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看一看阿阇世王去见佛陀时说:“尊者,世间有各种行业,如:骑象兵、骑马兵、马车兵、弓箭手、兵营将官、骑士、农民、工人、管家、理发师、厨师、洗衣工、织工、统计学家、会计师及类似性质的许多其它行业。”
可见古印度的社会与经济情况,根本就跟所谓的现代进步社会的社会与经济情况一样。
国王接着说:“所有这些人都享有他们行业当下可见的成果:他们本身得到快乐与欢喜,并且将快乐与欢喜,带给他们的父母、妻儿、朋友及同事;他们对沙门与婆罗门所作出的殊胜供养,能导向善趣、结成乐报、引生天界。”
在此,古印度文化与现代进步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照顾自己、父母与子女,他们也尊敬那些献身于更高层次之法的男女,供养他们生活的必需品,知道这种行为能够导致投生到善趣。
然而,现代进步文化却没有时间做这些事:它要社团机构照顾父母(老人院)、照顾病人及他们的子女(医院、幼儿园等)。
如此,子女与父母便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现代进步文化,享受现代进步物欲,即精神与物质的不断增长与迷惑。
被尊敬的,只是那些献身于下等文化的男女:传媒文化(闲聊一族)、身体与运动文化、娱乐文化(流行音乐、影视)、政治与论坛文化、商业文化、工艺文化及信息文化等;
其依据是满足大众的喜好,事实上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其经典,是由会计师们收集、一直更新的统计,以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文化)来衡量一切事物的好坏。
有了这种下等文化,那些追求更高层次文化的人被贬抑:“为什么他们不能够做些有用的事!”“为什么他们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为了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现代沙门与婆罗门必须为晚餐买唱,也就是说不能够正确地追求自己的文化。
因此,虽然在内涵方面,现代文明社会的形态与经济情况并没有改变,但他们的文化(例如教育与价值观)已经无可避免地退步。
且让我们再听一听,阿阇世王询问佛陀的问题:“尊者,可否指出同样当下可见的沙门成果?”简单地说,他的问题是:“比丘文化在今生的成果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阿阇世王把有文化的比丘,在社会里扮演的重要角色(即让在家人培育上等布施成果的管道),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反之,该问题是针对比丘文化能带给比丘本身的成果。
佛陀在《沙门果经》里,详细解释一层比一层高的十四种比丘文化成果。简略地说,它们是:1.在古印度文化里,比丘受到善信的尊敬,即使他以前是奴隶。阿阇世王承认自己也会顶礼及供养必需品给这样的比丘。
2.以前是自由人的比丘也是如此。3.无论外在的文化是什么,比丘的内在文化是透过持守佛陀所制的戒律来培育戒。
例如佛陀解释:比丘只在一天中的一个时段用餐(知足文化)、他戒除接受金银(无钱文化:不以任何借口来接受任何形式的金钱)、他戒除进行买卖、他戒除这样的邪命(没有商业文化)、
他戒除兽明,例如算命、驱邪驱鬼、念咒、为某些日子(结婚、开张等等)选吉日、进行沐浴仪式(例如洒圣水)、行医等(没有下等文化)。
再者,比丘防护根门(防护眼、耳、鼻、舌、身与意的文化);他拥有正念与正知(在一切时候了知自己的身语意之文化);他知足(没有消费文化)。
完成其文化的初阶后,比丘进一步去寂静住处,培育禅修文化。他的初阶文化使得他能够克服五盖:一、对世间的贪欲;二、嗔恨;三、昏沉与睡眠;四、掉举与追悔;五、疑。
因此,他证得了初禅。4.他进而证得第二禅。5.他更进一步证得第三禅。6.他更进一步证得第四禅:此时其心犹如孕育出来的珍珠,既清净又明亮。7.他更进一步修行观禅,如实地知见名色法。
8.他更进一步培育意生身。9.他更进一步培育入地、在水上行走、飞行等等(神变智)。10.他更进一步培育听远近、人间与天界的声音(天耳智)。11.他更进一步培育读别人的心(他心智)。
12.他更进一步培育知见数以千计的过去世,甚至过去的坏劫与成劫(宿住随念智)。13.他更进一步培育知见众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文化生死轮回:他知见好的文化如何导致投生到善趣,坏的文化又如何导致投生到恶趣(众生死生智)。14.他更进一步成为阿罗汉。
现在,我们可能会想:“这是错的!这种比丘怎么能够对其他人有利益?他怎么可以与世隔绝地在森林里培育五根?
他只是一个懒惰的懦夫,寄生于信徒,只想到自己的快乐与解脱,毫不关心别人。这不是真正的佛教文化!真正的比丘勇敢且无私地奉献自己全部的生命来服务他人!”
我们可以列出与佛陀所列举的成果相反、进步比丘文化的种种成果:比丘发起、掌握与监督为医院、佛学院、佛庙、佛寺、禅修中心、佛像与佛塔筹款。
他开办佛教幼儿园、学校、孤儿院及末期病人赡养所,甚至动物孤儿院。他开办妓女、吸毒者等的康复中心。他参访监狱与军营。
他给与娱乐性的佛学开示。他著作、出版与贩卖娱乐性的佛学书籍。他精通娱乐性的佛学网络。他指导政治家与政府部长。他在媒体上讨论重要的课题。
他实行佛教祝福与沐浴仪式,向新生儿、新婚夫妇、病人、临终者、老人、战场上的兵士、甚至树木洒圣水。他以美妙、和谐、变化多端、宏亮的声调与节奏来诵念圣典。
他主持佛化婚礼与丧礼,主持佛教庆典与游行。他主办及参与宗教交流的晚宴与论坛,主办旅行团去参访古代佛教文化的名胜古迹。
还有更多更多:这一切都出自于对苦难人的大悲心。我们可能会想:“这是真正的佛教文化!不是秃驴逃避现实、与世隔绝的生活!”
对这感到熟悉吗?很熟悉,也很动人,是不是?有许多比丘的活动,与许许多多社会人士交谈。
但是佛陀呢?向阿阇世王解释十四种渐进的比丘文化成果时,佛陀对于每项成果都给与一个譬喻。
最后一个,是他对阿罗汉道果的譬喻:“大王,假设在山谷中有一座湖,湖水清澈、澄净、无垢。视力敏锐的人站在湖边可以看见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
他心里会想:这座湖的水清澈、澄净、无垢,水中有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这就像看进一个很清洁的鱼缸,可以详细地看见其中的每一样东西。
“同样地,大王,当比丘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漏尽智。
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之道。’
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的原因。’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的息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诸漏息灭之道。’
如此知见,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这是阿罗汉道果,是无明、贪爱、轮回与痛苦文化的终止。生死轮回再继续,已是不可能的了。
“大王,这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大王,再也没有比这种更殊胜与崇高的其它沙门果了。”
佛陀这么说:比丘文化的成果,没有比阿罗汉圣果更高的了。这既非动人也非不动人,因为它是无量的。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