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之道
◎邹相
何谓贫?从字面上看,字从贝,从分,“贝”即钱财之意。贫字是说,财富被多头转移出去,家室空空。何谓富?“宀”指“家室”,“畐”意为“充满”,富字即是说,“家室充实”、“家财盈满”。富字又说,一人一口田,即是能有一份稳定的家业,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古往今来,人们对贫富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大家都希望能摒弃贫穷,得到富贵。
在佛教中,认为贫穷与富贵皆是因缘果报、业力致使。佛教的很多经典中,对贫富之说有着详尽的阐释。 《佛说须赖经》载曰:“ 夫已富贵不念施,谓命可常坏在今,贪浊迷惑如醉象,意塞不觉是谓贫。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法自御为常富。 ”在此经中,将贫穷分为四类:一是不去布施;二是盲目信命;三是贪欲过重;四是执迷不悟。同时,又将富有分为四类:一是虔诚侍佛;二是宽己待人;三是严于律己;四是依法奉行。即是说,真正的贫穷源于内心的困顿,真正的富有源于内心的富足。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即是说,如果我们常行菩萨道,能够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并乐善好施赚,招感的果报除了“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之外,还会得到种种善报。经中既阐述了获得富贵的方法,包括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虚诳语等,又是在告诫众生要远离诸恶行,莫贪不义之财。
《圣宝鬘经》云:“布施者,菩萨之觉位也。” 按照佛陀的教导,只有勤于布施的人,今生或来生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衣食无忧,生活尊贵。 在《佛说布施经》中,记载了佛为弟子们开示的三十七种布施之法,包括亲手施、广大心施、衣服施、住处施等。每一种布施之法,均能获得相应的福报。比如,以住处施,能得田宅宽广,楼阁庄严;以卧具施,能得生贵族,资具光洁。从中可以看出,布施是积累福德、得生富贵之家的重要法门。佛教中将财富分为内财和外财。内财,如《法华经》所说,用身、口、意三业恭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还有佛菩萨给众生的智慧、时间、笑容、激励等,均为内财。外财,指金钱田舍等外在的财物。相比于外财,内财更能让人自在遍身,愉悦盈体。
从佛教的贫富观来讲,财富上的贫穷并不是真的贫穷,物质上的富有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富有。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一位下岗工人领着自己残疾的儿子前来捐款。工作人员感到很吃惊,因为下岗工人每月的工资也仅仅能维持儿子的治疗费用和家庭开支。当记者问他为何身处困境之中还愿意帮助他人时,下岗工人笑着说:“穷人再拿出一点来,还是穷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不同的是,当我看到被救助的人眉头舒展开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富有。 ”诚然如此, 物质的多寡并不能说明我们是否富有,因为这种富有是没有标准的。而精神的充实和快乐,才是真的富有,因为这种富有是可以感知的,可以体会和传递的。
台湾星云法师在《真正富有的人》一文中写道:“我们有心外的财富,也要有心内的财富。一个人纵使心外财富再多,但是金钱可以买到胭脂、花粉,可是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到鱼肉,可是买不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到床铺,可是买不到睡眠;金钱可以买书,可是买不到智能;金钱可以买到酒肉朋友,可是买不到患难之交。所以外财不是绝对万能的,有了外财,还要有内财。心内的财富是什么呢?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所以能居陋巷而活得很快乐,是因为他有心内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内财与外财’兼具。”当内财与外财兼具时,你就是真正的富人了。当然,这个外财,并不一定非得家产万贯,不一定非得有豪房、好车,不一定非得穿金戴银,即使是“一箪食,一瓢饮”,够吃够喝就行了。而内财呢,就得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有一份洒脱的心境,有一份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
《杂阿含经》云:“营尘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从中可以看出,财富不是佛教所排斥的,而是为延续法身慧命,保全色身资粮的力量。佛教强调的是获取这一资粮的正当性,即正当地获取财富,这与中国传统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谋而合,但佛法以因果之说作为道德基础,更能体现佛教财富观。
由此看来,贫与富,不过一念之间。只要你少欲知足、自信乐观,即便身处穷乡僻壤,一样是富足、富有之人;只要你执迷不悟、贪欲过旺,即便身处豪门富地,一样是贫穷、贫困之人。原来,贫与富就在我们手中,只要你有一份富足坦荡的心,则富有如影相随。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佛学研究者,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四百余篇。现居郑州,担任少林寺《禅露》杂志执行主编。)