样说。
因此,非常希望我们这里的佛教徒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年轻人。如果我们能说服他们,很多人都不会这样说。如果自己学得很差,那别人这样说就没办法应对。当然,不讲道理就另当别论;如果讲道理,我们却讲不出来,那就是佛教徒的过失。
其实,佛教的真理完全可以说服世间人。我遇到过很多高等学校的教授,甚至很有名气的科学家,通过与他们辩论、探讨,最后佛教的很多道理都让他们无比兴奋、深深信赖。像我这样智慧不圆满的人都能说服他们,我们这里很多综合素质很高的年轻人,通过学习真理,也能说服身边的人。
十二、问:我有时会用强迫或者欺骗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学佛,不知有没有过失?另外,请上师解释“宁舍生命、不舍上师”的含义。
答:如果自己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而是为了利益他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合理的。
在依止上师之前,首先要按照《事师五十颂》所讲的内容观察上师,在确定是具相上师后,应不惜生命依止,具体依止方法在经论续部里面有宣讲。
十三、问:这个世界的第一动力是什么?时间是不是空性的?时间和因果是什么关系?
答:不清净世间的第一动力是无明,有了无明,外在各种现而不实的虚幻现象就会出现。如果能长时学习中观法门,就能了知器情世界的万法,显现的当下都是空性的。比如这个茶杯,虽然我们认为它实实在在存在,但用中观的观察方法进行分析时,并没有一个瓶子的本体存在,包括量子力学也这样认为。因此,你和我在内的一切万法全部是假相,就像梦中的显现一样,全是空性的。
大家刚开始学习,所以气氛不是很好。希望年轻人要从《入行论》或《大圆满前行》开始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知正见,老年人应参加净土班,以念佛为主。无论是净土组,还是加行组和闻思组,大家都不要中间随便退下来,一定要长期修学。因为,不但学习佛法与否有很大差别,学习时间长短不同也存在着很大差距。希望大家以闻思修行来调整身心、断除烦恼,这就是报答诸佛菩萨的恩德。
好,今天很圆满,很开心!
--------------------------------------------------------------------------------
[1] 《十不善业道经》:“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其命根。如是五缘,次第具足,成杀生罪,定感彼果。云何不与取?谓于他物,先窥觇已,而起审虑,决定欲取,动身所作,即盗其物。具足五缘,成不与取罪。云何欲邪行?于此罪中,而有四类:非处、非时、非分、非往。非处者,谓于诸佛、菩萨、经像、和尚、阇梨、父母所止,或相邻近,皆所不应;非时者,谓于昼日,或偶月事,怀妊、新产,彼不乐欲,及病恼等,或受净住八关斋戒,皆非其宜;非分者,谓于面门,及以非道,童男、处女,自执持等,俱不应作;非往者,谓于他妻,及比丘尼、亲族、异趣及衒卖等,设自境界,作非梵行,所不应理。如上当知。云何妄语?谓于见物或他遗坠,审知是已,决定而取,彼若寻求,起虚妄说。具是五缘,成妄语罪。云何绮语?谓于他人,以染污心,增饰其非,对彼而说。云何两舌?于他所有,隐密等事,以非理言,而作离间。云何恶语?谓于贪欲和合事相,以杂染言,厉声而说。云何名贪?于他财富,及彼受用,起爱乐心,非理希望。云何名瞋?谓于有情,起忿恚心,而作损恼,及捶打等。云何邪见?谓无施等,无彼后世,无供养事,无佛世尊、声闻、缘觉,无罪无福,无所作业,无所受报。如《正法念处经》及余经说,此十不善业道是地狱因,于十善业道应当修学,则于恶趣永不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